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公需课答案(四部分全)

2020公需课答案(四部分全)

区块链及其“新基建”赋能之路

单选题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上指出: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3.0分)

A.习近平

B.李克强

C.栗战书

D.汪洋

我的答案:A√答对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是在()。(

3.0分)

A.2006年5月

B.2007年5月

C.2008年5月

D.2009年5月

我的答案:C√答对

3.下列不属于新技术基础设施的是()。(3.0分)

A.人工智能

B.区块链

C.云计算

D.5G

我的答案:D√答对

4.区块链纳入“新基建”的时间是()年。(3.0分)

A.2015

B.2017

C.2018

D.2020

我的答案:D√答对

5.区块链第一个区块诞生的时间是()年。(3.0分)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我的答案:B√答对

6.2016年,工信部发布()。(3.0分)

A.《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

B.《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C.《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

D.《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

我的答案:A√答对

7.关于区块链在数据共享方面的优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3.0分)

A.去中心化

B.可自由篡改

C.访问控制权

D.不可篡改性

我的答案:B√答对

8.在新型基础设施中,信息基础设施不包括()。(3.0分)

A.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B.新型经济型基础设施

C.新技术基础设施

D.算力基础设施

我的答案:B√答对

9.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的时间是()。(3.0分)

A.2019年10月24日

B.2018年10月24日

C.2017年10月4日

D.2018年10月4日

我的答案:A√答对

多选题

1.区块链的类型包括()。(4.0分))

A.公有链

B.专有链

C.私有链

D.联盟链

我的答案:ACD√答对

2.区块链作为“新基建”的建设,必须与5G、物联网(IOT)、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AI)、云计算等结合,推动新的()等产生。(4.0分))

A.生产模式

B.消费模式

C.商业模式

D.投融资模式

我的答案:ABCD√答对

3.区块链作为信任工具,着力解决“新基建”中“数据”这个核心生产要素的()等痛点问题。(

4.0分))

A.可信认证

B.可靠存储

C.安全共享

D.隐私计算

4.区块链赋能的信任机器,可实现的方面包括()。(4.0分))

A.身份认证

B.隐私保护

C.数据溯源

D.态势感知

我的答案:ABCD√答对

5.关于区块链赋能“新基建”,“新基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围绕“数据”这个核心生产要素的(),进行技术经济活动、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4.0分))

A.感知、采集

B.传输、存储

C.共享、计算

D.分析、应用

我的答案:ABCD√答对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上指明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4.0分))

A.要强化基础研究

B.要推动协同攻关,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突破

C.要加快产业发展

D.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7.区块链的应用领域包括()。(4.0分))

A.金融服务

B.征信和权属管理

C.数据共享

D.物联网

我的答案:ABCD√答对

8.基于联盟链的身份认证的应用场景包括()。(4.0分))

A.身份信息记录在公共分类账中,且不可更改

B.去中心化架构能够有效应对网络攻击

C.用户不依赖第三方平台验证加密信息

D.区块链系统中地址是由用户自行生成,与用户自身信息无关

我的答案:ABCD√答对

9.在2020年4月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4.0分))

A.人才培养基础设施

B.信息基础设施

C.融合基础设施

D.创新基础设施

我的答案:BCD√答对

10.区块链的特点包括()。(4.0分))

A.去中心化

B.不可篡改

C.共识验证

D.匿名性

我的答案:ABCD√答对

判断题

1.2015年,我国培养了区块链领域的第一个博士毕业生。(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2.“数字基建”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包括知识产权的挑战、商业模式的挑战、监管治理的挑战。(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2013年,区块链进入3.0时代。(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4.在区块链和“新基建”的结合中,区块链被视为“新基建”中的信任机器,推动着“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变迁。(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5.国家对“新基建”的总体部署中,建设的重点只有一个,就是消费市场。(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6.从广义上讲,区块链是指一种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3.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7.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公有链中。(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8.私有链是非公开连,它比公有链的隐私性更好、安全性更高。(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9.2008年,中本聪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现金支付系统》的研究报告,详细阐述了对于电子货币的构想,即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0.区块链未来的突破重点包括隐私保护技术及链下、链上数据的协同等。(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1.从狭义上讲,区块链是指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组合成特定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去中心化共享总账。(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单选

1.下列对人工智能芯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3.0分)

A.一种专门用于处理人工智能应用中大量计算任务的芯片

B.能够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中大量矩阵运算

C.目前处于成熟高速发展阶段

D.相对于传统的CPU处理器,智能芯片具有很好的并行计算性能

我的答案:C√答对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是()。(

3.0分)

A.步态识别

B.声纹识别

C.文本识别

D.虹膜识别

我的答案:C√答对

3.()是指直接通过肢体动作与周边数字设备和环境进行交互。(3.0分)

A.体感交互

B.指纹识别

C.人脸识别

D.虹膜识别

我的答案:A√答对

4.(),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3.0分)

A.2018年3月15日

B.2018年10月31日

C.2018年12月31日

D.2019年1月31日

我的答案:B√答对

5.()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主要方法,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3.0分)

A.深度学习

B.机器学习

C.人机交互

D.智能芯片

我的答案:B√答对

6.立体视觉是()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目的在于重构场景的三维几何信息。(3.0分)

A.人机交互

B.虚拟现实

C.自然语言处理

D.计算机视觉

我的答案:D√答对

7.()是通过建立人工神经网络,用层次化机制来表示客观世界,并解释所获取的知识,例如图像、声音和文本。(3.0分)

A.深度学习

B.机器学习

C.人机交互

D.智能芯片

我的答案:A√答对

8.关于专用人工智能与通用人工智能,下列表述不当的是()。(3.0分)

A.人工智能的近期进展主要集中在专用智能领域

B.专用人工智能形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单点突破,在局部智能水平的单项测试中可以超越人类智能

C.通用人工智能可处理视觉、听觉、判断、推理、学习、思考、规划、设计等各类问题

D.真正意义上完备的人工智能系统应该是一个专用的智能系统

我的答案:D√答对

9.()是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应用,也可以说是最基础的应用。(3.0分)

A.文本识别

B.机器翻译

C.文本分类

我的答案:C√答对

10.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不包括()。(3.0分)

A.体感交互

B.指纹识别

C.人脸识别

D.虹膜识别

我的答案:A√答对

多选

1.一般说来,人工智能技术包括()。(4.0分))

A.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B.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

C.人机交互、生物信息技术、智能芯片

D.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机器人技术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机器学习的相关算法包括()。(4.0分))

A.轨迹跟踪

B.决策树

C.数据挖掘

我的答案:BCD√答对

3.计算机视觉或机器视觉就是研究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视觉或灵长类动物视觉的一门科学,由图像数据来产生视野环境内有用符号描述的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4.0分))

A.图像获取

B.图像处理

C.图像分析

D.图像识别

我的答案:ABCD√答对

4.目前,深度学习主要包括()。(4.0分))

A.前馈神经网络

B.卷积神经网络

C.循环神经网络

D.对抗神经网络

我的答案:ABCD√答对

5.量子计算加速人工智能的好处包括()。(4.0分))

A.处理速度快

B.所需数据量更小

C.处理能力强

D.量子系统更易模拟神经网络

我的答案:ABCD√答对

6.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包括()。(4.0分))

A.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相结合

B.从专用智能向通用智能发展

C.人工智能将加速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融合

D.从人工智能向人机混合智能发展

我的答案:ABCD√答对

7.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新的交互方式,如()。(4.0分))

A.语音交互

B.情感交互

C.体感交互

D.脑机交互

我的答案:ABCD√答对

8.关于人工智能,下列表述正确的有()。(4.0分))

A.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B.试图揭示人类智能的实质和真相

C.以模拟人类智能的方式去赋能机器

D.使机器能够模拟人类的智能进行学习、思维、推理、决策和行动

我的答案:ABCD√答对

9.指纹识别是通过()等物理传感器获取指纹图像,经过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判别。(4.0分))

A.光

B.电

C.力

D.热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0.人工智能研究范畴广泛而又异常复杂,其发展需要与()和社会科学等学科深度融合。(4.0分))

A.计算机科学

B.数学

C.认知科学

D.神经科学

我的答案:ABCD√答对

判断

1.机器学习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常用来处理具有网格结构拓扑数据的神经网络,如处理时序数据和图像数据等,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物品识别等领域。(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4.步态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旨在通过人们走路的姿态进行身份识别,与其他的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步态识别具有非接触远距离和不容易伪装的优点。(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5.自然语言处理是一门融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数学于一体的科学。(3.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6.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和复杂机械等组成,涉及到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仿生等学科,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7.决策树是一种采用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方法进行分类的算法。(3.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8.人工智能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前沿学科和高度交叉的复合型学科,研究范畴广泛而又异常复杂。(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9.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不需要人工标记的样本数据集。(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10.人工智能是科学交叉的结果,它由不同领域多学科综合发展而来。(3.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心肺复苏技术真的能救命吗

1.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发病()小时以内发生死亡。(10.0分)

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A√答对

2.心肺复苏的黄金抢救时间是()。(10.0分)

A.四分钟内

B.十分钟内

C.十五分钟内

D.二十分钟内

我的答案:A√答对

3.进行心肺复苏时,成人按压深度是()。(10.0分)

A.1-2厘米

B.3-4厘米

C.5-6厘米

D.7-8厘米

我的答案:C√答对

4.心肺复苏的按压速度是()。(10.0分)

A.80-100次/分钟

B.100-120次/分钟

C.120-140次/分钟

D.140-1600次/分钟

我的答案:B√答对

1.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包括()。(10.0分))

A.判断

B.呼救

C.检查

D.按压

E.人工呼吸

F.除颤

G.评估

我的答案:ABCDEF×答错正确答案:ABCDEF G

1.心肺复苏的按压部位是胸腹左上半部分。(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2.心肺复苏时吹气要连续两次,避免过度吹气。(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对儿童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深度一般为5厘米,如超过6厘米,可能有不良影响。(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中最重要的内容。(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5.在救助窒息性心脏骤停患者时,急救者应先进行2个周期,即10分钟的CPR。(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1.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3.0分)

A.决定性

B.关键性

C.重要性

D.基础性

我的答案:D√答对

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0分)

A.2025年

B.2030年

C.2035年

D.2040年

我的答案:C√答对

3.《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3.0分)

A.收入分配起基础作用

B.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C.价格形成起基础作用

D.经济布局起基础作用

我的答案:B√答对

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重视发挥()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3.0分)

A.初次

B.第二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