昆虫蛋白质资源的开发与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42.70 KB
- 文档页数:5
2024年昆虫蛋白市场调研报告1. 前言昆虫蛋白是一种新兴的食品原料,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环保特点。
本报告旨在对昆虫蛋白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其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市场前景。
2. 市场概况2.1 市场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昆虫蛋白作为一种新型的高蛋白食品原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昆虫蛋白富含优质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且其生产过程对环境影响较小,成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食品原料。
2.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昆虫蛋白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2019年昆虫蛋白市场的总产值达到了XX亿元。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昆虫蛋白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3. 市场竞争分析3.1 主要厂商及产品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昆虫蛋白厂商包括A公司、B公司和C公司等。
这些厂商提供的昆虫蛋白产品主要包括粉末状蛋白和蛋白颗粒,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和保健品行业。
3.2 市场竞争格局在昆虫蛋白市场中,虽然目前市场份额较为集中,由少数几家大型厂商占据,但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厂商进入市场。
这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格局,推动昆虫蛋白市场的发展。
4. 市场驱动因素4.1 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昆虫蛋白作为一种健康营养的来源备受青睐。
其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成为了代替传统肉类和大豆蛋白的选择。
4.2 环保意识的普及相比传统畜牧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和消耗大量水资源的问题,昆虫蛋白的生产过程中耗能较低,并且产生的废弃物可作为有机肥料利用。
这符合现代人对环保生活的追求,成为昆虫蛋白市场发展的推动因素。
5. 市场挑战与机遇5.1 市场挑战与传统食物相比,昆虫蛋白的接受度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一方面,因为昆虫蛋白是一种相对新兴的食品原料,消费者对其了解有限;另一方面,昆虫蛋白的气味和口感与传统食物有所不同,需要进一步改善。
蚂蚱研究报告蚂蚱研究报告一、引言:蚂蚱是一种昆虫,属于蠕虫纲、蚂蚱目。
它们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是农业害虫之一。
然而,近年来,蚂蚱也开始引起科研和食品产业的关注,因为它们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被认为是人类的理想食品来源之一。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蚂蚱进行全面的科学调查和研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分布情况以及食品营养价值,并探索蚂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室内实验和实验室分析。
实地调查主要包括对蚂蚱的发现和观察;室内实验主要包括蚂蚱的繁殖和生长状况;实验室分析主要包括对蚂蚱营养成分的分析。
四、研究结果:1. 蚂蚱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数量较多。
2. 蚂蚱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存活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并且繁殖能力强。
3. 蚂蚱是杂食性昆虫,主要以植物为食,但也会捕食其他昆虫。
4. 蚂蚱寿命较短,一般为2到3个月。
在有利条件下,其繁殖速度非常快。
5. 蚂蚱的身体构造适合于食用和利用。
它们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6. 蚂蚱可以作为食物提供给人类和动物,蚂蚱粉还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蛋白质补充等领域。
五、研究结论:蚂蚱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昆虫资源,可以成为人类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一个重要补充来源。
此外,蚂蚱的繁殖速度快、适应力强,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资源压力。
因此,探索蚂蚱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六、研究展望:虽然蚂蚱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前景广阔,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未来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蚂蚱的生态保护、高效繁殖技术、食品加工和市场开发等方面,以推动蚂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昆虫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昆虫一直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群体。
以往研究大都集中在它们的形态、生境和行为等方面。
但是,昆虫的生物学研究并不止于此,还可以涉及到其有机体的分子层面,如昆虫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关于昆虫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相关内容。
简介蛋白质是生命体中十分重要的有机分子,不仅参与到许多生物学过程中,而且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素。
人们在饮食中摄入的动物或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必须通过人体消化吸收,并互相配合协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同样,在昆虫的生命过程中,蛋白质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昆虫有着不同于哺乳动物或鸟类的特殊生理结构和代谢方式,因此昆虫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也有其特殊之处。
背景在过去,昆虫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还比较少。
一方面是因为昆虫分子生物学在其它领域的研究中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昆虫与一些哺乳动物相比,数量较大且分散,很难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但近些年来,随着昆虫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昆虫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生命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发现也催生了更加深入的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
科学进展昆虫的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和功能复杂性。
因此,昆虫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仅应关注其生命过程中的生化反应,还应关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变化过程。
例如,昆虫在生长、分化、繁殖等过程中分泌的激素、降解蛋白、蛋白内的信号序列、酶和代谢产物等都是研究昆虫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重要领域。
除此之外,昆虫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还涉及到许多其他方面。
例如,昆虫内部寄生虫可以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来影响寄主昆虫的代谢和行为,从而实现自身的寄生生存;一些昆虫嗅觉系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并可以研究对昆虫害虫的生物控制;昆虫的内容物吸食性行为是昆虫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昆虫的免疫系统中还存在许多独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系统等等。
昆虫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摘要:蛋白质组学作为后基因组学时代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已广泛深入到生命科学和医药学的各个领域,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完善也为昆虫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向。
本文详细综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昆虫发育生物学、毒力学、免疫学、行为学以及媒介昆虫等方面的应用状况,并为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字:蛋白质组学;昆虫;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proteomics in insect research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st-genomics era, proteomics research has extensive life sciences and medicine to all fields.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its theory and technology has bro- ught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entomolog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atus of its application in insect developmental biology, drug mechanics, immunology, behav-ioral science, vector insects and make prospects for its development trend.Key words:proteomics;insect;applcation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学计划的逐步成熟,分子水平的实验技术不断发展,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也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目前许多物种的基因组已实现成功测序,但简单的DNA序列并不能接受蛋白质的表达,传统的单个蛋白质研究也无法满足后基因组时代的需求,因此蛋白质组学必将成为研究热点。
家蚕的免疫应答与抗病性研究进展家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之一,世界各国也都十分注重家蚕的研究。
家蚕作为重要的蛋白质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家蚕也面临着多种疾病的威胁,例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病、家蚕核多角体病、家蚕丝球菌病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对家蚕的生长和发展造成影响,也会对家蚕的产业发展造成困扰。
因此,对家蚕的免疫应答和抗病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一、家蚕的天然免疫系统家蚕的天然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其中先天免疫是家蚕在生命早期获取的免疫能力,是一种原始的免疫方式,通过由遗传的或非特异性的机制来抵御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
适应性免疫则是只有在发生感染后才会产生的免疫效应,主要包括T细胞和B细胞的作用。
家蚕的天然免疫系统中,主要包括诸如激活的蛋白酶、缺失的蛋白、自杀基因、小颗粒物和自噬损伤机制等多种反应。
这些反应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致病微生物的入侵,还能够对损伤和组织修复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家蚕的免疫应答研究进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家蚕免疫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尤其是在对家蚕免疫应答的研究方面。
科学家们通过对家蚕免疫系统和病毒感染过程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许多关键因子,并揭示了家蚕的免疫应答机制。
例如,科学家们发现家蚕中一种名为“家蚕降钙素”的天然抗菌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同时具有免疫调节、炎症抑制和细胞凋亡抑制等多种功能。
此外,家蚕中的一种谷氨酸蛋白酶称为"家蚕黑角质蛋白酶",也是参与家蚕免疫应答的重要因子之一。
家蚕黑角质蛋白酶通过水解异构酶抑制因子来激活免疫反应,同时还参与抗菌、清除自由基和消化碳水化合物等多种生物过程。
此外,家蚕的RNAi和微生物组研究也吸引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通过RNAi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防止病毒繁殖。
此外,微生物组研究表明家蚕的肠道和体表都寄生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家蚕的细菌群落与致病微生物的抗性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昆虫多样性及昆虫资源的开发院系:生命科技学院班级:农学122昆虫多样性及昆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言:昆虫是全球种类最多的物种,在地球上昆虫的种类差不多有1000万种以上,大多数昆虫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所以人们研究了许多药物来控制它们的数量,但是昆虫对人类有许多益处,只要人们能很好的利用昆虫,不仅可以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而且可以把昆虫商品化,给我们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
资源昆虫的利用分类:根据用途可以将资源昆虫划分为:授粉昆虫(蜜蜂、壁蜂、切叶蜂、粗腿透翅蛾等)、药用昆虫(土元、螳螂、芫等)、食用昆虫(蝗虫、蚱蝉、豆天蛾、螳螂等)、饲用昆虫(蝇蛆、黄粉虫等)、观赏及工艺昆虫(蝴蝶、甲虫类)、实验材料及药效标准测定昆虫(黄粉虫、蚜虫、棉铃虫等)、教具(各式昆虫标本等)、工业原料昆虫(白蜡虫、五倍子蚜、胭脂虫等)、天敌昆虫(瓢虫、草蛉、赤眼蜂等)等。
同一种昆虫的资源价值也可以涉及几个不同方面,例如,螳螂既是十分重要的天敌,有是高档食品;土元既是重要药材,有是加工食品、药酒的材料;蝇蛆、黄粉虫既是重要蛋白动物饲料,又可以加工成高蛋白系列食品。
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将给昆虫利用带来前所未有的促进和发展。
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各种昆虫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状况。
1.药用类昆虫的开发及利用现状早在《周记》和《诗经》中就有用昆虫与其他中药材配伍制作中药的记载。
《神农百草》中已记载有药用昆虫21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药用昆虫73种,加上《本草纲目拾遗》中的25种,共计近百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认知程度,现已知的药用昆虫约有300余种。
《诗经》中记有:“七月蟋蟀,蟋蟀人药”之辞,《山海经》中则明确提出了药用昆虫的效用和治疗性能等。
葛洪的《肘后方》•唐•《新修本草》、孙思邈的《千金方》、寇宗爽的《本草衍义》等著作均记有药用昆虫及其产品。
药用昆虫资源丰富。
目前有记载的药用昆虫种类以达265种,隶属于昆虫纲的14目70科,而被成功饲养的药用昆虫只有30余种,绝大多数还未被充分开发利用。
昆虫食品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展望目录1. 昆虫食品概述 (2)1.1 昆虫作为蛋白质来源的历史及文化背景 (3)1.2 昆虫种类及营养价值 (4)2. 昆虫食品产业现状 (5)2.1 全球昆虫食品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6)2.1.1 主要消费地区及产品类型 (7)2.1.2 产业链及企业分布 (8)2.2 中国昆虫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10)2.2.1 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10)2.2.2 生产规模及产品开发 (11)2.2.3 消费者认知及接受度 (12)3. 昆虫食品产业面临的问题 (14)3.1 技术问题 (15)3.1.1 饲料及养殖技术 (16)3.1.2 加工技术及产品品质 (17)3.2 市场问题 (18)3.2.1 消费观念及文化壁垒 (19)3.2.2 产品安全性及监管体系 (21)3.2.3 市场推广及品牌建设 (23)3.3 其他问题 (24)3.3.1 环保及可持续发展 (26)3.3.2 产业链合作及协同发展 (27)4. 未来展望 (29)4.1 昆虫食品产业发展趋势 (30)4.1.1 产品创新及功能性开发 (31)4.1.2 技术升级及智能化生产 (32)4.1.3 市场拓展及国际化合作 (33)4.2 昆虫食品产业发展挑战 (34)4.2.1 政策的支持与引导 (36)4.2.2 消费市场的教育及引导 (37)4.2.3 产业链的完善及整合 (38)1. 昆虫食品概述昆虫食品产业是一个新兴的食品领域,它利用昆虫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各种食品。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昆虫食品因其资源丰富、营养价值高、环境友好等优势,逐渐成为全球食品市场的新宠。
昆虫食品的种类繁多,包括昆虫蛋白、昆虫脂肪、昆虫糖、昆虫调味品等。
这些产品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满足人类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昆虫食品产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昆虫食品的认知度较低,消费者对其了解不足,导致市场推广困难。
2024年昆虫蛋白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传统畜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昆虫蛋白作为一种新兴的可持续蛋白来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昆虫蛋白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食品、饲料和药物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昆虫蛋白的优势昆虫蛋白具有多种优势,使其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首先,昆虫蛋白的生产占用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小,且对水资源的需求较低,比传统畜牧业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其次,昆虫蛋白的生产周期短,能够快速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昆虫蛋白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
昆虫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潜力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可持续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昆虫蛋白在食品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昆虫蛋白可以用于替代传统的动物蛋白,制作各类食品,如昆虫蛋白粉在面包、饼干和能量棒中的应用。
此外,昆虫蛋白的纤维状结构和富含的胶原蛋白使其在肉制品中能够模拟真实肉质,可以制作各种素肉产品,如昆虫蛋白汉堡和虫翅。
昆虫蛋白在饲料领域的应用潜力养殖业是昆虫蛋白在饲料领域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昆虫蛋白可以作为动物饲料中的蛋白质来源,替代传统的植物蛋白,从而降低对有限农田资源的依赖,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
昆虫蛋白可以被用作家禽、鱼类和宠物饲料的成分,提高其营养价值和生产效率。
昆虫蛋白在药物领域的应用潜力昆虫蛋白还具有在药物领域应用的潜力。
昆虫蛋白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肽和生物多肽,具有抗菌、抗氧化和抗炎等生物活性。
这些活性成分可以被用于药物的开发,如抗生素、抗肿瘤和抗糖尿病药物等。
此外,昆虫蛋白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改良,以获取更多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提高药物疗效。
昆虫蛋白市场的挑战与机遇尽管昆虫蛋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人们对昆虫蛋白的接受程度和文化心理因素成为影响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昆虫蛋白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仍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营养与健康针对当前日益增长的食品消费需求、多样化的消费结构、有限的生产资源承载能力、环境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在满足以主食消费为主的前提下,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饮食习惯,选择由市场提供的不只是产品更是解决方案的食品消费模式。
由于当前行业或其他因素迫使肉类价格普遍上涨,传统肉类消费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营养需要,但人们应该减少肉类消费,寻找更好的蛋白质来源,多摄入蛋白质,特别是优质动物蛋白。
1 食用昆虫的价值与其他肉源相比,昆虫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食物转化率和更快的繁殖速度。
将昆虫作为现代饮食中的蛋白质来源已经变得越来越可行,因为传统肉类的生产模式非常占用土地而且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1]。
昆虫的培育则是比较集中,同时占用空间较少,饲养效率高且相对无污染,可以作为人类和非人类动物的高蛋白食物来源。
昆虫也有望用作动物饲料,由于相似的氨基酸组成,昆虫可以代替鱼粉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2],或者在饲养家禽方面用作饲料补充剂。
昆虫在应对日益紧迫的粮食安全和环境问题方面提供了涉及蛋白质生产和分配的经济的解决方案。
1.1 营养价值昆虫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其蛋白质含量可与大多数肉类蛋白类比,而且其脂肪酸组成与鱼脂相当,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3]。
此外,昆虫的可食部分比例很高,基本可以食用整个昆虫。
而这不适用于牲畜和家禽,因为它们的某些部位无法直接用于人类消费。
昆虫的营养成分组成取决于其变态阶段的栖息地和饮食,如昆虫的脂类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饮食和变态阶段。
在营养成分方面,蟋蟀和黄粉虫含有完整的蛋白质、膳食纤维[4]以及不饱和脂肪[5],也含有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12[6]、核黄素和必要的矿物质。
每100 g蟋蟀中含有12.9 g蛋白质,121 Kcal和5.5 g脂肪,牛肉则含有更多的蛋白质,每100 g牛肉中含有23.5 g蛋白质。
同时每100 g生蝗虫中含有8~20 mg铁,同样重量的牛肉大约含有6 mg的铁[7-8]。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第21卷 第2期中 南 林 学 院 学 报Vol.21 No.2
2001年6月JOURNALOFCENTRALSOUTHFORESTRYUNIVERSITYJun.2001 α[文章编号]1000-2502(2001)02-0086-05
昆虫蛋白质资源的开发与研究进展魏美才,刘高强(中南林学院昆虫资源研究所,中国湖南株洲412006)
[摘 要]
昆虫是一类蕴藏着大量高品质动物蛋白的生物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和应用潜力.从食用昆虫学的产生、昆虫源食品的
开发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等方面综述了昆虫源食品的开发与研究进展;并对一些常见的饲用昆虫,如蝇蛆、黄粉虫、蚕蛹、蝗虫、蝼蛄等的开发与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最后对昆虫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前景作了展望,指出:对一些重大害虫采取蛋白质资源化管理研究和利用高新技术来生产高价值的昆虫蛋白将是21世纪昆虫蛋白质资源开发的重要研究领域.
[关键词]
昆虫;蛋白质;资源开发;资源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S969.9 [文献标识码]
A
TheResearchandExploitationofInsectProteinWEIMei2cai,LIUGao2qiang(InstituteofEntomoresologyofCSFU,Zhuzhou412006,Hunan,China)
Abstract:Insectisakindofpotentialbioresourcewithplentyofhighqualityprotein.Inthispaper,theadvancesontheresearchand
exploitationofinsectfoodarereviewedincludingthebirthofEdibleEntomology,basicresearchonexploitationandindustrializationofinsectfood.TheadvancesonexploitationofsomecommoninsectsforfoodsuchasMuscadomesticaL.,TenebriomolitorL.,Bombyxmoril,locusts,Gryllotalpaorientalisburmeister,etc.arealsoreviewed.Theprospectsforexploitationofinsectproteinis
reviewedintheendofthepaper.Itispointedoutthattheresearchofmanagementofsomeseriousinsectpestsasakindofproteinresourceandproducinghighvalueinsectproteinbybiotechnologyareimportantdomainsonexploitationofinsectproteininthe21stcentury.Keywords:insect;protein;resourcesexploitation;managementofresources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已面临各种资源危机.其中蛋白质资源短缺已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蛋白质资源短缺状况尤其严重.目前我国人均膳食中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取量与世界水平相去甚远,仅相当于经济发达国家的15~18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
对优质高品位动物蛋白质的需求量将愈来愈大,届时我国将面临严重的蛋白质资源危机.因此,寻求新的蛋白质资源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昆虫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类群,具有食物转化率高、繁殖速度快和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最大且最具开发潜力的动物蛋白源[2~5].大量的营养分析结果表明,许多昆虫干体的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
如蝇蛆达61%、蚕蛹达71%、蝴蝶达75%、蟋蟀达75%、蝉达72%、蚂蚁达67%,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如黄蜂达81%等[6].这些昆虫的蛋白质含量远大于鸡、鱼、猪肉和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与牛肝中的蛋白质含量相
差无几.更重要的是昆虫蛋白质中氨基酸组分分布的比例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制定的蛋白质中必需氨基
酸的比例模式非常接近.因此,昆虫是一类高品质的动物蛋白质资源[7],它的开发与利用将为人类解决食品和
饲料工业的蛋白质资源危机做出巨大贡献.本文将全面综述昆虫蛋白质资源的开发与研究进展.
α [收稿日期]
2000210216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第98JJY2010项资助课题的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魏美才(1966-),男,江苏徐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森林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 昆虫源食品的开发与研究进展1.1 食用昆虫学的形成人类食用昆虫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资料推断,从史前开始,墨西哥的土著人就有吃虫的习惯.我国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就有食虫的记载[7].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仍有食虫的传统习惯.最近几十年来,通过国内
外有关学者的探索和研究,人类对食用昆虫的利用意义与过去相比有了更深刻和更广泛的认识,特别是昆虫作为一类巨大的蛋白质资源,已经取得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共识,并掀起了一股研究与开发昆虫蛋白质的热潮.
从此,一门新兴的介于昆虫学和营养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食用昆虫学"也就逐渐形成了.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出版过近20册有关食用昆虫方面的专著.如,英国HoltVM于1885年著的《为什么不吃昆虫》(Whynoteatinsect?);荷兰BldenheimerFS于1951年著的《昆虫,人类的食物资源》(Insectas
humanfood);墨西哥RamosEJ于1982年著的《食用昆虫,未来蛋白质源泉》(Losinsectoscomofuentedeproteinasenelfuturo);文礼章于1998年编著的《食用昆虫学原理与应用》;陈晓鸣,冯颖于1999年编著的《中
国食用昆虫》等[7,8].
1.2 昆虫源食品开发基础研究1.2.1 营养分析与种质资源鉴定营养分析包括蛋白质、脂肪、能值、氨基酸、矿质元素、糖类、维生素、脂肪酸总量及脂肪酸组成等的分析与测定.墨西哥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至今,已分析了100多种食用昆虫的营养组成[4].我国也做了大量的
营养分析工作,目前已对我国常见的170多种食用昆虫的营养组成作了分析与研究.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昆虫蕴藏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种质资源方面,全世界已知可食用的昆虫达3650余种,有学名可查的1500种左右[4];我国记载的可食
用昆虫达170余种,分属于蜉蝣目、蜻蜓目、直翅目、蜚蠊目、等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广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7,8].
1.2.2 人工养殖除传统的养蜂和养蚕早已形成产业外,最近,家蝇与黄粉虫的人工养殖技术已获成功,可以初步进行工厂化生产.近20年来,又发展了一些食用昆虫养殖业,如蚂蚁、洋虫、九香虫、紫胶虫、五倍子蚜、地鳖虫、蝙蝠蛾、弓须亥夜蛾、蟋蟀、蝼蛄等,这些昆虫的人工饲养都取得了较大进展[7].目前急需解决人工养殖技术的昆虫有拟
黑多刺蚁、豆天蛾、稻蝗、胡蜂等[11].
1.3 昆虫源食品产业化进展昆虫作为食用,传统的加工方法有烧、烤、油炸、淹制等.我国从汉代开始就对蚂蚁进行了初步加工,当时人们把蚂蚁磨成粉,炼制成“金刚丸”,用来治疗筋骨软弱.而以昆虫为原料进行深加工,最早出现于二战后的西德.至今天,昆虫蛋白系列食品已开始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墨西哥已验证了2346种有潜在营养价值的昆虫,且建有ClementeJacques等昆虫公司,把60余种可食昆虫加工成饼干、罐头、蜜饯、面包、糖果等食品,出口到美国、法国、日本和比利时.德国已建立了汉堡“康福林”昆虫联合加工企业等工厂,年产成品8000t.其昆虫蛋白质提纯已投入工厂生产.日本1992年昆虫商品贸易额已达2600亿日圆,并预测40年后医用蛋白质等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55000亿日圆,其中用蚕蛹制取优质蛋白,生产氨基酸系列产品已获多项专利.美国德克萨斯州建有昆虫加工公司.1989年,该州食用昆虫食品产值达5000万美圆.此外,法国还建有“波一的松”罐制昆虫食品加工公司,澳大利亚建有新威尔士昆虫公司等.
1980年代后,中国开始重视昆虫食品的开发与研究.首次提出工业化生产的昆虫食品——仙蝉保健食品已正常投入生产.到目前为止,已用蚂蚁开发出30余种保健饮料和食品.以蜂王浆为原料研制出“双宝素”、“北京蜂王精”、“王浆冻干粉”;以蜜蜂幼虫为原料研制出“蜂王胎制品”;以蜂花粉为原料研制出“前列康”、“花粉精”等.从1990年起我国蜂王浆产量达到1000t以上,蜂花粉约2000t.在山东鱼台,建有“油炸金蝉罐头”生产线,产品出口日本,每吨利润达12万圆.山东汶上建有蚕蛹罐头加工厂;浙江,吉林等省,已研制出蚕蛹、蚕蛾“健身饮料”、“仙蛾酒”、“仙宫营养酒”等产品,并用蚕蛹生产营养酱油、营养豆腐、膨化果、味精等;沈阳飞龙公
78第2期魏美才等:昆虫蛋白质资源的开发与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