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轨探伤检测小车设计

钢轨探伤检测小车设计

钢轨探伤检测小车设计
钢轨探伤检测小车设计

钢轨探伤

钢轨探伤 一、探伤灵敏度 (一).探伤灵敏度的选择: 探伤灵敏度对于钢轨探伤仪的重要性,相当于准星对于枪的重要性。灵敏度可分为三层: 一层是以各种试块上校验的灵敏度,如GTS-60、GTS-60C加长试块,它是全路广泛使用的用于确定探伤灵敏度的一种方法。我们一般用轨头Φ4平底孔最高波的80%波高+6dB做为70°探头的探伤灵敏度;用轨腰螺孔和3mm向上裂纹等高双波80%波高+3dB做为37°探头的探伤灵敏度;用GTS-60C试块底波80%波高+6dB或5mm水平裂纹和螺孔等高双波的80%波高+3dB做为0°探头的探伤灵敏度(前者用于探测钢轨纵向裂纹,后者用于探测钢轨水平裂纹,根据探测要求不同分别使用。例如:新轨地段主要使用前者探测轨腰纵向裂纹,老杂轨地段主要用后者探侧水平裂纹) 第二层是在不熟悉仪器使用性能和无缝线路地段使用的一种灵敏度。钢轨探伤小车抑制“关”,推行几步,待仪器草状波稳定下来以后进行调节,70°探头草状波最高点达到满幅度的15~20%,37°和0°探头草状波最高点达到满幅度的10~15%,调整完毕后抑制放到“开”上,探伤灵敏度即定好了。 第三层是在普轨地段找一状态良好的钢轨接头(不能使用绝缘接头,叉趾叉跟接头,异型接头和轨面状态不良的接头)对设定不合适的探伤灵敏度进行修正,一般要求70°探头接头上一、二次波报全;37°探头孔波的80%提高20~25dB,做为37°探头现场探伤灵敏度;0°探头利用钢轨底面回波调节现场探伤灵敏度,轨底回波高80%,提高8~10dB,做为0°探头现场探伤灵敏度。 (二)、影响探伤灵敏度的因素 1.调整探伤灵敏度的时机很重要,我们通常调整灵敏度都放在钢轨探伤仪保养之后进行,这样有几点不好:一是错过了钢轨探伤仪最佳调整状态。仪器在线路上推行了一个月,各个探头保护膜都已经磨得很薄,有的探头架甚至发生了移位,许多部件都已松动,我们这时候调整仪器状态校验灵敏度并记录,得出仪器的各项数据都比较准确。相反,如果我们先保养仪器,后调整灵敏度,一方面探头加的油层普遍过厚,增加了耦合差,使探伤灵敏度下降;第二新保护膜未磨开,又增加了保护膜衰减值和表面接触不良补偿值,也会造成探伤灵敏度的下降。这个时候在试块上调整灵敏度,得出的探伤灵敏度往往偏高,现场无法使用。 2.探头架压力不够,造成探伤仪推行时探头接触不良,过接头或线路不平顺时探头反复跳动。原因 ①是探头架弹簧扭力不够; ②是前37°探头架上安装的新水刷毛太硬太密,向上托顶前翻板头; ③是探头架受过撞击,发生变形或翻板螺栓脱落造成探头倾斜移位,翻板上翘压力减小。 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探头耦合不良,进而影响到探伤灵敏度。 3.水路阻塞。 下水不畅造成探头耦合不良,造成探伤灵敏度偏低。 4. .探头和保护膜之间耦合层太厚或有气泡,造成探头回波中夹有迟到波,声波中有声影区和大量声能被损耗而未进入工件,使灵敏度偏低。 5.人为因素对探伤灵敏度的影响: ①探伤中不注意对探伤灵敏度的调整,未根据探伤地段和时间段的不同修正灵敏度; ②是仪器带病上道,造成仪器灵敏度偏低; ③是小半径曲线地段,探头位置发生变化,造成仪器灵敏度偏低,值机人员未进行及时调整; ④是各种轨面状态不良地段,例如轨面鱼鳞伤、波磨、碎裂地段,显示屏出波杂乱,值机者为消除杂波,盲目降低灵敏度; ⑤小半径曲线轨面上涂有润滑脂,造成探头耦合不良,灵敏度下降,值机人员未及时调整。 6.气温对探伤灵敏度的影响: 气温的升降变化,容易造成探伤灵敏度的降低。轨面高温使保护膜内耦合层融化,在探头架压力作用下被挤出保护膜,探头和保护膜之间形成气泡,造成超声能量的衰减,灵敏度下降;低温也可以引起探伤

超声波传感器在铁路钢轨探伤中的应用

超声波传感器在铁路钢轨探伤中的应用 (上海动化学院测仪器上海200072) 摘要:无损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 ,NDT ) 是指不破坏和损伤受检物体,对其性能、质量、有无内部缺陷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是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不可缺少的手段,特别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结构零件向高参量、大容量方向发展,不仅要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率和可靠性,而且要把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无损检测的数字化、图像化、实时化、智能化。 关键词:无损检测;超声波;精度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sensors in the railway rail flaw detection (School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Abstract:NDT (Nondestructive test) is a kind of detection technology which test detection without damaging component .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improves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is the indispensable means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progress.Especially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y, the parts of various structure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high parameter, large capacity . We shall not only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defects detection, but als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with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digitalization, visualization, real-time, and intellectualization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Key words: Ultrasonic ; flaw detection ; accuracy 1.引言 工业上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五种:超声检测( UT ) 、射线探伤( RT) 、渗透探查( PT) 、磁粉检测( MT )和涡流检测( ET ) 。其中超声检测是利用超声波的透射和反射进行检测的。超声波可以穿透无线电波、光波无法穿过的物体,同时又能在两种特性阻抗不同的物质交界面上反射,当物体内部存在不均匀性时,会使超声波衰减改变,从而可区分物体内部的缺陷。因此,在超声检测中,发射器发射超声波的目的是超声波在物体遇到缺陷时,一部分声波会产生反射,发射和接收器可对反射波进行分析,精确地测出缺陷来,并显示出内部缺陷的位置和大小,测定材料厚度等。 超声检测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不仅具有穿透能力强、设备简单、使用条件和安全性好、检测范围广等根本性的优点外,而且其输出信号是以波形的方式体现。使得当前飞速发展的计算机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能被方便地应用于检测过程,从而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超声波无损探伤( NDI) 是超声无损检测的一种发展与应用,其设备有:超声探伤仪、探头、藕合剂及标准试块等。其用途是检测铸件缩孔、气泡、焊接裂纹、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及厚度测定。 超声无损检测在最近几十年中得到了较大的进展,它已成为材料或结构的无损检测中常用的手段。由于超声检测可以在线进行、超声波对人体无害又不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因此,在材料或结构的无损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钢轨探伤工知识点

钢轨探伤工 1.无损检测得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1)射线探伤RT(2)磁粉探伤MT(3)渗透探伤PT(4)涡流探伤ET(5)超声探伤UT。 2、无损检测得特点有哪些? 答:无损检测得特点有以下几点:(1)不破坏被检对象;(2)可实现100%得检验;(3)发现缺陷并作出评价,从而评定被检对象得质量;(4)可对缺陷形成原因及发展规律作出判断,以促进有关部门改进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5)对关键部件与关键部位在运行中做定期检查,甚至长期监控,以保证运行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3.超声波探伤主要优点就是什么? 答:(1)穿透能力强,可测厚度大;(2)检测灵敏度高;(3)可使用多种波型,各种探头作不同方向得探测,能探出工件内部与表面各种取向得缺陷;(4指向性好,能方便、正确地对缺陷定位;(5)检测速度快,费用低。 4、钢轨探伤工上道作业时得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上道探伤作业前,必须检查仪器及有关备品,布置安全注意事项,落实防护设施,未设好防护禁止探伤作业;(2)区间探伤作业本线来车时,按《安规》规定距离下到避车,在双线地段或站内探伤作业临线来车时,应停止作业,如作业地点瞭望条件不良,人员、仪器应下到避车;(3)严冬酷暑季节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若遇恶劣天气要停止作 业;(4)执机人员抬探伤仪上下道时,注意不要滑倒不要碰

撞仪器;(5)探伤仪在线下避车时,要求停放平稳,不得侵入建筑限界;(6)对钢轨伤损进行校对,以及在拆卸接头螺栓察螺孔裂纹时,均应派人防护(7)其它安全注意事项按《安规》执行、 5、探伤前为什么要调节探伤灵敏度? 答:探伤前调节探伤灵敏度得目得在于发现工件中规定大小得缺陷,并对缺陷定量,灵敏度太高,杂波多,判伤困难,灵敏度太低,容易造成漏检、 6.钢轨探伤作业防护距离就是怎样规定得? 答:vmax≤120km/h区间探伤作业防护距离执行前后800m; 120km/h<vmax≤160km/h区间探伤作业防护距离执行前后1400m ;160km/h〈vmax≤200km/h区间探伤作业防护距离执行前后2000m 、以进站信号机为界,进入站内(含站内正线、到发线、站线及其它线)探伤作业防护距离执行前后50m 各乘降点探伤作业防护距离按区间防护距离执行。 7。路局对使用数字探伤仪探测钢轨检查速度就是怎样规定得? 答:探测无缝线路地段检查速度不超过2.5km/h,普通线路地段与道岔前后及长大桥隧范围地段2km/h,曲线地段min 1km/45 11、对数字探伤仪记录得作业与伤损信息得分析都包括那些内容?

钢轨探伤管理办法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443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钢轨探伤管理办法标准 版本

钢轨探伤管理办法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适应公司重载、大轴重运输的需要,针对大型探伤车上线后,新形势下加强钢轨探伤管理,防止钢轨折断,确保列车安全畅达,特制订本办法。 第2条钢轨探伤是防止断轨事故、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工作,具有流动性大、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安全责任重等特点,分公司各部门要从科学角度高度重视,保证探伤人员和队伍相对稳定。 探伤工作考核奖惩制度依据分公司《安全奖罚实

施细则》执行。例如发现重伤钢轨(包括辙叉、尖轨和夹板)奖。对探伤人员责任心不强、探伤速度快、探伤态度不良造成的责任漏检要实行责任考核追究。 第3条实行公司钢轨探伤车和分公司钢轨探伤仪两级探伤网络管理,实现钢轨探伤车和钢轨探伤仪之间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4条加强探伤作业过程监控和分析,对探伤仪记录的数据、波形做到当日分析,发现可疑波形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核。 第5条分公司要加强对探伤工作领导并做好探伤工作的巡查,建立管理人员跟班作业制度,运输生产部主管人员每月不少于1天,工队长每月不少于7天,副队长、技术主管每月不少于15天时间跟班作业,对现场探伤工作情况进行巡查指导,并做好记

钢轨探伤工

2008版《铁路职业技能鉴定参考丛书》探伤技师部分 钢轨探伤工技师题库 一、填空题(140道) 1、TB/2340-2000标准规定,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的动态范围抑制最大时为。 2、TB/2340-2000标准规定,钢轨超声波探伤仪距离幅度特性的测试点不应少于。 3、在超声波探伤中,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改变使声程增加或由于波型转换后使声速变慢出现的波形通常称为波。 4、晶片尺寸较小的探头发射的超声波束,其远场覆盖面积。 5、37°探头探测钢轨轨底中心的横向裂纹,是根据超声波的原理来发现的。 6、使用0°探头,探测钢轨时,探测面和仪器工作正常,但仪器常报警,切无回波,应考虑钢轨内部有。 7、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荧光屏上时基线是由扫描电路产生的形成的。 8、超声场中,当X≥3N时,长横通孔的反射声压与长横孔的直径的成正比,与距离的3/2次方成反比。 9、在对尖轨探伤时,尖轨轨面宽度大于为探伤仪的探测范围。 10、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形成衰减的主要原因有声场扩散、材质散射和。 11、在声程大于3N时,垂直入射到平底孔的超声波,当平底孔的直径增加1倍时,其反射声压增加。 12、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各单元电路的工作是由电路协调的。 13、大型钢轨探伤车冬季探伤作业,为了防止耦合水冻结,常在水中加入的防冻液是。 14、使用前37°探头探测钢轨第一孔向下的斜裂纹时,其裂纹波出波的顺序应在之间。 15、使用直射70°探头有利于发现轨头部位的核伤。 16、凹面形状的缺陷将引起反射波束的。 17、超声波探伤仪的垂直线性不好会给判定缺陷的带来误差。 18、超声波探伤仪拟制旋钮的作用是将不必要的杂波去掉,使波形清晰、易于观察,但拟制加大后也会漏掉的危险。 19、大型钢轨探伤车采用的是轮式探头,每个轮式探头内装有70°、一个0°和一个45°探头。 20、当射线透过某一物体后它的强度将被减弱,这种现象叫射线的衰减,射线的衰减包括和散射衰减。 21、在焊缝射线探伤中,照相上呈圆形或椭圆形且边缘比较清晰的黑点是缺陷。 22、磁粉探伤对铁磁材料中的表面裂纹检测最有效。 23、磁粉探伤中使用的磁化电流包括交流、直流和磁化电流。 24、渗透法探伤时渗透液渗入缺陷的能力除了表面张力、浸润作用、毛细管作用外,还与工件表面光洁度、缺陷内部介质、缺陷形态和有关。 25、液体渗透法探伤的检测灵敏度取决于探伤液的性能和。 26、《JJG(铁道)130-2003计量检定规程》,规定适用于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检验。 27、《JJG(铁道)130-2003计量检定规程》,规定37°探头探测GTS-60试块的螺孔和3mm 深的上斜裂,使两波等高,并使波高达到80%时的检出能力不小于22dB;信噪比不小于。 28、钢轨电阻焊缝中的灰斑缺陷多数出现在钢轨轨底三角区和部位。

钢轨探伤培训资料

钢轨探伤

钢轨探伤 一、探伤灵敏度 (一).探伤灵敏度的选择: 探伤灵敏度对于钢轨探伤仪的重要性,相当于准星对于枪的重要性。灵敏度可分为三层: 一层是以各种试块上校验的灵敏度,如GTS-60、GTS-60C加长试块,它是全路广泛使用的用于确定探伤灵敏度的一种方法。我们一般用轨头Φ4平底孔最高波的80%波高+6dB做为70°探头的探伤灵敏度;用轨腰螺孔和3mm向上裂纹等高双波80%波高+3dB做为37°探头的探伤灵敏度;用GTS-60C试块底波80%波高+6dB或5mm水平裂纹和螺孔等高双波的80%波高+3dB做为0°探头的探伤灵敏度(前者用于探测钢轨纵向裂纹,后者用于探测钢轨水平裂纹,根据探测要求不同分别使用。例如:新轨地段主要使用前者探测轨腰纵向裂纹,老杂轨地段主要用后者探侧水平裂纹) 第二层是在不熟悉仪器使用性能和无缝线路地段使用的一种灵敏度。钢轨探伤小车抑制“关”,推行几步,待仪器草状波稳定下来以后进行调节,70°探头草状波最高点达到满幅度的15~20%,37°和0°探头草状波最高点达到满幅度的10~15%,调整完毕后抑制放到“开”上,探伤灵敏度即定好了。 第三层是在普轨地段找一状态良好的钢轨接头(不能使用绝缘接头,叉趾叉跟接头,异型接头和轨面状态不良的接头)对设定不合适的探伤灵敏度进行修正,一般要求70°探头接头上一、二次波报全;37°探头孔波的80%提高20~25dB,做为37°探头现场探伤灵敏度;0°探头利用钢轨底面回波调节现场探伤灵敏度,轨底回波高80%,提高8~10dB,做为0°探头现场探伤灵敏度。 (二)、影响探伤灵敏度的因素 1.调整探伤灵敏度的时机很重要,我们通常调整灵敏度都放在钢轨探伤仪保养之后进行,这样有几点不好:一是错过了钢轨探伤仪最佳调整状态。仪器在线路上推行了一个月,各个探头保护膜都已经磨得很薄,有的探头架甚至发生了移位,许多部件都已松动,我们这时候调整仪器状态校验灵敏度并记录,得出仪器的各项数据都比较准确。相反,如果我们先保养仪器,后调整灵敏度,一方面探头加的油层普遍过厚,增加了耦合差,使探伤灵敏度下降;第二新保护膜未磨开,又增加了保护膜衰减值和表面接触不良补偿值,也会造成探伤灵敏度的下降。这个时候在试块上调整灵敏度,得出的探伤灵敏度往往偏高,现场无法使用。 2.探头架压力不够,造成探伤仪推行时探头接触不良,过接头或线路不平顺时探头反复跳动。原因 ①是探头架弹簧扭力不够; ②是前37°探头架上安装的新水刷毛太硬太密,向上托顶前翻板头; ③是探头架受过撞击,发生变形或翻板螺栓脱落造成探头倾斜移位,翻板上翘压力减小。 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探头耦合不良,进而影响到探伤灵敏度。 3.水路阻塞。 下水不畅造成探头耦合不良,造成探伤灵敏度偏低。 4. .探头和保护膜之间耦合层太厚或有气泡,造成探头回波中夹有迟到波,声波中有声影区和大量声能被损耗而未进入工件,使灵敏度偏低。 5.人为因素对探伤灵敏度的影响: ①探伤中不注意对探伤灵敏度的调整,未根据探伤地段和时间段的不同修正灵敏度; ②是仪器带病上道,造成仪器灵敏度偏低; ③是小半径曲线地段,探头位置发生变化,造成仪器灵敏度偏低,值机人员未进行及时调整; ④是各种轨面状态不良地段,例如轨面鱼鳞伤、波磨、碎裂地段,显示屏出波杂乱,值机者为消除杂波,盲目降低灵敏度; ⑤小半径曲线轨面上涂有润滑脂,造成探头耦合不良,灵敏度下降,值机人员未及时调整。 6.气温对探伤灵敏度的影响:

铁路工务技术比武题库 探伤组汇总

钢轨探伤组题库(30题) 1、《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十一条对探伤人员资质有何要求? 要按照GB/T9445和《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加强对探伤人员的技能培训、鉴定和考核。执机人员必须具有I级或以上级别的探伤人员技术资格;Ⅱ级探伤人员应不少于探伤人员总数的50%。 2、《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十二条对仪器检修人员有何要求? 仪器检修人员应具备Ⅱ级或以上级别的探伤人员技术资格,具有必要的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对仪器检修人员应实行考评制度,不合格者不应担任检修工作。 3、《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二条钢轨探伤工作基本要求? 1.探头配置和推行速度 ⑴探头配置:探头配置应能保证从钢轨踏面上扫查时,声束所能射及部位的危害性缺陷都能被有效探测。要加强对轨头(包括内侧、中部和外侧)和轨底横向裂纹(核伤)的探测。除使用70°探头的二次波外,可使用一次波探测轨头核伤。 ⑵推行速度:普通线路地段一般不大于2km/h;无缝线路地段一般不大于3km/h。 4.《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二条道岔部位探伤工作基本要求? ⑴.每年入冬前,应加强对正线道岔曲基本轨的探测。

⑵.尖轨探伤时应注意仪器探测与手工检查相结合,仪器探测区域为轨面宽度大于50mm的部位。 ⑶.高锰钢整铸辙叉应采用手工检查,钢轨组合辙叉应采用仪器探测与手工检查相结合。 ⑷.要定期对可动心轨进行探伤检查。 5.《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二条重点处所钢轨探伤工作基本要求? 在对接头、曲线、隧道、道口、桥梁等重点处所进行钢轨(焊缝)探伤时,要慢速推行,并注意观察波形显示,必要时要结合手工检查。 6.《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二条成段更换钢轨探伤工作基本要求? ⑴.再用轨应先探伤、后上道。成段更换钢轨或再用轨,在线路验交时,必须进行探伤,并在三个月内加强检查和监视。 ⑵.新钢轨上道后应及时进行探伤,发现伤损时,应及时上报技术(线路)科,并采取措施、加强防范、逐级上报。 7.《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三条探伤灵敏度作业校对标准? 0°探头通道:反射法5mm水平裂纹当量; 穿透法136mm处φ6mm通孔或6dB底波降低。 37°(或35°至45°之间的其他角度,下同)探头通道:3mm螺孔裂纹当量。 70°探头通道:φ4mm平底孔当量。 8.《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六条焊缝探伤基本要求有哪些?

现役钢轨探伤车检测系统60km_h提速改造方案与实施

现役钢轨探伤车检测系统60km/h 提速改造方案与实施 刘峰王凯徐国兴 (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 【摘要】本文从超声学原理上分析了现役钢轨探伤车检测系统提速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改造和实施方案,并对提速改造后的钢轨探伤车的检测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 【关键词】钢轨探伤车超声无损检测改造 1根据我国铁路运输效率,迫切需要提高钢轨探伤车的检测速度 1.1国内外钢轨探伤车应用概况 我国铁路运营线路近七万公里,因钢轨伤损造成的钢轨折断时有发生,直接危及行车安全。为防止、监视伤损的发生、发展,需经常对钢轨进行探伤检测。为提高钢轨伤损的检测效率,推动铁路钢轨维护设备的进步,铁道部1989年开始引进大型钢轨探伤车。与我国铁路目前采用的传统人工检测方法相比,大型钢轨探伤车具有检测速度快,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外发达国家线路钢轨伤损的检测由探伤车承担,人工检测仅作为辅助手段及用于对伤损的复核。国外铁路受各自国情及铁路运输状态的影响以及技术难度的制约,探伤车目前的检测速度均大大低于铁路正常运输速度。在美国、仅少量探伤车检测速度可达到40km/h,多数探伤车其检测速度约为15-20km/h;欧洲铁路运行速度较快、但探伤车的检测速度一般也不超过

40km/h。尽管这些发达国家的铁路广泛使用探伤车作为钢轨内部伤损的检测工具,但各国对高速探伤车的投入及关切程度远不如我国迫切。具有关资料显示,仅有少数国家开展高速探伤车方面的研究,但实际投入使用的探伤车速度并不高。 1.2升级改造的必要性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全国铁路提速进程的加快和深入,我国现役探伤车检测速度40km/h 与高速度高密度的行车运输组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探伤车在繁忙干线上运用存在很大困难,阻碍了其保障运输安全作用的充分发挥。全国铁路既有线路的提速和客运专线的建设都对探伤车检测速度的提高提出了需求,各铁路局用户对检测速度提高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探伤车检测系统的提速升级改造能够将国内已经投入使用的老型号设备的技术标准提升至“十五”计划中最新装备水平,延长了老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其使用效率,其成功实施将对全路价值上亿的同型老设备升级换代产生积极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1.3升级改造的目标 在现有40km/h检测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改造数据处理系统、更新高速检测小车及其伺服系统,使现役SYS-1000型钢轨探伤车的检测速度达到60km/h,并将其软硬件平台整体提升至未来我国铁路即将引进的新一代探伤车的水平。升级改造将在检测数据、操作模式和习惯等方面保持对原有系统的兼容,用户在使用操作上不需要特殊培训即可平滑过渡到新检测系统。 2现役钢轨探伤车提速改造研究 2.1现役系统轮式探头结构和检测速度的分析 现役探伤车的轮式超声波传感器(轮式探头,简称探轮)外部为薄透声

钢轨探伤

293.超声波发射的声波频率主要是由晶片的()决定。 A.面积 B.长度 C.直径D厚度 294.超声波探伤,从各个方向都能探测到的缺陷是()缺陷。 A.平面形 B.圆柱形 C.点状形 D.片状形 295.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加大抑制量将使仪器的()变差,不利于当量计算。A.水平线性 B.垂直线性 C.分辨率 D.灵敏度 296.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取决于材料介质的()。 A.密度 B.弹性模量 C.密度和弹性模量 D.声波频率 297.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各单元电路的工作是由()协调的。 A.同步电路 B.发射电路 C.扫描电路 D.接收电路 298.A型超声波探伤仪,产生高频率电脉冲激发探头发射超声波的电路称为()。A.同步电路 B.发射电路 C.扫描电路 D.接收电路 299.使横波折射角等于90度的声波入射角称为() A.第二临界角 B.第三临界角 C .纵波反射角 D.第一临界角 300.厚度为40mm的钢板,用折射角为45度的斜探头,某缺陷声程为130mm,距探测面的深度是() A.11.9mm B.13mm C.15mm D.17.9mm 301.超声波探伤中,没有探测盲区的探伤方法是() A.反射法 B.穿透法 C.底面多次回波法 D.底面一次回波反射法302.在声程大于3N时,垂直入射到平底孔的超声波,当平底孔的直径增加一倍时,反射声压增加()Db. A.6 B.12 C.18 D.24 303.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余量通常用()试块测量。 A.CS-1-5 B.CSK-1A C.DB-H2 D.DB-H1 304. 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和探头的组合分辨率通常用()试块测量。 A.CS-1-5 B.CSK-1A C.DB-H2 D.DB-H1 305.超声波在曲面上透射时,投射波是发射还是聚焦与两种介质的()有关。 A.声压 B.声速 C.声阻抗 D.声强 306.钢中纵波声速约为5900m/s,声波通过47.2mm钢的时间是()。 A.8μs B.9μs C.10μs D.11μs 307.用工件底面调整探伤灵敏度()。 A.容易确定缺陷的位置 B.定量较准确 C.可以不考虑工件表面的耦合补偿 D.杂波干扰少 308.钢轨探伤,为保证发现60kg/m钢轨轨底的横向裂纹,37度探头对应的通道报警门后沿最少应为()声程(轨高176mm)。 A.220.1mm B.200mm C.150mm D.250mm 309.表面波能检出的深度一般不大于()。 A.10mm B.4mm C.1个波长 D.4倍波长 310.在数字电路中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有关对象(信号)的过程是()。 A.二进制译码 B.二进制编码 C.二进制比较 D.二进制组合 311.钢轨需要手工检查的重点部位是() A.仪器无法检查的处所 B.正常灵敏度条件下回波显示和报警不正常的处所 C.正常回波不显示的处所 D.上述都是

钢轨探伤论文

【摘要】 无损检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技术,它是在不改变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验和分析材料,零件和构件的一种非破坏检测方法。无损检查是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钢轨探伤仪具有特殊的技术条件,环境适应性强工作湿度范围在-20°C—-50°C。有五个通道,五条基线,可同时用五只探头对钢轨作全面探测。其中上方二条基线的回波向上,下方三条基线的回波向下,有利于分辨各类不同的伤损。每个通道都有独立的粗衰减器,细衰减器和培益旋钮,调节方便,互不牵。牵每台仪器共设置5只探头前后37°探头,前后50°探头和一个0°探头,前后37°探头和前后50°探头是利用横波进行探行,而0°探头是利用纵波进行探伤的。三种不同的探头都具有不同的报警声道和声音。在超声波钢轨探伤中,根据钢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可将钢轨分为三个区域,轨头部位为70°探头探测区,轨头中的核伤一般与轨头侧面近似垂直,这对核伤的检测十分有利根据理论推算,轨型尺寸核伤存在的规律,对核伤的回波信号进行鉴别,以及对核伤的校对。在校对时要注

意采用多方位,多角度,多方式,灵活运用,来提高校对的精度。要求对核伤定位,定量综合判定。37°探头探测轨腰部位的螺孔裂纹,探测时二孔和三孔的螺孔部位的几何尺寸发生变化,不符合标准孔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从而总结出了一种更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倒打螺孔波)。加强了轨端到一孔之间的探测。0°探头主要探测轨底部位,根据0°探头所具有的特点,探测轨底纵向裂纹及横向裂纹。还可以与37°探头互补综合判定轨腰部位的螺孔水平裂纹。超声波钢轨探伤中,最重要的前提是应该保证探伤仪的技术指探头的技术指标以及探伤仪和探头的综合性能指标,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伤损的检测能力。综上所述,只要保证各项技术指标标准。性能完好,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伤损钢轨,对防止钢轨折断,保证行车安全起到重大作用。 【关键词】 1.轨头核伤 2.螺孔裂纹 3.倒打螺孔

钢轨探伤工技师题库(二)讲课稿

钢轨探伤工技师题库 (二)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分,共题) 1.超声波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如果两种介质的声阻抗差别很小,则声压反射率()。 (A)很大(B)很小 (B)与两种介质有关(D)与声速有关 答案:B 2.缺陷所反射的声能大小取决于()。 (A)缺陷大小(B)缺陷取向 (C)缺陷类型(D)上述三种都包括 答案:D 3.探伤仪上的抑制旋钮或开关主要用来()。 (A)提高探伤灵敏度(B)降低探伤灵敏度 (C)降低杂波水平(D)改变显示方式 答案:C 4.一般探测板材焊缝中沿溶合线取向的缺陷时,最好使用()。 (A)表面波的斜射接触法(B)垂直纵波接触法 (C)表面波水浸法(D)横波斜射法 答案:D 5.2.5MHZ探头所用的锆钛酸铅晶片厚度约为()。 (A)1.5mm (B)0.05mm (C)0.8mm (D)随晶片直径变化 答案:C 6.一个垂直线性好的探伤仪,?荧光屏上波幅从80%处降至5%时,应衰减()。 (A)6dB (B)8dB (C)12dB (D)24dB 答案:D 7.探测厚焊缝中垂直于表面的缺陷最适用的方法是()。 (A)聚焦探头(B)直探头 (C)斜探头(D)串列双斜探头 答案:D 8.如果超声波的声压与距离成反比,则这种波是()。 (A)球面波(B)柱面波 (C)平面波(D)以上都对 答案:A 9.锻件超声波探伤时,若材料中存在白点缺陷,其特征是()。

(A)回波清晰、尖锐(B)缺陷集中锻件的中心部位 (C)底波严重下降(D)上述都对 答案:D 10.用2.5MHZ.Φ14mm直探头探伤一锻件,200mm处Φ2平底孔回波相对波幅为6dB,探伤中在100mm处发现一缺陷回波,波幅为22dB,此缺陷的当量大小为()。 (A)1.5mm (B)2mm (C)2.5mm (D)3mm 答案:C 11.当频率和材料一定时,通常横波对小缺陷的检测灵敏度高于纵波,是因为()。 (A)横波比纵波的波长短。(B)横波在材料中不易发散 (C)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对缺陷较敏感 (D)横波比纵波的波长长 答案:A 12.超声波通过二种材料的界面传递,?如果第一介质声阻抗较大,但声速与第二介质相同,则折射角()。 (A)大于入射角(B)小于入射角 (C)与入射角相同(C)在临界角之外 答案:C 13.粗晶材料探伤通常选用的超声频率为()。 (A)2.5MHz (B)1.25MHZ (C)5MHz (D)10MHZ 答案:B 14.如果超声波频率增加,则一定直径晶片的声束扩散角将()。 (A)减小(B)不变 (C)增大(D)随波长均匀变化 答案:A 15.探伤仪的分辨力主要与()。 (A)扫描电路有关(B)频带宽度有关 (C)脉冲振流有关(D)放大倍数有关 答案:B 16.在远场同声程的横孔从Φ2mm增大到Φ8mm,其回波声压提高()。(A)4倍(B)6dB (C)12dB (D)9dB 答案:C

钢轨探伤安全技术措施(2020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钢轨探伤安全技术措施(2020新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钢轨探伤安全技术措施(2020新版) 一、主要工作内容 1、检查钢轨内部伤损。 2、及时上报探伤报告。 二、施工准备 1、做好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包括安全教育、劳动纪律操作规程等培训内容,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道作业。 2、切实开好班前会,布置好工作任务及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负责人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组织班前会,列队点名,根据作业内容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措施,并要确认信号备品。 仪器、材料齐全完好,设好防护。并做好当日工作详细安排,明确作业地点及技术要求,介绍作业段设备状况,强调安全事项,

一切准备就绪,方可发布施工命令。 3、班前会后立即开赴作业现场,确保在开始作业前半小时驻站防护员、现场防护员及作业人员都要各就各位,即做到如下几点: ①施工负责人要明确分工,明确工作量,并明确完成时间,要合理考虑探伤作业完成量,确保行车安全及施工人员安全; ②施工地点两端设置移动停车手信号,移动停车手信号要保持与施工负责人联系畅通(每隔3-5分钟联系一次),发现来车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 4、要组织好班后总结会,根据当日工作情况,给予表扬、奖励、批评、处罚。尤其要总结当日安全情况,对违章人员或事故苗头责任者,一定要严厉惩处。要总结当日作业中的经验教训,鼓励大家多提合理化建议,以利于工作安排的合理、恰当。 三、技术措施 1、手工检查钢轨作业 钢轨探伤工在检查钢轨时要精力集中,力求做到一步不白走,一眼不白看,使任何伤损钢轨不漏检。

铁路探伤管理规则

铁运〔2006〕200号钢轨探伤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加强钢轨探伤管理,提高钢轨探伤作业质量,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钢轨探伤工作具有流动性和技术性强、安全责任重等特点,是工务部门钢轨防断、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工作。钢轨探伤作业应安排在白天进行。各有关部门要为探伤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和业务学习条件,要对探伤设备的转运、存放、上道作业等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 第三条各级管理部门要重视探伤工作,探伤从业人员应固定,探伤队伍应稳定。铁路局要积极改善工务系统培训基地的探伤培训条件,加强探伤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工务段(桥工段)应建立探伤人员演练场所。探伤管理组应建立探伤人员技术档案。 第四条铁路局应加强两级探伤网络建设,实现钢轨探伤车与钢轨探伤仪之间检测数据资源共享、相互补充;定期组织钢轨探伤车操作人员与工务段探伤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技术总结,以防漏检或误判。 第五条本规则适用于铁路线路钢轨探伤。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一节机构和人员 第六条铁道部钢轨探伤主管部门负责全路钢轨探伤管理工作。 第七条铁路局工务处负责全局钢轨探伤的组织管理工作,负责钢轨探伤技术和设备的管理。第八条铁路局工务检测所应设钢轨探伤管理组。 第九条工务段(桥工段)、工务机械段应根据工作任务设探伤生产机构。 第十条铁路局应设专业技术人员主管钢轨探伤工作。工务段(桥工段)、工务机械段应设专人负责钢轨探伤工作。 第十一条要按照GB/T9445和《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加强对探伤人员的技能培训、鉴定和考核。执机人员必须具有I级或以上级别的探伤人员技术资格;Ⅱ级探伤人员应不少于探伤人员总数的50%。 第十二条仪器检修人员应具备Ⅱ级或以上级别的探伤人员技术资格,具有必要的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对仪器检修人员应实行考评制度,不合格者不应担任检修工作。 第十三条探伤从业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工务段(桥工段)、工务机械段对不适应钢轨探伤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整。 第十四条探伤从业人员应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胜任探伤工作。 第二节工作职责 第十五条工务处 (一)制定铁路局钢轨探伤工作发展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制定探伤设备(包括钢轨探伤车、钢轨探伤仪、钢轨焊缝探伤仪、通用探伤仪以及相应的探伤器材等)和相应检修设备的配置计划,负责小型探伤设备的选型。建立健全钢轨探伤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三)制定钢轨探伤作业标准,并督促、指导实施,做好钢轨伤损和断轨的分析、统计。(四)制定探伤人员的培训、技术交流和技术比武计划。 (五)制定钢轨探伤车的运用管理办法及年度探伤计划。 第十六条钢轨探伤管理组 (一)督促、检查探伤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并对基层单位探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浅谈地铁钢轨探伤技术.

浅谈地铁钢轨探伤技术 孔翎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中钢轨的质量、工作状态对整个线路的质量以及行车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钢轨伤损主要以表面掉块等疲劳性损伤为主。城市轨道交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钢轨伤损防治对策,如提高钢轨焊接质量、缩短探伤周期、引进新的探伤方法及先进设备和做好钢轨探伤检查工作。【关键词】钢轨伤损;安全分析;防治 一、概述 钢轨是线路上部建筑中直接承受机车车辆各种荷载的部分。铺设在线路上的钢轨,在机车车辆作用下,又由于养护和气候条件等不同,钢轨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种各样的伤损。因此,加强探伤检查,及时更更换伤损钢轨,是综合机电工建部门保证行车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地下铁道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行车密度大、载重较小、通过总量大、乘客舒适度要求高、安全系数要求高等特点;地铁线路绝大部分都处于隧道中,埋深较大,情况复杂;正线基本上采用整体道床,变形较小。作为线路重要组成部分——地铁里的钢轨,比起普通铁路来,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钢轨探伤是线路月检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障钢轨情况正常,确保地铁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普通铁路的钢轨探伤工作开展时间长,经验丰富,模式较为成熟,但由于地铁钢轨探伤与普通铁路情况大为不

同,单纯地照搬、硬套,不能很好地指导地铁的钢轨探伤工作;因此,结合现有的地铁线路钢轨探伤资料和积累的经验,对其方法、模式进行分析和讨论,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二、地铁线路钢轨常见伤损 核伤、鱼鳞纹、表面掉块、螺孔裂纹、水平裂纹、横向裂纹等是钢轨常见的伤损,作为地下铁道的轨道,自然也不例外。但由于地铁具有前面所描述的诸多特点,“大同”里也有不少“小异”: 1、由于地铁车辆载重较轻,加上整体道床良好的稳定性,钢轨发生核伤、折断的概率非常小; 2、由于地铁运营具有行车密度大的特点,往复频繁的轮轨摩擦,导致钢轨表面的疲劳伤损(如鱼鳞纹、表面掉块等)较为严重; 3、由于地铁目前正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线路建设工期赶,加之成都地区地下水丰富,部分线路区段防水工程质量不过关,导致隧道漏水,一些地方甚至直接滴水到钢轨面,导致钢轨下颌、轨腰部位锈蚀严重; 4、地铁站间距离短,列车启动、制动较频繁,车轮对钢轨焊接接头的冲击力大,导致钢轨焊接接头高低超限较多等。 三、常用钢轨探伤方法 无损检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技术,它是在不改变

钢轨探伤

钢轨探伤 钢轨探伤:使用钢轨探伤车和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对线路上钢轨内部进行的无损检测。中国铁路广泛使用的是小型超声波钢轨探伤仪。为适应线路上钢轨探伤的需要,将钢轨探伤仪装在特制的手推车上,也叫钢轨探伤小车。目前使用的JGT-5等型钢轨探伤仪均属多通道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它具有以下特性:①环境适应性强,工作温度范围在-20℃~50℃,其中低温型为-40℃~40℃;②5个通道 5条基线,可同时用5只探头对钢轨作全面探测,并能分辨各类不同的伤损;③发射功率强和灵敏度高,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在电气化铁路和电台附近可正常工作; ④具有轨型选择开关,适用于各类型钢轨;⑤每个通道都有独立的粗衰减器、细衰减器和增益旋钮,调节方便,互不牵制;⑥具有0o和45o双重穿透功能,可同时探测轨腰和焊缝的伤损;⑦为加强报警的作用,0o、30o、70o的报警具有三种不同音响。随着钢轨探伤技术发展,BJGT-6型和JGT-5D型已先后问世,又有新的改进。 组织管理:为了加强钢轨探伤检查工作,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工务段设有探伤(领)工区,下设工区或工班,按照规定的探伤任务和作业要求,正确判断钢轨伤损并及时反馈信息。铁路分局设有钢轨探伤仪器管理检修组,主要负责探伤仪器的检修。铁路局工务处下设钢轨探伤技术管理组,负责有关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制订探伤设备的配备计划,安排探伤仪的质量检验工作,组织钢轨探伤技术的培训、交流、攻关和新技术的推广,做好钢轨探伤的统计分析等管理工作。钢轨探伤人员只有通过超声技术等级培圳,考试合格、发给《超声技术等级证书》方可上道独立探伤。 设备质量管理:探伤设备的性能,直接关系探伤质量。为此,铁道部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制订了《多通道A 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义技术条件》、《钢轨超声波探头技术条件》和《钢轨探伤仪计量规程》,颁发了《推广应用WGF-1、WGF-2、GTS-60钢轨探伤试块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规定了仪器、探头、试块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要求。对新的仪器、使用中的仪器和修理后的仪器都应按有关技术条件进行性能检验,使用中的仪器要建立月检和年检制,保持工况良好。 在加强钢轨探伤仪探伤检查的同时,还要发挥日常巡道监视和手工检查的作

2013年钢轨探伤分析报告总结材料

2013年钢轨探伤分析总结 工务段 2014-1-20

内容提要 一、2013年钢轨探伤总体情况。 二、钢轨伤损情况统计分析。 三、重伤钢轨主要分布的区段及原因分析。 四、大准无缝线路铺通以来的运输情况。 五、历年来的断轨情况及统计分析。 六、2013年探伤工作的“亮点”与不足。 七、防断轨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八、2014年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

一、钢轨探伤总体情况 (一)截至12月31日委外探伤完成情况: 1.完成线路钢轨探伤里程15407.190km(上行正线12427.884km,下行正线1668.54km,站线1166.788km,专用线143.978km)。 2.累计完成道岔探伤9121组(正岔6381组,站岔2467组,专用岔273组)。 3.累计完成焊缝探伤69297处(接触焊29757处,气压焊13537处,铝热焊22480处,复线接触焊1119处,气压焊1022处,铝热焊1382处)。 4.数据回放人员发现的重伤钢轨19根。 5.委外探伤全年共计发现重伤钢轨262根(其中下行线10根)。 6.轻伤及轻伤有发展的伤损轨835根(处)。 7.外西沟-大红城复线探伤完成: 正线798km,站线6.547km,正线道岔328组,站线道岔11组,完成焊缝探伤1113处(接触焊缝78处,气压焊265处,铝热焊770处),重伤钢轨2根。 (二)截至12月31日内部探伤完成情况: 1. 完成线路探伤里程2914.293km(正线2570.448 km,站线330.114 km,专用线13.731km)。 2. 累计完成道岔探伤3263组(正线道岔2057组,站线

钢轨探伤车技术发展与应用

1 国外铁路钢轨探伤车技术发展与应用 大型钢轨探伤车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应用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早已替代人工探伤设备,成为检测在役钢轨伤损的主要手段。由于超声波检测钢轨疲劳裂纹和其他内部缺陷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定位准确、经济性好等优点,目前国内外探伤车都采用超声波探伤技术。1.1 北美铁路 美国SPERRY公司既是钢轨探伤车制造企业,同时也提供钢轨探伤检测服务。北美地区及部分墨西哥铁路钢轨探伤任务主要由SPERRY公司和HERZOG公司承担,SPERRY公司约占75%的市场份额,钢轨探伤车保有量约100台。 由于北美地区冬季温度较低,铁路运输以货运为主,有大量有缝线路,因此北美地区探伤车均采用轮式超声波传感器。 北美地区探伤车检测速度为25~40 km/h,绝大多数采取停顿式作业方式,即探伤车发现可疑伤损后立即停 钢轨探伤车技术发展与应用 徐其瑞: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工程师,北京,100844 刘 峰: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81 摘 要:在介绍国内外铁路钢轨探伤技术发 展与应用的基础上,对我国铁路钢轨探伤车 检测速度定位、2种传感器结构及2种安装方 式对比进行阐述和分析,探讨钢轨探伤管理 模式,提出未来我国铁路钢轨探伤车的发展 方向及工作建议。 关键词:钢轨;探伤;检测;应用

车,由探伤车操作员现场复核,确认后做标记并通知铁路维修部门,然后继续检测。因此实际平均检测速度多在10 km/h左右,单车年均检测里程约2 000 km。 北美地区探伤车车体主要采用公铁两用车,轮式传感器的支撑伺服系统采用小车形式,悬挂在车下或尾部,不作业时收起小车,车辆可以在公路上正常行驶。 1.2 欧洲铁路 瑞士SPENO公司承担法国、瑞士及西欧多个国家的探伤车制造及钢轨探伤检测任务。自1984年起该公司陆续向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出售探伤车约30台。采用滑靴式超声波传感器,一般检测速度40 km/h,标称最高检测速度可达70~90 km/h。探伤车车体采用自带动力的铁路标准车辆,车体腹部安装独立可收放的检测小车。 英国EURAILSCOUT公司生产的探伤车在比利时、瑞士、德国、丹麦、意大利、挪威、荷兰、西班牙等国使用,采用滑靴式超声波传感器,标称最高检测速度可达100 km/h。探伤车车体采用自带动力的铁路标准车辆。为提高检测速度,该公司最新开发的UST02型探伤车传感器采用转向架安装模式,即将滑靴式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非动力转向架两轴中间。 美国SPERRY公司欧洲分公司(原隶属英国国铁,在英国国铁私有化过程中被SPERRY收购)主要服务英国铁路,现在已逐步将业务拓展至欧洲大陆。与SPERRY美国公司完全不同,其技术路线沿用英国既有模式,采用自带动力的铁路标准车辆,采用转向架安装模式,超声波传感器早期为滑靴式、后来逐渐过渡到轮式,检测速度达到80 km/h。 1.3 日本铁路 日本铁路探伤车主要为自产,另有少量澳大利亚进口,探伤车车体均采用铁路专用车辆,检测速度为30~40 km/h。日本探伤车具有探伤和轨形测量(测定磨耗等)双重功能。生产探伤车的公司为TOKIMEC(东京计器)公司,采用滑靴式超声波传感器,检测速度为40 km/h,已在新干线等多条线路上运用。自澳大利亚GEMCO公司进口的探伤车采用轮式传感器,最高检测速度33 km/h。单车年均检测里程约5 000 km。 欧洲、日本铁路大多采用连续检测模式,即对探伤车获得的数据进行事后处理,可疑伤损由人工另行复核。1.4 其他国家和地区铁路 前苏联及东欧地区铁路主要采用超声波及电磁感应方式进行钢轨探伤,探伤设备包括人工探伤小车、电磁感应探伤车、大型超声波探伤车。标称检测速度70 km/h,但实际投入使用的速度要低一些。冬季采用低温耦合液及电加热方式进行探伤作业。 澳大利亚及部分亚洲国家以大型超声波探伤车为主要检测设备,探伤车制造企业有SPENO澳大利亚公司和GEMCO公司,传感器形式有轮式及滑靴式,检测速度为25~40 km/h,单车年检测里程约2 000~3 000 km,停顿式作业方式。 以色列SCANMASTER公司生产的SFB-100型钢轨探伤车检测速度为70 km/h,采用滑靴式超声波传感器加可变轨距检测小车模式。 2 我国铁路钢轨探伤车技术发展与应用 我国从1989年开始尝试引进大型钢轨探伤车。第一台探伤车是从澳大利亚GEMCO公司引进的,但是该设备一直未能达到合同要求的技术指标。1993年开始从美国Pandrol Jackson公司(股权两度变化,现在该业务由SPERRY公司掌握)引进SYS-1000型探伤车,于1994年成功投入使用,检测速度40 km/h;2000年以后,SPERRY公司在SYS-1000型检测系统基础上开发了Frontier型检测系统,检测速度达60 km/h;近年来,SPERRY公司针对中国铁路最新开发了1900型检测系统,在声学设计上借鉴我国铁路小型钢轨探伤仪的技术特点,增加偏转70°超声波探头,以期提高对轨头核伤的检测能力;探轮直径由6.5英寸改为9英寸,以减小超声波轮内声程。 截至2010年12月,我国铁路在役钢轨探伤车26台,其中40 km/h等级4台、60 km/h等级22台(含8台60 km/h 升级改造车);4台采用S Y S-1000系统,17台采用Frontier系统,5台采用1900系统。 2000年以来,我国铁路探伤车的应用日益成熟,管理逐步规范。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全路探伤总里程28.36万km,单车年均检测里程超过1万km,运用效率大大超过欧美铁路。 转向架安装模式机械结构在英国铁路已成熟应用多年,为进一步提高探伤检测速度,2007—2008年,在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