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实验一八数码问题

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实验一八数码问题

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实验一八数码问题
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实验一八数码问题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课程实验报告

int stnum[] = {2,1,6,4,0,8,7,5,3};

int tanum[] = {1,2,3,8,0,4,7,6,5};

solve(stnum,tanum);

}

}

运行结果截图如下所示

结论分析与体会: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数据库系统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线上 一、选择题 1、数据是以()的方式存储于操作系统(OS)之中的。 A、数据文件 B、日志文件 C、存储类型 D、并行 正确答案:A 2、()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A、数据管理 B、数据处理 C、数据加工 D、数据收集 正确答案:A 3、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 A、DDA B、DB C、DBA D、DBMS 正确答案:D 4、Oracle数据库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1支持单用户、大事务量的事务处理 2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 3提供对于数据库操作的接口 4支持集中式数据处理 5可移植性、可兼容性和可连接性 A、12 B、235 C、35 D、25 正确答案:B 5、()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系统 D、数据库管理员 正确答案:A 6、一般来说,数据库用户账号总是与某一登录账号相关联,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用户 A、sa B、system C、guest D、admin 正确答案:C 7、()以自由软件为主。 A、MySQL B、SQL Server C、Dreanwaver D、Oracle 正确答案:A 8、数据库的简称()A、DAB、DBC、BDD、DD 正确答案:B 9、()是自由软件,因此不属于厂商产品,所以归属于应用中间件软件。 A、MSSQL B、MySQL C、oracle D、linux正确答案:B10、MS SQL Server 能在那两种安全模式下运行A、数据库认证模式 B、WINDOWS认证模式 C、混合模式 D、安全认证模式 正确答案:BC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

第三章搜索推理技术 3-1什么是图搜索过程?其中,重排OPEN表意味着什么,重排的原则是什么? 图搜索的一般过程如下: (1) 建立一个搜索图G(初始只含有起始节点S),把S放到未扩展节点表中(OPEN表)中。 (2) 建立一个已扩展节点表(CLOSED表),其初始为空表。 (3) LOOP:若OPEN表是空表,则失败退出。 (4) 选择OPEN表上的第一个节点,把它从OPEN表移出并放进CLOSED表中。称此节点为节 点n,它是CLOSED表中节点的编号 (5) 若n为一目标节点,则有解并成功退出。此解是追踪图G中沿着指针从n到S这条路径 而得到的(指针将在第7步中设置) (6) 扩展节点n,生成不是n的祖先的那些后继节点的集合M。将M添入图G中。 (7) 对那些未曾在G中出现过的(既未曾在OPEN表上或CLOSED表上出现过的)M成员设置一 个通向n的指针,并将它们加进OPEN表。 对已经在OPEN或CLOSED表上的每个M成员,确定是否需要更改通到n的指针方向。 对已在CLOSED表上的每个M成员,确定是否需要更改图G中通向它的每个后裔节点的指针方向。 (8) 按某一任意方式或按某个探试值,重排OPEN表。 (9) GO LOOP。 重排OPEN表意味着,在第(6)步中,将优先扩展哪个节点,不同的排序标准对应着不同的搜索策略。 重排的原则当视具体需求而定,不同的原则对应着不同的搜索策略,如果想尽快地找到一个解,则应当将最有可能达到目标节点的那些节点排在OPEN表的前面部分,如果想找到代价最小的解,则应当按代价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排OPEN表。 3-2 试举例比较各种搜索方法的效率。

山东大学数据库第四次实验实验报告

實驗4 視圖操作 實驗目の:掌握創建、刪除視圖のSQL語句の用法,掌握使用企業管理器創建、視圖の方法。 實驗准備: 1)了解創建視圖方法。 2)了解修改視圖のSQL 語句の語法格式。 實驗內容: 1)使用企業管理器創建視圖 a)在pubs數據庫中以authors表為基礎,建立一個名為CA_authorの視圖, 使用該視圖時,將顯示所有state為CAの作者の基本信息。 2)使用SQL語句創建視圖 a)在查詢分析器中利用author表建立一個每個作者のID,lname,fname, phone,addressの視圖S_author。 b)建立一個employee_date視圖,利用employee表中信息,顯示1991年 1月1日之後雇傭の雇員のid,name,minit,job_id。 3)刪除視圖 a)使用企業管理器S_author視圖 b)使用SQL語句刪除CA_author、employee_date視圖 實驗要求: 用不同の方法創建視圖。 實驗步驟如下: 一、使用企業管理器創建視圖 a )在pubs數據庫中以authors表為基礎,建立一個名為CA_author の視圖,使用該視圖時,將顯示所有state為CAの作者の基本信息。

①右鍵點擊pubs數據庫文件下の視圖,選擇“新建視圖”,在彈出來の“添加表”中添加表authors。 ②在“添加表”一欄中添加表authors後點擊“關閉”,並全選author表中所有項目。 ③點擊保存,從彈出來の“選擇名稱”框中輸入視圖名稱“CA_author”。

④添加名為CA_author の視圖成功。 ⑤顯示所有state為CAの作者の基本信息。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Word版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实验指导书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前言 本实验是为了配合《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的理论学习而专门设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更高级课程和信息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书共分为八个实验:1.产生式系统实验;2.模糊推理系统实验;3.A*算法求解8数码问题实验;4.A*算法求解迷宫问题实验;5.遗传算法求解函数最值问题实验;6.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实验;7.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8.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每个实验包括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条件、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和实验报告等六个项目。 本实验指导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实验的教学大纲;第二部分是介绍八个实验的内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实验指导书的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目录 实验教学大纲 (1) 实验一产生式系统实验 (3) 实验二模糊推理系统实验 (5) 实验三A*算法实验I (9) 实验四A*算法实验II (12) 实验五遗传算法实验I (14) 实验六遗传算法实验II (18) 实验七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 (20) 实验八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 (24)

实验教学大纲 一、学时:16学时,一般安排在第9周至第16周。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运行环境:PC机、Visual C++ 6.0、Matlab 7.0。 三、实验项目及教学安排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 平台实验内容学 时 类型教学 要求 1产生式系统应用VC++设计知识库,实现系统识别或 分类等。 2设计课内 2模糊推理系统应用Matlab1)设计洗衣机的模糊控制器; 2)设计两车追赶的模糊控制 器。 2验证课内 3A*算法应用I VC++设计与实现求解N数码问题的 A*算法。 2综合课内4A*算法应用II VC++设计与实现求解迷宫问题的A* 算法。 2综合课内5遗传算法应用I Matlab1)求某一函数的最小值; 2)求某一函数的最大值。 2验证课内6遗传算法应用II VC++设计与实现求解不同城市规模 的TSP问题的遗传算法。 2综合课内 7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Matlab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字识 别设计; 2)基于离散Hopfiel神经网络 的联想记忆设计。 2验证课内 8基于神经网络的 优化计算 VC++设计与实现求解TSP问题的连2综合课内 四、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单独按五分制评定。凡实验成绩不及格者,该门课程就不及格。学生的实验成绩应以平时考查为主,一般应占课程总成绩的50%,其平时成绩又要以实验实际操作的优劣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对于实验课成绩,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考核,都必须按实验课的目的要求,以实际实验工作能力的强弱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

山东大学数据库实验答案2—8

山东大学数据库实验答案2—8 CREATE TABLE test2_01 AS SELECT SID, 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sid NOT IN ( SELE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 CREATE TABLE test2_02 AS SELECT SID, 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SID IN ( SELECT DISTIN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CID IN ( SELECT C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SID='200900130417' ) ) CREATE TABLE test2_03 AS

select SID,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SID in ( select distin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CID in (select CID from PUB.COURSE where FCID='300002') ) CREATE TABLE test2_04 AS select SID,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SID in ( select distin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CID in (select CID from PUB.COURSE where NAME='操作系统') intersect select distin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CID in (select CID from PUB.COURSE where NAME='数据结构') ) create table test2_05 as with valid_stu(sid,name) as ( select SID,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AGE=20 and SID in (sele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 select sid,name as name,ROUND(avg(score)) as avg_score,sum(score) as sum_score from PUB.STUDENT_COURSE natural join valid_stu where SID in (select SID from valid_stu) group by SID,NAME create table test2_06 as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总结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总结 1、感知能力、 2、记忆与思维能、 3、学习能力、 4、行为能力(表达能力)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知识表示、机器感知、机器思维、机器学习、机器行为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近期目标:使现有的电子数字计算机更聪明、更有用,使它不仅能做一般的数值计算及非数值信息的数据处理,而且能运用知识处理问题,能模拟人类的部分智能行为。建造智能机器人代替人类的部分智力劳动。远期目标:用自动机模仿人类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最终目标:机器智能实现生物智能的各项功能。智能行为:感知、推理、学习、通信和复杂环境下的动作行为知识发现的处理过程:数据挖掘、数据选择、知识评价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人工智能的研究途径:心理模拟、生理模拟和行为模拟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智能控制、智能管理、智能决策、智能仿真。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表示、运算、搜索归纳技术、联想技术人工智能(机器智能)、学科和能力:(书)所谓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或者说是人们使机器具有类似于人的智能。从学科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它的近期主要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能功能,并开发相关理论和技术。从能力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功能。对认知

行为进行研究:心理活动的最高层级是思维策略,中间一层是初级信息处理,最低层级是生理过程,与此相应的是计算机程序、语言和硬件。研究认知过程的主要任务是探求高层次思维决策与初级信息处理的关系,并用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思维策略水平,而用计算机语言模拟人的初级信息处理过程。人工智能新的研究热点:新的研究热点:分布式人工智能与Agent,计算智能与进化计算,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超市市场商品数据分析),人工生命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知识的一般概念: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认识和经验知识表示:是研究用机器表示知识的可行性、有效性的一般方法,是一种数据结构与控制结构的统一体,既考虑知识的存储又考虑知识的使用。知识表示的要求:表示能力、可利用性、可实现性、可组织性、可维护性、自然性、可理解性状态空间法的三要素:状态、算符、状态空间方法问题求解技术:问题的表示和求解的方法二种不确定性:关于证据的不确定性和关于结论的不确定性原子公式:由若干谓词符号和项组成问题的状态空间包含三种说明的集合:初始状态集合S、操作符集合以及目标状态集合“我听音乐或者绘画”的谓词表示的析取式LISTEN(I,MUSIC)VDRAW(I,PAINTING)句子变换成子句形式:(x){P(x)→P(x)} (ANY x) { P(x)P(x) } (ANY x) {~P(x)

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复习参考(2017春)(带答案)

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复习参考(2017春)(带答案)

复习参考题2016秋 一、填空 1.构成产生式系统的基本元素有综合数据库、规则库、控制系统,控制策略按执行规则的方式分类,分为正向、逆向、双向三类。 2.归结过程中控制策略的作用是给出控制策略,以使仅对选择合适的子句间方可做归结,避免多余的、不必要的归结式出现或者说,少做些归结仍能导出空子句。常见的控制策略有线性归结策略、支持集策略、单元归结、输入归结。 3.公式G和公式的子句集并不等值,但它们在不可满足的意义下是一致的。 4.与或图的启发式搜索算法(AO*算法)的两个过程分别是图生成过程即扩展节点和计算耗散值的过程。 5.人工智能的研究途径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称为符号主义,认为人类智能基本单元是符号。另一种观点称为连接主义(仿生主义),认为职能的基本单元是神经元。 6.集合{P(a, x, f (g(y)), P(z, f(z),f(u)))的mgu(最一般合一置换)为{z/a, f(x)/x, u/g(y)}。 7.语义网络是对知识的有向图表示方法,一个最简单的语义网络是一个形如节点1、弧、节点2的三元组,语义网络可以描述事物间多种复杂的语义关系、常用ISA、AKO弧表示节点间具有类属的分类关系。语义网络下的推理是通过继承和匹配实现的。 8.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之一就是机器学习。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可分为连接学习、归纳学习、分析学习和遗传算法与分类器系统等。一个机器学习系统应有环境、知识库、学习环节和执行环节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9.常用的知识表示法有逻辑表示法、产生式规则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框架理论表示法、过程表示法等。 10.有两个A*算法A1和A2,若A1比A2有较多的启发信息,则 h1(n)>h2(n)。 11.关于A算法与A*算法,若规定h(n)≥0,并且定义启发函数:f*(n)=g*(n)+h*(n) 表示初始状态S0经点n到目标状态S g最优路径的费用。其中g*(n)为S0到n的最小费用, h*(n)为到S g的实际最小费用。若令h(n)≡0,则A算法相当于宽度优先搜索,因为上一层节点的搜索费用一般比下一层的小。若g(n)≡h(n)≡0则相当于随机算法。若g(n)≡0,则相当于最佳优先算法。特别是当要求h(n)≤h*(n)就称这种A算法为A*算法。

山东大学《数据库系统》上机实验答案 详细整理 2013最新版

数据库实验(一) 熟悉环境、建立/删除表、插入数据 Drop table 表名 update dbtest set test=1 select * from dbscore 1.教师信息(教师编号、姓名、性别、年龄、院系名称) test1_teacher:tid char 6 not null、name varchar 10 not null、sex char 2、age int、dname varchar 10。 根据教师名称建立一个索引。 1、create table test1_teacher( tid char(6)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10) not null, sex char(2), age int, dname varchar(10) ) 2.学生信息(学生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院系名称、班级)test1_student:sid char 12 not null、name varchar 10 not null、sex char 2、age int、birthday date(oracle的date类型是包含时间信息的,时间信息全部为零)、dname varchar 10、class varchar(10)。 根据姓名建立一个索引。 2、create table test1_student(

sid char(12)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10) not null, sex char(2), age int, birthday date, dname varchar(10), class varchar(10) ) 3.课程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先行课编号、学分) test1_course:cid char 6 not null、name varchar 10 not null、fcid char 6、credit numeric 2,1(其中2代表总长度,1代表小数点后面长度)。 根据课程名建立一个索引。 3、create table test1_course( cid char(6)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10) not null, fcid char(6), credit numeric(2,1) ) 4.学生选课信息(学号、课程号、成绩、教师编号) test1_student_course:sid char 12 not null、cid char 6 not null、 score numeric 5,1(其中5代表总长度,1代表小数点后面长度)、tid char 6。 4、 create table test1_student_course( sid char(12) , cid char(6) , score numeric(5,1), tid char(6), primary key(sid,cid),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

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 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 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问题规约的实质: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定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由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节点用于表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 2-2 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 用S i(nC, nY) 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目,由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 1. nC=0 2. nC=3 3. nC=nY>=0 (当nC不等于0或3) 用d 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士数目的变化,dY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当i为偶数时,dC,dY同时为非负数,表示船驶向对岸,i为奇数时,dC, dY同时为非正数,表示船驶回岸边。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上课讲义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实验指导书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前言 本实验是为了配合《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的理论学习而专门设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更高级课程和信息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书共分为八个实验:1.产生式系统实验;2.模糊推理系统实验;3.A*算法求解8数码问题实验;4.A*算法求解迷宫问题实验;5.遗传算法求解函数最值问题实验;6.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实验;7.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8.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每个实验包括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条件、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和实验报告等六个项目。 本实验指导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实验的教学大纲;第二部分是介绍八个实验的内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实验指导书的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目录 实验教学大纲 (1) 实验一产生式系统实验 (4) 实验二模糊推理系统实验 (6) 实验三 A*算法实验I (11) 实验四 A*算法实验II (14) 实验五遗传算法实验I (16) 实验六遗传算法实验II (21) 实验七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 (24) 实验八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 (28)

实验教学大纲 一、学时:16学时,一般安排在第9周至第16周。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运行环境:PC机、Visual C++ 6.0、Matlab 7.0。 三、实验项目及教学安排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 平台 实验内容学 时 类型教学 要求 1 产生式系统应 用VC++ 设计知识库,实现系统识 别或分类等。 2 设计课内 2 模糊推理系统 应用Matlab 1)设计洗衣机的模糊控制 器; 2)设计两车追赶的模糊控 制器。 2 验证课内 3 A*算法应用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N数码问 题的A*算法。 2 综合课内4 A*算法应用I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迷宫问题 的A*算法。 2 综合课内 5 遗传算法应用 I Matlab 1)求某一函数的最小值; 2)求某一函数的最大值。 2 验证课内 6 遗传算法应用 I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不同城市 规模的TSP问题的遗传算 法。 2 综合课内 7 基于神经网络 的模式识别Matlab 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 字识别设计; 2)基于离散Hopfiel神经 网络的联想记忆设计。 2 验证课内 8 基于神经网络 的优化计算VC++ 设计与实现求解TSP问题 的连续Hopfield神经网 络。 2 综合课内 四、实验成绩评定

山东大学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一。黑盒测试 一、等价类划分 电话号码问题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名称和内容分别是: (1)地区码:空白或三位数字; (2)前缀:非'0'或'1'的三位数字; (3)后缀:4 位数字。 假定被测程序能接受一切符合上述规定的电话号码,拒绝所有不符合规定的电话号码。根据该程序的规格说明,作等价类的划分,并设计测试方案。 根据题目,分别将地区码、前缀、后缀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如下: 输入有效等价类编号无效等价类编号 地区码空白 1 包含其他字符 3 三位数字 2 少于三位 4 多于三位 5 前缀非0或 非1的三位数6 包含其他字符8 包含0的三位数9 包含1的三位数10 少于三位数11 多于三位数12 后缀四位数字7 包含其他字符13 少于四位数14 多于四位数15 根据上图的分析,可的测试用例 测试数据预期结果覆盖类地区码前缀后缀 空白555 4344 接受(有效)1、6、7 232545 4343 接受(有效)2、6、7 A23 322 4343 拒绝(无效) 3 21322 4343 拒绝(无效) 4 2323322 4343 拒绝(无效) 5 232 32A4343 拒绝(无效)8 232 208 4343 拒绝(无效)9 232 1114343 拒绝(无效)10

232 32 4343 拒绝(无效)11 232 322224343 拒绝(无效)12 232 322 4AS2 拒绝(无效)13 232 322 434拒绝(无效)14 232 322 434311拒绝(无效)15 三角形问题根据下面给出的规格说明,利用等价类划分的方法,给出足够的测试用例。一个程序读入三个整数。把此三个数值看成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边。这个程序要打印出信息,说明不是三角形、三角形是三边不等的、是等腰的、还是等边的。 分析题目中给出和隐含的对输入条件的要求: (1)整数(2)三个数(3)非零数(4)正数 (5)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6)等腰(7)等边 如果 a 、 b 、 c 满足条件( 1 ) ~ ( 4 ),则输出下列四种情况之一: 1)如果不满足条件(5),则程序输出为 " 非三角形 " 。 2)如果三条边相等即满足条件(7),则程序输出为 " 等边三角形 " 。 3)如果只有两条边相等、即满足条件(6),则程序输出为 " 等腰三角形 " 。 4)如果三条边都不相等,则程序输出为 " 一般三角形 " 。 列出等价类表并编号

山大数据库简答题整理

1、事务的定义及其特性 答:事务是由一系列操作序列构成的程序执行单元,这些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的ACID特性: 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中包含的所有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一致性(Consistency) 事务的隔离执行必须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 隔离性(Isolation) 系统必须保证事务不受其它并发执行事务的影响 持久性(Durability) 一个事务一旦提交之后,它对数据库的影响必须是永久的。 2、完整性约束: 数据库完整性(Database Integrity)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数据库完整性由各种各样的完整性约束来保证,因此可以说数据库完整性设计就是数据库完整性约束的设计。 1、实体完整性:要求每个关系模式有且仅有一个主码,每个主码的值必须唯一, 而且不能为空。 2、域完整性:数据库表中的列必须满足某种特定的数据类型或约束。其 中约束又包括取值范围、精度等规定。表中的CHECK、FOREIGN KEY 约 束和DEFAULT、 NOT NULL定义都属于域完整性的范畴。 3、参照完整性:参照的完整性要求关系中不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实体。当更新、 删除、插入一个表中的数据时,通过参照引用相互关联的另一个表 中的数据,来检查对表的数据操作是否正确。 3.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大部分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和数据操 作语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模式结构与权限约束,实现对数据的追加、删除等操作。 4.什么是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系统如何实现数据独立性? 答: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及数据结构的修改不会引起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实验指导书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前言 本实验是为了配合《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的理论学习而专门设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更高级课程和信息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书共分为八个实验:1.产生式系统实验;2.模糊推理系统实验;3.A*算法求解8数码问题实验;4.A*算法求解迷宫问题实验;5.遗传算法求解函数最值问题实验;6.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实验;7.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8.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每个实验包括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条件、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和实验报告等六个项目。 本实验指导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实验的教学大纲;第二部分是介绍八个实验的内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实验指导书的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目录 实验教学大纲 (1) 实验一产生式系统实验 (4) 实验二模糊推理系统实验 (7)

实验三A*算法实验I (13) 实验四A*算法实验II (17) 实验五遗传算法实验I (19) 实验六遗传算法实验II (26) 实验七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 (29) 实验八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 (35)

实验教学大纲 一、学时:16学时,一般安排在第9周至第16周。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运行环境:PC机、Visual C++ 6.0、Matlab 7.0。 三、实验项目及教学安排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 平台实验内容学 时 类型教学 要求 1 产生式系统应用VC++ 设计知识库,实现系统识别或 分类等。 2 设计课内 2 模糊推理系统应 用Matla b 1)设计洗衣机的模糊控制器; 2)设计两车追赶的模糊控制 器。 2 验证课内 3 A*算法应用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N数码问题的 A*算法。 2 综合课内 4 A*算法应用I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迷宫问题的A* 算法。 2 综合课内 5 遗传算法应用I Matla b 1)求某一函数的最小值; 2)求某一函数的最大值。 2 验证课内 6 遗传算法应用I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不同城市规模 的TSP问题的遗传算法。 2 综合课内7 基于神经网络的Matla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字识 2 验证课内

山东大学数据库系统SQL上机实验代码test2——test8(2014最新版)

Test2 (1)create table test2_01 as select sid,name From pub.student p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c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sid=p.sid) (2)create table test2_02 as select sid,name From pub.student natural join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cid in (select c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sid=’200900130417’) (3)create table test2_03 as select sid,name From pub.student natural join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cid in (select cid from pub.course where fcid=’300002’) (4)create table test2_04 as select sid,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sid in(select sid from pub.course ,pub .student_course where student_course.cid=course.cid and name='操作系统' ) And sid in(select sid from pub.course ,pub .student_course where student_course.cid=course.cid and name='数据结构' ) (5)create table test2_05 as select student.sid,name,cast(avg(score) as numeric(5,0)) avg_score, sum (score) sum_score from pub.student_course,pub.student Where pub.student_course.sid=pub.student.sid and age='20' group by student.sid,name (6)create table test2_06 as select cid,max(score)max_score From pub.student_course Group by cid (7)create table test2_07 as select sid,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name not in (select 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name like (‘张%’) or name like (‘李%’) or name like (‘王%’) (8)create table test2_08 as select substr(name,1,1) second_name,count (*) p_count From pub.student Group by substr(name,1,1) (9)create table test2_09 as select pub.student.sid,name,score From pub.student,pub.student_course Where pub.student.sid=pub.student_course.sid and cid='300003' (10)create table test2_10 as select sid,c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score is not null Test3 (1)create table test3_01 as select * from pub.Student_31 delete from test3_01 where length(translate(sid,'\0123456789','\'))>0 (2)create table test3_02 as select * from pub.Student_31 delete from test3_02 where age<>2012-extract(year from birthday)

大数据库-第四次实验报告材料-视图-t-sql语句

实验十报告创建视图 兰州大学数据库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掌握创建视图的SQL语句的用法。 2.掌握使用企业管管理器创建视图的方法。 3.掌握使用创建视图向导创建视图的方法。 4.掌握查看视图的系统存储过程的用法。 5.掌握修改视图的方法。 一.实验准备 1.了解创建视图方法。 2.了解修改视图的SQL语句的语法格式。 3.了解视图更名的系统存储过程的用法。 4.了解删除视图的SQL语句的用法。 二.实验要求 1.用不同的方法创建视图。 2.提交实验报告,并验收实验结果。 三.实验内容 1.创建视图 (1)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视图 ①在EDUC库中以“student”表为基础,建立一个名为“V_计算机系学生”的视图。 在使用该视图时,将显示“student”表中的所有字段.

视图如下: (2) 使用SQL语句创建视图

①在查询分析器中建立一个每个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名及成绩的视图S_C_GRADE;Create VIEW S_C_GRADE AS SELECT student.sno,sname,cname,score FROM student,course,student_course WHERE student.sno=student_course.sno AND https://www.doczj.com/doc/9a2390272.html,o=student_https://www.doczj.com/doc/9a2390272.html,o; 视图如下:

②建立一个所有计算机系学生的学号、选修课程号以及平均成绩的视图COMPUTE_AVG_GRADE; Create VIEW COMPUTE_AVG_GRADE AS SELECT student.sno,https://www.doczj.com/doc/9a2390272.html,o,AVG(score)'平均成绩' FROM student,course,student_course WHERE student.sno=student_course.sno AND https://www.doczj.com/doc/9a2390272.html,o=student_https://www.doczj.com/doc/9a2390272.html,o AND student.dno='CS' GROUP BY student.sno,https://www.doczj.com/doc/9a2390272.html,o; 视图如下: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数据库系统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数据库系统原理》模拟题 一、选择题 1.SQL Server 2000是一个( C )的数据库系统。 A、网状型 B、层次型 C、关系型 D、以上都不是 2.SQL Server 2000 企业版可以安装在操作系统上。( C ) A、Microsoft Windows 98 B、Microsoft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C、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 D、Microsoft Windows XP 3.SQL Server 2000 采用的身份验证模式有( D )。 A、仅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 B、仅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 C、仅混合模式 D、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和混合模式 4.SQL Server 2000提供了一整套管理工具和实用程序,其中负责启动、暂停和停止SQL Server的4种服务的是( D )。 A、企业管理器 B、导入和导出数据 C、事件探察器 D、服务管理器 5.为存贮不同出版商出版的书的材料,用CREATE TABLE 语句创建以下表。() CREATE TABLE Books ( cBookId char(4) not null, cPublisherId char(6) not null, cBookName char(30) not null, iBookPrice int not null ) CREATE TABLE Publisher ( cPublisherId char(6) not null, cPublisherName char(30) not null, cPublisherAddress char(40) not null, cPublisherCity char(35) not null,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 136#——数据库系统原理 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数据库系统原理》模拟题 1 一、选择题 1.SQL Server 2000是一个( C )的数据库系统。 A、网状型 B、层次型 C、关系型 D、以上都不是 2.SQL Server 2000 企业版可以安装在操作系统上。( C ) A、Microsoft Windows 98 B、Microsoft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C、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 D、Microsoft Windows XP 3.SQL Server 2000 采用的身份验证模式有( D )。 A、仅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 B、仅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 C、仅混合模式 D、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和混合模式 4.SQL Server 2000提供了一整套管理工具和实用程序,其中负责启动、暂停和停止SQL Server的4种服务的是( D )。 A、企业管理器 B、导入和导出数据 C、事件探察器 D、服务管理器 5.为存贮不同出版商出版的书的材料,用CREATE TABLE 语句创建以下表。() CREATE TABLE Books ( cBookId char(4) not null, cPublisherId char(6) not null, cBookName char(30) not null, iBookPrice int not null ) CREATE TABLE Publisher ( cPublisherId char(6) not null, cPublisherName char(30) not null, cPublisherAddress char(40) not null, cPublisherCity char(35) not null, 复习资料,自我完善,仅供参考,考完上交!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概论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教学讲义 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论

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论 一、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这一术语是1956年在美国的Dartmouth大学召开的世界第一次AI会议上由麻省理工学院的青年数学教师John McCarthy提议而使用的。AI这一学科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国际上已确认AI是当代高科技的核心之一。 AI是一个广义词,各有说法,很难给出准确的定义或一般性的定义。其基本含义是: AI是用机器(计算机或智能机)来模仿人类的智能行为。 AI也叫机器智能,是研究如何使机器具有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如何使机器具有感知功能(如视、听、嗅)、思维功能(如分析、综合、计算、推理、联想、判断、规划、决策)、行为功能(如说、写、画)及学习、记忆等功能。 所以,如果一个计算机系统具有某种学习能力,能够对有关问题给出正确的答案,而使用的方法与人类相似,还能解释系统的智能活动,那么,这种计算机系统便认为具有某种智能。 人工智能用计算机技术的概念和方法对智能进行研究,因此,它从根本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基础。作为一门学科,人工智能的目的是了解使智能得以实现的原理;作为一门技术,它的最终目的是设计出完全与人类智能相媲美的智能计算机系统。 到目前为止,计算机作为一种最有效的信息处理工具,人们已片刻离不开它。但是,与人脑相比,计算机的智能在许多方面还不及婴幼儿。如果计算机具有一定的智能,能够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成为人脑的延伸,那么计算机对人类的贡献和作用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人类将步入智能机器人的时代。 尽管科学家们尚未达到这个目的,但在使计算机更加智能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许多AI 计算机系统在不少领域实际上已超出了高水平的人类技艺,如计算机可以下出极高水平的象棋,用来诊断某种疾病,用来发现数学概念。 AI是使技术适应于人类的钥匙,是自动化技术向智能技术方向发展的关键,也是揭示人类智能和人脑奥秘的有力工具。 二、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 要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人类的智能。“智能”词源来自拉丁语Legere,字面意思是采集、收集和汇集,并由此进行选择。而Intellegere意思是从中进行选择,进而理解、领悟和认识。 因此,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 1.知识表达(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研究如何在机器中表示知识,使知识形式化、模型化,用以建立合适的符号逻辑系统。 2.知识获取(Knowledge Acquisition): ——研究机器如何从各种知识源获取知识。 3.知识处理(Knowledge Inference)或问题求解(Peoblem Solving): ——运用存贮于机器中的知识进行相应知识处理,并推出结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