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计算详细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421.00 KB
- 文档页数:5
v1.0 可编辑可修改隧道照明照明设计:1、入口段亮度:L th k ? L 20 ( S)式中: L th ——入口段亮度( cd / m 2 )k ——入口段亮度折减系数,取 0.035;L 20 (S) ——洞外亮度( cd / m 2 )。
由经验数据知:早: L 20 ( S) 3500(cd / m 2 )中: L 20 ( S) 5000(cd / m 2 )晚: L 20 ( S) 1000(cd / m 2 )故有:早: L thk ? L 20 (S) 0.035 3500 122.5(cd/m 2 ) 中: L thk ? L 20 (S) 0.035 5000 175(cd/m 2 ) 晚: L thk ? L 20 (S) 0.035 1000 35(cd/m 2 ) 2、过度段照明a 、过度段亮度过度段由 TR 1 、 TR 2 、 TR 3 三个照明段组成,与之对应的亮度为:早: TR 1 0.3L th 0.3 122.5 36.75(cd / m 2 ) TR 0.1L th 0.1 122.5 12.25(cd / m 2 ) 2TR 0.035Lth 0.035 122.5 4.29(cd / m 2 ) 3中: TR 1 0.3 L th 0.3 175 52.5( cd / m 2 )v1.0可编辑可修改TR2 0.1L th 0.1 175 17.5(cd / m2 )TR3 0.035L th 0.035 175 6.13(cd / m 2 )晚: TR1 0.3L th 0.3 35 10.5(cd / m2 )TR2 0.1L th 0.1 35 3.5(cd / m2 )TR 0.035Lth 0.035 35 1.23(cd / m2 )3b、过度段长度Dtr 1 72(m)D tr 2 89(m)D tr 3 133( m)3、中间段亮度取 4.5(cd / m2)4、出口段照明出口段亮度为 5 倍的中间段亮度,即22.5(cd / m2 ) ,出口段长度取60m灯具布置采用对称排列布置,间距为 12m,在照明系统中应有调光设备,使隧道内亮度能随洞外亮度变化而调节。
实例探讨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组图)隧道作为高等级公路的特殊路段,当车辆在驶入、通过和驶出隧道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视觉问题,为适应视觉的变化,需设置附加电光照明。
因而隧道照明设计在高速公路工程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工程概况百罗高速公路是广西至云南的交通枢纽,给我国西部发展提供交通便利。
百罗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共有两个隧道,分别是:发达隧道,全长690米;坡温隧道,全长377米。
该隧道工程全长1067米,双向两个车道和一个停车道,分上下行四个隧道。
百罗高速公路工程设计1.设计原则(1)由于百罗高速公路是广西至云南交通枢纽,而高速公路上的发达隧道和坡温隧道是保证交通安全,改进交通导向性,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关健所在,也是高速公路上的两道风景线,所以必须在隧道里面具有较高的照度和理想的均匀度,使其突出高速公路建设的高标准要求,与隧道之外的高速公路相辅相成,组成都市一个有机的整体。
(2)根据我公司在以往做隧道照明工程的经验和工程方的设计规划,百罗高速公路上的发达隧道和坡温隧道照明分成跳跃式控制,控制方式要灵活,充分考虑到避电高峰和某个时间段的车辆稀少等因素,可按平时、节日、上半夜、下半夜等时段分开控制。
(3)照明设计安全可靠,灯具的固定支架选用优质冷轧钢板,灯具具有较高的防水防尘等级(IP65),光源选用原则为高效、长寿命,整个隧道灯选型便于维护和管理。
2.总体构思由于隧道内部与外部道路不同,隧道照明中必须考虑某些特殊的视觉现象,为了对隧道照明进行优化设计,就有必要先了解些基本的视觉问题。
在白天,驾驶员进入隧道时会遇到如下视觉问题:刚进入隧道由于白天隧道外的亮度相对于隧道内的高很多,如果隧道足够长,驾驶员看到的是黑乎乎的一个洞,这就是“黑洞”现象;如果隧道很短的话,在驾驶员面前就出一个“黑框”。
进入隧道后由明亮的外部进入一个较暗的隧道,视觉会有一定的适应时间,然后才能看清隧道内部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为“适应的滞后现象”。
LED隧道灯实例设计-赛德利LED隧道灯实例设计在设计隧道灯时,要清楚隧道的状况,比如隧道的宽度、高度、各个分段的亮度要求等。
隧道的宽度和高度通过测量就可以得知,而各个分段的亮度要求,在中间段可以根据我国的隧道照明标准查得一个最低值,人口段和出口段则要根据隧道外部的照明环境通过计算得出这两个分段的照明要求值。
因为白天和晚上在隧道外部的照明环境截然不同,即使在白天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气候环境下,隧道的外部照明也会变化很大,所以人口段和出口段的照明通常需要有智能控制系统来控制,根据外部照明的情况调节隧道内部的照明系统,以消除黑洞和白洞效应。
这就需要一个主控制系统通过控制亮灯的数量来调节隧道的亮暗。
在入口段和出口段,因为路面的照明要求很高,灯具往往都会排列得很密集,对于这一段隧道灯的光型要求并不高,只要是聚光型的配光,通常都可以满足均匀性的要求。
这一段主要是为了防止强烈的眩光,至于路面照明要求的高低,通过控制灯具的数量来满足即可。
而在隧道的中间段通常路面的照明要求是一定的,并且中间段的隧道灯在光型上有着特殊的要求。
假设用隧道来进行隧道灯的设计。
隧道的长度为546m,单向双车道,车流量大于2400辆/h,隧道内限速为lookm/h,路面为水泥混凝土地面。
我国《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中要求,中间段的亮度可按表中的数据取值,中间段的亮度要求为大于9.Ocd/m2。
而平均亮度和平均照度的换算关系一般可按沥青路面15~22 lx/(cd.rri2)水泥混凝土路面10~13lx/(cd.m2)取值,那么换算成照度且9为9. Ocd/m2×(10~13) lx/(cd.m2)90~117 lx,这里即为隧道中间段的平均照度值,按照常理取上限117lx。
隧道的高度为6m,隧道的总宽为lOm,路面的宽度为7.5m,单车道的宽度为3.75m灯具为顶部对称安装,两排灯具的间距为3.5m,灯高为5.5m,隧道墙面3.7m以下采用的是石灰粉刷,而3.7m以上的则是水泥粉刷。
照明计算算例1.基本资料:设计车速80km/h ,纵坡为-1.79%,隧道长3395m ,双车道单向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W=8.75m ,灯具安置高5m ,双侧对称布置,设计交通量:N=2760辆/h ,对上行线进行照明设计。
2.各区段亮度计算(1)接近段在照明设计中,车速与洞外亮度是两个主要的基准值,本隧道设计车速为80km/h ,洞外亮度参照规范取值为4000cd/m²。
接近段长度取洞外一个照明停车视距D s ,纵坡为-1.79%,设计时速为80km/h ,取D s =106m 。
因此接近段取106m ,接近段位于隧道洞外,其亮度来自洞外的自然条件,无需人工照明。
(2)入口段入口段亮度计算公式为:=⨯20th L k L 洞外亮度L 20(S)取4000cd/m 2,k=0.035(查表),则入口段亮度:20.0354000140/th L cd m =⨯=()入口段平均照度:av th 13=14013=1820E L Lx =⨯⨯()(水泥混凝土路面换算系数取13)入口段长度计算公式为:s th h 1.51.154D tan10D -=-︒查表得,照明停车视距D s =106m ,h=5m ,则(3)过渡段在隧道照明中,介于入口段与中间段之间的照明区段称为过渡段。
其任务是解决从入口段高亮度到中间段低亮度的剧烈变化给司机造成的不适应现象,使之能有充分的适应时间。
过渡段由1TR 、2TR 、3TR 三个照明段组成。
各段照明要求和设计如下:11TR 过渡段亮度计算:th 5 1.51.154106=102.47m tan10D -=⨯-︒210.30.314042(/)th TR L cd m ==⨯=;av th 13=4213=546E L =⨯⨯(Lx)1TR 过渡段长度根据规范取()172tr D m =②2TR 过渡段亮度计算:220.10.114014(/)th TR L cd m ==⨯=;av th 13=1413=182E L =⨯⨯(Lx)2TR 过渡段长度根据规范取()289tr D m =③3TR 过渡段亮度计算:230.0350.0351404.9(/)th TR L cd m ==⨯=;av th 13=4.913=63.7E L =⨯⨯(Lx)3TR 过渡段长度根据规范取()3133tr D m =(4)出口段单向交通隧道出口段长度宜取L 60m =,亮度取基本照度的五倍。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照明设计1 概述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是我国交通规划网内蒙古包头至广州茂名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陕西省公路主骨架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
隧道采用双洞四车道,设计时速80km,全长18.02km,在山岭公路隧道中长度居世界第二,总建设规模世界第一,是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最长公路隧道。
该隧道已于2007年1月20日正式通车。
基于隧道在空间结构上呈“管状性”的特殊环境,安全因素尤为重要,往往极小的交通事故也会诱发大的灾害,照明系统作为安全行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2 一般照明一般照明包括保证隧道内正常行车所必需的基本照明和消除出入口“白洞”和“黑洞”效应的加强照明。
设计中对基本照明光源的选择进行了荧光灯和高压钠灯的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光效更高、透雾性更好、寿命更长的高压钠灯作为终南山公路隧道的基本照明光源,出入口加强照明采用大功率高压钠灯。
经计算,隧道基本照明布灯方案为:两侧交错布灯,间距为10m,灯具安装于距路面中心5.3m处的隧道侧壁上。
为了美观,加强照明灯具的安装高度同基本照明保持一致,并均匀布设于基本照明灯具间。
按规范要求一般照明为一级负荷。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第11.8.6条要求:“特别重要的照明负荷,宜在负荷末级配电盘采用自动切换电源的方式,也可采用由两个专用回路各带约50%的照明灯具的配电方式。
”显然,“在负荷末级配电盘采用自动切换电源的方式”不适于隧道照明,本隧道采用“由两个专用回路各带约50%的照明灯具的配电方式”。
这样即使在有一路电源或一台变压器检修或故障的情况下,也能保证隧道内最少有一半灯具正常点亮,不会引起整个隧道一般照明灯具全部熄灭而对高速行驶的车辆造成危险。
隧道内的照明根据各区段在不同环境下的亮度要求及交通量进行控制。
通过隧道内、外设置的亮度监测仪和环形线圈来检测隧道口附近的光强,并通过隧道的交通量来控制各区段的照明亮度,使驾驶员尽快适应隧道内、外的光强变化,消除因光强变化所引起的视角障碍,从而达到既满足隧道的亮度要求,保证行车安全,又能延长灯具使用寿命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隧道照明计算书(长隧道)一、设计参数隧道路面宽度:W=10.8m断面高度:h=7.8m照明设计采用的设计速度:V〔二80 km/h设计小时交通量;N = 750 veh/(h * ln)隧道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洞外亮度(假设为亮环境):L 。
(S)= 3000 cd/m2/—t\J交通特性:单向交通平均亮度与平均照度间的系数:10 lx/cd/m2 (平均照度换算系数沥青为15 lx/cd/m2,混凝土路面为10 lx/cd/m2)95m(P17查表4.2.3)纵坡2% 照明停车视距Ds=采用高压钠灯,光源额定光通量【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计算2.1计算条件隧道长度:L = 2500m2.2路面量度计算a.中间段亮度由表6.口可得%= 2.5cd/m2中间段长度D in= L - D th - L tr - L ex = 2500 - 74 - 71 - 89 - 74 二2192m m'卜入口段亮度L th1=k X L20(S) = 0.026 X 3000 = 78.0cd/m2Lth2 = 0.5 XkXL20(S)= 0.5X0.026 X 3000=h— L5入出口段长度口由二(D th1 +口由2)= 2D th1 = 1-154D s-■ro-7.8 - 1.5=1.154 X 95 —,4 =74mtan100—入口段长度口由1= 口收=37mc.过渡段亮度L t r1= 0.15 X L t h1= 0.15 X 78 = 11.7cd/m2L tr2= 0.05 X L t h1= 0.05 X 78 = 3.9 cd/m2L 3 = 0.02 X L±1= 0.02 X 78 = 1.56 cd/m2 < 2.5 X 2 = 5d4/m1,可不设过渡段。
过渡段长度查P20表5 - 1得,口田=71m,Dt r2= 89m d.出口段亮度L1=3 X L. = 3 X 2.5 = 7.5 cd/m2【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L 2 = 5 X L i = 5 X 2.5 = 12.5cd/m239.0 cd/m2出口段长度D ex2= D ex1= 37me.洞外引道查表(P28表8.2.2)洞外亮度为1.0cd/m2,设置长度为130m。
隧道工程照明设计方案详解灯具企业总是以卖灯为主,不会为了实现最合适的隧道照明而提供最完美的解决方案,遵循市场潜规则,以下方案以卖LED隧道灯为主。
采用48W\98W\196W,均选不对称配光。
下图中间灯具配光走向:第一步:计算隧道各分段长度依据:确定:隧道净高H为5m,不考虑坡度.车速80 km/h入口段D = 1。
154×100-(5-1。
5)/tan10°=96 m 过渡段TR1 72 m TR2 89 m TR3 133 m基本段(按一公里计算)出口段60m第二步:计算各分段照度标准车速80 km/h 取洞外亮度4000 cd/m² 入口段亮度L=0.035×4000= 140 cd/m² (1820 lx)过渡段亮度L1=0.3×140 = 42 cd/m²(546 lx)L2=0.1×140 = 14 cd/m²(182lx)L3=0.035×140 = 4。
9 cd/m²(63。
7 lx)基本段亮度L=4 cd/m²(52 lx) (取4可以避免闪光)出口段亮度L=5×4 = 20 cd/m²(260 lx)第三步:整理标准如下:这个放在方案说明里用的。
第四步:DIALux里开始布灯,注意避开闪光灯距离S≤2.2m;S≥;S≤11.25m指定灯具LED隧道灯48W 光通量4320 lm98W 光通量8820 lm196W 光通量17640 lm先定基本段布灯方式此次采用不对称配光,逆着行车方向考虑应急照明的时候使用固然先从基本段开始计算灯间距基本段选用不对称配光48W 间距4.4m计划52 lx 模拟均照度55 lx (4.2 cd/m²)接下来再入手TR1段72m双侧98W 间距2 m 中间48W 间距4。
4m计划546 lx 模拟均照度583 lx (44。
║158LED照明与工程设计
4.2.3 隧道LED照明设计实例
实例1
设计行车速度:80km/h。
建筑限界:净宽10.25m,净高5.0m。
行车道宽度:0.75m+0.5m+2×3.75m+0.75m。
路面结构:复合式沥青路面。
隧道照明设计主要通过DIALux专业照明计算软件,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场景模型,对隧道照明的各个区段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从而得到精确的照度计算数据,结果验证LED 灯具能够满足隧道照明的要求。
各区段的计算结果如下。
①入口段。
隧道入口段长度为72m,采用FOXCONN705-170W LED隧道灯单排双侧对称布灯,灯具间距为1m,设计亮度为81cd/m2。
②过渡段Ⅰ。
隧道过渡段Ⅰ的长度为72m,采用170W和100W LED隧道灯单排双侧对称布灯,灯具间距为2m,设计亮度为24.3cd/m2。
③过渡段Ⅱ。
隧道过渡段Ⅱ的长度为96m,采用60W LED隧道灯单排双侧对称布灯,灯具间距为4m,设计亮度为8.1cd/m2。
④中间段。
隧道中间段采用60W LED隧道灯单排双侧对称布灯,灯具间距为8m,设计亮度为3.6cd/m2。
⑤出口段。
隧道出段的长度为60m,采用60W、100W LED隧道灯单排双侧对称布灯,灯具间距为2m,设计亮度为18cd/m2。
FOXCONN系列LED隧道灯的照明效果如图4-18所示。
图4-18 FOXCONN系列LED隧道灯照明效果图。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计算详细案例公路隧道的照明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还能增加驾驶员的安全感,减少事故的发生。
下面是一个关于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计算详细案例。
条公路隧道的长度为3000米,采用一种高压钠灯进行照明。
根据规范要求,隧道内每米长度需要达到100Lx的照明亮度。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照明灯具的数量。
照明灯具的间距可以根据光亮程度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公路隧道采用的是对称照明,即沿隧道两侧各有一排灯具。
根据经验,灯具间距一般为4至5米。
这里我们选择灯具间距为4.5米。
根据灯具间距,我们可以计算出需要的灯具数量。
隧道长度为3000米,每隔4.5米放置一个灯具,可计算出灯具的数量为3000÷4.5=667个。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照明灯具的功率。
高压钠灯的光效一般为120Lm/W,根据规范要求,每米长度需要达到100Lx的照明亮度。
可以得到每米长度所需要的光通量为100Lx×1m=100Lm。
根据光效和光通量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每米长度所需要的功率为100Lm÷120Lm/W=0.83W。
最后,我们可以计算出整个隧道所需要的总功率。
隧道的长度为3000米,每米长度需要的功率为0.83W,可计算出总功率为3000m×0.83W/m=2490W。
在实际设计中,为了保证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一般会按照双回路供电的方式进行安装。
这样,即使一条回路发生故障,仍然能够保证隧道内部有足够的照明。
在上述设计中,我们假设了灯具间距为4.5米,高压钠灯的光效为120Lm/W,照明亮度达到100Lx。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隧道的形状、负荷均匀度和节能要求等,以确保照明系统的性能能够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规范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和选择,以确保照明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以保证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计算详细案例以二级公路双向交通为例(2014年新的照明规范)第五章照明计算基本资料隧道设计车速,双车道双向交通,水凝混凝土路面,纵坡%,设计交通量,隧道内路面宽度,灯具安置高度米,入口段双侧对称布置,过渡段与中间段交替布置。
隧道走向接近东西方向,且进出口都位于沟谷地带,洞外亮度条件较差。
基本参数计算接近段接近段长度,洞外亮度入口段分为两段计算入口段亮度:入口段平均照度:入口段长度:过渡段过渡段Ⅰ的亮度:平均照度:长度:过渡段Ⅱ的亮度:平均照度:长度:过渡段Ⅲ的亮度:<2cd/m2可以不设置TR3过渡段总长:中间段中间段亮度:(人车混行最低标准)中间段照度:长度:出口段在双向交通的隧道中,两端均为入口和出口,并且隧道为东西走向,洞外亮度基本一致,所以设定两端的照明情况完全相同。
灯具布置本隧道照明方案采用高压钠灯,采用利用系数曲线图计算方法计算布置间距取,,基本段与过渡段N=1,入口段N=2(1)基本段:取中间段布灯间距:(70w的高压钠灯)(2)加强段:a)入口段的布灯间距:(400w的高压钠灯)入口段1:(取)(250w的高压钠灯)(取4m)b)过渡段Ⅰ(150w的高压钠灯)c)过渡段Ⅱ(70w的高压钠灯)灯具布置详细图见隧道设计图纸部分结论由规范可知,隧道的照明由基本照明和加强照明两部分组成,基本照明按中间段照明考虑,实际布置灯距只可比上述灯具小才能满足照明要求,根据上面计算可计算得:(1)基本照明:布置70w高压钠灯192组,共计192盏,间距8m,全长交叉布置;(2)加强照明:a)入口1段需布置400W的高压钠灯15组,共计30盏,间距,对称布置45m(共55m,前10m不布置)入口2段需布置250W的高压钠灯11组,共计22盏,间距,对称布置44mb)过渡段Ⅰ需布置150W的高压钠灯22组,共计22盏,交叉布置(间距,布置99m)c)过渡段Ⅱ需布置70W的高压钠灯6组,共计6盏,交叉布置(间距12m,布置72m)表5-1 隧道灯具布置详细表区段灯具瓦数(W)光通量(lm)间距(m)长度(m)灯具盏数西北口入口段Th1400450005515组30盏Th22502800044411组22盏调光当洞外亮度和交通量发生变化时,入口段、出口段照明亮度应根据洞外亮度和交通量变化分级调整。
照明计算算例1.基本资料:设计车速80km/h ,纵坡为-1.79%,隧道长3395m ,双车道单向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W=8.75m ,灯具安置高5m ,双侧对称布置,设计交通量:N=2760辆/h ,对上行线进行照明设计。
2.各区段亮度计算(1)接近段在照明设计中,车速与洞外亮度是两个主要的基准值,本隧道设计车速为80km/h ,洞外亮度参照规范取值为4000cd/m²。
接近段长度取洞外一个照明停车视距D s ,纵坡为-1.79%,设计时速为80km/h ,取D s =106m 。
因此接近段取106m ,接近段位于隧道洞外,其亮度来自洞外的自然条件,无需人工照明。
(2)入口段入口段亮度计算公式为:=⨯20th L k L 洞外亮度L 20(S)取4000cd/m 2,k=0.035(查表),则入口段亮度:20.0354000140/th L cd m =⨯=()入口段平均照度:av th 13=14013=1820E L Lx =⨯⨯()(水泥混凝土路面换算系数取13)入口段长度计算公式为:s th h 1.51.154D tan10D -=-︒查表得,照明停车视距D s =106m ,h=5m ,则(3)过渡段在隧道照明中,介于入口段与中间段之间的照明区段称为过渡段。
其任务是解决从入口段高亮度到中间段低亮度的剧烈变化给司机造成的不适应现象,使之能有充分的适应时间。
过渡段由1TR 、2TR 、3TR 三个照明段组成。
各段照明要求和设计如下:11TR 过渡段亮度计算:th 5 1.51.154106=102.47m tan10D -=⨯-︒210.30.314042(/)th TR L cd m ==⨯=;av th 13=4213=546E L =⨯⨯(Lx)1TR 过渡段长度根据规范取()172tr D m =②2TR 过渡段亮度计算:220.10.114014(/)th TR L cd m ==⨯=;av th 13=1413=182E L =⨯⨯(Lx)2TR 过渡段长度根据规范取()289tr D m =③3TR 过渡段亮度计算:230.0350.0351404.9(/)th TR L cd m ==⨯=;av th 13=4.913=63.7E L =⨯⨯(Lx)3TR 过渡段长度根据规范取()3133tr D m =(4)出口段单向交通隧道出口段长度宜取L 60m =,亮度取基本照度的五倍。
第七章 隧道照明计算7.1 基本资料隧道设计车速80km/h ,隧道长1480m ,双向双车道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坡2.3%,单车道设计交通量近期480辆/h ,远期634辆/h ,隧道内路面宽度W=9m ,洞口内净高度h=6.9m ,灯具安置高度5.5米,双侧对称布置。
7.2 接近段根据设计车速和纵坡,参考规范正坡取停车视距长度m D s 4.94=,负坡取停车视距长度2.107=s D m ,洞外亮度()220/3000m cd S L =(进出口均为暗环境)。
7.3 基本照明计算根据规范,隧道的照明由基本照明和加强照明两部分组成,基本照明按中间段照明考虑,加强照明用功率较大的灯具加强照明。
根据规范,中间段亮度:近期 2/5.2m cd L in =,lx L E in av 2510=⨯=远期 2/5.2m cd L in =,lx L E in av 2510=⨯=因为,路面平均照度公式为:S W NM E av ⋅⋅⋅Φ⋅=η式中:N——灯具布置系数,对称布置取2,交错布置、中央侧偏布置取1; η——利用系数,由灯具的利用系数曲线图查得取0.35; W ——隧道路面宽度(m );S ——灯具间距(m );M ——灯具的养护系数,取0.7;Φ——灯具的额定光通量;lm 9000=Φ(100W 高压钠灯);近期:m E W NM S av 191=⋅⋅⋅Φ⋅=η远期:m E W N M S av19=⋅⋅⋅Φ⋅=η7.4 加强照明计算7.4.1 入口段(左线入口)(1)入口段亮度:近期 ()2201/963000032.0m cd S L k L th =⨯=⋅=()2202/483000032.05.05.0m cd S L k L th =⨯⨯=⋅⨯=远期 ()2201/1053000035.0m cd S L k L th =⨯=⋅=()2201/5.523000035.05.05.0m cd S L k L th =⨯⨯=⋅⨯=式中:k ——入口段亮度折减系数,此处近期取0.032,远期取0.035。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计算详细案例
以二级公路双向交通为例(2014年新的照明规范)
第五章照明计算
5、1基本资料
隧道设计车速,双车道双向交通,水凝混凝土路面,纵坡1、30%,设计交通量,隧道内路面宽度,灯具安置高度5、5米,入口段双侧对称布置,过渡段与中间段交替布置。
隧道走向接近东西方向,且进出口都位于沟谷地带,洞外亮度条件较差。
5、2基本参数计算
5、2、1接近段
接近段长度,洞外亮度
5、2、2入口段分为两段计算
入口段亮度:
入口段平均照度:
入口段长度:
5、2、3过渡段
过渡段Ⅰ的亮度:
平均照度:
长度:
过渡段Ⅱ的亮度:
平均照度:
长度:
过渡段Ⅲ的亮度: <2cd/m2可以不设置TR3
过渡段总长:
5、2、4中间段
中间段亮度: (人车混行最低标准)
中间段照度:
长度:
5、2、5出口段
在双向交通的隧道中,两端均为入口与出口,并且隧道为东西走向,洞外亮度基本一致,所以设定两端的照明情况完全相同。
5、3灯具布置
本隧道照明方案采用高压钠灯,采用利用系数曲线图计算方法计算布置间距
取,,
基本段与过渡段N=1,入口段N=2
(1)基本段:
取中间段布灯间距:
(70w的高压钠灯)
(2)加强段:
a)入口段的布灯间距:
(400w的高压钠灯)
入口段1:
(取3、0m)
(250w的高压钠灯)
(取4m)
b)过渡段Ⅰ
(150w的高压钠灯)
c)过渡段Ⅱ
(70w的高压钠灯)
灯具布置详细图见隧道设计图纸部分
5、4结论
由规范可知,隧道的照明由基本照明与加强照明两部分组成,基本照明按中间段照明考虑,实际布置灯距只可比上述灯具小才能满足照明要求,根据上面计算可
计算得:
(1)基本照明:
布置70w高压钠灯192组,共计192盏,间距8m,全长交叉布置;
(2)加强照明:
a)入口1段需布置400W的高压钠灯15组,共计30盏,间距3、0m,对称布
置45m(共55m,前10m不布置)
入口2段需布置250W的高压钠灯11组,共计22盏,间距4、0m,对称布置44m
b)过渡段Ⅰ需布置150W的高压钠灯22组,共计22盏,交叉布置(间距4、
5m,布置99m)
c)过渡段Ⅱ需布置70W的高压钠灯6组,共计6盏,交叉布置(间距12m,
布置72m)
表5-1 隧道灯具布置详细表
区段灯具瓦数(W) 光通量(lm) 间距(m) 长度(m) 灯具盏数
5、5调光
当洞外亮度与交通量发生变化时,入口段、出口段照明亮度应根据洞外亮度与交通量变化分级调整。
表5-2 白天调光
表5-2 夜间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