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数量变化(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7
人教版高中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优秀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表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能力。
4.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二、教学内容:1. 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 统计图表在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中的应用4. 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趋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2. 教学难点:统计图表在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 利用统计图表,分析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统计图表,引发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关注。
2. 讲解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 讲解统计图表在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中的应用,教授如何阅读和解读统计图表。
5. 分析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6.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口数量变化问题。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运用统计图表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对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特点和趋势的了解。
七、教学资源:1. 人口数量变化的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 统计图表制作软件(如Excel)。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人教版)作者:王忠东来源:《地理教育》2012年第02期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第一节,由于是本章的开篇又是本册书的开篇,所以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统计图表的阅读,渗透人文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的分析方法。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的因素。
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迁移,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
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人口的数量变化从时空两个角度阐述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基数的关系以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并通过人口曲线图及统计图来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特点。
该部分内容还要求学生探讨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产生时空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教材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认识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分析比较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渗透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难点: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优秀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分析人口数据、预测人口趋势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我国人口政策及其调整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和指标2. 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 人口数量变化的数据分析与预测4. 我国人口政策及其调整5. 人口数量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影响因素、数据分析与预测方法,我国人口政策及其调整。
2. 教学难点:数据分析与预测方法的应用,人口政策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3. 运用数据统计法,让学生学会分析人口数据、预测人口趋势。
4. 开展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数据图表,引发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关注。
2. 讲解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和指标,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情况。
3. 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政策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4. 运用数据分析与预测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人口数据、预测人口趋势。
5.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趋势,讨论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6.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收集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数据,分析地区间的差异及其原因。
2. 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评价和讨论。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年来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2. 让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对当地经济、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