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围手术期配合42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4.87 KB
- 文档页数:2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目的总结2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术前做好手术间、特殊器械和物品的准备工作;熟悉手术相关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结论重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手术配合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率,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标签:颅内动脉瘤;无菌操作;手术中护理颅内动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其发病高峰年龄是40~60岁,并且较多发生于女性,颅内动脉瘤好发于组成人脑动脉环的大动脉分叉或分支处[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脑血管痉挛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显微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是手术的主要目的[2]。
本院2012年1~12月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26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资料中,男9例,女17例,年龄42~75岁。
其中,前交通动脉瘤8例,后交通动脉瘤7例,大脑中动脉瘤9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2例。
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全组病例术前均行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明确诊断及确定病变部位。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1.2.1.1 患者准备清醒患者术前1 d访视患者,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方法、麻醉方法、手术室的环境、术前准备要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有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
术日由助理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术前与病房护士仔细核对无误后接入手术室。
1.2.1.2 手术间及用物准备手术在层流洁净手术间进行,控制参观人员及工作人员的出入。
室温保持在22~25℃,湿度40%~60%。
播放背景音乐,调节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3]。
体位用物包括医用皮肤保护垫(防止患者术中皮肤压疮的产生)、方形体位枕(术中垫高肩部)。
上台用物包括开颅常规器械及物品、神经外科显微器械(显微剪刀、无损伤镊子、各种型号剥离子、吸引器头)、蛇形牵开器、持夹器、型号适合的动脉瘤夹、2个临时阻断夹、可吸收止血纱布一包、骨蜡1~2片、明胶海绵及脑棉片若干、一次性使用不粘双极电凝镊子一把。
2023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要点课件CATALOGUE目录•手术概述•术前准备•手术步骤与配合要点•术后处理与并发症预防•手术配合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相关资料展示01手术概述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是一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法,通过开颅和显露动脉瘤后,使用动脉瘤夹闭器将动脉瘤夹闭,使其不再出血和扩大。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脑血管疾病,通常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手术定义与简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前栓塞等。
适应症颅内动脉瘤未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未形成、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等。
禁忌症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
目前,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已经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手术发展史与现状02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2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目的、过程及预期效果患者心理疏导术前进行俯卧位训练患者体位训练进行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常规检查医生准备术者及助手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护士准备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医护人员准备手术室准备保证手术室的清洁、安静和适宜的温度、湿度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和药品麻醉和复苏设备严格无菌操作准备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药品和敷料备好麻醉机、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等复苏设备确保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发生03手术步骤与配合要点麻醉一般采用全身麻醉,麻醉师需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呼吸道通畅,血压、心率稳定。
体位患者一般取平卧位,头部适度后仰,以便充分暴露手术野。
麻醉与体位皮肤消毒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消毒前应彻底清洁手术野,使用碘伏或其他高效消毒剂进行消毒。
铺巾铺设无菌巾,尽量减少手术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
contents •手术概述•手术前期准备•手术配合流程•手术难点与对策•手术注意事项•手术案例分享与讨论目录手术概述0102这种突起可能导致血管壁变薄,并在血压的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突起,通常是一种良性病变。
颅内动脉瘤的病因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酗酒、遗传因素等。
受损并逐渐扩张形成动脉瘤。
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颅内动脉瘤的风险。
头痛是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剧烈的搏动性头痛,可伴有恶心和呕吐。
眼痛和视力障碍可能是由于颅内动脉瘤压迫视神经或眼动脉所致。
颅内动脉瘤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眼痛、视力障碍等。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头颅CTA、MRA等影像学检查手段。
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通常采用手术夹闭或介入治疗等方法。
手术夹闭是通过开颅手术将颅内动脉瘤夹闭,以防止其破裂或再次形成。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等设备将颅内动脉瘤栓塞或植入支架等方法进行治疗。
01020304颅内动脉瘤诊断与治疗手术前期准备对患者进行术前沟通,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心理疏导,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患者心理准备医生在术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诊断、手术方案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应对。
医生心理准备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安静、安全,准备好手术所需的仪器设备、药品、急救物品等。
根据患者体型和手术需要,调整手术床位至合适的位置,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体位舒适、安全。
手术床位手术室环境准备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所需的常规器械,如显微器械、头架、头灯、吸引器等。
特殊器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方案,准备相应的特殊器械,如微导管、弹簧圈、栓塞材料等。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术前评估指导患者进行术前禁食、禁水,排空膀胱,进行皮肤准备、备皮等。
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流程了解患者病情、手术方案及特殊需求,做好术前准备。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手术配合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在脑显微镜下做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实施密切的手术配合护理措施。
结果:此组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经过密切的手术配合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实施手术配合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应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术;手术配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021-02Intracranial Aneurysm Clipping Shin Xuhong, Gao Li.The Paper Selects Xinyi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Xuzhou, Jiangsu, 2214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intracranial aneurysm clipping operation situa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40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ere treated, under a microscope in brain on intracranial aneurysm clip, close operation with nursing measures. Results This group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clip after closely cooperate with all successfully completed surgery,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 clip surgery nursing measures,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operation,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should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work.【Key words】Intracranial aneurysm; The aneurysm clipping;Surgery with care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的局限性不正常膨大而导致动脉管壁突出,大部分患者由于其体积小而破裂,破裂前通常没有症状,但是一旦破裂出血死亡率很高,而目前我国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瘤颈夹闭术[1]。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结构发育不良或因脑外伤、动脉硬化造成动脉壁损伤或老化,使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大形成的囊状瘤体,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
其发病率居脑血管意外病人中的第3位,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40%~50%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瘤破裂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残率或病死率高,幸存者仍可再次出血。
目前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法是开颅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即在显微镜下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将瘤颈夹闭,使动脉瘤排除于血循环之外,以防发生再次破裂,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保证灌注区供血.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实施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共治疗22例、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行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3.4岁。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或神经功能障碍。
全部病例均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经头颅CT证实。
动脉瘤的解剖位置如下:后交通动脉11例,前交通动脉6例,大脑中动脉3例,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1例,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1例。
1.2 手术方法22例患者均行动脉瘤夹闭术。
2 术前访视动脉瘤可因情绪激动,过度紧张,兴奋,悲伤用力而发生破裂危及生命。
术前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访视护士应主动向家属及意识清醒的患者介绍手术目的,简单讲解麻醉方式,手术过程等有关知识,使他们对手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取得家属配合,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以积极平稳地心态接受手术。
3 手术配合3.1器械物品准备除准备常规开颅器械用品外,需备好动脉瘤夹闭的特殊器械,各种角度动脉瘤夹持钳,各种型号动脉瘤夹,脑显微手术器械,专用头架等,备好止血海绵,止血纱布,止血胶,备足血源及各种降压,抢救药品等。
3.2巡回护士3.2.1建立静脉通道选择16或18号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与麻醉师建立的股静脉通道分别供输液输血及给药使用,连接心电监护,无创测压,血氧饱和度,桡动脉测压装置,由于重力原因,距心脏水平位每增高2.5cm血压将降低0.267kpa(2mmHg),应将桡动脉有创血压传感器置于患者头部水平位置。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配合体会摘要】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最常用的方法是颅内动脉瘤颈夹闭术,由于手术是在全麻状态下、显微镜下操作,切口小、术腔深,手术风险极大,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加强手术室护士全方位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配合体会[中图分类号] R73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339-01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
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多在40岁到60岁,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时轻者渗血、重者则由于囊壁破裂造成大出血,并常伴有脑挫裂伤、水肿、血肿及脑疝,如不及时手术可能因脑疝而死亡[2]。
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到目前为此,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仍是首选方法。
近一年来我们配合瘤颈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46例,临床上起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40~60岁,均为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行瘤颈夹闭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术后有效率100%。
2 术前准备2.1 由于脑动脉瘤夹闭术有极大的风险性,技术要求高,因此要求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专业知识,术前ld探视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心情,预防血压升高而致动脉瘤破裂出血。
2.2了解术者对器械及各种用物的具体要求,常规器械及仪器与其它脑科手术相同,必要的器械有手术显微镜、显微手术器械、双击电凝器、无损伤性临时血管阻断夹以及各种不同形状、角度、大小的动脉瘤夹;动脉瘤夹应光滑有弹性、无裂纹、有槽、强度可靠,夹持钳(Clip Holder)要细巧、有各种角度、易于开合。
除以上必要的器械以外,还需准备特殊用物:止血纱布、骨蜡、吸收性明胶海棉、20%甘露醇、头皮夹、冲洗球、颅骨钻等。
为保证病人的安全,避免手术时发生出血性休克,还需配备充足的新鲜血液。
2.3 手术当日巡回护士应提前1小时开启层流,调节好室温22-250C,湿度50%-60%。
脑动脉瘤患者实施夹闭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发表时间:2017-08-21T13:45:16.7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1期作者:杨小平[导读] 重视脑动脉瘤患者实施夹闭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时效性与针对性。
(湖南省邵东县人民医院湖南邵阳 422800)摘要:目的分析脑动脉瘤患者实施夹闭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
方法取2014年的4月~2016年的10月在我院接受夹闭手术治疗的92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更具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护理后的SDS、SAS量表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重视脑动脉瘤患者实施夹闭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时效性与针对性,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和恢复效率,保障患者获得更加理想的预后。
关键词::脑动脉瘤;夹闭手术;围手术期脑动脉瘤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夹闭手术效果颇佳。
而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围手术期,保障护理工作的全面性、针对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积极意义[1]。
本文分析了脑动脉瘤患者实施夹闭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2014年的4月~2016年的10月在我院接受夹闭手术治疗的92例脑动脉瘤患者做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纳入患者46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观察组中有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患者34岁,年龄最大患者70岁,平均年龄是(51.5±7.3)岁。
对照组中有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患者33岁,年龄最大患者69岁,平均年龄是(52.1±7.5)岁。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在排除施术禁忌后均接受夹闭手术治疗。
在护理方面,对照组予以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调查、分析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改进护理细节,给予本组患者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具体如下。
24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与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
方法对24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强调术前注重了解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备齐特殊用物。
术中熟悉手术步骤,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及病人的基本情况,及时补充手术中所需物品。
结果 24例颅内动脉瘤均顺利完成手术配合。
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术中配合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142-02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1]。
发病率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
现将我院24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24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共24例,年龄38~68岁,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46.5±2.5岁。
手术死亡率为0,手术时间3~4h,出血量200~800m1。
全部病例均以头痛,呕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经螺旋CT三维成像和脑血管造影确诊。
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3例,后交通动脉瘤7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
动脉瘤最大直径小于0.5cm15例,0.5~1.5cm8例,1.5~2.5cm1例。
1.2 麻醉方法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1.3 手术体位仰卧位,安放头架,保持颈部平直,防止颈部血管受压、扭曲、牵拉,将颅骨钉旋入头皮,固定头部。
两臂固定于沙滩两侧,膝关节下垫软枕,骶尾部垫一软垫,使病人处于自然弯曲体位。
2 手术配合2.1 术前准备2.1.1 心理护理颅内动脉瘤患者往往因缺乏相关知识,对治疗丧失信心,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变动而引起血压升高,动脉瘤破裂出血,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