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中语文学生优秀散文 后高考抒怀素材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2
懂你(2)窗外的阳光懒散地照进我的房间,不经意地抬头间发现一只纸飞机从我视线轻轻掠过,心中不由得一暧,那刻骨的思绪再度涌上心头……童年的时光总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特别是和表哥在一起的那段日子,虽说是表哥却也比我大不了几岁,所以我们有着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爱好,于是我总爱隔三差五地去他家“拜访”。
天,无需修饰却也美得扣人心弦,风吹拂着生机盎然的田野,细看,一只纸飞机在田野中飞翔,那洁白的机翼仿佛带着一丝丝希望的然,他并没有向我抒发过要当飞行员或制造飞机的壮举,但他却一直默默地折叠着手中的纸张,折叠着心中的梦想,因为我坚信他心中一定藏着一个梦:一个渴望飞翔,渴望在天空编织希望的梦。
他总爱用稚嫩的双手娴熟地折着飞机,脸上的汗珠湿润了他红彤彤的脸颊,然而却依旧那么不厌其烦,折好了便自豪地对妈妈说:“好,我今天成功制造了凯旋101号,我试飞给你看,一定能飞得比之前的100架远得多。
”但是妈妈却对他的态度不温不热,于是乎他扁着嘴带着一丝丝失望屁颠屁颠地跑去找爸爸,他爸爸却不厌烦地说道:“我还有很多文件要看,别来烦我,你都上小学了,别再玩这些无聊的东西。
”于是表哥拖着“沉重”的纸飞机走出了房间,门缝中,我翘着小脑袋目睹了这一切,等到他回来我搭着他的肩膀说道:“别失望,我欣赏你的杰作”,他只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这件事情一直重复着,看着他由一开始的兴高采烈到后来的一阵的梦想一次次被打灭,让那曾经奔走于田野的孩子再也没有了那份对生活执着无限憧憬的遐思?其实,我懂你,一直都懂你,即使岁月的年轮渐渐消散,而那在田野释放梦想的孩子我却不曾忘怀,如今去了外地的你,是否还记得,曾经那奔走于蓝天底下的我们在编织着童年的稚气,编织着一只只绚丽的梦想,编织着心灵的默契,编织着生命中的一份期待……猛然回首,想起刚刚飞过的纸飞机,四处寻找,发现它困于树杈之间,阳光照在那洁白的纸飞机上,心中万分感慨,抬头望着蓝蓝的天,瞬间的错觉却浮现起你奔于田野间而微笑的嘴脸……我懂你,一直都懂你!。
半城烟沙
有些叶将随风而去,风吹叶去念犹存
有些花欲消似散,雨打花落情未圆
万千朵苍翠欲滴霜洁,还曾划过几片和弦曾经风雪,丝毫不留的埋怨
有些绿漫尽已褪去,盛景不再叶已枯
有些艳淡出无声息,繁华消散花亦败
万千朵苍翠欲滴霜洁,沉默里情愁如何辨往事如烟,离合悲欢在心田
山崖野花,纯洁无暇,不惧风寒,无需牵挂北风吹,落红遍,多少回忆就此舍下~
有些叶将随风而去,风吹叶去念犹存
有些花欲消似散,雨打花落情未圆
万千朵苍翠欲滴霜洁,还曾划过几片和弦曾经风雪,丝毫不留的埋怨
有些绿漫尽已褪去,盛景不再叶已枯
有些艳淡出无声息,繁华消散花亦败
万千朵苍翠欲滴霜洁,沉默里情愁如何辨往事如烟,离合悲欢在心田
山崖野花,迎风飘撒,花开花落,风吹雨打只盼登高踏青,还能再见那朵小花~
山崖野花,纯洁无暇,不惧风寒,无需牵挂北风吹,落红遍,多少回忆就此舍下~ 山崖野花,迎风飘撒,花开花落,风吹雨打只盼登高踏青,还能再见那朵小花~
山崖野花,随风而下,一生繁华,铺红天涯转世雁,还故榻,为你衔来二月的花。
雨
如同南方人很少见雪一样的,从小到大,印象中家乡的雪总比雨多。
在家乡炎热的夏日中,雨,也只是短暂而匆忙的。
我爱家乡的雪,却更爱南方的雨,因为它的纯净和它的任性。
每每下雨之时,我总喜欢仰望星空。
望着丝丝细雨在空中自由地下落,它顺着琉璃瓦片细细的流下,如断线的珍珠滴滴地拍打着裸露在走廊外的台壁,每一滴的碰击都在大理石的台壁上散开细小的水花。
渐渐地喧闹的校园被大自然的声音所覆盖,那纯朴的声音是雨水对大地的亲吻、那是雨水对树叶的亲抚、那是雨水对世间万物的呼唤。
它们如同久别母亲的孩子,任性的哭闹着,投进大地的怀抱。
它们呐喊着、翻滚着……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随着钟声的响起,校园里来往的人也多了起来。
其中总有一两个忘记带伞了的。
他们把书顶在头上,雨水打湿了课本、打湿了干净的校服。
他们匆匆地由这边的教学楼跑向那边的宿舍楼。
一切依旧如同往常那样,上学、放学。
但又些什么在平凡中改变的呢?。
广州市第六中学2014高中语文学生优秀诗歌作品思念——广州市2013年高一语文第三次教研活动侧记广州市2013级高一语文第三次教研活动于11月21日在广州市第七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围绕着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的教学工作展开,广州市知用中学廖嘉亮老师、广州市第二中学姚炜老师上了两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
廖嘉亮老师的课从让学生仿照《中国现代诗歌五首》中的一首写出的有真情实感的现代诗切入。
从朗读学生写作的优秀诗歌,到让学生评价分析自己的作品,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五首诗,了解它们的情感、意象的选取,以及情感如何通过意象得以表达。
在串讲诗歌之后,得出诗歌写作的“由象入境”的原则。
之后,让学生在此原则下,修改并展示自己的诗作。
整个课程采用“以写促读”方式切入,又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辅相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姚炜老师的课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句俗语出发引导学生从文章最后一段开讲,联系文章,发现眼睛与窗的相似点,并点出作者所用的类比写法。
然后再以对比手法为引,与学生从文章首段开始探讨窗内窗外以及窗与门的区别,理清作者所写文本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姚老师带领学生结合《写在人生边上》这一书名以及钱先生在文革期间的两件轶事来继续挖掘文章的写作意图。
这堂课以文本为依据,让学生读懂了作家的独特感受,抽丝剥茧,层次清晰又别开生面,令人赞叹不已。
课后,参与听课的老师结合现代诗歌与议论性散文的教学方法对2节课进行评课和研讨,气氛热烈。
这次教研活动立足于高中语文教学最基础的部分,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效果突出,对全市高一语文教学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下面附上评课老师的精彩点评:“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理念下的现代诗教学构想——从廖嘉亮老师执教《中国现代诗五首》一课想到的广州市真光中学李宏发“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教学理念的提出,实际上是要把“阅读本位”教学调整为“写作本位”教学,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视角。
福建师大的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有精辟的论述,他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写作本位”,“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这才是阅读的唯一目的”。
无法复制的土地灵魂根据下面的材料作文。
我们这个时代,“复制”似乎无处不在:点击一下鼠标,可以复制一篇文稿;接受一次美容,可以复制一个偶像;建造一条流水线,可以复制一批产品;圈划一块土地,可以复制一座城市;传唱一首歌,可以复制一样情感;阅读一本书,可以复制一种思想……上述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写诗歌。
(2)不少于800字。
(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科技日新月异,“克隆”技术无处不在,“复制”变得如此简单。
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现代人购买一片片土地,复制着一幢幢高楼大厦,他们在满心愉悦地数钱时,却不知自己已摧毁了那一片片土地的灵魂。
土地的灵魂,是无法复制的,一片土地有它独特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在拆迁逻辑的裹挟之下,许多有历史特色的建筑被迫褪去古老而沉重的青砖大衣,广州被复制成纽约、东京,连广州极具特色的骑楼、西关大屋也难逃此劫。
原本富有西关特色的恩宁路现在空空荡荡,只剩下几位老人家时不时停驻在大红的“拆”字前,摇摇头叹叹气然后离开。
小巷中明显被电钻钻过的墙壁,透出深沉的青色,手摸上去是刺骨的冰冷。
拆迁过后,这里还是当初独具韵味的恩宁路吗?复制出来的房屋、大楼还拥有西关的灵魂吗?熊培云说过:“一座失去记忆的城市没有乡愁。
”诚如斯言,一片失去灵魂的土地也没有乡愁。
中国人过于追逐新异,不如欧洲人念旧。
正如英国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向全球展示的一派田园景象,让亿万人民叹为观止。
他们展示的是自己内心珍视的传统,他们并没有因为工业革命而把乡村打造成繁华都市,没有大量地复制那毫无生命气息的高楼,而是精心呵护乡村土地的灵魂,还它以真实。
而在中国,乡村田野的自然风光已几乎不复存在了,推土机“轰轰”的发动声经常在耳边回响,一片片的废墟顷刻又变为亮丽堂皇的大厦,但这是可喜还是可悲呢?还历史以真实,就应保留土地最质朴的一面,哪怕质朴中附带着丑陋、落后,但那不可改变的真实让人敬畏。
我有一段情农村姑娘捡麦穗,怀揣着做个好嫁衣的妄图苦苦追求,最终无其所愿,嫁个好人家。
城里的小孩也有妄图,也有与妄图扯不断的情丝。
咱们城里的小孩生活在繁华的多数市中,那么,咱们的妄图又是什么?我家所在的小区尽管被灯火阑珊的也都市围着,可是丝毫没有被玷污的痕迹。
只要下学回家,心中总念叨着如山般的作业是不是能全数完成的时候,那就快快跨进小区大门吧。
就像一层防噪玻璃,门外是灯火缭绕的大千世界,门内却是夜阑人静的世外桃源,它只有在早上六点到八点,晚上八点到九点,才有短时的喧闹。
生活在如此一座犹如世外桃源般梦幻的小区中,人能够变得宁静,就连猫狗们也不敢随意喊叫,人们走路都是轻轻的。
我何等幸福!在繁杂的都市生活中,竟有一块适合自己栖身生存的地址。
那个地址,是我这段情开端与发源地。
我会保留这段情,它既美好又浪漫。
早晨,熟睡在梦中的我听到了扫地阿姨“刷刷”的扫地声,便迅速起身,洗脸刷牙吃早饭,整个小区(仿佛)都行动起来,有煎鸡蛋的、有煮面的、有蒸包子的,各类声音似乎有所感应,奏起早晨的乐章。
穿着好后,我走出小区门口,不忘一个适应动作——转头招招手与它道别,内心有一种怅然假设失的滋味。
或许因为这段情吧,要不然怎会这么深刻?夜间,忙活了一天的人们陆续回家。
进了小区大门,我长吁一口气,好清爽!心中再也可不能被繁重的负担羁绊,这时,我是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
小小孩们玩着滑板车,从我身旁咆哮而过,看着他们顽皮的表情,定是有什么高兴的事急着与同伴分享;大人们脱下绷紧的工作服,换上简单朴素的运动衣,戴上耳机,或是散步或是慢跑,从他们表情看来,他们都摆脱了工作的束缚,尽情享受夜晚闲暇光阴。
而我,也是这其中一员,出于对这段情的爱,我一直在好好地体味它。
或许,爱之初方为深刻,爱之尽方为执着。
关于这段情的守护,我将持续到天荒地老,因为,它是我所爱的人,就像星星和月亮一样如影随行!那个妄图在五年前的某一天被打破!一名工程师样子的工人在小区公示栏上粘贴小区道路改造计划图。
我有一段情上个周末,我回了一趟家(平常都寄住在亲戚家)。
因为事前没有通知因此推开门后母亲明显一脸惊愕的样子,正在帮客人洗头的双手也放慢了速度,有一搭没一搭的抓着。
“要回来也不提早说一声。
”母亲指责道。
“突然就想见见你们了。
”我淡淡道。
“…”“…”咱们就如此相对无言,有一刹时我分明看见她眼角的鱼尾纹耷拉了一下。
世界恍如只剩下了咱们两个人,若是没有那个客人“喂你别老抓一个地址啊“的煞风光噪(嗓)音就好了。
②母亲仍在忙,因此我便独自上了小阁楼。
因为很累,我便丢下书包,把鞋子和香气四溢的袜子甩到了隔壁,躺在床上睡着了。
醒来后发觉隔壁桌子有一碗不明白已经冷掉多久浮了一块油皮的汤和地上放得整整齐齐的袜子和鞋子。
我喝下了汤,汤把我的身心都灼得一阵温热。
③晚餐宝贵很丰盛,大伙儿在餐桌上谈天。
“你听听你妈有多蠢,买菜竟然忘了拿零钱。
”老爸夹了个鸡腿给我。
“你才蠢!你还不是买报纸忘了拿报纸吗?”老妈夹了根菜给我。
“妈蠢!”“你爸蠢!”“你看明明她更蠢!”“他更蠢!”…虽说很吵,但看到慢慢饱满的碗,我感到非常知足。
④“跟家人见面的时刻很少,可是大多数时刻他们都在指责我呢。
”“这确实是所谓的少见多怪吧。
”⑤父亲在房间看电视,我在另一间房做作业。
过了一会儿他走了过来问我“电视机的声音是不是太大了?”看到他花白的头发和刀削般的皱纹,又想到了他因上了年纪而慢慢变得不灵光的双耳,我笑着说:“没有啊,我都听不到。
”父亲便回房了,然后过了一会儿,电视机的声音似乎被调高了。
…喂你明白得错了啊父亲大人!⑥去洗澡,顺手把父亲的电视关了。
躺在远处被窝中的父亲愤怒地起身开电视。
洗完澡后回房打游戏,突然“啪”的一声房间的灯被关了,父亲正一脸狞笑地站在门口。
过了一会儿我趁他去洗澡把他的遥控电池抽了出来。
然后他有趁我打机时把我的显示屏关了…如此这般重复了几回后,父亲终于击节称赏,失望的绝。
不知为何,总感觉家里的电器会很容易坏呢。
⑦我在玩电脑,老爸削了个梨给我,然后便在一边津津有趣地看了起来。
懂你(1)苍木无言,有飞鸟相知;芬菲沉默,有舞蝶相伴。
我想我是懂你的——即使你不言语。
你总是如此沉默,如同一套冗长的黑白默剧,孤单地放映着,不期待看客的到来。
但我一直,都在你的观众席上。
我开始慢慢回忆,像馥郁的滴茶洇湿旧纸上的字一般回味那些往事的片段。
我懂得这里的意味。
虽是在南国,但这里的冬天依旧强大。
深冬的街旁北风呼啸着掠击过条条街巷。
风如同针一样刺得人生疼。
我裹紧了身上的大衣,瞄着刚刚买的热馄饨,心里清楚你的艰辛。
你一定又在哀求围棋老师再教你几个技巧。
你穿着单薄的衣服、饿着肚子站在没有暖气的补习课室里,一站就是四个小时。
而我和妈妈只不过偶尔接你一次——并且是刚刚赶到而已。
我不知你是哪里来的毅力,风雨不改地竟就坚持了5年。
你从不说苦。
我看见你就这样小跑出来,虽然疲惫但是快乐。
虽然我妈不停地训斥你,但你依然笑容满面。
其实那是怎样的辛酸,如同自己吞下黄连药,几时苦得咬破舌头也只得往下咽。
我递给你热馄饨,你呆呆看着,把手架在半空——像是没见过馄饨一样。
我永远不能忘记,在北风里你就这样看着我,眼里有心酸、感动、快乐及痛苦。
你的心就在你眼睛里。
你又如此单薄孱弱,那么无助和孤独。
你轻轻接过馄饨,样的艰难,哪是言语能道清的。
我是能懂你的,即使你不言语,即使你只剩下一双眼睛。
你的眼睛里永远有一种炽热的东西。
永远永远。
每次看见你我都能看到它。
即使有一天,我和你走在一条未知的路上,我也可以肯定——百分百肯定,你要走的方向。
举手投足之间外婆七十多岁了,背弯弯的,躯体胖胖的,走起路来因脚痛的关系老是左右地摆,维持躯体的平稳。
想以前,她并非是如此的。
我还记得。
那时候我还小,在上小学。
父母忙碌的时候,外婆会接我下学。
还记得下学铃响的时候,她已经站在学校门口,背着个布袋,穿着普一般通的衣服,看到我出来时,她便会向我招手,脸上挂着好看的笑容。
她从我肩上接过书包,背到自己的肩上,生怕累坏了她的孙子。
那时我比她矮,她用她的手搭在我肩上,时不时还替我擦掉额头上的汗珠。
那时候她在我眼中是那么的高大。
她老是慈祥地笑着,问我的学习。
那时她的头上只有些许白发。
岁月像是个下着雪的冬季,雪花一片一片的落,使外婆头的发丝染上洗不去的白。
而这时的我已经比她高出很多很多了。
她再也不用为我背那巨型的书包,也不用接我下学。
在那么一晚她来到了我学校门口等我下学。
咱们一路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昏黄的路灯下,咱们的影子拉的长长的。
一路上外婆并无帮我拿书包,也没有为我擦汗,但我看得出她很想为我做点什么。
她时不时转过头来看看我,仿佛想发觉一点什么是能为我做的。
我用手搭在她肩膀上,就像儿时她做的一样。
外婆也想搭住我的肩膀,可是她够不着了。
她也想为我擦去额头的汗水,只是她也不够高了。
她只能用她那小小的手,牢牢地抓住我的手跟我聊着天,一路快乐的回家。
她又像儿时一样问着我的学习,尽管她听不懂,但她也会笑。
我想她应该和我一样,内心满满的是幸福。
光阴飞快的流逝。
外婆的背弯了,头发白了,脚步慢了。
可是可是她在我心中永久那么高大。
她的每一个关切的动作我都记在内心,而这份温暖是可不能随岁月的推移而减却。
外婆对我的爱可能不是轰轰烈烈或是何等的伟大,但对这份体此刻举手投足之间的爱,我感激涕零。
题目:请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记叙文。
选取一个人物进行写作,要求运用必然的细节描述,写出人物个性与思想。
教师点评:很多人关于此刻在中学学生作文都有“卖弄经典,离开现实”的批评之语,即便在《堂上作文》登载的诸多习作往往都免不了有如此的习气。
风景在身边当树儿们觉得鲜绿的外衣已不再适合自己时,它们便脱去外衣,披上金黄;当风儿觉得制造冷空气比热空气来的更容易时,它便改了风向,送来“嗖嗖”的东北风;当昆虫们觉得鸣叫已经破坏了大自然的宁静时,为了保持和谐,他们停止了之间的对话,选择了休眠;当万物的光热来源--阳光已不再火爆,而是传来柔弱的、暗淡的光芒时,我知道,这便是秋日的私语。
秋天把活跃的万物变得有些低调,只为给自然一个宁静的守候。
风景,在这园中,在我的身边。
窗外的小荷塘里,一扫往日的喧闹。
塘中零星地点缀着些荷叶,却没有见到往日盛开的睡莲。
池中的水,透着冰凉,噬去了往日青蛙的吟叫。
整个池塘,淡淡的泛着些青绿色,微微地,静静地,仿佛一点儿清脆的叫声就能将这沉睡中的荷塘的宁静打破似的。
连荷塘周围的树儿们也是没精打采的,树枝耷拉着,树叶从空中轻轻垂下来。
唯有树干直挺挺地立在那里--它是整个树的主干,撑起了树的尊严。
当树叶随着季节悄然无声地发生着变化时,树干依然挺立在原位,怎么也不动摇!风景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在我的身边。
远处的高楼上,蓝色的瓦砾印着天空,仿佛与天空的蔚蓝浑然一体,又仿佛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意境。
我的眼光不由自主的锁定在那瓦蓝色的屋顶上,偶然可以看见几只黑色的鸽子划过那我也曾梦想过的天空。
我想,它们也应该怀有梦想吧!也许它们正带着自己的理想飞向那个属于它们自己的世界!我们整天生活在被厚厚的大气包围的生物圈中,有时却忽视了同在一片土地下生活的小动物--蚂蚁家族。
地上的蚂蚁排着长队向一个方向整齐地行进着。
它们不争不抢,若是遇到庞然大物,却是拼了命的逃!曾几何时,我也几次捉弄过它们,或者说,我想从另一个世界寻找生命的足迹。
这风景,总是在我的身边荡漾,而我,就将且受用这无边的园中景色好了!一切景语皆情语。
秋天,带给了我平静,带给了我似缓似急的柔情,在这当中,一切的一切,总是淡淡的一抹,又是那样的素雅,不加修饰;又是那样的真实,实中有意。
曾经几次想为他们喝彩,却被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全然拒绝了。
后高考抒怀
在今年的高考中,我取得了一个我认为值得六中人振奋的成绩。在保送、加分项目
全面瘦身的新形势之下,我姑且斗胆谈谈如何上大学,相信这也是我能给母校及同学们
最实际的帮助。我且将绝大多数考生进入大学的机会分为下列三种:
(1)保送——远在天边,近在咫尺
往年参加五大学科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即被授予保送资格,通过参加各高校的
保送生测试,便可保送该高校。从今年起,只能参加五大学科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
并入选省队参加全国决赛(冬令营)获得全国一等奖
年14人,今年仍然有保送生来自非传统名校!相信六中的同学们同样有能力过五关、斩
六将,杀入国家集训队!希望老师们也不要过于忽视各种学科竞赛,更期待未来能在保
送生名单公示中看到六中同学的身影!
(2)自主招生——胜不骄,败不馁
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考考生的压力。尽管自主招生考试的难度在总体
上下降,同学们备考时,仍不能仅仅将目标设定在自主招生考试的难度,而应以学科竞
赛的难度为纲,如今年“华约”物理最后一题就是冬令营原题。当然,无论自招的结果
如何,在这一阶段落下帷幕后,我们都不应也不能对此再耿耿于怀,所谓“认真你就输
了”。
(3)高考——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对于高考这场“一考定终身”的硬仗,我们只有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才能走得
更远!很多人谈学习经验时,都会搬出自己的各种笔记、错题本或是各种试题集,总结
无懈可击的学习方法诸如此类。然而,可以说我没有学习方法。
很多我的同学见我买了很多卷子和书,都说我整天都在刷题。很多时候,大家都
是为了熟悉知识点去做题,我想这里应当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当你见到一个陌生的知识
点时,可以翻一下相关的资料,对于考到的知识点进行机械的摘抄而不必加入思考,这
也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当你发现有同一个知识点自己已抄过多次而仍然印象不深,这就
是所谓的常考重难点,可以说,我只在乎这些知识(这或许不会让你的学科知识水平令
人膜拜,但绝对能使你的考试成绩提高)。
此外,我没有错题本,考前一天绝不复习。平时的学习才是提高分数的时候,那时
应该通过扎实的基础使自己的自信建立起来,即所谓“运筹帷幄之中”;而到了考前,
就应当充分放松自己,临时抱佛脚往往适得其反。即使同学互考时自己听到不会的知识
点,也最好不要因此而焦虑,因为根据我的经验,他们讨论的内容中,90%是基本上不
可能考的,剩下的10%是自己一时脑子短路没想出来的而你肯定知道的。因此,考前可
以多多放松,让自己的大脑从紧张的学习模式切换到考试模式。
相信每一个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绝对不是学霸(因为学霸必须很勤奋刻苦),而
我属于那种逼得老师(希望老师不要介意……)说“我教了这么多年
完全可以做到自由地游走在学习模式与考试模式之间。对于一个高考考生而言,得分就
是王道。
最后,我想对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各位同学们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卷土重来未
可知!很多人把高考看得很重,其实,每一次大考其实仅仅决定了你下一个阶段在哪一
个平台上发展,真正决定你的前途的,永远是你对待你生活的态度以及你的个人定位与
目标。同时愿诸位尚未高考的同学都能把握当下、珍惜好每一刻,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
多机会。
谨以两句话勉励诸
“Life is about what’s seemingly impossible feat can be achieved.”
“It’s important to walk away feeling good, regardless of whether you
win or whether you 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