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及根茎类生药
- 格式:ppt
- 大小:17.74 MB
- 文档页数:118
根及根茎类中药根及根茎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但很多中药材同时具有根和根茎两部分。
根类中药的鉴定一、性状鉴定根类中药性状鉴别特征:根无节、节间之分,一般无芽。
形状:通常为圆柱形、长圆锥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圆柱形:甘草、黄芪、牛膝;圆锥形:白芷、桔梗;纺锤形:如地黄、何首乌;形状:多数细长的须根集生于根茎上:细辛、威灵仙、龙胆;单子叶植物的根一般为须根系,有的须根先端膨大成纺锤形块根,如百部、郁金、麦冬。
表面:常有纵皱纹或横纹,有的可见皮孔。
有的根顶端带有根茎或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俗称“芦碗”(如人参等)。
横断面:区分双子叶植物的根和单子叶植物的根。
根类中药断面特点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1.外有栓皮外常无栓皮2.可见明显形成层环纹可见内皮层环纹3.环内木质部占比例大皮部宽广4.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结构(射线)无5.中心无髓有髓二、显微鉴定1.根类中药显微鉴别特征: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的类型、排列的方式、有无形成层等,区分为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根。
(1)双子叶植物根:注意以下考点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有的比较发达,又名“次生皮层”。
少数根的次生构造不发达,无周皮而有表皮,如龙胆;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次生韧皮部有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等,并有韧皮射线;次生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或木纤维组成,木射线较明显。
双子叶植物的根一般无髓;少数次生构造不发达的根初生木质部未分化到中心,中央为薄壁组织区域,形成明显的髓部,如川乌、龙胆等。
双子叶植物根常见的异常构造有:①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商陆等;②韧皮部微管束,如何首乌,由韧皮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异心性环状的形成层,由此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产生异心性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③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如华山参等,即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④木间木栓,如黄芩、秦艽,即在木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称为木间木栓或内涵周皮。
第八章根与根茎类生药学习要点:1.概述中的内容。
2.各药材的来源、部分药材的主产地、特殊的采收加工方法。
3.各药材性状,尤其是颜色、表面和折断面鉴别特征,特殊气、味及其与成分之间的关系;部分药材的饮片的鉴别要点。
4.部分药材的组织构造、异常构造及粉末显微主要鉴别特征。
5.部分药材的成分类别及主要成分。
6.部分药材的理化鉴别方法及结果。
7.部分药材的浸出物测定方法及所用溶媒。
8.部分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及被测定的成分。
9.部分药材有害物质检查的种类和限量要求。
10.部分药材伪品的来源及鉴别要点。
复习题【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表面没有节、节间,断面中央为木部,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纹理的药材属于A.单子叶植物根B.单子叶植物根C.双子叶植物根D.双子叶植物根茎E.蕨类植物根茎2.表面没有节、节间,断面中柱一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的药材属于A.单子叶植物根B.单子叶植物根茎C.双子叶植物根D.双子叶植物根茎E.蕨类植物根茎3.最外层为周皮,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木质部位于中央的药材属于A.单子叶植物根茎B.单子叶植物根C.双子叶植物根D.双子叶植物根茎E.蕨类植物根茎4.最外层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维管束为辐射型,髓部通常明显的药材属于A.双子叶植物根茎B.单子叶植物根茎C.双子叶植物根D.单子叶植物根E.蕨类植物根茎5.狗脊的药用部位是A.根茎B.块茎C.根D.鳞茎E.块根6.取生狗脊片折断,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可见A.断面显淡黄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棕色荧光B.断面显黄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紫色荧光C.断面显淡绿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D.断面显淡紫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E.断面显淡棕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蓝色荧光7.绵马贯众的原植物科名是A.蓼科B.蚌壳蕨科C.鳞毛蕨科D.蹄盖蕨科E.乌毛蕨科8.绵马贯众的原植物是A.粗茎鳞毛蕨B.荚果蕨C.贯众D.乌毛蕨E.狗脊蕨9.绵马贯众的主产地是A.浙江、广州B.福建、四川C.山东、河南D.黑龙江、吉林、辽宁E.山东、四川10.绵马贯众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中柱的数目和排列方式是A.15~24个,环状排列B.5~13个,环状排列C.2个,八字形排列D.3~4个,环状排列E.30余个断续排列成双卷状11.根茎薄壁组织中有间隙腺毛的药材是A.绵马贯众B.大黄C.何首乌D.狗脊E.延胡索12.绵马贯众的有效成分是A.生物碱类化合物B.间苯三酚类化合物C.三萜类化合物D.内酯类化合物E.蒽醌类化合物13.绵马贯众叶柄基部或根茎横切片,滴加1%香草醛溶液及盐酸,间隙腺毛呈A.黄色B.红色C.蓝色D.褐色E.棕色14.《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进行薄层色谱法实验时所用的对照品是A.绵马酸类B.绵马精C.挥发油D.绵马贯众药材E.黄绵马素类15.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的药材A.太子参B.大黄C.商陆D.何首乌E.苦参16.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的主产地是A.四川、贵州、云南B.甘肃、青海、西藏C.广东、广西、福建D.山东、安徽、河南E.湖北、湖南、浙江17.药用大黄的主产地是A.山东、安徽、河南B.甘肃、青海、西藏、四川C.陕西、山西、内蒙古D.湖北、湖南、浙江E.四川、贵州、云南18.药材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髓部有星点。
根及根茎类中药根及根茎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但很多中药材同时具有根和根茎两部分。
根类中药的鉴定一、性状鉴定根类中药性状鉴别特征:根无节、节间之分,一般无芽。
形状:通常为圆柱形、长圆锥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圆柱形:甘草、黄芪、牛膝;圆锥形:白芷、桔梗;纺锤形:如地黄、何首乌;形状:多数细长的须根集生于根茎上:细辛、威灵仙、龙胆;单子叶植物的根一般为须根系,有的须根先端膨大成纺锤形块根,如百部、郁金、麦冬。
表面:常有纵皱纹或横纹,有的可见皮孔。
有的根顶端带有根茎或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俗称“芦碗”(如人参等)。
横断面:区分双子叶植物的根和单子叶植物的根。
根类中药断面特点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1.外有栓皮外常无栓皮2.可见明显形成层环纹可见内皮层环纹3.环内木质部占比例大皮部宽广4.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结构(射线)无5.中心无髓有髓二、显微鉴定1.根类中药显微鉴别特征: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的类型、排列的方式、有无形成层等,区分为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根。
(1)双子叶植物根:注意以下考点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有的比较发达,又名“次生皮层”。
少数根的次生构造不发达,无周皮而有表皮,如龙胆;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次生韧皮部有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等,并有韧皮射线;次生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或木纤维组成,木射线较明显。
双子叶植物的根一般无髓;少数次生构造不发达的根初生木质部未分化到中心,中央为薄壁组织区域,形成明显的髓部,如川乌、龙胆等。
双子叶植物根常见的异常构造有:①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商陆等;②韧皮部微管束,如何首乌,由韧皮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异心性环状的形成层,由此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产生异心性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③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如华山参等,即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④木间木栓,如黄芩、秦艽,即在木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称为木间木栓或内涵周皮。
常用中药易生虫品种一、根类药材:1、第一类最易生虫的有:独活、白芷(香白芷)、防风、川乌(川乌头)、草乌(草乌头)、前胡、南沙参(泡参)、黄芪、当归、党参、板蓝根、苎麻根等。
2、第二类较易生虫的有:郁金、甘草(甜甘草、粉草、甜草根)、桔梗(苦桔梗)、天花粉、防己(汉防己)、明党参、仙茅、北沙参、狼毒(白狼毒)、白蔹等。
3、第三类一般易生虫的有:甘遂、金果榄、巴戟天、北柴胡(硬柴胡、山柴胡)、何首乌、地榆、红芽大戟、乌药(台乌药)、葛根、太子参、紫草(紫草根)、赤芍、银柴胡、续断、苦参、千年健、胡黄连(胡连)、大黄、白芍(芍药)等。
二、根茎类药材:1、第一类最易生虫的有:川芎、藁本、泽泻、藕节。
2、第二类较易生虫的有:莪术(文术)、山药、珠儿参、竹七、白附子、贝母(包括川贝、炉贝、生贝、平贝、浙贝)、天南星、半夏、姜(包括生姜、均姜)等。
3、第三类一般易生虫的有:山豆根、光慈姑,节菖蒲、射干、三棱、升麻、萆解(粉萆解)、黄药子、两头尖(竹节香附)、草河车(金线重楼)、天葵子、延胡索、香附、天麻(明天麻)等等。
三、茎、皮、藤木类药材:1、较易生虫的有:鸡血藤、肉苁蓉(甜大芸)、海风藤、青风藤、锁阳、桑白皮(桑根白皮)等。
2、一般易生虫的有:黄柏(黄蘖)、椿白皮、寄生(北寄生、柳寄生、桑寄生)、桂枝等。
四、花类药材:1、较易生虫的有:款冬花、菊花(包括白、黄菊花)、金银花等。
2、一般易生虫的有:凌霄花、闹羊花、芫花、木槿花(白槿花)、芙蓉花(木芙蓉)、蒲黄等。
五、果实类药材:1、第一类最易生虫的有:枸杞子、川楝子、全栝楼、猪牙皂、金樱子等。
2、第二类较易生虫的有:预知子、佛手、香橼、槐角、橘红(包括绿七爪、黄七爪、大五爪、尖化红,芸皮)、陈皮、山楂、锦灯笼、无花果、麦芽、栝楼皮、枳实、枳壳、浮小麦等。
3、第三类一般易生虫的有:荜茇、碧桃干、胡椒、柿蒂、山茱萸、胖大海、红豆蔻、木瓜等。
六、种子类药材:1、第一类最易生虫的有:芡实米、薏苡仁、莲子、莲子心等。
茎类生药1、根茎类生药:以植物的地下茎入药,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等2、性状鉴别要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茎的主要区别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茎的主要区别(双)根茎表面常有栓皮,横断面可见形成层,有放射状的纹理,中央有明显的髓部。
(单)根茎表面无栓皮,横断面可见内皮层环纹,维管束小点散布,髓不明显3、显微鉴别要点:双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均具有次生构造。
由外到内:木栓层—皮层—内皮层(不明显)—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部。
异常构造: 1、髓维管束(大黄—韧皮部在内侧,木质部在外方) 2、内生韧皮部(茄科、葫芦科) 3、木间木栓(甘松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均具有初生构造。
由外到内:表皮—皮层(宽广)—内皮层(明显)——中柱鞘—维管束(有限外韧型、周木型)—髓部(不明显)4、大黄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甘肃,四川性状鉴别: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
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
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显微鉴别:掌叶大黄横切面:根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
韧皮部明显;薄壁组织发达。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射线较密,宽2~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导管非木化,常1至数个相聚,稀疏排列。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多数淀粉粒。
根茎髓部宽广,其中常见黏液腔,内有红棕色物;异型维管束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外方,韧皮部位于形成层内方,射线呈星状射出。
粉末黄棕色。
草酸钙簇晶直径20~160μm,有的至190μm。
具缘纹孔、网纹、螺纹及环纹导管非木化。
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或多角形,直径3~45μm,脐点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化学成分:蒽醌类化合物,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