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届中考语文考题汇要线上拓展4《陋室铭》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3
《陋室铭》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顾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斯是陋室(_______)(2)可以调素琴(_______)(3)陶后鲜有闻(_______)(4)宜乎众矣(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4.两篇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用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有仙则名(__________)(2)调素琴(__________)(3)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4)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开头,用比兴的手法,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后面的文字皆由此而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二字用得生动传神,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既表现了作者摆脱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和对官府公事的厌倦。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陋室铭》《王欢守志》《汉书扬雄传》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陋室铭》【乙】王欢宇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选自《王欢守志》【注释】①耽:极爱好。
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丙】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默而好深沉之思。
清静亡为,少嗜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①之储,晏如也。
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选自《汉书·扬雄传》【注释】①儋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可以调素.琴(2)不营.产业(3)遂为通.儒(4)非其意.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无丝竹之.乱耳非圣哲之.书不好也B.虽.家无斗储故余虽.愚C.欢笑而.谓之曰结友而.别D.清静亡为.唐人尚未盛为.之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
4.【乙】文的王欢和【丙】文的杨雄都是“德馨”之人,其具体表现有什么相同之处?【答案】1.不加装饰的经营,谋求渊博、通达、大、博识心意、意愿2.B 3.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并要求改嫁。
4.(1)好学,学有所成(2)家境贫寒,怡然自得(安贫乐道),淡泊名利(3)坚守本志【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
素:不加装饰;(2)句意:不谋求家业。
营:经营,谋求;(3)句意: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
通:博学;(4)句意:如果不合他的心意。
意:心意。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结构助词,的;B.都是连词,“即使”;C.连词,表示修饰/连词,表顺承;D.动词,作为/动词,做故选B。
2018 海南2017 安徽宁夏广东深圳云南(一)阅读《陋室铭》,完成问题。
(共12分)(2018海南)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陋室铭.(míng)B.苔痕.上阶绿(héng)C.草色入帘.青(lián)D.南阳诸葛庐.(lú)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①有仙则名.②谈笑有鸿儒..③可以调.素琴④孔子云.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文中画线句写出了陋室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 分)(一)1.B 2.①出名。
②博学的人。
③弹奏。
④说。
3.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或: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没有官府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4.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清幽。
目的是为了衬托陋室的不陋。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共14分)(2017安徽)【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欲居九夷①。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注释】①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
亦指其所居之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①有仙则名.名:②斯.是陋室斯:③谈笑有鸿儒..之劳形案牍:..鸿儒:④无案牍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或曰:“陋,如之何?”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和“”。
《陋室铭》复习导引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一、文学常识1、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2、“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或勉励。
如墓志铭、座右铭等。
二、重点字词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在于;名:名作动,出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灵验神奇3、惟吾德馨馨:名作动,品德高尚4、谈笑有鸿懦鸿懦:大儒、博学的人5、可以调素琴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弹奏。
6、无丝竹之乱耳丝竹:指奏乐的声音7、无案牍之劳形形:形体、身体;劳形:使身体劳累。
8、苔痕上阶绿绿:使……碧绿;上:名作动,长上。
9、草色入常青青:使……青葱10、无丝竹之乱耳乱:使……乱11、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劳累三、重点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龙了龙就灵验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它们虽然都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敬仰。
)8、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内容理解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陋室铭》《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所作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骈体铭文。
这篇短文不足百字,却言简意赅,韵味无穷,是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的重要篇目。
一、作者简介刘禹锡(772 年—842 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二、原文及译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重点字词解释1、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2、灵:灵异。
3、斯:这。
4、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5、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6、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7、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8、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
10、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1、案牍:官府的公文。
12、劳形:使身体劳累。
劳,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四、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201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5题21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1)关关雎鸠,__________。
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廉《送东阳马生序》)(3)《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2)用解剖()麻雀的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青少年________(chenni)于游戏有害身心健康。
(4)宇宙中还有太多的_________(aomi)等待我们去探索。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者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地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A ⑤②③④⑦①⑥B ②③⑦①⑥④⑤C ⑤②③⑦④①⑥D ②③⑦⑤⑥④①4、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回答(1)-(2)题(4分)来信均悉,兹再汇汝日本洋五百元。
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
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
2017年河北省中考真题语文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关关雎鸠,__________。
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廉《送东阳马生序》)《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不出现错别字。
答案:在河之洲窈窕淑女余则缊袍敝衣处期间略无慕艳意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用解剖..()麻雀的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青少年________(chén nì)于游戏有害身心健康。
宇宙中还有太多的_________(ào mì)等待我们去探索。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的字音和字形。
注意“剖”的韵母是ou,不是ao。
答案:yŏu yì jiě pōu 沉溺奥秘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者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地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A.⑤②③④⑦①⑥B.②③⑦①⑥④⑤C.⑤②③⑦④①⑥D.②③⑦⑤⑥④①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陋室铭》一、理解背默题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7、《陋室铭》中,作者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引用了两个典故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的句子: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9、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词语解释题1、有仙则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2、斯是陋室:指示代词,此,这。
3、惟吾德馨: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往来无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5、可以调素琴:调弄,这里指弹(琴)。
6、无丝竹之乱耳: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7、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文书。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8、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三、翻译句子题(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017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第一部分1.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关关雎鸠,_____。
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②_____,_____。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③《论语•学而》中,表现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②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③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2. 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愿我们的友谊.._____地久天长。
②用解剖.._____麻雀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③青少年_____(chénnì)于网络游戏,有害身心健康。
④宇宙中还有太多的_____(àomì)等待我们去探索。
【答案】①yǒu yì;②jiě pōu;③沉溺;④奥秘3.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接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判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情,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接了当的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 ⑤②③④⑦①⑥B. ②③⑦①⑥④⑤C. ⑤②③⑦④①⑥D. ②③⑦⑤⑥④①【答案】B【解析】通读语段结合选项可知,开头句有②和⑤两个备选项,②句总体介绍说话的两种方式,应该放在句首.⑤是阐述不应该一味追求说话方式,语意转折不能放在句首,应该是放最后一句.排除AC..剩下BD两个选项前三句都是②③⑦,直接比较后面的排序即可.D选项把⑤列在第四句,否定过分追求说话方式,显然非常突兀,可以排除.另外,“⑥④①”这样的排序也可以排除.综合排序为:②③⑦①⑥④⑤。
201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5题 21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廉《送东阳马生序》)《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2)用解剖..()麻雀的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青少年________(chén nì)于网络游戏有害身心健康。
(4)宇宙中还有太多的_________(ào mì)等待我们去探索。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者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地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 B.②③⑦①⑥④⑤ C.⑤②③⑦④①⑥ D.②③⑦⑤⑥④①4.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回答(1)~(2)题。
1
4《陋室铭》
(一)(朝阳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5 题。(共 15 分)
【甲】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安贫乐道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
③, 意怡如④
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
邪?”时 闻者多哂⑤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⑥。
【注】①耽:非常爱好。②营:谋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储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 安适
愉快。⑤哂:讥笑。⑥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惟吾德馨.
(2)何陋之.有
(3)其妻患.之
(4)常丐.食诵《诗》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 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 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2 分)
4. 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2 分)
5. 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
之处。(3 分)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二)(漳州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6~10 题。(共 17 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2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
(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
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
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
声;而庭堦(jiē)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
移影动,珊珊可爱。 (节选自《项脊轩志》)
6.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有仙则名.
(2)无案牍之劳.形
(3)每移案.
(4)以当.南日
7. (改编)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小鸟时来啄食. 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B. 无丝竹之乱.耳 人影散乱.(《醉翁亭记》)
C. 可以调素.琴 素.湍绿潭(《三峡》)
D. 室始洞然. 冥然.兀坐
8.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9. 根据要求填空。(3 分)
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① ”
绘陋室幽雅,乙文用“②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③
的手法。
10. 对于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3 分)
答案:(一)1. (1)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宾语前置的标志。 (3)以„„为
患,为„„而担忧。 (4)像乞丐一样。(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2. (1)没有嘈杂的声音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译对“乱”“劳形”1 分,
译对大意 1 分。共 2 分) (2)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贯通古今、学
识渊博的儒生。(译对“守”“弥”1 分,译对大意 1 分。共 2 分)(共 4 分)
3. 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答出两点即可)(2 分)
4. 反衬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2 分)
3
5. 相同之处:安贫乐道。(1 分)不同之处:刘禹锡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王欢
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2 分)(意思对即可。共 3 分)
(二)6. (1)出名,闻名。 (2)使„„劳累。 (3)桌子。 (4)挡、挡住。(每小
题 1 分,共 4 分) 7. D(3 分) 8. (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译对“何”1 分,
译对大意 1 分。共 2 分) (2)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译对“余”“上
漏”1 分,译对大意 1 分。共 2 分)(共 4 分) 9.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庭堦寂
寂(或:万籁有声) ③对比(每空 1 分,共 3 分) 10. 示例一: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
乐道的人生态度。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就 一
定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 示例二: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没有
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 作
贡献。(言之有理即可。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