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研究新进展
- 格式:docx
- 大小:15.43 KB
- 文档页数:3
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展研究问题与背景: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处于较高水平。
由于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疾病进展到晚期时才被确诊,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卵巢癌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方法:1. 收集患者样本:从医院中寻找已确诊卵巢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集其血液样本和组织样本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
2. 生物标志物的筛选: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大量的基因表达数据中筛选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此过程可以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来提高筛选的准确性。
3. 实验验证:使用定量PCR技术或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筛选出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实验验证,确定其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表现。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生物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评估其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表现。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在本研究中,共收集了100例确诊为卵巢癌患者的血液样本和组织样本。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了10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中包括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等。
通过实验验证,确定了其中2个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在卵巢癌早期有显著变化。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生物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了85%和92%。
此外,将这些生物标志物与传统的临床指标进行组合分析,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结论与讨论: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筛选出了2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潜在候选标记物。
将这些标志物与临床指标结合,可以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帮助患者更早地进行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然而,本研究仅仅是初步的实验研究,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进行验证,并结合临床数据进行进一步探究。
此外,对于筛选出的生物标志物的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卵巢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对于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研究进展【摘要】卵巢癌是女性发病率非常高的恶性生殖系统肿瘤疾病,疾病进入晚期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现阶段应用于晚期卵巢癌的有效方式是应用肿瘤细胞减灭术与术后化疗联合的方式,虽然能够控制病灶进展,但难以完全切除,存在复发风险。
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应用可显著提升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此进行综述分析。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治疗;预后卵巢癌的发病率、病死率位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一般发病于围绝经期,对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的影响。
诱发卵巢癌的因素较为复杂,与遗传、内分泌、免疫功能、外部因素等存在一定关系[1]。
发病后,患者会出现月经异常、下腹痛、消瘦等症状。
鉴于疾病症状并不典型,很多患者确诊时病症已经进入晚期,此时单纯的手术切除预后较差。
手术、化疗综合方法是针对晚期卵巢癌的有效方式,特别是新辅助化疗方式,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应用较好。
本文从新辅助化疗的优势出发,探究其辅助治疗的筛选要点及预后,为临床疾病症的治疗提供综述分析。
1.新辅助化疗简述新辅助化疗是一种补充性的改良治疗方式,与常规化疗存在差异的是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实施化疗,可以减轻肿瘤程度与反应性水肿,解除肿瘤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粘连状态,从而提升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成功率[2]。
包鑫禹[3]在研究新辅助化疗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影响时发现,术前化疗可以让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处于一个“休眠”的状态,减少术中操作导致肿瘤转移或定制,提升手术成功率,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间。
1.新辅助化疗的术前筛选与评估化疗开展前,需要对患者身体器官功能及血生化等进行检查评估,需要应用影像学、腹腔镜等多项检查,确证患者当前的身体素质与肿瘤状态,以此来决定新辅助化疗的顺序。
新辅助化疗的使用群体主要有合并内科疾病,对侵袭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的耐受性较差;盆腔处存在固定大包块;存在肝肾、肺部等转移;获得足够肿瘤组织确诊[4]。
引言概述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之一。
它在全球范围内被认为是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卵巢癌仍然具有高复发率和低存活率。
因此,针对卵巢癌的全球治疗指南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2024年的卵巢癌治疗指南。
正文内容1.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因素1.1基因突变与卵巢癌的发展1.2分子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1.3遗传测试和高风险家族的管理1.4免疫治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潜力1.5肿瘤微环境对卵巢癌的影响2.早期诊断和筛查2.1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方法2.2新兴生物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2.3影像学和内镜检查在早期卵巢癌诊断中的作用2.4个性化筛查计划的制定2.5高风险人群的临床随访与管理3.手术治疗3.1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创伤性评估3.2卵巢保留手术的适应症和限制3.3经腹腔镜手术的最新进展3.4新辅助治疗在手术前的应用3.5手术后的康复和随访建议4.综合治疗4.1化疗药物的选择和分子标志物的预测4.2靶向治疗的作用和最新进展4.3放疗在卵巢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4.4卵巢复发和转移的处理策略4.5综合治疗后的长期随访与管理5.生活质量和支持性护理5.1卵巢癌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5.2营养支持和体力活动的重要性5.3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管理5.4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处理5.5卵巢癌康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建议总结2024年卵巢癌治疗指南涵盖了许多重要领域,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因素、早期诊断和筛查、手术治疗、综合治疗到生活质量和支持性护理。
这些指南旨在提供专业和综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指南也需要随之更新和完善。
因此,对卵巢癌的治疗指南持续的研究和评估将是未来的重点领域。
希望本文能为卵巢癌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士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指导,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该疾病。
2024卵巢癌NCCN指南2024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针对卵巢癌的临床实践指南。
这个指南是由专家组根据最新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共同制定的,旨在为医生提供卵巢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建议。
以下是该指南的主要内容。
诊断:卵巢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盆腔检查、腹部和盆腔超声和其他成像检查(如CT扫描和MRI),以及血液和生物标志物检测(如CA125测定)。
治疗:1.手术:对于早期卵巢癌,手术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的目标是完全切除卵巢肿瘤。
手术包括卵巢和输卵管切除,以及盆腔淋巴结清扫。
病理检查术后确定病变的分期和分级。
2.化疗:手术后需要进行化疗,以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残留肿瘤。
化疗方案通常包括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如紫杉醇和顺铂。
化疗的具体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的因素来确定。
3.放疗:对于部分患者,放疗也是治疗的一部分。
放疗主要用于治疗晚期卵巢癌和复发的卵巢癌。
放疗可以通过外照射或内照射的形式进行。
4.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在卵巢癌的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PARP抑制剂(如奥拉帕尼布和里帕希帕胺)可以用于BRCA突变的患者。
随访:卵巢癌的随访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成像检查(如超声和CT扫描)。
随访的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来确定。
这份指南还强调了多学科团队的重要性,包括外科医生、肿瘤学家、放射科医生、病理学家和专科护士等,以便提供最佳的治疗和支持。
总结:这份2024年NCCN卵巢癌指南为医生提供了一系列在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建议。
它强调了手术切除和化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并介绍了放疗和靶向治疗的适应症。
随访的重要性也被强调,并建议建立多学科团队以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支持。
这个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以指导他们在卵巢癌的治疗过程中做出最佳的决策。
卵巢癌治疗的新进展卵巢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年龄多集中在50-70岁之间。
由于其隐匿性强,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导致较晚的诊断,使得治疗更加困难。
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进步,卵巢癌的治疗手段也有了新的进展。
一、手术治疗:手术是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全子宫附件切除术、子宫和附件切除术以及全腹腔清扫术等。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以较好地保留病人的生殖功能。
二、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卵巢癌治疗的常规手段,通过给患者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来杀死癌细胞。
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紫杉醇、卡铂等。
近年来,靶向治疗逐渐被引入卵巢癌的治疗中。
比如靶向抗血管生成的药物贝伐单抗可以阻断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三、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杀死癌细胞。
当前,PD-1和CTLA-4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免疫治疗具有快速有效、持续作用的特点,并且可以减轻传统化疗的副作用。
四、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针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分子进行干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目前,PARP抑制剂是卵巢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
PARP酶是一种参与DNA修复的酶,抑制PARP酶可导致癌细胞无法有效修复DNA损伤,从而导致癌细胞的死亡。
PARP抑制剂的应用在转移性卵巢癌中显示出了很好的疗效。
五、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结合手术、化学治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根据病情的不同,可选择前序综合治疗或者术后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的目标是全面控制卵巢癌的发展,并且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总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卵巢癌治疗的新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然而,卵巢癌的治疗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比如早期诊断的难度以及药物耐药性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卵巢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卵巢癌的临床研究进展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
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
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卵巢癌的临床研究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诊断方面的进展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卵巢癌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传统的诊断方法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如 CA125)等。
近年来,一些新的诊断技术和标志物逐渐崭露头角。
液体活检技术是一项具有潜力的诊断方法。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 DNA(ctDNA)等,可以更早地发现肿瘤的存在,并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多组学分析技术的应用也为卵巢癌的诊断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
通过整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方面的数据,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发现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此外,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如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提高了对卵巢癌的定位和分期的准确性。
二、治疗方面的进展(一)手术治疗手术仍然是卵巢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早期卵巢癌患者可以接受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标准不断提高,力求达到无肉眼残留病灶,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二)化疗化疗在卵巢癌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
传统的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和铂类药物仍然是一线治疗的主要选择。
然而,随着对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深入,新的化疗方案和药物组合不断涌现。
例如,脂质体阿霉素、拓扑替康等药物在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三)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卵巢癌治疗的研究热点。
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PARP 抑制剂(如奥拉帕利、尼拉帕利等)对于存在 BRCA 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探索未知之路博士生研究开发新型药物治疗卵巢癌探索未知之路:博士生研究开发新型药物治疗卵巢癌引言:卵巢癌是在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到所有妇科癌症发病率的20%。
目前对于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然而,博士生的研究和开发新型药物治疗卵巢癌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索未知之路的机会。
1. 研究背景及意义卵巢癌作为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癌症,往往在早期就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
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但晚期卵巢癌的存活率仍然较低。
为解决这一难题,博士生们开始致力于研究开发新型药物治疗卵巢癌。
这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以及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该研究还会进一步推动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为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基于细胞平台的筛选博士生们首先在实验室环境下,利用细胞平台进行药物筛选。
他们将卵巢癌细胞系与不同的药物进行接触,观察其对细胞的抑制情况。
通过不断的筛选和实验,研究人员成功地找到了一批有潜力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够有效地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
这为后续的治疗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3. 动物模型验证为了验证在细胞平台上的结果,博士生们将这些化合物在动物模型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
他们采用小鼠作为临床前研究的模型动物,并给予其相应的药物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化合物在动物体内表现出了抗肿瘤的潜力。
这为药物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了依据。
4. 临床前研究在动物模型验证成功后,博士生们将这些化合物进一步进行了临床前研究。
他们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如细胞毒性实验、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临床前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抑制卵巢癌生长的同时,并没有对正常细胞造成明显的损伤,与其他化疗药物相比具有更小的副作用。
这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5. 临床研究基于临床前研究的成功,博士生们进一步开展了临床研究。
靶向CCL2-CCR2轴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的研究进展(完整版)免疫治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肿瘤靶向治疗后的新一代肿瘤治疗手段。
然而,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免疫治疗效果欠佳,考虑与其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相关。
研究发现,CC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CCL2)-CC趋化因子受体2(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2,CCR2)轴不仅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还可将免疫抑制细胞募集到肿瘤微环境中形成抑制性免疫微环境。
因此,CCL2-CCR2轴在卵巢癌及其抑制性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就CCL2-CCR2轴在卵巢癌抑制性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靶向CCL2-CCR2轴的可行性及未来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以期为改善卵巢癌免疫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一、CCL2-CCR2轴的概述趋化因子是在肿瘤发展中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类小分子细胞因子,根据其N端半胱氨酸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C、CC、CXC、CX3C 4个主要亚家族,并通过G蛋白耦联跨膜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细胞的相应受体[1 ]。
趋化因子除了介导肿瘤和抗肿瘤反应之间的平衡起到趋化剂的作用外,还参与肿瘤细胞生长、血管生成和转移等相关过程[2 ]。
人类首次发现的CC亚家族的趋化因子为CCL2,又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3 ],是一种由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产生的多功能因子,可以通过趋化作用直接将单核细胞和免疫细胞吸引到特定部位,也可以通过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TAM)的趋化作用形成肿瘤转移前微环境,为肿瘤细胞的定植提供适宜的环境[4 ]。
外源性CCL2已被证明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5 ]。
CCR2是一种G蛋白耦联受体,包括CCR2A和CCR2B两个亚型,表达于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表面[6 ]。
卵巢癌综合治疗新进展说起卵巢癌,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麻烦”。
但您别愁,现如今在医疗领域,针对卵巢癌的综合治疗那可是有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进展。
就拿我身边的一位阿姨来说吧。
她原本是个热爱生活、充满活力的人,每天都乐呵呵地跟邻居们打招呼,家里也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可突然有一天,她感觉身体不对劲,下腹总是隐隐作痛,月经也变得不规律起来。
一开始她没太在意,以为只是普通的小毛病,自己吃点药、休息休息就能好。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
这下她慌了神,赶紧去医院做检查。
这一查,可不得了,竟然被诊断出了卵巢癌。
当时,全家都像被晴天霹雳击中了一样,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担忧之中。
不过,医生告诉他们,现在的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针对卵巢癌有了一系列新的综合治疗方法,让他们不要太过绝望。
首先是手术治疗,医生们就像战场上的精密指挥官,小心翼翼地制定手术方案,力求把肿瘤切除得干干净净。
手术的过程那叫一个精细,每一个步骤都关乎着阿姨的生命和未来。
手术后,紧跟着就是化疗。
这化疗啊,可不是个轻松的事儿。
阿姨每次化疗完,都会感到恶心、呕吐,头发也一把一把地掉。
但她特别坚强,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叫过一声苦。
她说:“只要能把病治好,这点苦算啥!”除了传统的手术和化疗,还有靶向治疗这个新“武器”。
靶向药物就像是精准的导弹,专门瞄准癌细胞的“弱点”进行攻击,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小了很多。
还有免疫治疗,激发身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就像是给身体的“保卫军”进行了特训,让它们更有战斗力。
在治疗的过程中,阿姨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开始她总是愁眉苦脸,觉得自己的世界都要崩塌了。
但随着治疗的进行,病情逐渐得到控制,她的心情也慢慢好了起来。
她开始重新审视生活,珍惜每一天的时光。
她会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坐在窗边看看书;会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出去散散步。
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阿姨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
复查的结果一次比一次好,肿瘤标志物的数值逐渐下降,身体的各项指标也慢慢恢复正常。
卵巢癌遗传学研究进展在医学的广袤领域里,卵巢癌就像一个神秘又棘手的“大反派”,让无数科学家和医生们绞尽脑汁。
而遗传学研究,就像是一束照亮黑暗的光,为我们揭示卵巢癌背后的秘密提供了可能。
咱先来说说卵巢癌这东西到底有多“坏”。
卵巢,在女性身体里就像一个小小的“宝藏库”,承担着重要的生殖和内分泌功能。
可一旦被癌这个“恶魔”缠上,那麻烦可就大了。
卵巢癌不仅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发现的时候往往都已经是中晚期,治疗难度大,而且复发率还高得吓人。
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遗传学研究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就比如说 BRCA1 和 BRCA2 这两个基因,如果它们发生了突变,那患上卵巢癌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这就好像是身体里的“安全卫士”出了问题,让癌细胞有了可乘之机。
我曾经在医院里碰到过一位卵巢癌患者,她叫李姐。
李姐是个特别开朗乐观的人,哪怕是知道自己得了这么严重的病,脸上也总是挂着笑容。
她跟我讲起自己的经历,那叫一个详细。
她说最开始就是觉得肚子有点胀胀的,月经也变得不太正常,可她没当回事儿,以为就是普通的妇科小毛病。
后来,肚子越来越胀,还疼得厉害,这才赶紧来医院检查。
一查,全家都傻了眼,居然是卵巢癌。
医生给她做了各种检查,其中就包括基因检测。
结果发现,她的BRCA1 基因有突变。
这就意味着,她不仅自己要承受癌症的折磨,她的家人,特别是女儿,患癌的风险也比普通人高。
李姐说,那一刻她心里特别难受,不是为自己,而是担心女儿。
从李姐的例子就能看出来,遗传学研究对于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有多重要。
通过基因检测,我们能更早地发现那些高风险人群,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比如定期做检查、预防性切除卵巢等。
而且,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了解基因情况还能帮助医生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现在,还有很多新的遗传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比如说,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其他的基因和信号通路也与卵巢癌有关,这为开发新的靶向药物提供了方向。
早期卵巢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新进展摘要:卵巢癌属于一类妇科肿瘤,占据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给予腹腔镜技术用于妇科良性疾病的治疗中意义重大,但是同样存在切口转移、肿瘤包膜破裂等不良情况,关于腹腔镜手术的治疗仍然具有一定的异议。
为此,本次研究综述了早期卵巢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进展,分析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进展;治疗;手术;腹腔镜;早期卵巢癌腹腔镜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已经日益成熟,且受到了广大患者与医务工作者的认可,利于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提高治疗安全性。
分析卵巢肿瘤属于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肿瘤,其中引发卵巢恶性肿瘤的概率可达到10%左右,早期病变较为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在疾病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为此,应加强该类疾病的早日诊疗工作,便于将疾病治愈率提高,将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将其生活质量有效改善。
1 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卵巢癌在各种新发癌症中,发病率达到第九位,其病死率达到第五位,以往临床上指出,腹腔镜手术不适合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中,分析其中的原因是由于手术需承担较大的风险、操作难度较大、手术耗时较为漫长等。
有关学者[1]提出,对早期卵巢癌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淋巴清扫术治疗。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妇科恶性肿瘤疾病报道了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切除淋巴结的案例,某些学者得知其手术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某些学者发现两种手术之间对比安全性、生存率、有效性、复发率无明显差异。
同时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与主治医生的操作技术、并发症的处理能力等具有紧密的关联性,目前我国可对卵巢癌独立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医院较为少见,许多医院将腹腔镜手术作为附件手术,导致国内关于该类疾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报道多半为个案分析,导致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对卵巢癌患者来说,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包括无明显转移病灶、包膜完整的早期卵巢癌患者,分析其优势在于:便于达到这怒单与治疗的效果;具有较小的手术切口,耗时较短,不会对腹腔造成较大的干扰,具有较少的盆腔粘连情况;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术后早期可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将卧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便于提高手术视野,利于更好暴露出血管、输尿管等微小组织的结构,较大的手术操作空间。
卵巢癌研究新进展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而列居第三位。
其中上皮性肿瘤占原发性卵巢肿瘤的50%~70%,其恶性类型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
手术和化疗可以治愈大多数初期患者,但不能挽救很多晚期患者的生命。
卵巢癌对顺铂比较敏感。
而靶向治疗(如抗血管生成药物或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等也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流行病学和遗传学
全球每年有220000名妇女患有上皮性卵巢癌。
在英国,每年7000名女性患该病(4200
人死亡);在美国,每年22500名女性患该病(14000人死亡)。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在不排卵的状态(如口服避孕药)卵巢癌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
卵巢癌组织类型主要有交界性肿瘤、浆液性癌、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黏液性癌。
近10年来,为了提高卵巢癌的治愈率,人们提出了新的分类方式,将卵巢癌分为I型和II型。
I 型为低级别肿瘤,包含BRAF,KRAS,PTEN基因突变的内膜样,黏液性,透明细胞癌。
II型肿瘤是高级别浆液性和癌肉瘤,包含p53,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
同时,NOTCH 和FOXM1信号通路与卵巢浆液性癌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多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为高级别浆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和其他高等级未分化类型,常伴有p53基因表达异常。
虽然这些肿瘤均由卵巢表面上皮发展而来,但几乎所有BRCA1和BRCA2突变的卵巢癌均为高级别浆液性癌。
然而,这种分类目前尚未应用于临床。
有研究发现,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对细胞毒药物和激素类药物反应性低。
在这类肿瘤中,BRAF、KRAS、PI3KCA基因突变非常普遍,但是这些突变在有效治疗患者中经常缺失。
因此,这些分子生物标志物不能用来指导治疗。
有研究发现,透明细胞和低级别内膜样上皮性卵巢癌中ARID1A 基因频繁突变。
而在1/3病例中,PIK3基因发生突变。
黏液性癌通常可以在疾病早期被诊断出来。
通过细胞角蛋白CK7和CK20免疫组化的应用,研究人员发现晚期黏液性癌发病率明显减少。
同时,几乎所有黏液性癌都出现了KRAS突变与HER2基因扩增。
现状
因腹痛、腹胀而就诊的卵巢癌患者容易被误诊为肠易激综合症。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推荐这类女性(尤其是50岁以上患者)应进行血清癌抗原125(CA-125)检测,排除卵巢癌可能。
当CA-125增加时,患者应进行进一步的盆腔超声检查。
BRCA1或BRCA2 突变型女性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率为40–60%。
因此,如果BRCA突变女性没有生育需求,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是比较好的选择。
外科手术
卵巢癌手术是为了确定组织病理学诊断,消除尽可能多的癌症组织,并建立FIGO分期。
手术包括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肿瘤和网膜切除术。
基于手术分期,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但并没有试验显示广泛腹膜后淋巴结清扫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细胞毒性化疗
卵巢癌早期(其中包括约20%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毒性化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但根据Ⅰ期卵巢癌患者长期随访结果,研究人员发现细胞毒性化疗方案也应该用于3级或透明细胞癌;2/ 3级,IB期;1–3级,1C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中。
全世界,含顺铂化疗方案已经被使用了近40年。
有研究发现,当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用药时,患者生存率也明显提高。
因此,卡铂联合紫杉醇的治疗方案也被用于治疗卵巢癌患者。
复发
有几种方法可以检测卵巢癌是否复发。
复发性卵巢癌早期一般出现CA-125浓度高于正常上限一倍,但无影像学或其他临床证据。
CT扫描可能检测出卵巢肿块。
因此,医生应为卵巢癌患者做好随访工作。
复发后,大多数患者会接受二线化疗方案,也可能考虑二次手术。
在二线化疗时机选择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随机对仅CA-125升高或有临床症状的复发患者进行化疗。
研究发现由于CA-125浓度上升而采取的早期干预不但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而且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卵巢癌晚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平均为18个月。
大多数复发性卵巢癌对顺铂敏感。
有研究显示铂类敏感型复发性患者应该选择铂类药物(如卡铂与紫杉醇、吉西他滨或聚乙二醇脂质体阿霉素)联合治疗。
而对于顺铂耐药患者,医生一般会用聚乙二醇脂质体阿霉素或托泊替康来控制病情。
新的治疗策略
BRCA基因突变和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
约15%卵巢癌(多为浆液性癌)与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有关。
最近有证据表明,高达50%的高等级浆液性癌由于BRCA基因突变、表观遗传沉默或其他影响同源重组的基因突变,出现同源性重组缺乏。
而BRCA突变患者对顺铂敏感性较高,有更长的生存期。
在PARP抑制剂治疗高等级浆液性癌和BRCA突变复发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PARP 抑制剂一般单独用于维持治疗。
除了BRCA突变,卵巢癌其他生物标志物对于患者药物的选择也很重要。
抗血管生成治疗和有效的维持治疗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肿瘤转移的基础。
抑制血管生成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阻止肿瘤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以靶向治疗,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通过抗VEGF抗体和VEGF 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大部分细胞因子被抑制。
未来,越来越多的抗血管药物将被发现。
新药
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出现,人们对卵巢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位于PI3K /Akt和Ras / Raf和其他主要信号通路的下游的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在卵巢癌中被激活。
同时,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有许多共同配体,其中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s)和HGF / c-Met。
这些分子靶点可能成为卵巢癌生物标志物。
内分泌治疗及激素替代治疗
有研究发现大约60%的卵巢癌样本检测到了雌激素受体,但该病对雌激素不敏感。
而内分泌药物(如他莫昔芬或来曲唑)则偶尔有效。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是第二个重要问题。
由于小于50岁的年轻患者已暴露于雌激素中,激素替代疗法一般是安全的。
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有较长期生存的年轻患者应该每2–3年接受骨密度测量并接受适当治疗。
预后
卵巢癌预后与手术,FIGO分期,和术后残余肿瘤的体积有关。
最近的数据表明,血小板增多症与疾病晚期和生存期缩短有关。
50%的FIGO III期患者经过有效手术和化疗后有超过5年的生存期。
而复发性顺铂敏感性患者平均生存期为约3年;而顺铂耐药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约1年。
症状缓解和死亡原因
一般,医生应结合专科医生治疗意见,采用姑息疗法,尽量控制恶心,呕吐,腹部绞痛,便秘等症状。
低渣饮食将有助于缓解病情。
病人可能经常出现可排出性腹水。
而大多数卵巢癌患者死于恶性肠梗阻
筛查
卵巢癌成功筛查需要一个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手段。
血清CA-125检测、盆腔超生、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等可以用于卵巢癌筛查。
同时,CT、MR扫描可以用来估计肿瘤分化程度和部位。
未来展望
通过调整药物剂量,细胞毒性的治疗效果已得到改善,并被作一线治疗方式。
与药物维持治疗相比,VEGF通路抑制剂与传统细胞毒性药物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延长疾病控制时间。
在接下来的十年,其他新药会陆续出现,临床医生需要根据肿瘤基础表型和基因型,在适当的阶段选择合适的药物。
这对卵巢癌有效治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