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矿质代谢强化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植物的矿质营养同步练习21.10月份以后,随着气温转低,大白菜的呼吸强度变弱,结果大白菜的新叶和老叶中钙的成分含量将是A.幼叶大于老叶B.一样多C.老叶大于幼叶D.无法判断2.植物细胞对NH+4的吸收较困难,对NO-3的吸收较容易,是因为A.细胞膜上两种离子载体的数量不同B.细胞中NH+4和NO-3的数量不同C.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不同D.土壤溶液中NH+4和NO-3的数量不同3.对绿色植物自身来说,制约其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因素有①根细胞呼吸的强弱②根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③植物的蒸腾作用④物种自身的遗传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植物的矿质代谢对光合作用有所影响,请回答出某一种矿质元素在叶绿体的构成和光合作用中的作用: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情况下,下列哪项不会呈现下图所示的变化A.叶绿素的含量B.Mg2+的含量C.Ca2+的含量D.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生产量参考答案1.解析:用“迁移法”来解。
大白菜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Ca吸收量减少。
Ca是不能再利用的元素。
缺少时新叶含量降低。
答案:C2.解析:用“成因法”来解。
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原因是与细胞膜上载体种类的多少有关,某种载体多,吸收这种载体所运载的离子就多;反之就少。
答案:A3.解析:用“成因法”来解。
答案:D4.解析:用“迁移法”来解。
植物体吸收的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影响比较多的应属于大量的矿质元素,其中我们比较了解的N、P等,可以任意选其一,如P。
致溶液中可利用的镁含量,原由是:,叶片变黄。
( 4)植物根细胞汲取矿质元素离子包含和两个生理过程。
( 5)“察看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互换吸附现象”的实验中,在亚甲基蓝的阳离子与根细胞+—也会与亚甲基溶液中的Cl—发生了表面的 H 发生了互换吸附的同时,根细胞表面的HCO3互换吸附。
请设计一个实考证明阴离子的互换吸附。
(能够增添实验资料器具)①实验步聚:②写出察看到的现象,并说明原由:10.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好多环境要素的影响,如光、温度、水、矿质营养,土壤的理化特征等。
图 3-5-6(1)若用完整培育液培育某高等植物,常常给培育液中通入空气,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促使植物对矿质元素的汲取,请在上图3-5-6 中选出能反应根对矿质的汲取与培育液中氧化浓度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2)请你利用以下实验仪器药品,设计一个简单实考证明植物根系对离子汲取具选择性。
药品:精细 pH 试纸、移液管、 200 mL 广口瓶三只、 0.01 mg/mL(NH 4) 2SO4溶液、 0.01 mg/mL NaNO3溶液、蒸馏水、三株具完美根系的小麦。
实验原理:利用植物对不一样盐类的阴阳离子汲取量不一样,进而改变溶液的pH实验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结果剖析:专心爱心专心119 号编写1[ 参照答案 ]夯实基础一、选择题1C 2C 3D 4A 5A 6A 7C 8B二、非选择题9.( 1)太阳能光合作用(2)土壤矿质元素( 3)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氧化物、分子态氮大气10.( 1)多少选择Si(2)根的有氧呼吸CO 2光照(3)上涨外界溶液浓度过高,植物大批失水( 4)叶绿素类胡萝卜素(5)C迁徙运用一、选择题1B 2B 3B 4D 5C 6D 7B 8B二、非选择题9.(1)主动运输( 2)呼吸作用,载体( 3)在氧浓度为20.8%以下时,限制 Mg2+和 Ca2+汲取的是能量供应;在氧浓度为2+2+20.8%以上时,限制 Mg和 Ca 汲取的是运输这两种离子的载体的数目。
届高三生物代谢强化训练1.右下是人体内部分物质代谢示意图(各种反应均有酶催化)。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研究发觉空腹喝牛奶,不能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
请设计实验,探究空腹喝牛奶时营养物质的利用情形。
(1)资料预备:牛奶中的蛋白质在的作用下分解在小肠内被吸取。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要紧表达在 的种类和数量能否满足机体的需要。
右图所示为空腹时,丙氨酸由肌肉进入肝脏,显现左图所示的变化是 。
(2)探究问题:空腹喝下的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发生如何样的变化?(3)提出假设: ;(4)设计实验: ;注意:不能用人体做实验,应该用实验动物。
(5)实施实验: ;(6)实验结果推测:;(7)结论: 。
2.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时期为丙酮酸的分解,其反应式为:2C 3H 4O 3+6H 2O CO 2+2O[H]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二人分别做了如下实验:甲:步骤一:用某种物质处理新奇肝脏,使其分散成为单个细胞。
步骤二:用含C 6H 12O 6的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刻。
步骤三: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基质,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
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两滴,分别滴入两支试管内。
现 象:1、2两支试管均变浑浊。
结 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乙: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步待续。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方法步骤一中的处理剂为 。
(2)实验完成后,老师指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
请分析其结果出错的缘故:(3)现给你如下试剂: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
请连续乙的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
步骤三:步骤四:推测实验现象及结论:① 现象: 。
结论: 。
② 现象: 。
结论: 。
酶③ 现象:。
结论: 。
3.下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产生ADP 的生理过程中有关的物质变化是 ,能量变化是 。
课时考点●矿质代谢(二)生物试题-生物试题学生姓名______ 测试时限30分钟本卷满分60分老师评定【新题型预测】第19题以实验为载体,以化学知识为基础,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生物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个综合性和渗透性较强的题型。
【课时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5分)1.不同作物缺少不同无机盐,表现不同的症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油菜只开花,不结果;向日葵秆细茎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①硼②钾③磷④氮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2.某菜农移栽的大白菜,由于缺乏某些矿质元素而出现枯心现象,最可能缺乏[] A.N、PB.Ca、FeC.N、KD.P、Mg3.植物生活必需的元素目前已知的有16种,下列属于矿质元素的一组是[]A.N、P、O、MgB.N、P、S、HC.K、Ca、Mg、FeD.C、H、O、N4.植物对外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A.溶液中不同离子的数量有关B.植物细胞渗透压变化有关C.植物细胞的呼吸强度有关D.细胞膜上不同载体数量有关5.将小麦幼苗置于试管内(试管内装满含有全部矿质元素的培养液)放在温度和光照都适于生长的条件下,若干天后测定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发现[]A.阴离子减少了,阳离子增加了B.阴离子增加了,阳离子减少了C.某些矿质离子减少了D.阴、阳离子都减少了6.玉米的新叶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从老叶获得的矿质元素是[]A.Mg、FeB.Ca、InC.H、CD.N、K7.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很多倍,但仍然能吸收碘,原因是[] A.海带细胞能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碘B.海带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C.海带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D.海带细胞不断消耗碘元素,细胞内碘浓度不断降低8.镁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如将植物幼苗移到缺镁的培养液中并继续生长,将会看到[] A.老叶绿色褪成黄白色B.新生幼叶黄白色C.老叶新叶均呈黄白色D.老叶新叶均呈绿色9.给生长在偏碱性土壤中的小麦施氮肥时,应首先选用[]A.NaNO3B.(NH4)2SO4C.NH4NO3D.K2CO310.农谚说“锄土出肥”,这一俗话的道理是[]A.土壤疏松保水力强B.土壤疏松储肥多C.土壤疏松地温高D.土壤疏松根的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离子吸收11.下列哪组都是植物所需的大量矿质元素[]A.C、H、OB.K、Ca、MgC.Cu、I、MnD.N、P、Fe12.在叶绿素中可被重复利用的无机离子是[]A.Na+B.K+C.Ca+D.Mg+13.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运输的主要动力分别来自[]A.蒸腾作用、光合作用B.渗透作用、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吸胀作用14.落叶中的含钾量比植株上的正常叶中的含钾量低,这是因为钾在植物体内[]A.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B.呈离子状态可以移动C.形成稳定的化合物D.只能利用一次15.植物的根部被水淹没,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就会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降低了B.茎的导管输导作用减弱了C.叶片的蒸腾作用减弱了D.根细胞呼吸作用减弱了二、简答题(35分)16.请回答矿质代谢中的几个问题:(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_______,随着_______运输到植物体各部;(2)吸附在根细胞膜表面_______和_______与土壤中的_______发生交换的过程叫做_______;(3)根细胞表面吸附的离子转移到细胞内部是个_______的过程,因为_______。
高三生物基础知识过关练习----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植物的需水规律是指:的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的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______、_____灌溉,以便使植物体______,并且用最少的______获得最大的______。
植物的需肥规律:______的需肥量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的_____,需肥量也不同。
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______、_____施肥,以便使植物茁壮地生长,并且获得___的效果。
3、幼嫩的植物细胞和干种子细胞主要是靠亲水性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按照亲水性由大到小顺序填)的吸胀作用吸水: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______,主要靠______吸水。
4、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看成一个渗透系统是因为:①细胞壁:______:②原生质层(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相当于______;③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可能与外界溶液形成______。
5、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______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______失水,从而出现______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______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______吸水,从而出现______现象。
农业生产上的应用:6、植物体之所以散失大量水分,是因为散失水分具有重要意义:①是植物______吸收水分和的主要动力;②能促进____________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③降低温度。
7、矿质元素:除______以外,主要由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判断:矿质元素都是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都是矿质元素()8、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共______种,其中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验证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实验方法:____________,是指用含有全部或部分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
植物的矿质营养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壁是紧帖在一起的,在光学显微镜下是很难观察到的,但通过一定的方法也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你认为下列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可行( )A 、用纤维素酶将细胞壁分解掉B 、将植物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使其发生质壁分离C 、用10%的盐酸解离,使组织细胞彼此分开D 、用亚甲基兰溶液将细胞膜染色2、向离体的猪膀胱内注入30%的蔗糖溶液,加入的量是猪膀胱容量的一半,然后将其浸入5%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称一次重量,在下图的坐标图中,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3、为确定植物的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需,用缺乏该元素的“完全培养液”进行培养,应该()A 、以土壤为基质盆载,加上述营养液B 、大田种植,浇上述营养液C 、以沙土为基质,加上述营养液D 、只用上述营养液,不用基质4、在根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下列因素中最重要的是A 、蒸腾速率B 、根尖表皮细胞内外元机盐离子的浓度差C 、离子进入根尖表皮细胞的扩散速率D 、根可利用的氧5、小麦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K的需要量最多的是( )A、越冬前 B、拔节期 C、开花期 D、成熟期6、在众多的矿质元素中确定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一般所采用的方法是( ) A、纸层析法 B、叶片观察法 C、定量分析法 D、溶液培养法7 、有些大白菜外表的叶片很正常,但心部的一些叶片出现枯黄现象,俗称枯心病,是由于缺少( )元素而引起的。
A、N P B、Mg P C、Ca Fe D、N K8、植物幼叶在生长过程中从老叶获得的矿质元素是( )A、N P Fe Ca B、N P Fe MgC、N P Mg k D、N P K C9、在植物体内,下列哪项不会呈现下图所示的变化( )A、叶绿素的含量 B、Mg 2+的含量2+时间 时间 A B 时间 C D10、对绿色植物自身来说,制约其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因素有()①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弱②根细胞内细胞液浓度③植物的蒸腾作用④物种自身的遗传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农谚“锄土出禾”的道理是()A、土壤疏松保水能力强B、土壤疏松后储肥多C、土壤疏松后,加强了光合作用D、土壤疏松后,加强了根的呼吸作用,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12、秋天落下的梧桐树叶片与未落下的叶片相比较,显著减少的一组元素是()A、N、MgB、N、FeC、Mg、CaD、Ca、Fe13、小王从花市上买来一盆米兰,开始生长良好,叶片青翠油绿,后来发现新生的叶片发黄,你认为最大的可能性是植物体缺少的矿质元素是()A、NB、PC、MgD、Fe14、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水分过程和吸收矿质元素离子过程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这两个过程是在同一部位进行的两个不同生理过程,其原理是不同的B、植物吸收了矿质元素离子后,能促进水分的吸收C、完成这两个过程的主要动力均主要来自蒸腾作用D、矿质元素离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所吸收15、植物缺铁时,幼嫩叶子呈淡黄色或柠檬绿色,老叶仍是绿色,其原因是()A、幼嫩部分生长旺盛,需铁比老叶多B、铁容易移动,由幼叶部分移向老叶C、铁形成难溶的化合物,不能再度利用D、幼叶细胞吸收铁的能力比老叶弱16、已知在离体番茄根吸收K+与氧分压的关系实验中,当氧分压为5%~10%时,K+吸收量达到最高值。
然顿市安民阳光实验学校罗山高中高三生物复习精选专题练:矿质元素与利用(含解析)1.将等量的、微量的NH+4、PO3-4、K+、Ca2+共同置于100 mL蒸馏水中,再放入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尖,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见下表)。
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项目H2O NH+4K+Ca2+PO3-4减少量0% 23% 12% 37% 14%①根对水的吸收和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的过程②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不是等比例进行的③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④根吸收矿质离子的过程不受温度的影响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②③D.都正确2.下列事实能说明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特点的是()A.幼叶中K+的含量较多,落叶中却很少B.蒸腾作用旺盛,矿质离子运输快C.供给植物(NH4)2SO4时,NH+4下降的量比SO-24大D.只要叶绿素不分解,叶片中的Mg2+就不会移动3.下表为一种无土栽培营养液的主要配方。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成分Ca(NO3)2MgSO4KH2PO4KCl FeCl3H2O含量/g 1.0 0.25 0.25 0.12 0.005 1000A.表中不属于矿质元素的是H、O,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齐全B.表中所给成分植物只能利用一次的是Ca、Fe,如果缺乏受影响最大的是老叶C.培养液的离子浓度通常比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这样有利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D.栽培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通气,这样可以促进有氧呼吸,进而促进离子的吸收4.影响根的表皮细胞吸收K+的主要因素是()①表皮细胞内线粒体的多少②土壤溶液中K+的浓度③表皮细胞膜上K+载体的数量④土壤溶液中H+的浓度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5.对植物进行施肥后,其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处于下图所示状态。
(1)图中所示细胞正处于的生理状态,如果①的体积继续变小,则此时①、②中的溶液浓度是> (填标号),这说明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是水分子顺着进行运输的过程。
细胞的代谢【2019全国I卷】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是因为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但不一定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C.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的条件下,酶对细胞代谢的调节作用最强D.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2.下列关于同位素标记法应用的描述,不恰当的是()A.可用18O,探究有氧呼吸的整个过程B.可用l4CO2,探究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C.可用3H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D.可用131I研究甲状腺吸收碘量与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系3.如图是ATP的结构及合成与水解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2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b、c化学键连续断裂释放出能量和磷酸基团B.人体细胞中图2反应向左进行时,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C.ATP与ADP相互转化迅速,细胞中储存大量ATP以满足对能量的需求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可参与DNA的合成4.将10粒玉米种子置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10株黄化苗。
与萌发前的10粒干种子相比,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a)和呼吸强度(b)分别是()A.a减少,b增强B.a增加,b增强C.a减少,b减弱D.a增加,b减弱5.肌肉组织分为快缩纤维和慢缩纤维两种:快缩纤维负责剧烈运动如举重、短跑,易产生酸痛感觉;慢缩纤维负责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快缩纤维含有的线粒体多,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乳酸和ATP供能B.快缩纤维含有的线粒体少,主要依靠糖酵解产生ATP供能,产生大量乳酸C.慢缩纤维含有的线粒体多,有氧呼吸不产生乳酸,产生的ATP也少D.慢缩纤维含有的线粒体少,主要依靠糖酵解产生ATP供能6.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均可产生[H]B.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C.CO2固定不需要光照,但需要酶的催化D.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CH2O)中的氧一部分来自H2O,一部分来自CO27.有关细胞代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方法合理的是()A.冬季蔬菜大棚可用蓝色薄膜提高农作物光合速率B.夜间蔬菜大棚可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产量C.土壤板结后松土主要是促进农作物根系吸收水分D.充入一定量的氮气可以延长水果蔬菜贮藏的时间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能否利用光能,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C.叶绿体中进行遗传信息的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并消耗能量D.光照条件下,根尖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9.某同学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少量的酵母菌混入适量的面粉揉成光滑面粉团后均等分装在2个洁净的塑料袋中,一组充满空气(甲组),一组则排净空气(乙组),扎紧袋口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20---30min。
得夺市安庆阳光实验学校高二生物新陈代谢随堂练习二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完成有氧呼吸所需要的酶由线粒体DNA指导合成B.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与土壤溶液中矿质离子的浓度成正比C.用标记的蛋白质饲喂小白鼠,一段时间后可在其肝糖元中发现D.用研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过程,最早在化合物中检测到2、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 B.激素、递质 C.淀粉酶、解旋酶D.肝糖元、丙酮酸3、番茄种子萌发露出两片子叶后,生长出第一片新叶,这时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
对一批长出第一片新叶的番茄幼苗进行不同处理,然后放在仅缺N元素的营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表现出缺N症状的幼苗是( ) A.剪去根尖的幼苗 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 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D.完整幼苗4、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
其主要原因是( )A.叶片蒸腾剧烈,水分散失快 B.植物体温度下降,气孔关闭 C.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减少 D.根系渗透吸水下降5、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性食物含有齐全的必需氨基酸 B.儿童和病愈者的膳食应以蛋白质为主 C.三大营养物质是人体内主要能量来源和贮存物质 D.胰岛素缺乏时,可能出现高血脂6、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非还原糖C淀粉酶活性在60℃比40℃高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7、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 g,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成以下曲线,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a、b分别代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B.a在1h~2h血糖下降,必需氨基酸合成增加C b在1h~2h血糖处于高处,蛋白质分解减少D. b在2h后下降是由于血糖氧化分解并合成糖元所致8、新陈代谢是指( )A.生物体内的同化作用 B.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c.生物体内的异化作用 D.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9.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需的物质是( )A.H2O、CO2、ADP B.CO2、NADPH、ATP C.H2O、CO2、ATP D.NADPH、H2O、ADP10、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
矿质营养练习【思考导学】1.小王从花店买来一盆万年青,几星期后,他发现老叶油绿绿的,而新生的叶子有发黄的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缺少不能被再度利用的矿质元素,如Fe、Ca等。
2.农民常说:“锄地出肥”,这一俗语的道理是什么?答:锄地能增加土壤中空气的流通量,增强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为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
3.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是否与土壤溶液中矿质离子的浓度成正比?为什么?答:否。
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透过性。
这主要是由根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某种载体蛋白质多,则吸收这种载体蛋白质运载的离子就多,反之,则少。
【解题突破】①矿质元素的吸收与细胞呼吸及载体关系的综合题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从植物体本身来说,这必然与根的细胞呼吸和根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细胞呼吸越强,释放能量越多,吸收矿质元素的离子就越快越多;某种载体多,吸收这种载体所运载的矿质元素的离子就多。
细胞呼吸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要受载体蛋白质数量的限制。
②关于植物矿质代谢与水分代谢关系的题③关于植物矿质代谢与光合作用关系的题【训练】1.绿色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矿质元素、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依次有①60多种②16种③14种④60种左右⑤9种A.①④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⑤2.番茄在白天和夜晚对Ca2+的吸收量有一定的差别,原因是白天和晚上的A.蒸腾作用强度不同B.呼吸作用强度不同C.运输Ca2+的载体数量不同D.Ca-在土壤溶液中的含量不同3.在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A.该种负离子妨碍了ATP的形成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C.该种负离子抑制了呼吸作用D.该种负离子和Cl-的载体相同4.给某种蔬菜施含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氮肥,植物吸收后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人食用该种蔬菜后,通过代谢15N最先出现在人体中的A.氨基酸B.尿素C.氨D.蛋白质5.有人通过观察发现,阴生植物经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要比阳生植物经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少得多,但阴生植物也没有表现出矿质营养缺乏症,这一现象说明A.阴生植物需要的水量少B.蒸腾作用对根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影响相同C.阴生植物需要的矿质营养少D.根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6.植物根部被水淹没,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就会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降低了B.茎的导管输导作用减弱了C.叶片的蒸腾作用减弱了D.根细胞呼吸作用减弱了7.在土壤中增加哪些元素,有利于延缓老叶衰老A.N、P、K B.Ca、Fe、Mg C.N、P、Fe D.K、Ca、Mg8.(多选)下图表示小麦一生中(从幼苗到成熟)需水量及对K、P的需要量图解,下列与图解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开花期以前小麦对钾的需要量是递增的,但以后各期钾在小麦体内的含量逐渐减少B.图3表示小麦一生对P的需要量是相对稳定不变的C.根吸收水分与根吸收无机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量和对P、K等各种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9.下列哪项不是制备无土栽培营养液应注意的问题A.其内应溶有大量氧气B.应包括所有的必需的矿质元素,对某些植物还可以增加有关元素C.应具有适宜的pH范围D.应是均衡的营养液,即矿质元素之间要有适宜的浓度比例10.对绿色植物自身来说,制约其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有①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弱②根细胞内细胞液浓度③植物的蒸腾作用④物种自身的遗传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11.经测定,叶片A中的K、P等矿质元素不断地被运到叶片B,下列关于叶片A和叶片B 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片B细胞中A TP的合成与分解只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B.叶片A的细胞中一些磷脂、核酸被分解C.叶片A中的矿质元素储备很多,可将多余部分供给叶片B D.叶片B的细胞比叶片A的细胞更趋于衰老12.下图给出的信息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A曲线可表示细胞内ATP的含量与O2分压的关系B.B曲线既可表示矿质元素吸收速率与 O2分压的关系,又可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的关系,还可表示在有限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曲线C.C曲线既可表示植物质壁分离的分离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又可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的关系D.D曲线能正确反映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O2含量的变化13.叶片衰老时,植物体内发生一系列物质变化,其中蛋白质和RNA的含量()A. 显著下降B. 显著上升C. 变化不大D. 蛋白质含量下降,RNA含量上升14.图是春小麦叶片的N元素浓度与产量关系图解,其中正确的是(横轴为N元素占叶片鲜重百分比,纵轴为产量)15.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
考点训练12植物的矿质营养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1分)1.某地农作物的幼叶先于老叶出现病症,经专家建议,施用了一种化肥后,症状明显好转。
该化肥最可能是下列的哪一种( )A.KClB.NH4NO3C.Mg(H2PO4)2D.Ca(H2PO4)2答案:D解析:农作物的幼叶先出现病症,说明缺乏的是不可以再利用的矿质元素离子,因为不能再利用的矿质元素离子不能移动,在老叶中分布较多,因此幼叶易缺乏。
2.根吸收矿质离子的部位在根尖,其表皮细胞吸收K+的数量主要取决于( )A.土壤中K+的浓度B.细胞膜上K+载体的数量C.根细胞表面H+的数量D.细胞液中K+的数量答案:B解析:植物根尖吸收矿质离子的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载体,还要消耗细胞新陈代谢释放的能量;在一定的浓度条件下,矿质离子的吸收量随着矿质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矿质离子浓度达到一定限度后,矿质离子的吸收量不再增加,这是因为细胞膜上运载离子的载体数量有限,当载体全部用于运输矿质离子时,离子的吸收量不再继续增加。
3.(2010湖北黄冈期末考试,3)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抑制剂可降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C.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没有关系的D.光合作用受阻一定时期后,有机物缺乏,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答案:C解析:植物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呼吸作用为其提供能量,所以,A、B、D三项均正确;植物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例如二者的吸收部位相同、矿质元素只能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它们被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相同等;但是,它们所吸收的方式和动力不同,所以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4.农谚说:“锄头出肥。
”这一谚语的道理是( )A.土壤疏松,保水力强B.土壤疏松,储肥多C.土壤疏松,地温高D.根的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矿质离子吸收答案:D解析:“锄头出肥”这句谚语的意思是经常给庄稼松土(除草),可以使庄稼长得旺盛。
专题二植物代谢与调节强化练习本专题包括:必修教材:第三章第一至五节植物代谢部分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选修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在生产应用上的分析1.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指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
光合速率是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它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叶片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影响因素包括植物自身内部因素(如处在不同生育期等)和外部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在生产应用上的分析如下表:2 如何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可从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和提高光合作用的利用率三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参见上表。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1. 叶绿体中的色素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它们在光合作用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①吸收、传递光能(大多数叶绿素a,以及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②吸收光能,并转换成电能(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2.C3生长素作用的“二重性”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例题点拔ATP相关知识[例1]ADP转变为ATP需要A.Pi、酶、腺苷和能量B.Pi、能量C.能量、腺苷和酶D.Pi、能量和酶[例2]下列哪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所需的不是直接来源于ATP的水解A.淀粉的水解B.细胞的分裂C.细胞的生长D.细胞吸收K+[例3] ATP分子在细胞内能够释放能量和贮存能量,从结构上看,其原因是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②第二个磷酸根很容易从ATP上脱离和结合③第三个磷酸根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变成ADP ④ADP可以迅速地与磷酸根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三个高能磷酸键,使ADP转变成ATP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例3]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式如下:⑴3个ATP含有个高能磷酸键,如果一个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形成AMP,AMP 是的基本化学组成单位之一;⑵下列哪些过程需要消耗ATP?。
捐损州都哲市逝捡学校[旧人教]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三章训练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一、选择题1、植物根部的细胞膜上运送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至少应有()种A 13种B 16种C 17种D 几十种2、为确定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需,用缺少该元素的“完全营养液”进行培养,应该()A、以土壤为基质盆栽,加上述培养液B、大田种植,浇上述营养液C、以沙土为基质,加上述营养液D、只用上述营养液,不用基质3、为了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农田中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尽量施肥 B、疏松土壤C、大量灌溉D、增加光照4、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B、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C、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既输入也输出5、某地的一片农田中,农作物的幼叶首先出现卷曲、黄化、枯死等现象。
经专家建议,在此农田中使用了一种化肥后,症状很快好转。
请你判断他们使用的化肥可能是下列的哪一种()A、KClB、NH4NO3C、Mg(H2PO4)2D、Ca(H2PO4)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合理施肥要求的是()A、根据土壤中离子多少来确定是否施肥B、根据不同植物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不确定是否施肥C、根据同一植物在不同发育时期对必需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来确定是否施肥D、要适时、适量的施肥7、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
实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小时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
下表中各离子的数据为实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实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
实验条件水分消耗(mL) Ca2+ K+ Mg2+(%)光下1090 135 27 179暗中435 105 35 113分析上述实验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光下蒸腾作用比黑暗中强B、光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没有影响C、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的过程D、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8、在下列哪项实验条件下,植物的幼嫩部首先表现出病症( )A、氮亏损B、钙亏损C、磷亏损D、钾亏损9、合理施肥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施肥规律施肥B、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施肥量不同C、适时地、适量地施肥D、全面地、大量地施肥10、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
2021年高二生物生物的新陈代谢练习1.在缺硼的土壤中最适宜种植的作物是()A.小麦B.玉米C.甘蔗D.水稻2.一般说来,每100克蛋白质平均含氮16克,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A.—CO—NH—B.游离的氨基C.游离的羧基D.R基3.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C、H、O、N、P是ATP、染色质、质粒、NADPH共有的化学元素B.线粒体、核糖体、质粒、酶等结构或物质中肯定不含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酶C.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D.假设某基因在控制合成两条多肽链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数为a,则组成该基因的碱基个数至少为(6a+12)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吞噬细胞吞噬病菌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⑤变形虫能伸出伪足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⑤5.右图表示变形虫摄食、获取营养物质等生理过程。
以下对该图分析错误的是A.细胞膜和细胞质都具有流动性B.溶酶体内含有消化酶C.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D.从食物进入变形虫体内到废物排出体外,至少通过了4层磷脂分子6.在植物受伤时,一种由18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系统素会被释放出来,与受体结合,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B.系统素的合成与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有直接关系C.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系统素相当于植物体内的“抗体”,能与外来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7.为探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体是否有关,最佳设计方案是()A.在前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和不做处理的细胞对照B.在后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和不做处理的细胞对照C.在前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和不分裂的细胞对照D.在后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和不分裂的细胞对照.8.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①肽酶②解旋酶③纤维素酶④ATP水解酶A.碱基间氢键、肽键、细胞壁、磷酸基团 B.肽键、碱基间氢键、细胞壁、高能磷酸键C .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体、NADPHD .R 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9.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
200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植物的矿质营养练习题一.选择题(1―23为单项选择题,24―25为多项选择题)1.用完全培养液在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右图所示。
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A.植物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B.植物对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D.水稻吸收Si的载体多2.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体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A.Cu、Mg、I B.I、Fe、Mg C.Ca、Mg、 Fe D.Fe、Mg、I3.农作物施用农家肥比施用单一的化肥生长好,原因是A.农家肥的肥效低 B.农家肥见效快C.农家肥含有多种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D.农家肥含有植物需要的有机养料4.将浸泡过的大豆种子去皮,放在红墨水中染色15~20min,下列现象中表明种子完全丧失生命力的是A.胚根、子叶未着色B.胚根、子叶略带红色C.胚全部被染上红色D.子叶出现红色斑点5.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 B.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C.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 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又输出6.叶片中物质的量不能用下列表中数据来表示的是A.蛋白质含量B.铁元素含量C.叶绿素含量D.自由水含量7.右图中的曲线表示生物学中某些现象,有关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该曲线可用来表示叶片年龄与其叶绿素含量的关系B.若曲线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则b点表示环境出现剧烈变化C.若曲线表示青霉菌生长曲线,则c点是提取青霉素的最佳时间D.若曲线表示一个国家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则a一b段该国老年人数量比例较小8.对植物嫩叶所必需的矿质元素Fe和Mg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Fe和Mg既来源于土壤,又来源于老叶B.Fe和Mg来源于土壤,Mg又可来源于老叶C.Fe和Mg只来源于土壤,不来源于老叶D.Fe和Mg来源于老叶,Mg又可来源于土壤9.保健品黄金搭档组合维生素片中含钙、铁、锌、硒等矿质元素,其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的是A.钙B.铁 C.锌 D.硒10.某学生利用溶液培养法验证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②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③⑤2.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常常采用根部带土和去掉部分叶子的措施,是为了()A.保护根毛,减少蒸腾作用B.防止根部营养损失,增强呼吸C.促进根的发育,降低光合作用D.保护幼根,提高植物体温度3.将阴生植物移至强光下,植物迅速发生萎蔫,此时比较右图中①、②、③三个部位的细胞液浓度,正确的是()A.③>②>①B.①>②>③C.①>③>②D.②>③>①4.将下列生物或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的是()A.人的红细胞B.洋葱表皮细胞C.变形虫D.衣藻5.-U形管中装有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R和S,并为一半透膜(X)隔开(如右图所示)。
与S相比,R为低渗溶液,图中黑色的深浅即代表浓度高低。
当U形管内已达到平衡时,溶液表面是一样高还是不一样高?渗透压是相等还是不相等?()A.右侧较高,两溶液等渗,即浓度相等 B.右侧较高,且右侧为高渗,即浓度较高C.左侧较高,且右侧为低渗,即浓度较低 D.两侧高度相等,且为等渗,即浓度相等6.如右图,整个装置是密封且充满水的,仅细管中留有一个气泡。
根据标尺可计算出气泡移动的位置。
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
这一数量代表()A.蒸腾失水的数量B.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C.植株吸收的水量D.呼吸作用消耗的水量7.将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中,其吸水力的变化应当是()A.由大到小 B.由小到大 C.吸水力不变 D.吸水力等于08.根吸收水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的浓度差只要存在就可以吸收水分B.吸收水分时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土壤溶液的浓度低C.吸收水分的动力来自水分的散失和土壤溶液含有的无机盐D.渗透吸水为主要吸水方式时,细胞内必定有中央液泡9.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蒸腾作用,根系就不能吸收水分B.没有蒸腾作用,根系就不能吸收矿质元素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引起根系吸水,是消耗ATP的过程D.蒸腾作用有利于水分在导管内的运输10.关于矿质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体燃烧后的灰中含有根吸收的全部矿质元素B.根吸收的矿质元素都是生命活动必需的元素C.碳不是矿质元素是由于其不能从土壤中吸收D.凡矿质元素都存在于无机盐中11.把小麦幼苗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1 h后测定表明,幼苗各部分都含有15N。
角顿市安康阳光实验学校植物的矿质营养同步练习3一、选择题1.对绿色植物自身来说,制约其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因素有()①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弱②根细胞内细胞液浓度③植物的蒸腾作用④物种自身的遗传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有关交换吸附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在根细胞膜表面与土壤溶液或土壤颗粒之间B.膜表面吸附的H+和HCO3—分别与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C.清水不能冲掉细胞膜表面吸附的矿质元素离子D.交换吸附过程消耗代谢活动中生成的ATP提供的能量3.缺镁和缺铁都会植物失绿(即叶片发黄或发白),你认为下列关系植物缺镁和缺铁后失绿的部位的分析,正确的是()A.缺镁,嫩的部位先失绿;缺铁,老的部位先失绿B.缺镁,老的部位先失绿;缺铁,嫩的部位先失绿C.缺镁和缺铁都是老的部位先失绿D.缺镁和缺铁都是嫩的部位先失绿4.在农业生产中,套作和轮作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两者()A.都是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B.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C.都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矿质资源D.都可以提高农田中的能量传递率5.在植物体内,下列哪项不会呈现下图3-5-5所示的变化()A.Mg2+的含量C D.Ca2+的含量6.把菜豆幼苗放在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1小时后测定表明幼苗各部分都含有32P。
然后将该幼苗移到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数天后32P的存在情况是怎样的?()A.主要在老的茎叶中 B.主要在新生茎叶中C.主要在老的根部中 D.不在新生的茎叶中7.在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A.该种负离子妨碍了ATP的形成 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C.该种负离子抑制了呼吸作用 D.该种负离子和Cl—的载体相同8.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
试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h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
<<矿质代谢>>强化训练
班次_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
一.单选题
1.离根细胞较远的离子,若要进入根细胞内,依次要经过( )
A.主动运输,交换吸附,扩散作用
B.主动运输,扩散作用,交换吸附
C. 交换吸附,扩散作用,主动运输
D.扩散作用,交换吸附,主动运输崐2.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其理由不正确的是( )
A.前者选择吸收,后者直接吸收
B.前者需要能量,后者不需能量
C.前者以离子状态吸收,后者以分子状态吸收
D.前者需要的载体与后者需要的载体不同
3为了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农田中一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尽量施肥
B.大量灌溉
C.疏松土壤
D.增加光照
4.矿质元素的离子衩植物体吸收,主要是经过( )
A.交换吸附通过细胞壁
B.主动运输通过细胞膜
C.协助扩散通过细胞膜
D.主动运输通过细胞膜
5.根表皮细胞吸收K的数量,主要取决于( )
A.土壤中K的浓度
B.细胞液中K的浓度
C.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
D.土壤溶液中HCO3的浓度
6.某菜农移栽有大白菜,由于缺乏某些矿质元素而出现枯心现象,最可可能缺乏( )
A.N,P
B.Ca,Fe
C.N,K
D.P,Mg
7.植物生活中必需的元素目前已知的有17种,•下列属于矿质元素的一组是( )
A.N,P,O,Mg
B.N,P,S,H
C.K,Ca,Mg,Fe
D.C,H,O,N
8.下列生理过程中要消耗A TP的是( )
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B.根毛细胞吸水
C.叶片蒸腾作用
D.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
9,.植物对外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哪项有关( )
A. 溶液中不同离子的数量
B.植物细胞渗透压的变化
C.植物细胞中呼吸强度
D.细胞膜上不同载体数量
10.将小麦幼苗置于试管中(试管内放含有全部矿质元素的培养液)崐,放在温度和光照都适于生长的条件下,若干天后测定培养液中离子浓度发现( )
A.阴离子减少,阳离子增加
B.阴离子增加,阳离子减少
C.某些离子减少
D.阴阳离子都减少了
11.落叶中的某元素其含量显著少于落叶前的含量,这种元素和植物体内只能被利用一次的微量元素分别是( )
A.P,Mg
B.Mg,Ca
C.K,Fe
D.N,P
12.玉米的新叶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从老叶中获得矿质元素( )
A.Mg,Fe
B.Ca,Zn
C.H,C
D.N,K
13.下列哪项生命活动要消耗能量( )
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胆固醇
C.根细胞吸收钾离子
D.根毛细胞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14.农谚说"锄土出肥",这一俗话的道理是( )
A.土壤疏松保水力强
B.土壤疏松贮肥多
C.土壤疏松地温高
D.土壤疏松根的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离子吸收
15.下列哪组都是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 )
A.C,H,O
B.K,Ca,Mg
C.Cu,I,Mn
D.N,P,Fe
16.在叶绿素中可被重复利用的无机离子是( )
A.Na
B.K
C.Ca
D.Mg
17.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的主要动力分别来自( )
A.蒸腾作用,光合作用
B.渗透作用,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吸胀作用
18.当植物缺乏Mg时,叶片就会发黄的部位是( )
A.幼叶,
B.老叶
C.中间叶
D.全部叶
19.落叶中的含钾量比植株上的正常叶中含钾量低,这是因为钾在植物体内( )
A.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
B.呈离子状态可以移动
C.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D.只能利用一次
20.下列关于植物矿质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根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矿质元素
B.•各种矿质元素都是以离子状态被吸收的
C.根吸收矿质元素与其呼吸作用关系密切
D.根吸收矿质元素和吸收水分是两个查对独立的过程
21.如果想使肥料中含有较多的N,P,Mg元素,沤制时应选用( )
A.嫩叶
B.老叶
C.两者都一样
D.无法确定
22.影响植物获得矿质元素的生理活动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蒸作用和渗透作用
D.渗透作用和光合作用
23.与玉米的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K有密切关系的一组生理过程是
A.自由入散,呼吸作用
B.渗透作用,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主动运输
D.主动运输,蒸腾作用
24.根吸收水分与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共同点是( )
A.原理相同
B.动力相同
C.部位相同
D.不消耗能量
25.秋天把落叶烧成灰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是( )
A.Mg
B.P
C.K
D.Ca
26.将植物培养在硫权铵溶液中,时间一长,溶液中的PH值将( )
A.比原来的PH值大
B.不发生任何变化
C.比原来的少
D.无法进行判断
27进入植物细胞的矿质元素能够再度利用的一组是( )
A.K,N,Mg
B.N,P,Ca c.Mg,Fe,K D.Fe,Ca,P
二.简答题
1.玉米对磷的吸收,白天比晚上只稍多一点,但它白天吸水比晚上却大8倍,把用溶液培养的黄瓜移到遮荫处,水分的消耗明显下降,而同一时间内钾离子却有少量增加,上述实验表明:
(1)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黄瓜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部分作为_______ 的料. (3)若培养黄瓜的溶液中加入的钾肥是K2SO4,那么, 一定时间后,测定溶液,PH值变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钾离子进入黄瓜幼苗体内呈___状态, 进入幼苗体内形成不稳定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等元素;__,__等元素则形成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不再移动.
2,将等量的NH4,PO4,K,Ca共同置于500毫升水中, 再放入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几小时后,测定混合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如下:
(1)上述四种离子关注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上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3)Ca 比K的减少量明显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离子大量减少而水没有减少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3.请回答矿质代谢中的几个问题:
(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________,
随着___ 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
(2)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离子转移以细胞内部
是个______过程,因为___________.
4.离体水稻根细胞中K含量和消耗氧气量的关系图如上.试分析:
(1)①②段曲线说明____________,(2)②③段曲线说明_________.
(3)在②处,_________是根细胞内K含量继续增多的限制.
(4)_________是增进肥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5.法囊藻是一种海生藻类,通过化学分析,其细胞中各种离子浓度及海水中相应的离子浓度之差异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K和Cl进入细胞内含量高,而Ca和Mg在细胞内含量较低. 这一事实说明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__________.
(2)K和Cl进入细胞的运转方向蝇_______, 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3)细胞吸收K和Cl的方式,对活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_, 这种吸收方式必须依赖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4)法囊藻细胞吸收的各种离子数量与海水中相应的离子的数量不成比例,这与法囊藻细胞膜上的________有关.
(5)在人工合生态环境下培养实验得知,法囊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活动, 使周围溶液的PH 值减少的趋势, 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装置如下图,浸在广口瓶(NH4)2SO4溶液中的是同株小麦的离体根,向A瓶中缓缓通入O2,请分析实验现象:
(1)恒温下进行实验,经测定,随着N2的通入,A组根细胞对NH4 和SO4 的吸收速度与通入N2之前相比不断减慢,而随着O2的通入,B 组根细胞对NH4和SO4的吸收速度与通入O2前比,不断增快.这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还可以测知A组,B组根
细胞在同一时间内吸收NH4总比
SO4多,这种现象可以说明____
_____,因此我们称(NH4)2SO4为________.
D(3)单独对B组根进行观察测定,发现随着O2 的继续通入, 根细胞对NH4和SO$的吸收速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增加,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