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4章第七节知能优化训练
- 格式:docx
- 大小:164.41 KB
- 文档页数:6
1.下列各组物理量哪些能决定气体的压强()A.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种类B.分子密集程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C.分子总数和分子的平均动能D.分子密集程度和分子种类解析:选B.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分子碰撞器壁而引起的,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越大(即单位体积内分子数越多),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就越多,则气体的压强越大.另外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撞击器壁时对器壁产生的作用力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故决定气体压强的因素是分子密集程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故B项正确.2.(2011年大庆高二检测)对一定质量的气体,通过一定的方法得到了某一速率的分子数目N与速率v的两条关系图线,如图2-2-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2-6A.曲线Ⅰ对应的温度T1高于曲线Ⅱ对应的温度T2B.曲线Ⅰ对应的温度T1可能等于曲线Ⅱ对应的温度T2C.曲线Ⅰ对应的温度T1低于曲线Ⅱ对应的温度T2D.无法判断两曲线对应的温度关系解析:选C.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Ⅱ的平均速率大,故Ⅱ的温度高,C项正确.3.(2011年广州高二检测)关于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增大B.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该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平均速率一定增大C.物体的温度降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D.1克100 ℃的水吸热变成1克100 ℃的水蒸气,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解析:选BC.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并不一定每个分子的速率都是增大的,不同时刻同一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也在变化.由于温度标志着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所以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100 ℃的水吸热变成100 ℃的水蒸气,尽管水吸热了,但由于温度未变,所以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平均动能也不变.水吸热由液态变为气态,应是分子势能增大了,内能也增大了.4.(2011年南京高二检测)甲、乙两分子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关于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势能不断增大B.分子势能不断减小C.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D.从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知道:当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小,可以忽略.所以,当乙从较远处向甲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是对乙做正功,由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知道,若分子力做正功,则分子势能减小;后是分子力对乙做负功或者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由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知道,若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因此当乙向甲靠近直到不能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势能是先减小后增大.5.(2011年大同高二检测)(1)1 g 100 ℃的水和1 g 100 ℃的水蒸气相比较,下述说法是否正确?①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总动能都相同.②它们的内能相同.(2)液体汽化时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哪种能量?解析:(1)①正确.1 g水与1 g水蒸气的分子数一样多,两者的温度都是100 ℃,因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两者的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总动能都相同.②不正确.水变为水蒸气时要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转化为水蒸气的内能,因此1 g 100 ℃的水和1 g 100 ℃的水蒸气内能相同是不正确的.(2)液体汽化时都要吸收一定的热量,吸收的热量并没有增大物体的平均动能,而是使分子势能增大,从而使物体的内能增大.答案:见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动能越大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分子总动能越大,因而物体温度也越高C.一个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大,该分子的温度越高D.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解析:选D.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而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变大,故A错.物体宏观运动的速度对应的是机械能(动能),与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无关,与物体的温度无关,B错;温度是对大量分子集体(物体)而言的,是统计、平均的概念,对单个分子无意义,C错.2.(2011年合肥高二检测)有两瓶质量和温度都相等的氢气和氧气,则()A.两瓶中每个分子运动的动能都相等B.两瓶中分子运动的总动能相等C氢气分子的总动能大于氧气分子的总动能D.氢气分子的总动能小于氧气分子的总动能解析:选C.温度相同分子平均动能相等,但分子的总动能还与分子数目有关,氢气分子数多,故氢气的分子总动能大;当温度相同时,每个分子动能未必相等.3.(2011年济南高二检测)教室内的气温会受到室外气温的影响,如果教室内上午10时的温度为15 ℃,下午2时的温度为25 ℃,假设大气压强无变化,则下午2时与上午10时相比较,房间内的()A.空气分子密集程度增大B.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空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D.空气质量增大解析:选B.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平均每个分子对器壁的冲力将变大,但气压并未改变,可见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一定减小,故A、D项错误,B项正确;温度升高,并不是所有空气分子的速度都增大,C项错误.4.对于气体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的分子的碰撞虽然十分频繁但同一时刻,每个分子的速率都相等B.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的分子速率一般不等,但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数目相对较少C.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的分子做杂乱无章的运动可能会出现某一时刻所有分子都朝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D.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其中某10个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减少解析:选BD.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分子碰撞十分频繁,单个分子运动杂乱无章,速率不等,但大量分子的运动遵守统计规律,速率大和速率小的分子数目相对较少,向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目相等,A、C错,B对;温度升高时,大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对个别或少量(如10个)分子的动能有可能减少,D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时,气体压强不一定增大B.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其体积也增大C.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产生的D.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解析:选A.根据改变压强的途径知: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时,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加,而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增加、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故气体压强不一定增大,即A选项正确;同理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必使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即其体积必减小,故B选项错误;又气体的压强是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产生的,与分子间的斥力和分子是否处于失重状态无关,即C、D选项错误.6.A、B两容器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氦气,已知A中氦气的温度高于B中氦气的温度,但压强低于B中氦气的压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中氦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比B中氦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大B.A中每个氦气分子的动能一定比B中每个氦气分子的动能大C.A中动能大的氦气分子数一定大于B中动能大的氦气分子数D.A中氦气分子的热运动一定比B中氦气分子的热运动剧烈解析:选B.由于A中氦气的温度高于B中氦气的温度,则A中氦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比B中氦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但并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大,A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从统计规律看,温度越高,动能大的分子数越多,C说法正确;温度越高表明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D说法正确.7.如图2-2-7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沿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0.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2-7A.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B.乙分子在P点(x=x2)时,其动能为E0C.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D.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x1解析:选BD.分子处于r0位置时所受分子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此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的动能最大,总能量保持不变.由图可知x2位置即是r0位置,此时加速度为零,A错;x=x2位置,势能为-E0,因总能量为零则动能为E0,B项正确;在Q点,E p=0,但分子力不为零,分子并非处于平衡状态,C项错;在乙分子沿x轴向甲分子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即分子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Q点分子的速度刚好减为零,此时由于分子斥力作用,乙分子再远离甲分子返回,即乙分子运动的范围为x≥x1,D项正确.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B.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的分子平均速率相同C.温度相同时,只有同种物质的分子平均动能才相同D.温度升高时,物体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一定增大答案:A9.关于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的动能与分子的势能的和叫做这个分子的内能B.物体的分子势能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C.物体的速度增大时,物体的内能增大D.物体的动能减小时,物体的温度可能升高解析:选D.分子具有热运动的动能,同时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分子势能,所有分子的这两种能量的总和,组成物体的内能.内能是物体具有的宏观物理量,而对单个分子来说,不存在分子内能的概念.分子势能与温度无关,由分子力做功决定,与分子间距有关,所以宏观上表现为与体积有关.物体的速度增大时,物体的动能增大,这里的动能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能中的动能,而不是分子的动能.10.(2011年湛江调研)对于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热后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降低温度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分子势能没有变化B.受热后物体膨胀,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大,收缩后,体积减小,分子势能减小,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会改变C.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体积增大,分子势能也增大,遇冷收缩,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减小;体积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D.受热膨胀,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势能也增大;遇冷收缩,分子平均动能减小,但分子势能增大解析:选C.物体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增大;遇冷后温度降低,体积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减小.二、非选择题11.从宏观上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或温度不变体积减小都会使压强增大,从微观上看,这两种情况有没有什么区别?解析:因为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是由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气体的温度决定的.体积不变时,虽然分子的密集程度不变,但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运动加剧,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分子撞击器壁的作用力增大,故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减小时,虽然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变,分子对容器的撞击力不变,但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的分子数增多,故压强增大,所以这两种情况在微观上是有区别的.答案:见解析12.重1000 kg的气锤从2.5 m高处落下,打在质量为200 kg的铁块上,要使铁块的温度升高40 ℃,气锤至少应落下多少次?设气锤撞击铁块时60%的机械能损失用来升高铁块的温度[取g=10 m/s2,铁的比热容c=0.462×103 J/(kg·℃)].解析:气锤从2.5 m高处下落到铁块上损失的机械能:ΔE=mgh=1000×10×2.5 J=2.5×104 J.气锤撞击铁块后用来升高铁块温度的能量为:Wη=ΔE×60%=1.5×104 J.使铁块温度升高40 ℃所需的热量Q=cmΔt=0.462×103×200×40 J=3.696×106 J.设气锤应下落n次,才能使铁块温度升高40 ℃,则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得n·Wη=Q.所以n=QWη=3.696×1061.5×104=247.答案:247。
第四章综合检测(A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1.关于真空冶炼和电熨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只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B.它们都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涡流工作的C.前者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涡流及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后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D.前者利用的是变化的电流,后者利用的是恒定的电流答案 C解析真空冶炼是利用涡流及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电熨斗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所以真空冶炼需要变化的交流电产生变化的磁场,电熨斗可用直流电也可用交流电,应选C。
2.如图所示,无限大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A图中线圈在纸面内由小变大(由图中实线矩形变成虚线矩形),B图中线圈正绕a点在平面内旋转,C图与D图中线圈正绕OO′轴转动,则线圈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答案 B解析选项A中线圈面积S变化,选项C、D中线圈面积与磁感应强度B的夹角变化,都会导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而产生感应电流;选项B中,B、S及两者夹角均不变,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故选B。
3.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金属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Blv的是( )A.乙和丁B.甲、乙、丁C.甲、乙、丙、丁D.只有乙答案 B解析甲、乙、丁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均为l,丙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为l′=l sinθ,则E′=Bl′v sinθ,故B正确。
4.[2015·山东高考]如图甲,R0为定值电阻,两金属圆环固定在同一绝缘平面内。
左端连接在一周期为T0的正弦交流电源上,经二极管整流后,通过R0的电流i始终向左,其大小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
规定内圆环a端电势高于b端时,a、b间的电压u ab为正,下列u ab -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 C解析由安培定则知:0~0.25 T0,圆环内的磁场垂直纸面向里逐渐增大,由楞次定律知,若圆环闭合,感应电流是逆时针方向,逐渐减小至0;0.25T~0.5T,圆环内的磁场垂直纸面向里逐渐减小,由楞次定律知,若圆环闭合,感应电流是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大。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全册知能训练目录第1章1.1知能优化训练第1章1.2.1第一课时知能优化训练第1章1.2.1第二课时知能优化训练第1章1.2.2第一课时知能优化训练第1章1.2.2第二课时知能优化训练第1章1.3.1知能优化训练第1章1.3.2知能优化训练第2章2.1.1知能优化训练第2章2.1.2知能优化训练第2章2.2.1知能优化训练第2章2.2.2知能优化训练第2章2.2.3知能优化训练第2章2.3.1知能优化训练第2章2.3.2知能优化训练第2章2.4知能优化训练第3章3.1知能优化训练第3章3.2知能优化训练1.从A 地到B 地要经过C 地和D 地,从A 地到C 地有3条路,从C 地到D 地有2条路,从D 地到B 地有4条路,则从A 地到B 地不同走法的种数是( )A .3+2+4=9B .1C .3×2×4=24D .1+1+1=3解析:选C.由题意从A 地到B 地需过C 、D 两地,实际就是分三步完成任务,用乘法原理.2.某学生去书店,发现3本好书,决定至少买其中一本,则购买方式共有( )A .3种B .6种C .7种D .9种解析:选C.分3类:买1本书,买2本书和买3本书,各类的购买方式依次有3种、3种和1种,故购买方式共有3+3+1=7(种).3.(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13B.12C.23D.34解析:选A.甲、乙两位同学参加3个小组的所有可能性有3×3=9(种),其中甲、乙两人参加同一个小组的情况有3(种).故甲、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P =39=13. 4.将3封信投入6个信箱内,不同的投法有________种.解析:第1封信有6种投法,第2、第3封信也分别有6种投法,因此共有6×6×6=216种投法.答案:216一、选择题1.现有4件不同款式的上衣和3条不同颜色的长裤,如果一条长裤与一件上衣配成一套,则不同的配法种数为( )A .7B .12C .64D .81解析:选B.要完成配套,分两步:第1步,选上衣,从4件上衣中任选一件,有4种不同选法;第2步,选长裤,从3条长裤中任选一条,有3种不同选法.故共有4×3=12种不同的配法.2.从A 地到B 地,可乘汽车、火车、轮船三种交通工具,如果一天内汽车发3次,火车发4次,轮船发2次,那么一天内乘坐这三种交通工具的不同走法为( )A .1+1+1=3B .3+4+2=9C .3×4×2=24D .以上都不对答案:B3.十字路口来往的车辆,如果不允许回头,共有不同的行车路线( )A .24种B .16种C .12种D .10种解析:选C.完成该任务可分为四类,从每一个方向入口都可作为一类,如图:从第1个入口进入时,有3种行车路线;同理,从第2个,第3个,第4个入口进入时,都分别有3种行车路线,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得共有3+3+3+3=12种不同的行车路线,故选C.4.从集合{0,1,2,3,4,5,6}中任取两个互不相等的数a,b组成复数a+b i,其中虚数有() A.30个B.42个C.36个D.35个解析:选C.第一步取b的数,有6种方法,第二步取a的数,也有6种方法,根据乘法计数原理,共有6×6=36种方法.5.从集合{1,2,3,4,5}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作为直线Ax+By=0的系数,则形成不同的直线最多有()A.18条B.20条C.25条D.10条解析:选A.第一步取A的值,有5种取法,第二步取B的值有4种取法,其中当A=1,B=2时,与A=2,B=4时是相同的;当A=2,B=1时,与A=4,B=2时是相同的,故共有5×4-2=18(条).6.用1,2,3三个数字组成一个四位数,规定这三个数必须全部使用,且同一数字不能相邻出现,这样的四位数有()A.36个B.18个C.9个D.6个解析:选B.分3步完成,1,2,3这三个数中必有某一个数字被使用2次.第1步,确定哪一个数字被使用2次,有3种方法;第2步,把这2个相同的数字排在四位数不相邻的两个位置上有3种方法;第3步,将余下的2个数字排在四位数余下的两个位置上,有2种方法.故有3×3×2=18个不同的四位数.二、填空题7.加工某个零件分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有5人,第二道工序有6人,第三道工序有4人,从中选3人每人做一道工序,则选法有________种.解析:选第一、第二、第三道工序各一人的方法数依次为5、6、4,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选法总数为N=5×6×4=120.答案:1208.如图是某校的校园设施平面图,现用不同的颜色作为各区域的底色,为了便于区分,要求相邻区域不能使用同一种颜色.若有6种不同的颜色可选,则有________种不同的着色方案.解析:操场可从6种颜色中任选1种着色;餐厅可从剩下的5种颜色中任选1种着色;宿舍区和操场、餐厅颜色都不能相同,故可从其余的4种颜色中任选1种着色;教学区和宿舍区、餐厅的颜色都不能相同,故可从其余的4种颜色中任选1种着色.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6×5×4×4=480种着色方案.答案:4809.从1,2,3,4,7,9六个数中,任取两个数作对数的底数和真数,则所有不同的对数的值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1)当取1时,1只能为真数,此时对数的值为0.(2)不取1时,分两步:①取底数,5种;②取真数,4种.其中log23=log49,log32=log94,log24=log39,log42=log93,∴N=1+5×4-4=17.答案:17三、解答题10.8张卡片上写着0,1,2,…,7共8个数字,取其中的三张卡片排放在一起,可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解:先排放百位,从1,2,…,7共7个数中选一个有7种选法;再排十位,从除去百位的数外,剩余的7个数(包括0)中选一个,有7种选法;最后排个位,从除前两步选出的数外,剩余的6个数中选一个,有6种选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可以组成7×7×6=294个不同的三位数.11.从黄瓜、白菜、油菜、扁豆4种蔬菜品种中选出3种,分别种在不同土质的三块土地上,其中黄瓜必须种植,求有多少种不同的种植方法?解:若黄瓜种在第一块土地上,则有3×2×1=6种不同种植方法.同理,黄瓜种在第二块、第三块土地上,均有3×2×1=6(种).故不同的种植方法共有6×3=18(种).12.某校学生会由高一年级5人,高二年级6人,高三年级4人组成.(1)选其中一人为学生会主席,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若每年级选1人为校学生会常委成员,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3)若要选出不同年级的两人分别参加市里组织的两项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解:(1)分三类:第一类,从高一年级选一人,有5种选择;第二类,从高二年级选一人,有6种选择;第三类,从高三年级选一人,有4种选择.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5+6+4=15种选法.(2)分三步完成:第一步,从高一年级选一人,有5种选择;第二步,从高二年级选一人,有6种选择;第三步,从高三年级选一人,有4种选择.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5×6×4=120种选法.(3)分三类:高一、高二各一人,共有5×6=30种选法;高一、高三各一人,共有5×4=20种选法;高二、高三各一人,共有6×4=24种选法;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30+20+24=74种选法.1.用1,2,3,4,5这5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共有()A.30个B.36个C.40个D.60个解析:选B.分2步完成:个位必为奇数,有A13种选法;从余下的4个数中任选2个排在三位数的百位、十位上,有A24种选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A13×A24=36个无重复数字的三位奇数.2.6人站成一排,甲、乙、丙3个人不能都站在一起的排法种数为()A.720 B.144C.576 D.684解析:选C.(间接法)甲、乙、丙三人在一起的排法种数为A44×A33;不考虑任何限制,6人的全排列有A66.∴符合题意的排法种数为:A66-A44×A33=576.3.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两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那么不同插法种数为()A.42 B.30C.20 D.12解析:选A.分两类:①两个新节目相邻的插法有6A22种;②两个新节目不相邻的插法有A26种.故N=6×2+6×5=42.4.将红、黄、蓝、白、黑5种颜色的小球,分别放入红、黄、蓝、白、黑5种颜色的小口袋中,若不允有空袋,且红口袋中不能装入红球,则有______种不同的放法.解析:先装红球,且每袋一球,所以有A14×A44=96(种).答案:96一、选择题1.高三(1)班需要安排毕业晚会的4个音乐节目,2个舞蹈节目和1个曲艺节目的演出顺序,要求两个舞蹈节目不连排,则不同排法的种数是()A.1800 B.3600C.4320 D.5040解析:选B.利用插空法,先将4个音乐节目和1个曲艺节目全排列有A55种,然后从6个空中选出2个空将舞蹈节目全排列有A26种,所以共有A55A26=3600(种).故选B.2.某省有关部门从6人中选4人分别到A、B、C、D四个地区调研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形势,要求每个地区只有一人,每人只去一个地区,且这6人中甲、乙两人不去A地区,则不同的安排方案有()A.300种B.240种C.144种D.96种解析:选B.A地区有A14种方法,其余地区有A35种方法,共有A14A35=240(种).3.用数字1,2,3,4,5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并且比20000大的五位偶数共有() A.48个B.36个C.24个D.18个解析:选B.个位数字是2的有3A33=18(个),个位数字是4的有3A33=18(个),所以共有36个.4.8名学生和2位老师站成一排合影,2位老师不相邻的排法种数为()A.A88A29B.A88A210C.A88A27D.A88A26解析:选A.运用插空法,8名学生间共有9个空隙(加上边上空隙),先把老师排在9个空隙中,有A29种排法,再把8名学生排列,有A88种排法,共有A88×A29种排法.5.五名男生与两名女生排成一排照相,如果男生甲必须站在中间,两名女生必须相邻,符合条件的排法共有()A.48种B.192种C.240种D.288种解析:选B.(用排除法)将两名女生看作1人,与四名男生一起排队,有A55种排法,而女生可互换位置,所以共有A55×A22种排法,男生甲插入中间位置,只有一种插法;而4男2女排列中2名女生恰在中间的排法共有A22×A44(种),这时男生甲若插入中间位置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排列总数为A55×A22-A44×A22=192.6.由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1、2都不与5相邻的五位数的个数是() A.36 B.32C.28 D.24解析:选A.分类:①若5在首位或末位,共有2A12×A33=24(个);②若5在中间三位,共有A13×A22×A22=12(个).故共有24+12=36(个).二、填空题7.5人站成一排,甲必须站在排头或排尾的不同站法有________种.解析:2A44=48.答案:488.3个人坐8个位置,要求每人的左右都有空位,则有________种坐法.解析:第一步:摆5个空位置,○○○○○;第二步:3个人带上凳子插入5个位置之间的四个空,有A34=24(种),故有24种不同坐法.答案:249.5名大人要带两个小孩排队上山,小孩不排在一起也不排在头、尾,则共有________种排法(用数字作答).解析:先让5名大人全排列有A55种排法,两个小孩再依条件插空有A24种方法,故共有A55A24=1440种排法.答案:1440三、解答题10.7名班委中有A、B、C三人,有7种不同的职务,现对7名班委进行职务具体分工.(1)若正、副班长两职只能从A、B、C三人中选两人担任,有多少种分工方案?(2)若正、副班长两职至少要选A、B、C三人中的一人担任,有多少种分工方案?解:(1)先排正、副班长有A23种方法,再安排其余职务有A55种方法,依分步计数原理,共有A23A55=720种分工方案.(2)7人中任意分工方案有A77种,A、B、C三人中无一人任正、副班长的分工方案有A24 A55种,因此A、B、C三人中至少有一人任正、副班长的方案有A77-A24A55=3600(种).11.用0,1,2,3,4,5这六个数字:(1)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2)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为5的倍数的五位数?(3)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比1325大的四位数?解:(1)符合要求的四位偶数可分为三类:第一类:0在个位时,有A 35个;第二类:2在个位时,首位从1,3,4,5中选定1个有A 14种,十位和百位从余下的数字中选,有A 24种,于是有A 14×A 24(个);第三类:4在个位时,与第二类同理,也有A 14×A 24(个).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得:共有A 35+2A 14×A 24=156(个).(2)为5的倍数的五位数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个位上为0的五位数有A 45个;第二类:个位上为5的五位数有A 14×A 34(个),故满足条件的五位数共有A 45+A 14×A 34=216(个).(3)比1325大的四位数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形如2,3 ,4 ,5 ,共有A 14×A 35(个);第二类:形如14 ,15 ,共有A 12×A 24(个); 第三类:形如134 ,135 ,共有A 12×A 13(个).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得,比1325大的四位数共有:A 14×A 35+A 12×A 24+A 12×A 13=270(个).12.7名师生站成一排照相留念,其中老师1人,男学生4人,女学生2人,在下列情况下,各有多少种不同站法?(1)两名女生必须相邻而站;(2)4名男生互不相邻;(3)若4名男生身高都不等,按从高到低的顺序站;(4)老师不站中间,女生不站两端.解:(1)2名女生站在一起有站法A 22种,视为一种元素与其余5人全排,有A 66种排法,所以有不同站法A 22×A 66=1440(种).(2)先站老师和女生,有站法A 33种,再在老师和女生站位的间隔(含两端)处插入男生,每空一人,则插入方法A 44种,所以共有不同站法A 33×A 44=144(种).(3)7人全排列中,4名男生不考虑身高顺序的站法有A 44种,而由高到低有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的不同,所以共有不同站法2×A 77A 44=420(种). (4)中间和两侧是特殊位置,可分类求解如下:①老师站在两侧之一,另一侧由男生站,有A 12×A 14×A 55种站法;②两侧全由男生站,老师站除两侧和正中的另外4个位置之一,有A 14×A 24×A 44种站法,所以共有不同站法A 12×A 14×A 55+A 14×A 24×A 44=960+1152=2112(种).1.5A35+4A24=()A.107B.323C.320 D.348解析:选D.原式=5×5×4×3+4×4×3=348.2.4×5×6×…·(n-1)·n等于()A.A4n B.A n-4nC.n!-4! D.A n-3n解析:选D.原式可写成n·(n-1)·…×6×5×4,故选D.3.6名学生排成两排,每排3人,则不同的排法种数为()A.36 B.120C.720 D.240解析:选C.排法种数为A66=720.4.下列问题属于排列问题的是________.①从10个人中选2人分别去种树和扫地;②从10个人中选2人去扫地;③从班上30名男生中选出5人组成一个篮球队;④从数字5,6,7,8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作幂运算.解析:①选出的2人有不同的劳动内容,相当于有顺序.②选出的2人劳动内容相同,无顺序.③5人一组无顺序.④选出的两个数作为底数或指数其结果不同,有顺序.答案:①④一、选择题1.甲、乙、丙三地客运站,需要准备在甲、乙、丙三地之间运行的车票种数是() A.1 B.2C.3 D.6解析:选D.A23=6.2.已知A2n+1-A2n=10,则n的值为()A.4 B.5C.6 D.7解析:选B.由A2n+1-A2n=10,得(n+1)n-n(n-1)=10,解得n=5.3.从5本不同的书中选两本送给2名同学,每人一本,则不同的送法种数是() A.5 B.10C.20 D.60解析:选C.A25=20.4.将3张不同的电影票分给10人中的3人,每人一张,则不同的分法种数是() A.2160 B.720C.240 D.120解析:选B.A310=10×9×8=720.5.某段铁路所有车站共发行132种普通车票,那么这段铁路共有车站数是()A.8 B.12C.16 D.24解析:选B.设车站数为n,则A2n=132,n(n-1)=132,∴n =12.6.S =1!+2!+3!+…+99!,则S 的个位数字为( )A .0B .3C .5D .7解析:选B.∵1!=1,2!=2,3!=6,4!=24,5!=120,6!=720,…∴S =1!+2!+3!+…+99!的个位数字是3.二、填空题7.若A m 10=10×9×…×5,则m =________.解析:10-m +1=5,得m =6.答案:68.A n +32n +A n +14=________.解析:由⎩⎪⎨⎪⎧ n +3≤2n ,n +1≤4,n ∈N *,得n =3, ∴A n +32n +A n +14=6!+4!=744. 答案:7449.甲、乙、丙、丁四人轮读同一本书,则甲首先读的安排方法有________种. 解析:甲在首位,相当于乙、丙、丁全排,即3!=3×2×1=6.答案:6三、解答题10.解不等式:A x 9>6A x -29.解:原不等式可化为9!(9-x )!>6·9!(9-x +2)!, 其中2≤x ≤9,x ∈N *,∴(11-x )(10-x )>6,即x 2-21x +104>0,∴(x -8)(x -13)>0,∴x <8或x >13.又∵2≤x ≤9,x ∈N *,∴2≤x <8,x ∈N *.故x =2,3,4,5,6,7.11.解方程3A x 8=4A x -19.解:由3A x 8=4A x -19得3×8!(8-x )!=4×9!(10-x )!. ∴3×8!(8-x )!=4×9×8!(10-x )(9-x )(8-x )!. 化简得:x 2-19x +78=0,解得x 1=6,x 2=13.∵x ≤8,且x -1≤9,∴原方程的解是x =6.12.判断下列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1)北京、上海、天津三个民航站之间的直达航线的飞机票的价格(假设来回的票价相同);(2)选2个小组分别去植树和种菜;(3)选2个小组去种菜;(4)选10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5)选3个人分别担任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6)某班40名学生在假期相互通信.解:(1)中票价只有三种,虽然机票是不同的,但票价是一样的,不存在顺序问题,所以不是排列问题;(2)植树和种菜是不同的,存在顺序问题,属于排列问题;(3)、(4)不存在顺序问题,不属于排列问题;(5)中每个人的职务不同,例如甲当班长或当学习委员是不同的,存在顺序问题,属于排列问题;(6)A给B写信与B给A写信是不同的,所以存在着顺序问题,属于排列问题.所以在上述各题中(2)、(5)、(6)属于排列问题.1.编号为1、2、3、4、5、6、7的七盏路灯,晚上用时只亮三盏灯,且任意两盏亮灯不相邻,则不同的开灯方案有( )A .60种B .20种C .10种D .8种解析:选C.四盏熄灭的灯产生的5个空档中放入3盏亮灯,即C 35=10.2.某中学要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4人参加公益劳动,若男生甲和女生乙不能同时参加,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A .25种B .35种C .820种D .840种解析:选A.分3类完成:男生甲参加,女生乙不参加,有C 35种选法;男生甲不参加,女生乙参加,有C 35种选法;两人都不参加,有C 45种选法.所以共有2C 35+C 45=25(种)不同的选派方案.3.(2010年高考大纲全国卷Ⅰ)某校开设A 类选修课3门,B 类选修课4门,一位同学从中共选3门.若要求两类课程中各至少选一门,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A .30种B .35种C .42种D .48种解析:选A.法一:可分两种互斥情况:A 类选1门,B 类选2门或A 类选2门,B 类选1门,共有C 13C 24+C 23C 14=18+12=30种选法.法二:总共有C 37=35种选法,减去只选A 类的C 33=1(种),再减去只选B 类的C 34=4(种),故有30种选法.4.(2011年高考江苏卷)从1,2,3,4这四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两个数,则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两倍的概率是________.解析:从1,2,3,4中任取两个数的组合个数为C 24=6,满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两倍的组合为{1,2},{2,4},故P =26=13.答案:13一、选择题1.9名会员分成三组讨论问题,每组3人,共有不同的分组方法种数为( )A .C 39C 36B .A 39A 36C.C 39C 36A 33 D .A 39A 36A 33 解析:选C.此为平均分组问题,要在分组后除以三组的排列数A 33.2.5本不同的书全部分给4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1本,不同的分法种数有( ) A .480 B .240 C .120 D .96 解析:选B.先把5本书中两本捆起来,再分成4份即可,∴分法数为C 25A 44=240.3.某班级要从4名男生、2名女生中选派4人参加某次社区服务,如果要求至少有1名女生,那么不同的选派方案种数为( )A .14B .24C .28D .48解析:选A.6人中选4人的方案有C 46=15(种),没有女生的方案只有一种,所以满足要求的方案总数有14种.4.已知圆上9个点,每两点连一线段,所有线段在圆内的交点有( ) A .36个 B .72个 C .63个 D .126个解析:选D.此题可化归为:圆上9个点可组成多少个四边形,每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即为所求,所以,交点有C 49=126(个).5.(2010年高考大纲全国卷Ⅱ)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放法共有( )A .12种B .18种C .36种D .54种解析:选B.先将1,2捆绑后放入信封中,有C 13种方法,再将剩余的4张卡片放入另外两个信封中,有C 24C 22种方法,所以共有C 13C 24C 22=18种方法.6.如图所示的四棱锥中,顶点为P ,从其他的顶点和各棱中点中取3个,使它们和点P 在同一平面内,不同的取法种数为( )A .40B .48C .56D .62解析:选C.满足要求的点的取法可分为3类:第1类,在四棱锥的每个侧面上除点P 外任取3点,有4C 35种取法; 第2类,在两个对角面上除点P 外任取3点,有2C 34种取法;第3类,过点P 的四条棱中,每一条棱上的两点和与这条棱异面的两条棱的中点也共面,有4C 12种取法.所以,满足题意的不同取法共有4C 35+2C 34+4C 12=56(种). 二、填空题7.在50件产品中有4件是次品,从中任意抽出5件,至少有三件是次品的抽法共有________种.解析:分两类,有4件次品的抽法为C 44C 146(种);有三件次品的抽法有C 34C 246(种),所以共有C 44C 146+C 34C 246=4186种不同的抽法.答案:41868.某运动队有5对老搭档运动员,现抽派4个运动员参加比赛,则这4人都不是老搭档的抽派方法数为________.解析:先抽取4对老搭档运动员,再从每对老搭档运动员中各抽1人,故有C 45C 12C 12C 12C 12=80(种). 答案:809.2011年3月10日是第六届世界肾脏日,某社区服务站将5位志愿者分成3组,其中两组各2人,另一组1人,分别去三个不同的社区宣传这届肾脏日的主题:“保护肾脏,拯救心脏”,不同的分配方案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解析:分配方案有C 25C 23C 11A 22×A 33=10×3×62=90(种). 答案:90三、解答题 10.四个不同的小球放入编号为1,2,3,4的四个盒子中,恰有一个空盒的放法有多少种? 解:恰有一个空盒,则另外三个盒子中小球数分别为1,1,2,实际上可转化为先将四个不同的小球分为三组,两组各1个,另一组2个,分组方法有C 14C 13C 22A 22(种),然后将这三组再加上一个空盒进行全排列,即共有C 14C 13C 22A 22·A 44=144(种). 11.要从7个班中选10人参加数学竞赛,每班至少1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解:法一:共分三类:第一类:一个班出4人,其余6个班各出1人,有C 17种;第二类:有2个班分别出2人,3人,其余5个班各出1人,有A 27种;第三类:有3个班各出2人,其余4个班各出1人,有C 37种,故共有C 17+A 27+C 37=84(种).法二:将10人看成10个元素,这样元素之间共有9个空(两端不计),从这9个空中任选6个(即这6个位置放入隔板,将其分为七部分),有C 69=84种放法.故共有84种不同的选法.12.如图,在以AB 为直径的半圆周上,有异于A 、B 的六个点C 1、C 2、C 3、C 4、C 5、C 6,直径AB 上有异于A 、B 的四个点D 1、D 2、D 3、D 4.(1)以这10个点中的3个点为顶点作三角形可作出多少个?其中含C 1点的有多少个? (2)以图中的12个点(包括A 、B )中的4个点为顶点,可作出多少个四边形?解:(1)可分三种情况处理:①C 1、C 2、…、C 6这六个点任取三点可构成一个三角形;②C 1、C 2、…、C 6中任取一点,D 1、D 2、D 3、D 4中任取两点可构成一个三角形; ③C 1、C 2、…、C 6中任取两点,D 1、D 2、D 3、D 4中任取一点可构成一个三角形.∴C 36+C 16C 24+C 26C 14=116(个).其中含C 1点的三角形有C 25+C 15·C 14+C 24=36(个). (2)构成一个四边形,需要四个点,且无三点共线,∴共有C 46+C 36C 16+C 26C 26=360(个).1.计算C 28+C 38+C 29等于() A .120 B .240C .60D .480解析:选A.原式=C 39+C 29=C 310=120.2.若C 7n +1-C 7n =C 8n ,则n 等于( ) A .12 B .13 C .14 D .15解析:选C.C 7n +1-C 7n =C 8n ,即C 7n +1=C 8n +C 7n =C 8n +1,所以n +1=7+8,即n =14. 3.某校一年级有5个班,二年级有8个班,三年级有3个班,分年级举行班与班之间的篮球单循环赛,总共需进行比赛的场数是( )A .C 25+C 28+C 23B .C 25C 28C 23C .A 25+A 28+A 23 D .C 216解析:选A.分三类:一年级比赛的场数是C 25,二年级比赛的场数是C 28,三年级比赛的场数是C 23,再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求.4.把8名同学分成两组,一组5人学习电脑,一组3人做生物实验,则不同的安排方法有________种.解析:C 38=56. 答案:56一、选择题1.下面几个问题中属于组合问题的是( )①由1,2,3,4构成的双元素集合;②5个队进行单循环足球比赛的分组情况;③由1,2,3构成两位数的方法;④由1,2,3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两位数的方法.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①②④ 答案:C2.已知平面内A 、B 、C 、D 这4个点中任何3点均不共线,则由其中任意3个点为顶点的所有三角形的个数为( )A .3B .4C .12D .24解析:选B.C 34=4.3.C 03+C 14+C 25+C 36+…+C 1720的值为( ) A .C 321 B .C 320C .C 420 D .C 421 解析:选D.原式=()C 04+C 14+C 25+C 36+…+C 1720 =()C 15+C 25+C 36+…+C 1720=(C 26+C 36)+…+C 1720=C 1721=C 21-1721=C 421. 4.若A 3n =12C 2n ,则n 等于( ) A .8 B .5或6 C .3或4 D .4解析:选A.A 3n =n (n -1)(n -2),C 2n =12n (n -1),∴n (n -1)(n -2)=6n (n -1),又n ∈N *,且n ≥3.解得n =8.5.从6位同学中选出4位参加一个座谈会,要求张、王两人中至多有一个人参加,则不同选法的种数为( )A .9B .14C .12D .15解析:选A.法一:直接法:分两类,第一类张、王两人都不参加,有C 44=1种选法;第二类张、王两人只有1人参加,有C 12C 34=8种选法.故共有C 44+C 12×C 34=9种选法.法二:间接法:C 46-C 24=9(种).6.把三张游园票分给10个人中的3人,分法有( ) A .A 310种 B .C 310种C .C 310A 310种D .30种 解析:选B.三张票没区别,从10人中选3人即可,即C 310. 二、填空题7.若C 13n =C 7n ,则C 18n =________.解析:∵C 13n =C 7n ,∴13=n -7,∴n =20, ∴C 1820=C 220=190. 答案:1908.C 22+C 23+C 24+…+C 210=________. 解析:原式=C 33+C 23+C 24+…+C 210=C 34+C 24+…+C 210=C 35+C 25+…+C 210=C 311=165. 答案:1659.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4人担任奥运志愿者,若选出的4人中既有男生又有女生,则不同的选法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解析:(间接法)共有C 47-C 44=34种不同的选法. 答案:34 三、解答题10.若C 4n >C 6n ,求n 的取值集合. 解:∵C 4n >C 6n ,∴⎩⎪⎨⎪⎧C 4n >C 6n n ≥6⇒⎩⎨⎧n !4!(n -4)!>n !6!(n -6)!n ≥6⇒⎩⎨⎧ n 2-9n -10<0n ≥6⇒⎩⎨⎧-1<n <10,n ≥6.∵n ∈N *,∴n =6、7、8、9,∴n 的集合为{6,7,8,9}.11.要从6男4女中选出5人参加一项活动,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1)甲当选且乙不当选;(2)至少有1女且至多有3男当选.解:(1)甲当选且乙不当选,∴只需从余下的8人中任选4人,有C 48=70种选法.(2)至少有1女且至多有3男时,应分三类:第一类是3男2女,有C 36C 24种选法; 第二类是2男3女,有C 26C 34种选法; 第三类是1男4女,有C 16C 44种选法.由分类计数原理知,共有C 36C 24+C 26C 34+C 16C 44=186种选法. 12.现有10件产品,其中有2件次品,任意抽出3件检查. (1)正品A 被抽到有多少种不同的抽法? (2)恰有一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3)至少一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解:(1)C 29=9×82=36(种).(2)从2件次品中任取1件有C 12种方法,从8件正品中取2件有C 28种方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不同的抽法共有C 12×C 28=2×8×72=56(种). (3)法一:含1件次品的抽法有C 12C 28种,含2件次品的抽法有C 22×C 18种,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不同的抽法共有C 12×C 28+C 22×C 18=56+8=64(种).法二:从10件产品中任取3件的抽法为C 310种,不含次品的抽法有C 38种,所以至少1件次品的抽法为C 310-C 38=64(种).1.(x +2)6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是( ) A .20 B .40 C .80 D .160解析:选D.法一:设含x 3的为第r +1项,则T r +1=C r n x6-r ·2r,令6-r =3,得r =3,故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C 36×23=160.法二:根据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的特点:二项展开式每一项中所含的x 与2分得的次数和为6,则根据条件满足条件x 3的项按3与3分配即可,则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C 36×23=160.2.(2x -12x)6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A .20B .-20C .40D .-40解析:选B.由题知(2x -12x )6的通项为T r +1=(-1)r C r 626-2r x 6-2r,令6-2r =0得r =3,故常数项为(-1)3C 36=-20.3.1.056的计算结果精确到0.01的近似值是( ) A .1.23 B .1.24 C .1.33 D .1.34解析:选 D.1.056=(1+0.05)6=C 06+C 16×0.05+C 26×0.052+C 36×0.053+…=1+0.3+0.0375+0.0025+…≈1.34.4.(2011年高考浙江卷)设二项式⎝⎛⎭⎫x -a x 6(a >0)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是A ,常数项为B ,若B =4A ,则a 的值是________.解析:A =C 26(-a )2,B =C 46(-a )4, 由B =4A 知,4C 26(-a )2=C 46(-a )4,解得a =±2. 又∵a >0,∴a =2. 答案:2一、选择题1.在(1-x )5-(1-x )6的展开式中,含x 3的项的系数是( ) A .-5 B .5 C .-10 D .10解析:选D.(1-x )5中x 3的系数-C 35=-10,-(1-x )6中x 3的系数为-C 36·(-1)3=20,故(1-x )5-(1-x )6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10.2.(x -2y )10的展开式中x 6y 4项的系数是( ) A .840 B .-840 C .210 D .-210解析:选A.在通项公式T r +1=C r 10(-2y )r x10-r 中,令r =4,即得(x -2y )10的展开式中x 6y 4项的系数为C 410·(-2)4=840.3.(2010年高考陕西卷)⎝⎛⎭⎫x +ax 5(x ∈R )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10,则实数a 等于( ) A .-1 B.12 C .1D .2解析:选D.由二项式定理,得T r +1=C r 5x 5-r ·⎝⎛⎭⎫a x r =C r 5·x 5-2r ·a r ,∴5-2r =3,∴r =1,∴C 15·a =10,∴a =2.4.若C 1n x +C 2n x 2+…+C n n x n能被7整除,则x ,n 的值可能为( ) A .x =4,n =3 B .x =4,n =4 C .x =5,n =4 D .x =6,n =5解析:选C.由C 1n x +C 2n x 2+…+C n n x n =(1+x )n-1,分别将选项A 、B 、C 、D 代入检验知,仅有C 适合.5.⎝⎛⎭⎫x -13x 10的展开式中含x 的正整数指数幂的项数是( ) A .0 B .2 C .4 D .6解析:选B.T r +1=C r 10x 10-r 2·⎝⎛⎭⎫-13r ·x -r =C r 10⎝⎛⎭⎫-13r ·x 10-3r2.若是正整数指数幂,则有10-3r2为正整数,∴r 可以取0,2,∴项数为2.6.(1+2x )3(1-3x )5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是( ) A .-4 B .-2 C .2 D .4解析:选C.(1+2x )3(1-3x )5=(1+6x 12+12x +8x 32)·(1-5x 13+10x 23-10x +5x 43-x 53),x的系数是-10+12=2.二、填空题 7.⎝⎛⎭⎪⎫2-13x 6的展开式中的第四项是________.解析:T 4=C 3623⎝⎛⎭⎪⎫-13x 3=-160x .答案:-160x8.若(x +a )5的展开式中的第四项是10a 2(a 为大于0的常数),则x =________.解析:∵T 4=C 35(x )2·a 3=10x ·a 3. ∴10xa 3=10a 2(a >0),∴x =1a.答案:1a9.(2010年高考辽宁卷)(1+x +x 2)⎝⎛⎭⎫x -1x 6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____. 解析:(1+x +x 2)⎝⎛⎭⎫x -1x 6=(1+x +x 2)[ C 06x 6⎝⎛⎭⎫-1x 0+C 16x 5⎝⎛⎭⎫-1x 1+C 26x 4⎝⎛⎭⎫-1x 2+C 36x 3⎝⎛⎭⎫-1x 3。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7分,共63分。
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1.(2011·广东高考)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无关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E=,可见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有关,A错误;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磁通量的变快慢,而与磁通量的变大小无关,B错误,正确;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阻碍原磁场的变,当原磁场增大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其相反,D错误。
答案:2如图1所示,当直导线中电流不断增加时,A、B两轻导线圈的运动情况是( )A.A向左,B向右B.A向右,B向左图1 .均向左D.均向右解析:当电流I不断增加时,它的磁场不断增强,穿过A、B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增加,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受到的力将使导线圈向阻碍磁通量增加的方向运动,即导线圈要远离直导线,A向左、B向右运动。
答案:A3如图2所示,虚线上方空间有垂直线框平面的匀强磁场,直角扇形导线框绕垂直于线框平面的轴O 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
设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以逆时针为正,那么在图中能正确描述线框从图中所示位置开始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线框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情况的是( ) 图2图3解析:直角扇形导线框绕垂直于线框平面的轴O 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均匀增加,故产生的感应电流恒定,完全进入磁场后没有感应电流产生,由此就可判断A 对。
答案:A4.如图4所示,要使图中b 段直导线中有向右的电流,则导线cd 应( )图4A .向右加速运动B .向右减速运动 .向左加速运动 D .向左减速运动解析:由右手定则知当cd 向右运动时,与cd 相连的线圈中产生与b 方向相反的电流,当 cd 向左运动时,与cd 相连的线圈中产生与b 中方向相同的电流,且由I cd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修3-2第四章第7节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一、教材分析本节是选内容,它是又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有许多应用。
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或选讲,或指导生阅读。
涡流和自感现象以及许多现象一样,都有利弊两个方面。
教中应充分应用这些实例,培养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态度。
二、情分析生已经习了电路的基本常识以及电磁感应的相关规律,会判断回路是否会产生感应电流以及感应电流的方向,而且还掌握了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即已经会对自感现象的分析,但头脑中没有涡流这个概念而已,也没有意识到涡流现象,线圈本身也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习中对涡流现象的解释以及分析是生遇到的最大挑战。
三、教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涡流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涡流对我们有不利和有利的两方面,以及如何利用和防止。
3.知道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生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问题。
四、重点、难点教重点:1.涡流的概念及其应用。
2.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实例分析。
教难点: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实例分析。
五、教手段与策略通过演示实验,引导生观察现象、分析实验六、教用具:电机、变压器铁芯、演示涡流生热装置(可拆变压器)、电磁阻尼演示装置(示教电流表、微安表、弹簧、条形磁铁),电磁驱动演示装置(U形磁铁、能绕轴转动的铝框)。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出示电动机、变压器铁芯,引导生仔细观察其铁芯有什么特点?生:它们的铁芯都不是整块金属,而是由许多薄片叠合而成的。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用一个整块的金属做铁心不是更省事儿?习了涡流的知识,同们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
(二)进行新课1、涡流教师:[演示1]涡流生热实验。
在可拆变压器的一字铁下面加一块厚约2 的铁板,铁板垂直于铁芯里磁感线的方向。
在原线圈接交流电。
几分钟后,让生摸摸铁芯和铁板,比较它们的温度,报告给全班同。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基础达标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6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为高频电磁炉的工作示意图,它是采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涡流加热的.电磁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波,完全被线圈底部的屏蔽层和顶板上的含铁质的锅所吸收,不会泄漏,对人体健康无危害.关于电磁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炉是利用变化的磁场在食物中产生涡流对食物加热的B.电磁炉是利用变化的磁场产生涡流,使含铁质的锅底迅速升温,进而对锅内食物加热的C.电磁炉是利用变化的磁场使食物中的极性水分子振动和旋转来对食物加热的D.电磁炉跟电炉一样是让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来对食物加热的【答案】B【解析】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通过含铁质的锅的底部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锅体温度升高后加热食物,故选项A、D错误,B正确;而选项C是微波炉的加热原理,C错误.2.(2018·北京名校二模)如图所示,将一个铝框放在蹄形磁铁的两个磁极间,铝框可以绕竖直轴线OO′自由转动.转动磁铁,会发现静止的铝框也会发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框与磁极转动方向相反B.铝框始终与磁极转动得一样快C.铝框是因为磁铁吸引铝质材料而转动的D.铝框是因为受到安培力而转动的【答案】D【解析】根据楞次定律可知,为阻碍磁通量增加,则导致铝框与磁铁转动方向相同,但快慢不一,故A、B 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铝框转动是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电流,使铝框内受到安培力而转动,故C错误,D正确.3.(2019·丽水校级三模)以下物理事实,描述正确的是( )A.在炼钢厂中,把熔化的钢水浇入圆柱形模子,模子沿圆柱的中心轴高速旋转,钢水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趋于周壁,形成无缝钢管B.在燃气灶中,安装有电子点火器,接通电子线路时产生高电压,通过高压放电来点燃气体,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往往做成球状C.有些合金如锰铜合金和镍铜合金,由于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D.为防止电表在运输过程中指针晃动角度过大,不能用导线将两接线柱连起来【答案】C【解析】在炼钢厂中,把熔化的钢水浇入圆柱形模子,模子沿圆柱的中心轴高速旋转,钢水由于受到由于离心作用趋于周壁,形成无缝钢管;但不能说是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故A错误;在燃气灶中,安装有电子点火器,接通电子线路时产生高电压,通过高压放电来点燃气体,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往往做成针形,故B错误;有些合金如锰铜合金和镍铜合金,由于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故C正确;为了防止电表在运输过程中指针晃动角度过大,在运输过程中应将两导线柱连起来,故D错误.4.如图所示,矩形线圈放置在水平薄木板上,有两块相同的蹄形磁铁,四个磁极之间的距离相等,当两块磁铁匀速向右通过线圈时,线圈仍静止不动,那么线圈受到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是( )A.先向左,后向右B.先向左、后向右、再向左C.一直向右D.一直向左【答案】D【解析】根据楞次定律的“阻碍变化”知“来拒去留”,当两磁铁靠近线圈时,线圈要阻碍其靠近,线圈有向右移动的趋势,受木板的摩擦力向左,当磁铁远离时,线圈要阻碍其远离,仍有向右移动的趋势,受木板的摩擦力方向仍是向左的,故选项D正确.5.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答案】AB【解析】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圆盘的半径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选项A 正确;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对磁针施加磁场力作用,导致磁针转动,选项B 正确;由于圆盘中心正上方悬挂小磁针,在圆盘转动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不变,选项C 错误;圆盘中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的电流的磁场,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出在中心方向竖直向下,其他位置关于中心对称,此磁场不会导致磁针转动,选项D 错误.6.(2019·武汉模拟)某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当送电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在邻近的受电线圈中就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充电器与用电装置间的能量传递.当送电线圈上的电流由端口1流入,由端口2流出,且电流逐渐增强.则( )A .送电线圈中轴线OO′上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B .送电线圈中轴线OO′上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右C .受电线圈对用电器供电,端口4为正极D .受电线圈对用电器供电,端口3为正极 【答案】AD【解析】送电线圈上的电流由端口1流入,由端口2流出,根据右手螺旋定则,那么送电线圈中轴线OO′上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故A 正确,B 错误;当送电线圈上的电流由端口1流入,由端口2流出,且电流逐渐增强,依据楞次定律,则受电线圈电流从4流进,由3流出,由于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因此端口3为正极,故C 错误,D 正确.二、非选择题7.电阻为R 的矩形线圈abcd,边长ab =L,ad =h,质量为m,自某一高度自由下落,通过一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场区域的宽度为h,如图所示.如果线圈恰好以恒定速度通过磁场,问导线中产生的焦耳热等于多少?【答案】2mgh【解析】方法一 直接用定义.设恒定速度为v,则产生焦耳热的时间t =2h v ,I =BLvR ,mg =BIL,所以Q=I 2Rt =BIL·2h=2mgh.方法二 用“功”衡量“能”.导线中产生的焦耳热等于线圈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即Q =|W 安|=BIL·2h=2mgh.方法三 用“能”衡量“能”.导线中产生的焦耳热等于线圈减少的重力势能,即Q =ΔE p 减=2mgh. 8.如图所示,质量m =100 g 的铝环,用细线悬挂起来,环中央距地面高度h =0.8 m,有一质量M =200 g 的小磁铁(长度可忽略),以10 m/s 的水平速度射入并穿过铝环,落地点距铝环原位置的水平距离为3.6 m,则磁铁与铝环发生相互作用时(小磁铁穿过铝环后的运动看作平抛运动):(1)铝环向哪边偏斜?(2)若铝环在磁铁穿过后速度为2 m/s,在磁铁穿过铝环的整个过程中,环中产生了多少电能?(g 取10 m/s 2)【答案】(1)铝环向右偏 (2)1.7 J【解析】(1)由楞次定律可知,当小磁铁向右运动时,铝环向右偏斜(阻碍相对运动). (2)由能量守恒可得:由磁铁穿过铝环飞行的水平距离可求出磁铁穿过后的速度v =x 2hg=9 m/sE 电=12Mv 20-12Mv 2-12mv′2=1.7 J.能力提升9.如图所示,一闭合金属圆环用绝缘细线挂于O 点,将圆环拉至某一位置并释放,圆环摆动过程中(环平面与磁场始终保持垂直)经过有界的水平匀强磁场区域,A 、B 为该磁场的竖直边界,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圆环向右穿过磁场后,还能摆至原来的高度B .在进入和离开磁场时,圆环中均有感应电流C .圆环进入磁场后,离最低点越近速度越大,感应电流也越大D .圆环最终将静止在最低点 【答案】B【解析】在圆环进入和穿出磁场的过程中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有感应电流产生,即圆环的机械能向电能转化,其机械能越来越小,上升的高度越来越低,选项A 错误,B 正确;但在环完全进入磁场后,不再产生感应电流,选项C 错误;最终圆环将不能摆出磁场,从此再无机械能向电能转化,其摆动的幅度不再变化,选项D 错误.10.(2019·泰州期末)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寸上的形貌,为了有效减弱外界震动对STM 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竖直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震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定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震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 )A B C D【答案】B【解析】当加恒定磁场后,紫铜薄板上下及左右振动时,导致穿过板的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磁场进而阻碍板的运动.而A 、D 选项,只能左右振动时,才有磁通量变化,上下振动,没有磁通量变化.C 项中上下及左右振动磁通量均不变,因此B 选项最有效.故B 正确,A 、C 、D 错误.11.如图所示,光滑弧形轨道和一足够长的光滑水平轨道相连,水平轨道上方有一足够长的金属杆,杆上挂有一光滑螺线管A.在弧形轨道上高为h 的地方,无初速释放一磁铁B(可视为质点),B 下滑至水平轨道时恰好沿螺线管A 的中心轴运动,设A 、B 的质量分别为M 、m,若最终A 、B 速度分别为v A 、v B .(1)螺线管A 将向哪个方向运动?(2)全过程中整个电路所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答案】(1)向右 (2) mgh -12Mv 2A -12mv 2B【解析】(1)磁铁B 向右运动时,螺线管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产生电磁驱动作用,使得螺线管A 向右运动.(2)全过程中,磁铁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A 、B 的动能和螺线管中的电能,所以有 mgh =12Mv 2A +12mv 2B +E 电即E 电=mgh -12Mv 2A -12mv 2B .1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有一半径r =10 cm 、电阻R =1 Ω、质量m =1 kg 的金属环,以速度v =10 m/s 向一有界磁场滑去.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B =0.5 T,从环刚进入磁场算起,到刚好有一半进入磁场时,圆环一共释放了32 J 的热量,求:(1)此时圆环中电流的瞬时功率; (2)此时圆环运动的加速度.【答案】(1)0.36 W (2)6×10-2m/s 2方向向左【解析】(1)设刚好有一半进入磁场时,圆环的速度为v′,由能量守恒可得12mv 2=Q +12mv′2此时圆环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为2r,圆环的感应电动势E =B·2r·v′ 而圆环此时的瞬时功率P =E 2R =(B·2r·v′)2R两式联立代入数据可得v′=6 m/s,P =0.36 W. (2)此时圆环在水平方向受向左的安培力F =BIL圆环的加速度为a =BIL m =B 2(2r )2v′mR =6×10-2 m/s 2,方向向左.。
第四章综合检测(A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1.关于真空冶炼和电熨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只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B.它们都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涡流工作的C.前者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涡流及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后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D.前者利用的是变化的电流,后者利用的是恒定的电流答案 C解析真空冶炼是利用涡流及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电熨斗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所以真空冶炼需要变化的交流电产生变化的磁场,电熨斗可用直流电也可用交流电,应选C。
2.如图所示,无限大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A图中线圈在纸面内由小变大(由图中实线矩形变成虚线矩形),B图中线圈正绕a点在平面内旋转,C图与D图中线圈正绕OO′轴转动,则线圈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答案 B解析选项A中线圈面积S变化,选项C、D中线圈面积与磁感应强度B的夹角变化,都会导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而产生感应电流;选项B中,B、S及两者夹角均不变,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故选B。
3.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金属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Blv的是( )A.乙和丁B.甲、乙、丁C.甲、乙、丙、丁D.只有乙答案 B解析甲、乙、丁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均为l,丙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为l′=l sinθ,则E′=Bl′v sinθ,故B正确。
4.[2015·山东高考]如图甲,R0为定值电阻,两金属圆环固定在同一绝缘平面内。
左端连接在一周期为T0的正弦交流电源上,经二极管整流后,通过R0的电流i始终向左,其大小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
规定内圆环a端电势高于b端时,a、b间的电压u ab为正,下列u ab -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 C解析由安培定则知:0~0.25 T0,圆环内的磁场垂直纸面向里逐渐增大,由楞次定律知,若圆环闭合,感应电流是逆时针方向,逐渐减小至0;0.25T~0.5T,圆环内的磁场垂直纸面向里逐渐减小,由楞次定律知,若圆环闭合,感应电流是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大。
1.关于物体的内能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解析:选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仅知道物体吸热或仅知道物体对外做功,内能的变化无法确定,故A、B错误.若物体吸热(Q>0),而对外做功(W<0),当满足条件Q +W=0时,ΔU=0,故C正确.若物体放热(Q<0),对外做功(W<0),则ΔU肯定小于零,即内能必减小,故D错误.2.(2011年广州高二检测)如图4-1-6所示,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团棉花放在厚玻璃筒的底部,当很快地向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的气体骤然变热,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图4-1-6A.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B.做功一定升高物体的温度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做功一定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解析:选C.迅速向下压活塞,实际上是在对玻璃气筒内的气体做功,由于是迅速向下压筒内的气体,做功时间极短,因此实验过程可认为是绝热过程(即Q=0).乙醚达到燃点而燃烧表明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2011年高考广东卷)如图4-1-7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图4-1-7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解析:选A.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减小,故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Q=0,内能的改变取决于做功,因外界对气体做功,故气体的内能增大,A正确,B、C、D错误.4.(2010年高考广东卷)图4-1-8是密闭的汽缸,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 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 J,缸内气体的()图4-1-8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 J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 J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 J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 J解析:选A.对一定质量的气体,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可知,ΔU=800 J+(-200 J)=600 J,ΔU为正表示内能增加了600 J,对气体来说,分子间距较大,分子势能为零,内能等于所有分子动能的和,内能增加,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温度升高,选项A正确.5.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4.2×105 J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了6×105 J的功,问:(1)物体的内能是增加还是减少?变化量是多少?(2)分子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3)分子的平均动能是增加还是减少?解析:(1)气体从外界吸热为:Q=4.2×105 J气体对外做功:W=-6×105 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6×105 J)+(4.2×105 J)=-1.8×105 JΔU为负,说明气体的内能减少了,气体内能减少了1.8×105J.(2)因为气体对外做功,所以气体的体积膨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了,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克服分子力做功,气体分子势能增加了.(3)因为气体内能减少,同时气体分子势能增加,说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少了.答案:见解析一、选择题1.“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这是因为()A.它不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B.它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C.它做功产生的热不符合热功当量D.暂时找不到合理的设计方案和理想材料解析:选B.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是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故B项正确.2.(2011年高考大纲全国卷)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解析:选AD.如果气体等温膨胀,则气体的内能不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A正确;当气体体积增大时,对外做功,若同时吸收热量,且吸收的热量大于或等于对外做功的数值时,内能不会减少,所以B错误;若气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也不一定增加,C错误;若外界对气体做功同时气体向外放出热量,且放出的热量多于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则气体内能减少,所以D正确.3.下列关于做功和热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是相同的B.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C.做功和热传递是对同一过程中的两种说法D.做功和热传递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解析:选 B.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本质不同,做功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或将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热传递是将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内能在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传递,且做功和热传递可以同时进行,故正确选项为B.4.一定质量的气体膨胀做功100 J,同时吸热30 J,则气体内能的增量为()A.130 J B.70 JC.-70 J D.-130 J解析:选C.气体膨胀做功W=-100 J,吸收热量Q=30 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W +Q=-100 J+30 J=-70 J.5.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8×104 J的功,气体的内能减少了1.2×105 J,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W=8×104 J,ΔU=1.2×105 J,Q=4×104 JB.W=8×104 J,ΔU=-1.2×105 J,Q=-2×105 JC.W=-8×104 J,ΔU=1.2×105 J,Q=2×105 JD.W=-8×104 J,ΔU=-1.2×105 J,Q=-4×104 J解析:选B.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符号法则,W=8×104 J,ΔU=-1.2×105 J,由ΔU=W +Q可求得:Q=-2.0×105 J,所以选项B正确.6.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能守恒B.能量正在消失C.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D.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总能量守恒解析:选D.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幅度越来越小,说明机械能在减少,故A项错误,C项错误,而减少的机械能通过摩擦转化成了内能,故B项错误,D项正确.7.一个带活塞汽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气体.若此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大而升高,则() A.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B.压缩气体,其温度必升高C.压缩气体,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其温度必不变D.压缩气体,同时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解析:选D.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物理方式.据Q+W=ΔU可知,气体既被压缩又吸热,则内能增加,温度必升高.8.如果将自行车内胎充气过足,又放在阳光下暴晒,车胎极易爆裂,关于这一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暴晒过程中内胎容积几乎不变)()A.车胎爆裂,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的结果B.在爆裂前的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剧,气体压强增大C.在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气体内能增加D.在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气体内能减少解析:选BD.爆裂前是一个等容变化,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在车胎爆裂的瞬间,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9.(2011年高考福建卷)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2.5×104 J,气体对外界做功1.0×104 J,则该理想气体的()A.温度降低,密度增大B.温度降低,密度减小C.温度升高,密度增大D.温度升高,密度减小解析:选D.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Q=2.5×104 J,W=-1.0×104 J可知ΔU大于零,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A、B错;气体对外做功,体积增大,密度减小,C错,D 对.10.(2011年冀州高二检测)一物理实验爱好者开展探究性课外活动研究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量间的变化关系.导热良好的汽缸开口向下,内有理想气体(即分子势能可忽略的气体),汽缸固定不动,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一温度计通过缸底小孔插入缸内,插口处密封良好,活塞下挂一个沙桶,沙桶装满沙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给沙桶底部钻一个小洞,细沙慢慢漏出,外部环境温度恒定,则()图4-1-9A .绳的拉力对沙桶做正功,所以气体对外界做功B .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计示数不变C .气体体积减小,同时从外界吸热D .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计示数增加解析:选 B.汽缸导热良好,细沙慢慢漏出,故活塞缓慢上升,有足够的时间与外界进行热交换,故温度不变,而压强变大.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而内能又不变,故向外界放热,B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1.(2011年杭州高二检测)水能不产生污染物,是一种清洁能源,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的尼亚加拉瀑布流量可达每秒6000 m 3,而且是一年四季流量稳定,瀑布落差50 m ,若利用这一资源发电,设其效率为50%,估算发电机的输出功率.(g 取10 m/s 2)解析:每秒钟流下的水的质量为:m =ρV =1×103×6000 kg =6×106 kg ,每秒钟水减少的机械能为:E =mgh =6×106×10×50 J =3×109 J ,设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P ,则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Eη=P ×1 s ,解得:P =3×109×50% W =1.5×109 W .答案:1.5×109 W12.(2011年南宁高二检测)爆米花酥脆可口、老少皆宜,是许多人喜爱的休闲零食,如图4-1-10为高压爆米花的装置原理图,玉米在铁质的密闭容器内被加热,封闭气体被加热成高温高压气体,当打开容器盖后,“嘭”的一声气体迅速膨胀,压强急剧减小,玉米粒就“爆炸”成了爆米花.设当地温度为t 1=27 ℃,大气压为p 0,已知密闭容器打开前的气体压强达到4p 0.试分析:图4-1-10(1)容器内的气体看做理想气体,求容器内气体的温度;(2)假定在一次打开的过程中,容器内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15 kJ ,并向外释放了20 kJ 的热量,容器内原有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解析:(1)根据查理定律:p 1T 1=p 2T 2p 1=p 0,T 1=300 K ,p 2=4p 0.整理得:T 2=1200 K ,t 2=927 ℃.(2)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得ΔU =-20-15 kJ =-35 kJ ,故内能减少35 kJ.答案:(1)927 ℃ (2)减少 35 kJ。
精 品 试 卷 推荐下载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4.7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同步练习(人教版选修3-2) 1.(2011年哈师大附中高二检测)下列应用与涡流有关的是( ) A.家用电磁炉 B.家用微波炉 C.真空冶炼炉 D.探雷器 解析:选ACD.家用电磁炉、真空冶炼炉、探雷器都是利用涡流工作,而家用微波炉是利用微波直接作用于食物.
图4-7-8 2.高频感应炉是用来熔化金属对其进行冶炼的,如图4-7-8所示为冶炼金属的高频感应炉的示意图,炉内放入被冶炼的金属,线圈通入高频交变电流,这时被冶炼的金属就能被熔化,这种冶炼方法速度快,温度易控制,并能避免有害杂质混入被炼金属中,因此适于冶炼特种金属.该炉的加热原理是( ) A.利用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焦耳热21世纪教育网 B.利用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 C.利用交变电流的交变磁场在炉内金属中产生的涡流 D.给线圈通电的同时,给炉内金属也通了电 解析:选C.高频感应炉的线圈通入高频交变电流时,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就能使金属中产生涡流,利用涡流的热效应加热进行冶炼.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图4-7-9 3.如图4-7-9所示,金属球(铜球)下端有通电的线圈,今把小球拉离平衡位置后释放,此后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不计空气阻力)( ) A.做等幅振动 B.做阻尼振动 C.振幅不断增大 D.无法判定 解析:选B.小球在通电线圈的磁场中运动,小球中产生涡流,故小球要受到安培力作用阻碍它与线圈的相对运动,做阻尼振动. 精 品 试 卷 推荐下载 图4-7-10 4.老师做了一个物理小实验让学生观察:一轻质横杆两侧各固定一金属环,横杆可绕中心点自由转动,老师拿一条形磁铁插向其中一个小环,后又取出插向另一个小环,如图4-7-10所示,同学们看到的现象是( ) A.磁铁插向左环,横杆发生转动 B.磁铁插向右环,横杆发生转动 C.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不发生转动 D.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发生转动 解析:选B.右环闭合,在此过程中可产生感应电流,环受安培力作用,横杆转动,左环不闭合,无感应电流,无以上现象,选B.
图4-7-11 5.如图4-7-11所示,光滑金属球从高h的曲面滚下,又沿曲面的另一侧上升,设金属球初速度为零,曲面光滑,则( ) A.若是匀强磁场,球滚上的高度小于h21世纪教育网 B.若是匀强磁场,球滚上的高度等于h C.若是非匀强磁场,球滚上的高度等于h D.若是非匀强磁场,球滚上的高度小于h 解析:选BD.若是匀强磁场,则穿过球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球中无涡流,机械能没有损失,故球滚上的高度等于h,选项A错B对;若是非匀强磁场,则穿过球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球中有涡流产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球滚上的高度小于h,选项C错D对.
一、选择题
图4-7-12 1.如图4-7-12所示,在一个绕有线圈的可拆变压器铁芯上分别放一小铁锅水和一玻璃杯水.给线圈通入电流,一段时间后,一个容器中水温升高,则通入的电流与水温升高的是( ) A.恒定直流、小铁锅 B.恒定直流、玻璃杯 C.变化的电流、小铁锅 D.变化的电流、玻璃杯 解析:选C.通入恒定直流时,所产生的磁场不变,不会产生感应电流,通入变化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发生变化,在空间产生感生电场,铁锅是导体,感生电场在导体内产生涡流,电能转化为内能,使水温升高;涡流是由变化的磁场在导体内产生的,所以玻璃杯中的水不会升温. 2.变压器的铁芯是利用薄硅钢片叠压而成的,而不是采用一整块硅钢,这是为了( ) A.增大涡流,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B.减小涡流,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C.增大铁芯中的电阻,以产生更多的热量 D.增大铁芯中的电阻,以减少发热量 解析:选BD.不使用整块硅钢而采用很薄的硅钢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铁芯中的电阻,来减少电能转化成铁芯的内能,提高效率,是防止涡流而采取的措施. 精 品 试 卷 推荐下载 图4-7-1321世纪教育网 3.(2011年合肥高二检测)如图4-7-1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固定一条形磁铁,有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磁铁方向运动,如果发现小球做减速运动,则小球的材料可能是( ) A.铁 B.木 C.铝 D.塑料21世纪教育网 解析:选C.木球、塑料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将做匀速运动,B、D错误;铁球受磁铁的吸引在光滑水平面上将做加速运动,A错误;铝球受电磁阻尼作用在光滑水平面上将做减速运动,C正确.
图4-7-14 4.某磁场磁感线如图4-7-14所示,有铜圆板自图示A位置落至B位置,在下落过程中,自上向下看,圆板中的涡电流方向是( ) A.始终顺时针 B.始终逆时针 C.先顺时针再逆时针 D.先逆时针再顺时针 解析:选C.把圆板从A至B的全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处理:第一阶段是圆板自A位置下落到具有最大磁通量的位置O,此过程中穿过圆板磁通量的磁场方向向上且不断增大.由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自上向下看)是顺时针的;第二阶段是圆板从具有最大磁通量位置O落到B位置,此过程穿过圆板磁通量的磁场方向向上且不断减小,由楞次定律判得感应电流方向(自上向下看)是逆时针的.
图4-7-1521世纪教育网 5.如图4-7-15所示,挂在弹簧下端的条形磁铁在闭合线圈内振动,如果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铁的振幅不变 B.磁铁做阻尼振动 C.线圈中产生方向不变的电流 D.线圈中产生方向变化的电流 解析:选BD.尽管不知道条形磁铁的下端是N极还是S极,但是,在条形磁铁上下振动的过程中,周期性地靠近(或远离)闭合线圈,使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可知,闭合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必然阻碍条形磁铁的振动,使其机械能不断减小,从而做阻尼振动;同时由于条形磁铁在靠近线圈和远离线圈时,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方向不变,但磁通量的增减情况刚好相反.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不断地做周期性变化,即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是方向变化的电流.
图4-7-16 6.如图4-7-16所示,矩形线圈放置在水平薄木板上,有两块相同的蹄形磁铁,四个磁极之间的距离相等,当两块磁铁匀速向右通过线圈时,线圈仍静止不动,那么线圈受到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是( ) A.先向左,后向右 B.先向左、后向右、再向左 精 品 试 卷 推荐下载 C.一直向右 D.一直向左 解析:选D.当两块磁铁匀速向右通过线圈时,线圈内产生感应电流,线圈受到的安培力阻碍线圈相对磁铁的向左运动,故线圈有相对木板向右运动的趋势,故受到的静摩擦力总是向左.选项D正确,A、B、C错误.
图4-7-17 7.如图4-7-17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铝球以一定的初速度通过有界匀强磁场,则从球开始进入磁场到完全穿出磁场过程中(磁场宽度大于金属球的直径),小球( ) A.整个过程都做匀速运动 B.进入磁场过程中球做减速运动,穿出过程中球做加速运动 C.整个过程都做匀减速运动 D.穿出时的速度一定小于初速度 解析:选D.小球的运动主要研究两个阶段:一是球进入磁场的过程,由于穿过小球的磁通量增加,在球内垂直磁场的平面上产生涡流,有电能产生,而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又不受其他外力,所以产生的电能只能是由球的机械能转化而来,由能的转化与守恒可知,其速度减小;二是穿出磁场的过程,同理可得速度进一步减小,故选项D正确.
图4-7-18 8.如图4-7-18所示,条形磁铁从h高处自由下落,中途穿过一个固定的空心线圈,开关S断开时,至落地用时t1,落地时速度为v1;S闭合时,至落地用时t2,落地时速度为v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t1>t2,v1>v2 B.t1=t2,v1=v2 C.t1<t2,v1<v221世纪教育网 D.t1<t2,v1>v221世纪教育网 解析:选D.开关S断开时,线圈中无感应电流,对磁铁无阻碍作用,故磁铁自由下落,a=g;当S闭合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阻碍磁铁下落,故a<g,所以t1<t2,v1>v2.
9.一个半径为r、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圆环,用一根长为L的绝缘细绳悬挂于O点,离O点下方L2处有
一宽度为L4、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4-7-19所示.现使圆环从与悬点O等高位置A处由静止释放(细绳张直,忽略空气阻力),摆动过程中金属环所在平面始终垂直磁场,则在达到稳定摆动的整个过程中金属环产生的热量是( )
图4-7-19 A.mgL B.mg(L2+r)
C.mg(34L+r) D.mg(L+2r) 解析:选C.线圈在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时,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机械能减少.最后线圈在磁场下精 品 试 卷 推荐下载 面摆动,机械能守恒.在整个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转变为焦耳热,在达到稳定摆动的整个过程中,金属环减少的机
械能为mg(34L+r).
图4-7-20 10. (2010年高考大纲全国卷Ⅱ)如图4-7-20,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和下边界d水平.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线圈从水平面a开始下落.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b之间的距离.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c(位于磁场中)和d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b、Fc和Fd,则( )
A.Fd>Fc>Fb B.FcC.Fc>Fb>Fd D.Fc解析:选D.金属线圈进入与离开磁场的过程中,产生感应电流,线圈受到向上的磁场力即安培力,根据F=IlB,
E=Blv,I=Er可得:F=B2l2vr,由此可知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当线圈完全进入磁场时,没
有安培力,故Fc =0;通过水平面b时,有v2b=2ghab,则vb=2ghab;通过水平面d时设线圈刚完全进入时的速度为v′b,有v2d-v′2b=2ghbd,则vd=v′2b+2ghbd,而hbd>hab,故vd>vb,则Fd>Fb,所以本题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
图4-7-21 11.如图4-7-21所示,光滑弧形轨道和一足够长的光滑水平轨道相连,水平轨道上方有一足够长的金属杆,杆上挂有一光滑螺旋管A.在弧形轨道上高为h的地方,无初速度释放一磁铁B(可视为质点),B下滑至水平轨道时恰好沿螺旋管A的中心轴运动,设A、B的质量分别为M、m,若最终A、B速度分别为vA、vB. (1)螺旋管A将向哪个方向运动? (2)全过程中整个电路所消耗的电能. 解析:(1)磁铁B向右运动时,螺旋管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产生电磁驱动作用,使得螺旋管A向右运动.
(2)全过程中,磁铁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A、B的动能和螺旋管中的电能,所以mgh=12Mv2A+12mv2B+E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