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
发现和赞赏别人的优点。人们一般的倾向是肯定和维护自 己现有的思想、行为。来自别人的赞扬强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 想、行为的信念。这种奖赏使人感到舒畅,认为自我价值得到 实现,因而对赞扬者会给予感激或友善的回报。
3、学会倾听和自我表露。应通过专注的表情和反馈的言 语暗示对方你对他的尊重及你能理解他的感受和讲话,不要在 倾听时打断对方的谈话或出现打哈欠、左顾右盼等心不在焉的 行为,要积极地表露自我,加深交往的深度。
君主弘扬大德,让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之后又协调百姓,实现社会和 睦;社会和睦之后再协调万邦诸侯的利益,让各个邦国都能和睦相处。
合作探究
1、用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 和谐、和平、和顺、平和、和睦、随和、仁和、心 平气和、琴瑟和谐、一团和气、政通人和、……
合作探究
2、如何理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左传·昭公二十年》
合作探究
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协啊!”晏子回答说:“梁丘据也不 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说是和协呢?”景公说:“和协与相同有差别 吗?”晏子回答说:“有差别。……国君所认为行而其中有不行的,臣 下指出它的不行的而使行的部分更加完备。国君所认为不行而其中有行 的,臣下指出它的行的部分而去掉它的不行,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肯违背 礼仪,百姓没有争夺之心。……现在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行的,据也 认为行。国君认为不行的,据也认为不行。如同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 能吃它呢?如同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去听它呢?不应该相同的道理就 像这样。”
三、践“和”之道
学以致用
用“和”的思想调和人际关系
1、树立交往的自信 许多人由于对自己缺乏交往的自信,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 被动和较强的心理防御性,从而使交往无法展开。可运用想象 的方法暗示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培养主动交往的意识而不 必过多地在意他人的评价,积极向别人发出友好的信号,主动 关心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