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镍纳米合金的制备与表征
- 格式:pdf
- 大小:735.15 KB
- 文档页数:3
纳米级金属材料的合成与表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技术逐渐成为现代材料科学的热点领域之一。
纳米级金属材料作为纳米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纳米级金属材料的合成方法和表征技术,并简要介绍其在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纳米级金属材料的合成方法纳米级金属材料的合成方法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化学合成、物理合成和生物合成等。
化学合成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控制反应溶液中物质的浓度、温度、PH值等参数,可以获得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纳米金属颗粒。
物理合成则是通过物理手段如溅射、热蒸发等方法从大块金属材料中分离出纳米颗粒。
生物合成利用生物体内的酶或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通过生物参与的方式实现金属的合成过程。
不同的合成方法可以获得不同形态和结构的纳米金属材料。
例如,通过化学合成可以得到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片等形态多样的金属材料;而物理合成则可以获得纳米薄膜、纳米多层膜等结构独特的材料。
二、纳米级金属材料的表征技术纳米级金属材料的表征技术是确保其合成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表征技术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
TEM是研究纳米级金属材料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透射电镜的高分辨率成像,可以观察到纳米颗粒的形貌、尺寸和晶体结构等信息。
通过TEM还可以对纳米材料进行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解其组成成分和杂质含量。
SEM则可以提供纳米级金属材料的表面形态和粒径分布等信息。
SEM利用高能束电子的作用,对样品表面进行扫描和表征。
通过对扫描图像的分析,可以得到纳米金属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纳米尺度的粒径分布。
XRD是用来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的重要手段。
通过X射线的散射模式和强度变化,可以得到材料的晶格参数和晶体结构信息。
对于纳米金属材料,由于其结晶度受尺寸效应的影响,XRD可以提供关于晶体尺寸的信息。
除了上述的表征技术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表征手段也可以用来研究纳米级金属材料,如原子力显微镜(AFM)、拉曼光谱等。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铁镍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系(院)化学工程系专业材料化学班级2010级1班学生姓名宋学真学号**********指导教师曹允洁职称讲师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三日独创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二〇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二〇年月日铁镍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摘要本文分别采用镁粉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还原剂与分散剂,FeCl2·4H2O、NiCl2·6H2O为原料,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铁镍合金。
运用纳米粒度分析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分别对铁镍合金的粒径与磁性进行表征。
选用几个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多组单因素试验。
本文以镁粉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别为还原剂与分散剂,FeCl2·4H2O、NiCl2·6H2O为原料,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铁镍合金。
采用纳米粒度分析仪表征铁镍合金的粒径,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铁镍合金磁性。
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进行多组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反应水浴温度为45℃、铁镍比例为1:1、干燥时间为90min、干燥温度为70℃时所得的铁镍合金的粒径最小,磁性最好。
将反应水浴温度、铁镍配比、干燥时间、干燥温度四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四因素影响权重为水浴温度>干燥温度>铁钴比例>干燥时间,最佳工艺条件是水浴温度45℃、干燥温度为70℃、铁镍比例为1:1、干燥时间为90min,测得粒径为101.1nm,饱和磁化强度为197.73emu/g。
金属Ni 、Al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张秀梅1,宋文绪1,牟艳男2,杨海滨3(11北华大学物理学院,吉林132013;21黑河学院理化系,黑龙江黑河164300;3.吉林大学原子分子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12)摘要:用爆炸法制备金属镍、铝纳米粉,对其纳米颗粒的形貌特征、成分、晶体结构等进行了实际测定,结果表明:Al 的粒度分布比较窄,一般在30~80nm ,镍的粒度分布约30~100nm 。
关键词:电爆炸;纳米粉;粒度中图分类号:TM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0)03-0049-03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s Ni ,Al N ano 2materialsZHAN G Xiu 2mei 1,SON G Wen 2xu 1,MOU Yan 2nan 2,YAN G Hai 2bin 3(11Beihua University Physics Institute ,Jilin 132013,China ;21College in Hei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Depart ment ,Heilongjiang ,Heihe 164300,China ;31Jilin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 :Metal nickel ,aluminum nanopowders were p repared by exploding wire 1The morp ho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co mposition and crystal st ruct ure of nanoparticles were determinated 1The result s show t hat t he Al has t he relatively narr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generally at 30~80nm ,nickel particle size diameter dist ribution of about 30~100nm.K eyw ords :Elect ric explosion ;Nanopowder ;Size基金项目:北华大学科研资金资助项目(200712)作者简介:张秀梅(1958),女,吉林市人,教授. 目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很多,有气相法、液相法、固相法,这三大类方法中,又各自分成低压气体蒸发法、溅射法、等离子体法、高温固相合成法、低温燃烧合成法、冲击波化学合成法、沉淀法、水热法,胶体法等等。
电化学沉积法制铁镍合金电化学沉积法制备铁镍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常用于制备耐磨、耐蚀、高强度的合金材料。
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优点和应用示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电化学沉积法制备铁镍合金是通过在电解液中施加电流,使铁和镍离子还原沉积到工件表面而形成的一种金属材料。
该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获得均匀且具有较高机械性能的铁镍合金。
操作步骤方面,电化学沉积法制备铁镍合金需要先选定适宜的电解液,一般采用硫酸铁、硫酸镍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然后,将铁镍合金工件作为阴极,与阳极(一般选用铅板)一起放入电解槽中。
调整电流密度、温度和电解时间等参数,并给予适当的搅拌或超声波辅助,以确保沉积的铁镍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
电化学沉积法制备铁镍合金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
首先,通过该方法可以制备得到具有良好均匀性和致密性的铁镍合金。
其次,该方法操作简便,工艺控制良好,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合金成分和沉积速率。
此外,电化学沉积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铁镍合金的晶体结构和晶粒大小,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
在应用方面,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铁镍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电子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航空发动机中使用铁镍合金可以提高氧化和腐蚀的耐受性,同时保持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在汽车制造中,铁镍合金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耐磨性和抗锈蚀性的汽车零部件。
在电子工业中,铁镍合金可以用于制备高精度的电阻器和电容器等。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电化学沉积法制备铁镍合金时,应根据所需的合金成分和性能要求,合理选择电解液配方和工艺参数。
此外,需要注意保持电解槽的清洁,以避免杂质对合金质量的影响。
同时,控制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以避免过度沉积或树枝状生长等问题。
综上所述,电化学沉积法制备铁镍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经济效益。
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注意参数调控和问题预防,以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铁镍合金材料。
纳米镍的制备
纳米镍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其制备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纳米镍制备方法:1. 化学还原法该方法通过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粒子来制备纳米颗粒。
通常使用还原剂如氢气、硼氢化钠等,在适当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所需尺寸和形状的纳米颗粒。
2. 水热合成法水热合成法利用高温高压环境下水分解产生的OH-离子作为反应介质,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温度和pH值等参数来调节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貌。
3. 电沉积法电沉积法是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将溶液中金属离子转化为固态金属膜或微/纳米结构体系。
该方法可以实现对薄膜厚度、晶体结构以及表面形貌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4. 爆轰反应法爆轰反应法是一种快速生成大量超细晶体或非晶态物质的技术。
在特定条件下,混合可燃性物质并点火引爆后即可得到所需产品。
5. 激光消融技术激光消融技术利用激光束直接击打目标材料表面,并使其迅速升温至临界点以上而发生相变过程从而生成超细微/纳米级别颗粒或者均匀地覆盖于基底上。
总之,不同类型的制备方法都有各自优缺点,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工艺流程。
铁镍合金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分析铁镍合金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抗蚀性、高导电性和高热稳定性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化工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铁镍合金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分析。
一、铁镍合金的制备工艺1. 真空感应熔炼法真空感应熔炼法是一种常用的铁镍合金制备工艺。
该方法使用感应炉将铁、镍等金属材料在真空环境下加热熔化,然后通过合金的凝固过程来获得铁镍合金。
此方法可用于制备Ni-Fe合金,Fe-Ni-Co合金和Fe-Ni-Cr合金等不同成分的铁镍合金。
2. 真空电弧熔炼法真空电弧熔炼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铁镍合金制备工艺。
在该方法中,金属材料被放置在真空室中,并通过电弧加热来熔化,然后通过合金的凝固过程来获得铁镍合金。
此方法可用于制备Ni-Fe合金,Ni-Fe-Co合金和Ni-Fe-Cr合金等不同成分的铁镍合金。
3. 溅射沉积法溅射沉积法是一种比较新的铁镍合金制备工艺。
该方法是在真空环境下使用溅射技术将镍和铁等材料沉积在基片上,形成铁镍合金薄膜。
此方法的优点是高效、可重复性好,并且能够制备高质量的铁镍合金薄膜。
二、铁镍合金的性能分析1. 强度和硬度铁镍合金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和硬度,这使得其成为优良的结构材料。
该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主要取决于合金中Ni的含量和热处理的条件。
在一些高温应用场景中,铁镍合金具有出色的抗蠕变性能,这是由于平衡相结构中的Ni3Fe相的存在。
2. 抗蚀性铁镍合金具有出色的抗腐蚀性能,并可用于制造各种化学、石油和海洋工业设备。
其中,Ni含量越高,抗腐蚀性能越好。
此外,铁镍合金还可通过加入Mo、Cu等元素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3. 热膨胀系数铁镍合金具有非常低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因此能够在极端温度应用场景下维持其稳定性。
铁镍合金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与其Ni的含量密切相关,而加入Cr、Co等元素可以降低合金的线性热膨胀系数。
4. 焊接性铁镍合金的焊接性与其合金组成、力学强度和热应力有关。
通常情况下,使用TIG、MIG或电阻焊等方法可以实现铁镍合金的焊接。
Fe,Co,Ni纳米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制备与表征的开题报告题目:Fe, Co, Ni纳米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制备与表征一、研究背景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而备受关注。
在纳米领域,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应用广泛,如催化剂、电池、传感器、光电器件等。
而纳米氧化物和硫化物在这些应用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Fe、Co、Ni这三种金属的纳米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制备和表征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意义这些纳米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制备和表征对于增加材料的电、热、光学性能、化学活性和稳定性,以及对环境和生物体系的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纳米氧化物和硫化物的自组装、纳米结构和形貌对其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这些材料的制备和表征可以为其在各种应用中提供更好的表现。
三、研究方法1. 制备方法(1)化学沉淀法(2)溶胶凝胶法(3)水热法(4)氢氧化物共沉淀法2. 表征方法(1)X射线衍射分析(2)激光粒度分析(3)传输电镜(4)X射线光电子能谱(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四、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制备纳米氧化物和硫化物,并对其进行表征,预计得到以下成果:(1)纳米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和条件处理。
(2)对纳米氧化物和硫化物的相结构、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
(3)探究Fe、Co、Ni纳米氧化物和硫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4)实现对这些纳米氧化物和硫化物研究的系统化和全面性。
五、研究进度安排第一年:(1)文献综述。
系统学习和阅读相关文献,掌握纳米氧化物、硫化物的制备及其表征方法。
(2)制备方法的优化。
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和条件,优化制备工艺。
(3)初步表征。
对制备的纳米氧化物和硫化物进行初步表征,掌握其粒度分布、形貌等基本性质。
(4)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制备方法进行改进,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年:(1)结构表征。
确定纳米氧化物和硫化物的结构、形貌和组成,包括XRD、TEM等表征手段的分析。
纳米合金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纳米合金材料是一类新型的材料,其制备和性能研究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
纳米合金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从制备和性能两个方面介绍纳米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一、纳米合金材料的制备纳米合金材料制备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溶胶-凝胶法、机械合金化法、等离子体喷涂法、溅射蒸发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优缺点,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其步骤包括制备溶胶、凝胶化、干燥和烧结。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合金材料杂质含量低,且具有均匀的粒径分布和良好的碳纳米管分散性。
机械合金化法是将纳米粉末在球磨机中进行高强度的机械研磨,使其表面能增加,粉末微晶度增强。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合金材料具有更细小的颗粒尺寸和更高的表面积,且相互分散度也更好。
等离子体喷涂法是通过离子束溅射、电子束溅射等方法在基材表面制备纳米合金薄膜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操作简便、控制精确、生产效率高、薄膜分散度好、粒度小、物性优异。
溅射蒸发法是将纳米颗粒溅射到基材表面形成纳米薄膜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可以控制纳米颗粒的大小、密度和粒径分布,以及形成各种复杂结构的纳米膜。
二、纳米合金材料的性能研究纳米合金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其中,表面积较大、界面能较高、晶界密集、颗粒间距小和晶粒尺寸小等特点是其重要特征。
纳米合金材料的提高表面积导致了表面和界面能相比普通材料变得非常重要。
表面和界面功能和特性的变化依赖于纳米合金材料的尺寸,而这可以通过制备纳米合金材料来利用。
纳米合金材料的界面晶体缺陷众多,它们的能量是非常高的。
在制造过程中,角异质晶界和层内缺陷等是满足初始比例性的,这对纳米合金材料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都很重要。
有研究表明,利用纳米合金材料可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塑性等力学性能。
此外,纳米合金材料也具有很好的光、电性能。
例如,利用其高界面性和光学性质,纳米合金材料被广泛用于光控开关器、光电子器件和纳米材料测量技术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