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质量特性识别与管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55
关键产品特性(KCDS)的识别与传递工程质量部2013.11.05⏹讲师生活照⏹姓名:杨佳音⏹部门/科室:工程质量部/开发质量科⏹联系电话: 021-********(办公电话)⏹E-mail: yangjiayin @⏹主要职责:DFMEA、DFSS、KCDS等质量工具的推广与应用⏹讲师生活照⏹姓名:付艳玲⏹部门/科室:工程质量部/开发质量科⏹联系电话: 021-********(办公电话)⏹E-mail: fuyanling@⏹主要职责:DFMEA、DFSS、KCDS等质量工具的推广与应用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掌握:Know-What Know-WhyKnow-When Know-WhereKnow-How四.SMTC 的KCDS 相关文档 一.KCDS 的定义二.KCDS 的目的三.KCDS 标识与传递的工作流程 五.KCDS 识别方法第一部分KCDS的定义第二部分KCDS的目的第三部分KCDS标识与传递的工作流程第四部分SMTC的KCDS相关文档第五部分KCDS识别方法特性:在工程技术资料中所描述的零部件或总成的性质,如尺寸、材质、性能等。
属性特性:可被测量或检查并且结果是Yes/No 的产品特性,离散分布数据。
变量特性:可用恒定度量衡测量的产品特性,连续分布数据。
什么是关键特性?体系:体落实有物质保障和有具体工作内容的有机整体,应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规定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各项程序和活动。
如:工作流程,规范、记录等。
Designation :指示、指定、标名。
应区别于Identification产品特性特殊产品特性一般产品特性属性特性AQC变量特性VQC产品可追溯性TRA安全相关SAF法规要求COM选装防错ERP特殊零部件处理SCH功能检查FCKPCPQCKCCKey Characteristic Designation System,关键特性识别系统。
是一个用于统一上汽内部及供应商标识、记录、传递产品“需要特殊关注的产品特性”的工作流程。
关键过程的识别控制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浅谈对关键过程识别、控制和审核要点(赛宝认证中心赵惠芹)发布日期:[2012-10-29]【打印此页】【关闭】摘要:质量形成于过程,识别产品形成的各个过程,尤其是关键过程,并对这些过程加以控制更为重要,“关键过程”,规定了产品在实现过程中对关键过程的控制要求,因此在研制生产过程应关注对关键过程识别、控制,审核。
关键词: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关键过程引言众所周知、“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帕雷托原理明显地体现在产品功能特性上,既产品的关键的少数特性对产品的适用性有重大影响,标要求对“关键过程”控制的目的之所在。
一、基本概念关键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机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重要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重要件:不含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关键过程: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
关键产品:是指该产品一旦故障会严重影响安全性、可用性、任务成功及寿命周期费用的产品。
对寿命周期周期费用来说,价格昂贵的产品都属于可靠性关键产品。
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征,如物理的、功能的、时间的特性。
单元件:在特性分类的基础上,对军工产品实施质量控制的基本单元。
二、产品研制生产过程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及关键过程(工序)识别目的及准则:1、目的:加强对产品的特性分类及关键过程控制,能够帮助设计部门提高设计质量,同时便于生产部门了解设计意图,有利于在实施质量控制中分清主次、控制重点,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2、识别准则:在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起直接影响的是产品的形成过程。
而关键过程是产品实现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识别其过程是控制关键过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因此应首先了解并正确理解关键过程及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才能准确把握和识别关键过程。
关键产品特性(KCDS)的识别与传递工程质量部2013.11.05⏹讲师生活照⏹姓名:杨佳音⏹部门/科室:工程质量部/开发质量科⏹联系电话: 021-********(办公电话)⏹E-mail: yangjiayin @⏹主要职责:DFMEA、DFSS、KCDS等质量工具的推广与应用⏹讲师生活照⏹姓名:付艳玲⏹部门/科室:工程质量部/开发质量科⏹联系电话: 021-********(办公电话)⏹E-mail: fuyanling@⏹主要职责:DFMEA、DFSS、KCDS等质量工具的推广与应用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掌握:Know-What Know-WhyKnow-When Know-WhereKnow-How四.SMTC 的KCDS 相关文档 一.KCDS 的定义二.KCDS 的目的三.KCDS 标识与传递的工作流程 五.KCDS 识别方法第一部分KCDS的定义第二部分KCDS的目的第三部分KCDS标识与传递的工作流程第四部分SMTC的KCDS相关文档第五部分KCDS识别方法特性:在工程技术资料中所描述的零部件或总成的性质,如尺寸、材质、性能等。
属性特性:可被测量或检查并且结果是Yes/No 的产品特性,离散分布数据。
变量特性:可用恒定度量衡测量的产品特性,连续分布数据。
什么是关键特性?体系:体落实有物质保障和有具体工作内容的有机整体,应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规定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各项程序和活动。
如:工作流程,规范、记录等。
Designation :指示、指定、标名。
应区别于Identification产品特性特殊产品特性一般产品特性属性特性AQC变量特性VQC产品可追溯性TRA安全相关SAF法规要求COM选装防错ERP特殊零部件处理SCH功能检查FCKPCPQCKCCKey Characteristic Designation System,关键特性识别系统。
是一个用于统一上汽内部及供应商标识、记录、传递产品“需要特殊关注的产品特性”的工作流程。
CTQ是Criticaltoquality的英文缩写,是来自于关键质量特性的英文缩写。
它是分析与发现对于顾客来说,重要的质量特性的一种方法。
CTQ(Critical-To-Quality)的意思是品质关键点。
该概念常在six sigma管理中被提到。
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满足客户要求的品质特征。
在Six Sigma (六西格玛)中,通常用Y来表示。
很多公司都是把其作为一个输出的衡量性指标(Outcome Indicator)。
1.CTQ的目的及重要性CTQ (Critical-TO–Quality):对性能、技能、安全等重要品质有致命影响的部品的核心特性值(规格、SPEC)。
CTQ管理目的:把认为在顾客立场上最重要的特性值选定后以六西格玛水准来改善并管理.这就是管理CTQ的最大的目的。
CTQ的重要性:预测性(虽然目前没发生但是可以预测未来要发生的隐患);长期现况把握(对解决顽固性不良提供依据);Project的指引;追求做事的便利性。
CTQ管理时注意事项: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数据的收集方法要正确;测定System一定要OK。
2.CTQ的确定方法:1)由客户指定。
有些客户会对某些特定产品规定一些特别重要的特性。
2)可以召集相关的人员,特别是产品工程师,工艺工程师以及流程操作人员讨论,共同确认哪些产品特性或过程参数对最终产品品质有重要影响。
3)收集关于该产品在sample-built或pilotrun中发现的问题,或类似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及使用现场发现的问题的数据,然后进行分析(比如用paretochart),得出CTQ。
4)对一些复杂的流程(即不太清楚流程的哪些变量对流程输出的质量有关键影响),也许需要借助DOE。
总之,只有对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与产品最终性能和品质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才能有效地确定CTQ。
另外,CTQ也许会随时间的变化或流程的变化而改变;同时,确定CTQ 后不等于说可以降低对其他特性和参数的重视程度。
浅谈对关键过程识别、控制和审核要点(赛宝认证中心赵惠芹)发布日期:[2012-10-29] 【打印此页】【关闭】摘要:质量形成于过程,识别产品形成的各个过程,尤其是关键过程,并对这些过程加以控制更为重要,而GJB9001A-2001标准中7.5.6条增加了“关键过程”,规定了产品在实现过程中对关键过程的控制要求,因此在研制生产过程应关注对关键过程识别、控制,审核。
关键词: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关键过程引言众所周知、“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帕雷托原理明显地体现在产品功能特性上,既产品的关键的少数特性对产品的适用性有重大影响, 而另外的多数特性则影响较小。
这就给人们以启示,在产品的研制与生产过程中,应对其关键的少数特性加以重点控制,因此GJB9001A-2001标准中7.5.6对关键过程控制要求予以更加明确规定。
抓住关键、控制重点,这也是国军标要求对“关键过程”控制的目的之所在。
一、基本概念关键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机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重要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重要件:不含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关键过程: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
关键产品:是指该产品一旦故障会严重影响安全性、可用性、任务成功及寿命周期费用的产品。
对寿命周期周期费用来说,价格昂贵的产品都属于可靠性关键产品。
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征,如物理的、功能的、时间的特性。
单元件:在特性分类的基础上,对军工产品实施质量控制的基本单元。
二、产品研制生产过程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及关键过程(工序)识别目的及准则:1、目的:加强对产品的特性分类及关键过程控制,能够帮助设计部门提高设计质量,同时便于生产部门了解设计意图,有利于在实施质量控制中分清主次、控制重点,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品控管理中的关键质量特性识别方法研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在品控管理中,关键质量特性的识别是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探讨品控管理中的关键质量特性识别方法的研究。
理解关键质量特性的概念至关重要。
关键质量特性是指对产品或服务性能、可靠性和持久性产生显著影响的特征。
通过识别关键质量特性,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一种常用的关键质量特性识别方法是质量功能展开(QFD)分析法。
QFD方法通过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要求,识别出关键质量特性。
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收集顾客需求数据。
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
接下来,使用QFD矩阵将技术要求与产品或服务的特性进行关联。
根据这些关联,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关键质量特性。
另一种常用的关键质量特性识别方法是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
FMEA方法通过对产品或服务潜在故障模式和影响的评估,识别出关键质量特性。
在FMEA过程中,首先确定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
评估这些故障对产品或服务的影响程度,包括对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等。
根据影响程度,确定关键质量特性。
六西格玛方法也可以用于关键质量特性的识别。
六西格玛方法是一种基于数据的管理方法,通过统计和分析数据,识别出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关键特性。
六西格玛方法强调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鼓励通过减少变异来提高质量。
通过使用六西格玛方法,企业可以识别出关键特性,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采用因果图分析和质量控制图等工具来识别关键质量特性。
因果图分析是一种将问题拆解为因果关系的工具,通过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识别出关键质量特性。
质量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控制质量的统计工具,通过监测质量数据的变化,识别出关键质量特性。
综上所述,品控管理中的关键质量特性识别是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关键步骤。
什么是复杂产品━━━━━复杂产品是指具有“客户需求复杂、产品组成复杂、产品技术复杂、制造流程复杂、试验维护复杂、项目管理复杂、工作环境复杂”等特征的一类产品,被誉为“工业之花”的航空发动机就被列入复杂产品序列。
作为刚满7岁的萌萌“小商”,虽然年龄不大,却由3-5万个零部件组成,这就决定了他需要历经各种磨练才能孕育而生。
在设计阶段,他需要接受需求分析和定义、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验证及各阶段评审;在制造阶段,他需要接受精密铸造、精密锻造、精密加工、精密装配等环节来保证结构的完美;在试验阶段,他需要接受各项极其苛刻乃至破坏性的试验来确保适应各种严苛的工作环境;以上决定了其质量要求苛刻、研发、制造、试验及管理成本高昂、研制周期漫长。
因此,在复杂产品研制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复杂产品关键质量特性,并进行识别,以对复杂产品研制过程关键质量特性进行重点监控,并及时发现潜在质量问题,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中显得尤为重要。
涡扇航空发动机(图片来源于网络)━━━━━什么是关键质量特性━━━━━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为了有效地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开展质量保证工作,需要从质量工程“关键少数,次要多数”的角度准确地把握质量保证的重点和对象,为此在质量特性的基础上,把质量特性划分为关键质量特性、重要质量特性和次要质量特性,其中关键质量特性是指影响和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的少数质量特性,它们是产品相关性能技术指标及其参数的集合,它们来源于顾客对产品质量的需求。
关键质量特性形成于产品策划阶段的技术规范,在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制造、试验不同阶段不断传递与细化。
质量特性分解图━━━━━关键质量特性的作用━━━━━在复杂产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关键质量特性是决定和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产品质量主要载体,是产品研制阶段质量保证的主要对象,他们能够极大地影响产品全生命周期顾客满意度、安全性、可靠性、符合性、一致性、功能实现性等,他们需要额外或重点的管控手段来减少潜在的质量问题和失效成本,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关键质量特性识别与管理引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为了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开发团队需要识别和管理关键质量特性。
本文介绍了关键质量特性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识别和管理,以便开发团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什么是关键质量特性关键质量特性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对软件系统最为重要的特性。
它们直接影响软件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关键质量特性通常根据系统的需求和用户的期望来确定,不同的软件系统可能有不同的关键质量特性。
常见的关键质量特性包括:1.可靠性: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关键质量特性之一。
一个可靠的软件系统应当能够正确地执行所需的功能,且不容易出现错误或崩溃。
2.性能:性能是关键质量特性之一,它指的是软件系统执行任务的速度和效率。
一个高性能的软件系统可以快速地响应用户的请求,并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
3.可维护性:可维护性是关键质量特性之一,它指的是软件系统的易于维护和修改程度。
一个可维护的软件系统应当有清晰的代码结构和文档,方便开发者进行维护和更新。
4.可用性:可用性是关键质量特性之一,它指的是软件系统对用户来说是否易于使用。
一个具有良好可用性的软件系统应当具备友好的界面和清晰的操作流程。
5.安全性:安全性是关键质量特性之一,它指的是软件系统的抵御攻击和保护用户数据的能力。
一个安全的软件系统应当有有效的安全策略和机制,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漏。
关键质量特性的重要性有效识别和管理关键质量特性对于软件开发团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原因:1.软件质量保证:通过识别和管理关键质量特性,软件开发团队可以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符合用户的期望。
这有助于提高用户对软件系统的满意度,并增加软件系统的可信度。
2.成本控制:关键质量特性的识别和管理可以帮助开发团队避免在开发过程中出现问题,并减少修复问题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这有助于控制软件开发的成本,并提高开发效率。
3.竞争优势:具备高质量的软件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KCDSKey Characteristics Designation System1.关键特征命名法是标识需要额外检查的零件和总成的一种流程○1额外检查是在装配或制造过程中应用的额外的控制和/或检查确保满足要求○2额外检查是常规检查之外的检查,常规检查适用于产品与服务中所有产品开发,制造,装配的零件和过程2.KCDS的主要目的○1关注于关键的少数的对质量,可靠性和耐久性(QRD) 至关重要的特征,零件和总成○2为了获得质量,可靠性和耐久性,经济型产品的制造更注重预防,而不是检查○3以清晰的方式把要求的措施编制成适当的文件从而进行有效沟通3.产品特征○1在工程文件如SOR,图纸,主流程文件(MPDs), 或工程标准中规定,并带有一个完整定义的可接受的标准○2特定的特征要求一套测量体系,具有想得到的精确度以及实施实际测量,校准/验证的方法○3通常是尺寸,属性,功能,定位或外观○4可作为一个可变特征或属性特征来测量4.可变特征○1可变特征是可测量的与技术规格有关的连续度量如毫米,公斤,摄氏度或其它度量○2可变特征要求有测量工具或测量系统,目标值,公差和一定程度的波动➢目标值是最佳的满足设计要求的标称值➢波动是相对目标值的变化量或偏差,由反复的接近目标值的测量得到➢公差是可接受的标准,确定个体件是否符合意图并被接受,任何公差以外的特征必须返工或拒收5.属性特征○1例如标签的判断标准应包括:➢这是正确的标签吗?(零件号)➢标签在正确的位置吗?➢标签上是否有任何可见的砂眼出现?○2工作辅具,如可接受件对比不可接受件的照片,在检查属性特征时通常用作对比说明○3属性特征没有与之有关的普通或范围数据,没有可计算的容量值,所以要求100%试验和/或检查以确保与技术规格的一致性6.可变特征对比属性特征某些产品特征可作为可变特征或属性特征来测量,螺栓力矩就是这种特征的例子○1如果实际的螺栓力矩被再测量和跟踪,这就是一种可变特征○2如果其被认为是在规格内或不在规格内,则是一种属性特征例:螺栓力矩在50-56 Nm之间7.常规检查○1常规检查描述通常的和习惯的应用于制造和/或装配条件下的检查,用来确保一贯地满足技术条件和图纸要求○2检查应用标准流程,业务流程和其它质量流程来描述○3常规检查通常应在质量体系基础中描述基本的管理,产品,过程操作及体系○4常规检查要求生产体系的设计应满足制造产品的要求,同时保证用户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5常规检查要求大量的操作和体系到位,这些操作和体系可分为以下三类➢与操作和体系相关的过程➢与操作和体系相关的产品➢操作和体系的管理8.常规检查:工程部常规工作○1装配工厂和/或供应商必须执行○2为保证零件正确安装,工程部要求装配/制造部门采取的特殊措施如:所有电器插件的“卡哒声”特征应有相关的指导说明,插接插件时应听到卡哒声,拖曳插件确保已固定后再次插接9.常规检查:特殊部件处理○1特殊部件处理也是制造/装配厂必须坚持常规检查的一部分○2包括产品工程,主流程文件或部件识别图纸中提到的特殊零件/总成/体系的处理流程○3记录在供应商图纸和SOR中○4特殊部件处理的技术要求➢在安装卤素灯泡时戴手套➢安装易碎橡胶圈/扣件进应避免划痕,折皱或其它损坏10.文书要求(DR)○1这是常规检查里的第三个要素,应用在标准生产,对零部件功能和加工能力数据文书很重要○2DR标识,使用在供应商设计图纸上,来标出哪个特性需要被检查(对加工能力CPK)○3加工能力数据可以根据公司的要求来做,然后使用这个数据来分析并解决索赔问题○4文书要求是常规检查,被考虑为普通要求的一部分(对有DR 标识特性的各种产品)11.功能检查○1功能检查是常规检查里的另一部分,是要求生产、装配或供应商要求执行的○2产品工程师做指导,介绍MPD 或零部件图纸或要求书○3具体的检查需要在装配完成后检查(100%的检查和测试)。
CTQ管理规范(ISO9001-2015)1目的:规范我司扬声器、受话器产品的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控制方法,使产品的关键特性得到正确识别和控制,提升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我司扬声器、受话器产品。
3定义:CTQ:CriticaltoQuality关键质量特性CTP:CriticaltoProcess关键过程特性4职责:质量部负责主导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识别与控制,负责相关质量数据的收集、分析、汇报与异常反馈工作;工艺部与生产部应参与关键质量控制点的选定、数据分析和问题处理工作。
5程序:5.1CTQ的识别5.1.1CTQ是公司生产、工艺、质量等相关部门根据产品的特性及相关的工艺要求,制定的通用的生产制造过程关键质量特性。
5.1.2CTQ列表中列举的控制点,是产品批量生产时最基本的质量控制点。
车间生产、工艺、质量部门应根据产品的规格书、产品质量水平以及顾客的相关特殊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见5.2.7)。
5.2CTQ的控制5.2.1公司质量部根据产品以及过程的特性和数据类型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附表是公司级CTQ列表,具体产品的关键控制点详见产品的控制计划)。
5.2.2CTQ控制点的数据采集5.2.2.1试生产阶段的要求参考《生产件批准程序》5.2.2.2批量生产时,针对所有的CTQ控制点,计量型数据抽样频次不得少于5PCS/2hrs,计数型数据根据附表或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抽样。
5.2.2.3批量生产时,当连续3月关键参数的Ppk>1.33时,抽样频次可以改为5PCS/4hr。
5.2.2.4当有过程异常以及顾客投诉时,车间的质量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关的抽样频次,具体方法包括提高AQL值或全数检验。
5.2.3所有CTQ控制点的控制限应当根据《统计过程管理办法》或AIAGSPC参考手册的要求进行确定。
5.2.4CTQ失控和异常的判定方法参考《统计过程管理办法》或AIAGSPC参考手册的要求进行确定。
5.2.5CTQ的异常处理及反馈参考《异常事件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