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阶段非汉字圈留学生的汉字教学难点及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150对外汉字教学的难点及教学技巧文/韩芳摘要:对外汉字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掌握汉字就学不好汉语。
本文主要从汉字的分类,难点,根据汉字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灵活运用汉字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阐述,希望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汉字;教学;难点;技巧汉字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汉字又被认为是汉语学习最大的难点,这是由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使用的文字只有表音功能,汉字却具有音和形两种功能,外国人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既要掌握汉语拼音使之正确发音,又要掌握汉字独具的书写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有些外国人说中国话已经很流畅了,但书写汉语文字十分别扭。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以表意为主兼表音的意音文字,汉字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掌握汉字就学不好汉语。
1899年,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先生在龟甲上发现了一种来自上古时代极具价值的文字(即后世所说的甲骨文)轰动了世界。
在世界上诸种古老的文字中,汉字是唯一一种经久不衰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再到楷书,汉字从最初的象形为主,逐渐发展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并存的格局,这样的表意文字,虽然反映了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却给母语为表音文字的学习者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困难。
一、汉字的分类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以六书理论为依据,分别对9353个汉字的音形义进行分析总结。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造字法,转注、假借属于用字法。
象形,就是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示事务特征的造字法,“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出,日月是也”。
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鬃、四条腿的动物;“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等。
指事即用点画的形式在象形字上加上符号来表示一定的意义,“指事者,视而可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如“韧”字,在刀口处加上一点,表明刀刃所在;“本”字,在木的下方画上一横,表示树木的下端;“亦”字,用两点指向人的胳肢窝下,表示“腋下”等。
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课教学策略研究
杜娅林
【期刊名称】《上海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08)002
【摘要】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对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汉字教学又是一个突出的难点.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阻碍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以及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从汉字文化圈与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语习得的不同特点出发,通过对当前对外汉字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对非汉字文化圈零起点留学生设立汉字课教学的必要性.并从汉字自身的特点和语言习得规律的角度出发,进行非汉字文化圈初级阶段汉字教学策略分析.
【总页数】3页(P66-68)
【作者】杜娅林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中国,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34
【相关文献】
1.浅谈地方高校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初级阶段的对外汉字教学设计 [J], 张秋红;陈鹤
2.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实践探究——以零起点的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为例 [J], 国泽昆;李国慧
3.浅析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J], 丁琦
4.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部件教学技巧探讨 [J], 朱磊;
5.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策略分析 [J], 曲凤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成语的难点分析及对策隨着世界各地“汉语热”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到中国学习汉语,但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惑与难点。
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现实问题、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有助于分析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障碍。
其主要表现在声调、听力、书写及网络语言的泛化等方面,并相提出相关对策,以此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动机和学习态度1.学习汉语动机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互通越来越紧密,每年到中国学习汉语需求发展机遇的外国人士越来越多,汉语热潮自然地受到了各个国家的追捧。
汉语学习的动机主要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
从主观因素方面来看,首先,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具有浓厚的兴趣,出于对一种新鲜事物的探寻心里和交流的愿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
其次,留学生认为学习汉语能为更好的就业拓宽道路。
从客观因素来考虑,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的贸易发展,掌握汉语就相当于掌握的世界的发展方向和潮流,就为自己的就业创业提供了坚实地保障。
2.学习态度分析来华留学生喜欢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和民主、自由的课堂。
所以,大多数学生无法承受太大的学习压力和过多的作业量,他们习惯了自己国家较为轻松的学习模式。
由于汉语这种语言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又和他们的母语距离比较远,所以来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及疲急、厌倦等心理。
面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中国课堂,来华留学生更愿意进行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得到更多练习的机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所遇难点及原因(一)留学生学习汉语所遇难点1.声调是最为重要的方面。
汉语声调影响着汉语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焦点信息性,汉语音节结构的组合关系通过声调的信息传递而达到最终的交流目的。
正如林焘(1996)所说“洋腔洋调形成的关键不在声母和韵母,而在声调和比声调更高的层次。
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书写教学策略留学生汉字书写是学习中文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正确的汉字书写对于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至关重要。
针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汉字书写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书写教学策略。
要让留学生理解汉字的结构和笔画。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笔画,初级阶段的留学生需要通过讲解和示范,让他们了解每个汉字的结构,包括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的组合,以及汉字书写的规范顺序。
通过理解汉字的结构和笔画,留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汉字书写的技巧,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要重视基本汉字的训练和巩固。
在初级阶段,留学生应该重点掌握一些常用的基础汉字,比如数字、天干地支、常用词汇等。
教师可以设计针对性的练习,让留学生进行反复书写和笔顺练习,巩固基本汉字的书写技能。
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游戏等形式,增加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针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可以结合听、说、读、写等多种技能,让留学生在多种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书写。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图片、动画、视频等,直观地展示汉字的结构和书写技巧,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四,要及时进行书写评估和反馈。
在汉字书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对留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对留学生书写作业的批改和指导,让他们及时发现和纠正书写错误,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可以根据留学生的书写水平,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书写训练计划,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情。
可以通过举办书法比赛、举办汉字书写展览等形式,让留学生展示自己的汉字书写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鼓励留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字书写技能。
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书写教学策略随着中国经济及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
然而,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难度,很多留学生往往在学习和书写汉字时遇到困难。
因此,为了帮助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书写技巧,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汉字书写教学策略。
一、基础知识的巩固在教学之前,需要明确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基础知识。
初级阶段的汉字书写主要包括笔画的学习、笔顺的学习和汉字结构的认识。
笔画是汉字书写过程中的基本单元,灵活运用笔画,并能结合笔顺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
通过理解汉字结构,更能利用基础知识辅助书写,例如,了解汉字的偏旁部首、右方和下方的部分都代表什么意思,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书写汉字,并避免常见的书写错误。
二、字形的识别汉字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字形的学习。
因为汉字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可能会出现看不懂字形的情况。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字形,教师可以采用唐诗歌曲、成语故事等形式带领学生了解汉字的字形来源。
通过配合中文发音根据汉字发音推断汉字的造型,让学生了解不同汉字之间的关联,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和书写汉字。
三、边学边练在教学汉字书写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边学边练。
首先,老师可以以小批量汉字为单元逐步推进学习过程。
每个单元包括较少的汉字,可以让学生先在黑板上模拟书写,然后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拼音或者笔画互相辅助,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
班级选出表现优异的同学为模特示范书写,其他同学观看分析模特的书写过程,从中吸取优点。
四、写字比赛激励通过比赛的方式,可以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汉字书写。
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写字比赛,让学生在类似于游戏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汉字书写。
可以在课堂上不定期组织“最快、最准”书写比赛,通过设置奖励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汉字。
同时,根据学生的优劣表现审核奖惩,让竞争本身显得更为公平。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教学中的象形字教学研究》摘要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大多研究的是汉字形声字教学,对象形字教学的研究少之又少。
基于以上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第一章分析了象形字的来源和特点,在第二章中综合考虑了象形字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在第三章中提出了关于象形字的具体教学方法,并在最后一章中提出了对于象形字的具体教学方法运用到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建议。
总之,象形字是汉字的源头,进行象形字的教学会使留学生们更好的学习汉语,了解中国。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象形字教学目录一、象形字的来源及特点 3(一)象形字的来源 3(二)象形字的特点 31.直观性 32.象形性 33.组合性 3二、象形字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4(一)对教师教授汉字的作用 41.减轻汉字教学的难度 42.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 4(二)对学习者学习汉字的作用 41.激发汉字学习的兴趣 42.为学习合体字打下基础 43.掌握相关汉字文化知识 4三、关于象形字的具体教学方法 5(一)汉字溯源教学法 5(二)图画法 5(三)视频、多媒体法 5四、关于象形字的具体教学方法运用到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建议 5(一)教师和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汉字教学以及汉字学习观念 5(二)象形字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运用的局限性 6结语 7参考文献 8一、象形字的来源及特点(一)象形字的来源“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拙,日月是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定义象形字。
通俗来讲,这种和现实事物形状相似的汉字就是象形字,最初的象形字来源于原始社会简单的图形文字,然后逐渐演变为具有线条和笔画的文字。
抽象的方块汉字,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变化,成为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
(二)象形字的特点1.直观性象形字是先民优先从身边事物进行选取,慢慢的拓展到更大范围的文字,比如一些最基本的人体器官,目、耳、口等,这些都是我们人体自身就存在的,所以先民们对于他们的观察较为细致,用符号的形式描绘出来也更为贴切。
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书写教学策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汉语亚洲地区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其中,首先要面对的一项重要挑战之一是学习和掌握汉字。
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掌握汉字是一项非常基础的任务,也是学习汉语的必要先决条件。
通过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书写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汉字书写的水平,为后续汉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堂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为了使留学生真正掌握汉字,课堂教学应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汉字书写和实际使用场景紧密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和习题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汉字书写基本规则,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渐熟悉和了解每个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和组合方法。
其中,注意重点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基础。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引导留学生注重汉字书写全过程汉字书写不仅需要关注基本的笔画,更需要注意书写规范和书写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留学生注重汉字书写全过程,包括汉字的结构、发音、字形和笔画。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留学生注意汉字书写的顺序和形态规范,尽量避免不规范的书写方法和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汉字书写的准确度和美感度。
三、运用现代技术,提高留学生学习兴趣针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学习汉字难免会出现乏味和枯燥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景演示、互动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跃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汉字书写比赛、诗歌朗诵和文化演讲等活动,扩大留学生与华人华侨的交流范围和渠道,进一步增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四、建立良好的汉字书写实践机制汉字书写的练习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浅谈汉字难点及对外初级汉字教学作者:张馨月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4期摘要:随着国家开展一带一路,世界更多的人对中国感兴趣,想要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都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想要学好汉语就要学习汉字,可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大多数留学生都认为汉字难读、难认、难写,所以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薄弱环节。
本文从汉字难点以及对外初级汉字教学的现有状态入手,研究留学生汉字难学根源所在。
关键词:汉字;特点;难点;汉字教学一、汉字学习难点通过与留学生交流我们能了解到汉字对留学生来说是汉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对于留学生来讲汉字的笔画多,难读、难认、难写,因此也打消了许多学习汉语留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字形与字音密切结合,字义需要单独熟记。
字形与字义结合密切,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不表音,所以无法通过汉字的字形直接拼读,语音也需要单独识记,这样导致学生常常记不住汉字读音。
另外,汉字中有大量多音字,不同的音对应不同意义,这样就给学生在认读、识记过程中增加难度。
留学生的母语大多属于表音体系文字,因而在学习汉字过程中,不能将汉字的读写规则联系起来。
例如:英语和韩语基本上读出英语和韩语我们就可以将单词大概拼写出来,比如英语的“香蕉”是“banana”、韩语“你好”是“안녕하세요”,这些都可以通过读和听拼写出来。
而汉字是方块字,即便你听得出,会读也一样无法写出。
汉字难写,汉字有独体字、合体字两大类,由于汉字是方块文字,内部结构复杂,由笔画直接组成或由笔画、偏旁组成。
同时汉字的笔画较多,构成汉字的部件组合复杂,在汉字书写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的笔顺,这样要记忆的东西会更多,需要长时间积累。
所以对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来说,习惯书写拼音字母的他们,在书写汉字上必然有困难。
所以许多留学生都说汉字难学。
汉字难认,汉字在笔画、形状和结构组合等方面都比较复杂,对初学汉字的留学生来说,特别是以拼音字母为主的欧美国家学生,汉字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幅幅图画,并不能确切的理解汉字真正意义。
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难点及其对策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难点及其对策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学习汉字是掌握中文语言的重要一步。
然而,由于汉字的独特性,对外汉字教学存在着许多特点和难点。
本文将探讨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与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外国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汉字。
首先,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汉字数量庞大,构成复杂。
据统计,现代汉字共有将近七万个,学习汉字的外国学习者需要面对海量的汉字学习任务。
其次,汉字所包含的意义和音节并不总是相符,这给外国学习者造成了困惑。
再次,汉字的书写顺序和结构规律对外国学习者来说是全新的,需要他们掌握新的规则与方式。
其次,对外汉字教学的难点也体现在诸多方面。
首先,外国学习者通常对汉字没有任何基础,他们不熟悉汉字的部首和笔画,导致初学者很难辨认和记忆汉字。
此外,汉字的拼音系统(汉语拼音)与拉丁字母系统有很大区别,外国学习者需要掌握新的发音规则与声调,这也是一个挑战。
再次,在书写方面,英文习惯使用字母进行连写,而汉字需要学习者进行笔画的书写和书写顺序的掌握,这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练习。
此外,学习者在学汉字时也容易混淆形状相似但含义截然不同的汉字,这也是他们常犯的错误。
为了应对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和难点,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基础和需求,分阶段进行教学。
比如,可以首先通过介绍一些常用汉字,如数字、日期、常见生活用品的名称等,帮助学习者建立汉字的基础词汇量。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物操练、拼音教学、写字练习等,帮助学习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掌握汉字的形体和意义。
此外,为了帮助学习者记忆汉字,可以采用一些记忆技巧和游戏,如形状类似的汉字组成“一家亲”的记忆法等。
除此之外,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汉字教学的效果。
例如,利用智能手机应用和电子词典等应用,学习者可以随时查找汉字的拼音、意义和书写顺序等信息。
从汉字特点浅谈外汉字教学难点【摘要】外汉字教学是汉语作为外语学习中的关键部分,由于汉字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教学存在着许多难点。
汉字的象形性、结构复杂性、字音与字形的不对应等特点给外汉字教学增加了挑战。
外汉字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包括学习者的母语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习惯等方面。
针对这些难点,教师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法,如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立汉字学习小组等。
在教学策略上,可以尝试采用全面性教学、循序渐进教学等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
外汉字教学难点是存在的,但通过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字,为进一步的汉语学习奠定基础。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以及更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外汉字教学、汉字特点、难点、影响、挑战、解决方法、策略、总结、展望、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特点给外汉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点。
随着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字作为第二语言。
外国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困难,这也成为外汉字教学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研究者们希望通过深入探讨外汉字教学的难点,了解汉字特点对外汉字教学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有效地解决外汉字教学中的挑战。
通过对外汉字教学的策略进行总结和展望,为未来外汉字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方法。
了解外汉字教学的难点,研究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寻找解决之道,对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外汉字教学是当今世界汉语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外汉字教学的难点、汉字特点对外汉字教学的影响、外汉字教学中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汉字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外汉字教学的策略也对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正文2.1 外汉字教学的难点1. 语言障碍:许多学习者在学习外汉字时会遇到语言障碍,因为汉字与他们本族语言的书写系统有很大不同。
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汉字教学构想内容摘要:汉字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大难点,集中表现为难认、难记、难写。
汉字的认读和书写涉及到汉字信息提取的两种不同方式:信息识别和信息再现。
这两种方式不同,难度也不同。
文章基于汉字认读和书写的不同加工过程,结合汉字系统本身的特点,如常用字有限,使用频率相差较大,形声字多,但高频字的读音规律性低,部件数量有限等,提出了汉字教学的一些想法,要重视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在认读和书写上可采用认写分离,多认少写的思路来提高汉字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汉字教学认知加工认读书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对大多习者来说,尤其对于非汉字圈的人来说,汉字是其汉语学习的一大难点,这一认识已为众多从事汉语教学的专家和教师所认可。
汉字的难主要表现为难认、难记、难写,这与汉字自身的特点相关,难认、难记、难写又涉及到汉字的认读和书写两个不同的加工过程。
本文将基于汉字自身特点和认知加工过程提出汉字教学的一些想法。
一、汉字系统的特点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来说,汉字是一套不同于拼音文字的表意文字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总量多,但常用字数量有限,并且使用频率相差较大汉字的总量很大,1994年出版的收字最多的字典《中华字海》收字条85000多个,但常用的汉字数量并不多。
国家语委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常用字2500个,覆盖率为97.97%,次常用词1000个,覆盖率为1.51%,3500个常用词的合计覆盖率为99.48%。
另外,《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共收汉字2605个,《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收甲级字800个,乙级字804个,丙级字601个,丁级字700个,共计2905个。
以上数据说明,不论是汉语母语者还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3000左右的汉字是够用了,所以汉字的教学一定要严格控制数量。
(二)形声字占大多数,但高频字的读音规律性较低李燕(1992)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7000字为基数统计得到形声字5636个,占80.5%。
从汉字特点浅谈外汉字教学难点汉字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对外汉语中的重点和难点。
对教师而言,汉字难教;对留学生来说,汉字难认,难写,难记,汉字的学习往往成为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瓶颈。
汉字教学为什么难?难点又在哪里?笔者试图根据汉字自身的特点,从汉字字形、字音和字义特点来分析学习的难点。
标签:汉字;笔画;教学1.汉字字形特点对留学生来说,特别是对母语为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汉字的外形像一幅画,或是奇形怪状的图案。
拼音文字由字母组成,是单向的线性排列。
汉字的部件以及部件各个笔画组成的则是多向发展的二维平面结构。
正是这一特点,使得学习者在学习汉字时需要更多的视觉感知。
汉字的基本形体由笔画构成,汉字笔画繁多,且组合方式丰富。
同样的笔画和笔顺,由于组合方式不同,形成的字也不同。
例如“刀”和“力”、八”和“人”等。
现代汉字大多是合体字,合体字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
然而,这些部件不仅数目繁多,辨认起来也相当困难。
例如“礻”和“衤”。
此外,其组合方式的多样也给汉字辨认带来困难。
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初学汉字时,要打好笔画基础,增强笔画区别意识。
适当的时候用已经学过的汉字说明不同笔画构成的汉字的差异,以增强学生的笔画区别意识,减少笔画错误。
在汉字教学过程中要尽快将笔画教学与部件教学结合起来。
先整体认知整字,再拆分部件,再到整字的学习。
2.汉字字音特点与拼音文字看字形就可以读字音不同,汉字不直接表音,虽说有大量形声字存在,但表音的字符并没有让汉字读音变得让人一看便知。
这些局限都给汉字字音的学习带来了困难。
此外,汉字中存在同音字。
同一个读音,可以有不同的字。
例如“里”“理”“李”和“闻”“蚊”“纹”等。
这让本来就复杂的汉字变得更难学习。
针对汉字字音的这个特点和由此给学习者带来的学习难点,笔者认为,在汉字教学中,分阶段进行教学非常有必要。
在初级阶段采用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高频汉字,而这一阶段汉字的读音往往需要学生死记硬背。
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难点及其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对外汉字教学已成为国际汉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难点及其对策,以期为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概述对外汉字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明确研究的范围和意义;分析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和难点,包括汉字本身的复杂性、学习者的认知差异、教学资源的限制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包括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对外汉字教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对外汉字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教学特点。
对外汉字教学强调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三者的紧密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准确发音,理解汉字的含义,同时还要关注汉字的字形特点,使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能够熟练掌握汉字。
对外汉字教学注重汉字的文化内涵。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个汉字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因此,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汉字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对外汉字教学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背景和需求。
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汉字学习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
对外汉字教学还需要注重汉字的应用和实践。
汉字不仅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更是实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因此,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汉字的应用和实践,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汉字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外汉字教学具有字形、字音、字义紧密结合、注重文化内涵、考虑学生需求和注重应用实践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对外汉字教学成为一项既具有挑战性又充满机遇的任务。
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书写教学策略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学习汉字。
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汉字书写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针对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字书写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一些针对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字书写教学策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字书写技巧。
1. 强调基础笔画和结构在汉字书写教学的初级阶段,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汉字的基础笔画和结构。
可以通过示范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每一个汉字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并教导他们正确书写笔画的顺序和方向。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汉字书写的基本认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创设情景,增强记忆针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他们对于汉字的感知和理解需要从更直观的方式来进行。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故事情节等方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同时增强汉字的记忆。
可以通过图片或故事让学生认识一些常用汉字的意义和用法,以帮助他们更快地记忆和掌握汉字。
3. 注重独立练习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强化汉字书写技能。
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在书写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并帮助他们及时纠正。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汉字书写技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音频等,来展示汉字书写的过程和技巧,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汉字书写。
还可以利用互动课件等方式,让学生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进行汉字书写练习,更加生动有趣地学习汉字。
5.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汉字书写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汉字书写比赛、组织汉字书写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书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通过邀请中国文化名人或专家进行汉字书写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汉字书写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汉字书写的兴趣。
[收稿日期]2006-04-03[作者简介]安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主要研究多语言多文化教育;单韵鸣,华南理工大学教师,硕士,主要研究语言学及语言教学。
*本文获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科项目(G10N7050620)基金资助。
周小兵教授对本文提过宝贵意见,谨此致谢!非汉字圈学生的笔顺问题*)))从书写汉字的个案分析谈起安 然 单韵鸣(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摘要]我们通过一般性面谈、纵深式访谈、现场考察、摄录观察、追踪调查等定性分析的手段,对非汉字圈学生书写汉字和教师教授汉字的过程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个案研究,发现学生书写汉字时的笔顺问题并不直接反映其汉语水平;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多,教师汉字教学的重点自然地从笔顺教学转向部件教学。
由此我们建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只要不影响汉字/成品0形体上的正确性,可忽略学生的笔顺问题。
[关键词]个案研究;非汉字圈学生;笔顺问题[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5397(2007)0320054208The Sequence of Chinese Characters Writing)))A case study of foreign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A N Ran ,S HA N Y unmingAbstract :There is dearth of information i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acquisition ofthe sequencing of strokes in Chinese characters by learners of alphabetic w riting.In theteaching of native speakers,great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correct sequencing of strokes.Thispaper,ho wever,reports a case study e xtending over a one 2year period and drawing on vide o 2recorded observation and semi 2structured,open 2ended intervie ws.It concludes that foreignstudents .have a very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rect sequencing of the strokes.Inaddition,teachers automatically moved their priority f rom /sequence 0to /parts 0after the basicperiod of teaching.It is suggested that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not emphasize the correctsequencing of strokes with learners used to alphabetic writing.Instead,they should focus on2007年8月第3期语言文字应用Applied Linguistics Aug.,2007N o.3completed characters.Keywor ds :case study;foreign students;sequence of Chinese charac ter一 引 言历年来,汉字本体研究成果不断,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提供了不少便利。
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汉字学习策略研究关键词:非汉字文化圈汉字学习策略摘要:随着汉语热潮席卷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汉字学习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汉语初学者的主要障碍。
但是较汉字文化圈而言,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难度无疑更大。
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就显得很迫切很重要。
本文从分析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初学者的思维方式和汉字特点着手,寻求二者的契合点,试图发现适合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初学者的学习策略。
(非汉字文化圈主要指西方国家)一非汉字文化圈及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汉字文化圈是以儒家文化构建基础社会的区域的统称。
又称为儒家文化圈,为文化圈的概念之一。
其指的是文化相近、历史上受中国政治及中华文化影响、过去或现在使用汉字、并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韩越称之为‚汉文‛)作为书面语(并不使用口头语言的汉语官话作为交流媒介)、覆盖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文化区域。
所谓‚非汉字文化圈‛,是相对汉字文化圈而言。
而非汉字文化圈零起点留学生则是指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汉字背景的、母语是拼音文字的汉语初学者。
汉字文化圈的学生由于文化相通,学习汉字相对容易;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没有任何汉字背景,学习起来非常困难。
著名外交家卢秋田先生认为东西方思维的差异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自觉不自觉地以固定的思维模式来看待问题‛而造成的。
东西方的种种差异,以一定的普遍性、相对的稳定性和变化性存在着,发展着。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理性的、逻辑的,因而是清晰的;西方人注重分析。
对于西方人而言,要弄清楚一件事物,必须要首先把事物进行分割和拆开,才能弄清内部的结构;西方人崇尚科学思维。
西方人注重科学的思维方式,西方人面对世界,通过理念或逻辑结构,使之变成一种可以交流的东西,以便所有人都能够依据公认的统一尺度决定对它的取舍;西方人热衷于求异思维。
在西方文化中,求异,即强调矛盾的斗争性的思维方式则是普遍的,西方人追求个体生存的意义,在面对群体和整体时,认为那是一种异己的、压抑自我的力量,个人应该随时抗拒这种异己的力量对自我的吞噬。
初级阶段非汉字圈留学生的汉字教学难点及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非汉字圈留学生在初级阶段汉字学习上的难点进行概括,并分析了这些难点形成的可能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的方法。
[关键词]非汉字圈;汉字教学;识别;记忆
初级阶段的留学生由于国内的汉文化环境不同,对汉语特别是汉字的了解和掌握接受程度也不同,基本可以分为汉字圈和非汉字圈两类。
汉字圈学生指的是来自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印尼等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学生,他们的母语中有汉字或常常接触到汉字;非汉字圈学生则指的是来自欧美非及中西亚地区的学生,其母语或生活环境里基本没有汉字。
在这几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特别是对于非汉字圈的留学生们来说,在初次接触汉语时,其主要困难是对汉字的识记。
而汉字是汉语的载体,汉字掌握的情况直接影响汉语读写技能的提高,也间接影响学生汉语学习的热情和自信。
因此帮助非汉字圈学生尽快高效地提高汉字识记能力在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发现非汉字圈留学生的汉字识记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表现形式不同。
非汉字圈的语言表现形式都是以字母体
现,这和汉字的笔画部件完全不同。
且拼音文字构词相对简单,呈线性从左往右排列,绝大部分与语音联系紧密。
汉字则以笔画部件构字,构字形式由上下、左右、内外等多种,且常常无法从字形推断出准确的字音。
在记忆时,字母语言中那些比较固定的词缀也能起到相当的帮助作用,而且词缀的形态一般都不变,比如:-ful,un-,re-,-less。
汉字也有相当的部件,然而有时同一部件在不同位置会变形,造成学生识记困难,比如:热-烧,想-情。
2.缺少明显的规律关联性。
汉字的构字部件之间联系没有拼音文字紧密。
以英语为例,一些常用的词根都能表示一定的词义或语法意义,比如:-tion常表示的是名词词性,-er常表示人。
而且一些词是在另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词干或词缀演变而来,其大概意义也能从第一个词的词义上推敲或者词义之间关联密切,比如:beauty-beautiful,employ-employee-employer。
汉字单从造字结构上来看并不能像英语这些拼音语言那样从一个字大概推敲出一个新字的字义,也没有特定表示语法意义的部件。
3.汉字形体辨别、书写难。
据统计,汉字中6~12画的字约占一半,且前1000个高频汉字的平均笔画为7.8画。
学生基本上都是从独体字开始接触汉字的。
简单的汉字如:大、小、天、人等是比较容易书写和辨别的。
但是随着合体字的出现,辨别和记忆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他们很容易把某些偏旁部件看成孤立的单位,造成记忆量大幅增加,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记忆方法,相似或相近的部件偏旁也会
造成记忆干扰。
4.除了文字本身的特点,从人脑对语言的知觉加工和记忆能力不对称性的特点出发,已知左脑擅长加工语言素材,右脑擅长加工图形等;左脑擅长分析和次序处理,右脑擅长整体辨识。
有关材料已证明拼音文字是由左脑处理的;汉字则兼有图形性和语义信息,因而需要左右脑并用。
这跟他们以前惯用的识记方法都不同。
对于非汉字圈留学生汉字学习的以上几个主要识别和记忆上的难点,我们希望能通过一些课堂教学摸索出来的经验方法为有效的汉字教学提供一点借鉴。
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是要“文随字”还是“语文一体”,这个问题不同的老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会有不同的答案。
“语文一体”是指教说什么话就教写什么汉字,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更针对、专注于所学的词或短语的吸收。
但是由于课文中交际需求的设计,学生接触到的汉字并不是从易到难的,所学的汉字可能有的笔画特别多,且包含好几个部件。
“文随字”是指汉字教学从课文中分离出来,按照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课堂上出现的课文也是为了汉字学习服务的。
学生在这个课上接触到的汉字应该是按汉字构字规律,笔画、部件从简到繁的。
这两种方法于教学中都各有利弊,我觉得不能简单地断定说哪种方法更有优势,而是应该结合他们的优点为汉字教学服务。
在短时内培养学生汉字识别能力是一个关键问题。
有研究表明:学生在刚接触汉字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机械重复和整体字形的记忆;部件的位置和汉字的识别也有一定的联系,左右结构的汉字中右部件作用比较强,而上下结构中下部件作用较强。
这些说明学生的首选识别汉字方式与部件并无多大关联,但是部件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切分汉字,部件位置与汉字识别速度也有一定联系。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笔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笔画和笔顺是汉字书写最基本的元素。
而部件的教学则不必急于在学期最初就插入教学中,因为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并没有汉文化的积淀,对他们来说这些像图形的文字没有任何意义和关联,短期内过多复杂、零碎的记忆很可能会打击他们汉字学习积极性。
学习汉字的目的应该是了解汉字所承载的意义并非汉字本身,而且在学习初期能把所学的词语和汉字对应起来,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
用词义引入汉字汉字识记也符合认知规律。
这也不是说忽略部件或偏旁教学。
在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以后,可能是开学一个月或一个半月后再开始进行部件、偏旁、部首的教学和归纳总结。
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同时也是对以前所学汉字的一个复习和强化。
虽然这样按照交际需要学习汉字会造成笔画难易不一的情况,但是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笔画的多少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问题,更关键的是他们初次接触到这些汉字的方式。
高定国(1995)研究发现:在汉字认知中,不是以汉字笔画数多少来进行加工的;多笔画的字认读速度还有加快的现象。
汉字的记忆时,帮助学生建立各种有效联系是关键。
首先可以利用手的移动演示来表明汉字书写顺序,此时并不要求学生掌握笔画名称,在多次书写演示和自己练习后学生应该能大概记住这个汉字的正确笔顺。
学习最开始就能养成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提高书写质量,也能帮助记忆。
第二,在演示汉字笔顺时,给出一些句子或短语,可以出自课文以加强学生印象;也可用已经学过的词新造一些相关短语或句子,让学生理解其意,有时“新”搭配的出现可能更能加深印象。
第三,汉字总有部件相同,新字和已知汉字有部分相同或相近时,可以先复习已经学过的汉字,再引出新字,这可让学生减轻记忆负担,而且这样的联想能让记忆速度加快。
此外,在语料适当的前提下,汉语阅读也对汉字识记有帮助。
初级阶段给学生的语料并不适宜有过多生词出现,难度太大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如果把已经学过的词汇放入新语境,最好是演绎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语境,由已知词汇构成未知语句,经过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能更强化学生识记效果。
或者不要求学生理解意思,只让他们在某个语料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字词。
这些练习都应以学生读起来不吃力为标准,而且时间不要很长,避免他们产生疲惫厌倦心理。
总之,汉字教学是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应从学习动机,策略,语言焦虑,个性等认知因素出发,综合考虑,制定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以鼓励学生尽快适应并接受汉字特点,提高汉字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凤玲.谈对非汉字圈学生的汉字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2008(9).
[2]石定果,万业馨.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调查报告[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3]江新,赵果.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
[4]马明艳.初级阶段非汉字圈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