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版辊的基本知识(仅供借鉴)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19
业务员凹样知识培训资料一、凹样机基本参数:1.胶皮筒直径:500mm2.打样筒衬垫长度:1350mm(直径为190时打不完两周)3.最大打样范围:1350mm4.最大打样版辊长:1400 mm5.有效打样版辊直径:125—300 mm6.打样速度:7—40m/min7.清洗速度:20—120ppm二、凹样常用印刷材料:1.聚丙烯膜:PP(BOPP、OPP、CPP)一般作为里印。
2.聚已烯膜:PE(HDPE、LDPE)一般作为表印3.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热收缩膜4.客户有特殊承印物一定得拿回大约20 m承印物以备用。
5.聚脂:PET6.玻璃纸:PT三、打样刀:1.凹样车间用刮墨刀:宽60mm,厚0.2mm,刀刃厚度:0.15mm2.与刮墨刀有关的凹样知识:A.车间:支撑刀片与刀背的距离为2—3cm,支撑刀片与刀片的距离为3—5 mm。
B.印刷厂:支撑刀片与刀背的距离为1cm,支撑刀片与刀片的距离为2—3 mm。
可以适当的增大距离装成软刀片,可以适当减小距离装或硬刀片。
3.压力:A.过大的压力降低油墨的转移率,对印版、刀片磨损增大。
B.过小的压力容易发生脏版或出现刮刀浅。
4.刀的锋利度:过于锋利的刀片,容易产生刀丝痕迹,又磨损版辊。
5.刀角度:刀角度小有利于油墨的转移,但容易有拉脏;刀角度大降低油墨转移率。
四、(一)1.油墨的细度:表示油墨中颜料、填充料等颗粒的大小,以及在连接料中分布的均匀度。
细度高的油墨表明油墨中颜料分布均匀,着色力高,印出的网点饱满,画面显得清晰;细度低时印出的网点发生扩展、空虚等现象,网点边缘不光洁。
2.比重大的油墨在印刷中容易发生堆版,而且调配时用大,容易发生分层,从而使色彩发生变化。
3.着色力高的油墨含颜料多,印刷同一产品比着色力低的用量少,印刷性能也好。
4. A.温度越高,油墨本身的粘度就越低。
B.印刷速度越快,所用的油墨粘度需降低。
5.油墨的透明度与遮盖力是对立的,透明度不好的遮盖力好。
关于凹印版辊的保护
为了保证您的印刷质量,延长印版的寿命,提醒您在使用版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前请擦净版面防腐油并检查版面有无碰伤、划伤和其它问题。
2、我公司的版面均已经专用设备进行处理,上机前没有特殊情况请勿再处理若要打磨版辊我们建议您用1000#砂纸,请勿用坚硬、尖锐的器物碰、划版面。
3、使用时要用版辊专用刮刀,坚决不能用其它金属片来代替,刮刀与版面应根据具体印刷条件保持适当的角度与压力。
4、印刷完后,版面油墨要立即清洗干净,以防止残留在网坑内的油墨干后造成堵版。
5、请勿用裸手触摸、搬运版辊,以防止版面氧化和划伤;尤其是夏天要特别防止汗液滴溅到版面上。
6、夏季温度、湿度较高,保存版辊不宜放在版箱内。
存放时版面要擦干净,涂上防腐油(建议用7#机油),用干净塑料薄膜、毛毯或瓦楞纸由里到外包裹好,放置于通风、干燥(温度0-30摄氏度,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中,并远离酸、碱的腐蚀物质。
上世纪90年代初,受国内包装市场飞速发展和国际
制版先进设备迅速更新的影响,制版设备与技术得到快速发
展,制版企业遍地开花,版材市场供不应求。
9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性能提高,制版质量大幅提高,制版周
期不断缩短。
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软包装制版
行业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俗话说,印刷品质量“三分在印刷,七分靠制版”。
那么,当前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制版技术如何?其市场状况怎
样?印刷制版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期技术专题,编
辑部将和您一起关注制版的相关技术。
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
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
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极其重要
的地位。
从应用情况来看,在国外,凹印主要用于杂志、产
品目录等精细出版物,包装印刷和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的
印刷,而且也应用于装饰材料等特殊领域;在国内,凹印则
主要用于软包装印刷,随着国内凹印技术的发展,也已经在
纸张包装、木纹装饰、皮革材料、药品包装上得到广泛应用,。
上世纪90年代初,受国内包装市场飞速发展和国际制版先进设备迅速更新的影响,制版设备与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制版企业遍地开花,版材市场供不应求。
9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性能提高,制版质量大幅提高,制版周期不断缩短。
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软包装制版行业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俗话说,印刷品质量“三分在印刷,七分靠制版”。
那么,当前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制版技术如何?其市场状况怎样?印刷制版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期技术专题,编辑部将和您一起关注制版的相关技术。
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应用情况来看,在国外,凹印主要用于杂志、产品目录等精细出版物,包装印刷和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的印刷,而且也应用于装饰材料等特殊领域;在国内,凹印则主要用于软包装印刷,随着国内凹印技术的发展,也已经在纸张包装、木纹装饰、皮革材料、药品包装上得到广泛应用,运城制版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在各个领域均有水准的专业制版公司,其使用的设备均从德国或瑞士进口,其生产的各种凹印版辊质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其生产的凹印版辊已有部分向国外出口。
近年来,凹印版辊印刷大量采用醇溶性油墨和水性油墨、UV油墨,既符合了国家绿色环保印刷的要求,又能适应薄膜、复合材料、纸张等多种介质,因而在包装印刷领域保持了常胜不衰的局面,成为国内印刷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凹印版辊的制作工艺,从其发展的过程来看,有多种工艺选择,分别是碳素纸照相法、直接加网法、胶凹印转换电子雕刻、数字电子雕刻、激光雕刻后腐蚀、激光直接雕刻等等。
在此,我主要谈谈其中目前最重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电子雕刻凹印版辊的制作。
从凹印版辊的制作流程来看,主要有以下步骤:印版基体制作、印版辊筒镀铜处理、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印版图像电子雕刻制作、印版辊筒镀铬。
凹版镀铬机辊体表面质量检测与提升方法凹版镀铬机辊体是印刷机械中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表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
为了保证印刷品的印刷效果,需要对凹版镀铬机辊体的表面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并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提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凹版镀铬机辊体表面质量检测与提升方法。
一、表面质量检测方法1. 目视检测法:这是最常用、最直观的方法之一,操作人员通过肉眼观察辊体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划痕、凹陷等缺陷。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检测到较大的缺陷,无法发现微小的瑕疵。
2. 触摸检测法:操作人员用手指触摸辊体表面,检查其光滑度和无明显凹凸的表面状况。
这种方法能够发现一些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缺陷,但对于更为精细的表面质量缺陷无法满足要求。
3. 刮板法:利用特制的刮刀对辊体表面进行擦拭,观察刮刀上是否有异常物质,以判断辊体表面是否存在凸起或凹陷。
这种方法能够发现较小的缺陷,但操作要求较高,且无法对整个辊体表面进行全面检测。
4. 光学检测法:利用显微镜、投影仪等光学设备对辊体表面进行放大观察,以发现细微的缺陷。
这种方法可实现较高的检测精度,但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5. 涂料法:在辊体表面涂覆一层特殊涂料,在涂料干燥后观察涂层的分布情况,即可判断辊体表面是否存在缺陷。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检测到较小的缺陷,但对于具体缺陷的检测精度和准确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表面质量提升方法1. 表面打磨:通过对辊体表面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凹凸不平和粗糙度,以提高表面质量。
常用的打磨方法包括机械打磨和化学打磨。
2. 表面涂层:在辊体表面涂覆一层具有优良耐磨性和抗腐蚀性的涂层,以保护原始表面并提高其使用寿命。
常用的涂层材料有聚合物涂料、陶瓷涂层等。
3. 离子注入:通过在辊体表面上注入离子,使其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以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辊体表面的特性,但操作复杂且设备成本较高。
4. 清洗处理:定期对辊体表面进行清洗处理,去除附着的灰尘、油污等杂质,保持辊体表面的干净和光滑。
凹版印刷机的版辊和凹版的制作与维修技术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它通过利用凹陷在版面上的图案来进行印刷。
凹版印刷机的版辊和凹版的制作与维修技术是确保印刷品质和印刷效率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凹版印刷机的版辊和凹版的制作与维修技术。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凹版印刷机的版辊。
版辊是凹版印刷机中的重要部件,它起着传递墨水和印刷图案的关键作用。
版辊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铜或镍,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机械强度。
版辊表面经过精确的加工,以确保图案的凹陷深度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凹版的制作是凹版印刷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凹版印刷中,凹版需要通过蚀刻的方式制作出凹陷的图案。
凹版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材料制作,分别是铜版和镍版。
铜版通常用于大面积的印刷和高要求的印刷品质,而镍版则适用于细节丰富和长寿命的印刷。
制作凹版的过程通常包括设计、蚀刻和磨削等步骤。
在制作凹版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些特殊的工具和设备。
常用的工具包括蚀刻刀、蚀刻酸、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等。
蚀刻刀是用来刻蚀凹版的工具,它有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刀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蚀刻酸是用来腐蚀凹版的化学物质,通常使用过硫酸或氢氧化钠。
电脑辅助设计软件可以辅助设计和处理图案,提高制版的准确性和效率。
制作凹版的关键步骤包括图案设计、蚀刻和磨削。
首先,根据印刷品的需求和设计要求,使用电脑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图案设计。
设计完成后,将设计好的图案转移到凹版板上,并用蚀刻刀进行腐蚀。
腐蚀的深度和间距需要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进行精确控制。
腐蚀完成后,对凹版进行磨削,以去除表面的毛刺和不平整,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精度。
凹版印刷机的版辊和凹版的维修技术是保证印刷机正常运转和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
版辊的维修通常包括表面磨削、平衡和定位等工作。
表面磨削是将版辊表面的毛刺和磨损部分进行去除,以恢复光滑的表面。
平衡是指对版辊进行均匀的质量分布,以避免运转时的振动和不平衡。
定位是将版辊正确安装在印刷机中,以保证印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版辊使用及保养要求
凹印版辊表面的铬层在遇到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气体或不合格溶剂时,很快便会被腐蚀,在版面上形成小点,印刷时会在墙纸上转印出来。
此种现象在潮湿的环境中更易发生,因为空气中的水份很易吸收酸性或碱性气体,而空气与版辊表面随时都在接触。
在铬层刚被腐蚀时,如不尽快退铬重镀,很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腐蚀到铜层,使版辊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制版方建议版辊使用方(我司)在使用版辊后,按照下面方法保养版辊:
1、在一个印次完成后,把版辊用溶剂(丁酮)将油墨彻底清洗干净;
2、用干净的软布将版面擦干,绝对不要留下指纹和手印(因指纹或手印中含有汗液等腐蚀成分,对版面铬层危害最大);
3、用软布蘸取干净的低挥发性轻质防锈油(推荐使用7#机油或缝纫机油),在版辊表面均匀的涂一层,注意不能使用废机油;
4、小心运送版辊并放置到相对应的版辊架上,放在通风、干燥的房中保存,千万不能被雨淋或者溅到水;
5、取版辊或还版辊时,应小心轻放,并只能用版辊专用车,不能用其他运载工具,从而避免碰伤版辊。
制造部
2013.05.08。
印刷胶辊基本知识全掌握一、印刷胶辊胶印机的供水、供墨均由印刷胶辊来完成,那么,对印刷胶辊有什么要求呢?1、墨辊概述墨辊是指所有供墨系统中的胶辊。
墨辊的作用是将印刷油墨定量,均匀的输送到印版上。
如图2所示,墨辊大至可分为带墨、传墨和靠版三类,带墨也称墨斗辊,用于从墨斗中每次提取定量的油墨,然后传递给传墨辊(也称匀墨辊)。
传墨辊接到这些油墨将其均匀的分布开来,形成均布墨膜,然后传给靠版辊,靠版辊(也称到版辊)则负责将传来的油墨均布于印版上。
至此,墨辊的任务就完成了。
油墨的均布是在若干胶辊的依次传递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在此过程中除胶辊外还有硬辊和所谓串墨辊的参与。
在胶印机中,胶辊和硬辊总是间隔排列的,形成软硬交替搭配,这种安排更有利于油墨的传递和均布。
串墨辊的作用可更进一步加强油墨的轴向分布,工作时一边转动,一边还做轴向平移串动,故称串墨辊。
2、水辊概述水辊是供水系统中的胶辊,同墨辊类似,其作用是将水均匀输送到印版上。
水辊同样有带水、传水和靠版之类。
目前,水辊供水方式有两种,如图2所示,为连续供水方式,其靠版辊是不包水绒布套的,供水量靠调节水斗辊的速度实现。
而早期的供水方式是间歇式的,其靠版辊包有水绒布套,带水辊来回摆动供水,连续供水方式适于高速印刷,间歇供水方式已逐步被取代。
3、胶辊结构辊芯和外包胶料则依用途不同而不同。
辊芯结构根据用途不同,可以是空芯、也可以是实芯。
胶辊的重量一般是有要求的,它影响机器的配重,进而影响运行时的振动稳定性。
胶印机胶辊大多数为空芯辊,一般用无逢钢管制造,两边轴头与钢管焊接成一体。
但是,近期也有用非金属材料,如玻璃钢等高分子材料制造的,其目的是减轻重量,提高运行速度和稳定性,如高速轮转机就有应用实例。
4、胶层材料胶层材料对胶辊的性能与质量几乎具有决定性影响,不同的使用环境必须选用不同的胶料,如耐磨、耐热、耐寒、耐酸、耐咸、耐水等等。
还有硬度、弹性、颜色等,都是因应使用环境和客户要求提出的。
凹印版辊的基本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凹印版辊的基本知识,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的东西呢!
你想想看,凹印版辊就像是一位神奇的画师。
比如说,你看到的那些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包装纸,那可都是凹印版辊的功劳呀!它能把各种美妙的图案和色彩印到纸上,多厉害呀!
凹印版辊可不简单哟!它是由各种材料精心打造而成的。
就像我们盖房子需要好的材料一样,凹印版辊的材料质量那也是至关重要的呢!如果材料不好,那印出来的东西能好看吗?肯定不行呀!
而且呀,凹印版辊还有不同的规格和型号呢!这就好像我们的鞋子有不同的尺码一样。
不同的印刷需求就得用不同的凹印版辊,对吧?
再来说说它的制作工艺,那可真是精细入微啊!就如同一位雕刻大师在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
每一个线条,每一个细节,都得处理得恰到好处,想想都让人惊叹不已呢!
“哎呀,这凹印版辊咋这么神奇呢?”有人可能会这么问。
哈哈,可不是嘛!它在印刷行业里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呢!没有它,我们能看到那么多漂亮的印刷品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呀!
总之,凹印版辊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东西,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和美好的图案。
我们可要好好珍惜它带来的这些美好呀!
结论:凹印版辊是印刷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神奇之处在于能创造出各种精美的印刷品,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并重视它的作用和价值。
陶瓷涂覆微凹版辊寿命-回复陶瓷涂覆微凹版辊寿命是一个与印刷工艺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
在印刷过程中,微凹版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对印刷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陶瓷涂覆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微凹版辊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提高印刷效果和运行效率。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微凹版辊的基本知识。
微凹版辊是印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转印图形和文字。
它通常由金属制成,如普通的铜或者镍,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然而,由于印刷过程中的摩擦和磨损,微凹版辊的表面很容易出现损坏和磨损,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印刷效果。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陶瓷涂覆技术被引入到微凹版辊的制造中。
陶瓷涂覆是一种在微凹版辊表面涂覆一层陶瓷材料的方法。
这种涂覆能够在微凹版辊表面形成一种坚硬的保护层,从而提高微凹版辊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同时,陶瓷涂覆还能够改善微凹版辊的打墨性能和粘墨性能,提高印刷效果。
那么,陶瓷涂覆微凹版辊的寿命有哪些因素影响呢?首先是陶瓷涂覆质量。
陶瓷涂覆的质量对微凹版辊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
涂覆的厚度、均匀性和结合力等都会影响陶瓷涂覆层的质量。
如果涂覆层的厚度不够或不均匀,容易导致辊面损坏和磨损。
另外,涂覆层与辊身之间的结合力也非常重要,过低的结合力会导致涂覆层脱落,影响辊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涂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涂覆质量,确保涂覆层的均匀性、厚度和结合力。
其次是印刷工艺条件。
印刷工艺中的各种参数和条件也会对陶瓷涂覆微凹版辊的寿命产生影响。
例如,印刷速度、压力、墨水品质、印版硬度等都会对微凹版辊表面的磨损产生影响。
如果选择不合适的印刷参数,容易使微凹版辊表面磨损加剧,从而降低寿命。
因此,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以降低微凹版辊的磨损程度。
另外,保养和维护也是影响陶瓷涂覆微凹版辊寿命的重要因素。
定期的清洁、检查和维护工作可以延长微凹版辊的使用寿命。
例如,及时清除印刷过程中的墨污和杂质,避免它们在微凹版辊表面引起磨损。
版辊的目数和深度
版辊,是印刷行业中常用的工具,用于制作印刷品的印刷版。
它的目数和深度是制作印刷品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目数,是指版辊上的凸起部分的数量。
目数越多,版辊上的凸起部分越多,印刷时产生的墨层厚度也就越大。
墨层厚度的增加可以使印刷品的颜色更加鲜艳,图案更加清晰。
然而,目数过多也会导致墨层过厚,使印刷品在干燥过程中易于粘连,影响印刷质量。
深度,是指版辊上凸起部分的高度。
深度越大,版辊上的凸起部分越高,印刷时产生的墨层也就越厚。
墨层厚度的增加可以增强印刷品的质感,使其更具触觉上的效果。
然而,深度过大也会导致印刷品表面不平整,影响视觉效果。
在选择版辊的目数和深度时,需要根据印刷品的需求来确定。
如果印刷品要求色彩鲜艳、图案清晰,可以选择目数较多、深度适中的版辊;如果印刷品要求质感丰富、触觉效果突出,可以选择深度较大、目数适中的版辊。
除了目数和深度,版辊的材质和加工工艺也会对印刷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常见的版辊材质有橡胶版辊和金属版辊,它们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质。
而加工工艺的好坏则直接关系到版辊的精度和稳定性。
版辊的目数和深度是制作印刷品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选择合适的目数和深度,结合适当的材质和加工工艺,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印刷品。
印刷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着版辊技术的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版辊出现,为印刷品的制作带来更多可能性。
凹版印刷基础知识----设计师必备的基础知识凹版印刷基础知识一、凹印印刷凹印产品一直以精美、精细著称,从画报、图片、塑料薄膜包装到人民币,都是凹印工艺的杰作。
除了单张纸凹印外,凹印一般采用轮转印刷,短墨路,正向单刮刀上墨,从当年的碳素纸腐蚀版、布美兰制版、电子雕刻制版,到今天的激光雕刻制版,凹印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之路。
凹版印刷,采用直接印刷方式,印刷机的结构比平版印刷机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印刷速度快,印版耐印力可达100万印以上,是其它印刷方法无法相比的。
二、凹版的种类凹版主要有照相凹版和雕刻凹版两大类。
照相凹版又分为传统照相凹版(即碳素纸法或称影写凹版)和照相加网凹版。
雕刻凹版分为手工雕刻、机械雕刻和电子雕刻。
目前常用的是照相凹版、照相加网凹版和电子雕刻凹版。
1、照相凹版是在经重铬酸盐敏化过的碳素纸上,先晒制凹印网络,再晒制连续调阳图,然后将碳素纸上的图像转移到滚筒上,通过显影、填版、腐蚀而制得印版。
2、照相加网凹版制版法是用喷涂法或滑环法将感光胶直接涂布在滚筒上,用加过凹网的阳图版直接曝光晒版,然后进行显影、填版、腐蚀制得印版。
3、电子雕刻凹版是用电子雕刻机直接对凹版滚筒进行雕刻。
它是通过扫描头对原稿进行扫描,得到的密度光信号,经过光电转换成为电信号,再经电子计算机进行一系列处理后,传输到输出端,驱动电子雕刻头,在铜滚筒表面上进行雕刻,而制成凹印印版。
现亦有激光雕刻和电子束雕刻。
4、凹版制版法性能比较表项目制版方法网点形状阶调平滑性制版稳定性实地密度均匀性再版重复性加工周期文字清晰度图案接头影写凹版网点大小相同、深度不同优差差差长差有接缝照相加网凹版网点大小不同、深度相同一般一般差差一般差有接缝电子雕刻凹版网点大小、深度均不同优优良优短良无接缝三、对电雕版的质量要求电子雕刻版(包括激光雕刻版和电子束雕刻版)的层次和阶调,是以网穴的大小和深浅来表现的。
为保证电雕版的质量,行业标准中规定了网穴的大小及深浅。
福建省石狮市富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原辅材料技术标准—凹印、烫金版辊版本/修改:A/06 编号:FXYFL012 页码:1/4凹印、烫金版辊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凹印、烫金版辊的分类、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使用的凹印、烫金版辊。
2.规范性引用文件CY/T 9-94 电子雕刻凹版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GY-007 印版版号编制规定3.版辊分类3.1 版辊按使用范围分印刷凹版、涂布上色凹版和烫金版。
3.2 凹印版辊按雕刻工艺分电子雕刻版和激光腐蚀版。
4.技术要求4.1 各种常用版辊规格(附录)4.2 印刷、涂布凹印版辊质量要求4.2.1 直径允差±0.02mm。
4.2.2 长度允差±3mm。
4.2.3 直线度允差≤0.04mm。
4.2.4 版辊径向跳动允差≤0.03mm。
4.2.5 版辊直径在160mm以上的版辊版坯必须用无缝钢管,筒壁厚度:版辊直径在200mm以内≤7mm,200mm以上≥10mm。
4.2.6 多色套印版辊直径递增尺寸符合工艺要求。
4.2.7 版辊倒角R7~10mm。
4.2.8 轴、孔(包括键槽)尺寸及位置符合印刷机版辊安装要求。
4.2.9 耐印力达到合同规定要求。
4.2.10 版辊其他的加工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电子雕刻凹版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CY/T9-94标准执行。
4.2.11 版辊外观要求铬层表面呈银白色,光亮平滑,不脱落,无划痕、锈斑、砂眼及凹坑等;表面磨削抛光精度符合使用过程不带脏或易起拉线的要求。
福建省石狮市富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原辅材料技术标准—凹印、烫金版辊版本/修改:A/06 编号:FXYFL012 页码:2/44.2.12 网墙整齐光洁,网穴形状及尺寸达到要求;上机试印印刷效果达到相关产品质量要求。
4.2.13 图文变比或重复尺寸,纵、横向的图案拼排数量符合工艺设计要求;角线规矩准确。
4.2.14 印版名称、规格、版号(除制版公司自定的版号外,必须有我公司规定的版号,编码按“GY-007《印版版号编制规定》”执行)和网线/网深等标注文字及分切跟踪线应雕刻在图文部分之外,且不可影响印刷工的操作习惯。
凹版印刷压印辊5个代表性的知识,指导我们再次正确认识压印辊.1、压印滚筒的硬度及均匀性压印滚筒具有合适的弹性,才能顺利地将印版网穴中的油墨转移出来。
只有胶辊硬度均匀,才能保证拼版各联颜色的一致性。
否则,就容易出现印刷白点,浅网部位印不上,拼版各联颜色不一致等印刷故障。
2、压印滚筒的压力及平衡压印滚筒压力不足,容易出现印刷白点现象。
压力过大,则容易产生皱褶或印刷品上有斜纹。
压印滚筒两侧压力不平衡,容易引起横向排列的拼版单元颜色不一致、套印不稳定、薄膜起皱等情况。
3、压印滚筒的耐压性通常薄膜印刷时的印刷压力在150~350kg/m左右,如果发生脱色白点时就有必要增加印刷压力。
不过用于塑料薄膜印刷的压印滚筒其结构为轻压型,同时考虑到作业的方便性而缺乏耐压性,所以如果加500kg/m以上的印刷压力压印滚筒就可能会发生弯曲。
这时,压印滚筒两端受到强压,而中央部就容易出现脱色现象,当然也就会造成套色失准。
这种所谓的套印不良,在宽幅印刷时较为明显。
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旧滚筒多次重新挂胶后的耐压性问题。
因为在每次刮胶时,铁芯钢管都要进行机械处理,这样,经过多次刮胶后,就有可能因铁芯钢管的壁厚变薄而使得压印滚筒的耐压性变差。
4、压印滚筒的溶胀变形压印滚筒经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油墨及溶剂的影响,滚筒的两端会发生溶胀,这时就需要对滚筒进行研磨,否则该单元的图案与其他单元的图案相比宽度就会缩小,就会产生与过压时相同的弓形状态。
为减少油墨及溶剂对滚筒的影响,应注意两点:一是印刷基材与压印滚筒在规格上要配套;二是压印滚筒沾上油墨等杂质后要及时擦拭干净。
5、压印滚筒的研磨加工精度压印滚筒表面的合成橡胶由于溶剂等的作用而发生溶胀变形、划伤时,就需要进行研磨。
研磨加工时必须注意防止压印滚筒产生锥度,并使印刷时圆周长能够保持相同。
如果有锥度,薄膜就容易起皱,横向套印就容易不稳定。
如果圆周长不一致,则纵向套印就容易不稳定。
另外,如果压印滚筒的动、静平衡处理过差,也会对印刷的均匀性产生不利影响。
上世纪90年代初,受国内包装市场飞速发展和国际制版先进设备迅速更新的影响,制版设备与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制版企业遍地开花,版材市场供不应求。
9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性能提高,制版质量大幅提高,制版周期不断缩短。
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软包装制版行业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俗话说,印刷品质量“三分在印刷,七分靠制版”。
那么,当前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制版技术如何?其市场状况怎
样?印刷制版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期技术专题,编辑部将和您一起关注制版的相关技术。
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极其重要
的地位。
从应用情况来看,在国外,凹印主要用于杂志、产品目录等精细出版物,包装印刷和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的印刷,而且也应用于装饰材料等特殊领域;在国内,凹印则主要用于软包装印刷,随着国内凹印技术的发展,也已经在纸张包装、木纹装饰、皮革材料、药品包装上得到广泛应用,
运城制版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在各个领域均有水准的专业制
版公司,其使用的设备均从德国或瑞士进口,其生产的各种凹印版辊质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其生产的凹印版辊已有部分向国外出口。
近年来,凹印版辊印刷大量采用醇溶性油墨和水性油墨、UV油墨,既符合了国家绿色环保印刷的要求,又能适应薄膜、复合材料、纸张等多种介质,因而在包装印刷领域保持了常胜不衰的局面,成为国内印刷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凹印版辊的制作工艺,从其发展的过程来看,有多种工艺选择,分别是碳素纸照相法、直接加网法、胶凹印转换电子雕刻、数字电子雕刻、激光雕刻后腐蚀、激光直接雕刻等等。
在此,我主要谈谈其中目前最重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电子雕刻凹印版辊的制作。
从凹印版辊的制作流程来看,主要有以下步骤:印版基体制作、印版辊筒镀铜处理、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印版图像电子雕刻制作、印版辊筒镀铬。
其中,印版基体制作及印版镀铜辊筒处理是与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是同步进行的,当印版镀铜辊筒处理与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完成后,才可进行印版图像电子雕刻制作,最后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