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9年度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课程表
- 格式:pdf
- 大小:209.33 KB
- 文档页数:2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循证医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5年制适用)“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教研组2015.3目录课程介绍 (3)循证医学总论 (5)提出问题、证据的来源和检索方法 (7)病因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3)诊断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5)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7)预后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9)病人的价值和病人安全 (20)“循证医学”课程介绍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循证医学英文名:Evidence Based Medicine课程类别:专业与服务课程群必修课学时:24(大课讲授24)学分:2二、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李幼平,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骨干教师:李静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杨茗干部科吴红梅干部科秦莉输血科陈进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董碧蓉干部科张鸣明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李峻干部科三、课程教学目的认知教学目标:掌握循证医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
技能教学目标:在临床实践中,能运用所学的循证医学知识、原理和方法,通过循证医学实践,掌握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步骤和方法。
职业素养教学目标:在课堂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科学证据为依据,密切结合临床医生的实践经验,尊重病人价值观的循证理念,不断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信息能力,增强终身学习和自我学习意识。
四、教学计划表五、教材1、循证医学,李幼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六、主要参考资料1.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 4ed. 2011七、成绩评定成绩构成成绩比例考核方式应用循证医学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技能100% 循证病案第一次课循证医学总论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循证医学概念、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方法和意义2、熟悉内容:循证医学的产生背景和影响3、了解内容:实践循证医学的的优势、问题和障碍二、教学时数安排(3学时)三、教学内容1. 循证医学的产生背景⏹传统医学实践在知识更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循证医学对传统医学实践的影响(实例)⏹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关系2. 循证医学概念⏹经典循证医学概念⏹循证医学概念的发展3. 循证医学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影响领域和影响力⏹循证医学在国内的发展情况4. 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方法⏹5步法:◆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证据分类、分级,证据的“4S结构”◆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价⏹实例:循证医学实践5、循证医学实践中的问题和障碍⏹实践循证医学的优势、问题和障碍⏹医学生学习循证医学的意义6. 重点英文词汇Evidence-based Medicine, Computeriz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Evidence-based journal abstracts, Systematic Reviews, best evidence7、拓展学习资源⏹Straus SE, Richardson WS, Glasziou P, Haynes RB. Evidence-based medicine: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 3rd edition. Elsevier Churchill Liveingstone 2005第二次课(1)提出问题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1. 掌握内容:如何根据PICO原则分解临床问题2. 熟悉内容:临床问题的类型(病因/不良反应、诊断、干预、预后)3. 了解内容:1)提出临床问题的意义2)临床问题的来源二、教学时数讲授:1 学时三、教学内容1. 授课内容1)为什么要提出临床问题?2)临床问题的类型:病因/不良反应、诊断、干预、预后3)临床问题的来源:病人、家属、临床医生、其他相关人员4)如何分解临床问题:PICO原则5)常见临床问题举例2. 拓展学习资源1) 董碧蓉主编,《循证临床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
内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1. 2.
1.
附件1
内科学申请提前毕业要求
普通博士生:临床医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要求后,以第一作者在SCI收录期刊(1区,参见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表)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经导师同意最多可以申请提前毕业1年。
硕博连读研究生:不允许申请提前毕业。
硕士研究生:不允许申请提前毕业。
附件2
内科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内科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附件3
内科学申请博士学位创新成果要求
一、基本要求与原则按照《关于明确山东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创新成果基本要求的通知》(山大研字〔2010〕63号)执行。
二、人文社科类
1. 人文社科权威期刊以《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准。
人文社科相关学科可在此基础上明确本学科权威期刊要求。
2. 两篇CSSCI收录集刊论文可以折抵一篇CSSCI核心期刊论文,但不允许以四篇集刊论文申请学位。
三、理工医类
理工医类研究生在SCIE二区以上收录期刊发表论文不受论文篇数要求限制。
SCIE收录期刊等级认定原则上采纳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使用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SCIE分区标准;若采纳其他标准,请予以明确。
临床医师技能培训计划表一、培训目标: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治疗、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技能,提升临床医师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
二、培训内容:1. 临床医师基本技能培训- 急救技能- 体格检查- 医学影像学解读- 实验室检查- 临床诊断- 临床治疗2. 沟通与协作技能培训- 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与家属的沟通技巧- 与同事的协作技巧- 团队合作能力3. 专科技能培训-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神经科- 心脏科- 肿瘤科- 眼科- 耳鼻喉科- 口腔科- 皮肤科- 骨科- 康复医学- 精神科- 传染病科- 中医科- 针灸科- 其他专科技能4. 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和技能 - 临床试验设计- 临床研究方法- 数据分析- 学术论文写作5. 医疗质量与安全专项培训 - 医院感染防控- 用药安全- 手术室安全- 医疗事故处理6. 临床医师心理健康培训 - 工作压力管理- 职业倦怠预防- 心理健康知识7. 临床医师职业素质提升- 专业道德培训- 科研能力培训- 医学教育培训- 临床路径管理8. 新技术新知识培训- 医疗器械使用- 医疗信息化应用9. 其他相关技能培训- 医学英语培训- 医疗法律与伦理培训三、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 课堂授课- 线上学习平台- 讲座、研讨会2. 实践操作- 临床实习- 模拟手术- 病例讨论3. 师傅带徒- 老师指导医生实际操作- 临床轮转四、培训周期:本培训为长期持续性培训,每年进行一次技能培训计划,每次培训周期为1年。
五、培训评估:1. 考核评估- 考试评估- 临床操作评估- 病例解答评估2. 绩效考核- 临床数据分析- 患者满意度调查3. 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培训的评估结果为医生做职业发展规划六、培训保障:1. 资金保障- 医院财政支持- 各级医学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支持2. 时间保障- 医院划拨培训时间- 安排医生轮转,保障培训时间3. 培训资源保障- 临床资源支持- 教育培训资源支持七、培训效果考核与反馈:1. 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考核,以及医生对培训内容的反馈。
医院年度培训计划及培训安排表
1. 1月-2月:基础医学知识培训
- 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2点至4点
- 内容: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知识讲解和学习
2. 3月-4月:临床技能培训
- 时间:每周二、四、六上午9点至11点
- 内容:各类医疗设备操作、急救技能、病人护理等实用技能培训
3. 5月-6月:医疗新技术培训
- 时间:每周五全天
- 内容:介绍最新医疗技术、手术技术、影像学等相关知识
4. 7月-8月:专科知识培训
- 时间:每周一至周四晚上6点至8点
- 内容:各专科医学知识传授,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等
5. 9月-10月:医患沟通技巧培训
- 时间:每周三、五下午2点至4点
- 内容:如何与患者沟通、怎样面对病人情绪等相关技巧培训
6. 11月-12月:疾病防控和医院管理培训
- 时间:每周一至周四上午10点至12点
- 内容:医院感染控制、医疗安全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新技术申报书名称:申报人:所属学科:所在科室: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申请日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教部二○一八年七月填报说明一、请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新诊疗技术、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新技术管理补充规定》相关规定填报该申报书。
二、申报书文本采用A4纸,双面打印,请勿装订。
申报书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
表达明确、严谨,字迹清晰易辨。
外来语应同时使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标注出全称。
申请者“专业”一栏是指所学的专业或长期从事研究的专业。
对篇幅不够的栏目可自行加页。
一式三份(至少一份为原件),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医教部。
三、所有申报的临床诊疗新技术需提交患者知情同意书和危机应急情况处置预案。
封面右上角“项目编号”由医教部填写。
四、下列人员不得作为申请技术项目研究的负责人提出申请,但可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研究:在读(含在职)研究生、已离退休的科研人员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新技术分为:Ⅰ类临床新技术为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技术难度低、风险低、几乎不存在伦理风险的医疗技术。
包括已经在国内其他医院开展,但未在我院开展过的成熟医疗技术,如各类无创、检查、检验类技术项目等。
Ⅱ类临床新技术为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有一定技术难度、有一定医疗风险和伦理风险的医疗技术。
包括在院内已经开展的成熟医疗技术基础上做出改进或延伸的医疗技术(主要指一些有创手术操作或治疗技术,但不属于高风险或限制类医疗技术)。
Ⅲ类临床新技术为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人员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需要限定条件的,存在伦理风险,通过完全自主创新或从国外引进、吸收、消化的诊断、治疗、手术、康复、护理的临床医疗技术或高风险限制类医疗技术。
请根据申报项目的实际情况勾选技术类别。
六、请在开展周期处写明项目开展周期(一般为1-3年),新技术项目到期应按要求提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疗新技术、新项目结题报告》转为常规技术,若未按时提交结题报告的,医院将不再以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给予支持。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学改革规划一、教学管理1.教学管理人员高素质化2.教学管理条件现代化3.教学管理手段数字化4.教学资料管理规范化二、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1.构建与实践高素质口腔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2.优化课程结构,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与学时比例。
3、加强精品课程建设4.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5.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与申报教学改革项目三、教材建设与选用1.十五规划教材2.卫生部规划教材3.华西口腔医学丛书4.双语教学系列教材已完成。
5.其他多媒体教材等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1、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积极倡导启发诱导式、讨论式、以问题为引导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或英语教学。
2、教学手段改革:建立完善的多媒体教学硬件系统,包括局域网、摄像头、内窥镜、技能测评系统、数码互动显微镜等。
五、师资队伍建设1、制定符合学院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为分阶段的导师制的实行创造良好条件。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学改革实施情况及成效一、教学管理1.教学管理人员高素质化:教学办公室管理人员均多年从事教学、科研、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工作,均具有本科以上学位,中级以上职称,一职多能,服务意识强。
教学管理人员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管理理论及管理现代化培训,计算机应用技术熟练。
重视教学管理人员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支持和鼓励他们参加校内外的培训、进修及教学会议。
多年来我院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历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会议;多次参加教育部、卫生部及学校组织的各类教学会议及培训。
2.教学管理条件现代化:教学办公室环境优良,每人配备一台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配备数码摄像机及照相机。
3.教学管理手段数字化:实行数字化管理初见雏形,自主开发管理软件并应用,逐步推行无纸化办公,教学大纲、部分教案上网。
我院教学办公室人员开发的学籍管理软件能随时出具学生各种成绩;试卷分析软件能显示试题难易程度,各种题型及分度和学生成绩分布图;实验管理软件可随时查询设备清单、材料、器械保存及使用情况,实现实验室计算机管理。
临床研究培训计划临床研究在医学领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推动医学进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
为了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临床研究人才,制定一个系统、全面、科学的培训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训目标本次临床研究培训计划旨在为学员提供全面的临床研究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独立设计、实施和管理临床研究项目,并能够准确地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
具体目标包括:1、让学员深入了解临床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
2、培养学员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和假设。
3、使学员掌握临床研究的数据收集、管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4、提高学员的伦理意识和法律意识,确保研究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5、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研究参与者和相关机构进行合作与交流。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计划主要面向以下人员:1、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和护士,希望提升自己在临床研究方面的能力。
2、医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为未来从事临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3、从事医药研发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需要系统学习临床研究知识。
三、培训内容1、临床研究基础知识临床研究的定义、类型和目的。
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样本量计算和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法。
2、临床研究的方法学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等。
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
3、临床研究的伦理与法律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如尊重、有利、公正等。
知情同意的过程和要求。
研究中的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
相关法律法规,如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等。
4、临床研究的项目管理研究项目的规划和预算编制。
研究进度的监控和风险管理。
团队的组织和协调。
5、临床研究的报告与发表研究报告的撰写规范和格式。
学术论文的撰写和投稿技巧。
6、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临床研究方法和流程的理解。
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根本信息课程名称:临床药物治疗学(Clinical drug therapeutics)课程号〔代码〕:50507730课程类别:选修课学时:42学时学分:2.5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一〕教学目的:临床药物治疗学是临床治疗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通过药物的手段治疗疾病,到达消除或控制病因与致病因素,减轻或解除病人的痛苦,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缓解或治愈疾病,保护或恢复劳动力,保持病人生活质量以及预防疾病复发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具有将药物治疗与临床紧密相结合的能力以及有意识地将所学药学专业知识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的能力,为从事临床药学工作,并能够在药物治疗方面起到临床医师的参谋和助手的作用奠定坚实的根底,并进一步到达保证临床用药平安、有效、经济以及促进我国临床药学事业开拓和开展的目的。
教学要点:在药物学、治疗学、临床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根底上,以疾病为纲,运用医药相关学科的根底理论知识,结合疾病的病因和临床开展过程,着重讲授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等相关疾病药物临床治疗实践中的药物应用策略和技巧。
〔二〕根本要求:了解各系统解剖生理、疾病分类,熟悉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因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特点,掌握药物的药效学以及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那么与具体药物治疗方法。
三、学时分配及教学进度总共34学时。
具体分配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开学发动3学时;抗感染药物临床治疗6学时;心力衰竭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类风湿性节炎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肺癌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肝癌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糖尿病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肾病综合症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痛风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
医疗机构学习培训记录表
一、培训主题和目的
本次培训的主题为医疗机构研究,旨在提升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医疗机构管理和组织结构介绍;
2. 医疗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知识的研究;
3. 医疗风险管理和医疗纠纷处理;
4. 医院感染控制和传染病预防;
5. 医疗质量管理和提升技巧;
6. 专业技术培训和临床指南解读。
三、培训时间和地点
本次培训的时间为2022年1月10日至2022年1月15日,地点为医疗机构培训中心。
四、培训人员
本次培训的参与人员包括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相关专家。
五、培训效果
经过本次培训,参与人员将能够:
1. 熟悉医疗机构管理和组织结构;
2. 掌握医疗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知识;
3. 熟练运用医疗风险管理和医疗纠纷处理技巧;
4. 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和传染病预防水平;
5. 掌握医疗质量管理技巧并能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6. 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临床指南解读能力。
六、总结
本次医疗机构研究培训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系统的培训和研究,参与人员将在医疗管理和技术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医疗机构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附件
无
以上为医疗机构学习培训记录表,供参考。
**大学华西医院临床研究孵化项目申报指南一、前言(一) 临床研究孵化项目简介为加快推进我院临床研究发展,提升我院医疗和科技核心竞争力,引导临床研究项目的孵化,特设立临床研究孵化项目。
项目面向全院申报,实行统筹规划、自由申请、公平竞争、专家评审、择优支持、动态管理的办法,给予优秀项目、有潜力项目立项、支持。
(二)建设目标拟通过临床研究孵化项目的立项、实施,从以下方面提升我院的综合实力:1.提升临床方面的国际、国内竞争力:通过项目建设使我院创新性或特色性临床诊疗技术和手段纳入国际国内诊疗指南、专家共识或国家规划教材,引领国际国内临床实践模式;2.培育、孵化临床和临床研究型人才:通过项目建设培养出一大批临床研究优秀人才,提升我院作为学术型医院在国际、国内临床研究中的核心竞争力;3.孵化有影响力的临床研究项目,发表有影响力的原创临床研究论文:通过本项目开展,尤其推动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开展以及专科联盟建设,为申报国家级重大/重点临床研究课题奠定基础,产出学科或亚专业最具影响力的高质量论文;4.助力申报高级别成果奖项:为赢得国内、国际高级别的成果奖项奠定基础;5.专利及转化: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专利权人为医院)并促进临床转化。
以上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将作为项目考核及验收时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管理机构及评审专家库(一) 管理机构临床研究管理部是本项目的具体组织管理部门,在分管院领导的领导下负责项目评审、立项、评估、考核、验收等管理工作。
(二) 评审专家临床研究管理部组建项目评审专家库,以保证项目立项、资助决策的公平性、科学性、先进性、前沿性。
邀请院外及国际专家组成临床研究孵化项目评审专家库,同时鼓励我院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临床医疗人员及研究者自荐、他荐加入评审专家库。
项目评审前将从专家库抽取临床、统计/流行病学、伦理以及科研管理等专家进行评议。
评审专家的主要职能:1.对申报项目评审;2.对优先资助领域以及项目管理等提出意见和建议;3.对立项项目的实施、评估、验收等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细则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而设立的国家面向优秀研究生的最高荣誉奖项。
为规范和保证我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激励研究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根据《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2】342号)和《四川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暂行)》的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评定细则。
第一条奖励对象及标准1、二年级、三年级的全日制在读硕、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提前攻博转为博士一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可以硕士三年级身份参评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且档案转入我校。
委培、计划内定向、专项计划不在参评范围内。
2、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第二条申请基本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及医院规章制度。
无打架、斗殴,无医疗纠纷、投诉、无差错事故发生。
有警告(含)以上处分者一票否决;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无科研、学术弄虚作假行为;4.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
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成果者优先,科研成果认定计算日期从上年度9月1日至本年度8月31日。
5. 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只能享受一次国家奖学金;同等条件下,权衡照顾学业奖学金等级较低研究生。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
同一学年内,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原则上不再参与当年学校各类社会奖学金、助学金的评选。
第三条名额分配按照学校当年下达指标,根据各片区研究生可参评人数分配指标。
第四条评审工作委员会及职责学院成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我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申诉、接受监督及解答质疑工作的相关事宜。
本科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培训及考核(形态学)英文名称:Basic medical laboratory skills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morphology) 教学专业:基础医学基地班(本科)课程类型:实践课学时:24(不含课外附加)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是针对基础医学专业的实验技能训练课程。
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显微形态学关键技术环节的实验操作,并熟悉其技术原理。
包括组织灌注取材、常规显微制片、组织化学检测、体外培养等,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验室独立进行相关操作。
三、教学内容1. 手术取材和组织固定(4学时)掌握:A.常用醛类固定液的配方和工作原理;B.经心脏灌注固定操作。
了解:A.特殊固定液的配方和原理;B.影响固定效果的因素。
2. 冰冻切片法(1学时)掌握:A.冰冻切片标本的预处理操作;B.冰冻切片操作。
了解:A.冰冻保护剂。
3. 石蜡包埋(6学时,不占课堂时间)掌握:A.常用标本脱水流程及原理;B.石蜡包埋操作。
了解:包埋石蜡制备。
4. 石蜡切片法(3学时)掌握:A.石蜡切片操作;了解:A.玻片防脱剂配方及工作原理;B.轮转式切片机和滑行切片机的工作原理。
5. H-E染色法(2学时)掌握:A.H-E染色的技术原理和影响染色结果的因素;B.H-E染色操作流程;了解:A.H-E染色法的替代性操作研究进展;B.其它常用广谱染色技术。
6. 特殊染色法(2学时)熟悉:A.Giemsa染色法原理和操作流程;B.尼氏染色法原理和操作流程;C.镀银和还原银染色的原理;D.活体染色的原理和常用方法了解:A.显示细胞器的特殊染色法;7. 组织化学术(4学时)掌握:A.免疫组织化学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熟悉:A.常规组织化学的原理及其分类;B.常用组织化学反应;C.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原理的操作流程;D.酶组织化学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8. 形态学图像分析(2学时)掌握:A.显微图像的报告、描述和常规定量方法;B.卡瓦列里原理及应用;C.分子表达定量测定的正确方法。
·中国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三级综合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开展心房颤动综合管理协同路径的探索与思考杨荣1,刘长明1,廖晓阳1*,王磊2【摘要】 心房颤动(房颤)被称为21世纪心血管疾病领域最富挑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随着对房颤认识的不断加深、分级诊疗政策的不断推进、医疗资源不断下沉,三级综合医院主动协同社区医院开展房颤综合管理的新模式成为医联体建设中的一个探索热点。
高血压是房颤的高危因素,卒中是高血压和房颤的重要并发症,房颤作为高危慢性病在整个心血管事件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故基于社区医院对高血压管理的同时,对房颤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开展高血压-房颤-卒中系列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享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同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医院,通过全专联合的方式,动态匹配房颤综合管理要素,并对其协同路径进行探索与思考,通过三级综合医院医生对社区医院全科医师房颤知识的线上、线下精准培训,社区签约居民主题宣教和义诊,“医院-社区”转诊路径3个方面,系统总结和分析了“三级综合医院-社区医院”对房颤综合管理的实践经验,旨在为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社区医院房颤综合管理协同模式及落实分级诊疗政策的实证病例探索与思考做出贡献。
【关键词】 心房颤动;区域协同医疗;医院,综合;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医院;分级诊疗;慢病管理【中图分类号】 R 541.75 R 19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481杨荣,刘长明,廖晓阳,等.三级综合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开展心房颤动综合管理协同路径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36-39.[]YANG R,LIU C M,LIAO X Y,et al.Refection on the collaborative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pathway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by a large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 and a community hospital[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1,24(1):36-39.Refection on the Collaborative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Pathway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by a Large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 and a Community Hospital YANG Rong 1,LIU Changming 1,LIAO Xiaoyang 1*,WANG Lei 21. International Medical Center ,General Practice Unit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China2. Shuangliu District Xihanggang Community Hospital ,Chengdu 61004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AO Xiaoyang ,Chief physician ,Professor ,Master supervisor ;E-mail :625880796@YANG Rong and LIU Changming are the first authors【Abstract 】 Atrial fibrillation(AF) is one of the least manageabl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21st century. As a resultof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AF,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erarchical medical system,and appropriately allocating medical resources to primary care gradually,a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 actively cooperates with a community hospital to carry out a new pattern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AF has become an exploratory focus during the medical consortium development. AF,as a high-risk chronic disease,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ntinuum,given that hypertension is its high-risk factor and stroke is one of its complications. Therefore,in addition to managi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it is necessary for community hospitals to early screen hypertension or stroke or other coexisting conditions in AF patients,and deliver a series of targete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ccordingly. We introduced an example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AF by 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 and Shuangliu District Xihanggang Community Hospital,a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 in combination with a community hospital. Specifically,by means mainly consist of providing online and offline precise trainings for community general practitioners by physicians from West China Hospital,providing AF-related health education and free consultations for contracted residents,and adopting a bi-directional referral pathway for AF patients,the two hospitals collaboratively managed AF dynam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based on the patient 's conditions using integrated general care or/and specialty care in an exploratory way. By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统计专项(18TJ01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研究孵化项目(2018HXFH005);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2019JDR0277);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普及应用项目(19PJ094)1.610041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特需医疗中心全科医学病房2.610041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医院*通信作者:廖晓阳,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625880796@ 杨荣和刘长明共同为第一作者数字出版日期:2020-09-11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培训视频据统计,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达近2.5亿,5年后60岁以上人口将达3亿,老龄化水平达17.17%[1-2],而高血压、心房颤动(房颤)等慢性病占人群死因构成的8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