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性沥青路面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650.08 KB
- 文档页数:3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解读《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专家解读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排水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制定了《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
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二、规范背景与意义排水沥青路面是一种具有优良排水性能的道路结构,能够迅速排除路表积水,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存在一些问题,如设计理念落后、施工工艺不成熟等,导致道路排水性能不佳,甚至引发交通安全隐患。
因此,制定一部科学、合理的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对于提高道路工程质量、保障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规范主要内容(一)设计方面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等因素进行结构设计,确保排水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
材料选择:规范要求选用高质量的沥青、集料等原材料,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排水系统设计:规范要求根据道路纵坡、横坡等因素进行排水系统设计,确保路表积水能够迅速排除。
防滑设计:规范要求考虑路面的抗滑性能,采用合适的防滑措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二)施工方面施工前准备: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材料检验、设备检查等,确保施工条件符合要求。
施工工艺:规范要求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包括混合料拌合、摊铺、压实等,确保路面的质量和性能。
施工质量控制: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厚度检测、平整度检测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养生与维护:规范要求对施工完成后的路面进行养生与维护,包括封面层施工、接缝处理等,确保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四、规范亮点与特色(一)强调安全与环保规范强调了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在设计方面,要求考虑道路的抗滑性能和排水性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在施工方面,要求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46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与施工技术分析夏曲龙 沈阳铭栎舟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刘 鑫 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排水性的沥青面是骨架嵌挤、多孔结构、开级配的沥青路面,有着降噪、排水、抗滑等优点,但是在施工工艺上和普通的路面有着较大不同,对此本文将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施工技术;沥青混凝土路面;排水排水沥青混凝土是铺筑于不透水沥青混凝土面之上的,这是在上世纪 60 年代兴起的一种路面表层,其空隙率是超过了 15%。
路表水能够通过混合料的内部连通到空隙处的路面横波从而将水排出路外,这样也就防止了路表形成径流、水膜,其优点是:①面层有互通缝隙,那么当车辆轮胎和路面接触的时候空气就会从空隙当中逸出,从而也就减少了噪音,这是一种环保型的路面;②在雨天的时候可以将路表水及时的排出,从而提高了夜晚标线可视性;③表面的空隙率很大,可以加快水的下渗,改善路面打滑问题。
1 接缝施工1.1 纵向缝纵向缝是多车道施工时和道路中线的平行方向所形成的一个接缝,如果没有压实纵向缝,那么路面就会出现纵向裂纹、接缝开裂这样的问题。
对于纵向接缝是要进行斜接缝处理的,在摊铺的时候要将两台摊铺机的距离控制在4米左右,然后用热接缝的方式进行跨接缝碾压,从而消除纵缝痕迹。
上面层纵向接缝的位置要和分道标线相互重合,而且不管是哪层纵向缝不均匀都不能在轮机带上。
1.2 横向缝当每天施工结束或是突然停止施工的时候,路面横断面的方向会产生出一种接缝,这就是横向缝,对此我们一定要进行及时处理,要不然就会影响到路面平整度,同时也要确保上、中面层处的横接缝错开在1米以上。
在处理横向缝的时候都是进行平接缝处理的,当摊铺作业要结束的时候预埋上相应厚度钢模板,然后完成碾压作业以后,将钢模板去除,把模板外残留的混合料处理干净,最后也可以在断面上涂上适量的粘层沥青。
2 摊铺沥青混合料排水沥青混合料是间断级配的,粗集料的粒径比较单一,因此也就不会离折问题,但是在摊铺混合料的时候会比普通的混合料困难些。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排水与防水措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排水与防水措施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合理的排水与防水设计可以有效防止路面积水、渗水等问题的发生,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中的排水与防水措施。
一、排水措施1. 路面横坡设计为了确保快速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横坡设计非常重要。
根据道路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确定合适的横坡坡度,通常在2%至8%之间。
通过横坡设计,可以使雨水迅速排除,避免积水对路面的损害。
2. 路缘石设置在道路侧边设置路缘石是有效的排水措施之一。
路缘石可以阻止雨水流入侧沟,从而减少对路面的浸泡和侵蚀,保护路面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排水管道建设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中,需要合理设计和建设排水管道。
排水管道的位置和排水量要根据道路的坡度和宽度来确定,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不会对路面造成积水和渗水的影响。
二、防水措施1. 道路面层防水处理为了防止水分渗入路面结构,需要对道路面层进行防水处理。
可以使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涂覆在道路面层上,形成一层防水膜,有效防止水分渗入路面结构。
2. 纵横缝隙密封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中,纵横缝隙是重要的防水位置。
为了防止雨水渗入缝隙,可以采用专用的胶粘剂进行密封处理,确保路面缝隙的防水性能。
3. 设计合理的路基排水系统防水措施还包括合理的路基排水系统设计。
通过采用边沟、排水管等设施,能够有效排除路基内积聚的水分,减少水分对路基的侵蚀和损害。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前清理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需要对基层进行清理。
清理基层上的杂物、泥土等,保持基层的干燥和平整,以便后续的施工工作进行。
2. 材料选择与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技术。
选用质量可靠的沥青材料,结合适当的掺合剂进行拌和,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和防水性能。
3. 施工过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细致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道路路基的定义是指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建筑的带状构造物,它是道路组成的重要部分。
路基是一个路面的基础,需要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载荷。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一方面是可以在事先通过完善的工程设计来予以保证,另一方面则是依靠科学缜密的施工方案得以实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也在不断扩大着建设的规模,行驶车辆渠化行驶,轴载也不断增大,随之而来的是逐步加大的道路负荷,路面出现质量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这样就会使得道路的日常养护工作变得困难。
路基则是公路工程的根本所在,承受着路面的载荷,也是路面的支承结构,只有控制好路基的施工质量,才能给公路的结构层和面层打下坚固的基础,才能建成一条质量良好的公路,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水对土壤的浸湿、饱和以及冲刷,都会降低土体的强度,导致路基发生各种灾害。
为了维护路基的稳定性,使得路基能够处于干燥而坚固的状态,就应该及时排除可能滞留的路面水和地下水,还要防止路基范围之外的水渗入路基中去,因此做好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系统的重要性愈加明显,必须尽快建立起一个完善、良好的路面排水系统。
公路路基的排水目的与原则路基路面排水是指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程度而采用的汇集、排除地表以及地下水的措施,是为控制并防止路基受到水侵害而设置的拦截引排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系统,其中地表水指的是降水及雨雪形成的地面径流,地下水指的是上层滞水、潜水及层间水等。
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选用适当的排水设备(地面排水设备或地下排水设备),结合各种排水设施和水利工程综合设计,并且与排水建筑物相连接。
路面排水系统的最终目的则是把路基范围内的含水量降到工程容许范围内,用以保证稳定的路基工作状态。
正是因为积水对路基的损害,在设计和实施公路路基排水系统时需要采纳以下一些原则:分清水损害危害程度的主次程度,从而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综合利用周边的所有排水系统;排水建筑物采用沿等高线分布的设计方法,尽量选择在地质稳定、地形平缓的地段,使得水流尽可能沿最短通道流出,且不能影响到路基边坡的稳定程度;重视整个排水系统连接的整体性,对于那些地质不佳、排水困难的地段则需要进行单独设计;在适当地点设置截水沟或截水渗沟拦截地面水和地下水,要么直接将流水引离路基,要么通过沟管的汇集排除流水,或者降低地下水的水位高度;地面水和地下水排水系统的配合,临时性排水和永久性排水系统的搭配,最终根据这些设计相综合得出设计方案。
高速公路排水沥青路面的应用探析作者:段立章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2期摘要:由于排水沥青路面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的优势,所以它的运用前景会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有良好的体现,从初期道路工程施工到最后的工程竣工,再到实际运用时路面的性能和质量,排水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上应用对于提升高速公路行驶安全性和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排水沥青路面;工艺质量Abstract: As the drainage asphalt pavement there are a lot of advantage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so its use prospects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have a good manifestation, from the initial road construction to the final project to be completed, to the practical use of the road during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drainage asphalt pavement for to enhance highway driving safety and extend the expressway life ar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pplications on the highway.Keywords: highway; drainage asphalt pavement; process quality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高速公路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持续发展,对于排水沥青混合料对结合料的技术要求和排水沥青在实际的路面施工中质量把关等技术方面的研究不断扩展,使得排水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建设上能够大面积的使用,并取得合理有效的推广。
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摘要:透水沥青混合材料是传统沥青混合材料经过改良后得到的路面施工材料,具有诸多优势。
利用透水沥青混合材料需遵循一定的施工流程和施工方法,才能保证路面施工质量。
因此需从透水沥青混凝土特性与施工技术入手,指导路面施工工作,建设优质路面。
关键词:透水沥青混凝土工程技术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为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推动公路交通建设必不可少。
在我国,沥青混凝土公路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公路工程项目的要求中,都要求施工路面需要采用沥青混凝土进行施工。
因此,正确的利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来提高公路的路面施工质量,提升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对我国公路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1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1.1车辙( 1) 车辙的出现,会导致混凝土受到挤压,而挤压后的混凝土会对路面的强度造成影响,同时受压程度的不同导致混凝土厚度的均匀程度发生变化。
( 2 ) 车辙的出现,会影响路面整体的美观性和平整度。
部分检验方,在竣工检验过程中,常以路面不平整,有车辙等理由,要求施工方进行返工,这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也影响了施工进度。
另外,不平整的路面,在投入使用后,会致使过往车辆出现颠簸,易发生交通事故。
( 3 ) 车辙的出现,会导致路面出现低洼地区,如果遇到降雨,会在路面形成积水,不仅会对路面产生腐蚀性效果,还会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
如果在冬季,路面积水容易出现冻结现象,会致使过往行人及车辆出现失衡状态,产生交通事故。
1.2裂缝( 1 ) 施工材料的选取不符合标准,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选取中,有关人员未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导致不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和混凝土投入施工中。
( 2 )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的特性并为给予高度的重视,这就导致在气温差异较大的情况下,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混凝土出现裂缝。
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公路的美观,同时也影响了公路的安全性。
公路工程建设中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摘要:透水材料一般是指能使雨水通过并直接渗入路基的材料,它们具有将水减少到地面的性能,其共同特征是,降水可通过其自身与基底相连的渗流路径渗入下层土壤。
在各地积极倡导建设“海绵城市”的背景下,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已在城市公路建设中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保效果。
透水沥青混凝土是一种绿色环保材料,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水资源循环,提高土壤含水率。
下面对透水沥青混凝土整体路面施工技术的实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工程建设;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施工技术引言从目前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路面设计和施工水平仍然不足,材料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公路运输量巨大,使得路面要求和标准也在逐步提高。
材料、结构设计和相应的施工方案将直接影响路面的整体性能。
如果相应的设计工作存在缺陷或施工技术达不到较高水平,可能导致路面性能下降,缩短路面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也将面临较多问题,需要频繁进行修补工作,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道路路面工程中积极引用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符合发展的需要。
1透水沥青混凝土透水沥青是将脱色沥青与其他彩色涂料、外加剂、石料等材料在一定温度下混合,然后摊铺碾压而成的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所形成的不同颜色的沥青混合料。
粗骨料所占比例较大,约占总骨料质量的80%~85%。
透水沥青路面的孔隙率一般要求为15%~25%,具有防滑、排水、降噪的功能。
透水沥青也满足机动车道的要求,因此适用于车行道、公交专用道、交叉口、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交通路面。
此外,混合料具有骨料碰撞和大量孔隙的特点。
沥青混合料的特殊性表明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这样,路面就不会因雨水而产生积水,大大提高了路面的防滑性能,保证了交通安全。
同时,当路面没有积水时,路面的反射也会相应减小,以此避免路面反光对司机的干扰,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PAC-13排水路面的技术要点摘要:本文结合金丽温高速公路工程实例,探讨了PAC-13排水路面在高速公路的应用。
关键词:PAC-13;高速公路;应用1、工程概况金丽温高速公路自2005年12月23日建成通车以来,已运营10余年,接近高速公路设计寿命。
本次采用PAC-13排水沥青路面进行金丽温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补强,以期望提高该路段的排水、降噪、抗滑等性能,期望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道路服务功能。
该项目施工段落为金丽温高速公路金华段金华方向(下行)K2535+660~ K2532+660。
2、PAC-13排水路面的特点排水沥青路面采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作路表功能层,具有以下特点:2.1良好的排水性能排水沥青路面可以通过横向排水和内部储存水实现排水功能,在雨天路表面不会积水,路面基本无水膜存在,有效减少了高速行车车辆形成“水漂”的可能性。
2.2粗糙的表面特性排水沥青路面表面粗糙,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高。
雨天车辆行驶时不会产生水雾、水溅现象,车辆行驶视线好,大大提高雨天行车的安全性。
2.3低噪音排水沥青路面是一种低噪音路面,与普通密级配路面相比,可以降低噪音3~5dB左右;而且在雨天条件下,排水沥青路面的降噪效果更加明显。
3、排水沥青路面施工3.1施工工艺3.1.1桥头铣刨接坡及吹风清扫位于相邻罩面路段的桥梁结构物,原则上采用桥头铣刨接顺处理,为避免桥头搭板处出现三角夹层,采用搭板位置全幅面铣刨4cm,铣刨共计8米,再以4.0cm厚度均匀渐变至0cm,铣刨长度共计30米;铣刨后发现有明显的夹层或松散,对夹层或松散局部作深处理,确保病害处理彻底。
铣刨后采用凯斯清扫车、人工及空压机相组合的方式对下承层表面尘土进行清扫,保持下承层表面整洁而无灰尘。
3.1.2 SBS改性沥青碎石防水粘结层施工为保证排水沥青路面与旧路面层位间的防水和粘结效果,本项目部采用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方案为:SBS改性沥青的洒布量为1.5±0.2kg/m2,碎石规格为4.75~9.5mm,预裹附0.5%的沥青用量,碎石洒铺量为满铺量的60~70%。
PA-13 排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用摘要:道路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安全防护服务功能优良,噪声低、抗滑性能好,雨天行驶安全性高,本文以正公路直管区段快速化改造项目运用PA-13排水沥青混凝土为例,对原材料性能技术指标、从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介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配合比;设计应用前言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部分高速公路及城市主干道项目应用了一段时间,但总体上是一种较新的路面类型。
排水沥青混凝土是整体系统稳定性和空隙率大的典型骨架-空隙结构,配合比设计时应综合充分考虑整体系统排水功能与骨架整体力学使用性能的平衡。
为了有效提高排水系统的功能,可能会很大程度降低系统的力学性能。
相反要提高其力学性能,必须降低其空隙率,影响排水功能,因此道路排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满足设计使用的空隙率要求为标准,同时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抗飞散性等其他性能。
1工程概况:正公路直管区段快速化改造项目长9442.76m,红线宽度60m(采用主6辅4)。
主要工程内容为:旧路面主车道洗刨、铺筑调平层、同步碎石封层后,新加铺一层4cm厚PA-13沥青混凝土,标准段横断面根据道路现状改造,主车道拓宽至24.2m,侧分带按3.8m宽改造,路线主线起止点桩号K13+942.26-K23+376.29。
路面排水采用透水混凝土盲沟和侧分带排水两种方式,按照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布置,设置雨水篦子,集水井收集路面水,通过地下管线排水。
2设计优点:初期施工的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基本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进行配合比设计,于2020年6月2日发布,2020年9月1日实施的《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 》专门对针对排水路面原材料、混合料性能等做了更详细的描述和说明,统计分析两个技术规范中排水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的要求,结果表明:《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 》中稳定度不小于5KN,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不大于15%;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不小于5000次/mm;渗水系数不小于5000Ml/min,以上指标比《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相应的指标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采用最新的技术规范进行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排水功能的同时,提高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飞散性能和耐久性是设计的优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排水设计与施工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排水设计与施工是确保道路使用寿命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排水系统选择、施工方法等方面来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排水设计与施工。
一、设计原则1. 综合考虑地势和气候条件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排水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该区域的地势和气候条件。
地势高低和倾斜度会直接影响到路面的水流方向和速度,需要合理设置排水沟或雨水口来收集和引导雨水。
而气候条件则会影响降水量和降雨强度,需要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来应对不同的降雨量和水流。
2. 采用合适的排水系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排水系统主要包括雨水口、排水沟和排水管等。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路面的宽度和道路交通量来选择合适的排水系统。
宽度较小且交通量较低的路面可以采用简单的排水沟进行排水;而宽度较大或交通量较大的路面则需考虑使用雨水口和排水管来增加排水能力。
3. 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为了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需要合理设置排水沟的坡度和排水管的坡度。
排水沟的坡度一般应大于0.5%,以保证水能够顺利流入排水沟;而排水管的坡度则应大于1%,以确保水能够快速排出。
二、排水系统选择1. 雨水口雨水口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常见的排水设施,主要用于收集和引导雨水。
在选择雨水口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雨水口的类型和规格。
常见的雨水口类型有方形和圆形两种,选择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此外,还需根据道路交通量和水流量来确定雨水口的规格,以确保其有足够的排水能力。
2. 排水沟排水沟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常用的排水设施,通常设置在路缘或路中央。
在选择排水沟时,需要考虑其材质和尺寸。
材质一般有混凝土、塑料和钢筋混凝土等,选择时需要根据施工环境和预算来确定。
而尺寸则需要根据交通量和水流量来确定,以保证排水沟有足够的容积和排水能力。
3. 排水管排水管主要用于引导和排出收集到的雨水。
在选择排水管时,需要考虑其材质、规格和施工方式。
常见的排水管材质有塑料、钢筋混凝土和铸铁等,选择时需根据使用寿命和耐腐蚀性来确定。
2012年第17期257(9月上)《交通世界》排水性沥青路面起源于欧渊,是一种新型高科技生态环保路面结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修筑的沥青路面具有迅速排出路表面水、降低行车噪音、抗滑能力强等特点,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阐述了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介绍了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全长167k m ,采用计算行车速度为100k m /h 的高速公路标准,路基标准宽度26.0m,全封闭、全立交。
双向四车道,行车道为4×3.75m,中间带宽3.5m(其中左右侧路缘带各0.75m,中央分隔带2.0m),硬路肩为2×3.0m(含路缘带0.5m),土路肩为2×0.75m。
K118—K120段采用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见图1),其设计参数见表1。
排水性沥青路面材料组成设计沥青采用中海AH-70改性沥青,性能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集料采用石灰岩碎石,经检测其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高速公路表面层集料使用要求。
采用马歇尔设计和旋转压实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提高路面的抗剥落性能和路用性能,在设计中掺入0.3%的聚酯纤维。
初选级配采用沥青膜厚度(μm)=[油石比(%)×48.74]/(2+0.02a+0.04b+0.08c+0.14d+0.3e+0.6f+1.6g)计算预定油石比,其中a、b、c、d、e、f、g分别为4.75、2.36、1.18、0.6、0.3、0.15、0.075mm筛孔通过率。
对O G F C 沥青混合料,适应的沥青油膜厚度为8~14μm。
计算出每种级配类型的预定油石比,通过旋压实仪旋转100次后成型试件,测得其空隙率和集料间隙率。
先通过O G F C 松方间隙率V C A D R C 和预定油石比下的粗集料间隙率VCA的大小判断OGFC沥青混合料排水性沥青路面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文/周长学A SPHALT TECHNOLOGY沥青技术是否形成骨架嵌挤结构,当VCA小于VCADRC时,OGFC沥青混合料形成骨架嵌挤结构,此时的级配为优选级配:再根据预定油石比下空隙率接近设计空隙率18%~22%的级配确定最佳级配。
最后选定的级配见表3。
在初试沥青用量的基础上,以0.5%为增量,进行混合料析漏、标准/老化飞散及空隙率测定,通过综合比选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控制指标为析漏损失小于0.3%,标准飞散损失小于20%,空隙率为18%~22%。
在保证设计空隙率的前提下,应尽量增加沥青用量,以提高混合料的耐久性。
因此,选取油石比5.3%作为最佳沥青用量。
最后进行混合料性能检验,检测结果见表4,均符合规定要求。
排水性沥青路面施工排水性沥青路面施工主要包括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4个环节,其压实机械、压实温度、压实行走速度和遍数通过铺筑试验段确定。
拌和。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过程和普通沥青混合料大致相同。
拌和宜采用集中厂拌,施工中应保证原材料质量、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矿料的级配达到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拌和温度,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胶结料为标准。
但由于OGFC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较大,且使用了粘度较大的改性沥青,因此必须提高混合料拌和温度,确保出厂温度为175~185℃。
同时混合料中粗集料较多,易产生沥青析漏,因此混合料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如因生产或其他原因需要短时间储存时,储存时间不易超过24h,储存期间温度下降不应超过10℃。
OGFC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要添加纤维稳定剂,添加方法分人工和自动两种形式。
添加时根据所使用拌和机的生产能力计算掺量,加料要迅速,添级配类型抗压模量/MPa20℃劈裂20℃15℃强度/MPaOGFC-13546 1 0180.43 AC-16987 1 3590.91 AC-20846 1 1800.82试验项目技术要求实测结果针入度(25℃,100g,5s)/(0.1 mm)40~6055延度(10℃,5cm/min)/cm≥2028.7软化点(环球法)/℃≥6068针入度指数PI≥00.115弹性恢复(25℃)/%≥7582TFOT后质量损失/%±1.00.14 (163℃,25℃残留针入度比/%≥65875 h,5℃残留延度/cm≥1524.7下列筛孔(mm)的通过率/%VCADRC/%VCA/%空隙率/%1613.29.5 4.75 2.36 1.180.60.30.150.0751009471.218.917.314.912.910.37.8 5.141.542.819.2项目技术要求检测结果马歇尔稳定度/kN≥3.5 4.8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7584.3劈裂强度比/%≥8588.4流值/(0.1mm)20~4039动稳定度/(次·mm-1)≥3 000 4 790抗压回弹15℃ 1 025模量/MPa20℃578渗水系数/(mL·min-1) 4 12析漏试验/%≤0.30.26飞散试验/%≤20 5.8TRANSPOWORLD 2012No.17(Sep)2582012年第17期259(9月上)《交通世界》加时间控制在称量过的热集料放入拌和缸期间,先将集料与纤维干拌,干拌时间根据实验室结果和试拌情况确定。
运输。
OGFC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较大,混合料温度下降速度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快很多,应采用自卸车辆运输,车辆应清洁,防止混合料发生变化。
车辆的数量应与摊铺机的数量、摊铺能力、运输距离相适应,在摊铺机前应形成一个不间断的供料车流。
为便于卸料,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车箱底板和侧板应抹一层隔离剂,并排除可见游离余液。
使用油水混合液作隔离剂时,应严格控制油与水的比例严禁使用纯石油制品。
由于隔离剂对沥青可能有稀释作用,应控制用量。
运输车装料时,通过前后移动运料车来消除粗细料的离析现象。
一车料最少应分3次装载,对于大型运料车,可分多次装载。
OGFC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双重保温布进行覆盖,以防止温度下降。
当外界气温低于10℃或风力较大导致混合料降温过快时均不应施工。
为了保证均匀、连续摊铺,在摊铺机前应至少保证有3辆以上的运输车等候卸料。
摊铺。
OGFC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与普通混合料一样,但应注意摊铺温度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质量至关重要。
为防止降温速度过快而造成压实困难,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比普通沥青混合料高。
在摊铺前,摊铺机熨平板必须先预热40min左右,使熨平板温度达到100℃以上;摊铺机的作业选择应考虑工期要求、质量要求及分配的拌和机生产能力、压路机施工能力、气候特点、混合料类型等诸多因素,摊铺速度控制为2~3m/min;在纵横施工缝结合处不可有多余的沥青或其他结合料,以免阻碍面层内部的排水;由于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较多,应调整好振捣和振动级数,以确保足够的初始压实度,一般调整摊铺机振捣和振动级数为5级;若采用2台摊铺机呈梯队联合摊铺,靠边缘的摊铺机走在前面,采用超声波非接触式平衡梁找平,另一台紧跟其后,相隔3~5m,纵缝重叠10cm左右,内侧采用纵波仪在已铺面上行走。
碾压。
初压时应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当初压温度过高时,沥青粘度较低,混合料的推移、错位现象严重,且容易出现裂纹;而当初压温度过低时,沥青粘度较高,则难以压实,如果过度碾压,会出现开裂破坏现象。
应根据实验室得出的粘度-温度曲线及施工现场的气温、地温、风力等确定合适的初压温度,施工温度为20℃时,试验路初压温度一般为145~150℃;OGFC沥青混合料的降温速度比普通沥青路面快很多,施工时,复压应紧随初压工序进行,压实路段不易过长,以保证复压温度,复压温度一般控制为135~150℃;对透水沥青路面,终压温度一旦过高则混合料易粘在轮胎表面,可能对空隙造成封堵,故终压温度宜控制在70℃以上。
初压一般使用10~12t钢轮压路机;复压可使用初压采用的钢轮压路机,根据铺设条件也可使用6~10t钢轮压路机;终压主要是为了消除压痕,一般使用6~10t串联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
碾压应遵循紧跟、水少、匀速、慢压的原则,初压必须紧跟摊铺机尽快完成,初压必须使用2台双钢轮压路机(10~12t)。
压实时尽量少喷水,喷水应呈雾状。
为了防止粘轮现象,可用喷雾器将水、稀释液等薄薄地喷在碾压轮上。
当采用分段碾压时,分段不能明显,压路机每次往返时不能停在同一断面附近。
在有超高的路段施工时,应先从低的一边开始,逐步向高的一边碾压。
碾压结束后宜在路表温度大幅下降后交通开放,交通开放时的路表温度对车辙及空隙封堵会产生影响,在表面温度为50℃以下时开放交通,可将对初期路面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
当夏季或夜间作业时间受制约时,考虑到路面的冷却时间,为了使路面温度快速下降,可采取洒水、使用冷却机的方法进行强制性冷却。
结语经检测,该排水性路面施工后各项质量检测指标均满足规定要求。
通车后1年多的跟踪观测结果表明,路面没有任何早期破坏现象,表现出优良的路用性能,其长期的路用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跟踪观测。
初步表明该排水性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是成功的,可供同类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作者单位: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