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80.83 KB
- 文档页数:5
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学案1 文本研读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签.署( ) ②煎熬..( ) ③枷.锁( ) ④侈.谈( ) ⑤压榨.( ) ⑥一隅.( ) ⑦骇.人听闻( ) ⑧履.行( ) ⑨储.备( ) ⑩戳.子( ) ○11崛.起( ) ○12磐.石( ) ○13义愤填膺.( ) ○14心急如焚.( ) ○15蜕.变( ) ○16赎.罪( ) ○17真谛.( ) ○18匿.迹( ) ○19携.手( ) ○20巍峨..( ) ○21峰巅.( ) ○22蜿蜒..( ) ○23瞭.望( ) (2)多音字①角⎩⎪⎨⎪⎧角.度( )角.斗( ) ②给⎩⎪⎨⎪⎧ 送给.( )给.予( ) ③予⎩⎪⎨⎪⎧ 予.取予求( )生杀予.夺( ) ④曾⎩⎪⎨⎪⎧ 曾.经( )曾.孙( ) ⑤空⎩⎪⎨⎪⎧空.洞( )空.白( ) ⑥迫⎩⎪⎨⎪⎧ 迫.击炮( )迫.近( ) ⑦种⎩⎪⎨⎪⎧ 种.族( )种.植( ) ⑧应⎩⎪⎨⎪⎧应.当( )应.变( ) ⑨扎⎩⎪⎨⎪⎧ 扎.根( )挣扎.( )包扎.( )2.辨形组词 ①⎩⎪⎨⎪⎧ 签( )鉴( ) ②⎩⎪⎨⎪⎧芒( )茫( )③⎩⎪⎨⎪⎧ 歧( )岐( ) ④⎩⎪⎨⎪⎧ 履( )覆( ) ⑤⎩⎪⎨⎪⎧ 障( )嶂( ) ⑥⎩⎪⎨⎪⎧暑( )署( ) ⑦⎩⎪⎨⎪⎧ 纽( )扭( )忸( ) ⑧⎩⎪⎨⎪⎧蜕( )脱( ) ⑨⎩⎪⎨⎪⎧ 赎( )渎( )椟( )牍( ) ⑩⎩⎪⎨⎪⎧堕( )坠( ) 3.词语释义①煎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蜕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无济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公之于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骇人听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气壮山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空头支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侈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义愤填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安之若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息息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摇摇欲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不能自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情同骨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真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不言而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义词辨析(1)蜿蜒·连绵蜿蜒:a.蛇类爬行的样子;b.(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我有一个梦想》优教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马丁•路德•金其人及本文演讲背景。
2.抓住这篇演讲稿的主旨,明确马丁•路德•金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3.把握作者言语思路,体会其严密的思维和诚挚的感情。
4.分析演讲稿中的表达技巧,注意学以致用。
预习检测1.回顾——作者简介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重要的政治领袖。
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
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
在金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的权利。
他将全部奖金献给了自由运动。
因他从事黑人解放运动,所以树敌众多。
一次一枚炸弹炸毁了他的房屋。
1968年4月18日——马丁•路德•金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2.检测——基础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束缚.()镣.铐()枷.锁()压榨.()戳.子()拯.救()磐.石()赎.罪()匿.迹()坎坷..()()披露.()洋溢.()瞭.望()整体感知听课文朗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2.这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5.马丁·路德·金梦想内容是什么?6.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7.马丁·路德·金认为应该怎样来实现梦想?我的质疑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提示: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提示:时间:1963年8月28日地点:华盛顿广场,林肯雕像前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25万人的集会上3.提示:要求民主、自由、种族的平等4.提示: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5.点拨:概述:美国人真正实现人人平等具体:黑人与白人地位平等(政治平等)拥有正义与自由(权利平等)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与白人和睦共处(生活平等)6.点拨:现状:物质上贫困,精神上遭受歧视诺言:美国政府并未兑现百年前自由平等的诺言7.点拨:方式:非暴力策略: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
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1.了解作者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领会作者“梦想”的内在含义。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和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3.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文采斐然、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将之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理解作者贯穿全篇的强烈而深沉的感情,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本文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集会上发表的演讲。
“一个梦想”蕴含了作者奔涌的激情和崇高的理想。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基于不满于美国的现实,不满于黑人痛苦的生活处境的情感上的;“我”也是“我们”,“我有一个梦想”表达了黑人群众高昂的战斗精神和争取民权的决心,表达了要求人人平等、渴望民权自由的强烈愿望。
1.出身黑人家庭的神学博士。
马丁·路德·金(1929—1968),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亚特兰大一个黑人中产阶级家庭。
当时的美国黑人在国内不论是政治上还是社会上都受到歧视和压迫,面对丑恶的现实,马丁·路德·金为争取社会平等与正义立志做一名牧师,并于1955年获神学博士学位。
2.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重要领袖,他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
1956年他领导蒙哥马利改进协会,组织黑人进行抵制公共汽车歧视黑人的斗争。
1957年帮助建立黑人牧师组织──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并任该会首任主席。
1963年8月率领25万黑人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自由进军”。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3.黑人民权运动的殉道者。
1968年4月4日,他被白人种族主义者枪杀。
美国国会在1983年通过“马丁·路德·金纪念日”,以每年一月的第三个礼拜一为纪念马丁·路德·金的法定假日。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演说辞的特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2、理解马丁·路德·金为之献身的事业的崇高意义,感受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和反对“以暴易暴”的远见卓识。
3、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难点1、在整体把握演讲辞情感脉络的基础上,领会演讲者的深厚感情、政治主张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充分品味演讲中和内容有机结合的精彩的语言艺术。
2、了解本文背景,理解马丁?路德?金提出的“非暴力抵抗”的斗争方式。
3、继续学习演讲辞的特点并初步学习演讲。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曾经,我看过这样一段话:盘古的梦想是开天辟地,女娲的梦想是炼石补天,屈原的梦想是救国救民,淘潜的梦想是归园田居,杜甫的梦想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么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得·金的梦想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有一个梦想》。
面对这个题目,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2、文意概括(1)怎样划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思路?明确:整个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
第二部分(7-16)段,陈述为实现其要求所使用的斗争策略。
第三部分(17-32)段,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
(2)“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我”指的是谁?有什么样的梦想?明确:不仅是马丁?路德?金,更是千千万万的黑人同胞。
首先要争取正义和公正(“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倒退,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我们现在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指通过黑人民权运动,要还黑人以正义和公正。
在马丁?路德?金看来,实现正义和公正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有可能通过斗争来实现的。
我有一个梦想一学习目标1、了解马丁•路德•金其人及本文演讲背景。
2、抓住这篇演讲稿的主旨,明确马丁•路德•金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3、把握作者言语思路,体会其严密的思维和诚挚的感情。
4、分析演讲稿中的表达技巧,注意学以致用。
二预习方案方法指导1、可以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主张。
2、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多朗读,领会演讲的特点和魅力。
(一)基本任务1、背景介绍【关于马丁•路德•金】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车旅店被枪杀身亡,终年39岁。
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浸礼会教堂牧师,非暴力主义者。
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黑人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浸礼会的传教士。
早年就读于亚特兰大的莫尔豪斯学院社会学系,19岁毕业后加入浸礼教会。
1951年和1954年又先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市的克罗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
1954年在蒙哥马利城的德克斯特大道浸礼会教堂任职。
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
此后他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
1956年他领导蒙哥马利改进协会,组织黑人进行抵制公共汽车歧视黑人的斗争。
全城5万黑人拒乘公共汽车385天,迫使最高法院宣布在交通工具上实施种族隔离为非法。
1957年帮助建立黑人牧师组织──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并任该会首任主席。
1963年8月率领25万黑人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自由进军”,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他极具演说才能,并著有《阔步走向自由》《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等著作。
其思想对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遇害时,他正准备帮助孟菲斯黑人清洁工人组织罢工。
当时他在旅馆阳台上与同伴们谈话,被刺客詹姆斯•厄尔•雷用枪击中。
刺客得手后窜逃出境,6月8日在伦敦机场被捕,后被判处99年徒刑。
金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
4月4日到6日,全美一百多个城市爆发骚乱。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演讲的背景,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划分文章层次。
2.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重要词句,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并会学习运用这种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体悟马丁路德.金那种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远大理想,并为理想献身的奋斗精神。
二、课前预习案:1、背景介绍: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持续了大约400余年。
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但黑人的地位依然非常地下。
南北战争以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
但100多年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美国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挣扎在社会的低层,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
在南方的诸多州,黑人不能在白人开的餐馆就餐,许多公共场所挂着“仅供白人使用”的牌子,甚至在公共汽车上黑人也只能坐在后车厢,车的中部虽然允许黑人坐,但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黑人发起了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
2、作者介绍:马丁路德.金(1929-1968),牧师,美国战后民权运动领袖。
1929年 1月15日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牧师家中,先后就读于莫尔豪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1955年在波士顿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德克斯特街教堂牧师。
1955 ~1956 年,他胜利领导了该市黑人抵制公共汽车公司种族歧视的罢乘运动,成为民权运动黑人领袖。
1957年创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并被选为主席,积极参加和领导了“静坐”运动、“自由乘客”运动及著名的伯明翰游行示威(见美国民权运动)。
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消除种族歧视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种族歧视是对人类尊严的凌辱,受到了国际舆论和国际组织的一再谴责。
1963年11月20日,《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第一次宣告,要迅速消除世界上一切种族歧视。
1966年3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规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或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交通工具、旅馆、餐馆、咖啡馆、戏院、公园等),禁止一切种族歧视。
缔约国承担义务,防止、禁止并消除各种种族歧视,特别是种族分离和种族隔离,保证不分种族和民族,人人有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
由此可见人类一直都在为消除种族歧视而努力,而且也收到了成效。
只是我们必须承认华人社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对外缺乏交流和沟通,这是不争的事实。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背景的差异,生活方式的不同,总之正是这些很难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的“沟壑”造成彼此间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
由此产生的“矛盾”也不是能够瞬间解决的,这需要世界更多的融合、不同种族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多的理解和信任,而这些都绝非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事情。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尽苦难与磨砺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儿女更懂得要想被世界认同,需要的是国家的强盛与繁荣。
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成熟的民族,懂得我们自己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总之,消除种族歧视关乎整个人类,而我们更要为此付出我们应有的力量。
一、学习目标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
3.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二、作者连线美国“黑人之音”——马丁·路德·金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
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
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
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马丁路德金的生平及思想,了解本篇演讲辞的相关背景。
2.反复诵读,品位语言,感受激情。
二、快乐自学(一)知识链接1、马丁·路德·金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其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金一生都在为美国黑人争取平等自由的权利而不懈斗争,曾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
1964年,金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1968年4月,前往田纳西州领导工人罢工时,遇刺身亡,年仅39岁。
1963年8月28日,二十五万黑人在华盛顿特区林肯纪念堂前举行盛大集会,马丁·路德·金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
金是出色的演说家,被誉为“黑人之音”。
美国《展示》杂志将他评为近百年世界最具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
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这是美国三个纪念个人的法定假日之一,另外两个是纪念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日,和纪念前总统林肯和华盛顿的总统节。
)1987年,马丁·路德·金的诞生日亦被联合国定为纪念日。
2、林肯·A林肯·A(1861~1865),1860年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曾多次被评价为最伟大的总统。
林肯就任总统期间,美国爆发内战,史称南北战争。
林肯废除了南方叛乱诸州的奴隶制度,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最终击败分裂势力,取得战争胜利。
在南方军队投降后五天,林肯总统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被暴徒枪杀。
3、美国黑人背景资料黑人是美洲大陆的特殊居民。
他们祖籍非洲,十六、十七世纪起,被殖民者从非洲大陆大批贩卖到美洲,成为种植园中的奴隶,受到各种非人的待遇。
这种状况持续了一个多世纪。
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
1862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黑人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12《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2.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3.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4.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宏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学习重点】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宏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知识链接】1、1963年8月28日,金率领25万黑人在华盛顿特区林肯纪念堂前召开集会,要求政府给予黑人自由平等权利。
金在集会上即兴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说。
随后在全美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爆发了黑人民权运动。
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
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2、林肯·A(Abraham Lincoln1809~1865),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
当选为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
战争初期,曾竭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协调,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内战结束时,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3、阅读课后附文,课堂上交流你对金和2001年美国人权纪录的了解。
【自主学习】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利用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解释词语。
祈祷()镣铐()枷锁()萎缩()缔造者()履行()戳子()侈谈()拯救()磐石()心急如焚()崭新()蜕变()赎罪()匿迹()侈谈23、通读这篇演讲辞,查阅资料和结合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演讲对象:时间:地点:场合:涉及内容:演讲目的:【合作探究】1、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作者的梦想是什么?给每一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含有“梦想”字样的句子?大声的朗读出来,体会、归纳。
12《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2.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3.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4.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宏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学习重点】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宏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知识链接】1、1963年8月28日,金率领25万黑人在华盛顿特区林肯纪念堂前召开集会,要求政府给予黑人自由平等权利。
金在集会上即兴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说。
随后在全美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爆发了黑人民权运动。
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
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2、林肯·A(Abraham Lincoln1809~1865),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
当选为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
战争初期,曾竭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协调,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内战结束时,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3、阅读课后附文,课堂上交流你对金和2001年美国人权纪录的了解。
【自主学习】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利用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解释词语。
祈祷..()枷.锁()萎.缩()缔.造者()..()镣铐履.行()戳.子()侈.谈()拯.救()磐.石()心急如焚.()崭.新()蜕.变()赎.罪()匿.迹()骇.人听闻():息息相关:气壮山河:义愤填膺.():安之若素:大失所望:公之于众:侈谈:蜕变:无济于事:摇摇欲坠:真谛.():不言而喻:手足之情:崇山峻岭:2、你能找出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并改正吗?不求深解骇人听闻穿流不息酣畅淋漓义愤填鹰循序渐近持之以恒沧海一粟走头无路安之若素3、通读这篇演讲辞,查阅资料和结合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5 我有一个梦想 2 市值胡啸泊15、《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高一语文编写人:胡啸涧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
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1.揣縻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
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学习重点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学习方法1.诵读法。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与拓展。
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
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
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
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
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
他是一位基教牧师的儿子。
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球,特别喜欢踢足球。
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
为了赚点钱,他还送报纸。
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
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壮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
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
学习班和工作。
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学习重、难点】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方法】1.诵读法。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而更好地理解全文。
2.探究讨论。
【文本解读】1、这篇演讲为何受世界尊崇?这篇演讲从1963年诞生之日,就在世界流传,已经跨越了国界,跨越了种族,跨越了时空与思想。
一是她的思想性,是超前的,是超越时代的;二是她的文字极具感染力与震撼力。
这些文字是用心灵、用生命、用热血写成的。
这是一篇思想性极强、艺术性极高,充满激情充满信念而又文采斐然的千古演讲。
2、为何在林肯坐像前演讲?在林肯坐像前演讲,一是有了一个重要的契机,二是找到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源起,就是继承并实践林肯的思想。
我曾到过马丁•路德•金演讲的地方,那是在寂静的华盛顿广场,在林肯的坐像前面,有一块方正的大理石上,镌刻着普通的没有一点文字评价的字迹: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此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但我们站在那里还是从心里震撼,仿佛有了一种力量,仿佛又听到了震撼宇宙的那篇演讲。
3、一百年前与“100年后的今天”形成对比百年前作者用的词语是正面的,如“灯塔”“光芒”“希望”“欢乐”“黎明”;而100年后的今天作者用的词语则是暗淡的。
如“悲惨”“隔离”“镣铐”“歧视”“枷锁”“压榨”“穷困”“孤岛”“萎缩”“流亡”“骇人听闻”。
这是明显的两个天地,一方面是欢乐的心情,一方面是失意的现实。
这就为下文“空头支票”“资金不足”,没有履行“诺言”,提供了凭借。
4、“非暴力行动”的内涵马丁•路德•金他认为,非暴力反抗“并非消极,而仍是反抗,且从根本上说是强者的手段”,“它不寻求打败或羞辱对手,而是要赢得他的友谊和理解”,“它抵抗的目标是指向邪恶本身而非在行这种恶的人”,“不仅避免外在的物质暴力,也避免内在的精神暴力,即不是恨,而是爱对方。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词语,欣赏文中优美的语句。
⑵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
⑶进一步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掌握演讲词特点。
2、能力目标:⑴揣摩重要词句,在反复诵读中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提高理解能力。
⑵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文质兼美、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气势恢弘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运用到写作中去。
⑶理清演讲思路;探究作者的成长和梦想之间的关系。
⑷应提倡多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读与讲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
学写演说辞。
3、德育目标:⑴体悟马丁•路德•金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⑵根据文章对我们的启示,为自己打造一个梦想。
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学习重点1、理清演讲思路的逻辑性,理清文章脉络,领会演讲者的深厚感情、政治主张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2、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品味演讲中精彩的语言艺术。
学习难点1、文章的整体思路。
2、辨析、品味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
3、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学习方法诵读──讨论──质疑──点拨激情诵读重点段落,合作探究关键词句。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语同学们,通过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当愿望被赋予了压力,前途、志向、梦想也就由然而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古代,怀才不遇的文人,人尽其才、大显身手是他们的梦想;精忠报国的武将,杀敌卫国,驰骋沙场是他们的梦想;在现代,企业的高层干部,利润翻一番是他们的梦想;国家的领导,安定与繁荣是他们的梦想。
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梦想是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空中楼阁”,诗人海子的梦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俄国浪漫诗人普希金的梦想是能像大海一样自由奔放,青年毛泽东的梦想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上个世纪60年代,在美国,有一位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你知道他的梦想是什么吗?衔接语:我们的前途尚存荆棘坎坷。
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方法】1.诵读法。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而更好地理解全文。
2.探究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链接】1、马丁•路德•金(1929—1968)神学博士,牧师,美国民权运动领袖。
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
1964年通过的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
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
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
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2、背景简介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
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
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
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
”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
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
他的房子被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分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
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学习目标:在读与讲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语言特点学习重点:品味精美的语言学习难点:体会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演讲中的表达作用学习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拓展延伸法学习过程:一、背景介绍: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持续了大约400余年。
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但黑人的地位依然非常低下。
南北战争以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
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美国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
在南方诸多州,黑人不能在白人开的餐馆就餐,许多公共场所挂着“仅供白人使用”的牌子,甚至在公共汽车上黑人只能坐在后车厢,车的中部虽允许黑人坐,但只要有白人上车,黑人就必须给白人让座。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黑人发起了浩大的民权运动,而马丁.路德.金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林肯雕像前向众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这篇演说为美国法律和生活变革铺平了道路,成为使整个国家面目一新的珍贵的历史时刻之一。
二、补充作者简介:马丁·路德·金 (1929—1968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非暴力主义者。
他极具演说才能,被誉为“黑人之音”,著有《阔步走向自由》、《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等书。
他的思想对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1964年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1968年4月4日被刺身亡,年仅39岁。
美国政府规定,从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他是黑人世界的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他的思想和典范不仅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人类。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揣摩重点语段的含义及感情色彩,体会演讲词思想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
【学习重点】揣摩语段,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学习难点】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对非暴力抵抗主义的认识
预习检测:戊.()戌.()叱咤.()莅.()临迥.()异
精悍.()激亢.()箜.()篌.()酣.()畅蓟.()北
二、作者、背景简介
1、背景简介
自从16世纪中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便开始了他们漫长而苦难的奴隶生涯。
南北战争后,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他们才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但一百多年后,种族歧视和压迫仍十分严重。
美国黑人仍挣扎在社会底层,挣扎在饥饿和贫困的边缘,遭受虐待殴打,无法享有白人同等的人格和活动自由。
2、作者简介: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他用华盛顿坚毅的品格,用林肯伟大的人性,作耶稣救赎的善良,用莎士比亚超凡的才情,呼唤自由风,开拓平等路。
他诅咒现实,抨击时弊,为民请命,四处奔走。
他三次被捕而不改信念,终日辛劳而不知疲倦,他曾号召5万黑人展开过公汽运动,他曾率25万黑人向林肯纪念堂自由进军,他曾把诺贝尔和平奖献给了自由运动……正当他殚精竭虑为实现他伟大的梦想而奔走呼号的时候,1968年4月4日下午,一颗罪恶的子弹夺去了他伟大的生命……1986年起,美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三、整体感知内容、把握演讲特点。
1、梦想是什么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掀起了如此狂热的浪潮,他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2、美国的现实是什么
①马丁说他的梦想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那么美国的梦想是什么呢?马丁为什么不提“民主”而提“正义”呢?
②马丁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
③但如果美国总统和白人集团准备着即刻改变这一现实,马丁还会有这段闻一多式的演讲吗?
3、怎样实现梦想
①马丁•路德•金炽热的梦想也是深深扎根于每一位黑人心中的,马丁•路德•金主张怎样的斗争方式?
②那么,马丁要用什么方式来实现他的梦想呢?
③马丁用什么方法营造了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这种气势,他用这种气势传达了怎样的心声呢?
4、以上我们分析了三个问题。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三个问题。
5、总结演讲的基本要素。
四、拓展迁移
1、梦想实现了吗?
但有人认为,非暴力主义是软弱的,注定要失败的,它的两位最著名的倡导者甘地和马丁•路德•金都死在枪弹的暴力之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你怎么看待?马丁•路法•金他们失败了吗?(没有)为什么?
2、说出你的梦想
要求:①仿18——21段以“我有一个梦想”或“我梦想有一天”开头。
②注意演讲词鼓动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戊(wù)戌(xū)叱咤(zhà)莅(lì)临迥(jiǒng)异精悍(hàn)
激亢(kàng)箜(kōng)篌(hòu)酣(hān)畅蓟(jì)北
三、整体感知内容、把握演讲特点。
1、梦想是什么
①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掀起了如此狂热的浪潮,他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明确:消除种族歧视,实现自由、平等、正义。
2、美国的现实是什么
①马丁说他的梦想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那么美国的梦想是什么呢?马丁为什么不提“民主”而提“正义”呢?
民主如果没有正义作保障,民主有可能伤害真理与善良。
当正义的春风还没有唤醒民众的时候,把“黑人究竟该不该享有自由和平等”的问题拿出来全民公决,占有人数绝对优势的白人贵族也许或断然或犹豫地投反对票,那么,黑人的苦难还将继续,自由与民主将遥遥无期。
马丁的伟大还在于他对现实的洞察,在于他政治家的敏锐,在于他缜密的逻辑!美国黑人应该高兴:正是有了这个领袖,黑人植根于美国梦想的梦想终究会归同于美国的梦想!
②马丁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
提示:现实骇人听闻。
③但如果美国总统和白人集团准备着即刻改变这一现实,马丁还会有这段闻一多式的演讲吗?
提示:重点分析“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这句话。
明确:“空头支票”是个巧妙的比喻。
美国宪法规定“人人生而平等”,解放黑奴宣言中也已承诺黑人享有同等权利,但现实却如此令人失望。
这种承诺对黑人来说,不过是一纸空文,是一张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
“资金不足”是他们开出空头支票的借口,意思是美国现在还不具备兑现诺言的现实基础,用咱们中国的话来套用,就是现在还处在自由和民主的初级阶段,黑人理想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因此,白人集团提出了所谓的“渐进主义”。
“正义的银行”应当指正义、良知的力量。
3、怎样实现梦想
①马丁•路德•金炽热的梦想也是深深扎根于每一位黑人心中的,马丁•路
德•金主张怎样的斗争方式?
(非暴力抵抗)
②那么,马丁要用什么方式来实现他的梦想呢?
研读第7、8两段,归纳:和平抗争,团结白人。
③马丁用什么方法营造了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这种气势,他用这种气势传达了怎样的心声呢?
归纳:反复、排比、比喻;绝不退缩。
排比句式的作用:1)、语言有气势。
2)、感情充沛。
3)、(结合演讲词这种文体)会使听众受到鼓舞。
4、以上我们分析了三个问题。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三个问题。
答案:在骇人听闻且仍是空头支票的现实面前,我们要团结白人,以和平方式,毫不退缩地争取实现自由、平等和正义这一梦想。
5、总结演讲的基本要素。
[说明]解读文本,不仅要感情作者溶进作品的人生观照,同时也要分析作者表达这种观照的技巧,即要分析作者的思想之花所依附的构架。
内容上:话题“大众关注”;思想鲜明突出;情感跌宕起伏。
形式上:迫击炮式的排比;彩虹桥式的比喻;天衣无缝的逻辑。
四、拓展迁移
1、梦想实现了吗?
但有人认为,非暴力主义是软弱的,注定要失败的,它的两位最著名的倡导者甘地和马丁•路德•金都死在枪弹的暴力之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你怎么看待?马丁•路法•金他们失败了吗?(没有)为什么?
虽然梦想没有完全实现,但黑人地位提高了。
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成了明星大腕,政坛领袖,美国黑人的地位已今非昔比。
马丁•路德•金虽然已经去世38年了,但他是一位胜利者。
他以博爱的心灵,以耶酥受难者形象的自我奉献与牺牲,赢得了美国黑人社会地位的空前提高。
身体的消灭并不妨碍精神的升华,他已成为黑人心中不灭的明灯,因此得到全世界的敬仰。
2、说出你的梦想
我梦想我流出的汗水能赢得桃李芬芳,我梦想我呕沥的心血能育出参天栋梁。
我梦想我思考的大脑化作你雅典娜式的智囊,在牛津,在哈佛,在联合国的讲台上,我能听到你洪亮的声响;我梦想我火红的心脏化作你宙斯高擎的火炬,在黑夜,在荒岛,在遥远的星球上,我能感受到你耀眼的光亮;我梦想我坚实的臂膀化作你丘比特手中的神箭,在寰宇,在非洲,在自由女神像前,我能看到你托尔斯泰般的施舍和毕加索式的祈望!同学们,未来有一天,你为
人类的事业而奔忙,你飞机的翼翅搅乱了我花白的头发,你汽车站的烟尘障蔽了我昏黄的双眼,请你记住,这正是我的梦想啊!(一位普通教师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