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校园定向课(耐久跑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校园定向课(耐久跑教学)一、教学背景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它最初只是一项军事体育活动,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此项运动不仅具备娱乐性,而且更富有挑战性。
定向运动是参加者借助地图和指北针,按照规定的顺序独立地完成寻找若干个标绘在地图上的点标。
参加者在每两个点标之间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路线,并以最短的时间跑完全赛程。
校园定向运动是根据当前青少年野外生活和生存的经验比较少,实践能力比较差、比较惧怕中长跑练习的心理特点,利用“定向运动”的一些锻炼方法和手段,将其精华融入到体育健康课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亲身的学习和体验,提高有氧耐久跑的能力,改变以前耐久跑教学中练习枯燥乏味、学生练习紧张恐惧的局面,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得到锻炼身体、增长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团结合作、不畏困难的精神品质,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好,把一项征服大自然的生存运动,转变成为一节轻松活泼的40分钟耐力跑练习课。
尽管近年来“定向运动”在各大中专院校发展较快,但很多学校还处于比赛或部分学生培训的层次。
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定向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特别是中学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困难和实际的问题,如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的欠缺,定向运动校本化处理等等。
本文根据我校的定向运动教学和训练,针对校园的场地条件,总结出在中学开展定向运动的一种简易的训练方法,以供各学校开展定向运动作参考。
二、准备工作1、自定校园定向简易规则(1)训练过程中由学生自由组队,每队四人,要求每队至少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
(2)比赛打卡点的设置是回答问题的方式,每队根据地图找到打卡点,回答问题并写在答题纸上,才可以进入下一个打卡点;为了比赛的公平,每组所遇到的问题是一致的,只是先后打卡的顺序做了调整,题目可以是数学、物理、化学和智力题等。
(3)比赛过程中严禁攀爬,践踏草坪,四人相互合作,来取得打卡问题及组织答案,比赛过程中发现有攀爬、践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的立即停止比赛,交由德育处批评教育。
小学体育《耐久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培养学生坚持、勇敢、协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耐力和毅力。
3. 通过练习,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基本技巧: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频步幅等。
2. 耐久跑训练方法:定时跑、间歇跑、金字塔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跑步姿势的正确性、呼吸节奏的协调性、步频步幅的合理性。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讲解耐久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4. 训练方法讲解与实践:教师讲解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学生分组实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久跑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耐久跑训练效果的体现。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协作精神。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者体育场地。
2. 教学器材:秒表、标志物、口哨、耐久跑路线图。
3. 教学服装:学生穿着舒适的运动服和运动鞋。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耐久跑的技术要领。
2. 纠正法: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
3. 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兴趣。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技术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耐久跑的技术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4. 训练方法讲解与实践:教师讲解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学生分组实践。
九、课后练习:1. 学生回家后,进行家庭耐久跑训练,记录训练时间和距离。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认孩子的训练完成情况。
3. 学生第二天向教师汇报训练情况,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耐久跑教学方案〔共6篇〕第1篇:耐久跑小学体育新课程程度二〔四年级〕《耐久跑》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希望我的说课能得到大家的帮助。
今天,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标准“程度二”中跑的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各学习领域“程度二”目的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学习才能和认识程度,我选择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为:耐久跑,并定课题为《校园寻宝》我将从课的教学资的分析^p 与利用即教材分析^p 、学生学习情况、目的达成、重点与难点的把握、教与学的方式方法运用、教学流程的设计与安排、教学效果预测与质量评价分析^p 等方面进展说课。
一、教材分析^p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活动技能之一,本课的内容耐久跑是本学期跑的内容中的重要组成局部,本学期我将用6课时完成跑的教学,本课的耐久跑是第四课时。
耐久跑是一种有氧耐力运动,是在程度一中学会自然跑的根底上的学习内容,学好这方面技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增强学生进展有氧耐力运动的才能,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终生锻炼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p程度二〔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程度一和程度三的衔接段,男生学生表现出好动,好胜心强,勇于表现自己。
而女生那么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存在害怕心里。
就我们学校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女生多,男生少。
因此,进展这一内容的教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性别差异进展合理安排,用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完本钱课的学习任务。
三、目的达成〔学习目的〕根据以上分析^p ,我制定了了以下教学目的:〔1〕理解耐久跑的动作方法,初步学习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科学呼吸方法。
〔2〕进步学生有氧耐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3〕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终生锻炼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以上情况,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呼吸方法,难点是,掌握科学的有节奏的呼吸方法。
五、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教法与学法〕为达成以上教学目的并打破本课的重难点,我将采用图片展示、播放动画、讲授演示、鼓励提示、个别帮助、巡视指导等教法和观察演示、模拟自学、讨论探究、合作学习、理论操作、技能展示、小组比赛等学习方式。
盐田区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耐久跑——校园定向》授课教师:谢颖2010年4月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作为本课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1.通过校园定向教学发展学生耐力素质,提高其有氧代谢能力。
2.通过本次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定向越野基本知识并掌握基础技巧。
3.教学中运用自主尝试、双人合作、相互监督等多种练习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树立竞技比赛里公平、公正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设计思路1.准备活动是双人操,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各关节,韧带能得到充分的拉伸,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接下来基本部分里的合作竞赛打下基础。
2.耐久跑是中学阶段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运动项目之一,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
将耐久跑教学用校园定向课的形式来表现,以突破传统的耐久跑教学模式。
通过这种新颖的、富有趣味性的尝试,来进一步丰富耐久跑教材的教学方法。
3.以大运会招募志愿者为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通过板书图片讲解等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更易接受并迅速融入到课堂中来。
4.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练习过程中采用先合作尝试再监督竞赛等形式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使学生逐步掌握定向基本技能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5、素质练习“投远”发展了学生的上肢力量,保证学生在本次课里上下肢力量得到均衡发展,同时用地图纸作为投掷器材并最后回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组织思考采用先个人自主探究然后合作监督竞赛一方面体现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同时也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盐田区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教案比赛地图一(共有4钟不同比赛地图)组织:如图。
本课以“健康第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性为出发点。
根据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技能水平和认知能力等,设计了以智慧与体能相结合的新型运动项目——校园定向耐力跑。
其运动及趣味性、挑战性和科学知识性为一体,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能体验运动乐趣和感受成功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再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此时的他们不仅身高体重明显增长而且肌肉骨骼的力量也在迅速增强。
在心理方面,学生的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逐渐形成,有了一定的组织力,竞争意识强。
本节课利用定向越野的形式为主导进行设计,在没有专业定向器材的情况下,通过定向越野的教学思路结合一般上课的形式,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的定向运动;通过操场上的自制点标记,结合定向图纸进行教学。
在点标记上放置古诗词、测试心率以及常识性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发展学生耐力跑的能力,最后通过古诗词和常识性知识来对照答案确定学生的定向能力是否正确。
这样即培养了学生对定向运动的兴趣,又激发了锻炼的积极性。
共安排 3 节基础定向运动课,分别为体验课、基础课一(个人定向赛)、基础课二(团体赛),本次课为第二课时。
校园定向课(耐久跑教学)
一、教学背景
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它最初只是一项军事体育活动,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此项运动不仅具备娱乐性,而且更富有挑战性。
定向运动是参加者借助地图和指北针,按照规定的顺序独立地完成寻找若干个标绘在地图上的点标。
参加者在每两个点标之间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路线,并以最短的时间跑完全赛程。
校园定向运动是根据当前青少年野外生活和生存的经验比较少,实践能力比较差、比较惧怕中长跑练习的心理特点,利用“定向运动”的一些锻炼方法和手段,将其精华融入到体育健康课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亲身的学习和体验,提高有氧耐久跑的能力,改变以前耐久跑教学中练习枯燥乏味、学生练习紧张恐惧的局面,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得到锻炼身体、增长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团结合作、不畏困难的精神品质,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好,把一项征服大自然的生存运动,转变成为一节轻松活泼的40分钟耐力跑练习课。
尽管近年来“定向运动”在各大中专院校发展较快,但很多学校还处于比赛或部分学生培训的层次。
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定向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特别是中学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困难和实际的问题,如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的欠缺,定向运动校本化处理等等。
本文根据我校的定向运动教学和训练,针对校园的场地条件,总结出在中学开展定向运动的一种简易的训练方法,以供各学校开展定向运动作参考。
二、准备工作
1、自定校园定向简易规则
(1)训练过程中由学生自由组队,每队四人,要求每队至少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
(2)比赛打卡点的设置是回答问题的方式,每队根据地图找到打卡点,回答问
题并写在答题纸上,才可以进入下一个打卡点;为了比赛的公平,每组所遇到的问题是一致的,只是先后打卡的顺序做了调整,题目可以是数学、物理、化学和智力题等。
(3)比赛过程中严禁攀爬,践踏草坪,四人相互合作,来取得打卡问题及组织
答案,比赛过程中发现有攀爬、践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的立即停止比赛,交由德育处批评教育。
(4)比赛过程中必须四人一起同心协力、相互配合来完成比赛,任何一组有一
人因特殊原因退出比赛的本组算自动放弃比赛。
参赛队最后一位队员到达终点时停表,比赛结束。
(5)每组队员比赛过程中不允许单独行动,必须四人在一起(四人间相互距离不能超过5米,否则被认为是单独行动)。
任何一队若有一人次以上离开队伍,则取消该组成绩。
(6)任何一队若漏跑检查点一个或者以上的取消该组成绩,在比赛过程中若发现漏跑的可以退回到漏掉的点重新进行下面的行程,则成绩有效。
(7)若在终点关闭后回来的队伍成绩无效。
注意事项:每个小组配一名裁判员,裁判员跟队员一起前行。
裁判员由各班未参加学生担任,其职责是监督队员是否按照规定路线行进,是否有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并如实进行记录。
裁判员不允许帮助队员找点和回答问题,队员需找检查点和回答问题时裁判员应与队员保持一定得距离。
2、设计定向线路
比赛根据校园的情况,可以设置在篮球场、花园、田径场等区域,条件允许还可以直接设置在整个校园,打卡点一般设置10个左右;比赛路线的设定,距离在保持在在500米至1000米之间,尽量避免出现地图路线交叉和通过草坪的路线。
以设置10个检查点为例,组成10个队进行训练。
我们可以把10小组分成两个大组(以A1、A2、A3、A4 、A5;B1、B2、B3、B4、B5区别)设计5条不同的线路。
如:
A1,B1: 1→2→3→4→5→6→7→8→9→10
A2,B2: 4→5→6→7→8→9→10→1→2→3
A3,B3: 6→7→8→9→10→1→2→3→4→5
A4,B4: 10→9→8→1→2→3→4→5→6→7
A5,B5: 3→2→1→10→9→8→7→6→5→4
A组的队员先出发,3分钟后B组人员出发。
终点关闭时间设为25分钟。
其中
A1和B1;A2和B2;A3和B3;A4和B4;A5和B5使用相同的地图,但是在上课之前不能提前提示。
检查点一般设置在学生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地图标明打卡点(问题)的范围,需要四个人去找,比如:在树干上面,一个人看不到,就需要四个人相互配合,把一个人托起来才能获得题目。
每个检查点设置一个问题,需要学生共同讨论回答并记录下来!
地图上就在这啊!?怎么没有?够隐蔽的!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阶段
1、在准备区集合参赛队员,每组按次序站好,强调比赛规则;
2、分配裁判员,强调任务;
3、做好热身运动,防止队员在练习过程中受伤;
2、分发地图准备出发。
(二)比赛阶段
学生们出发后老师就成了观众,观察学生们的一举一动,准备最后的裁定。
现在把一切主动权先交给学生,充分显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下面通过几个片段来了解课的主体部分:
教学片段1:学生开始研究地图。
学生拿到了地图先得仔细研究路线,而不是盲
目的东奔西跑。
刚开始学生拿到地图好像还不是很明白,主要就是旁边的花花草草和建筑怎么才能和地图上的图形对应等等问题。
他们刚开始都是一边核对身边的建筑物,一边寻找自己在地图上的点。
研究地图抬头啊,不在地上
教学片段2:确定地图上的检查点后开始搜索检查点。
一个检查点到底在上还是
在下呢?小组队员要是没有耐心就不好找了。
因为地图是平面的,校园环境则是三维的,在地图上找到了检查点的位置,再要在校园对应位置中找到这个点是不容易的。
教学片段3:通过合作,获取检查点中的题目。
当有小组队员开始找到检查点,显示出兴奋的样子时,我就知道这堂课的任务完成了一大半了!小组成员互帮互
助,共同努力,他们各有妙招啊,托起,抬起,搭人梯……这都是学生自己想到的。
教学片段4:经过辛苦的奔跑寻找,认为本小组完成了比赛,但是他们到了终点
区才发现漏掉了一个检查点!娃娃们急得快哭了。
教学片段5:看到检查点的兴奋劲儿,让同学们忘记了规则,一跃就爬起了电线
杆,但是旁边的裁判却认真地记录下了:本组爬电线杆犯规!学生们跑到老师附近的检查点,一边找,一边向老师求助,期望节省时间。
爬电杆犯规向旁边的老师求助
(三)结束阶段
1、记录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和比赛成绩;
2、回收各组的答题卡,对照答案;回收裁判员登记卡,对犯规团队相应的判罚,决定最终的比赛名次。
宣布比赛成绩,告诉各打卡点的问题及答案;
3、集合班级队伍,集体放松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认识与理解学会使用地图;运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教学比赛中提高学生学习定向越野运动的兴趣,在合作中发展学生越野跑的能力,通过各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努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赛中学,在学中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提高了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从本节课可以看出定向运动在教学和训练中不但要求学生要有很好的体力和较高的智慧;还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参加定向运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的智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好地贯彻了新《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新的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