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 热力学与统计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75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摘要关于热力学,它其实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物理问题,我们在大学暂时学了大学物理、固体物理、统计物理。
下面我就以统计物理中的热力学为题,为大家具体解读一下热力学。
热力学是从18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理论,主要是研究功与热之间的能量转换.在此功定义为力与位移的内积;而热则定义为在热力系统边界中,由温度之差所造成的能量传递.两者都不是存在於热力系统内的性质,而是在热力过程中所产生的.关键字:热力学;焦耳定律;稳定平衡1、热力学第一定律(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就是不同形式的能量在传递与转换过程中守恒的定律,表达式为Q=△U+W。
表述形式: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该定律经过迈耳 J.R.Mayer、焦耳 T.P.Joule等多位物理学家验证。
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涉及热现象领域内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十九世纪中期,在长期生产实践和大量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它才以科学定律的形式被确立起来。
19世纪初,由于蒸汽机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研究热和功的关系,对蒸汽机“出力”作出理论上的分析。
所以热与机械功的相互转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埃瓦特(Peter Ewart,1767—1842)对煤的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和由此提供的“机械动力”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建立了定量联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对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的一种表述方式。
[9]表征热力学系统能量的是内能。
通过作功和传热,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使内能有所变化。
根据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由初态Ⅰ经过任意过程到达终态Ⅱ后,内能的增量应等于在此过程中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Q 和系统对外界作功A之差,即或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
如果除作功、传热外,还有因物质从外界进入系统而带入的能量Z,则应为。
当然,上述、W、Q、Z均可正可负(使系统能量增加为正、减少为负)。
引言概述:大学物理教学是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一门学科。
一个合理的物理教学大纲是确保学生接受全面而系统的物理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探讨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以及其应包含的内容。
正文内容:1.学科概述1.1物理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1.2大学物理学的特点和重要性1.3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基础知识与理论2.1物理学的基础概念和量纲2.2物理学的数学工具2.3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性质2.4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和公式3.实验与实践3.1实验方法和技巧3.2常用仪表的使用和操作3.3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3.4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的撰写4.物理学的分支和应用4.1经典力学4.1.1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4.1.2力学定律和运动的定量描述4.1.3质点和刚体的运动4.1.4动能、功和能量守恒定律4.2热学与统计物理学4.2.1温度与热量4.2.2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过程4.2.3统计物理学和热力学的关系4.2.4热机和热力学效率4.3电磁学4.3.1静电场和电势4.3.2电场和电场强度4.3.3电荷和电荷分布4.3.4电流和电路分析4.3.5磁场和电磁感应4.4光学4.4.1光的本质和光谱学4.4.2几何光学4.4.3物质的光学性质4.4.4光的传播和波动理论4.5原子与核物理学4.5.1原子结构和性质4.5.2核物理学和放射性物质4.5.3核能的利用与应用5.教学方法和评估5.1创造性实践和问题解决5.2探究性学习和课堂讨论5.3数学描述与模型构建5.4虚拟实验与计算模拟5.5课程设计和学习成果评估总结:大学物理教学大纲是指导学生系统学习物理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文件。
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各个方面,包括学科概述、基础知识与理论、实验与实践、物理学的分支和应用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估。
一个合理的大纲应能够确保学生全面理解物理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学生能够培养出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