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指数在怀化市新生儿体格发育评价中的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639.88 KB
- 文档页数:22
儿科基础070001 7~15岁体重正常儿童身体成分变化分析/马军…∥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741~743选择2所中小学体重正常儿童180名,采用DEXA测定身体成分。
结果:7~13岁儿童机体脂肪组织(FM)及全身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加,13岁以后有所下降,女生高于男生,去脂肪组织(FF M)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四肢和躯干脂肪占全身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接近,男生7~13岁、女生7~12岁四肢脂肪组织占全身脂肪组织百分比大于躯干,但男生14~15岁、女生13~15岁小于躯干。
表4参8(李志文)070002 体质量指数对青少年血脂、血压和腰围的影响/梁芙蓉…∥实用临床儿科杂志.-2006,21(19).-1322~1323采用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 G);清除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对2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BMI>20组血浆TG、LDL-C、收缩压(SP)、舒张压(DP)、WC均高于BMI≤20组;而BMI>20组HDL-C低于BM I≤20组(P <0.05)。
提示超重是高血压和脂类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
表1参13(林榕)070003 广州市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体脂含量检测结果分析/林国桢…∥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744~745070004 1993年与2003年婴儿期头围、前囟的变化比较/杨约约…∥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75~2976070005 张路指数在怀化市新生儿体格发育评价中的应用/易礼兰…∥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1).-1504~1506070006 北京地区儿童性别年龄别身体组成成分检测的意义/李时莲…∥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 (22).-1576~1577070007 游泳对婴儿运动、语言、注意力发育的影响/高雪婷…∥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5).-516~517将观察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小儿需坚持游泳,对照组的小儿不参加游泳,2组小儿分别进行定期运动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注意力3方面的发育评估。
儿童体脂指数实效性与肥胖评价标准的研究张宇;张路【摘要】通过对儿童BMI的判定标准的实效性分析,探寻更为理想的体脂评价方法,为制定儿童肥胖防治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结论:原模型应用于7~12岁学生不适宜,其标准存在明显的偏高性,该模型应用该人群实效不够理想;7~12岁城市学生的BMI指数存在年龄、性别差异,对该类人群的MBI评价不适宜进行年龄和性别的合并;改进模型判定标准实效理想,改进模型克服了原模型的偏性的不足,其客观性、合理性、精确性均明显优于原模型.【期刊名称】《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9)006【总页数】2页(P100-101)【关键词】儿童;体脂指数;肥胖;评价标准【作者】张宇;张路【作者单位】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辽宁沈阳,110102;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辽宁沈阳,11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49儿童体脂评价的间接方法有多种,使用BM I指数进行体脂评价较为多见,也是公认的操作简便、客观的评价方法。
但是由于该指数是以人体重身高的比例作为判断依据,标准为固定值,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最旺盛阶段,其体重身高的比例是变化的。
因此,该指数的实效性、准确性与可靠性易产生质疑,采用大样本的实证研究尚鲜见报道。
笔者试图对儿童BM I的判定标准的实效性进行分析,探寻更为理想的体脂评价方法,为制定儿童肥胖防治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
以辽宁省7~12岁学生为研究对象,以2005年辽宁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采集的辽宁省14个城市9 735名7~12岁学生的身高、体重的监测数据作为基础性数据。
模型以BM I(体重/身高2)指数作为体脂判定的基本方法。
体重的单位为公斤;身高的单位为米。
判定标准为:BM I<18.5为过轻;18.5~22.9为正常;23~24.9为过重;25~39.9为肥胖;BM I>30为重度肥胖;以年龄、性别作为分类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从而判定年龄、性别合并的适宜性;使用现行的肥胖判定标准,按年龄、性别分别进行肥胖程度判定,观察其分布的合理性;根据观察结果,确认是否有必要对现行的肥胖判定标准进行改进;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模型改进方案,观察改进后模型的实际效果。
诊断试验综合评价新指标—综合积分指数
申洪
【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
【年(卷),期】1995(008)004
【摘要】本文提出诊断试验中综合积分指数新概念和计算公式,用于综合评价诊断试验。
本文定义诊断试验中灵敏度、特异度,标准化阳性预告值,标准化阴性预告值和标准化准确度5项指标各取五分之一后之和为评价诊断试验的综合积分指数,即:SⅡ=(Se+Sp+SPPV+SNPV+SAc)/5,其值域为0-100%,值越大表明该诊断试验方法越好,本指标适于对诊断试验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标准化阳性预告值,标准化阴性预告值
【总页数】3页(P300-302)
【作者】申洪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
【相关文献】
1.一种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新指数-Tei指数 [J], 程蕾蕾;舒先红;葛均波
2.Tei指数--综合评价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的新指标 [J], 马苏亚
3.综合评价线性多步积分公式轨道积分性能的两项新指标 [J], 徐继鸿
4.综合评价线性多步积分公式轨道积分性能的两项新指标 [J], 徐继鸿
5.一种用于综合评价新生儿体格发育的新指数—张路指数 [J], 路晴;张宝林;王宝琼;刘启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及评价一直都是儿科医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为体格的生长不仅是儿童的健康和生理发育的重要指标,也与他们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
以下是关于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的一些内容,深入探讨了其重要性和方法。
首先,儿童体格生长的重要性不能忽视。
一个正常健康的成长趋势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功能发育至关重要。
儿童的体格生长不仅仅指体重和身高的增长,还包括骨骼、肌肉和脂肪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儿童健康的维持和发展非常有意义。
通过观察和监测儿童的体格生长,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其次,儿童体格生长的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身体尺寸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制作生长曲线图。
这些曲线图可以帮助医生和家长判断儿童的体格生长是否符合正常范围,并及早发现正常生长的延迟或异常生长的迹象。
此外,儿童的饮食状况、运动量、日常活动水平等也是评价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记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获得,并结合生理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综合评价。
另外,儿童的体格生长评价需要综合考量。
仅仅依靠身高和体重等单一指标来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是不全面的。
儿童的发育水平和健康状况受到遗传、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时,还应综合考虑其家族史、饮食情况、运动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并结合其所处生长阶段的标准进行评估。
同时,对于存在生长迟缓或异常生长的儿童,还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寻找潜在的疾病原因,从而制定合理的干预计划。
总之,儿童体格生长及其评价对儿童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方法监测和评估儿童的体格生长,可以及早发现和干预潜在的健康问题,并促进儿童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此过程中,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评价某地区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请设计调查方案并阐明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评价某地区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评价指标和具体步骤:一、调查目标1. 调查对象:该地区0-3岁的婴幼儿。
2. 调查目的:了解该地区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评估其身体健康水平,为进一步改善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价指标1. 生长: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
2. 营养:包括BMI指数、营养摄入、营养缺乏等指标。
3. 神经系统:包括大脑、神经发育、认知、智力等指标。
4. 血液系统:包括贫血、缺铁、钙等指标。
5. 免疫系统:包括疫苗接种情况、病毒感染等指标。
三、调查步骤1. 选择样本:从该地区的各个社区、幼儿园、托儿所等机构中随机选择样本。
2. 进行调查:利用医学仪器进行测量,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肌肉等指标。
同时,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营养、疫苗接种情况等指标。
3.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等。
4. 结果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评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制定进一步的保健计划。
四、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1. 生长方面的评价指标:体重:出生后3个月内,婴儿平均体重增加100-200g/周;3-6个月,平均每周增加150-200g;6-12个月,平均每周增加75-150g;1-2岁,平均每周增加30-75g;2-3岁,平均每周增加20-30g。
身高:出生后3个月内,平均每月增加3cm;3-12个月,平均每月增加2.5cm;1-2岁,平均每月增加1.5cm;2-3岁,平均每月增加1cm。
头围:出生时头围为32-36cm;出生后6个月,平均头围为424. 数据分析及结果呈现接下来,我们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4.1 平均生长指数我们先计算出每个月龄段的平均生长指数,如下表所示:| 月龄 | 样本量 | 平均生长指数 ||-----|------|---------|| 0-1 | 20 | 1.25 || 1-2 | 30 | 1.05 || 2-3 | 40 | 0.95 || 3-4 | 50 | 0.90 || 4-5 | 60 | 0.85 || 5-6 | 70 | 0.80 |由表可知,0-1月龄段的平均生长指数最高,为1.25。
采用Kaup指数和皮褶厚度综合评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镇春先;童雪瑾
【期刊名称】《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年(卷),期】1996(011)001
【摘要】采用Kaup指数和皮褶厚度综合评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湖北咸宁医学院(437100)镇春先,童雪瑾,毛开新,孙艳萍关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
有关身体发育指数的研究和皮褶厚度正常值等方面的资料报道较多,但应用于临床的资...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镇春先;童雪瑾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3.2
【相关文献】
1.北京学龄前儿童皮褶厚度与身体素质相关分析 [J], 李一辰;潘迎
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综合评价 [J], 葛声;蔡东联;唐彦;桂腊梅;曹芸
3.1496例儿童体块指数和皮褶厚度的临床研究 [J], 梁芙蓉;秦小琪;袁艺
4.学龄前儿童皮褶厚度、体脂含量、瘦体重与营养状况关系的研究 [J], 张新庆;关维俊;周瑞华;佟建敏;李仲明;秦天榜
5.合肥市学龄前儿童皮褶厚度分布研究 [J], 李李;秦树阳;博庆丽;高永清;赵奇红;方东生;王素芳;徐晓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妇幼保健学实习报告册生长发育评价《妇幼保健学实习报告册》生长发育评价姓名:(您的姓名)学号工号:(您的学号或工号)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名称)实习部门:妇幼保健科实习时间:(开始日期)至(结束日期)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姓名)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旨在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生长发育监测技能以及儿童营养、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学习了儿童生长发育的常用指标(如体重、身高、头围等)及其意义。
掌握了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实践了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与步骤,包括体格检查、量表测评等。
能够独立对儿童进行生长发育水平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
2.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参与了儿童定期生长发育监测工作,包括测量身高、体重等。
学习了如何记录和比较儿童的生长数据,及时发现生长偏离情况。
实践了生长发育监测结果的反馈与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
3. 儿童营养与健康管理熟悉了儿童营养需求的特点及膳食指南。
参与了儿童营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能够根据儿童的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学习了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与干预措施。
4. 儿童心理发展评价了解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常见心理问题。
学习了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评估方法,如智力测试、心理行为观察等。
实践了儿童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为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5. 儿童健康管理档案管理学习了儿童健康管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规范。
参与了儿童健康档案的填写与整理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实践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实习收获1. 知识与技能提升深刻理解了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重要性,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和技能进行评估。
2. 实践经验积累通过参与实际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管理经验。
学会了如何与家长沟通,提供科学、合理的育儿建议。
张路指数在辽宁本溪地区新'-elL体格发育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专业名称:摘要身体指数法是综合评价小儿体格发育的方法之一。
80年代起,全国新生儿生长发育科研仂、作组建立了多项身体发育指数的正常值及评价标准,但大多不是针对新生儿体格发育特点设计的。
张路指数(ZLI)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体重、身高、头围三项新生儿体格发育最重要的指标建立的新指数。
该指数完全是针对新生儿体格发育特点设计,能更全面地反映新生儿体格生长,用以评价新生儿身体密度、充实度、丰满程度、体型匀称度及营养状况。
其科学性、实用性及在临床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需进一步验证。
目的:验证ZLI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在临床保健工作的应用价值。
方法:通过对辽宁本溪地区858例单胎活产耨生儿,分别进行体重、头围、身长测量,然后根据ZLI=体重(g)+250/头围(cm)×身长(cm)×2公式计算ZLI,并通过28例小于胎龄儿(sGA)、240例大于胎龄)L(LGA)、590例足月适于胎龄/I,(AGA)的原始数据对ZLI及其他3项身体指数与惯用的胎龄一体重法进行验证比较。
结果:1.ZLI值及变化规律:本溪地区新生儿生后三天内ZLI均值足月AGA儿比全国协作组提供的参考值偏高(t=27.366,df=589。
P<0.011。
SGA儿的ZLI值明显低于AGA儿,LGA儿高于AGA儿,三组均数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9.622,P<0.01)。
5-7天ZLI均值较出生时减少,差授教红晴学林路蝌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6】,dr=-841,P<O.01)。
ZLI值随着胎龄增加而增大,不同胎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91,P<O.01)。
按胎龄分类早产儿ZLI值明显低于足月儿,过期儿高于足月几,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F218.205,P<O.01),均数间两两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过期产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足月儿、过期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张路指数在怀化市新生儿体格发育评价中的应用硕士研究生:易礼兰指导教师:路睛教授专业名称:儿科学摘要背景:张路指数(zLI)是全国新生儿生长发育科研协作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推出的一项将体重、身长、头围三项指标结合在一起综合评价新生儿富内及生后0-2个月小儿体格发育的新身体指数。
与其它身体指数比较,正常值波动范围小,均值为1.00,容易记忆,包含的参量多,更符合综合评价的要求。
路晴教授等的初步研究认为ZLI是适用于综合评价新生儿宫内及生后0-2个月体格发育的好指数,但尚需进一步验证、调整与修正,此外有关它的混杂问题(如各种影响因素),修饰效应等亦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验证张路指数(ZLI)在新生儿体格发育评价中的科学性、实用性及探讨zLI的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怀化市新生儿ZLI特点,以便为ZLI在儿童保健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目的:验证张路指数(ZLI)在怀化市新生儿体格发育评价中的应用及探讨ZLI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309例新生儿进行测量体重、头围、身长,然后根据ZLI=体重(g)+250/头围(cm)×身长(cm)×2公式计算ZLI值,并通过25例小于胎龄(SGA)儿,4l例大于胎龄(LGA)儿,218例足月适于胎龄(AGA)儿首次测量的原始数据对ZLI与惯用的胎龄一体重法进行验证比较。
首次测量时间(1~3天)体重为生后1小时内,头围、身长生后72小时内,其余各项分别于5~7天,12~14天,26~28天定时纵向监测。
同时对母亲文化程度、母亲年龄与ZL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①怀化市不同胎龄儿及新生儿不同时段的ZLI平均值均高于全国新生儿科研协作组提供的参考值,差异有显著性(P(O.01):②・1。
37~42周ZLI随胎龄增加而增大,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o.01):⑧ZLI随生后日龄的增大而增托,除1~3天与12~14天时测量的ZL]均值两组间无差异外(P>O.Oij,其他各时段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O.01);④LGA儿ZLI平均俄明显大于AGA儿,SGA儿的ZLI平均值明显小于AGA,差异有显著意奠(P<O.01),且差异持续达1个月;⑤不同胎龄体重儿ZLI纵向累积增长率SGA儿最大,AGA儿次之,LGA儿最小,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⑥不同胎龄体重儿各时段超重或肥胖发生率以LGA儿最大,AGA九次之,而SGA儿在各时段均为0,差异有显著意义(P<O.01);OZLI与台龄~体重法比较,其灵敏度、特异度和总符合率分别为86.36%、6147%¥fl67.25%,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13.63%军iJ38.53%,灵敏度高‘F全国验证结果,特异度低于全国验证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总符合率与全国验证结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O.05);⑧一圣亲不同文化程度组新生儿的ZLI差异无显著意义(P>O.05),母亲.|i同年龄组新生儿的zLI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⑨不同性别问ZLI差异无显著意义(P>O.05)。
结论:1.ZLI是一个综合评价冶儿期及新生儿期体格发育水平的好指数,值得推广应用。
2.各地区在应用ZLI时,应注意根据各地区ZLI特点确定ZLI是用于诊断还是用于筛查。
3.根据生长发育长期趋势,隔一定时间ZLt应及时予以修正及重新建立参考标准。
4.性别、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对ZLI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张路指数新生儿体格发育影响因素・2‘TheApplyingofZhang—LuIndexinEvaluatingthePhysicalGrowthofNeonatesinHuaihuaPostgraduate:YiLiLanSupervisor:LuQingProfessorSpecialty’:PediatricsAbstractBacl【groundZhang-LuIndex(ZLI)includingthreeparameters(bodyweight,bodyheightandheadcircumference)wasanewphysicalindexthatcouldbeappliedtocomprehensivelyaccessthegrowthofintrauterineandinpostnatal2monthsoflife,Whichbasedontheresearchofthenationalneonatalphysicaldevelopmentscienceresearchassociation.Comparedwiththeotherphysicalindexes.ThefluctuatingrangofthenormalvalueofZLlwaslimited,Itsmeanwas1.00,itwaseasytoremember,anditincludedmoreparameters,SOZLlwasmoresuitabletothecriterionofthecomprehensiveevaluationthanotherindexes.ThepreliminaryresearchofProfessorLuQingshowedthatZLlwasabetterindicatorforcomprehensivelyevaluatingthegrowthofintrauterineandinpostnatal2monthsoflife,Howeveritneedbevalidated,modifiedandadjusted,Therewereotherproblemsinvolvedinit,suchasa11kindsofinfluencingfactors,modif舛ngeffect,etal,thefurtherresearchofwhichshouldbealsodoneinthenearfuture.Tovalidatethescientificalness,practicalityofZLIinevaluatingtheneonatalphysicalgrowth,andtodiscusstheinfluencingfactorsaboutZLI.OurresearchanalyzedthecharacteristicofZLIinHuaihua,ToprovidethegisttopopularizetheZLIinprimaryofchildcare。
objectiveTovalidatethepracticalvalueofZLIinevaluatingthephysicalgrowthofneonates,andtodiscussthepossibleinfluencingfactorsofZLI.・1‘MethodsTocollectthedataofbodyweight,bodyheightandheadcircumferencefrom309neonates,TheresultofZLlwerecalculatedaccordingtotheZLIexpression:weight(g)+250/height(cm、×headcircumference(cm)x2,Thenthroughtheoriginaldatecomingfrom25SGA,41LGAand218termAGAneonates,ZLlwascomparedtOtheconventionalbodyweightforgestationalage.thefirsttimetomeasurebodyweightwasinthefirsthourafterbirth.tomeasurebodyheightandheadcircumferencewasinpostnatal3daysoflife,thesecond,third,forthtimewasrespectivelyinpostnatal5~7days,12~14days,26~28daysoflife.atthesametime,therelationsbetweenthedifferenteducationalattainmentsandthedifferentageofmothersandZLlwereanalyzed,ResultsTheresultsofZLIofneonatesinHuaihuawerelargerthanthereferencegivenbythenationalofneonatalscientificresearchassociate;Thedifferencesweresignificant(P<0.01);ZLIincreasesalongwiththegestationalage,Thedifferencesbetween37~42gestationalweeksweresignificant(P<0.01);afterbirth,ZLIincreasesalongwiththedailyage,Thedifferencesbetweenthedailyagein~3days,~14days,weren’tsignificant(P>O.05).Whilethedifferencesbetweenothertimesweresignificant(P<0.01);ThemeanofZLIofLGAwaslargerthanthatofAGA,ThemeanofZLIofSGAwassmallerthanthatofAGA,Thedifferencesamongthreegroupsweresignificant(P<o.01),whichpersistedinthefirstmonthafterthebirth;ThelargestaccumulatingincreasingrateofZLIinverticalorientationofthedifferentneonateswasSGA,nextwasAGA,andLGAwasthesmallestone,Thedifierencesamongthreegroupsweresignificant(P<0.011;TheincidenceofoverweightorobesityinLGAwashigherthanthatofAGA,whileitrarelyoccurredinSGA,Thedifferencesamongthreegroupsweresignificant(P<0.00;Comparedtothemethodofbodyweightforgestationalage,Thesensitivity,specificity,lossandthetotalcompatibleratewerediagnositi?rate,falesdiagnositicrate86.36%,61.47%,13,63%,38,53%,67.25%respectively,Thesensitivit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