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雕刻凹版制作工艺流程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电子雕刻凹版制版原理及工艺电子雕刻凹版制版是一种利用电脑控制的技术,通过针对性地加热和切割来创建细节丰富的图案在金属或其他硬材料的表面。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将数字图形转化为可控制的电子信号,然后通过电子雕刻机将这些信号转换为高频震动和热能,进而加工金属表面。
电子雕刻凹版制版的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图案:首先,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创建或导入所需的图案。
这些图案可以是文字、图像或其他自定义设计。
2. 转化为矢量图:将图案转换为矢量图形,以确保图案的清晰度和可缩放性。
3. 准备金属板:将金属板准备好,确保其表面平整,没有杂质和不平坦的部分。
通常,这需要对金属板进行清洁和打磨。
4. 导入图案:将矢量图形导入到电子雕刻机中。
通过连接计算机和雕刻机的接口,将图案传输到电子雕刻机的控制系统中。
5. 设定参数:根据图案的复杂度和所用材料的硬度,设定合适的加工参数,包括切削深度、频率和速度等。
6. 加工过程:启动电子雕刻机并开始加工过程。
电子雕刻机会通过高频震动的钻头在金属板上进行切割和雕刻。
根据图案的要求,钻头会不断改变方向、深度和速度。
7. 检查和修正:一旦加工完成,检查雕刻的结果是否与设计相符。
如果有需要,可以进行细微的修正和调整,以确保最终的效果满足要求。
8. 后期处理:根据需要,对雕刻的金属板进行清洁、抛光和涂层等后期处理,以提高表面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
通过电子雕刻凹版制版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且重复性良好的加工过程。
这种制版工艺广泛应用于纺织、印刷、装饰和工业制造等领域,为产品提供了独特的外观设计和个性化定制。
电子雕刻凹版制版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为产品提供了独特的外观设计和个性化定制。
以下将详细介绍该技术在纺织、印刷、装饰和工业制造等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在纺织行业中,电子雕刻凹版制版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图案和纹理设计。
通过使用电子雕刻机,可以将各种复杂的图案或纹理直接印刷在纺织品上,无需其他传统的制版方法。
凹版印刷工艺流程1.设计:设计是凹版印刷的第一步。
设计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图案和版式。
设计要考虑颜色、文字、图案的排版和合理的设计尺寸等因素。
2.制版:制版是凹版印刷的核心环节。
根据设计稿,制作出印刷版。
制版过程分为数码制版和胶片制版。
数码制版使用电脑和数码印刷设备制作印版,效率高,精度高。
胶片制版将设计稿输出到光敏胶片上,然后通过化学处理获得印版。
3.印刷:印刷是凹版印刷的关键环节。
首先将制好的凹版装在凹版印刷机上,调整好印刷机的参数。
然后用墨辊将油墨均匀地涂在凹版上,用印刷机的压印辊将油墨转移到印版上。
印版上的图案通过压印辊传递到印刷物上,完成印刷过程。
4.加工:印刷完成后,需要进行加工处理。
加工可以分为背粘、模切和覆膜等环节。
背粘是将一面已经印刷好的纸张背面涂上粘胶,使其可以粘合到其他材料上。
模切是将印刷物按照一定的规格和形状切割出来。
覆膜是在印刷物的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增加其耐久性和美观度。
5.质检:质检是凹版印刷的最后一步。
质检人员检查印刷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颜色、清晰度、文字的正常显示等。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或返工。
凹版印刷的工艺流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印刷色彩管理:通过色彩管理系统确保印刷色彩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保证印刷品符合客户的需求。
2.凹版制版技术:制版技术的精细度和准确性对印刷质量有很大影响,制版过程需要掌握好技术和设备的操作。
3.墨水选择和控制:选择适合的墨水和控制墨水的使用量,可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色彩的准确性。
4.印刷机的运行和维护:保持印刷机的正常运行状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印刷效率。
电子雕刻凹版制作工艺流程第一步:准备原稿准备要印刷的图像或文字原稿,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或选择其他适合的设计方式。
根据印刷要求合理排版,考虑版面的大小、配色和效果等因素。
第二步:输出将设计好的图像或文字原稿输出到特定的电子雕刻凹版设备中。
将原稿导入电脑,通过电子雕刻软件进行图像修正,调整图像的大小、锐化,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等。
第三步:电子雕刻将修正好的图像或文字进行电子雕刻。
电子雕刻是利用电热传导的原理,通过高温将相应的凹版面材料熔化脱落,从而形成凹版。
第四步:清理与润滑将电子雕刻完成的凹版进行清理、润滑。
清理时要注意不要刮伤版面,可以使用特定的溶剂和刷子来清洁凹版。
清理后,通过涂抹一层润滑剂,以防止水墨粘附。
第五步:固化对已经清洁和润滑的凹版进行固化。
使用紫外线照射或其他特定的光源照射凹版,使其表面固化,提高凹版的硬度和耐磨性。
第六步:修饰根据需要,可以对凹版进行修饰。
例如,通过抛光来提高凹版的表面光滑度,使得印刷品的光泽度更高。
第七步:刮墨与印刷将完成修饰的凹版放入凹版印刷机中,并进行刮墨、印刷操作。
在刮墨时,要保证墨池中的油墨刚好到达凹版表面,墨刀和凹版之间的压力适中。
在印刷时,通过压力使凹版上的图像或文字与印刷材料接触,完成印刷过程。
第八步:清洗与养护印刷完成后,使用特定的清洗液清洗凹版,以确保版面清洁。
清洗时可以使用专门的凹版清洗设备,清除凹版上的油墨残留物。
清洗后,要注意将凹版晾晒,以保持凹版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电子雕刻凹版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原稿、输出、电子雕刻、清理与润滑、固化、修饰、刮墨与印刷、清洗与养护等步骤。
每一步都需要细心操作和合理安排,以确保凹版的质量和印刷效果。
电子雕刻机雕刻工艺流程(一)制定工艺电子雕刻机是凹印制版的核心技术,雕刻滚筒的质量是印刷质量的基础。
根据各种印刷适性,确定正确的网线、网角、网点值和通沟等基础数据,设置、调整符合各种印刷适性的电雕层次曲线,保证雕刻滚筒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根据网点与线数、角度、雕针所对应的类系来看,对某一套稿件在电雕之前,需要做充分分析,考虑各颜色之间的关系,合理地选用各类参数。
分析所选用工艺参数将会产生的结果,力争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能达到完美的还原效果,为客户所接受。
1.雕刻网线数雕刻网线数决定印品所表现的图像层次的丰富程度,同时也会对印刷品的其他质量方面产生影响。
在凹版雕刻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评价凹版制版质量的重要参数,即网穴宽度值,以及通过打样对评价印刷质量的重要参数,即反射密度值的测试,来确定对于不同雕刻网线数的凹版制版的工艺规范,一般地有:(1)雕刻网线数与网穴度和深度成反比,雕刻网线数低,单个网穴宽度大、深度就深。
反之则单个网穴宽度小、深度浅;(2)在高光区域,雕刻网线数高的反射密度与雕刻网线数低的反射密度相差不大;(3)在暗调区域,雕刻网线数低的网穴比雕刻网线数高的网穴既大又深。
网穴储墨量大、承印物墨层较厚是影响反射密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暗调区域雕刻网线数低的反射密度大;(4)雕刻网线数低时,印张中、暗调层次易被拉开,暗调不易并级。
而雕刻网线数高时,中暗调有压缩,虽然层次丰富,但易并级;(5)雕刻网线数低,网穴粗而疏,版辊同印张的图文边缘有明显锯齿。
线数高,网穴细而密,版辊同印张的图文边缘无明显锯齿;(6)相邻网点百分比两级间的网穴差值随雕刻网线数变化。
雕刻网线数低,相邻网点百分比两级间的网穴差值较大,雕刻网线数高,相邻网点百分比两级间的网穴差值较小;(7)印刷低档产品、实地和文字一般宜用50LPC~65 LPC低线数雕刻;印普通产品一般用65 LPC~75 LPC雕刻;印刷高档纸制品则用80 LPC~120 LPC雕刻为佳。
凹版制版的工艺流程
凹版制版的工艺流程
核心提示:凹版制版要经过图文处理和页面拼版、滚筒体的制作、滚筒镀铜、印版图像的制作、腐蚀或雕刻形成网穴、镀铬处理。
详细地讲,要经过下面这些步骤完成整个凹版制版凹版制版要经过图文处理和页面拼版、滚筒体的制作、滚筒镀铜、印版图像的制作、腐蚀或雕刻形成网穴、镀铬处理。
详细地讲,要经过下面这些步骤完成整个凹版制版过程。
(1)从凹版印刷机卸下已印完了的凹印滚筒。
(2)清洗去除凹印滚筒上的残余油墨。
(3)去除铬层。
(4)使用化学电镀方法或机械加工方法剥去图文层。
(5)镀铜准备。
(6)电镀铜层。
(7)对滚筒表面抛光。
(8)腐蚀或雕刻(在凹印滚筒表面生成图文)——印版图像制作阶段。
(9)试印(打样)。
(10)修正滚筒。
(11)镀铬准备(去脂、除氧、预热,有时还需要抛光)。
(12)镀铬。
(13)用细磨石或砂纸对滚筒表面抛光。
(14)滚筒存放或直接安装红凹印机上。
图7 -6所示为采用电子雕刻机的凹版制版全过程。
图7-6 采用电子雕刻机的凹版制版过程下一篇:凹版印刷滚筒的制作工艺
上一篇:凹版印刷工艺原理。
电雕凹版是目前国内软包装凹印行业用最普遍的一种印版,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本文将对软包装凹版的电雕制版工艺流程加以简单介绍。
接稿和审稿接稿和审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接稿人员首先必须与客户沟通好,弄清楚活件的类型:是新版、改版还是旧版重雕?如果是新版,就要经历图1所示的整个工艺流程;如果是改版且客户自带旧版辊的话,就可以省去机加工工序;如果是旧版重雕(比如铜层被划伤),则可以省去机加工和电脑制作两道工序。
下面以新活件为例对接稿和审稿工作进行介绍。
图1 电雕制版工艺流程图首先检查客户提供的资料(光盘、彩稿、塑料样或者标准色样、文字性说明等),并一一做好登记,因为有些物品资料在发货时还要随版返还客户。
接下来就该审稿了,一般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1)首先要确定稿件的成品尺寸,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2)根据稿件尺寸计算出合适的版辊尺寸(长度和直径)。
(3)确定堵孔的尺寸及版辊直径的递增值(一般为0.03mm)。
(4)根据印刷方式(里印或者表印)确定是制正版还是反版,如果是里印活件需制正版,表印活件则需制反版。
(5)根据稿件的具体情况确定分哪几色制版(即版辊数量)。
(6)根据印刷方式确定印刷色序,一般来说,里印活件的印刷色序是由深到浅,比如黑→蓝→红→黄→白,而表印活件的印刷色序则恰恰相反,通常是按照由浅到深的顺序进行印刷,比如黄→品红→青→黑。
(7)如果稿件铺满底色的话,确定是否要需要出血。
(8)确定客户对套印线的类型有无特殊要求。
(9)明确是采用普通的分切检测线,还是客户另有特殊要求。
(10)明确客户对分切方向有无特殊要求,在确定拼版方向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可以避免成品膜卷的重卷。
另外,如果产品要在自动包装机上自动包装,也需要考虑拼版方向。
(11)制袋技术的要求,比如是三封袋还是背封袋?如果是背封袋,制袋光标要用什么颜色?光标尺寸大小有无特殊要求?如果是三封袋,那么热封边的宽度应该留多少等。
电子雕刻凹版制作工艺流程从凹印版辊的制作流程来看,主要有以下步骤:印版基体制作、印版辊筒镀铜处理、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印版图像电子雕刻制作、印版辊筒镀铬。
其中,印版基体制作及印版镀铜辊筒处理是与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是同步进行的,当印刷机印版镀铜辊筒处理与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完成后,才可进行印版图像电子雕刻制作,最后印版镀铬,至此完成印版的全部制作过程。
1、印版基体制作印版基体的材料一般为无缝钢管,也有少数采用铝材料制作的。
因钢管价格低且坚固牢实,大多数都采用钢管,重量从10千克(窄幅小机型印刷机)到几百千克(宽幅大机型印刷机、单色凹版印刷机)。
钢管的壁厚从10mm到30mm,大尺寸滚筒则更厚。
按印刷机的印刷机电路板维修需要。
印版分为无轴和有轴类。
一般小型软包装印刷机均用无轴空心印版,大型印刷机用有轴印版。
在制作前,首先会由印刷厂提供其印刷机所用版辊的图纸,然后完全按照图纸要求选取合适的无缝钢管切割、焊接法兰、车倒角、研磨版辊表面,如果是带轴类的还要在印版的轴上加热封套,再经过必要的精度检验,达到图纸技术要求。
至此印版的基体加工就已完成了。
在此要注意的是无论做出短版印刷机的原版如何好或者电子雕刻的数据如何精确。
若不能制出高精度的印版基体,仍无法保证印刷品的质量,从这方面来说凹版可以说是各种印刷版中要求最严格的,其制造过程中用的各种精密加工机械设备有力地保证了版辊的精度要求。
2、印版辊筒镀铜处理不论印版辊筒基体是钢或铝材料(只要能满足要求的),在制作制版铜层之前,都要在其新加工出来的基辊表面镀预镀层,有多种方法高速电脑凹版印刷机可供选择。
如镀镍、氰化物镀铜。
然后镀制版铜层,这个铜层是电子雕刻的工作面。
所以它的质量必须符合下列要求:铜的纯度高、品粒细;镀层表面应光滑无凹陷、无条纹等;镀层有足够的硬度和韧性。
硫酸盐镀铜工艺是目前工艺较为先进的酸性高速硬质电镀铜法。
其阴极电流密度可以在13~20A/dm2范围内变化。
凹印制版流程凹印制版是一种常用的印刷工艺,广泛应用于包装、标签、宣传品等领域。
该流程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最终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详细描述凹印制版的步骤和流程,并针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确保流程清晰且实用。
步骤一:设计图稿准备凹印制版的第一步是准备设计图稿。
设计师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要求,使用设计软件制作印刷品的设计图。
在设计图稿中,需要考虑到印刷品的尺寸、色彩、图案、文本等要素,并与客户进行确认和审批。
设计图稿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步骤二:制作凹版版材在设计图稿确认后,需要将设计图稿转化为凹版版材。
凹板是一种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具有凹凸图案的模具,用于将油墨转移到印刷品上。
制作凹版版材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虚拟制版虚拟制版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将设计图稿转化为凹版图像的过程。
设计师将设计图稿导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通过软件工具进行裁剪、放大、缩小、修饰等操作,生成凹版图像并进行嵌点处理。
2. 凹版制作凹版制作是将凹版图像转移到凹板上的过程。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直接曝光制版和光刻制版两种。
直接曝光制版直接曝光制版是将凹版图像直接曝光在凹板上的方法。
首先,将制版材料通过UV 曝光设备进行曝光,将凹版图像转移到凹板的感光层上。
然后,将曝光后的凹板进行显影和固化处理,去除未曝光的部分感光层,使凹板图像清晰可见。
光刻制版光刻制版是利用光刻技术将凹版图像转移到凹板上的方法。
首先,将制版材料涂覆在凹板上形成光刻胶层。
然后,将凹板放入光刻机中,通过光刻机发射的UV光对凹版进行曝光。
曝光后,将凹板进行显影和固化处理,使凹版图像清晰可见。
3. 凹版加工在制作凹版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凹版的加工。
主要包括凹版的修整、打磨和硬化等。
修整是将凹板切割为合适的尺寸和形状,以便于后续的装配和使用。
打磨是利用研磨工具对凹版进行表面的磨光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毛刺和不良的凹状图案。
硬化是将凹板进行烘干或熟化处理,以增加凹板的硬度和耐磨性。
电子雕刻凹版的制版工艺电子雕刻凹版,是60年代出现的制版方法,其特点是不用炭素纸晒印,不再进行化学的腐蚀。
以图像处理后的义片为原稿,利用电子回路的雕刻机,在铜印版滚筒表面,直接雕刻出网穴制成印版。
电子雕刻凹版的画面细腻,层次丰富,质量容易控制,广泛的用于凹版印刷之中。
(一)电子雕刻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电子雕刻机由原稿滚筒(或叫扫描滚筒)、印版滚筒、扫描头、雕刻头、传动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组成。
电子雕刻机的工作原理是:扫描头对原稿进行扫描,从原稿上反射回来的强弱不同的光信号,经过光电转换器使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放大器和数据处理,使光的强弱转换为电流的大小,控制雕刻头在铜滚筒上进行雕刻。
电子雕刻机工作时,原稿滚筒和雕刻滚筒同步运转,同时,雕刻系统沿着滚筒轴向移动,用尖锐的钻石刀在雕刻滚筒上按信号雕刻出网穴,如图4-25所示。
雕刻系统由扫描系统通过计算机来控制,铜滚筒上形成的穴网,是计算机中一附加信号生成的,此信号能使刻刀连续有规则的振动,网穴的大小及深度由原稿的密度来决定,被扫描原稿的密度和被刻出的网穴深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在计算机上调整。
图4-25电子雕刻机工作原理图电子雕刻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如:能进行圆周方人放倍率的变化,圆周方向无缝雕刻,自动选择层次,调整网穴角度等。
(二)电子雕刻的凹版的制作电子雕刻凹版的制作过程为:制扫描底片→安装印版滚筒→测试→雕刻→镀铬1.制扫描底片以往的扫描底片,采用的是连续调的乳白片,造价昂贵,底片质量很难控制。
80年代,电子雕刻机加入电子转换组件,按设计好的程序进行胶凹转换,即用胶印用的加网底片,雕刻凹版。
因此,现在大多使用分色加网的底片制版。
2.安装印版滚筒用吊车将印版安装在电子雕刻机上,雕刻前清除版面的油污、灰尘、氧化物。
把扫描底片平服的粘贴在原稿滚筒上。
3.测试根据原稿(扫描片)的要求和油墨的色相,结合印刷产品制定试刻值,例如,装饰印刷的纸张比较粗糙,吸墨性强,雕刻深度须在45μm~50μm才能达印刷要求,必须调整雕刻放大器上的电流、电压。
电子雕刻机雕刻凹版的工艺规范电子雕刻机雕刻工艺流程(一)制定工艺电子雕刻机是凹印制版的核心技术,雕刻滚筒的质量是印刷质量的基础。
根据各种印刷适性,确定正确的网线、网角、网点值和通沟等基础数据,设置、调整符合各种印刷适性的电雕层次曲线,保证雕刻滚筒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根据网点与线数、角度、雕针所对应的类系来看,对某一套稿件在电雕之前,需要做充分分析,考虑各颜色之间的关系,合理地选用各类参数。
分析所选用工艺参数将会产生的结果,力争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能达到完美的还原效果,为客户所接受。
1.雕刻网线数雕刻网线数决定印品所表现的图像层次的丰富程度,同时也会对印刷品的其他质量方面产生影响。
在凹版雕刻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评价凹版制版质量的重要参数,即网穴宽度值,以及通过打样对评价印刷质量的重要参数,即反射密度值的测试,来确定对于不同雕刻网线数的凹版制版的工艺规范,一般地有:(1)雕刻网线数与网穴度和深度成反比,雕刻网线数低,单个网穴宽度大、深度就深。
反之则单个网穴宽度小、深度浅;(2)在高光区域,雕刻网线数高的反射密度与雕刻网线数低的反射密度相差不大;(3)在暗调区域,雕刻网线数低的网穴比雕刻网线数高的网穴既大又深。
网穴储墨量大、承印物墨层较厚是影响反射密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暗调区域雕刻网线数低的反射密度大;(4)雕刻网线数低时,印张中、暗调层次易被拉开,暗调不易并级。
而雕刻网线数高时,中暗调有压缩,虽然层次丰富,但易并级;(5)雕刻网线数低,网穴粗而疏,版辊同印张的图文边缘有明显锯齿。
线数高,网穴细而密,版辊同印张的图文边缘无明显锯齿;(6)相邻网点百分比两级间的网穴差值随雕刻网线数变化。
雕刻网线数低,相邻网点百分比两级间的网穴差值较大,雕刻网线数高,相邻网点百分比两级间的网穴差值较小;(7)印刷低档产品、实地和文字一般宜用50LPC~65 LPC低线数雕刻;印普通产品一般用65 LP C~75 LPC雕刻;印刷高档纸制品则用80 LPC~120 LPC雕刻为佳。
电雕凹版是目前国内软包装凹印行业用最普遍的一种印版,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本文将对软包装凹版的电雕制版工艺流程加以简单介绍。
接稿和审稿接稿和审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接稿人员首先必须与客户沟通好,弄清楚活件的类型:是新版、改版还是旧版重雕?如果是新版,就要经历图1所示的整个工艺流程;如果是改版且客户自带旧版辊的话,就可以省去机加工工序;如果是旧版重雕(比如铜层被划伤),则可以省去机加工和电脑制作两道工序。
下面以新活件为例对接稿和审稿工作进行介绍。
图1 电雕制版工艺流程图首先检查客户提供的资料(光盘、彩稿、塑料样或者标准色样、文字性说明等),并一一做好登记,因为有些物品资料在发货时还要随版返还客户。
接下来就该审稿了,一般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1)首先要确定稿件的成品尺寸,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2)根据稿件尺寸计算出合适的版辊尺寸(长度和直径)。
(3)确定堵孔的尺寸及版辊直径的递增值(一般为0.03mm)。
(4)根据印刷方式(里印或者表印)确定是制正版还是反版,如果是里印活件需制正版,表印活件则需制反版。
(5)根据稿件的具体情况确定分哪几色制版(即版辊数量)。
(6)根据印刷方式确定印刷色序,一般来说,里印活件的印刷色序是由深到浅,比如黑→蓝→红→黄→白,而表印活件的印刷色序则恰恰相反,通常是按照由浅到深的顺序进行印刷,比如黄→品红→青→黑。
(7)如果稿件铺满底色的话,确定是否要需要出血。
(8)确定客户对套印线的类型有无特殊要求。
(9)明确是采用普通的分切检测线,还是客户另有特殊要求。
(10)明确客户对分切方向有无特殊要求,在确定拼版方向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可以避免成品膜卷的重卷。
另外,如果产品要在自动包装机上自动包装,也需要考虑拼版方向。
(11)制袋技术的要求,比如是三封袋还是背封袋?如果是背封袋,制袋光标要用什么颜色?光标尺寸大小有无特殊要求?如果是三封袋,那么热封边的宽度应该留多少等。
电子雕刻凹版制作工艺流程
从凹印版辊的制作流程来看,主要有以下步骤:印版基体制作、印版辊筒镀铜处理、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印版图像电子雕刻制作、印版辊筒镀铬。
其中,印版基体制作及印版镀铜辊筒处理是与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是同步进行的,当印刷机印版镀铜辊筒处理与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完成后,才可进行印版图像电子雕刻制作,最后印版镀铬,至此完成印版的全部制作过程。
1、印版基体制作
印版基体的材料一般为无缝钢管,也有少数采用铝材料制作的。
因钢管价格低且坚固牢实,大多数都采用钢管,重量从10千克(窄幅小机型印刷机)到几百千克(宽幅大机型印刷机、单色凹版印刷机)。
钢管的壁厚从10mm到30mm,大尺寸滚筒则更厚。
按印刷机的印刷机电路板维修需要。
印版分为无轴和有轴类。
一般小型软包装印刷机均用无轴空心印版,大型印刷机用有轴印版。
在制作前,首先会由印刷厂提供其印刷机所用版辊的图纸,然后完全按照图纸要求选取合适的无缝钢管切割、焊接法兰、车倒角、研磨版辊表面,如果是带轴类的还要在印版的轴上加热封套,再经过必要的精度检验,达到图纸技术要求。
至此印版的基体加工就已完成了。
在此要注意的是无论做出短版印刷机的原版如何好或者电子雕刻的数据如何精确。
若不能制出高精度的印版基体,仍无法保证印刷品的质量,从这方面来说凹版可以说是各种印刷版中要求最严格的,其制造过程中用的各种精密加工机械设备有力地保证了版辊的精度要求。
2、印版辊筒镀铜处理
不论印版辊筒基体是钢或铝材料(只要能满足要求的),在制作制版铜层之前,都要在其新加工出来的基辊表面镀预镀层,有多种方法高速电脑凹版印刷机可供选择。
如镀镍、氰化物镀铜。
然后镀制版铜层,这个铜层是电子雕刻的工作面。
所以它的质量必须符合下列要求:铜的纯度高、品粒细;镀层表面应光滑无凹陷、无条纹等;镀层有足够的硬度和韧性。
硫酸盐镀铜工艺是目前工艺较为先进的酸性高速硬质电镀铜法。
其阴极电流密度可以在13~20A/dm2范围内变化。
所制得的铜层硬度为维氏(210±10)HV能满足电雕版的要求。
高速电镀所用阳极消耗较快,阳极选用球形铜锡膏印刷机块能尽量扩大阳极实际表面积防止阳极钝化。
又因纯铜阳极溶解不良,易产生铜粉影响铜层质量,而含磷0.1%的铜阳极由于Cu(非化学计算成分)的存在,在相同条件下溶解均匀且有较高的溶解速度。
硫酸盐镀铜法镀液一般工艺:在此情况下,阳极和阴极电流效率接近100%
硫酸铜150~300g/l
硫酸40~110g/l
温度20℃~50℃
阴极电流密度10~30A/dm2
添加剂适量
要注意的是电解镀铜要达到相当的速度和质量要求,添加剂是必不可少的。
其选择要具名片印刷机报价体到工艺规范。
铜层镀好以后,还要经过从瑞士进口的车磨联合机切削或研磨机研磨、抛光机抛光等工序制作。
使版辊的直径公差、平行度公差及表面光洁度均达到要求,至此镀铜版理基本完成。
由于工艺等原因制得的铜层有时难免出现砂眼、短划痕等缺陷。
补救方法如下:清洁修正区域,把辊筒作为阴极,从整流器正极引一导线,裸露部分用棉花包裹,浸渍电镀液作阳极在待修正区域上来回彩印龙名片胶印机轻擦,直到完全补镀上铜为止,要注意电压的调整,以防镀层烧焦,造成刷镀层与制版铜层的结合力不强而前功尽弃。
最后用水磨砂纸打磨或再次在研磨研磨即可。
3、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
首先要了解客户的要求。
是原稿复制,还是在原稿上基础上进行再设计。
然后对原稿扫描,要求扫描得到的图像清晰、色彩尽量接近原稿、文字线条清晰不要有虚影,尺寸不要变形等,然后按照客户要求结合无铅焊凹印印刷的特点使用专业处理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Freehand、Coreldraw等等对图像、文字、渐变色等等进行制作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电分图整体调整为主,不要这里选一下调一下,那里选一下调一下,容易出现局部色偏现象,能用曲线调整的,尽量不要用选校。
二、能用专色制作的。
尽量用专色制作,以保证印刷稳定。
三、对于一些在小印刷机的印版,因其速度慢。
转移差,应将电分图和喷图整体稍做加深,便于客户线路板丝印机印刷。
四、细小文字的应适当加粗,线条细小于0.2mm的也应适当加粗,以保证能雕刻出来。
五、弥盖的做法应刻浅色进深色下,一般在0.2mm以上,以保证套印。
六、图像的色彩管理一定要到位,否则最终印版很难达到客户的要求。
4、印版图像电子雕刻制作
上海运城制版有限公司使用从德国或瑞士进口的先进雕刻机在图像文件制作完成后,并对图像文件进行RIP后,然后在电雕工作站上进行操作,具体有以下步骤印刷机维修招聘:定电雕工艺、拼版、装印版、试雕刻、雕刻。
首先根据需要选定各色所用的电雕工艺,即网线、网角、曲线、暗调、通道、高光、针角、边缘增强;然后再按照客户要求的拼版图进行拼版。
即设置辊周长、雕刻宽度、套版线的位置、各色图案的位置及横向、竖向的数量、设置雕刻方式(螺旋、步进、无缝接);然后装印版准备雕刻,在雕刻版辊以前。
要将版辊表面进行清洁、润滑处理。
使之达到雕刻中不易打针、滑伤版面;
然后进优诺锡膏试雕刻。
按照所定雕刻工艺参数,选用所需电雕针角,试出需要的网点暗调、通道、高光的大小。
然后就可以进行正式雕刻了,雕刻完成后,注意检查版面有无滑伤、打针等不正常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常用的电雕针有90°、100°、110°、120°、130°、140°,电雕的网线范围从40线至200线,电雕网角从30°至60°,其产生的工艺参数匹配有很多种,能否正确选用,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产品质量,在使用时一定要慎重。
5、印版辊筒镀铬
凹印版辊经过电雕在铜层二手单色印刷机上形成网穴以后,版辊制作就算完成了。
但印刷过程中油墨掉落于铜层表面非网孔部分时,铜面容易被刮刀刮伤,因此要在铜层表面镀上一层10μm左右的硬铬层。
至此,一根凹印印版滚筒就制作成了。
在镀铬这一道程序里。
需要经过以下步骤:清洗、脱脂、镀铬、抛光。
清洗与脱脂的目的是将版面的油脂、脏污去掉,抛光则是为了把镀铬过程中网穴边缘的毛刺打磨掉。
凹印版辊表面所镀铬层有很高的硬名片胶印机价格度及高度的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通过镀铬使印版表面的铜层不受损伤是制作印刷版辊必须的一道程序。
而要提高印版的耐印力主要也是提高铬层的硬度。
如印数要达80万转,铬的硬度需要950HV左右。
铬层硬度与温度、电流密度、铬酐及硫酸的含量都有密切的关系,需要严格控制。
随着凹印制版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电子雕刻凹版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的完善,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展,相信在四色印刷机报价未来的一段时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