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JOA评分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颈椎病JOA评分(满分17分)
日本骨科协会(JOA)关于颈椎病的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运动功能评价
上肢:下肢:
不能用筷或匙自行进食0分不能行走0分
用匙进食,不能用筷子1分严重功能障碍-平地行走要帮助1分
中度用筷子进餐功能障碍2分扶持上下楼,上楼梯时要帮助2分
轻度用筷子进餐功能障碍3分行走不稳,上楼梯时不要帮助3分
正常进食4分行走正常4分
第二部分感觉功能评价
上肢:下肢:
明显感觉缺损或麻木,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明显感觉缺损或麻木,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轻度感觉缺损或麻木,感觉障碍1分轻度感觉缺损或麻木,感觉障碍1分
感觉正常2分感觉正常2分
躯干:
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
轻度感觉障碍1分
感觉正常2分
第三部分膀胱功能
完全尿失禁或尿闭0分
排尿严重困难,严重功能障碍-——不全尿失禁,尿闭或尿费力1分
排尿轻度困难,尿频或尿费力 2分
正常3分
满分17分。
说明:术后改善率=((术后平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 X100%改善率还可对应于通常采用的疗效判定标准:改善率为100%时为治愈,改善率大于60%为显效,25-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
满分29分<10分:差;10-15分,中度;16-24分,良好;25-29分,优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100% >=75%,优;50-74%,良;25-49%,中;0-24%,差。
改善率还可对应于通常采用的疗效判定标准:改善率为100%时为治愈,改善率大于60%为显效,25-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
多功能牵引床腰椎牵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一、操作流程:注意事项:1、非操作人员禁止操作。
2、牵引床上的腰带磨损后应及时更换新的系带或皮带。
3、使用时,电压范围不能低于190V,不能高于240V,因此电压范围必须在190V—240V,否则须加装2000W—3000W稳压电源。
4、本机不宜在阳光下暴晒,不要放置在有蒸汽、潮湿及有腐蚀性环境内安置,以免电子系统受损失灵。
5、牵引前必须首先排除禁忌症,牵引力应遵循由大到小的原则进行操作。
孕妇或患严重心脏病、牵引区骨折、皮肤破损、腰椎结核、高血压等禁止使用本床牵引。
6、禁止空腹进行此操作,腰牵宜在饭后至少30分钟以上,且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7、患者做第一次牵引时牵引力不要调至过大,建议从小至大。
8、必须有严格的接地线.9、升降床面严禁坐人或压其它重物。
10、牵引床治疗前后,首先要把航空绑带之锁匙与锁扣插在一起,不能让锁扣丢在两床面之间,否则,床面退回时,可能把锁扣挤坏,也可能损害床的机械结构。
康复科二0一一年七月腰椎穿刺术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一、适应证①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或出血性疾病。
②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③作其它辅助检查,如气脑造影、脊髓空气造影、脑室脑池放射性核素扫描等。
实⽤的腰椎颈椎JOA评分标准!腰椎JOA评分1.主观症状(9分)评分A.下腰背痛a⽆任何疼痛3b偶尔轻微疼痛2c频发的轻微疼痛或偶发严重疼痛1d频发或持续的严重疼痛0B.腿痛兼/或⿇刺痛a⽆任何疼痛3b偶尔的轻微疼痛2c偶尔的轻微疼痛或偶发严重疼痛1d 频发或持续的严重疼痛0C.步态a正常3b即使感肌⾁⽆⼒,也可步⾏超过500⽶2c步⾏⼩于500⽶,即出现腿痛,刺痛,⽆⼒1d步⾏⼩于100⽶,即出现腿痛,刺痛,⽆⼒02.临床体征(6分)A.直腿抬⾼试验(包括加强实验)正常230度-70度1<30度0B.感觉障碍⽆2轻度障碍1明显障碍0C.运动障碍正常(肌⼒5级)2轻度⽆⼒(肌⼒4级)1明显⽆⼒(肌⼒0-3级)03.⽇常活动受限度(ADL)(14分)A.平卧翻⾝正常2轻度受限1明显受限0B.站⽴(⼤约1⼩时)正常2轻度受限1明显受限0c.洗漱正常2轻度受限1明显受限0d.前屈正常2轻度受限1明显受限0e.坐位正常2轻度受限1明显受限0f.举重物正常2轻度受限1明显受限0明显受限0g.⾏⾛正常2轻度受限1明显受限04.膀胱功能(-6-0分)a正常0b轻度受限-3c明显受限(尿失留,尿失禁)-6总分JOA总评分最⾼为29分,最低0分。
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
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通过改善指数可反映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通过改善率可了解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率还可对应于通常采⽤的疗效判定标准:改善率为100%时为治愈,改善率⼤于60%为显效,25-60%为有效,⼩于25%为⽆效。
颈椎JOA评分1.运动(8分)评分A. 上肢运动功能(4分)⾃⼰不能持筷或勺进餐0能持勺,但不能持筷1虽⼿不灵活,但能持筷2能持筷及⼀般家务劳动,但⼿笨拙;3正常4B.下肢运动功能(4分)不能⾏⾛;0即使在平地⾏⾛也需⽤⽀持物;1在平地⾏⾛可不⽤⽀持物,但上楼时需⽤;2平地或上楼⾏⾛不⽤⽀持物,但下肢不灵活;3正常。
颈椎JOA评分表格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颈椎JOA评分表格)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颈椎JOA评分表格的全部内容。
1.运动(8分)评分
A. 上肢运动功能(4分)
自己不能持筷或勺进餐
能持勺,但不能持筷
虽手不灵活,但能持筷
能持筷及一般家务劳动,但手笨拙;正常0 1 2 3 4
说明:
术后改善率=((术后平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 X100%
改善率还可对应于通常采用的疗效判定标准:改善率为100%时为治愈,改善率大于60%为显效,25-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
颈椎JOA评分。
JOA评分2008-02-01 20:33腰椎JOA评分:1.主观症状(9分)A 下腰背痛a无任何疼痛 3b偶尔轻微疼痛 2c频发的轻微疼痛或偶发严重疼痛 1d频发或持续的严重疼痛 0B腿痛兼/或麻刺痛a无任何疼痛 3b偶尔的轻微疼痛 2c偶尔的轻微疼痛或偶发严重疼痛 1d 频发或持续的严重疼痛 0C步态a正常 3b即使感肌肉无力,也可步行超过500米 2c步行小于500米,即出现腿痛,刺痛,无力 1d步行小于100米,即出现腿痛,刺痛,无力 02.临床体征(6分)A直腿抬高试验(包括加强实验)a正常 2b30度-70度 1c<30度 0B感觉障碍a无 2b轻度障碍 1c明显障碍 0C运动障碍a正常(肌力5级) 2b轻度无力(肌力4级) 1c明显无力(肌力0-3级) 03.日常活动受限度(ADL)(14分) 正常轻度受限明显受限 a平卧翻身 2 1 0b站立 2 1 0c洗漱 2 1 0d前屈 2 1 0e坐位(大约1小时) 2 1 0f举重物 2 1 0g行走 2 1 04.膀胱功能(-6-0分)a正常 0b轻度受限 -3c明显受限(尿失留,尿失禁) -6 总计:JOA总评分最高为29分,最低0分。
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
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通过改善指数可反映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通过改善率可了解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率还可对应于通常采用的疗效判定标准:改善率为100%时为治愈,改善率大于60%为显效,25-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
颈椎JOA评分1、上肢运动功能(4分)0分:自己不能持筷或勺进餐;1分:能持勺,但不能持筷;2分:虽手不灵活,但能持筷;3分:能持筷及一般家务劳动,但手笨拙;4分:正常。
2、下肢运动功能(4分)0分:不能行走;1分:即使在平地行走也需用支持物;2分:在平地行走可不用支持物,但上楼时需用;3分:平地或上楼行走不用支持物,但下肢不灵活;4分:正常。
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分级评分运动功能上肢正常0 4 用筷子吃饭有些困难 1 3 用筷子吃饭很困难 2 2 能用汤匙吃饭,但不能用筷子 3 1 自己不能吃饭 4 0下肢正常0 4 不用任何辅助,可以行走但是有轻度的肌肉挛缩 1 3 上下台阶需要扶栏杆 2 2 在平地上行走需要辅助器具 3 1 不能行走 4 0感觉上肢正常0 2 轻微感觉缺失 1 1 明显感觉缺失 2 0下肢正常0 2 轻微感觉缺失 1 1 明显感觉缺失 2 0躯体正常0 2 轻微感觉缺失 1 1 明显感觉缺失 2 0膀胱功能正常0 3 轻度功能障碍 1 2 严重功能障碍 2 1 完全尿潴留 3 0总分17 恢复率(百分率)=(术前分-术后分)÷17×100JOA腰背痛疾病治疗成绩标准评分评分自觉症状(9分满分)腰痛腰痛全部消失 3有时轻疼痛 2经常腰疼痛 1经常激烈腰痛0下肢疼痛及麻木下肢腿痛、麻木全部消失 3有时轻下肢痛、不麻木 2有时下肢痛、麻木,有时下肢痛、麻木较重 1有时下肢激烈疼痛、麻木0步行能力能完成正常步行 3500m以上可能出现疼痛、麻木无力 2步行界限100~500m以内 1100m以内0客观检查(6分满分)直腿抬高试验(包括腘绳肌)正常 230°~70° 1小于30°0感觉正常 2轻微感觉障碍 1明显感觉障碍0肌力下降(MRC分级)正常(5) 2轻度肌力低下(4) 1明显肌力低下(3~0) 0总计15分截瘫Frankel分级。
JOA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JOA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
学术术语来源——微型钛板在颈椎后路椎板成形中的应用:近期随访文章亮点: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使用微型钛板固定“开门”后的椎板,相对传统的缝线悬吊法,可以更好的维持椎板开门状态,减少“再关门”的发生率,有利于维持颈椎生理曲度,降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植入物;脊柱植入物;微型钛板;颈椎病;椎板成形术;单开门;内固定;临床疗效主题词:颈椎;内固定器;随访研究摘要背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时,椎管发生再狭窄、颈椎生理曲度的丢失、轴性症状的发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持久维持椎管的扩大状态和减少颈椎后部组织结构的干扰在临床治疗中非常有必要。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置入内固定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及近期随访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6年4月至2013年4月具有完整资料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共67例,其中微型钛板组27例使用微型钛板置入内固定,缝线组40例采用传统缝线悬吊“门轴”。
两组的减压节段均为C3-7。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变化值、轴性症状及椎板掀开角度。
结果与结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改善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两组曲度变化值,术后6个月微型钛板组颈椎曲度丢失不明显,缝线组颈椎曲度部分丢失(P < 0.05),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术后6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微型钛板组明显低于缝线组(P < 0.05)。
末次随访时椎板开门角度微型钛板组(35.2±6.2)°与缝线组(34.0±4.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颈椎病功能评价量表(JOA百分法)姓名性别年龄岁科别床号床诊断:住院号指标评分肩、肘功能(三角肌、肱二头肌肌力测定):MMT≤2(排除肘部疾病所致)MMT=3MMT=4MMT=5(耐久力不足,有脱力感)MMT=5手指功能吃饭时不能用匙、叉,不能系扣子吃饭时能有匙、叉,能系大扣子吃饭时能有匙、叉,不能用刀,勉强可用筷子,能系扣子,但不能解吃饭时可勉强用力,能用筷子,能系大扣子,但系T恤衫的扣子困难吃饭时能自由运用刀叉,能有筷子,但不灵活,能解或系大扣子,能解或系T恤衫的扣子,但稍有些不灵活下肢功能:(下肢功能没有明显的左右差别,左右同分)能站立,不能行走能扶着东西站立,能用步行器行走可用拐杖(单拐)行走,可上楼梯,不能单腿跳平地可不用拐杖行走,可上下楼梯(下楼时需有扶手),单腿可站立平地可快速行走,对跑没有信心,下楼梯不灵活,可单腿跳正常,可单腿跳,步行、上下楼梯很自由感觉功能(左右独立评价)上肢、躯干、下肢% 左右感觉消失 0 0:难以忍受的麻木,知道自己接触了东西、但不能识别其形状、质地,麻木的难以入睡 3 3:能识别所接触物品的形状、质地,但只能感觉出一半,有时要用药物才能止住的疼痛, 5 5:有麻木感触觉基本正常,有轻微的痛觉钝性麻木 8 8:正常,无麻木、疼痛 10 10:(%为根据患者自己的评价与正常对比所残存感觉的程度)膀胱功能不能自行排尿或尿失禁可勉强自行排尿,有时有尿不尽感,或需用尿布尿频,排尿时无尿线,有时有尿失禁,弄脏下装膨胀感正常,但排尿时需等一段时间,尿频膨胀感,排尿均正常治疗前(月日)总分:治疗后(月日)总分:023452468246810(0-10%)(20%-40%)(50%-70%)(80%-90%)(100%)35810注:改善率= 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100%100-治疗前分数1。
(JOA)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
1. 上肢运动功能
0—不能使用筷子、勺子及叉子吃饭,或者不能扣扣子;1—使用勺子及叉子吃饭,又不能使用筷子;
2—使用勺子吃饭、能写字,但不熟练,能解开大的扣子;3—能抓小勺子吃饭、能写字,且较熟练,能解开扣子;4—正常;
2. 下肢运动功能
0—不能站立或行走;
1—无拐杖或其他支撑不能行走;
2—能独立站在平地行走,但上楼需人扶;
3—能行走但有痉挛;
4—正常;
3. 感觉功能
A.上肢
0—明显感觉丧失;
1—较小的感觉丧失;
2—正常;
B.下肢
0—明显感觉丧失;
1—较小的感觉丧失;
2—正常;
C.躯干
0—明显感觉丧失;
1—较小的感觉丧失;
2—正常;
4. 膀胱功能
0—尿潴留后失禁;
1—感觉有尿潴留或尿变细或不完全失禁;
2—能独立站在平地行走,但上楼需人扶;
3—排尿变慢或Pollakakiuria;
4—正常;
正常总计: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