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新写实小说_的自然主义美学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139.18 KB
- 文档页数:4
新写实小说名词解释新写实小说(New Realistic Fiction)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重要流派,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作为当代文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新写实小说以传统社会化大生活为背景,以尖锐的社会批判与深入的人性探索为特点,揭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的种种问题与矛盾。
下面就新写实小说常见的几个名词进行解释。
1. 写实主义(Realism):写实主义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思想方法和创作方法,主张对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进行客观、准确、深入的描写,力求使作品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人类内心世界。
新写实小说沿袭了写实主义的传统,通过真实的描写手法使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生活的现实。
2. 创伤记忆(Traumatic Memory):创伤记忆是新写实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作品通过揭示社会问题和矛盾,让读者重新回忆起个人和社会的创伤性经验。
新写实小说常将个人故事与社会事件相联系,使读者能够通过叙述中的个体经历来理解和体验社会的创伤。
3. 文化记忆(Cultural Memory):文化记忆指的是新写实小说对历史事件和社会文化现象的记忆和再现。
通过对历史的回溯和对文化的探索,新写实小说试图重新审视过去,呈现社会的种种问题和冲突。
文化记忆成为新写实小说重要的创作主题,使作品具有较强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批判。
4. 伦理关怀(Ethical Concern):伦理关怀是新写实小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伦理问题。
新写实小说通过对社会问题和个体遭遇的描写,探讨人性的善恶、正义与道德,对社会现象和道德困境进行批判与思考。
伦理关怀使新写实小说具有了一种道德担当和社会责任感。
5. 历史批判(Historical Critique):历史批判是新写实小说中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进行的深入剖析和批判。
新写实小说常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还原和分析,对历史的记忆和再现进行剖析,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对历史进行思考和评价。
6. 地方叙事(Regional Narrative):地方叙事是新写实小说的一种特点,指的是以特定地方为背景进行叙事创作。
新写实小说特征与性质浅论张延松1,王 莉2(1.大连民族学院团委,辽宁大连116600; 2.大连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辽宁大连116600)摘 要:对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文学现象 新写实小说进行了描述和评论,试图把握新写实发展的脉络,认识新写实小说的特征,探究它出现的原因和性质、地位。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刻意写实;理性反思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5X(2004)02-0026-03一、新写实小说发展概述当新时期文学以其迅猛而不可遏制之势发展到了1987年前后 中国文学落入低谷!的时候,敏锐的读者便会觉察到在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一种大不同于以往的创作倾向。
王干说: 1987年以来出现了一些既非寻根派也非现代派也非伪现代派也非改革派的小说作品,我称之为后现实主义倾向∀∀![1]丁帆、徐兆淮认为: 1987年至1988年的创作实践表明,现实主义小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萎靡困顿之后,终于又吸取了新的养料,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跃入文坛,它呈现出一种新的风采,我们姑且称之为新现实主义小说。
![2]也有的研究者鉴于新写实与现实主义有更多的联系,认为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撞击的结果,既非现实主义,也非现代主义,以新写实名之为宜[3]。
批评家陈晓明认为,拉开 新写实主义!序幕的是1987年方方发表的#风景∃。
整个小说界被名为 新写实主义!新潮所垄断,蔚为大观是在1989年以后,从作品和评论两方面看。
1994年应被划为 新写实小说!的终点标界。
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刘震云#一地鸡毛∃、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杨争光#老旦是一棵树∃、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
二、新写实小说的主要特征1.刻意写实(1)新写实小说把目光投向普通人的生活,反英雄,反典型,拒绝乌托邦式的激情与冲动,回到生活真实。
方方的#风景∃以令人惊异的写实手法,勾勒了一幅底层劳动人民贫困生活的 风景!,它没有粉饰现实的企图,也没有光明的尾巴。
现实帷幕下的穷形尽相(谈谈“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是现实主义传统的一次回归。
但是和历史上传统的现实主义不同,新写实小说淡化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当中那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力求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关注“元生态”的生活。
而且在叙事方式以及文学气息上,都受到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
在以追求形式,讲究叙事方式和语言实验的先锋小说之后,或者是与先锋小说同步,出现了这样一些小说。
其中有《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恒的《狗日的粮食》,刘震云的《新兵连》,《塔铺》等等。
这些小说从先锋小说的复杂多变的文本形式,以及丰富多样,纷纭繁复的语言实验当中摆脱出来,再一次将关注的焦点指向现实,而且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不同,这些小说回避重大主题,忽视典型的社会人物和社会形象,拒绝宏大的主流叙事,而更多的是对社会下层庸庸生命的注目与关怀,尤其是对琐屑零碎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普通人在无奈与窘迫的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压抑与扭曲,挣扎与痛苦,揭示残酷而灰色的“元生态”的生活,以及表达最基本的欲望与希求。
刘震云说新写实小说和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不同,传统的现实主义其实是理想化了的现实,是浪漫主义的现实主义,而真正的现实,真正的人和真正的事,远远没有理想当中的那么美好。
而这种理想化的现实主义,却往往是一种麻醉剂,让生活变得伪善,人物形象显得简单而虚浮,小说文本由于缺乏一种内在张力和批判力而显得虚弱和贫血。
《乔厂长上任记》当中的乔光仆,《新星》里的李向南,生活原型远远没有那么简洁单一,传统的现实主义把生活的“元形态”大大地简化了,结果远远“疏离”了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生活本来面目”的原则和要求。
新写实小说采用冷静,平实的语言,旁观者的叙述视角,在小说当中不穿插作者的抒情和议论,力求做到对生活“本来真实”的还原。
池莉的《太阳出世》,《烦恼人生》,以及后来的《不谈爱情》,一般被认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三部曲”。
池莉的《烦恼人生》,对中年人的生活遭遇和人生烦恼表示了世俗化的认同和理解,虽然带着隐约而含蓄的忧虑,但是叙述的“触角”却“残忍”地切入到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层一层地展现普通的,琐屑的,最为明了不过但是却无奈而窘迫的生活。
中文摘要兴起于80年代的新写实主义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流派,刚一出现就引起了文学界的轰动,给落寞的文坛注入了鲜活的气息。
本文对新写实小说的产生背景进行了简单梳理和分析,并对新写实小说作为现实主义小说的继承和延续做了简明扼要的分析。
本文认为新写实小说继承了现实主义的还原现实的传统,但是以作家零度写作的介入方式,虽使现实生活得到了原汁原味的还原,但是这种还原的方式虽打破崇高与优美的审美模式;虽使人们对其有种亲切感,但是也造成了新写实主义小说的题材狭窄等一些缺陷。
本文对其在文学上的历史贡献进行了肯定性的评说,对其缺点也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新写实小说有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和价值取向,原生态的还原生活使人们有种亲近感,但却不能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激励与美的享受,这又恰恰体现了事物两面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价值取向;审美AbstractThe new realism novel developed in the80's,as a literary genre,has just one appearance caused a literary sensation,injecting fresh breath to lonely literary.In this paper,the background conditions of the new realistic novels were sorted and analyzed,and the new realistic novel is made be concise and to the point of realistic fic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inheritance.The reality of new realistic novels inherited the realism tradition,but 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writer writing degree zero,so that the reduction of the original real life, but this way is to break the aesthetic mode of noble and beautiful,to make people have a cordial feeling,but also caused the new realism nove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narrow themes.This paper comments on the affirmative on it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in literature,the disadvantages are also mad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facing the lack of literature in the socia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can not bring the spiritual encouragement and enjoyment of beauty to people,it also embodi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Marx.Keywords:New realistic;Value orientation;Aaesthetic绪论八十年代中、后期,后来被理论界称为“新写实主义”的创作潮流,在我国小说领域显得松弛、温吞、缺乏兴奋热点的总体氛围中产生了,给冷清许久的文坛带来了新的焦点。
新写实主义名词解释新写实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舞台上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文学创作方法。
它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批判和反思,力求回归到真实生活的自然状态,通过真实、客观地描绘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向读者展示社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新写实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追求了“真实”和“新颖”的结合,以“发现生活的艺术”为宗旨。
新写实主义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全新思潮,尤其是在80年代的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运动与社会改革,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写实主义于是迅速兴起。
它提醒人们意识到现实主义诗意性和形式感的缺失,主张文学要回归实事、实人、实物,要以真实的语言来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普通人的真挚感受和情感体验。
新写实主义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鲜明的现实形象,这种形象是合情的、合理的,是真正符合生活与生命的形象。
新写实主义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对社会生活现象的真实揭示。
它试图通过真实客观地展示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和环境,传达出对真实世界的深刻认识。
新写实主义强调表现个体的正常与平凡,不谈英雄,不取巨大新闻事件为题材,让普通人和普通事成为文学创作的对象。
新写实主义还追求语言和艺术的真实性,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避免虚构和夸张的成分。
新写实主义的另一特点是注重题材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新颖性。
它试图发掘出社会中各种不同又鲜明的人物形象,呈现出多样化的社会层面和多元化的生活状态。
在表现形式上,新写实主义弥补了之前现实主义文学对经验感知的片面性,并寻求新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技巧,多样化的风格特征和形式变种同时也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感。
新写实主义运动的最大成果是将中国的写实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对现实的透视和揭示,它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社会,为文学进一步拓展了表现空间。
新写实主义的语言表达和艺术创作方法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范式。
浅谈“新写实小说”作者:周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2期摘要:新写实小说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直面人生、展示人性,彻底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束缚,运用客观化的叙事方式,着重于反映平民的世俗生活状态,还原社会生活本色和人性特征。
本文对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点,以及其在推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浅谈。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艺术特点;社会现实;真实性作者简介:周宇(1986.4-),男,汉族,籍贯:四川省筠连县。
现供职单位:川外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助教,学位:文学学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01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仅舍弃了“文化寻根”过于追求狭隘与虚幻的束缚,而且在否定探寻生活背后是否隐藏着“意义”的前提下,延续了“寻根文化”的真正精髓1。
新写实小说以新颖的叙述方式、题材选取和情感表达,摒弃了虚幻的理想创作,为中国文学融入了一种崭新的艺术风格。
新写实小说将“意义”贯穿于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尤其对于90年代的新写实小说而言,诸多小说将下层社会的世俗人生作为叙写方向,突出强调生活的真实性和对生活琐事的高度关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生存、生活的思考,增强了新写实小说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一、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点新写实小说通过对平民生活的真实性、叙事性描写,向读者展示了真实生活的一面,能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2。
我国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为方方、池莉、刘恒、刘震云等,这些作家突破了“先锋派”文学的创作形式,在继承和发扬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法国自然主义和新写实的表现手法,使新写实小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描写平民真实生活传统文学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新写实小说则强调还原生活常态,再现平民的普通生活,借此表达平民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感受和思考。
同时,作家在创作新写实小说时,将自身的感受融入其中,从而更真实地体现平民的生存意识。
新写实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2007-12-10 18:46:47)转载标签:分类:课程公告学习公社大家重点掌握的是我给大家总结出来的大点(粗体字部分),至于里面的具体论述就看大家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了。
一、概述1985年之后,在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纪实文学的创作处于低落状况之时,刘恒的《狗日的粮食》(1986)、池莉的《烦恼人生》(1987)、方方的《风景》(1987)等小说,以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不同的题材取向、叙事方式、情感表达等,呈现出一种新的气息和风格。
它们注重冷静地展示下层社会人们的庸常生态,注重在对世俗人生的叙写中含蓄地表达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味的思考,在对生活琐事的极端关注与对故事情节的相对淡然中,突出了对生活真实性的热情和强调,这几篇作品后来被人称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以我们的眼光看来,新写实小说创作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一种文学创作现象。
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你是一条河》、《白云苍狗谣》等,方方的《风景》、《白雾》、《落日》、《黑洞》、《这天这年》、《结婚年》、《行云流水》、《桃花灿烂》等,刘恒的《狗日的粮食》、《四条汉子》、《陡坡》、《连环套》、《两块心》、《力气》、《杀》等,刘震云的《官场》、《塔铺》、《单位》、《一地鸡毛》、《官人》、《新兵连》等,都可视为新写实小说。
另外,叶兆言的《艳歌》、李晓的《关于行规的闲话》、《天桥》等,也可归入新写实小说之列。
它们的共同之点是对平凡普通人们庸常生态的关注与描写。
对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生命状态、精神状态的关注和体验,使这些新写实小说读来真实而亲切、生动而感人。
二、新写实小说的主要内容1、新写实小说大多关注社会中卑微小人物的卑琐人生,在对他们卑琐人生的描绘中,突出他们窘困的生存状态。
中国文学从三十年代开始,大多注重群体意识,关注民族的命运与阶级的命运,这是当时大多灵敏作家的心理定势和创作追求,这种状态可以说一直延续到新时期之初。
(一)新写实小说的缘起“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80年代后期的一种小说思潮,它对应于80年代后期以后中国社会大会的“人”的解体,文学中的终极理想消失、政治热情降温、个体生存艰难等复杂的现实,以及1987年之后先锋小说遭遇冷落的艺术现状,是对于现实和小说的双重反应。
正如《钟山》1989年第2期“新写实小说大联盟、卷首语”中所说:新写实“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实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它们“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可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在这个大旗的号召下,80年代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叶兆言等作家推出了一大批新写实小说,并形成了80年代中国文学的最后一个高潮和热点。
80年代中后期发端“新写实小说”,这是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其创作方法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它减褪了过去传统的现实主义那种直露,急功近利的政治性色彩,以具有鲜明的当代意识,强烈的历史的意识,深刻的哲学意识,追求一种更为丰富的博大的文学境界,作者情感冷静而自信,零度情感介入,阅读者直接参与文本创作,作家——文本——读者共同展示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作用。
“新写实”三个字从此成为众多理论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名词。
对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有人曾经概括为五个方面:1、粗糙朴素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
2、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
3、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
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
4、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
5、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景。
但现在大多数理论家已经承认,以往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政治和教化责任,经过了“典型化”、“理想化”的变形,而成为一种“伪真实”、“伪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