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细菌培养:是确诊泌尿道感染的主要依据;中段尿培养菌落计 数>105/ml可确诊,104~105/ml为可疑感染,<104/ml为污染
❖ 尿液直接涂片找菌:油镜下每个视野都能找到1个细菌,表明尿内 细菌数>105/ml,有诊断意义
❖ 影像学检查:确诊有无泌尿系畸形和膀胱输尿管返流
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概念
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 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道 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损伤。按 病变部位不同分为肾盂肾炎、 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又 称为上尿路感染,而后二者合 称为下尿路感染。由于儿童时 期感染很少局限于某一部位, 故常统称为泌尿道感染。
四、泌尿道感染
四、泌尿道感染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 ❖ 感染途径
➢ 上行性感染是主要途径 ➢ 血源性感染 ➢ 直接蔓延 ❖ 易感因素 ➢ 与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特点有关 ➢ 膀胱输尿管返流及尿路畸形 ➢ 其他如尿道器械检查、蛲虫症、留置导尿等
身体状况
四、泌尿道感染
❖ 急性泌尿道感染:是指病程在6个月以内者
➢ 新生儿:症状极不典型,以全身症状为主,发热或体温不升、 拒乳、呕吐、腹泻、黄疸,常伴有败血症
➢ 婴幼儿:全身症状明显,发热、拒食、呕吐、腹泻等,部分 患儿出现排尿哭闹,尿有臭味和顽固的尿布疹
➢ 年长儿:上尿路感染多有发热、寒战、腰痛、肾区叩击痛; 下尿路感染以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为主
❖ 慢性泌尿道感染:指病程迁延6个月以上者
辅助检查
四、泌尿道感染
❖ 尿常规:清洁中段尿离心沉渣中白细胞≥5个/HP,即可怀疑泌尿 道感染,可饮水,保证营养摄入 ❖ 抗菌治疗:选择抗菌谱广且对肾脏毒性较小的强效杀菌药 ❖ 矫治尿路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