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动物源新城疫病毒感染不同种属细胞的病变观察_高以明
- 格式:pdf
- 大小:859.98 KB
- 文档页数:4
不同禽源和不同毒力新城疫病毒对鸭的感染性刘梅;程旭;戴亚斌;韦玉勇;周生;潘志明;徐玲霞;焦新安【摘要】为探讨不同禽源和不同毒力的新城疫病毒(NDV)株对鸭的感染性、致病性以及鸭在家禽新城疫(ND)流行中的意义,本研究选用7个NDV株进行了雏野鸭的人工感染试验,对感染鸭的临床症状、增重、抗体反应、排毒以及组织器官中病毒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鸭源强毒株JSD0812和标准强毒株F48E8对鸭具有强的致病性,感染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病毒广泛分布于感染鸭的多种组织器官中.鸽源强毒株JSP0204、鸡源强毒株JSC0804、鹅源强毒株JSG0210以及疫苗毒株Mukteswa和La Sota对鸭不具有致病性.感染鸭未出现临床症状,生长发育也未受到影响.它们在鸭体内存在时间也较短.所有感染鸭均有排毒现象,排毒时间和排毒途径因病毒株毒力不同而异.结果表明NDV在进化过程中对鸭的致病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兽医学报》【年(卷),期】2010(032)008【总页数】5页(P586-590)【关键词】新城疫病毒;感染性;排毒;致病性【作者】刘梅;程旭;戴亚斌;韦玉勇;周生;潘志明;徐玲霞;焦新安【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新城疫(ND)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亦可感染其它禽类及人类,是禽类重要疫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应呈报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猪原虫病探讨与研究高明星◆弓形虫与球虫同属于孢子虫纲,但不属血液原虫,同为孢子虫病.◆治疗时多以磺胺类药物为主,这一点也与球虫相似;当然也可用氨丙啉、莫能菌素、麦杜拉菌素、盐霉素、甲苯三嗪酮等.A、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和某些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哺乳期及新近断奶的仔猪小肠上皮细胞所致的一种原虫病。
以仔猪特别是7-14日龄内仔猪下痢为特征,主要见于5-10日龄仔猪,出生就可感染,夏秋季发病率高。
常可伴发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病和大肠杆菌病的感染。
成猪隐性带虫,病猪排黄色粪便,,初为白色粘性,1-2天后排水样稀便,腹泻可持续4-8天,导致仔猪脱水失重,任何抗生素治疗无效。
在其他病原共同作用下,往往造成大批仔猪死亡,死亡率可达10%-50%。
存活仔猪生长发育受阻,寒冷和缺奶可加重病情。
预防在母猪分娩前后15天,饲料中加入葵喹酸钠或氨丙啉进行预防。
B、猪弓形虫病,死亡率可达60%以上。
弓形虫属真球虫目,弓形虫科。
弓形虫孢子化卵囊产生的仔孢子,通过口、鼻、咽、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和皮肤进入机体后,均通过血液和淋巴两大循环系统侵入有核细胞,在胞浆中以芽生的方式繁殖。
如果虫株毒力很强,而机体又没产生足够的抵抗力,或由于其他因素的作用,即可引起猪弓形虫病的急性发作;如果虫株毒立弱,宿主又能很快产生免疫力,则弓形虫的繁殖受阻,疾病发作较缓慢,或者成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则就在宿主的一些脏器形成包囊型虫体。
临床症状:急性症状为突然废食,体温升高达42℃以上,呈稽留热型,持续3-10天或更长,食欲废绝,呼吸急促,眼内出现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流清鼻涕,嗜睡,粪干尿黄。
发病后数日出现神经症状,后肢麻痹,病程2-8天,常发生死亡。
病猪表现急性败血性经过,体表淋巴结肿胀,耳、鼻、下腹部等处皮肤有紫斑。
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活子数减少。
慢性症状,病程较长,病畜表现为厌食,逐渐消瘦、贫血。
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畜出现后肢麻痹,并导致死亡,但多数病畜可耐过。
家畜传染病全课件-新城疫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伪鸡瘟等,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典型新城疫特征为发病急,呼吸困难,头冠紫黑,下痢,泄殖腔出血、坏死,腺胃乳头、腺胃和肌胃交界处以及十二指肠出血,慢性病例常有呼吸道症状或神经症状。
虽然已经广泛接种疫苗预防,但该病仍不时在养禽业中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仍是最主要和最危险的禽病之一。
我国新城疫的报道最早见于1935年,但估计在此之前已有新城疫的流行。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鸡业迅速发展,对新城疫的防制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绝大部分鸡群均进行了新城疫的免疫接种,所以在大中型鸡场已很少有急性新城疫的暴发。
但是,这些鸡场中仍有非典型的新城疫或鸡群带毒现象,而在农村散养鸡中,尤其是在冬季,仍时有急性新城疫的发生。
病原:新城疫病毒(newcatledieaeviru,NDV)属RNA病毒中的单股负链病毒目,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
禽副粘病毒目前已鉴定了9个血清型,新城疫病毒属Ⅰ型禽副粘病毒,而其他血清型的禽副粘病毒中,Ⅱ型和Ⅲ型病毒也侵害家禽并造成经济损失。
新城疫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径100nm~500nm,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囊膜,基因组为单分子负链单股RNA,大小为15kb~16kb,病毒表面有纤突,内含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和融合蛋白(F)。
病毒有血凝特性,能凝集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禽类、豚鼠和人的O型红细胞。
病毒还有神经氨酸酶活性,能使已凝集的红细胞缓慢释放等。
根据对新城疫病毒不同毒株F基因的同源性分析,可将其分成若干个基因型。
但各个基因型的病毒之间,至今尚未发现有重大的抗原性差异,所有的新城疫病毒仍属于同一血清型。
然而,不同毒株之间在毒力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异,毒力的大小通常用不同的致病指数来表示。
(一)病毒对一日龄雏鸡脑内接种的致病指数(ICPI)检测方法为:取HA滴度24以上的感染了NDV的新鲜尿囊液,用等渗无菌盐水作10倍稀释,不添加抗生素等物质。
2021年第01期新城疫病毒为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成员,病毒核酸为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 N A ,新城疫病毒可以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鸭、鹅等家禽,新城疫病毒感染后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2019年4月,某养鸭场出现疑似感染新城疫病毒情况,通过对病死鸭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定疫情并成功分离鉴定到新城疫病毒,下面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发病鸭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排稀便,水样,暗红色或绿色,病鸭呈张口呼吸,有甩头动作,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发病鸭发病后3d 死亡。
曾在饲料中添加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无效果。
2病理剖检取病死鸭剖检可见消化道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肝脏出血,气管内有粘稠分泌物,取病死鸭的肝脏、胰腺等组织病料送实验室诊断。
3实验室诊断取病死鸭的送检组织病料研磨处理,按照1:3的比例加入灭菌生理盐水,研磨器研磨成组织匀浆,12000r /m i n 离心15m i n ,小心吸取上清液。
提取上清液病毒基因组R N A ,按照参考文献[2]进行鸭源新城疫病毒、鸭瘟病毒和鸭圆环病毒三重PC R 检测,PC R 扩增产物跑核酸电泳,根据扩增片段大小进行结果判定。
PC R 核酸电泳显示扩增片段为823bp 左右,与新城疫病毒的预期扩增片段大小一致,说明发病鸭经PC R 为鸭源新城疫病毒阳性。
将上面研磨处理的病毒上清液用0.45μm 滤器过滤除菌,接种10日龄SPF 鸡胚,观察鸡胚接种后的发病死亡情况。
鸡胚在接种后48~72h 全部死亡,胚体出血,剖检胚体可见肝脏出血严重,头部及肾脏都有明显出血,收集死亡鸡胚尿囊液,连续接种两代10日龄SPF 鸡胚,收集尿囊液作进一步鉴定。
收集的第三代鸡胚尿囊液对1%鸡胚红细胞的血凝效价达9l og2,且该血凝特性可以被N D V 阳性血清所抑制,初步鉴定分离毒为鸭源新城疫病毒。
将收集的第三代鸡胚尿囊液做10倍系列稀释,取10-5、10-6、10-7三个稀释度接种10日龄SPF 鸡胚,每个稀释度接种5枚10日龄SPF 鸡胚,每天照蛋观察鸡胚的死亡情况,120h 后收集尿囊液做血凝试验,血凝效价在7l og2及以上判定为感染,计算分离毒的EI D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