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学案(人教版必修2)
- 格式:docx
- 大小:19.81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我有一个梦想》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学生能够掌握《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演讲技巧、修辞手法和文体特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2.过程和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课堂讲解和自主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我有一个梦想》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作者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达的人人平等、追求自由和正义等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需要掌握《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演讲技巧、修辞手法和文体特点,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表达;2.教学难点:学生对人人平等、追求自由和正义等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对演讲技巧和修辞手法的熟练掌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有关美国民权运动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我有一个梦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课前预习: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了解作者马丁·路德·金的生平和《我有一个梦想》的写作背景,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3.课堂讲解:通过课堂讲解,逐一分析《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演讲技巧、修辞手法和文体特点,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表达;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5.课后巩固:通过课后作业和巩固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加强学生对演讲技巧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使用多媒体教具:通过PPT演示、视频资料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练习,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2.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包括对《我有一个梦想》的理解、对演讲技巧和修辞手法的应用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3.评价方式: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参与情况、作业完成质量等多个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努力学习。
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一)新人教版必修2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
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1.揣縻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
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学习重点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学习方法1.诵读法。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与拓展。
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
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
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
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
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
他是一位基教牧师的儿子。
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特别喜欢踢足球。
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
为了赚点钱,他还送报纸。
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
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壮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
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
学习班和工作。
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
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学结束了奴隶制,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已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
我有一个梦想》学案(人教版必修2)【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悟马丁路德. 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重点难点】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体悟马丁路德. 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补充链接】1 、作者介绍:1929 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
美国牧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
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
1968 年4 月4 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马丁路德金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奖获得者。
(1964 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的生日也被确定为全国假日。
他不但成为本国良知的代表,也成为世界良知的代表。
他是黑人世界的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他的思想和典范不但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人类。
2 、写作背景:1963 年8 月28 日,25 万人响应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权利。
马丁. 路德. 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对群众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IhaveaDream)演说,希望白人和黑人有一天可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自主学习】1、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兑()现履()行戳()子侈()谈拯()救p a n ()石祈()祷义愤填y i ng ()2、掌握下列词语。
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安之若素:心急如焚:摇摇欲坠:【学生疑惑】(1)(2)【问题探究】1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请你认真阅读并写出三个部分的大意。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 、揣摩重点语段的含义及感情色彩,体会演讲词思想 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
3 、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
【学习重点】揣摩语段,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学习难点】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对非暴力抵抗主义的 认识【学习步骤】预习检测:戊(w u )戌(X U )叱咤(Zh a )莅(I I ) (ji o ng )异精悍(h a n )激亢(k a 门9)箜(k o 门9)篌(h o 口)酣(h a n )畅蓟 北自我补充:一、导语设计:提起美国,我们会神往那无与伦比的自由女神像:蓝天白云下,和平鸽在自由地飞翔;碧波绿水前,花团锦簇中, 人们在自由地放飞梦想。
可是,四十多年前,这一切仅仅是 汤姆大伯的小屋,他们复制着先辈佝偻的背影,他们延续着 先辈痛苦的呻吟,他们生活在有如他们肤色一样的黑暗里,没有光,没有希望……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黑人,或者说 是一个黑人斗临迥(j i)士,你会保持沉默等待消亡吗?是的,黑人绝不会绝望,他们一定会有一个梦想,并且为了这梦想的实现,他们摇旗呐喊,斗志昂扬。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美国,走进黑人,走进马丁路德金,用我们的心去感受他的一个伟大的梦想吧。
子弹可以夺走马丁的生命,可永远夺不去他的梦想!几十年,马丁的梦想不仅唤醒了美利坚,而且远涉太平洋,翻越阿尔卑斯山,把自由与民主的圣火传遍了世界各地,使一切在专制和暴政下生活的人们愤怒着他的愤怒,梦想着他的梦想。
那么,马丁的梦想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他著名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背景简介1、背景简介自从16 世纪中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便开始了他们漫长而苦难的奴隶生涯。
南北战争后,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他们才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但一百多年后,种族歧视和压迫仍十分严重。
美国黑人仍挣扎在社会底层,挣扎在饥饿和贫困的边缘,遭受虐待殴打,无法享有白人同等的人格和活动自由。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5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第1篇:一、主题《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词, 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
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 那饱满的活力经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 深深地感染着听众, 引起人的共鸣, 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本事。
二、背景本文是一篇演讲词, 情文并茂、语言丰富生动、富有鼓动性。
所以在教学时我以诵读为主, 经过诵读让学生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 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
然后在诵读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性问题, 以深入理解作品, 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探究本事。
最终完成仿写的练习, 巧妙地把学生引到写作上, 体现新课标中写作本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三、过程描述1、学习导入投影:种族歧视的一些图片;世界各国存在武装冲突、战争的图片。
导入:的确, 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仍然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 即使在富裕的美国也有一部分人──黑人在生活条件极差的环境里生活, 那里的人期待着真正和平、民主、自由到来的那一天!而这个期待早在4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马丁.路德.金。
今日我再次学习、深入理解他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2、研读课文, 突破重难点:环节一:了解作者的梦想是什么:⑴学生跳读课文, 找出文中涉及作者梦想资料的段落。
明确后, 全班齐读。
⑵请学生概括这六个梦想的资料。
⑶课题是我有一个梦想, 可刚才大家读的句子中, 共有六个我梦想, 是不是作者有六个梦想?我应如何理解作者连写六次我梦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提示:这六个句子不但外在形式整齐、极具气势, 并且内在逻辑严密。
仅有在政治上确立了自我的地位, 人人平等, 才能拥有讨论自由和正义的权利;仅有在偌大的社会中推行自由和正义的思想, 才能从思想上消除歧视, 仅有消除歧视, 才能真正出现黑人和白人和睦相处的局面。
学案《我有一个梦想》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学习时数二学时自学导航一、课文背景45年前,有一个人参加民权运动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最年轻得主;46年前,有一个人在华盛顿举行的25万人参加的游行集会上,向美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我有一个梦想》。
二、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
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
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
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1968年3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
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
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三、美国害人历史早在400多年前,欧洲的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据统计资料,贩卖的黑奴前后达到6000万之多,这些黑人经常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忍受着糟糕的健康状况;一百多年前,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可是,一百年后的今天,他们依然生活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中,任人宰割,倍受着警察的迫害,经常无端被捕,甚至无辜被杀,更要命的是,精神上饱受着白人的嘲讽和羞辱。
自主预习字词整理簿(请查阅工具书,弄清音义)镣.铐()侈.谈()澎湃..()暸.望()戳.子()磐.石()匿.迹()骇.人听闻()合作探究1、默读全文,给每一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含有“梦想”字样的句子学生自读。
《我有一个梦想》 【学习提纲】【教学分析】 1.课标分析: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抓住演讲辞的主旨和特点,分清逻辑层次,体会其中多样化的表现手法,领悟、品位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
2.教材分析:《我有一个梦想》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均为演讲辞。
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辞,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
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
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并能掌握演讲辞这种文体的特点。
3.学情分析:高一学生能够体悟到演讲辞中字里行间洋溢的激情,但学生对西方的宗教、美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历史不一定熟悉。
他们对美国的种族歧视和隔离政策感受尚浅。
所以要想让他们深刻地体会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了解背景知识和再现当时的情景至关重要。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基于学生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难点是了解黑人的历史及现状,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演说背景和演讲辞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演讲背景。
2.反复朗读体会本文慷慨激昂的语言。
3.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的方式认真揣摩、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教师引导学生(诵读法与讨论法)2.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总结3.教学媒体:多媒体ppt 课件【教学过程】一、 目标导学1.通过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奥巴马,体坛名将乔丹、科比,明星迈克尔·杰克逊的图片导入新课。
《我有一个梦想》学案(人教版必修2)共3篇《我有一个梦想》学案(人教版必修2)1《我有一个梦想》学案(人教版必修2)距今56年前的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他的历史性演讲《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
从此,在人类的志愿行动和人道主义事业中,马丁·路德·金成为了一个不可逾越的精神权威。
这次演讲,是马丁·路德·金在美国民权运动时代所发出的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演讲,也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演讲之一。
这次演讲的背景,是美国黑人平权运动不断升温的时期。
种族隔离仍然在美国各地实行,黑人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处于极度不平等的地位。
马丁·路德·金和其他黑人领袖们在全国各地组织游行、示威等活动,希望引起美国政府和民众的注意,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
可以说,这次演讲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魅力,更在于它鼓舞了人们的信心,激励了他们奋起抗争。
更重要的是,这次演讲所传达的核心思想,超越了当时的种族歧视问题,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永恒的价值观。
那么,这个演讲到底说了些什么呢?事实上,在这次演讲中,马丁·路德·金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平等、和平和人道主义的理念。
首先,他对美国宣言中的“所有人生而平等”的原则进行了再次强调,指出黑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是一种“未兑现的支票”。
其次,他谴责了种族隔离政策的种种不义之处,并呼吁所有人摒弃种族主义和歧视,消除人们之间的仇恨和愤怒。
他还强调了和平与理解的必要性,指出只有通过互相理解和尊重,才能实现和平与繁荣。
最后,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达到了一种“抒发、呼唤、祈愿”的境界,令人心潮澎湃。
他说:“我梦想着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实行它所宣布的信仰: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着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国家,不是按肤色而是按个性来评判。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2.了解文章的表达技巧,文中的重点语句;3.理解作者的和平斗争主张以及伟大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的表达技巧,品味文中的重点语句;2.理解作者的和平斗争主张以及伟大的献身精神。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学习方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过程(一)马丁•路德•金:著名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曾经是一位牧师,获得196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他主张黑人不应该受到歧视以及隔离,而应该像其他人那样享受到平等的待遇和尊重。
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抵抗”。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
他躲过了许多的暗杀行刺,却在1968年4月14日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枪杀身亡。
为了纪念他,美国总统里根签署命令,规定从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为马丁•路德•金的纪念日。
从1987年起,他的诞辰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
(二)背景介绍:1955年,一名黑人父女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坐到了“白人专座”,她因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
从此,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开始。
1963年8月28日,黑人在华盛顿组织了一次25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
马丁•路德•金向上万的黑人发表了这篇举世闻名的演讲,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齐读文段,试着概括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1.第一层(第1自然段):回顾历史,肯定《黑奴解放宣言》;2.第二层(2—16自然段):揭露黑人生活现状,抨击社会的不公,提出自己的正确主张;3.第三层(17—32自然段):坚信胜利一定能够实现,展望美好未来。
(四)再次齐读,思考“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指的是什么?1.“梦想“的内容:人人生而平等,享有自由、民主的权利;2.为何产生这个“梦想”?明确:一百年前的空头支票,一百年后的现状:黑人生活在孤岛,继续忍受着种族隔离政策;3.如何讲述梦想?明确:摆事实,表决心;4.如何实现这个梦想?明确:采用“非暴力抵抗”的斗争方式。
我有一个梦想一学习目标1、了解马丁•路德•金其人及本文演讲背景。
2、抓住这篇演讲稿的主旨,明确马丁•路德•金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3、把握作者言语思路,体会其严密的思维和诚挚的感情。
4、分析演讲稿中的表达技巧,注意学以致用。
二预习方案方法指导1、可以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主张。
2、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多朗读,领会演讲的特点和魅力。
(一)基本任务1、背景介绍【关于马丁•路德•金】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车旅店被枪杀身亡,终年39岁。
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浸礼会教堂牧师,非暴力主义者。
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黑人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浸礼会的传教士。
早年就读于亚特兰大的莫尔豪斯学院社会学系,19岁毕业后加入浸礼教会。
1951年和1954年又先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市的克罗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
1954年在蒙哥马利城的德克斯特大道浸礼会教堂任职。
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
此后他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
1956年他领导蒙哥马利改进协会,组织黑人进行抵制公共汽车歧视黑人的斗争。
全城5万黑人拒乘公共汽车385天,迫使最高法院宣布在交通工具上实施种族隔离为非法。
1957年帮助建立黑人牧师组织──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并任该会首任主席。
1963年8月率领25万黑人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自由进军”,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他极具演说才能,并著有《阔步走向自由》《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等著作。
其思想对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遇害时,他正准备帮助孟菲斯黑人清洁工人组织罢工。
当时他在旅馆阳台上与同伴们谈话,被刺客詹姆斯•厄尔•雷用枪击中。
刺客得手后窜逃出境,6月8日在伦敦机场被捕,后被判处99年徒刑。
金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
4月4日到6日,全美一百多个城市爆发骚乱。
《我有一个梦想》学案一、学习目标1. 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 理解作者的和平斗争主张,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3. 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为自由、平等、民主而奋斗。
二、学习重难点1. 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
2. 品味语言的深层含意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课文思路分析1. 整体感知这篇演说蕴涵了作者奔涌的激情,它以磅礴的笔势揭露了美国的现实,展示了黑人痛苦的生活处境,赞颂了黑人群众高昂的战斗精神和争取民权的决心,满怀憧憬地表达了要求人人平等,渴望民权自由的强烈愿望。
2. 把握结构〔1〕〔1~4〕指出集会的原因。
〔2〕〔5~16〕提出斗争的要求和设想。
〔3〕〔17~32〕具体提出梦想的内容。
3. 写作特色〔1〕恰当运用修辞。
〔2〕文章在语言表述上极富特色。
练习1.以下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民不卿生华而不实惴惴不安礼尚往来B.情随事迁人心危危名副其实众口铄金C.急于事功华众取宠扪心自问走头无路D.美仑美换自怨自艾明珠投暗亲缘关系2.以下加粗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说 shuō说服学说游说著书立说B.省 xǐng 省亲省悟反省不省人事C.行 xíng 行书行家品行各行其是D.角 jué角色角力角逐角弓反张3.以下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些人只顾追求个人利益,成天为自己的事奔忙,对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B.不论什么时候,她都是亲切随意、如坐春风、娓娓动听的发表她的观点。
C.每人每天抛洒一些饭粒,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如果12亿人都这样,一年浪费的粮食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D.听着老师语重心长的话,我用浅浅的一笑,迎接他那平易近人、热情期待的目光。
4.李铭同学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朋友们认为很有必要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请你以朋友的身份,按下面的不同要求各写一句话,帮助李铭提高认识。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词语,欣赏文中优美的语句。
⑵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
⑶进一步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掌握演讲词特点。
2、能力目标:⑴揣摩重要词句,在反复诵读中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提高理解能力。
⑵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文质兼美、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气势恢弘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运用到写作中去。
⑶理清演讲思路;探究作者的成长和梦想之间的关系。
⑷应提倡多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读与讲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
学写演说辞。
3、德育目标:⑴体悟马丁•路德•金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⑵根据文章对我们的启示,为自己打造一个梦想。
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学习重点1、理清演讲思路的逻辑性,理清文章脉络,领会演讲者的深厚感情、政治主张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2、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品味演讲中精彩的语言艺术。
学习难点1、文章的整体思路。
2、辨析、品味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
3、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学习方法诵读──讨论──质疑──点拨激情诵读重点段落,合作探究关键词句。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语同学们,通过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当愿望被赋予了压力,前途、志向、梦想也就由然而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古代,怀才不遇的文人,人尽其才、大显身手是他们的梦想;精忠报国的武将,杀敌卫国,驰骋沙场是他们的梦想;在现代,企业的高层干部,利润翻一番是他们的梦想;国家的领导,安定与繁荣是他们的梦想。
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梦想是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空中楼阁”,诗人海子的梦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俄国浪漫诗人普希金的梦想是能像大海一样自由奔放,青年毛泽东的梦想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上个世纪60年代,在美国,有一位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你知道他的梦想是什么吗?衔接语:我们的前途尚存荆棘坎坷。
12 我有一个梦想[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镣.铐( ) 骇.人听闻( ) 兑.现( ) 崭.新( ) 磐.石( ) 蜕.变( ) 义愤填膺.( ) 赎.罪( ) 匿.迹( ) 祈祷..( ) 履.行( ) 澎湃.( ) 缔.造( ) 【答案】 liào hài duì zhǎn pán tuì yīng shú nì qí dǎo lǚ pài dì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宿⎩⎨⎧住宿.( )一宿.( )星宿.( ) (2)曾⎩⎨⎧曾.孙( )曾.经( ) (3)剥⎩⎨⎧剥.皮( )剥.削( ) (4)奔⎩⎨⎧奔.波( )投奔.( ) (5)宁⎩⎨⎧安宁.( )宁.肯( ) (6)迫⎩⎨⎧迫.害( )迫.击炮( ) 2.语境辨析法(7)7月23日,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事件中受伤的赵女士首次公开露.面( ),披露.( )了受袭后的很多细节。
(8)电视剧《这世界的角.落( )》中的五个角.色( )在每天都不停恶化的战局中生存,受命运摆弄的同时不断地在残酷现实中挣扎。
【答案】 (1)sù xiǔ xiù (2)zēng céng (3) bāo bō (4)bēn bèn(5)níng nìng (6)pò pǎi (7)lòu lù (8) jiǎo jué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liào ( )望li áo ( )亮li áo ( )草(2)⎩⎨⎧w ān ( )蜒w ǎn ( )转w ǎn ( )惜(3)⎩⎨⎧ch óng ( )高鬼鬼suìsuì( )ti ào ( )米(4) ⎩⎨⎧义愤填yīng ( )y īng ( )犬y àn ( )品 【答案】 (1)瞭 嘹 潦 (2)蜿 婉 惋 (3)崇 祟祟 粜 (4)膺 鹰赝 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安之若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心急如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无济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空头支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义愤填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言而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对于危困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时,泰然处之。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1教学重点:一、反复朗读以感受排比的表达效果二、体会演讲思路的逻辑性。
教学难点:一、文章的整体思路发展教学流程:一、导入语1、请同学说说当你在学习烦闷时是什么支持你继续学习?2、请同学欣赏下面的一段话我们的前途尚存荆棘坎坷。
可对我来说这不算什么。
因为我已达至顶峰。
我不会在乎。
和任何人一样,我愿意生命长久。
长寿本在情理之中。
但我现在不执著于此。
我只是要行上帝的意愿。
他让我攀登险峰。
我极目远眺。
前方就是乐土。
或许我不能陪你同行。
但今夜我要让你们知晓,我们就是将要抵达乐土的子民。
我不怕任何人。
我的双目已看到上帝莅临的光芒。
这段话是一位著名的人物一次演讲中表达出的对追求理想的决心,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人说:这位伟大的思想者是人类良知的代表,是黑人世界的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他说“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
”二、简介作家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
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
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三、请同学简介这篇演说辞的时代背景(六十年代民权运动)四、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请找出含有面对这个题目,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我们现在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看看有哪些段落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的。
五、默读全文,给每一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含有“梦想”字样的句子?齐读一遍。
教师范读,再请学生自读。
六、请根据这些句子,在结合文章背景,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15字内回答)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现在,请根据这六个排比,具体说说“梦想”的内容: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拥有正义和自由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小节:这六个句子不但极具气势、形式整齐。
【导学】学习目标:积累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知识链接:演讲词俗称演说词、讲话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沟通心灵,争取同盟的有力桥梁;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鼓舞听众的情绪,争取听众的心理共鸣。
一、演讲词的特点:1、针对性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
同时,演讲又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是庄严的会议或重大集会,是同志间的座谈和讨论问题;是欢迎国宾,还是一般的友人聚会。
不同的场合,演讲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讲法。
2、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
好的演讲总是以其精密的思想启发听众,以鲜明的观点影响听众,给听众以鼓舞和教育。
3、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
4、通俗性演讲的语言,总是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畅晓。
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
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
5、适当的感情色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既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也就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二、写作背景: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但黑人的地位依然非常低下。
美国1861年的内战,虽然解放了黑奴,但美国的种族隔离仍然持续,尤其在南部,黑人不能入读白人学校、不能在招待白人的餐厅进食、不能乘坐同一辆公共汽车、或必须让座给白人。
我有一个梦想-人教版必修2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我有一个梦想》中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表现。
2.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激发学生的追求梦想的热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明确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含义。
2.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增强阅读能力。
3.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思考人生意义这一主题,让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并且自己的思想能够得到发展。
教学方法1.导读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分组讨论法:让学生针对不同问题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加强互动,提高课堂活跃度。
3.讲评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确保学生都掌握了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步。
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饱满的材料导入本堂课的主题——人生价值。
2.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人生价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
第二步。
阅读课文(20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我有一个梦想》,让学生充分阅读,全面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自我把握,依据自己的速度、水平阅读文本,并记录自己的想法、意见。
第三步。
理解课文(20分钟)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加深对课文和其中角色形象的了解,引导学生探究故事背后的含义。
第四步。
发表看法(20分钟)1.学生小组分别讨论:怎样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2.每个小组派代表表述小组讨论内容,其他小组进行评论。
第五步。
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就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2.教师归纳和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作业1.进一步思考课文中涉及到的人生价值问题。
2.体验一项新的活动,发现问题并记录下来,下节课上带着大家总结分析。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人生价值、梦想实现等课题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了解,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我有一个梦想》学案(人教版必修2) 【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
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
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
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
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
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
的崇高献身精神
【重点难点】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
的崇高献身精神
【补充链接】
1、作者介绍: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
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
美国牧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
一生曾三次
被捕,三次被行刺。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马丁路德金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奖获得者。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的生日也被确定为全国假日。
他不但成为本国良知的代表,也成为世界良知的代表。
他是黑人世界的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他的思想和典范不但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人类。
2、写作背景:1963年8月28日,25万人响应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权利。
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对群众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IhaveaDream)演说,希望白人和黑人有一天可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自主学习】
1、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兑()现履()行戳()子侈()谈
拯()救pán()石祈()祷义愤填yīng()
2、掌握下列词语。
骇人听闻:
义愤填膺:
安之若素:
心急如焚:
摇摇欲坠:
【学生疑惑】
(1)
(2)
【问题探究】
1、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请你认真阅读并写出三个部分的大意。
2、课文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勾勒自己的梦想的?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作者提出了哪些主张?
3、这篇演讲词感情充沛、语言生动,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仔细体味。
【教后反思】
训练案
一、基础知识测试
1.下列加粗字注音及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义愤填膺(yīng)安之若素(平常)致(使……丧失)命
B.诺(luò)言公诸(之于)于众手足(喻兄弟)之情 C.磐(pán)石不可理喻(明的)承诺(诺言)
D.无济(帮助)于事不言而喻(明白)履(nǚ)行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
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
B.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时紧密相连的,……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时休戚相关的。
C.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D.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3.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②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
③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
④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⑤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⑥现在是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
⑦.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之上的时候。
⑧.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
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A①⑤⑥⑦⑧∕②∕③∕④B①⑧∕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⑤⑥∕②∕③∕④∕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二、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为马丁路德金先生拟写诺
贝尔和平奖颁奖词:
14.《我有一个梦想》问题案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兑(duì)现履(Iǚ)行戳(chuō)子侈(chǐ)谈
拯(Zhěng)救pán(磐)石祈(qǐ)祷义愤填yīng(膺) 2、掌握下列词语。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义愤填膺: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
膺(yīng),胸。
安之若素:指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
不在意。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极为焦急。
摇摇欲坠:摇动着好像要落下来。
也用来形容极不稳固,岌岌可危。
补充:
【凤毛麟角】凤凰的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
人才或事物。
【问题探究】
1、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请你认真阅读并写出三个部分的大意。
答:
第一部分(1)回顾。
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2-16)揭示黑人生活的状况,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提出自己的正当要求。
第三部分(17-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
附: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当局”“讲究策略”“表明决心”。
2、课文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勾勒自己的梦想的?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作者提出了哪些主张?
答:
作者的梦想是让黑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作者用抒情的语言勾勒了这一梦想。
为实现这一梦想,作者的主张包括两个方面。
对美国政府,他要求政府实践自己的诺言,履行神圣的义务。
对黑人同胞,他提出了以下几点:①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②不要
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③斗争
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④不允许抗议蜕变为暴力;
⑤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⑥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⑦回到自己
所住的地方去,不要陷入绝望而不能自拔。
3、这篇演讲词感情充沛、语言生动,并运用了多种修
辞手法,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
仔细体味。
答: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以下
答案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使用最频繁的修辞手法是排比、比喻,例第2段
“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
今天……”,连用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把黑人还没有
得到自由的悲惨事实展现在读者面前。
很有气势,使人无法
回避。
作者还用“镣铐”“枷锁”“孤岛”“流亡者”等来比
喻黑人所受的种族压迫与种族隔离。
作者比喻手法的运用也令人称道。
比如:把无法兑现的
诺言比作是“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储备机遇的巨大金库里竟然没
有足够的储备”,这些比喻讽刺了美国对黑人的敷衍欺骗。
还有“镇定剂”“黑暗的深渊”“流沙”非常形象地表现了
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给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
把“自由平等
的爽朗金秋”与“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相比较,劝诫人们
不要心急用“不要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希望人们要
坚定信念“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训练案答案1.A(B诺nuò;C诺,应允;D履lǚ)2.B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与语境不符。
3.A(①⑤⑥⑦⑧都是比喻。
①明喻⑤借喻⑥⑦暗喻⑧借喻、暗喻②夸张③排比④反复
二、颁奖词、一个为有色民众自由平等而生的斗士,一
个为民众和平竭尽心力的英雄,必将永远在渴求和平自由的
民众心中巍然屹立,世界将拥有同一个梦想:人人生而平等,让自由和平之声响彻每一个角落!
封志莉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2Healthyeating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