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门诊不合理输液处方进行实时审核及干预分析(新)
- 格式:pdf
- 大小:966.80 KB
- 文档页数:4
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干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干预措施对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的效果。
方法采用了对比组和实验组设计,对比组为未进行干预的组,实验组接受了干预措施。
结果在实验组中,干预后的疗效相对稳定,与干预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复发率在干预后有所降低,表明干预措施对减少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复发有积极效果。
结论本研究表明,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对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然而,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干预效果,并考虑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干预效果,分析探讨1引言1.1研究背景门诊药房是患者就医后获取药物的重要渠道,但存在不合理处方的问题。
不合理处方可能包括药物滥用、药物相互作用、不适当搭配,甚至药物错误使用等。
这些不合理处方可能导致患者用药安全风险增加、治疗效果不佳,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1.2研究意义针对门诊药房的不合理处方问题,开展干预效果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1)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通过干预措施,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处方,减少患者用药安全风险,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2)促进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可以增进医护人员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引导医生合理开具处方,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避免过度治疗和滥用抗生素等问题。
(3)降低医疗成本:合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因为不合理处方所造成的康复周期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等问题,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4)提高医疗质量:研究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干预效果,可以辅助医疗机构和医疗管理部门评估和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2研究方法2.1 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确定研究方法的蓝图,决定了研究如何被组织和进行。
对于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干预效果分析,常见的研究设计包括前后对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等。
2.2 研究对象和样本选择研究对象指的是接受干预的门诊药房、医生和患者,样本选择是从总体中选择符合研究需求的样本。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和药师干预分析
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设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配制静脉药物时,必须严
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操作。
然而,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合理
的处方和需要药师干预的情况。
一、不合理处方
1.药物重复或重复用药不合理
一些医生在处方中可能会存在药物重复或者同一种药物重复使用的情况,比如某些药
物需要联合使用,但在处方中单独重复使用,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用药风险,而且也会增加
药物浪费的成本。
2.剂量不合理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不合理的药物剂量,比如过高过低的剂量,这样会影
响患者用药效果,甚至出现药物过量或者不足的情况。
3.不合理的配伍与用药时间
有时候,医生会开具不合理的药品配伍或者设置不合理的用药时间,这样会导致药物
之间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需要药师干预
1.药品种类选择不合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药师可能会发现医生开具的药品种类不合理,这时药师需要及时
与医生取得联系,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得到医生的批准后再进行操作。
在静脉药物配制的过程中,药师需要进行根据药品的相互作用,进行合理的调配和配制,同时注意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
3.药品溶解不良
在药物配制的过程中,药师需要控制好药品的溶解时间和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要保持严谨的工作流程,
同时也需要在操作过程中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处方和需要药师干预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和药师干预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处方和药物配制,这就需要药师及时干预,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文将从不合理处方和药师干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不合理处方的表现及原因分析不合理处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选择不合理:部分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可能会过度使用某些药物,或者选择了与患者病情不符的药物,导致患者用药效果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
(2)剂量和用法不规范:有的处方中药物的剂量和用法没有按照规范执行,超过或不足用药可能会导致患者用药效果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
(3)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一些处方中存在着药物配伍禁忌或者潜在的不良反应,一旦配伍错误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
(1)医生知识水平不足:部分医生对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用法等方面的知识水平不足,导致了处方的不合理性。
(2)医生工作压力大:医院临床工作环境复杂,部分医生工作压力大,在开具处方时可能匆忙或者疏忽,导致不合理处方的出现。
(3)患者需求和意愿:部分医生可能在开具处方时过于迎合患者的需求和意愿,而忽视了专业的医学知识和规范。
二、药师干预的必要性及方法分析在发现不合理处方后,药师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药师具有专业的药学知识,能够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避免不合理处方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药师与医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药师可以通过干预,提高医生对合理处方的认知和执行。
药师可以保障医院与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医院的形象和信誉。
2.药师干预的方法(1)及时与医生沟通:发现不合理处方后,药师应该及时与开具处方的医生进行沟通,提出合理的用药建议。
(2)制定用药方案:药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点,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并与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3)积极监测用药效果:药师应该积极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北方药学2018年第15卷第6期处方干预是指由临床药师结合信息系统以药物和疾病系统理论知识为基础,审核处方并对不合理处方实施监测,采取干预措施[1]。
医院临床用药多且杂,临床医师工作繁忙并且门诊患者较多造成不合理处方日益增多,不合理处方直接影响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规范处方管理,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对于处方干预的意义重大。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颍上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6年1~6月门诊处方,药师在调剂和审核处方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处方,并进行登记。
1.2研究方法: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对我院临床药师干预的935例不合理处方及典型用药进行归类与分析,以加强处方干预及合理用药的管理。
2结果2.1不合理处方统计分析:处方不合理容易威胁用药安全,处方点评人员需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督查,把好用药安全关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不合理处方类型包括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适应症不适宜等。
我院2016年1~6月门诊西药房共进行处方干预935张,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排名第一,占46.42%,适应症不适宜占17.97%,各项不合理指标见表1。
2.2主要涉及科室排名:不合理处方汇总并进行排名前五的科室包括急诊科、产科、儿二科、感染科和耳喉鼻科。
从2016年1~ 6月,涉及不合理处方的科室汇总量逐渐下降,说明临床药师体现了专业技术价值,规范了临床医生开具处方的不合理现象。
2.3抗生素处方不合理分析:不合理处方中抗菌处方361张,占38.61%,主要包括诊断书写不规范、无指征使用抗生素及遴选药品不适宜等。
表1不合理处方统计分析3讨论3.1不合理处方分析3.1.1诊断未填写或不全:由表1可知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在处方干预中占46.42%,排名第一。
如诊断名称未填写或用字母代替、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就诊量多且急,临床医师为节约时间快速开具处方。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和药师干预分析【摘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医院重要的药品配置部门,但不合理的处方可能导致患者用药安全问题。
本文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概述出发,分析了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并探讨了药师的干预措施。
药师通过审核处方、调整用药剂量等方式,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用药质量。
对药师干预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干预能够显著降低错误用药的风险。
提出了问题解决方案,如开展培训和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等。
总结反思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通过不断优化管理和加强药师干预,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水平。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不合理处方, 药师干预, 干预效果评估, 问题解决方案, 总结反思, 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作为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患者合理配置静脉药物的责任。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患者需求的增加,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现了一些不合理处方的现象。
这些不合理处方可能导致患者用药不当,甚至造成严重的药物安全问题。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并提出药师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当今医疗环境下,患者病情复杂化、药物种类繁多、不良反应风险增加等因素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面临更大的挑战。
医疗机构的资源分配不均衡,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过重,也容易导致不合理处方的出现。
需要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处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处方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药师干预措施,以及评估干预效果,为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水平提供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目的引言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作为医院药学服务领域的重要环节,其对患者用药安全和用药效果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存在不合理处方的现象,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潜在风险和不良影响。
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和特点,探讨药师如何有效干预不合理处方,并评估干预的效果。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和药师干预分析一、引言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医院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医生开出的静脉用药处方进行审核、调配和配制。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处方和药物配置情况。
本文将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处方和药师干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提高静脉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二、不合理处方的表现1. 药物种类不合理:有些处方中包含了相互作用较大的药物,或者是不适合使用静脉给药的药物,如口服剂型也可以静脉给药的药物。
2. 药物用量不合理:有些处方的药物用量过大或者过小,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导致了药物疗效不佳或者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
3. 用药频次不合理:有些处方的药物用药频次过高或者过低,没有符合临床用药的规范,导致了用药不足或者过量。
4. 静脉药物的配置方式不合理:有些药师在配置静脉用药时没有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导致了药物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了配制错误的情况。
以上种种不合理的处方和药物配置情况,都可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改进。
三、药师干预情况分析在以上的不合理处方和药物配置情况中,药师的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我们院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的干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干预意识不够:有些药师在发现不合理处方或者药物配置问题时,没有及时进行干预,导致了问题的延误和加重。
2. 干预方式不合理:有些药师在进行干预时,采取的方式不够恰当,可能会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不良的影响。
3. 干预效果不明显:有些药师的干预措施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效果,可能是因为干预方式不对,也可能是因为药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够高。
以上种种问题,都表明了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药师干预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行改进。
四、改进意见为了提高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改进措施:1. 加强药师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对临床用药的认识和理解,让其具备更高的干预能力和水平。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和药师干预分析一、背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医院内重要的医疗单元,承担着给患者提供合理、安全、规范的静脉用药服务的重要职责。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合理的处方和用药错误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找出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药师干预措施。
二、不合理处方的种类及原因分析1. 药物配伍不当有些处方中搭配了不适宜同时使用的药物,比如抗生素和利尿剂,抗生素和乙醇,这些药物之间的配伍不当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医生对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掌握不够充分,导致了药物的配伍不当。
2. 药物剂量不合理有些处方中的药物剂量偏大或者偏小,超过或未达到患者的个体化需要,导致药物治疗效果差、不良反应增加或者治疗效果差。
原因分析: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和病史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由于医生的药物计算错误而导致了药物剂量不合理。
3. 重复处方有些处方中出现了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药物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增加患者的药物负担,还可能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治疗效果。
原因分析: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没有查询患者的用药记录,或者没有充分了解患者今日的用药情况,导致了药物的重复使用。
4. 药物过敏有些处方中出现了患者对某些药物过敏的情况,医生未能及时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导致了药物过敏。
原因分析: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没有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或者是由于患者未能及时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过敏情况。
以上种种不合理处方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需要加强对不合理处方的干预和管理。
三、药师干预的重要性鉴于不合理处方给患者带来的安全隐患和治疗效果差,我们认为加强药师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药师作为专业的药物治疗服务人员,具有良好的药物知识和临床经验,可以为医生提供指导和建议,避免不合理处方的出现。
药师干预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不合理处方的审核和提出意见,与医生协商和沟通,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用药指导和建议。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和药师干预分析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患者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IVD)已逐渐成为现代医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医疗过程中,有时不合理的处方或用药方式会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因此,药师在IVD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分析IVD中存在的不合理处方和药师干预的问题。
不合理的处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些医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胡乱开出一些不必要的药物。
例如,某患者因感冒而前来就诊,但医生却同时开出了多种抗生素,并在处方中未注明用药原因、病情严重程度、相互作用等重要信息,这种处方显然是不合理和危险的。
其次,有些处方过于依赖于某一种药物,使得给药量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药物反应和药物耐受性。
例如,某一位患者长期处于用药状态,医生仍然坚持将某种药物的剂量提高到了最大值,这种处方同样不合理。
药师在IVD中的干预,可以分为主动干预和被动干预。
主动干预是指药师在注意到不合理处方或患者特殊情况时,主动与医生协商并提出建议的做法。
例如,当药师注意到某一患者有肝功能不良或肾功能损害时,及时向医生提供相应的药物剂量调整方案。
被动干预则是指药师在检查处方时发现不合理处方或药品错误时,及时向医生提出更正或替代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药师在干预处方时应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以便确保干预是正确的和必要的,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和风险。
此外,药师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在需要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护理。
最后,为了减少不合理处方和药物使用,医院应加强对医生和药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此外,医院也应建立规范的处方审核和处方管理制度,定期对处方和药物库存进行详细的审查和统计,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总之,IVD是医院的重要环节,不合理处方和药师干预的问题需要得到及时解决和改进,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