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总结共24页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24
第一章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内容提要【了解】电路的相关概念【熟悉】三个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功率【掌握】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电阻、电感、电容、电源)【掌握】电路结构的基尔霍夫定律(KCL、KVL)【掌握】简单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电阻的串、并联及分压、分流公式)【熟悉】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迭加定理【了解】 RC的过渡过程一.一.网上导学二.二.典型例题三.三.本章小结四.四.习题答案网上导学*概述:由三部分组成电路分析(直流,第一章)、电子技术(数字,二~七)、数字系统(了解,八)特点:1.1. 相关课程删除(大学物理、电路与磁路)和滞后(高等数学 ),难度大;2.2. 内容多、课时少,强调自主学习;3.3.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要求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了解电路的相关概念:p1~p3电路(电路元件的联结体)、作用(产生或处理信号、功率);电路分析〔电路结构和参数→求解待求电量,唯一〕,电路设计〔电路所要实现功能→求解电路结构和参数,多样〕电路结构的相关名词:支路(“串联”),节点(支路连接点),回路及绕行方向〔参考图1.1.1〕P2。
图1.1.1一.三个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和功率:p3~p71.1.电流:定义〔I=ΔQ/Δt〕、单位(A)、字符〔I、i、i(t)〕,电流的真实方向(正电荷)〔参考图⒈⒉⒈P3〕图1.2.12.2.电压:定义〔Uab=ΔW/ΔQ〕、单位(V)、字符〔U、u、u(t)〕,电压的真实极性(+、-)〔参考图⒈⒉⒊P4〕图1.2.33.电压和电位的关系:电位:节点对参考点电压,Ua=Uao;电压:两片点间电位差,Uab=Ua-Ub=-Uba;例电路如图所示,试分别求出当c或b点为参考点时电位Ua、Ub 和Uab.R上=2KΩ, R下=8KΩ当c点为参考点时,Ua=10V, Ub=8V, Uab=10-8=2V,当b点为参考点时,Ua=2V, Ub=0V, Uab=2-0=2V,结论:当选择不同参考点时,各点的电位可能不同,但两点间电压保持不变.4.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和极性:电流和电压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或极性.在分析复杂电路时,它们的实际电流方向或电压极性往往一时难以确定,为便于分析和计算.我们一般先给它们任意假定一个方向或极性,称之为参考方向或参考极性,当根据假设的参考方向和参考极性最终计算出来的电流或电压值是正的.则说明假定的参考方向或参考极性实与实际的电流方向或电压极性一致,反之如果最终计算出耒的值是负的, 则说明假定的参考方向或参考极性与实际的电流方向或电压极性相反.5.关联参考方向和功率:①①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关联:电流的参考方向指向电压参考极性的电压降方向,如图(a)(b)非关联:电流的参考方向指向电压参考极性电压升方向,如图(c)(d)图1.2.6②②功率:定义〔P=ΔW/Δt〕、单位(W)、字符〔P〕公式:关联 p=ui;非关联 p=-ui功率的吸收与产生:(根据最终计算出的P值的正、负来判断) p>0 吸收(消耗) , p<0 产生分析图⒈⒉⒌P6,功率的计算;例⒈⒉⒉P7,功率平衡。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归纳[整理]电路分析是研究电子电路的运行过程,分析电子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元器件的工作原理的一种工程技术,是电子电路设计、诊断和排错的基础。
电路分析中,最常用的就是元器件的型号和参数,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开关、继电器、晶体管、二极管(MOSFET/JFET)等。
需要牢记,电路分析中的各种元器件,都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相同的电路环境下,必须了解其特性,才能确定电路的运行情况。
电阻具有阻值和极性的特点,它可以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电容具有电容量和阻抗的特点,可以用来过滤电路中的噪声,平滑信号的变化;电感具有感应系数和反射系数的特点,可以用来滤除电路中的高频信号。
另外,电路分析中涉及到一些基础理论和概念,比如欧姆定律、马克斯-普朗克定律、电位分压、增益、灵敏度等。
欧姆定律表明,电路中的电阻决定了电流的大小;马克斯-普朗克定律表明,电路中的电容决定了电流的变化;电位分压表明,电路中电压的大小依赖于电阻;增益指明电路中信号的变化程度;而灵敏度则表明电路对输入信号的反应。
电路分析还涉及到波形分析,可以检测出电路中发生的某些不可见的信号,并帮助我们了解和确认电路的运行情况。
此外,经典的电路分析方法如电路运算法、网络集成度分析、类比电路分析、有限元分析等,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精确的分析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电路的运行原理。
总的来说,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涉及元件特性、理论概念、波形分析、分析方法等多个方面,在分析和设计电子电路时,要通过了解元件特性、理论概念,以及运用各种波形分析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
只有完全了解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才能够更好地设计和运行电路,尽可能实现它的最优性能。
电路分析之总结第一篇:电路分析之总结电路分析之总结——只有真心领会的人才能真正明白!掐指一算,已经13周周末了!满打满算还有5周就结课了……不得不做一次总结了!(谁会想到,直到今天2007年12月18日我才发布)电路分析,从名词上看,两大部分:电路与分析!电路主要是从时域和相量域两个角度去展开,分析亦如此。
纵观全书,主要学习和考核的内容事实上并不算多,电路可以从所学的定理角度去思考,分析则只需从网孔法和节点法两方面着手,复习可以从几个大的方面去分类分析1、等效(全书使用最多的概念和计算方法)【ask】1)当什么时候我们会用到等效概念和计算【answers】a)当我们遇到一个复杂的网络,而我们仅仅关心其中一条支路时;b)当我们计算的电路中间有可变元件时;c)当我们要求负载吸收最大功率时;d)当我们在求解一阶动态电路时;【ask】2)我们如何处理等效【answer】将电路一分为二,未知网络或不需细节考虑的那一部分电路以戴维南或诺顿等效替换,我们关注的那一部分按原连接方式连入等效电路。
剩下的就是计算开路电压或短路电流以及等效电阻(或等效阻抗)了!希望你能真得明白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以及等效电阻(或等效阻抗)的真正含义!这很重要!2、齐次与叠加(零输入与零状态亦可从这个角度理解)齐次与叠加是从独立源的个数上区分的,单源则有齐次,多个源就可以利用叠加。
零输入的处理从根本上说是将动态元件在换路瞬间等效为电源之后,考虑那一瞬间电路获取多少能量,进而分析电路响应。
零状态则是在独立源单独工作的情况下考虑电路的响应。
3、网孔法与节点法网孔法与节点法最核心的内容是关注什么情况下会才用什么方法【ask】你确定你真得明白什么是网孔,什么是节点么??【ask】1)网孔法、节点法通式是??方程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ask】2)列写网孔方程最少方程个数?节点法最少方程个数?【ask】3)网孔法中,电流源(独立流源和受控流源)该如何处理??节点法中,电压源(独立压源和受控压源)该如何处理??【ask】4)受控源的处理你明白么?怎么办呢?4、三要素法(各时刻等效图及其通式)【ask】三要素为哪三要素,具体有什么含义?对应在信号波形图上的那个位置?【ask】三要素通式是什么?零输入响应通式是什么?零状态通式呢?全响应通式呢?【note】请务必注意零状态通式(其通式必须采用全响应通式!只是三要素都是在独立源工作时计算得出的)5、相量法(注意时域图向相量域的转化可谓关键)相量法中要注意动态元件标称要换成阻抗!注意有效值、振幅值以及有效值相量、振幅相量的书写!记住以下【口诀】变量大写再加点;元件标称换阻抗;平行四边形法则不能忘。
电路基础知识最全汇总1.电压电流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i>0,反之i<0。
电压的参考方向也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u>0反之u<0。
2.功率平衡一个实际的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总是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
3.全电路欧姆定律:U=E-R I4.负载大小的意义:电路的电流越大,负载越大。
电路的电阻越大,负载越小。
5.电路的断路与短路电路的断路处:I=0,U≠0电路的短路处:U=0,I≠0。
E D A365电子论坛2基尔霍夫定律1.几个概念支路:是电路的一个分支。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称为结点。
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网孔:电路中无其他支路穿过的回路称为网孔。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定义:任一时刻,流入一个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表达式:i进总和=0或:i进=i出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定义:经过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电压的升等于电压的降。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之和。
E D A365电子论坛3电位的概念1.定义: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电压。
2.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
称为接地。
3.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位用符号V表示。
4.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的差。
5.注意电源的简化画法。
E D A365电子论坛4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1.理想电压源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流的大小,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不变。
理想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
2.理想电流源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压的大小,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
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理想电流源不允许开路。
3.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流源的电流,电流源起作用。
电路分析前四章总结目录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电路定律 (1)1、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1)2、电路变量及其参考方向 (1)3.电阻元件 (3)4.电压源与电流源 (3)5.受控源 (4)6.基尔霍夫定律 (5)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5)1.电路等效的一般概念 (5)2.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等效 (6)3.电阻的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Y-Δ变换) (7)4.传递对称电路与平衡对称电路 (8)5.无源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 (9)6.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并联和转移 (9)7.含源支路的等效变换 (11)8.含外虚内实元件单口网络的等效变换 (12)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2)1.电路的图 (12)2.KCL和KVL方程的独立性 (13)3.支路法 (14)4.网孔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 (14)5.节点分析法 (15)第四章电路定理 (16)1.叠加定理 (16)2.替代定理 (16)3.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16)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17)5.特勒根定理 (18)电路课学习体会 (18)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电路定律1、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1.1实际电路的组成与功能(1)实际电路:由实际电路元件(电工设备和电气器件)按预期目的连接构成的电流的通路。
(2)实际电路的功能:a.能量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b.信息的传递与处理1.2电路模型(1)电路模型:反映实际电路部件的主要电磁性质的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组合。
(2)理想电路元件:有某种确定的电磁性能的元件。
(3)几种基本的电路元件:电阻元件: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电感元件:表示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电容元件:表示产生电场,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电源元件:表示各种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元件1.3集中(总)参数电路(1)集中电路:由集中参数元件构成的电路(2)集中参数元件:假定电路发生的电磁过程都集中在元件内部进行(3)集中参数条件:元件的几何尺寸远小于电路工作频率所对应的电磁波的波长2、电路变量及其参考方向2.1电流及其参考方向(1)电流:带电粒子有规则的定向运动(2)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3)电流单位:A(安培)、kA、mA、 A(4)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5)参考方向:任意假定一个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即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点概要请同学们注意:复习时不需要做很多题,但是在做题时,一定要把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整理复习,参看以下内容:1、书上的例题2、课件上的例题3、各章布置的作业题4、测试题第1、2、3章电阻电路分析1、功率P的计算、功率守恒:一个完整电路,电源提供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相等关联参考方向:ui=P-P=;非关联参考方向:ui<P吸收功率0P提供(产生)功率>注意:若计算出功率P=-20W,则可以说,吸收-20W功率,或提供20W功率2、网孔分析法的应用:理论依据---KVL和支路的VCR关系1)标出网孔电流的变量符号和参考方向,且参考方向一致;2)按标准形式列写方程:自电阻为正,互电阻为负;等式右边是顺着网孔方向电压(包括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提供的电压)升的代数和。
3)特殊情况:①有电流源支路:电流源处于网孔边界:设网孔电流=±电流源值电流源处于网孔之间:增设电流源的端电压u并增补方程②有受控源支路:受控源暂时当独立电源对待,要添加控制量的辅助方程3、节点分析法的应用:理论依据---KCL和支路的伏安关系1)选择参考节点,对其余的独立节点编号;2)按标准形式列写方程:自电导为正,互电导为负;等式右边是流入节点的电流(包括电流源、电压源、受控源提供的电流)的代数和。
3)特殊情况:①与电流源串联的电阻不参与电导的组成;②有电压源支路:位于独立节点与参考节点之间:设节点电压=±电压源值位于两个独立节点之间:增设流过电压源的电流i 并增补方程③有受控源支路:受控源暂时当独立电源对待,要添加控制量的辅助方程4、求取无源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i R (注:含受控源,外施电源法,端口处电压与电流关联参考方向时,iu R i =) 5、叠加原理的应用当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的独立电源应置零,即:独立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独立电流源用开路代替;但受控源要保留。
注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要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计算功率时用叠加后的电压或电流变量求取。
电路分析基础1.(1)实际正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2)参考正方向:任意假定的方向。
注意:必须指定电压参考方向,这样电压的正值或负值才有意义。
电压和电位的关系:U ab=V a-V b2.电动势和电位一样属于一种势能,它能够将低电位的正电荷推向高电位,如同水路中的水泵能够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的作用一样。
电动势在电路分析中也是一个有方向的物理量,其方向规定由电源负极指向电源正极,即电位升高的方向。
电压、电位和电动势的区别:电压和电位是衡量电场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电动势则是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电路中两点间电压的大小只取决于两点间电位的差值,是绝对的量;电位是相对的量,其高低正负取决于参考点;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
3. 参考方向(1)分析电路前应选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并标在图中;(2)参考方向一经选定,在计算过程中不得任意改变。
参考方向是列写方程式的需要,是待求值的假定方向而不是真实方向,因此不必追求它们的物理实质是否合理。
(3)电阻(或阻抗)一般选取关联参考方向,独立源上一般选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4) 参考方向也称为假定正方向,以后讨论均在参考方向下进行,实际方向由计算结果确定。
(5)在分析、计算电路的过程中,出现“正、负”、“加、减”及“相同、相反”这几个名词概念时,切不可把它们混为一谈。
4. 电路分析中引入参考方向的目的是为分析和计算电路提供方便和依据。
应用参考方向时,“正、负”是指在参考方向下,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前面的正、负号,若参考方向下一个电流为“-2A”,说明它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参考方向下一个电压为“+20V”,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加、减”指参考方向下列写电路方程式时,各项前面的正、负符号;“相同、相反”则是指电压、电流是否为关联参考方向,“相同”是指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相反”指的是电压、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
5.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结点电流定律(KCL)和回路电压(KVL)两个定律,是集总电路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