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校园生物大搜索
- 格式:ppt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13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4.1校园生物大搜索》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校园中的生物,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调查方法的学习,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以及校园生物的观察和记录等内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如何进行科学调查和记录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和调查,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生物多样性和调查方法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学会使用调查方法,进行校园生物的观察和记录。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层次。
2.调查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掌握调查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中的生物资料,包括图片和视频等。
2.准备调查表格和记录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校园中的生物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中的生物,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好奇心。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层次,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校园生物的调查,使用调查表格和记录工具,对校园中的生物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讨论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加深对调查方法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调查报告,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校园生物大搜索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大搜索》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的内容。
这一课以校园生物为研究对象,组织了认识常见的校园动植物以及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两个活动,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搜索活动的前序)。
意图:一引发学生对校园生物的关注;二活动中,将对生物的认识聚焦到生物的种类、生物生活的地方为后续调查校园生物做好准备。
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本课的主体活动)意图二:以文字、学生讨论的对话框,记录单等表达形式对调查活动提出了要求:1、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2、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3、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4、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5、要爱护动植物《课程标准》十分强调生物间、生物与非生物间的联系,强调知识的应用。
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
“生命世界”的内容标准的确定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生物,进而对多种多样的生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生命与环境”部分具体内容则十分强调联系和应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1.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2.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
2.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为整个班级准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4.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
●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选用适合的工具分区域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通过调查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除了自己的家,我们最常去的地方是哪里?2.我们每天都在学校里学习、成长,校园自然是我们最常去的地方了,那你们对我们的校园熟悉吗?你们知道校园里有哪些动物和植物吗?你们是在校园的什么地方看到这些动物和植物的?3.你们还知道校园中有哪些动物和植物吗?4.你们知道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
(揭题)二、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1.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观察和统计我们校园里的动植物,下面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课件展示校园内常见的动植物,学生进行观察和辨认。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和植物吗?3.学生自由汇报。
(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引发学生调查的兴趣。
)三、设计调查方案(一)设计调查计划1.设疑:现在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校园里的动植物,接下来我们应该要怎么做呢?2.有的同学说现在就要到到校园里去展开调查活动,你们同意吗?3.在进行实地观察前,我们还必须要制定好调查计划。
下面请小组合作,设计好你们小组的调查计划。
4.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并汇报。
(二)改进调查计划1.我们的校园范围那么大,而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全范围调查,怎么办呢?2.学生思考交流。
(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学家的“分区域调查法”。
科学家经常要对一个区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让我们也像科学家那样,对我们校园中的动植物分区域展开调查吧。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大搜索》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校园中的生物,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能力,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部分学生对生物的分类和保护意识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校园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活环境。
2.培养学生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3.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和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校园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活环境。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分类的能力,以及保护生物和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生物,了解其特点和习性。
2.法:让学生对校园中的生物进行,收集相关信息。
3.分类法:让学生对观察和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4.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结果,培养合作意识。
5.讲授法:教师对生物的保护和环境的重要性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校园中的生物种类和分布,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带好观察和的工具,如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校园中有哪些生物吗?它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校园中的生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生活环境,了解生物的适应能力。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校园中的生物种类、数量和生活环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中的生物和环境?学生提出保护措施,如爱护植物、节约用水等。
小学科学《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内常见的生物种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2. 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态环境,提高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校园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2. 校园生态环境的调查和分析。
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建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了解校园内常见的生物种类及其特征,学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校园生态环境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讨论法、分享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校园生物调查表、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资料。
2. 学生准备观察笔记、调查报告。
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校园内常见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学生分组观察、记录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及其特征。
3. 分享与讨论:学生将观察到的生物信息进行分享,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物的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生物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1)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环境越健康。
()(2)保护生物多样性只需要保护濒危物种。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
2. 开展校园生物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3. 邀请专家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
九、课后作业1. 观察家庭周围的生物,记录生物的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校园生物大搜寻讲课总数课型2新课课题校园生物大搜寻感情态度中心词:教课单元讲课日期第4单元第(1)周周(5)感觉校园漂亮、专心观察、搜寻新发现共 1课时教目标任务:搜寻校园中存在的生物并记录名称及其生计地点.学目过程与方法:标团队展现——认识常有的植物和动物——谈论检查校园生活活动的方法并拟定检查计划——课后分组完成检查(要做小组谈论)要点:谈论检查校园生活活动的方法并拟定检查计划、课后分组完成检查(要做小组谈论)难点:课后分组完成检查(要及时做小组谈论)师生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本节导学稿及常有观察工具(放大镜、铲子)学生准备:提早预习、画图工具实行过程任务一:辨识图片认识常有的动植物要求:我们认识的动物名称我们认识的植物1.联合教材70 页,搜寻我们认识的动物和植物 .2.除70 页图片外,你还认识哪些常有植物和动物?请将你熟习的动植物名称一并填写在右侧表格内 .任务二:学习检查要求检查要求:1.将校园分为几个地域进行检查;2.要对校园生物睁开全面检查,包含土壤中的和以前过往的动物;3.用绘画或摄影的适合方法记录不著名的动植物;4.将检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常常活动的地点 .任务:确立检查计划____队的检查计划1.联合检查要求,制检查时间:定你们团队的调检查地域:查计划 .人员分工及职责(将自己的职责用下划线标明):2.请各团队队长在科学老师协调下确立观察地域 .我的观察记录表校园植物记录表校园动物记录表植物名称生长地点动物名称生长地点我们团队的观察结果我们观察地域内都有哪些植物我们观察地域内都有哪些动物谈论:1.我对自己的谈论:2.小组对我的谈论:3.本节团队得分:4.我为团队得分:。
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1.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2.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
2.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为整个班级准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
引发学生调查兴趣)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二、设计调查方案1.师:如何去调查呢(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1)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2)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
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
(3)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4)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5)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6)要爱护动植物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
4-1 校园生物大搜索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辨别和研究植物,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找生活中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放大镜。
4、查校园中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将校园分成不同的区域进行调查。
(2)有些小动物生活在地底下,所以需要带上(小铲),有的动物很小,还需要带上(放大镜)。
(3)寻找时应注意观察动物的脚印、粪便、毛等踪迹,以便寻找躲藏起来的动物。
(4)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5)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5、生物学家对一个地区的动植物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的方法叫做区域调查法。
6、判断
(1)、校园里的生物大部分都是陆生生物。
()
(2)、校园里的植物都是四季如春的植物。
()
(3)、在搜索校园里的生物时,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4)、我们要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漏掉每一种动物。
()。
小学科学-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4-1校园生物大搜索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材简析】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重点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对于生物多样性,学生在朦胧中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
然而这样的认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是模糊的、凌乱的。
因此,帮助学生梳理他们的认识,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是六年级学生发展的需要。
这一课以校园生物为研究对象,认识常见的校园动植物以及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两个活动,目的是通过对校园生物种类的调查,感受校园生物的多种多样,帮助学生初步构建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调查活动强调分区域进行,及时记录,并说明这样的方法也是生物学家调查、研究地球生物的方法。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清楚地区分植物和动物,让学生将校园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类进行记录,旨在发展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研究繁杂事物或现象的意识。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准确说出他们的名字。
探索板块,引导学生进行分区域的调查研究模式,如何记录和观察校园中的生物。
活动版块:通过学生活动,观察校园中的动植物,并且记录他们的地点和名字。
通过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校园中有哪些动植物,以及他们生活(生长)的地点和周围环境特点。
拓展板块,如何将我们的观察记录更加直观的展现,例如在地图上标注。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仔细观察了一些小动物和植物,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一些校园常见的动植物,但是没有系统的梳理过。
对于生物生活的环境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也没有特别关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科学探究目标1、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2、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
2、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生物和环境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1校园生物大搜索》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大搜索》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校园中的生物,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以校园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体现了科学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生物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生物的分类和命名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常见的生物,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观察、记录、分类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关爱身边的生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常见的生物,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对校园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观察、记录、分类等方法进行教学;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校园生物图谱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校园生物观察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3.分类: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4.命名:学生学会对生物进行命名,了解生物的分类体系;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重点知识;6.拓展:学生进行校园生物保护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校园生物大搜索1.观察与记录2.分类与命名3.生物的基本特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生物的基本特征的了解和掌握程度;2.学生观察和记录生物的能力;3.学生进行生物分类和命名的能力;4.学生对校园生物保护的认识和行为。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4.1校园生物大搜索》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校园生物的观察和研究,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的生活环境。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较强的探究欲望,愿意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但部分学生对生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家校生活中接触到的生物种类有限,观察生物的机会较少,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访问等方法,学会搜集生物信息,分析生物的生活环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物,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生活环境。
2.教学难点: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学生观察和分析生物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校园生物的实例,引导学生置身于实际情境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收集校园内自己喜欢的生物信息,准备进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校园内各种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