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
- 格式:ppt
- 大小:313.0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三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考纲展示]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13页[基础梳理]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1.田纳西河概况发源于A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侧,是B密西西比河支流——C俄亥俄河的支流。
自然要素地理特征地形上游为山地丘陵,中游为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河流水文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资源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炭和石油资源(1)早期开发:河流的开发利用限于航运。
(2)后果:由于长期的过度垦殖,加上滥伐森林和经常性的暴雨,导致本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恶劣。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综合治理(1)核心:水资源综合开发。
(2)方案: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
(3)方式——梯级开发:充分利用当地水力资源,提高防洪标准。
2.产业发展(1)工业建设:利用充足、廉价的电力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高耗能工业,如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部门,形成相对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同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2)农业开发:因地制宜,全面发展。
种植业坡地以栽培果树、蔬菜为主;平原集中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发电厂附近发展温室蔬菜生产林业是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产品综合利用效益高畜牧业以养禽、养猪为主,发展迅速渔业兴建大量水库,促进渔业发展3.环境保护工作三、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四、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图文拓展]1.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田纳西河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导下,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相和谐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
《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核心目的是:A、提高流域内农业产值B、保障流域内水资源安全C、促进流域内工业快速发展D、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主要措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水土保持工程B、水利工程C、电力工程D、交通工程建设3、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成立时间是哪一年?A、1933年B、1945年C、1960年D、1987年4、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目标是?A、发展旅游业B、水力发电C、综合开发水资源D、水资源的分配5、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提高农业产出B. 保障电力供应C. 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D.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6、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流域综合治理的范畴?A. 水资源管理B. 土地治理C. 环境保护D. 建设水利工程7、田纳西河流域在综合治理与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属于水资源梯级开发?A. 河道疏浚B. 水库建设C. 河道绿化D. 河岸防护8、在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A. 建设大型工业项目B. 扩大农业种植面积C. 植树造林,恢复植被D. 开采矿产资源9、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哪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解决了该流域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A、仅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力发电B、仅实施了土地复垦和环境治理C、综合了河流梯级开发、土地复垦、防洪减灾、资源合理利用、渔业和航运改进等多种措施D、仅开发了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资源 10、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首要目标是解决什么问题?A、渔业资源的保护B、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C、能源供应的提升D、水资源的管理和分配11、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提高土地利用率B、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C、保护生态环境D、减轻洪水灾害12、以下哪项不属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工程措施?A、防洪堤建设B、水土保持工程C、生态修复工程D、大型火力发电站建设13、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目标是()A、发展旅游业B、促进工业发展C、提高城市化水平D、实现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14、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机构在规划和实施综合治理时,采取了多种措施,以下哪个措施不属于其综合治理范畴?()A、水库建设B、航运网络建设C、森林开采D、土地改良15、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核心是:A. 能源开发B. 水利资源开发C. 生态环境治理D. 河道疏浚16、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综合性B. 系统性C. 生态修复优先D. 区域一体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田纳西河流域在综合治理与开发中采取了多种措施,以下是对其某一方面措施的描述,请根据描述判断该措施属于哪一类?描述:通过对流域内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和治理,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高中地理教案《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一章: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概述1.1 流域的概念与特征1.2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意义1.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原则第二章: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2.1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2.2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地貌2.3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与水文第三章:田纳西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特征3.1 田纳西河流域的人口与经济发展3.2 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特点3.3 田纳西河流域的城市化进程第四章:田纳西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4.1 田纳西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4.2 田纳西河流域的土壤侵蚀与污染问题4.3 田纳西河流域的环境影响及其社会经济反馈第五章: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实践5.1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历史进程5.2 田纳西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与利用5.3 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第六章:田纳西河流域的产业发展6.1 田纳西河流域的主要产业类型6.2 产业发展与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6.3 流域内产业布局与转型升级第七章:田纳西河流域的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7.1 田纳西河流域的交通网络布局7.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流域发展的影响7.3 流域内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规划第八章:田纳西河流域的旅游资源开发8.1 田纳西河流域的旅游资源特点8.2 旅游资源开发与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8.3 旅游开发对流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九章: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9.1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9.2 田纳西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9.3 生态环境恢复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我国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践与启示10.1 我国主要流域的治理与开发概况10.2 我国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与启示10.3 面对未来,我国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一章:国际流域治理案例分析11.1 湄公河下游国际流域治理合作11.2 亚马逊河流域治理的国际合作11.3 国际流域治理的经验与挑战第十二章:技术创新在流域治理中的应用12.1 水资源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2.2 流域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12.3 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第十三章:流域治理与社区参与13.1 社区参与流域治理的意义13.2 社区参与流域治理的实践案例13.3 提高社区参与度的策略与方法第十四章:流域治理政策与法规14.1 流域治理相关的政策体系14.2 流域治理法规的制定与实施14.3 政策与法规在流域治理中的作用与局限第十五章:流域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展望15.1 流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15.2 面对全球变化的流域治理挑战15.3 创新技术与理念在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以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为主题,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全面阐述了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综合治理与开发实践等内容。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课程教案课题名称: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课时:2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教学目标: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4、掌握河流开发的分析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1.分析田纳西河开发的自然背景;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3.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对我国流域综合治理的积极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背景知识1.河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①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尼罗河文明、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黄河—长江、印度河—恒河;②大河两岸多是人口、城市稠密地区。
2.流域和水系的相关概念流域(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集水区。
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水系(河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
支流——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三级支流——注入二级支流。
3.流域的特性——特殊性、整体性。
流域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和经济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二、流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特殊性:每个流域的特征各不相同,有的流域适宜人类生存,先形成了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整体性: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是美国最重要的流域之一。
该流域面积广阔,涵盖了七个州,是美国东南部重要的农业生产和水资源供应区。
近年来,为了解决该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田纳西河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与开发。
首先,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注重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该流域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土地利用和工业活动的影响,水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水质,流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限制农业和工业废水排放、加强生态修复工作等。
此外,流域政府还建设了一系列水利设施,如水库、堤坝等,用于水资源的调配和灌溉农田。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保护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
其次,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重视土地保护与整治。
该流域的土地多用于农业生产,但过度的耕地开垦和过度的化肥农药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流域政府实施了土地保护政策,包括禁止乱砍滥伐、推广合理农业种植方式等。
此外,政府还组织了土地整治项目,对受损的土地进行修复和改良,提高土壤质量和农田产能。
第三,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注重生态保护与恢复。
该流域的生态系统多样且丰富,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许多物种濒危,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流域的生态系统,流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设保护区、推广环境教育、限制非法捕捞等。
此外,政府还推动生态修复项目,重建湿地、种植林木等,恢复生态平衡。
最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注重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活保障。
流域政府在治理和开发过程中注重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鼓励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升级。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流域居民的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提供就业机会和教育医疗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土地保护与整治、生态保护与恢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活保障等措施,使得田纳西河流域环境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促进了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 让学生掌握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
三、教学难点:1.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和措施。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概况,引发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3. 课堂讲解:讲解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分析其实施过程和效果。
4. 案例分析:分析其他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让学生对比田纳西河流域的案例,加深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理解。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分享讨论成果。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教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2. 案例资料:其他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资料和教学图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概况,讲解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 第二课时:讲解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分析其实施过程和效果。
3. 第三课时:分析其他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进行小组讨论。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1、田纳西流域概况迄今为止,色世界各国流域的开发当巾,最成功的典范当属美国田纳西河流域。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干流长1050km,流域面积10.6万km³,发源于弗吉尼亚州,流经卡罗来纳、佐治亚、亚拉巴马、田纳西、肾塔基、和密西西比六州,经俄亥俄河汇入密西西比河。
流域上游地区为山区丘陵,中、下游地区为冲积性平原,流域内雨量充沛,河流落差集中,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
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50m³/s,历史上最小流量为127m³/s。
,最大流量为13400 m³/s。
一般年份降雨分布除7、8两月较少外,其它各月份分布基本均匀。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较早,18世纪下半叶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流域内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并有大片牧场。
当时河流两岸到处是茂盛的原始森林,田纳西河水量也较平稳,是一个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的地区。
但自从19世纪后期以来,尤其是到了20世纪初,由于对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的过度耕种和过度开垦、森林过度砍伐、对矿物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等,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使流域处于广泛贫困状态。
由于缺乏强大的经济后盾,流域内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1929年,美国爆发了全国性的经济危机,更加剧了该地区的贫困。
为解抉田纳西河流域的贫困、洪灾和环境等问题。
美国国会于1933年批准设立田纳西河流域管埋局,负责对该地区进行综合开发。
经过70多年的努力,田纳西河流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和开发,整个流域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2、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的建立在美国殖民地时期,美国的道路很原始或根本不存在,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水路航运,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水路条件,只有坑运的发展才能促进地区经挤的发展。
因此美国建国后,联邦政府十分重视肮运副业的建设和发展,1824年,美国高等法院专门立法来加强航运建设,国家水道建设必须按照国会批准的规划要求进行,国家水道的管理不得由私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