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监控解决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711.96 KB
- 文档页数:4
冷链运输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冷链运输管理系统是针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特殊需求而开辟的一套管理系统,旨在解决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温控、追踪和监控问题。
冷链物流行业对于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一套可靠、高效的系统来管理和监控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各项指标。
二、系统功能1. 温度监控与报警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并能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进行报警。
一旦温度超出预设范围,系统会即将发送报警信息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货物损坏。
2. 货物追踪与定位系统通过GPS定位技术,实时追踪货物的位置和运输路线。
用户可以随时查询货物的实时位置,并可以查看货物的历史轨迹,以便对货物的运输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3. 数据记录与分析系统会自动记录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并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和分析这些数据,以便对冷链运输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
4. 报表生成与导出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各种报表,如温度曲线图、运输路线图等。
用户可以将这些报表导出为Excel或者PDF格式,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共享。
5. 预警与预测系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算法模型进行预测,提前预警可能浮现的问题。
比如根据过去的温度数据和天气预报,系统可以预测某段运输路线可能浮现的温度波动情况,并提前通知相关人员采取措施。
三、系统优势1. 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货物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2. 报警机制:系统能够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进行报警,及时提醒相关人员采取措施,避免货物损坏。
3. 追踪与定位:系统通过GPS定位技术,实时追踪货物的位置和运输路线,方便用户对货物进行监控和管理。
4. 数据分析:系统能够记录和分析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匡助用户评估和改进运输流程,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
5. 预警与预测:系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算法模型进行预测,提前预警可能浮现的问题,匡助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货物损失。
冷链物流如何实现全程温度监控在当今的物流行业中,冷链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无论是生鲜食品、医药产品还是一些特殊的化工材料,都对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
确保冷链物流全程温度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货物质量、减少损失以及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那么,冷链物流是如何实现全程温度监控的呢?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而又相互协同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措施。
首先,温度监测设备是实现全程温度监控的基础。
常见的温度监测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记录仪和数据传输模块等。
温度传感器负责实时感知货物所处环境的温度,其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温度监测的准确性。
记录仪则用于存储温度数据,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而数据传输模块则可以将实时温度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
这些温度监测设备通常被安装在货物的包装内部、运输车辆的车厢内以及仓库的关键位置等。
为了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往往需要在多个位置布置多个传感器,形成一个密集的温度监测网络。
在选择温度监测设备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例如,测量范围是否满足货物的温度要求,精度是否足够高,响应时间是否迅速,以及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何等。
同时,设备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防护性能,能够适应冷链物流中复杂的环境条件,如低温、潮湿、振动等。
其次,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是实现全程温度监控的关键环节。
温度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温度数据需要及时、准确地传输到监控中心,以便相关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目前,数据传输主要有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
有线传输方式通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速率,但布线成本较高,且在一些移动的运输场景中不太适用。
无线传输方式则具有灵活性高、安装方便等优点,如蓝牙、WiFi、GPRS 等。
但无线传输方式可能会受到信号干扰和传输距离的限制。
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常会采用多种传输方式相结合的方式。
例如,在运输车辆内部可以使用蓝牙或 WiFi 进行短距离的数据传输,而在车辆与监控中心之间则可以使用 GPRS 或卫星通信等方式进行远程数据传输。
冷链物流行业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解决方案冷链物流是指在整个冷藏、冷冻、保鲜或恒温过程中保持货物温度稳定的物流方式。
由于冷链物流对货物冷链条件要求严格,所以质量控制是冷链物流行业中非常核心的环节。
本文将针对冷链物流行业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质量控制要点1.温度控制:冷链物流的核心是保持货物的温度稳定,以确保货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温度控制是冷链物流中最为关键的质量控制要点之一、在整个冷链物流过程中,需要对货物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确保货物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2.冷却设备维护:冷链物流过程中使用的冷藏设备和冷冻设备需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以确保货物的温度稳定。
因此,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是冷链物流中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要点。
3.包装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对维持货物的温度稳定至关重要。
在冷链物流中,包装材料需要具有保温和保冷的功能,能够有效地阻隔外部温度的影响,保护货物免受温度波动的影响。
4.运输车辆选择:冷链物流中使用的运输车辆需要具有良好的冷藏和保温性能,能够在运输过程中有效地保持货物的温度稳定。
因此,在选择运输车辆时,需要考察车辆的冷藏设备和保温设备的性能和状态。
5.温度记录与报告:冷链物流过程中需要对货物的温度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监控货物的温度变化情况。
在货物送达目的地后,可以通过温度记录和报告验证货物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性。
二、解决方案1.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冷链物流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对温度控制、设备维护、包装材料选择、运输车辆选择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管理。
通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能够确保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监控和管理。
2.强化员工培训:冷链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对于温度控制、设备维护、包装材料选择、运输车辆选择等方面的认识和技能。
只有员工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有效地执行质量控制要点。
3.加强设备监控与维护:冷链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监控与维护,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并进行维修和更换。
冷链物流温度监控系统开发方案第一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3)1.3 系统开发目标 (3)第二章需求分析 (4)2.1 功能需求 (4)2.1.1 基本功能 (4)2.1.2 扩展功能 (4)2.2 功能需求 (4)2.2.1 响应速度 (5)2.2.2 数据存储容量 (5)2.2.3 数据传输速度 (5)2.3 可靠性需求 (5)2.3.1 系统稳定性 (5)2.3.2 数据完整性 (5)2.3.3 系统冗余 (5)2.4 安全性需求 (5)2.4.1 数据安全 (5)2.4.2 用户权限管理 (5)2.4.3 系统防护 (5)第三章系统设计 (5)3.1 总体架构设计 (5)3.2 模块划分 (6)3.3 系统工作流程 (6)第四章硬件选型与设计 (7)4.1 温度传感器选型 (7)4.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7)4.3 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7)4.4 电源模块设计 (8)第五章软件设计 (8)5.1 系统软件架构 (8)5.2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8)5.3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9)5.4 数据展示模块设计 (9)第六章系统集成与调试 (9)6.1 硬件集成 (9)6.1.1 硬件选型 (9)6.1.2 硬件安装与连接 (10)6.1.3 硬件调试 (10)6.2 软件集成 (10)6.2.1 软件开发 (10)6.2.3 软件调试 (11)6.3 系统调试 (11)6.3.1 系统集成调试 (11)6.3.2 功能优化 (11)6.3.3 长期运行测试 (11)第七章系统功能测试 (11)7.1 功能测试 (11)7.1.1 测试目的 (11)7.1.2 测试内容 (12)7.1.3 测试方法 (12)7.2 功能测试 (12)7.2.1 测试目的 (12)7.2.2 测试内容 (12)7.2.3 测试方法 (12)7.3 可靠性测试 (13)7.3.1 测试目的 (13)7.3.2 测试内容 (13)7.3.3 测试方法 (13)7.4 安全性测试 (13)7.4.1 测试目的 (13)7.4.2 测试内容 (13)7.4.3 测试方法 (13)第八章系统部署与运维 (13)8.1 系统部署 (13)8.1.1 部署环境准备 (13)8.1.2 系统部署流程 (14)8.1.3 部署注意事项 (14)8.2 运维管理 (14)8.2.1 运维团队建设 (14)8.2.2 运维工作内容 (14)8.2.3 运维管理制度 (14)8.3 故障处理 (15)8.3.1 故障分类 (15)8.3.2 故障处理流程 (15)8.3.3 故障处理措施 (15)第九章项目管理 (15)9.1 项目进度管理 (15)9.1.1 进度计划制定 (15)9.1.2 进度跟踪与控制 (15)9.2 项目成本管理 (16)9.2.1 成本预算制定 (16)9.2.2 成本控制与优化 (16)9.3 项目质量管理 (16)9.3.2 质量控制与改进 (16)9.4 项目风险管理 (17)9.4.1 风险识别 (17)9.4.2 风险评估与应对 (17)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7)10.1 研究成果 (17)10.2 存在问题 (18)10.3 未来展望 (18)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链物流在我国的应用日益广泛。
冷链物流温控系统解决方案第一章绪论 (2)1.1 冷链物流温控系统概述 (2)1.2 冷链物流温控系统的重要性 (3)第二章冷链物流温控系统设计原则 (3)2.1 系统设计目标 (3)2.2 设计原则与标准 (4)2.3 系统可靠性分析 (4)3.1 温度监测技术 (5)3.2 温度控制技术 (5)3.3 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的集成 (5)第四章冷链设备选型与配置 (6)4.1 冷藏设备选型 (6)4.2 冷冻设备选型 (6)4.3 冷链设施配置 (7)第五章温控系统软件平台 (7)5.1 软件架构设计 (7)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7)5.3 用户界面设计 (8)第六章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 (8)6.1 网络通信技术 (8)6.1.1 概述 (8)6.1.2 有线通信技术 (8)6.1.3 无线通信技术 (8)6.2 数据传输协议 (9)6.2.1 概述 (9)6.2.2 常见数据传输协议 (9)6.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9)6.3.1 概述 (9)6.3.2 数据加密技术 (9)6.3.3 身份认证与权限控制 (9)6.3.4 数据备份与恢复 (10)6.3.5 隐私保护策略 (10)第七章冷链物流温控系统实施 (10)7.1 系统集成与调试 (10)7.1.1 系统集成概述 (10)7.1.2 系统调试 (10)7.2 系统运行与维护 (11)7.2.1 系统运行 (11)7.2.2 系统维护 (11)7.3 系统功能评估 (11)第八章温控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 (11)8.1 故障诊断技术 (11)8.1.1 概述 (11)8.1.2 传感器检测技术 (12)8.1.3 信号处理技术 (12)8.1.4 故障诊断算法 (12)8.2 故障处理策略 (12)8.2.1 故障预警 (12)8.2.2 故障定位 (12)8.2.3 故障处理 (12)8.3 系统故障预防 (12)8.3.1 设计预防 (12)8.3.2 运行预防 (12)8.3.3 管理预防 (13)第九章冷链物流温控系统节能与环保 (13)9.1 节能技术 (13)9.1.1 冷链物流温控系统概述 (13)9.1.2 节能技术原理 (13)9.1.3 节能技术应用 (13)9.2 环保措施 (13)9.2.1 冷链物流温控系统环保问题 (13)9.2.2 环保措施实施 (14)9.3 节能与环保效果评估 (14)9.3.1 节能效果评估 (14)9.3.2 环保效果评估 (14)第十章冷链物流温控系统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1 技术发展趋势 (14)10.2 市场前景分析 (15)10.3 行业政策与发展策略 (15)第一章绪论1.1 冷链物流温控系统概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新鲜度的要求日益增高,冷链物流作为保障食品品质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重要环节,逐渐成为物流行业关注的焦点。
仓储行业的冷链物流温度控制与监测方法随着冷链物流在仓储行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冷链物流温度的控制与监测方法也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介绍仓储行业中常用的冷链物流温度控制与监测方法。
一、温度控制方法在仓储行业的冷链物流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对货物的质量和安全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温度控制方法:1. 温度控制设备仓储场所必须配备适当的温度控制设备,如冷库、冷藏车、冷藏柜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稳定的低温环境,确保货物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温度恒定。
2. 温度记录仪温度记录仪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记录货物温度的设备。
它能够实时监测货物的温度,并将数据记录下来,以供后续检查和分析。
通常,温度记录仪会定时采集温度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或通过无线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
3. 温度报警系统温度报警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货物温度并在温度异常时发出警报的设备。
一旦监测到货物的温度超出预设范围,系统会通过声音、光线或电子信息等方式发出警报,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温度监测方法除了温度控制方法外,温度监测也是冷链物流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温度监测方法:1. 实时监测通过实时监测手段,可以对货物的温度进行全程监控。
实时监测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实现。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采集货物的温度数据,并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以便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2. 定时监测定时监测是指在特定时间间隔内对货物进行温度检测。
通常,温度记录仪会定时采集货物的温度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仓储场所中货物的长期监测,可以帮助发现温度异常现象并及时处理。
3. 抽样监测抽样监测是通过对货物进行抽样检测来获取整体温度情况。
在仓储物流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对每个货物进行实时或定时监测。
因此,通过从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温度测量,可以反映整体批次的温度状况。
总结:对于仓储行业的冷链物流来说,温度控制与监测是确保货物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冷链运输解决方案概述冷链运输是指在保持一定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将货物从生产地点运送到目标地点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冷链运输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货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冷链运输解决方案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冷链运输解决方案,包括温度控制技术、监测系统和运输设备。
温度控制技术温度控制技术是冷链运输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它保证货物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
常用的温度控制技术包括以下几种:冷藏设备冷藏设备是冷链运输中最常见的温度控制工具。
它能够通过控制设备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来保持货物的新鲜度和品质。
冷藏设备通常使用制冷剂和循环系统来控制温度,保持货物在适宜的温度范围。
冷冻设备冷冻设备用于保持货物在低温环境下的运输。
它通常使用低温制冷剂和强制循环系统,确保货物在冷冻状态下运输,以延长货物的保质期。
保温设备保温设备主要用于运输敏感货物,如药品和化妆品。
它可以通过保持设备内部的温度稳定来保护货物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保温设备通常使用保温材料和绝缘层来减少热量的传导。
监测系统监测系统是冷链运输解决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时监测货物的温度和湿度。
通过提供实时数据和报警功能,监测系统可以确保货物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处于理想的温度范围内。
以下是常用的监测系统: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监测系统中最常用的传感器之一。
它可以测量货物的温度,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系统中进行记录和分析。
温度传感器通常采用数字化技术,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货物的湿度水平。
它可以帮助监测系统判断货物是否受到潮湿或干燥环境的影响,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湿度传感器通常采用电容式或电阻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数据记录器数据记录器是监测系统中的重要组件,用于存储和记录货物的温湿度数据。
它可以记录实时数据,并提供历史记录和趋势分析功能。
数据记录器通常具有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和长时间的数据记录能力。
冷库监控SCADA系统解决方案一、方案概述目前,冷库从小型室内库到大型室外库,从高温库、中温库、低温库到冻结库,从预冷冷藏库、冻结冷藏库、速冻库、贮冰库到气调库,其规模、功能各不相同。
由于冷库不仅起到保证产品安全、降低产品损耗、推动相应产业良性发展的作用,更能延长产品的生存周期,提高其经济价值。
因此,不同类型、不同功能冷库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
本解决方案将以冷库行业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冷库控制工艺和实际应用需求,综合阐述亚控组态软件在冷库行业的完整解决方案,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智能控制和轻松管理的目的,为冷库的正常运行和日常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方案亮点系统异常时进行短信提醒、邮件提醒,第一时间告知工作人员系统异常情况,消除冷库安全运行隐患。
通过系统的B/S架构,实现远程实时查看运行系统状态,真正实现冷库系统无人值守,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系统试用功能及授权权限的设置保障冷库供应方及使用方的权益,增强冷库运行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功能。
三、系统架构图1 系统方案结构图冷库监控系统分为三层,即监控层、控制层、设备层。
四、系统功能冷库监控SCADA系统针对食品库、药品库、医院血库、种子库、疫苗库、水果库、水产库、冷链物流企业等行业,实现统一的监控管理解决方案,可以应用在冷库后期追加温湿度监控模块,冷库监控SCADA系统基本功能有实时在线记录库温,自动生成温度历史曲线图,打印历史记录、历史数据输出EXCEL,温度上下限报警,短信超温报警,短信查询冷库温度,短信报警值班安排,数据库自动备份、还原,用户权限管理,电子地图展示监控点、完全中文界面,根据管理树形展开监控点,不改变系统随时扩展系统,增加监控点,根据用户需要系统可以单监控中心,多监控中心可选。
4.1设备运行状态显示系统画面形象展示实际冷库中的设备布局及工艺流程,实时显示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库内各监测点的温度、湿度以及温湿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统计值,使系统的运行状态、工作模式和设备工作状态一目了然。
物流行业:冷链物流温度监控与管理方案第一章冷链物流概述 (2)1.1 冷链物流的定义与特点 (2)1.1.1 冷链物流的定义 (2)1.1.2 冷链物流的特点 (2)1.1.3 冷链物流在物流行业中的地位 (3)1.1.4 冷链物流在物流行业中的作用 (3)第二章冷链物流温度监控技术 (3)1.1.5 温度传感器技术 (3)1.1.6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4)1.1.7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4)1.1.8 温度记录仪 (4)1.1.9 无线温度传感器 (4)1.1.10 冷链物流温度监控系统 (5)第三章冷链物流温度监控体系构建 (5)1.1.11 体系架构概述 (5)1.1.12 感知层设计 (5)1.1.13 传输层设计 (6)1.1.14 平台层设计 (6)1.1.15 应用层设计 (6)1.1.16 温度传感器 (6)1.1.17 数据采集器 (6)1.1.18 无线通信模块 (6)1.1.19 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6)1.1.20 软件架构 (6)1.1.21 感知层软件设计 (7)1.1.22 传输层软件设计 (7)1.1.23 平台层软件设计 (7)1.1.24 应用层软件设计 (7)第四章冷链物流温度管理规范 (7)1.1.25 标准制定原则 (7)1.1.26 温度管理标准内容 (7)1.1.27 流程优化目标 (8)1.1.28 流程优化措施 (8)第五章冷链物流温度异常处理 (9)1.1.29 设计原则 (9)1.1.30 异常处理机制内容 (9)1.1.31 异常处理流程 (9)1.1.32 异常处理措施 (9)第六章冷链物流温度监控与管理信息化 (10)1.1.33 信息化概述 (10)1.1.34 信息化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领域 (10)1.1.35 平台架构 (10)1.1.36 平台功能模块 (10)第七章冷链物流温度监控与管理成本控制 (11)1.1.37 成本构成 (11)1.1.38 控制策略 (12)1.1.39 采购优化 (12)1.1.40 技术优化 (12)1.1.41 管理优化 (12)1.1.42 风险防控 (12)第八章冷链物流温度监控与管理人才培养 (12)第九章冷链物流温度监控与管理发展趋势 (14)1.1.43 国外发展现状 (14)1.1.44 国外发展趋势 (14)1.1.45 我国发展现状 (14)1.1.46 我国发展前景 (15)第十章冷链物流温度监控与管理案例分析 (15)1.1.47 案例背景 (15)1.1.48 案例实施 (15)1.1.49 加强温度监控设备管理 (16)1.1.50 完善应急预案 (16)1.1.51 加强数据分析与应用 (16)1.1.52 加强人员培训 (16)1.1.53 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合作 (16)第一章冷链物流概述1.1 冷链物流的定义与特点1.1.1 冷链物流的定义冷链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为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通过科学、规范的保温、冷藏、冷冻技术手段,对易腐、易变质、需要保持一定温度的物品进行运输、储存、配送等一系列物流活动的总和。
冷链物流行业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解决方案冷链物流是指在冷藏条件下运送和储存商品的供应链环节。
在保证商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冷链物流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温度波动、运输时间延长、商品损耗等。
本文将探讨冷链物流行业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解决方案,以提高行业的效率和商品质量。
一、保持稳定的温度控制货物在整个冷链物流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才能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因此,为了保证冷链物流行业中的温度控制,可采取以下措施:1.1 合适的设备:使用高效的冷藏设备和运输工具,如冷藏车辆和冷库,以确保货物能够在整个供应链中保持稳定的温度。
1.2 温度监测系统: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并定期检查确保其可靠性和精确性。
及时发现温度异常并采取补救措施,以避免货物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
1.3 培训和管理:提供专业培训给从业人员,加强对冷链物流过程中温度控制的管理。
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冷藏设备和遵循操作流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温度波动。
二、加强货物安全性管理冷链物流行业中,货物的安全性特别重要。
以下是保障货物安全性的要点和解决方案:2.1 货物包装:根据不同商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以保护货物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例如,采用绝缘材料和冷藏剂来保持温度稳定。
2.2 控制货物流通路径:制定详细的货物流通路径和操作规程,确保货物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流通过程可追溯、可控制,减少货物损失和盗窃的风险。
2.3 安全监控系统:安装监控设备来确保货物的安全。
例如,利用视频监控和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货物的位置和温度,预警可能的风险和问题。
三、加强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冷链物流行业中的质量控制水平和运营效率。
以下是相关要点和解决方案:3.1 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关键信息,并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以实现对运输环节的全方位掌控。
3.2 数据分析和预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第一章行业概括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冷链食品的消费需求也逐年提高,消费品市场快速扩大,初级农产品、各类水产品、速冻食品、包装熟食、奶制品、花卉等物品的仓储和配送过程中需要冷藏或冷冻,相关的冷链物流运作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冷链物流一般遵循3T原则,即产品最终质量取决于在冷链链中贮藏和流通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和产品耐藏性(Tolerance)。
当前,消费者对冷链物流公司的预期越来越高,对应的行业监管标准也越来越多,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冷链物流行业运营越来越复杂。
冷链货运网络也急速扩大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设备专业性强、涉及行业广泛、从业人员众多的产业。
为了实现冷链物流的信息处理及时、配送流程优化,以及存取选拣自动化、物流管理智能化,冷链物流迫切需要信息化技术作为辅助手段。
现阶段我国还缺乏行之有效的食品药品冷链物流的管理方法,原有监测技术手段滞后是最大的技术瓶颈。
现阶段我国技术手段的主要症结是:人工测量和纸面记录、无统一数据系统支持,实时性差、监管脱节;取证困难、无法确定责任;无法进行预警、损失率大等。
第二章系统效益
此方案根据车辆定位追踪技术、温度传感技术和门磁传感技术,将货况信息数据自动
传输给云平台。
在运送过程中利用车辆定位追踪技术和温度传感器,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数据采集及跟踪反馈等有效的解决手段,在物流企业的车辆追踪、所运送物品追踪和供应链的身份识别与位置定位等方面都可协助企业充分有效地解决目前冷链物流企业中货况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系统概述
奥雷科技冷链物流云平台应需求而生,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在软件平台和硬件设备方面做出各项优化、增加相应的功能模块和业务接口,更为贴合现场应用环境和后台管理控制。
系统由车载终端和冷链物流云平台组成,其中车载终端有车载主机(四路传输)、定位天线、GSM/GPRS天线、电源线、监听话筒、报警按键、温度传感器、门磁传感器等实体设备等组成。
冷链物流云平台由调度监控系统、应用管理系统、数据库、报表管理系统组成。
其中车载监控终端又称车机、GPS终端、GPS监控终端,它负责接收、发送GPS定位信息、状态信息及控制信息,冷链物流云平台则是实现车辆与调度监控中心信息交换的载体,一般指GSM/GPRS/CDMA基站及Internet,冷链物流云平台是整个信息系统的通讯核心,负责与车载GPS监控终端的信息交换、各种内容和控制信息的分类、记录和转发。
系统通过各类冷链运输车辆实时回传采集数据,管理部门可实时了解所属车辆行驶状况、位置信息、温度湿度等相关情况,实现客户和合作伙伴间业务的高度协同,增强冷链物流服务的应变和监控能力,提高冷链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对冷链物流运作的统一调度与监控,实现运输路线最优、库存质量最佳、货物组配最合理、物流成本最低的目标,为客户提供及时准确的冷链物流服务。
第四章系统结构图
第五章系统主要功能
•车辆定位:实时查询车辆的位置和行驶数据信息: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让车载GPS 终端上报信息,对于选中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和行驶数据信息(包括车辆信息、速度、方向、空/载车等)将向中心上传报告。
•历史轨迹上传及轨迹回放:监控平台根据存储的历史数据,可通过监控平台选取时间,查询历史数据,平台管理人员可通过该功能,回放车辆历史行车轨迹,掌握车辆的历史行程。
•温度监控:通过高灵敏度温度传感器,可对车内温度进行实时上传,并可设定最低或最高温度进行预警,超过温度范围时,监控中心自动报警,并将报警信息发至车辆管理者手机上,对产品的新鲜度、品质进行细致地、实时地管理。
•远程温度控制: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车辆实时温度状态以及货物温度标准要求,远程控制冷藏车的制冷设备,调节冷藏车箱的内部温度。
(此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冷藏车压缩机有数据接口)
•报警功能:车载终端设备具有监测车门开关状态,以及设定车门开关报警功能。
在有紧急情况如遇劫、求助等情况发生时,在司机连续按下报警按键三秒钟后,摄像头拍摄车内照片,并将报警信息和照片一同发送到调度中心/运营商,在核实报警真实性后将报警车辆的行驶位置、线路等信息通知给110,照片将作为采集的案发现场证据供公安机关使用。
•语音播报:车辆违章后中心可以直接发送语音调度信息对驾驶员喊话。
•油耗统计分析功能:(选配油量传感器)通过加装油量传感器实时记录当前油箱的油量在某段时间的油耗量,在输入百公里参数情况下,可计算出百公里油耗量、剩余行驶里程通过GPRS/CDMA通讯模块实时将数据传送给远程的监控平台上,详细直观地对车辆行驶及燃油消耗情况进行分析管理;通过管理平台分析系统的配合,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各条路线在各种情况下的油量消耗数据分析,油量消耗曲线及数据备份功能;为超耗原因分析,优化异常油量的监督和公司的管理操纵水平,为公司管理质量分析提供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量数据。
•图像监控:(选配摄像头)最多支持4路摄像头,车厢监控的摄像头对准车厢,可监控车厢是否安全,路况监控的摄像头对准挡风玻璃前面路况,判断是否塞车和路况,司机监控的摄像头对准驾驶室,可以检查当班司机和驾驶操作是否违章。
•语音监听:(选配麦克风)当某些特殊情况发生后如劫警,按下紧急报警按钮,终端会自动启动监听系统,使监控中心可以监听车内情况;或由中心主动拨号监听车内声音。
(终端可设置:允许任何监听或者仅允许报警后监听)
•越界报警:车辆超出规定的行车范围后报警并自动生成车辆所有报警记录文档。
•黑匣子——车辆行驶记录仪(选配黑匣子):车载终端设备可按照要求增加记录仪,可设置时间间隔上传车辆的状态信息,存储的时间间隔可以由监控中心通过无线方式动态设定,所存储的信息可通过GPRS/CDMA网络方式传输到管理中心。
•车载电话(选配通话手柄):车载终端配备通话手柄和免提通话装置,使用者可以通过手动拨号和接听方式使用电话功能,亦可通过免提方式对来电自动接听,免提通话方式为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通话提供便利,从而确保了驾驶人员和乘客的安全,免提通话系统可直接接拨于车内音响系统。
•远程遥控断油断电:(选配断油断电器)车载终端可配备断油断电装置,管理中心在确认警情发生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可以向车载终端发送断油断电指令,车载终端在接收到指令后在保证人车安全的前提下将执行断油断电的动作,车辆将无法点火。
第六章系统配置要求
中心服务器:安装通讯软件、数据库软件、应用软件。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可选)
地图引擎
网络组件:后备电源、主机配件等
GPS客户端监控软件
投影仪、监控电脑、标准柜机、电话机、监控室(可选)
车载终端(车载主机、SIM卡、通话手柄、调度屏、摄像头、LED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