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醇酸树脂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专利名称:自干型水溶性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徐伟红,张犇,汝国兴,滕敏
申请号:CN200710134819.7
申请日:20071022
公开号:CN101148497A
公开日:
2008032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干型水溶性醇酸树脂,其含有:亚麻油脂肪酸、三羟甲基丙烷、新戊二醇、间苯二甲酸、顺酐、偏苯三酸酐、三乙胺、助溶剂、催干剂和流平剂;其制备方法为:(1)将亚麻油脂肪酸、三羟甲基丙烷、新戊二醇、间苯二甲酸加热搅拌并通入惰性气体,于230~235℃保温反应,馏出酯化水;(2)当树脂酸值为10mgKOH/g以下,冷却至170℃,加入顺酐、偏苯三酸酐,于170℃保温反应至树脂的酸值为40~60mgKOH/g;(3)冷却至160℃加入助溶剂乙二醇单丁醚,于100℃以下加入于仲丁醇,90℃以下加入中和剂三乙胺,搅拌0.5小时,将树脂的pH值调整为7.5~8.5,加入纯净水,于40℃加入催干剂,流平剂,得到透明、均匀的树脂;本发明具有有机溶剂排放少,漆膜性能优良的特点。
申请人:苏州巨峰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215211 江苏省吴江市汾湖经济开发区
国籍:CN
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范晴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水溶性醇酸树脂性能研究成海玲1 王亭沂2 蒋 娟1(1.胜利油田利丰工贸有限公司;2.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山东淄博 257000)摘 要: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讨论了中和剂、助溶剂、树脂酸值对水溶性醇酸树脂水溶性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其改性方法及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指出了水溶性醇酸树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溶性醇酸树脂;性能;中和剂;助溶剂中图分类号:TQ 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696(2009)10-0008-02醇酸树脂是传统涂料用树脂,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光泽、保光保色性、硬度、柔韧性,极好的涂刷性,因此在溶剂型涂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和极大的份额。
随着全球石油产品价格暴涨及各国环保法规日趋严格,涂料生产厂与涂料用户对涂料的原料成本及成品涂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尤为重视[1],水溶性醇酸涂料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水溶性醇酸涂料以水为溶剂,使成膜物质均匀地分散或溶解在水中,具有如下特点:(1)以水为溶剂,来源方便,易于净化;(2)施工和贮存运输过程中无火灾危险;(3)不含苯类等有机溶剂,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4)可采用喷涂、刷涂、淋涂、浸涂、电泳等多种方式施工,易实现自动化涂装。
因此,它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的环境友好型涂料。
本文讨论了影响水溶性醇酸树脂性能的各种因素。
1 中和剂的影响中和剂是水溶性醇酸树脂制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只有经中和剂中和的树脂才具有水溶性。
不同品种的中和剂能明显影响树脂的水溶性,涂料的贮存稳定性、黏度,以及漆膜的干燥速率、硬度和泛黄性等。
因此,选择合适的中和剂十分重要。
树脂的品种不同,所用的中和剂也不同。
选择中和剂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挥发性好;(2)价格便宜,气味小;(3)对树脂的稳定性好。
常温干燥的水溶性醇酸涂料应选用低沸点的中和剂,浅色漆则选用变色性小的中和剂。
本实验选用氨水、氢氧化钾及三乙胺作中和剂,考察[收稿日期] 2009-08-10了其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影响水溶性醇酸树脂性能的各种因素成海玲1,王亭沂2,蒋娟1(1.胜利油田利丰工贸有限公司;2.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山东淄博257000)摘要: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讨论了中和剂、助溶剂、树脂酸值对水溶性醇酸树脂水溶性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其改性方法及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指出了水溶性醇酸树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溶性醇酸树脂;性能;中和剂;助溶剂醇酸树脂是传统涂料用树脂,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光泽、保光保色性、硬度、柔韧性,极好的涂刷性,因此在溶剂型涂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和极大的份额。
随着全球石油产品价格暴涨及各国环保法规日趋严格,涂料生产厂与涂料用户对涂料的原料成本及成品涂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尤为重视[1],水溶性醇酸涂料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水溶性醇酸涂料以水为溶剂,使成膜物质均匀地分散或溶解在水中,具有如下特点:(1)以水为溶剂,来源方便,易于净化;(2)施工和贮存运输过程中无火灾危险;(3)不含苯类等有机溶剂,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4)可采用喷涂、刷涂、淋涂、浸涂、电泳等多种方式施工,易实现自动化涂装。
因此,它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的环境友好型涂料。
本文讨论了影响水溶性醇酸树脂性能的各种因素。
1.中和剂的影响中和剂是水溶性醇酸树脂制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只有经中和剂中和的树脂才具有水溶性。
不同品种的中和剂能明显影响树脂的水溶性,涂料的贮存稳定性、黏度,以及漆膜的干燥速率、硬度和泛黄性等。
因此,选择合适的中和剂十分重要。
树脂的品种不同,所用的中和剂也不同。
选择中和剂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挥发性好;(2)价格便宜,气味小;(3)对树脂的稳定性好。
常温干燥的水溶性醇酸涂料应选用低沸点的中和剂,浅色漆则选用变色性小的中和剂。
本实验选用氨水、氢氧化钾及三乙胺作中和剂,考察了其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中和剂对水溶性醇酸树脂性能的影响氨水蒸发速度快,漆膜干燥性能优良,但它易与催干剂生成黄色络合物,致使漆膜泛黄。
水溶性醇酸树脂
一、性能概述
本品的住哟啊组成与一般的溶剂型醇酸树脂一样,由多元酸多元醇与植物油(或酸)或其他脂肪酸经酯化缩聚而制成。
为了使醇酸树脂溶于水,必须严格控制他的酸值和分子量,通常酸值在60以上、分子量较小的的树脂水溶性较好,所以水溶性醇酸树脂大多为高酸值低粘度。
本品的水溶性好坏是衡量其质量指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品由于以水做溶剂,因而具有水来源易得,净化容易,施工过程制备过程无火灾危险、五毒性气体,可在湿型基底上加工,涂料可采用自动化涂装工艺等特点。
二、主要用途
本品可以广泛的制成常温干燥、低温干燥、低温烘干、氨基树脂改性烘干漆。
也可用于装饰板涂层改性,金属与非金属等物品表面涂饰与保护中。
三、生产原理
本品一般是由多元醇与多元酸等缩聚而成的聚合物。
其主链是有很多的酯链相连而成。
四、生产工艺
1.原料消耗
2.工艺流程图
(苯酐,季戊四醇,棉油酸,二甲苯)→搅拌→酯化→蒸馏→(加入三乙醇胺)→中和→(加入正丁醇,水)→稀释→成品
3.操作工艺
按配方比投入苯酐,季戊四醇,棉油酸,二甲苯并加热升温。
当反应釜内温度升温至140左右时,即开始酯化反应。
降温地升至190--200,蒸馏脱出二甲苯,保温维持反应至酸值达90--110,表示反应已经平衡。
在此期间,应定期测试酸值。
当反应到达终点时,将温度降至135左右,加入三乙醇胺中和,并保持在130加完。
加完后继续搅拌15-30min.
将正丁醇和水加入稀释釜中进行搅拌,并维持80--90保温搅拌半小时后降温出料。
(注:以上温度单位均为华氏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