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入学预习提纲和检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37.50 KB
- 文档页数:2
课题二《氧气》课前预习题
(1)P33最下一行,本实验由教师演示,应在通风櫉中进行,为什么?
(2)P33图2-11中为什么要放一些水?
(3)P34图2-12碳燃烧实验坩埚钳伸入时要由瓶口向瓶底缓慢伸入?
(4)P34讨论,图2-13木炭和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5)P34实验图2-13为什么铁丝盘成螺旋状?
(6)P34为什么用两根铁丝?为什么用光亮的铁丝?
(7)P34实验图2-13火柴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集气瓶?
(8)P34实验图2-13为什么铁丝燃烧实验也要在集气瓶中放些水?可以用些砂子替代吗?P34这里水的作用和硫
燃烧时相同吗?
(9)三个实验都在空气和氧气中进行,目的是什么?。
初三化学预习练习题推荐预习是学习的前奏,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化学预习显得尤为重要。
化学是一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应用的科学,既需要记忆、理解概念,又需要进行实验操作、解答问题。
下面是一些适合初三化学预习的练习题推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1. 题型:选择题题目: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核内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同B. 原子核外围环绕着电子,电子的质量比质子轻C. 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带正电荷,而电子带负电荷D. 原子核内的质子和电子数量相等,中子的数量比质子和电子多解析:选C。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带正电荷,而电子带负电荷。
2. 题型:填空题题目: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________,纵列称为_________。
解析:填周期和族。
周期是指原子核外层电子的主能级数目,也可称为横行;族是指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和化学性质的元素,也可称为纵列。
3. 题型:综合题题目:下图为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已知盛有氧气,点燃B松香后,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插入图片:化学实验装置)问题:1) 实验现象是什么?2)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反应的过程。
3) 为什么松香燃烧需要氧气?解析:1) 实验现象是B松香发生燃烧,并产生火焰和烟雾。
2) 化学方程式:C10H16 + 12O2 -> 10CO2 + 8H2O3) 燃烧是氧化反应,松香内的碳和氢与氧气发生反应,释放出能量。
若没有氧气,燃烧过程将无法进行。
4. 题型:应用题题目:某种物质在常温下既可以存在为固体,又可以存在为液体,这种物质是什么?请解释其原因。
解析:该物质是水。
水的固态为冰,液态为液态水。
水的物理性质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在较低温度下,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形成具有有序排列的晶体结构,成为固态冰。
而在常温下,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水分子具有较大的自由度,无规则地运动,形成液态。
通过这些化学预习练习题,学生们可以对基本概念、原子结构、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点进行巩固和运用,培养化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一部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1基础概念1.1.1化学是什么1.1.2物质和物质的分类1.1.3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和特点1.2原子结构1.2.1原子的基本概念1.2.2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1.2.3原子核和电子的结构及性质1.3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3.1化学式的表示和命名1.3.2反应物和产物的表示和计算1.3.3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反应类型第二部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1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2.1.1纯净物和杂质的分离与提纯2.1.2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鉴别2.1.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规范2.2溶液和溶质2.2.1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2.2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和计算2.2.3饱和溶液和浓度的计算2.3酸碱中和反应2.3.1酸碱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3.2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2.3.3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2.4可燃物和氧化反应2.4.1可燃物和燃烧的基本概念2.4.2燃烧反应的类型和化学方程式2.4.3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关系和计算第三部分:物质的周期性和性质3.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性质3.1.1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3.1.2元素周期性和周期规律3.1.3元素性质和周期规律的实际应用3.2金属和非金属元素3.2.1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和分类3.2.2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3.2.3金属的失去电子和非金属的获得电子3.3金属的反应和电化学3.3.1金属的活动性和反应性3.3.2金属的腐蚀和保护3.3.3电化学反应和电解质溶液第四部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4.1环境问题和化学品的安全使用4.1.1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4.1.2化学品使用和储存的安全规范4.1.3垃圾分类和资源的合理利用4.2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4.2.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和热力学定律4.2.2燃烧和爆炸反应的能量计算4.2.3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和速率常数4.3化学反应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3.1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应用实例4.3.2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实例4.3.3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和工业催化应用此九年级化学提纲包含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周期性和性质以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各章节预习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湿衣服晾在外面衣服上的水逐渐消失,点蜡烛时蜡烛逐渐变小,两者都变少了,试分析各自变少的原因,它们有什么不同?2、糯米磨成粉和糯米酿成米酒有什么区别?3、“蜡烛的白色的固体”,“蜡烛能燃烧”都是描述蜡烛的性质的,从获得物质的性质的途径分析获得这两点性质的途径有什么不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冬天的窗玻璃上出现小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除此以外还有哪些事实能说明空气中有水?2、老师在第一节课中表演的“魔术”“口吹牛奶”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3、如何用一个瓶子装一瓶室外的空气,如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4、家中烧火做饭的木炭火放在炉灶中可以正常燃烧,而将它放入“炭瓶”中火就熄灭了,说明物质燃烧需要。
炉火用扇子扇会越扇越旺说明越多燃烧越旺。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冬天向泠的玻璃杯中迅速倒入热水玻璃杯会发生。
2、如何将生鸡蛋装入细口的玻璃杯中?3、如何将米粉装入矿泉水瓶中?4、蜡烛的火焰分为、和三总分,且的温度最高。
酒精灯的火焰的温度最高,如何用实验进行验证?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1、早上起来看到小草上有露珠说明空气中有,可燃物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中有能够支持燃烧的,家中建房时浸泡石灰的水的表面会凝结一层“薄冰”说明空气中有气体。
2、查阅资料,说明硫、木炭、磷和镁在空气中燃烧分别是和空气中的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各自的生成物是什么?3、查阅资料了解各种五颜六色的彩灯与哪些气体有关。
4、调查我们农村的主要燃料,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课题2、氧气1、查阅资料说明供病人吸氧的病房中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2、查阅资料说明剩饭剩菜变馊、堆放的稻草发生自燃、铁制文具盒生锈是哪些物质在作怪。
3、根据生活经验说明氧气有哪些用途,这些用途体现了氧气具有哪些性质?课题3、制取氧气1、查阅资料说明如何从空气中制备较为纯净的氧气。
2、医生给病人清洗创口时会在创口处涂一种叫做“双氧水”的消毒液,当这种消毒液涂在创口上时会产生大量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气体,如何验证?3、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根据这些性质你认为该如何收集氧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1、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颗粒构成的,如空气、水蒸气等,“丹桂飘香”是构成桂花香的粒子散逸到空气中所产生的效果,皮球可以挤压,构成汽油的粒子都具有可燃性。
九年级化学下册(10—12单元)预习题纲
1.常见酸碱指示剂有那两种?分别遇酸溶液、碱溶液变什么色?
2.盐酸、硫酸的用途有哪些?
3.浓硫酸的三个性质:脱水性、吸水性、腐蚀性
4.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是什么?
5.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如何处理?
6.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什么?
7.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名以及制取的方法
8.碱具有哪些化学性质?碱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什么?
9.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方面?
10.溶液酸碱性与PH有哪几种关系?
11.常见化学肥料的种类,农作物缺少这些化学肥料表现出那些症状?
12.使用化学肥料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13.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通常称为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包括哪些?其中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哪些?属于有机物的是哪些?14.人体缺乏钙、铁、锌、硒、碘、氟、维生素会患什么疾病?如何防治?
15.什么是常量元素?什么是微量元素?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16.合成材料包括那三大类?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各有哪些?
17.利用塑料对人类的利弊各是什么?
注意:
将预习内容记录在预习笔记上,并识记相关内容复习旧知识,书写所学化学方程式
完成任务我能行。
课前预习记录:月日星期走进化学实验室1.闻气味的方法闻气味时不可凑近______,要小心地打开瓶塞,用手在瓶口处轻轻______,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2.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一少”“三不”:不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尝药品的味道,不直接对着试剂瓶口闻气味(正确方法:______ );“一少”:用量要少,一般液体取______,固体盖满试管______ 即可。
3.意外事故的处理①若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应用_____或_____盖灭②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_____溶液。
浓碱不慎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H3BO3)溶液。
4.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_____;(2)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_____;(3)将块状药品投入竖直的试管中_____;(4)取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________套入(选填“底”、“口”)。
(2)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________盖灭,不可用嘴去吹.(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
(4)给试管加热时,都要先要给试管________,再加热.6.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保存在________;用剩的药品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放入________。
7.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灯焰的______部分,因为这部分温度________;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把砝码放在________盘;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________的砝码,砝码要用________夹取;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________扑盖。
初三化学预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二、药品的取用(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三、物质的加热(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铁丝、硫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列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六、化合反应氧化物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列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七、探究碳、S、Fe的燃烧有关问题(1)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九年级化学预习提纲(总2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九年级化学预习提纲绪言1. 化学的定义2.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观点3. 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⑵化学性质的定义及其包括的内容物理性质的定义及其包括的内容⑶闻气体时的正确方法?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⑴怎样检验二氧化碳?⑵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⑶如何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即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三、药品的取用(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四、物质的加热(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五、药品和仪器的处理(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此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三、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四、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九年级化学入学预习提纲
一.背出(要求能默写)以下元素的元素符号:
(前二十号按顺序五个一组背读)
1氢H,2氦He ,3锂Li,4铍Be , 5 硼B,
6 碳C,7氮N,8氧O,9 氟F,10氖Ne,
11钠Na,12镁Mg,13 铝Al,14硅Si,15 磷P,
16 硫S,17氯Cl,18氩Ar,19钾K,20 钙Ca,
锰Mn,铁Fe,铜Cu,锌Zn ,银Ag,
钡Ba,铂Pt ,金Au,汞Hg,碘I。
二,背出(要求能默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O2,氮气N2,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水H2O,二氧化碳CO2,氧化镁M gO,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硫SO2,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铝Al2O3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过氧化氢H2O2。
氢气H2。
二氧化锰MnO2三,默写(要求能背诵)化合价口诀:
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单质零,
正一亚铜正二铜,
正二亚铁正三铁,
化合物中和为零。
四,写出(要求能认识)常用仪器的名称。
从课本上查仪器名称。
2,常见根的化合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
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价是磷酸根,
正一价的是铵根。
九年级化学入学预习检测试题
二.背出(要求能默写)以下元素的元素符号: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11 ,12 ,13 ,14 ,15 ,
16 ,17 ,18 ,19 ,20 ,
锰,铁,铜,锌,银,
钡,铂,金,汞,碘。
二,背出(要求能默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氮气,高锰酸钾,锰酸钾
水,二氧化碳,氧化镁,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氧化铝氯酸钾,氯化钾,过氧化氢。
氢气。
二氧化锰
三,默写(要求能背诵)化合价口诀:
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
二价,
三,
,
,。
(
)()())()()(
()()()()()()()()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
并举例说明: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主要区别是:
并举例说明。
2,常见根的化合价口诀:
负一
负二,
负三,
正一价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