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名称的由来
- 格式:doc
- 大小:13.79 KB
- 文档页数:3
天水”名称的由来天水,曾经是水草丰茂的畜牧地,也曾经是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远在8000 多年前,那里是西周的附庸——秦国。
秦人的十几代祖先都生息在古雍州那块被人称为邽县、秦亭、上邽的地方。
- 过了很多年,大约在距今2100 多年前的汉武元鼎三年,上邽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 相传,东汉武帝元鼎三年,上邽经历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旱灾。
穷苦的人们都为田禾枯干祈求神灵降雨。
- 一天半夜,当人们熟睡时,突然天上响起巨大的雷声。
又一阵“轰隆隆”巨响,大地裂开了,只见天上的河水,一落千丈倾泻下来,刚巧注入裂开的地缝。
真是九天的银河落向人间,流了很长时间。
- 风雷终于息怒了,一切又恢复平静。
接着又是几天的和风细雨,把一个干旱火烧的地方滋润得如翡翠一般,到处水灵灵的,这儿一个水潭,那儿一条涓涓河流。
从那以后,小草绿了,杨柳青了,座座荒山变得青翠苍秀,清清泉水,哺育了陇上的片片绿州。
- 这次大地震引来了九天银河,人们认为是神灵显威,把“天河注水”传说得神乎其神,赞美这里最大的一汪湖水是“天水井”,还传说这水“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乡民们都引它灌良田,润桑麻,于是,禾苗茁壮,树木葱葱。
这一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获得大捷,疆域开拓,丝路畅通,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西汉王朝把当时的陇西郡分为两郡。
一天,汉武帝听到了“天河注水”的传说,十分高兴,下旨在上湖旁边,筑起-向没有去过天水的朋 一座城池,设新郡,名曰“天水郡”, 甘肃天水得名,传说由此而来。
- 天水还是中华民族的 发祥地之一。
上古时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传说中都降生 在天水,天水因之成为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 曾题词:“羲皇故里”。
-天水 麦积山石窟 - - 天水麦积山石窟 -这个中国第四大石窟名副其实,云冈和龙 门只是她的二分之一都不到, 至于敦煌就更小了 ,为什么天水 的麦积山石窟不出名?中国的一位史学家说 : 天水石窟没有 被盗过,其他的石窟,尤其敦煌的东西被盗到了国外,于是 闻名 . - - 仙人湖 -天水古称秦州。
我的家乡—美丽的小城天水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却不知渭水河畔也有秋水春花,大地湾里也孕育过人类文明,麦积石窟也藏着千年辉煌,陇上也有江南美景。
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我的家乡,人称“陇上小江南”的天水。
如果你没有去过我的家乡,那么现在我就带着你去游览一番,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爱上它。
先说说天水这个名字的来历吧!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
相传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山水灵秀,林木密茂。
可是,到了秦末汉初,因为长年的战乱,加上连年的干旱,致使当地民不聊生。
一天夜里,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忽然天空狂风呼啸,雷电交加,随着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
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地面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了一个大湖,湖水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
人们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就叫它"天水湖"。
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汉武帝耳朵里,他就命人这个湖旁新建了一个郡,起名"天水郡",从此以后,就有了"天水"之名。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城,自然有很多名胜古迹,麦积山、仙人崖、伏羲庙、大地湾遗址……数不胜数,我就介绍一下有“东方雕塑馆”美称的麦积山石窟吧!麦积山因为外形像农家麦垛而得名,麦积山历史悠久,早在1600年前就享有盛名。
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
西汉末年,麦积山就因为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成为了著名的避暑行宫。
麦积山高达142米,石窟都凿在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
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至上堆积木材,达到山崖最高处,完成一层拆除一层,所以直到现在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
麦积山最中间是一座大佛,高15米,左右两边是两尊菩萨,喜笑颜开,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
(一)天水名称的由来天水,因“天河注水”的优美传说而得名。
相传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的一天,在现在的天水市城南,大地震动,雷电交加,暴雨如注,地面忽然裂开一条大缝,天河之水注入其间,一会儿便形成一个美丽的湖泊。
以后不论旱涝,湖泊里的水位均无增减,而且水质甘洌纯净,有湖水与天河想通的说法,当地老百姓称这个湖泊为“天水井”。
后汉武帝下诏依湖建造城池,命名为“天水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曾对天水名称的由来做过详细的记载。
(二)天水市介绍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是陇东南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贯通霞,甘,川三省的交通要道。
天水市区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候摄氏度,降雨量500-600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有甘肃“小江南”之称。
现辖秦州,麦积山二区,秦安,甘谷,武汉,清水,张家川五县,总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359万,其中天水市区城市人口30万。
(三)天水古文化1伏羲文化。
天水是丝路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始祖伏羲氏诞生于此。
伏羲又作宓羲、庖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
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
又相传他是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
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制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意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此外,他还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罟,用于捕鱼大猎。
古籍中有“母曰华胥,屡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由此可见伏羲是天水人,所以天水也被称为“羲皇故里”。
由于伏羲是人首蛇身,故有“龙的传人”之说。
2大地湾文化。
被学术界评定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发现之一的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东部秦安县五营乡境内的清水河谷及南岸山坡上,总分布范围达110万平方米。
考古工作者共在大地湾清理发掘出房屋遗址240座,灶址98个,灰坑和窑穴325个,墓葬71座,窑址35座及沟壑12段,累计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18件以及动物骨骼万多件。
天水历史文化典故哎,说起咱们天水的历史文化,那可真是一壶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天水,这名字听起来就透着股子文化底蕴,像是从古诗里走出来的地儿。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天水背后的那些故事,保证让你听了心里头暖洋洋的,跟喝了蜜似的。
你知道吗?天水啊,它不只是个地名,它还是个传说。
相传,上古时期,大禹治水那会儿,他一路披荆斩棘,到了咱们这儿,突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天河之水倾泻而下,大禹一看,嘿,这不就是天意嘛!于是,他在这儿安营扎寨,治水成功,还百姓一方安宁。
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地方叫做“天水”,意思是天上的水都在这儿安了家。
走在天水的老街小巷,你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麦积山石窟,那可是咱们天水的骄傲,一窟窟的佛像,笑眯眯地看着你,像是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你站在那儿,闭上眼睛,耳边似乎还能听到古时候工匠们叮叮当当的凿石声,他们用最质朴的手艺,雕刻出了这些不朽的艺术品,让后人叹为观止。
说到天水,不得不提的还有伏羲文化。
伏羲,那可是咱们的老祖宗,三皇之首,他在这儿创造了八卦,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每年,天水都会举办伏羲文化节,那时候啊,满城都是喜庆的气氛,人们穿着传统的服饰,跳着欢快的舞蹈,庆祝这位智慧之神的诞生。
走在街上,你随时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远古的呼唤,仿佛伏羲爷爷就在你身边,笑眯眯地看着你。
当然啦,天水的美食也是一绝。
呱呱、凉粉、浆水面……这些听起来就让人流口水的小吃,可是天水人的心头好。
尤其是那碗热气腾腾的浆水面,酸辣爽口,吃上一口,整个人都精神了。
这些美食啊,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天水人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延续。
总之啊,天水这个地方,它有着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
每一次走进它,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和感动。
就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儿,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你有机会来天水走一走、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天水:天在南,水在北偶尔在人人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身在远方的我,也只能用这样笨拙的方式怀念我可爱而美丽的家乡!八百里秦川是慷慨当歌的草莽汉子,天水,就是他心口上的那一滴泪,缀在黄土高原最西的地方。
天水这个名字,有一种诗意而忧伤的气质,总让我想起崔健的歌:“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但不是你的泪。
” 我问过几个当地人,都说不清天水这个名字的由来。
倒是古书上有记载。
《水经注》上说:“上圭阝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风雨随之,故汉武帝改为天水郡。
”《秦州志》记载:“郡前有湖,冬夏无增减,故有天水之名。
”2000多年前,这里是中原到西域的第一要塞,那时,商旅往来,驼铃不绝。
这里是秦人的故乡,先秦民族在这里厉兵秣马,沙场征战。
这里更诞生了三皇之首的伏羲,伏羲和女娲的后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琴瑟相和。
当地人说:看1000年的历史,去北京。
看2000年的历史,去西安。
看7000年的历史,来天水。
一. 无梦到秦州列车开出宝鸡几个小时,仿佛过了两三个隧道之后,荒山突然变得葱绿,天水开始以水灵灵的姿态,挑逗你干渴多时的眼睛。
2000年前,你走到了这里,就是走到了关山,再往西去,就是大漠黄沙,春风不度。
天水城市不大,只有两个行政区划:以火车站为中心的麦积区(从前的北道区)和秦州区。
两个区的名字代表了天水最值得称耀的文化:麦积山石窟和古秦州历史。
秦州区比较繁华,以广场为中心,可找到背包客所期望的一切设施:干净便宜的酒店(要避开广场周围)、咖啡厅、酒吧、商场和风味小吃街。
天水市区内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点伏羲庙、玉泉观和南郭寺,也都在这个区,打车5分钟的距离。
我到天水是清晨,广场上只有三五个晨练的人,显得挺空旷。
天水是回民聚居区,街市上到处可见清真字样的饭店。
离中心广场不远的街道上有个小小的清真寺,门前支了个小吃摊,卖当地最常见的早餐:凉皮、凉面,还有一样食物有着很可爱的名字:天水呱呱。
我要了一碗呱呱,特意叮嘱量少一点。
摊主是一对中年夫妇。
关于天水的解说词天水是中国甘肃省东南部的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下面是关于天水的解说词。
天水位于黄河上游的秦岭南麓,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居住的理想之地。
天水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首先,让我们来介绍一下天水的历史。
天水最早可以追溯到约2500年前的西周时期,这个时期天水是西周王朝的陪都。
在这里,人们建造了许多宫殿和庙宇,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建筑遗址。
后来,天水成为了汉代的重要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在这个时期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其次,天水以秦岭山脉和黄河为屏障,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
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麦积山。
麦积山是一座高约2300米的山峰,峰顶上有一座被称为“中国第一石窟”的著名的石窟寺庙。
这里有精美的佛像和壁画,展示了中国古代的雕刻艺术和宗教信仰。
此外,天水还有许多其他名胜古迹,如鬼斧神工的蒲圻泉,玉泉寺的古建筑群,以及古老的园林和庙宇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天水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除了历史文化遗产,天水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风景名胜。
天水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多样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
这里有壮丽的山峦、湖泊和森林,还有丰富的动植物种类。
例如,天水有中国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清凉峰湖,以及四面环山的贡山风景区。
这些自然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和自然爱好者。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天水的现代发展。
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天水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市政服务。
现代化的建筑、商业中心和文化场所不断涌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和休闲选择。
总结一下,天水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城市。
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同时也在现代发展中不断壮大。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的研究还是对自然风光的探索,天水都是一个值得一去的目的地。
⽢肃省各市县地名名称由来⽢肃,要追溯到北宋时期,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肃军司,驻⽢州(今张掖市),辖⽢州、肃州(今酒泉市)⼆州,取⼆州⾸字组成⽢肃,这是最早出现的⽢肃之名。
由于西夏曾置⽢肃军司,元代设⽢肃省,简称⽢;⼜因省境⼤部分在陇⼭(六盘⼭)以西,⽽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简称为陇。
省会兰州市兰州市: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是由皋兰⼭得名,由于古⼈约定俗成的省略⽅法,皋兰⼀词去“皋”留“兰”,得名兰州。
⼜据《皋兰县志》记载:“皋兰即兰州,皋兰之名,以南⼭名皋兰⽽得名。
榆中县:春秋战国时,秦“辟数千⾥,以河为境,累⽯为城,树榆为塞”。
因县地处榆塞之中,故名榆中⽽得名。
榆中县始建于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14年)。
皋兰县:因县地处皋兰⼭北麓⽽得名。
清代乾隆三年(1738年),因境内有皋兰⼭⽽更名为皋兰县,沿⽤⾄今。
永登县:西晋末,凉州刺史张宜复设枝阳县,并在建兴四年(316年),分⾦城之令居、枝阳⼆县,⼜⽴永登县,合三县⽴⼴武郡。
这是“永登”名称在历史上⾸次出现,取永远五⾕丰登之意。
嘉峪关市嘉峪关市:是因为境内天下第⼀雄关⽽得名,嘉峪关则是因为修建在嘉峪⼭旁⽽得名,另嘉峪两字的意思是“美丽的⼭⾕”。
⾦昌市⾦昌市:汉置番和县,明为永昌卫,清改永昌县,因⾦川河从境内流经,取⾦字,因⾦昌系从永昌县析置,取昌字,⼆字相合⽽得名。
永昌县:永昌,取“永远昌盛”之意。
元世祖⾄元九年(1272年)赐名永昌府。
⽩银市⽩银市:据志书记载,⽩银矿藏的开采,始于汉代,到明朝洪武年间具有⼀定规模,有“⽇出⽃⾦”之说,官⽅曾设办矿机构“⽩银⼚”,⽩银因此⽽得名。
会宁县:即“会州安宁”之意。
汉朝时期名为祖厉县。
会州之名始见于西魏废帝三年(554)正⽉,魏相宇⽂泰西巡,途经今靖远地界时,有当地富户张信罄资犒六军,泰⼤悦,因命置州,以会为名,州治会宁,此为会州之始。
元惠宗⾄正⼗⼆年(1352年),会宁附近发⽣⼀次毁灭性的地震,伤亡很重,朝廷拨款赈灾,并“诏改会州为会宁州”,取“会州安宁”之意。
天水”名称的由来
天水,曾经是水草丰茂的畜牧地,也曾经是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远在8000多年前,那里是西周的附庸——秦国。
秦人的十几代祖先都生息在古雍州那块被人称为邽县、秦亭、上邽的地方。
- 过了很多年,大约在距今2100多年前的汉武元鼎三年,上邽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 - 相传,东汉武帝元鼎三年,上邽经历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旱灾。
穷苦的人们都为田禾枯干祈求神灵降雨。
- 一天半夜,当人们熟睡时,突然天上响起巨大的雷声。
又一阵“轰隆隆”巨响,大地裂开了,只见天上的河水,一落千丈倾泻下来,刚巧注入裂开的地缝。
真是九天的银河落向人间,流了很长时间。
- 风雷终于息怒了,一切又恢复平静。
接着又是几天的和风细雨,把一个干旱火烧的地方滋润得如翡翠一般,到处水灵灵的,这儿一个水潭,那儿一条涓涓河流。
从那以后,小草绿了,杨柳青了,座座荒山变得青翠苍秀,清清泉水,哺育了陇上的片片绿州。
- 这次大地震引来了九天银河,人们认为是神灵显威,把“天河注水”传说得神乎其神,赞美这里最大的一汪湖水是“天水井”,还传说这水“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乡民们都引它灌良田,润桑麻,于是,禾苗茁壮,树木葱葱。
这一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
病西征匈奴获得大捷,疆域开拓,丝路畅通,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西汉王朝把当时的陇西郡分为两郡。
一天,汉武帝听到了“天河注水”的传说,十分高兴,下旨在上湖旁边,筑起一座城池,设新郡,名曰“天水郡”,甘肃天水得名,传说由此而来。
- 天水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上古时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传说中都降生在天水,天水因之成为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曾题词:“羲皇故里”。
-
天水麦积山石窟- -
天水麦积山石窟-这个中国第四大石窟名副其实,云冈和龙门只是她的二分之一都不到,至于敦煌就更小了,为什么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不出名?中国的一位史学家说:天水石窟没有被盗过,其他的石窟,尤其敦煌的东西被盗到了国外,于是闻名. - -
仙人湖-天水古称秦州。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汉设陇西郡、北地郡置天水郡。
《水经注》载:“上邽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
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秦州志》记载:“城前有湖,冬夏无增减”。
-天水市是甘肃省省辖市,属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1℃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18.2℃。
年平均降雨量531
毫米,无霜期185天,光照充足,适宜于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长,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
-向没有去过天水的朋友们展示一下天水的风采-
天水夜景- -
天水中心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