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庆假期初二历史作业二
- 格式:doc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4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一、选择判断(24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是在()A.1996年7月1日B.1997年7月1日C.1998年7月1日D.1999年7月1日2.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3.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C.“汪辜会谈”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4.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A.新中国成立后B.澳门回归后C.改革开放后D.香港回归后5.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于()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3年二、相关连接(9分)6.请用线把下列相关事件连接起来。
我国五大牧场之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我国第二橡胶基地西藏国家商品粮基地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三、观察思考(16分)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情景7.观察上图,说说你的感受。
四、问题探究(51分)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请回答:①香港由哪几部分组成?②我国收回香港的方式是什么?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江泽民1997年3月26日请回答:①我们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是什么?②你认为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10.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明了什么?(12分)11.请你简要解释“一国两制”。
(12分)答案:一、选择判断1.B2.D3.C4.C5.A二、相关连接6.请用线把下列相关事件连接起来。
三、观察思考7.略四、问题探究8.①香港由香港岛、新界、九龙三部分组成。
②我国收回香港后,实行的政策是“一国两制”。
八年级历史国庆作业(一)一、选择题1.下列历史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①英国军队炮轰广州②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③法国决定参战④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2.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下列对鸦片输入危害叙述正确的选项是()①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②银价上涨,加重农民负担③大批官僚、地主吸食鸦片,政府更加腐败④士兵也吸食鸦片,军队战斗力被削弱⑤损害身心健康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3.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请看下面材料:“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下列对此材料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B、破坏了中国是司法权C、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D、破坏了中国的内河航运权4.下列对《南京条约》的附属条约《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条约》所取得权利,其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领事裁判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③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居住权等特权④关税自主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请看下列一则资料:从1840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年间,仅例外支出即达8000万两白银。
清朝财政状况出现恶化的主要原因是()A、军费开支、战争赔款B、减收工商税C、大量进口工业品D、茶叶、棉花等滞销6.漫画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请看图:漫画中的强盗放火抢掠了中国的皇家园林,只留下残垣断壁在无声控诉。
这两个“强盗”是()A、法、俄B、英、美C、美、俄D、英、法7.历史资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请看下面一则材料: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
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
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
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评价的是()A、英法联军强占北京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八国联军洗劫北京D、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强占香港岛8. 恩格斯说:“当英国和法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结束时他才插手干预。
初二历史第二册暑假作业八年级历史教案____年初二历史第二册暑假作业1.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日子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____年联合国又将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这个人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李鸿章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的“长技”是指A.西方的先进技术B.西方的政治制度C.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D.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3.下列那一次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甲午中日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下列选项能够充分证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目的是( )A.打开中国市场B.维护鸦片贸易C.割占中国领土D.打击林则徐的禁烟运动5.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请你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A.割地B.开设工厂C.开放通商口岸D.赔款7.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8.下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它们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马关条约》②《南京条约》③《辛丑条约》A.①②③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②①9.民族英雄指扞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
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C.收复了除伊梨外新疆大部分地区D.创办福州船政局10.在甲午战争中致远号舰艇直冲敌舰,下令采取这一壮举的英雄人物是( )A、关天培B、左宗棠C、张之洞D、邓世昌11.近代史上,一位日本企业家在苏州开办了纺织厂。
8、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9、宋代出现“商业革命”的表现有哪些?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10、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11、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12.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13.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练习】某校同学在观看校园历史板报时,看到解读《东汉画像砖上的集市场景》的一段文字: “市”在东汉时期已有发展,当时“市”的四面建有门、墙,有专门管理机构,管理相当第一单元复习1、古代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从什么到什么的演变?2、牛耕技术最早开始于何时?普及到全国又是什么时候?完善在什么时候?什么叫耦犁?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小农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5、小农经济的特征及其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6、列举古代冶金业自西周到明清时期的代表成就特征。
7、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
②林光^的“生产劳作”以种植粮食作物和茶叶为主。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晋商生意兴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2分)材料四中林光^如果想在当时经商致富。
请你结合林家生活环境和时代特点,分析其有利因素(3分)(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其论证的依据。
(4分)第二单元复习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有哪些?2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3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产生时代的曙光”?4英国崛起的条件因素严格;城市中心还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一“草市”;集市上商品众多,有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有丝绸、瓷器、活字版印刷的精美书籍等手工制品,交易频繁。
由于东汉政府鼓励弃农经商,所以在集市上来往着众多腰缠万贯、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的商人0同学们看完这段文字后,纷纷说其中有些表述不符合史实,是错误的。
2013学年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限:6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总分45分)1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B.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C.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D.巩固了欧美资产阶级的统治2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是国家的象征,但没有实际的权力,确立这一制度的核心文件是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权利法案》D.《英国宪法》3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中不包括()A 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B 英国政府在政治上对美人民采取高压政策C 北美人民的反抗情绪高涨D 英国在加拿大建立了殖民地4在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其中《人权宣言》与前两部法律文献相比,其突出特点表现在()A在法律上限制了国王权力B提出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C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D宣告脱离英国殖民统治5“我一生中真正的光荣并非是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一切美好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讲这句话的历史人物应是()A.克伦威尔B.华盛顿C.林肯D.拿破仑6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C.“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8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为我国新时期改革的目标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六大9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指的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区域自治D民主改革10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转折是指()A工作重心有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B经济改革的内容有农村改革转移到城市改革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计划经济到建立市场经济D对外政策有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11下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1)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3)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决定实行改革开放A(1)(2)(3)B(1)(2)(4)C(2)(3)(4)D(1)(2)(3)(4)12在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A国有企业B农村C机关D学校13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惠⑤和平共处⑥独立自主⑦另起炉灶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⑦D.①②③④⑤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在农村推行了:()A分田到户,由农民自己耕种的制度B组织生产互助组实行互助合作制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生产队责任制15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重要因素是:()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C.“一国两制”构想被有关方面接受D.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16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根本目的是()A吸收国外资金B引进先进科学技术C发展社会生产力D引进先进管理经验17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18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会是()A中共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19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A实事求是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一国两制D改革开放20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79年2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所倡导的社会思潮是()A复古主义B自由主义C空想主义D人文主义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苏格兰人民起义 B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C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D处死查理一世23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在英国确立的事件是()A处死国王 B1688年宫廷政变 C《权利法案》公布 D克伦威尔掌权24美国诞生的标志()A大陆会议的召开 B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C《独立宣言》发表 D1787年宪法颁布25下列不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的是()A、规定美国是联邦制的国家B、规定美国是总统制C、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D、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26每年7月4日,美国人民都会载歌载舞欢度国庆,下列哪一文件与美国国庆有关()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27下列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全是通过武装斗争完成的B、美国大陆军攻克英军最后据点,宣布独立C、法国革命胜利是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推动完成的D、三个国家都以颁布宪法作为革命成功的标志28在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都出现了较为著名的领导者。
八年级历史第13周周末作业印130份班别:姓名:座号:分数:注意:认真复习书本1-18课联考范围在完成下列作业,完成后要有家长签名: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其中,1—30小题,每小题 1.5分;31—40小题为组合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70分)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肯定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
选择两个答案且全对的得3分,只选择一个答案且正确的得1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一个条约中规定:“英人与华民交涉诉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这个规定使英国获得的特权是( )A.关税自主权 B.领事裁判权 C.自由传教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2.1895年,身居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爱国壮举是 ( )A.太平军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公车上书 D.五四运动3.近代史上,台湾曾经被日本霸占长达半个世纪,与日本霸占台湾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七七芦沟桥事变 C.九一八事件 D.第二次世界大战4.以下不是辛亥革命的最后失败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深刻教训的是 (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最主要最凶恶的敌人B.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C.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5.至今,在台湾地区,依然沿用“民国”纪年,请问,这一纪年方法沿自哪一事件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新中国的成立 D.北伐的胜利6.最能反映新文化运动性质的是,它的斗争锋芒直接指向( )A.北洋军阀 B.封建正统思想 C.帝国主义 D.封建制度7.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8.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包括 ( )A.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9.如果你想收集有关谭嗣同的史料,以下网页中我们不需要登陆的是 ( )A.历史名人网 B.戊戌风云网C.中国变法与革命网 D.新民主主义革命网10.小明听爸爸出差回来后说,他爸爸出差的这座城市正在维修“兵谏亭”,该处遗址暂不对外开放,小明的爸爸出差的这座城市可能是( ) A.北京 B.西安 C.重庆 D.广州11.抗日战争作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其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强埠中学2013-2014学年国庆假期作业(一)(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估测声音传播的速度D.探究音叉发声音调的高低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3.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传播速度4.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5.小军是位音乐爱好者,他能从音乐会的乐器合奏中,分辨出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他分辨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时,依据的是这些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节奏6.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7.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优美的歌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噪声C.当物体振动发出超声波或次声波时只要响度足够大,我们就可能听得见D.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利用了大地传声比空气快9.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手指B.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C.改变弹奏时所用的力度越大,吉他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周围同学听到的吉他声是由空气传来的10.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
2013 8A英语国庆假期作业(2)一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完成下列句子。
1.Andy is ________ (tall) than Sandy.Sandy is ________________(short) of us all. 2.When I got to the hospital,the old man got even ___________(bad).3.Simon runs as __________(fast) as Daniel.4.There is _________(little) bread in the box than in the fridge.5.The _________(little) you eat, the _________(thin) you will be.6.In the Math exam,I got _________(many) points,but Simon got ___________(few) points. 7.Which sport is _________________(danger),camping,cycling or diving?8.Helen plays the piano ____________________(beautiful) in her class.9.Titanic is one of _____________________(exciting) films of all.10.This is ____________________(expensive) book in the bookshop11. .Beijing Duck is __________(taste).12. It’s nice to see these _________(cheer) teenagers every day.13. Hiking is the________________(health) activity of all.14. This hair clip is ___________(pretty) than that one.15. In spring and summer, light colour is _____________(popular) than dark colour.16. Which is _______________(red) apples of the twelve?17. Last Sunday I had fun ___________(climb) Mount Tai with my friends.18. They are ready ________________(watch) TV after school.19. There’re many ______________(different) between boys and girls.20. Please __________(not let) him _________(stand) in the sun..二句型转换1.Kitty has less food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her class. 同义句Kitty has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food in her class.2.We have fun talking to each other . 同义句We have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talking to each other.st month,my uncle flew to Beijing to visit his friend.划线提问__________ __________ your uncle __________ to Beijing last month?4.The bike behind the classroom is mine. .划线提问____________ bike _________ __________?5.I believe they will have a pleasant trip.否定句I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have a pleasant trip.6.His watch is different from Millie’s. 同义句His watch isn’t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Millie’s.7. He took a boat trip to the park.同义句He ________ ________ a trip to the park by boat.8. He spends two hours doing his homework. 同义句It ________ ________ two hours ________ ________ his homework.9. The school bus takes over two hours to get back to my school. (同义句)The school bus takes __________ __________ two hours to get back to my school.10. Daniel learned how to make a home page by himself. (同义句)Daniel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how to make a home page .三用所给首字母的适当形式完成下列句子1.The b________ film made us feel b_____________. .2.We are classmates and we are c_______ friends.3.We must use the l________ money and do the work best.4.Huang Jiguang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h________ in China.5.Tom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competition, we a_________ him very much.6.We can learn a lot about the past in H________ lessons.7.Boys and girls have lessons together in this school, so it’s a m______ school.8.Of all the foreign l________, English is the most popular in China.9.Did he and you enjoy y______________ yesterday?10.I am very n___________ when I hear a dog bark.四、选择填空( ) 1. I took a boat trip ________ the bridge yesterday.A. onB. underC. aboveD. below( ) 2. There is _____ “r” in ______ word “answer”.A. a, theB. an, theC. a, /D. an, /( ) 3. Mr. Li asked us to help __________ to some drinks .A. himselfB. myselfC. ourselfD. ourselves( ) 4. When we were listening to the radio, suddenly we heard someone ________ at the door.A. knockedB. knockingC. knockD. knocks( ) 5. The Summer Palace is so ______. Can you feel its _______?A. beauty, beautyB. beautiful, beautifulC. beautiful, beautyD. beauty, beautiful( ) 6. ________ trees were planted last year.A.Thousands ofB. Two thousandsC. Five thousands ofD. Many thousand ( ) 7. ---How far is your home from the farm? ---- Two kilometers _______.A. farB. awayC. longD. long away( ) 8. Look! There is a chair ________ three legs in the meeting room.A. hasB. withC. ofD. have( ) 9.This maths problem is too difficult. I think ________ students can work it out.A. a fewB. a littleC. fewD. little( ) 10. Can you pass the eraser from one student to __________?A. otherB. the otherC. anotherD. others( ) 11. Please try to ________ who is on duty today..A. findB. look forC. lookD. find out( ) 12. It’s raining outside. Put on more clothes, _____you’ll be ill.A. andB. butC. orD. though( ) 13. ---Who taught ________ Japanese? ---Nobody. He taught __________.A. himself, himselfB. him, himselfC. him, himD. himself, him( ) 14. I hope you __________us.A. can be able to joinB. will able to joinC. will be able to join D .will be able to join in( ) 15. ______ man he is! He can move the heaviest box.A. How strongB. What strong aC. How a strongD. What a strong( ) 16. Excuse me, when will the train _______?A. arrive atB. get toC. reachD. arrive( ) 17. Tell me which floor you live ________ this building.A. inB. onC. in onD. on in( ) 18. “I’ll do it tomorrow.” “________ it today?”A. Why not to doB. Why don't do C Why not do D. Why do you do( ) 19. He feels sick when he is on the bus, so he always sits ________ the bus.A. in front ofB. in the front ofC. beforeD. behind( ) 20. Tian’anmen Square is ______ square in the world.A. the biggestB. the bigC. bigD. bigger五、完形填空。
初二年级历史暑假作业及答案
(2)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
(3)改革开放
(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5)邓小平。
(6)探索:①实行改革开放;②提出一国两制;③发表南方谈话;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⑤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才。
四、材料题(共26分)
25、⑴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清朝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帝时,统一台湾,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答一点2分共4分)
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⑶不对。
(1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义务,我们青少年也不例外;我们中学生要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2分)
⑷台独没有和平;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等。
(酌情给分1分)
26、(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等
(2)1956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1958年,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酌情给分)。
2013年高二史假期作 历业2013-4-301.俾斯麦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这里的“两个大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有可能是指( )A.俄国和奥匈帝国 B.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俄国 D.英国和德国2.20世纪初出现的新式武器中,把战争带到海底和空中的武器包括( )①坦克 ②远程大炮 ③潜水艇 ④飞机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说明当时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是( )A.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B.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利益不同C.英、德矛盾激化,各自寻求支持者 D.列强为各自利益相互勾结4.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对扩张殖民地的要求最迫切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5.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并没有出现十分悲哀的氛围,而德奥统治者都欣喜若狂,这是因为( )A.斐迪南大公在奥匈帝国并不被人们拥戴 B.塞尔维亚人帮助德奥集团消除了一大祸害C.德奥集团正图谋合并成统一国家 D.德奥两国终于找到了发动战争的极好借口6.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首次使用飞机、飞艇和毒气弹等新式武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将坦克投入作战。这( )A.分别使德国和英国掌握战争主动权 B.大大加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C.促进人们加快研制新式武器的步伐 D.引起世界人民的愤怒和谴责7.《凡尔赛和约》对战胜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战胜国中的帝国主义大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的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最终得到了解决C.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和约达成了一定的妥协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捷克斯洛伐克是在下列哪些国家领土的基础上建立的( ) ①德国 ②奥地利 ③匈牙利 ④保加利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国联盟约规定采取哪些手段维护世界和平( )①裁减军备 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③制裁侵略 ④委任统治制度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0.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和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失败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法西斯势力相对强大 B.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C.美国实行“中立政策” D.缺乏国际援助11.希特勒强调“反对赤祸”,却在国内许诺要实行“社会主义”,其实质是( )A.调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B.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在国际上反对社会主义C.欺骗德国民众和英法大国 D.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实行“中立”12.西班牙内战时,英国统治者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消灭了传染病的两个政府——德国和意大利政府就会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英国政府与法西斯主义没有利害冲突 B.英国统治者企图利用法西斯削弱社会主义力量C.英国实际上是西班牙内战的幕后操纵者 D.英国实际与法西斯国家形成了反西班牙联盟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不包括( )A.马歇尔计划 B.北约组织的成立 C.东西德国的分裂 D.布雷顿森林体系14.凯南八千字电报指出:“我们面对这样一支政治力量,它狂热地为之献身的信仰认为:若要使苏维埃国家获得安全,就应该,也必须扰乱我们社会的和谐,摧毁我们传统生活方式……(苏联)势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美国必须以实力遏制苏联。”从这段材料我们看出凯南提出遏制理论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 B.战后的和平愿望强烈C.苏联努力扩大势力范围 D.美国的霸权政策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宣言》提出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2013国庆假期初二历史作业二 班级 姓名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选择题 [2011·梅州]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几次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侵略战争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2011·清远]下列组合中,因果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一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C. 甲午中日战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011·东营]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虎门销烟 圆明园遗迹 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A B C D [2011·南京]“第八款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该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1·广东]某条约内容中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内居住。此“内容”出自( ) A. 《南京条约》 B. 《九国公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11·株洲]在“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演讲赛上,李华悲愤地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大肆烧杀抢掠,致使城内尸积数里,大量珍贵文物被抢劫一空。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洋人的朝廷’„„”李华提到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 )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2011·河南]说明“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民众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政府”的事件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011·巴彦淖尔]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1·资阳]有关20世纪初的四位中国公民工作、生活情况的表述,不符历史事实的是 ( ) A.李立在重庆外国人的工厂上班 B.吴常目睹外国军队驻扎山海关 C.钱钟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D.田美在天津的一座教堂工作 [2011·怀化]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1·泰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 A.1840年 B.1860年 C.1901年 D.1937年 [2011·衡阳]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011·盐城]北京东交民巷是外国驻华使馆的集中地。把这一地区划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1·山西]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 ) A. 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 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 C. 巨额赔款给人们增加了沉重负担 D. 清政府保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 [11肇庆]“《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指( ) A.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帝国主义直接统治中国人民 C.赔款数额巨大,增加了人民的沉重负担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011·德州]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 ( ) 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011·莱芜]“中国带着首都被外敌占领的耻辱进入了20世纪。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啊,在穷凶极恶的列强面前,赤裸着孱弱的身躯。”这指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B.黄海大战 C.签订《马关条约》 D.签订《辛丑条约》 [2011·荆门]“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材料主要揭露了( ) A. 《南京条约》的危害 B. 中俄《北京条约》的危害 C. 《马关条约》的危害 D. 《辛丑条约》的危害 [2011·恩施]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老四 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2011·岳阳]在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使中国开始沦为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 ) A.《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C.《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2011·长沙]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 A.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011·临沂]2011年是《辛丑条约》签订110周年,某学校以此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以缅怀历史、勿忘国耻、奋发进取。下列对《辛丑条约》内容和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2011·宿迁]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2011·徐州]《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地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 (2010江苏泰州,5)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010江苏泰州,9)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 D.国民党政权覆灭 (2010山东威海,11)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战争的赔款不仅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沉重负担,而且也使国家失去了迈向近代化所需的资本积累。近代史上,在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10四川巴中,17)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内容与条约不相匹配的一项是( ) A.《南京条约》-剖让香港岛 B.《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C.《北京条约》——设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 (2010湖北鄂州,1)“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礼物”是指( ) A.列强在华办厂 B.“门户开放”政策 C.列强在华兴修铁路 D.《辛丑条约》 (2010年江苏省淮安市)16.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付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被洋人的统治完全取代了 (2010广西梧州,19)110年前列强对中华民族发动了一场残酷的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0河北11.)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湖北鄂州1.)“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礼物”是指( ) A.列强在华办厂 B.“门户开放”政策 C.列强在华兴修铁路 D.《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