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煤矿开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浅谈煤矿开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浅谈煤矿开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https://www.doczj.com/doc/9918004873.html,/ — 70 —浅谈煤矿开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王路法 江 勇 张 杰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

【摘要】煤炭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主要能源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对于煤炭资源的开采主要集中于山西、内蒙古、河南、黑龙江、辽宁等省份的部分城市,随着国家对于能源需求的逐年加大,我国现有煤炭资源储量已经接近枯竭。煤矿区是煤矿开采和运输的主要场所。因此,对于其地质结构的研究与勘查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就地质构造的研究与煤矿开采工业的关系作以简要的评论和分析,希望对我国煤炭开采事业的安全、高效生产有所推动和促进。

【关键词】地质构造;矿井;煤矿开采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煤炭资源逐渐萎缩。煤炭开采受地质构造影响极大,煤矿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主要指断层、褶曲构造、陷落柱、岩浆岩侵入体等。利用矿山多年探采结合取得的经验和理论成果,从多方面来开展生产、开采和回收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也对地质工作人员如何在越来越复杂的地质构造中优化开采、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安全的主要威胁 (一)矿井水灾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地质构造是导致出水事故的关键,加强地质构造分析预测及防治措施落实,提高安全回采率,有利于延长矿井的生产年限,这对煤炭资源日益枯竭,剩余储量受水威胁严重的煤矿区来说尤其重要。煤矿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主要包括断层、陷落柱、岩浆岩侵入体、不良封闭钻孔等,很多的灾害性突水都是源于这些地质构造。研究分析矿井出水的条件,关键是弄清各种不同形态的地质构造在井下出水所起的作用,掌握其规律,做到防患于未然。总结近年来煤矿水害发生的基本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矿井水害发生位置方面,主要发生在矿井掘进巷道的迎头,由于掘进过程中遇到地质构造(掘进前未探知)造成不同水源的水突入矿井。 2、采煤工作面突水,主要是回采过程中遇到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 (陷落柱、封闭不良钻孔等)和顶底板采矿扰动诱发的导水破裂带导通不同水源水突人矿井。 (二)瓦斯事故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煤与瓦斯突出常发生在地质构造破坏地带已为大量实践所证实,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有密切关系。地质观察及研究表明,矿区构造特征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分布,构造的分级、分区和分带造成煤与瓦斯突出分布的不均衡。 (三)采煤沉陷 采煤沉陷是我国煤炭矿区现存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如果不能完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就难以保证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稳定、有序进行,甚至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对于社会的安定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煤矿区地质构造的不同是引起采煤沉陷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不同的地质构造其岩石组成成分、硬度、强度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引发采煤沉陷的几率也有所区别。

针对这一主要原因,在煤矿区设立时就要可采取如下措施:

1、煤炭矿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对矿区实地情况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与勘查;

2、逐步制定一套或多套详尽、合理、科学的煤炭开采计划和开采组织形式;

3、在煤炭开采中一定要尽量避开较易发生采煤沉陷的地区。 二、矿井地质构造预测

鉴于地质构造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严重的威胁,矿区必须做好对矿井地质构造预测、分析。

准确地预报、预测未掘区或开采区的地质构造,不但要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必须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达到准确的预测预报效果,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在矿井中收集大量原始资料,综合分析、对比和试验,利用一些小构造形迹变化来预测矿

井地质构造,准确性较高,而且效果较好。 矿井地质构造预测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类: 1、以锤子、罗盘、放大镜、皮尺和计算

机软件为工具,进行井下地质观测素描,进而揭示构造规律,借助几何作图、地质规律、构造参数处理来预测和评价构造的方法称为地质方法; 2、借助计算机软件处理地表和井下获得的地球物理探测数据,通过成像、图像和数字解译来解释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物探方法。 三、矿井地质构造分析

矿井构造是控制煤系形态、位态和体态的首要地质因素,构造作用通过改变煤层瓦斯、矿井涌水、岩浆活动、煤层顶底板、煤层倾角、

陷落柱、地温地压等地质条件,从而间接地影响着煤矿安全和正常生产建设。随着综合开采技术工艺的普及和开采设备的更新,矿井生产对地质构造的查明程度和预测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矿井构造是一项贯穿于煤田地质勘查、矿井建设和煤矿开采等各个阶段的首要地质任务,也是构建现代化安全高效矿井地质保障系统的核心内容。 对于矿井地质构造的研究主要采用地质评价和综合探测两种方法:

1、地质评价是从地质角度,采用多学科、

多方法、多手段对矿井构造发育规律及复杂程

度作出客观评价;

2、综合探测是在地质评价的基础上,选

择矿井内具有生产前景的采区,

进一步采用地质、物探、化探及钻探等多种手段互相配合,具体查明区内构造的规模、

性质及对煤层的破坏程度等,指导工作面的合理划分。

地质评价,综合探测是查明地质构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其目的是为准确掌握矿井范围内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查明这些构造以后,

关键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小它们对煤炭开采的影响程度,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事实证明,在同一地质条件下生产,管理科学,操作技术熟练的矿井,经济效益明显较好,尤其在机械化采煤过程中,对地质构造的科学处理至关重要。

四、提高煤炭矿井开采的利用率,回收率 随着开采水平的延深,煤层产状及地质构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质构造非常复杂,所以对煤的有效开采与回收也变得困难起来,如何提高煤炭矿井开采的利用率,回收率,提高经济效益是我们当前矿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挑

战,

面对这一挑战,我们提出了以下应对办法: 1、进行补充矿井地质勘探、巷探,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储存情况和能利用价值;

2、计算和核实矿井储量,掌握储量动态,提高储量级别,设法扩大矿井储量,及时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意见;

3、研究地质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

4、长期坚持井下现场观测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煤系地层观测时,对一切穿过煤系地层的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岩性特征和厚度,对煤层、标志层和煤层顶底板需做重点观测。

对煤层观测时不论是否可采,都必须进行观测和描述。

严格按照以上应对办法才能有效的判断出断层的构造形态及分布规律和发展方向,

减少煤炭资源的丢失,提高煤炭的回收率。 五、结语 随着采掘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对地质构造的分析必须准确、及时,这就迫使人

们从不同角度出发,

探索更为有效的分析评价方法。根据我们多年来的实践、研究体会,只有从理论上搞清有关概念,从建设现代化安全、高产、高效矿井地质保障系统角度出发,与瓦斯地质、水文地质、冲击地压等相关学科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在矿井地质构造与相关学科的交流中共同提高,在渗透中共同发展,

才能寻求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王金峰,庞作想. 加强地质构造分析提高安全回采率【J】.山东煤炭科技,2010.4. [2]林伟义.矿井地质构造预测的几种现场技术剖析【J】.能源与环境,2011NO1. [3]贾建称,陈健,柴宏有,张妙逢,顾安邦. 矿井构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煤炭科学技术,2008.10 [4]刘彦伟,陈攀,魏建平. 煤层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J】. 煤炭科学技术,2010.1

板块构造与地质作用

板块构造与地质作用

绪论 (1)大地构造研究内容及基本思想 狭义(传统)概念:研究地壳构造发生、发展、演化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侧重构造特征和构造发展史的研究,研究方法以地质历史分析法为主,涉及范围限于地壳(表面)和大陆. 概念(广义):研究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圈)结构、组成、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成因、运动学、动力学的科学。大地构造学的广义概念摆脱了单纯的构造发展历史分析(狭义),以地球动力学作为立论基础,研究方法注意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结合;同时注意了地球动力作用的制约下的构造运动与地质(沉积、岩浆、变质、变形等)作用的关联性和整体性,研究涉及的范围更广(全球)、更深(岩石圈)。 研究对象:地球表面——固体岩石圈(构造)的各种构造(广义)类型、特征 研究内容:地壳各构造单元的沉积建造、岩浆作用、构造变形作用、成矿作用以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重塑各构造单元大地构造性质及发展历史;划分不同岩石圈构造类型。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阐明一个地区(单元)乃至全球构造运动规律、成因、地球起源与演化,天体演化与成因等。 实践意义——矿产资源形成及分布规律、地震预报、区域稳定性评价等。 (2)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法 地质历史分析法(又叫历史-构造比较分析法)是以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按地史发展的顺序,探讨不同阶段大地构造的特点。 1.沉积岩相、建造分析沉积岩占大陆及其邻近海域的大部分。地层发育、岩性、岩相、厚度、接触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 恢复古地理面貌、古气候、隆起、拗陷、地壳沉降幅度与速度、构造状况以及演化历史。通过对地层沉积特征及其演变的研究,推断地层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环境)、性质和演化,相应的方法称之为历史大地构造分析方法,相应的学科称之为历史大地构造学构造沉积作用与构造-沉积组合(沉积建造) 研究思路:沉积组合→古构造环境→大地构造作用 构造-沉积作用(容纳沉积物的堆积地都是构造变动的产物)沉积作用的内因是沉积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制约;外部控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大地构造,大地构造的升降运动造成海平面的升降,使沉积岩相、厚度、层序和岩性方面呈现出构造作用痕迹来。 1) 岩相(单一岩性组合,反映某种沉积环境) 岩相的更替是地壳拗陷和隆起的一种表现,隆-拗造成某种沉积环境的变迁,从而导致同一地区的岩相发生改变。 岩相本身只与拗陷速度有关,与拗陷幅度没有直接的关系。 拗陷速度对相带宽度具有控制作用: x=h/s (h:剥蚀区上升速度,s:沉降区沉降速度)拗隆速度(s、h)越快,宽度(x)越小,反之亦然。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的不断变革,给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尤其是在煤矿开采业中,由于煤矿开采技术的落后、煤矿开采效率的低下以及低煤矿开采安全度,不仅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也对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阻碍。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煤矿开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等问题。 一、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现状 煤矿资源是我国丰富的能源资源,支撑和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煤矿资源多分布在我国的北部地区,如东北地区的鹤岗、西北地区的陕北等区域。我国的煤矿开采及技术已经发展很久,尽管在煤矿开采技术上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如煤矿开采的效率非常低下、煤矿开采的安全度不高等等。为了能够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提高煤矿开采的技术和水平,就要不遗余力地去分析和研究提升煤矿开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加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二、分析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中的不足 (一)安全度不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问题是煤矿开采业第一重要的问题。煤矿开采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很多煤矿开采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忽视了煤矿开采的安全度,这严重的威胁了煤矿开采工人的生命安全。此外,一些煤矿开采单位的煤矿开采技术落后,效率低下,安全工作没有做到位,这就容易发生煤矿开采安全问题。与此同时,煤矿开采的技术水平不高,如遇到地质岩层比较复杂的情况,就容易破坏岩层,导致岩层移动,也容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提升煤矿开采技术,将煤矿开采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做到位,就能够尽可能的避免煤矿开采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环境污染严重。一些煤矿开采单位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排,破坏了煤矿开采当地的土壤环境和地表植被,容易引起土壤沙化、沙尘天气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更有些不良煤矿开采单位没有严格按照煤矿开采规章制度进行合理、正确的开采,导致一些有毒、有害气体释放到空气当中,污染了大气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目前,随着煤矿开采量的不断增多,很多煤矿开采地区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地面塌陷或者侵占农田的现象,这对当地的居民生活环境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煤矿开采人员的素质低下。再好的技术都是需要借助人的力量来发挥的。煤矿开采技术也是需要煤矿开采人员来直接实施。但是,很多的煤矿开采人员的素质水平极低,不具有煤矿开采的专业性,煤矿开采单位也没有比较完善的培训机制来提高煤矿开采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会严重地阻碍煤矿开采企业的发展。此外,如果煤矿开采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不足,就不能够很好地运用好煤矿开采技术,不能够将煤矿开采技术充分发挥出来使煤矿开采企

浅析不同构造与矿床之间的关系

浅析不同构造与矿床之间的关系摘要:构造运动是驱使地壳幔物质包括成矿运动的主导因素,构造为含矿流体运移和矿物质的堆积提供空间,矿床的定位和分部又明显受构造的控制,控矿构造的规模很大,可分为区域性大型空矿构造和局部性的中、小型控矿构造,本文将主要对各种不同构造对成矿的影响及主要构造成矿部位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构造运动控矿构造矿床地槽构造地台构造 一、概述 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与分布是各种有利的地质因素综和作用的结果,就内生矿床而言,主要受岩浆活动,围岩性质和地质构造活动所控制,其中构造条件就十分重要,而且也是含矿流体的运动通道和构物质堆积的空间。 控制矿田和矿床形成的构造因素按其发育的规模不同,可分为大型构造; 如全球性的板块构造,地槽—地台构造,区域性超壳深大断裂带等,中型构造如背斜、复向斜、中等规模的断裂带等、小型构造如节理、劈理、片理、小型断裂、小型褶皱及挠曲、裂隙构造、层间滑动及层间剥离,褶皱枢纽带以及岩浆中的原生构造和此生构造,岩浆与围岩的接触构造带,从构造与成矿时间关系不同,又可分为成矿前期构造、成矿后期构造和成矿期构造,对矿床的形成,成矿前构造和成矿期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构造。 成矿前构造常是含矿熔浆和溶液运动的通道和矿石堆积的空间成矿期构造是成矿作用过程中发生的构造活动,由于成矿期的构造多次

脉动,以各种断裂裂隙构造为主,致使矿床内部不同矿化阶段的产物相互穿插,重叠而使矿体,矿石结构构造复杂化和分带性;成矿后构造使已成矿体变形、破碎、错断等破坏、加大了矿床的找矿勘探的难易程度。 以下将着重对各种小型构造对矿床形成的控制做以介绍: 矿田:指岩浆活动、地质构造、物质成分、矿物质来源、矿床分布、成矿方式、成矿控制因素和矿床成因等方面,在时间上及空间上有密切的联系的一系列矿床及矿化点分布的地区或地段,不同矿田之间以含矿地段相间隔,一个矿田包括有若干个矿体。 矿田构造:是指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区的形成分布形态、产状等构造要素的总和。 矿区构造:指在矿区范围内控制矿床的形态、产状及分布等地质构造要是的总和。 矿床构造:矿床可由一个或几个,几百个矿体组成,矿床构造即指在矿区范围内,控制矿床位置、形态、分布、产状等地质构造要素总和。 矿体构造:矿体是组成矿床的基本单位,它们可以呈矿脉组、矿层群、矿体群、网脉体、不规则矿体以及多种形态组合的矿体等,矿体构造即在矿床范围内、控制各个矿体位置、形态和产状的地质构造要素。 由上看出,通过对矿田矿床构造的分析研究,可以掌握矿床、矿体的形成改造、产状和分布的规律、对于找矿勘探和采矿等工作都有

构造与成矿(资料汇编)

(一)摘自《论层间滑动断层及其控矿作用》 沈远超 1、层间滑动断裂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通过对位于胶莱盆地北缘的蓬家夼、发云夼、郭城、大庄子等金矿的研究,对受层间滑动断裂控制的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规律总结如下: (1) 地(岩) 层-断层-矿层三位一体,断层-脉岩-矿体时空有序 层间滑动断裂控制了含矿层位,层间滑动断层发生于能干岩性与非能干岩性之间,层间滑动断裂带即为金矿化带,即具有地层-断层-矿层三位一体的特征。同时,闪长岩脉沿断层分布,与矿层呈平行伴生关系。 (2) 成矿系统与构造系统密切相关 区域性层间滑动系统控制了矿带的分布,某一层次的滑动单独构成一个矿床,单一滑动断层控制矿体,不同小构造形式控制不同的矿化类型,如角砾状矿石的分布受构造角砾岩带控制,脉状-网脉状矿化受碎裂岩带控制,从而构成了多级控矿构造系统。 (3) 多层次滑动与多层次成矿 如蓬家夼、大庄子金矿产于盆地基底地层中,发云夼金矿产于盆地盖层中。 (4) 矿体产状缓、规模大,矿化-蚀变具一定的分带性。 (5) 成矿多期次多阶段。 如大庄子金矿体形成期经历了先张后压再剪切的过程。拉张阶段形成碎裂-角砾状矿石和张性断裂,挤压期形成石墨化矿石和透镜状构造,剪切期形成于矿化之后,主要表现为形成斜切矿体的断层和基性脉岩的侵入。 2、层间滑动断裂的控矿作用 层间滑动断裂对金矿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 (1) 层间滑动断裂为岩浆-流体提供通道,为成矿物质的沉淀提供了容矿空间。 (2) 控制成矿物质的来源 层间滑动断裂为低角度正断层,其上下盘切层断裂及羽裂发育,与大范围的围岩有良好的沟通性,便于热液运移并萃取成矿物质。 (3) 层间滑动过程中的构造地球化学作用 在层间滑动过程中因构造-化学作用,断裂带中的物质成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对蓬家夼金矿区蚀变岩的常量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从围岩到断裂中心,Si 、Ti 、Ca 有规律地依次递增或递减,K在矿体中含量最低,这与钾化主要发生于矿体外围有关。在断裂带的中心部位,因Ca 、Na 大量逸散,而使Si 、Fe等元素富集。总的来看,从断裂中心向外大致次序为:Si 、Fe 、Mg、Mn、Al 、Ca 、Na 、K,这与孙岩等以韧脆性断裂的成型阶段为例,以元素的离子半径、离子比重为据,将造岩元素稳定顺序归为: Si 、Mg、Mn、Al 、Ca 、Na 和K(1998 ,孙岩) 的情况相一致,这是一种动力分异作用的结果。在断裂蚀变带中,微量元素也有一定

浅谈煤矿开采方法及工艺

浅谈煤矿开采方法及工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煤矿由于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的落后,及安全条件差而导致被关闭。所以,提高煤矿开采技术政策,使煤矿开采技术机械化以及提高生产设备,改进煤矿的开采方法和技术工艺对我国煤矿的开采起着重要意义。 标签:煤矿开采开采工艺开采方法开采技术 1我国煤矿开采技术方法及工艺 目前,煤矿开采的方法及工艺的提高于完善始终是当今煤矿生产发展的主题。煤矿开采工艺发展方向是产量高、效果好、安全性高及可靠性强。要想达到目的只有使采煤技术与当前的高新采矿技术相结合,提高煤矿开采设备和监控系统,改善采煤工艺。 1.1煤矿集约化开发设计技术 随着煤矿生产技术的提高,煤矿集约化和自动化在煤矿生产中普遍运用,在环境条件合理的矿区,可以实施一井一面的集约化生产模式,而在环境条件不合理的矿区,也可以实施多井生产的模式,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地面设施和生产流程,降低施工管理成本。 1.2短壁开采施工工艺 由于煤矿开采的规模大,长壁开采的煤炭资源不断减少,再加上位于煤田的边缘地带,所以,短壁开采技术在我国煤矿生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断开发出能够进行横轴与纵轴切割方式互换的用于半煤岩巷道掘进和煤巷快速掘进的掘进机短壁开采离机遥控操作系统、连续运输系统以及短壁工作面通风安全系统等,可以满足适应短壁开采,又可快速掘进的需求。 2提高我过煤矿开采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发展和地方煤矿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改革必须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超越煤炭开采技术的前沿,立足于我国煤炭发展战略所必要的技术储备,重点长期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科技前沿同进,以煤矿开采技术及设备为重点的核心技术,达到技术制高点,才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因此煤矿开采新技术在开采中越来越广泛应用,在我国煤矿发展中起着一定的重要性。 3我国煤矿开采主要方法

建筑基础都有那些类型

建筑基础都有那些类型 基础的类型: 基础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的方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 1. 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⑴ 刚性基础: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所用的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及抗剪强度偏低。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a称为刚性角。在设计中,应尽力使基础大放脚与基础材料的刚性角相一致,目的:确保基础底面不产生拉应力,最大限度地节约基础材料。构造上通过限制刚性基础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的要求。常用的有:砖基础。灰土基础。二合土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 1)大放脚为保证基础外挑部分在基底反力作用下不至发生破坏。2)灰土基础灰土基础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并与其他材料基础共用,充当基础垫层。 3)三合土基础三合土基础一般多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四层和四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工程中。 4)毛石基础具有强度较局、抗冻、耐水、经济等特点

5)混凝土基础常用于地下水位高,受冰冻影响的建筑物。 6)在上述混凝土基础中加入一定体积毛石,称为毛石混凝土基础。 2)柔性基础。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这样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所以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 200mm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ni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面设有C7. 5或C10素混凝土垫层, 厚度lOOm 起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为75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受锈蚀。 2. 按构造分类 (1)独立基础(单独基础)。 1)柱下单独基础。单独基础是柱子基础的主要类型。 2)墙下单独基础。墙下单独基础是当上层土质松软,而在不深处有较好的土层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和减少开挖土方H而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 (2)条形基础。 1)墙下条形基础。条形基础是承重墙基础的主要形式。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而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一般做成无肋式;肋式的条形基础条件:地基在水平方向上压缩性不均匀,为了增加基础

区域构造与成矿浅析

区域构造与成矿浅析 区域构造是控制成矿的基本要素,成矿是一种复杂的地质作用。构造不仅控制矿床形成,同时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矿床的破坏与保存。构造不仅仅是局部的控矿因素,它还能控制或影响岩浆活动、沉积作用、流体作用、变质作用……各类地质作用,文中简略叙述了构造成矿研究的历史,论述了大型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提出构造动力体制转换是引发成矿作用的一种重要机制,总结提出构造研究的一些思路。 标签:区域构造控制成矿作用 地质构造有不同的级别和层次,从显微构造直到全球构造,它们影响成矿的范围,并且研究意义各不相同构造尺度成矿构造级别矿化单元研究应用目的微型构造显微成矿构造矿石、矿物选矿、冶炼中小型构造矿田矿床构造矿田、矿床、矿体找矿、勘探、采矿大型构造区域成矿构造成矿区(带)区域成矿与预测大地构造大区域成矿构造成矿域资源潜力评价全球构造全球成矿构造全球成矿域全球成矿分析。 1大型构造与成矿 大型构造通常是指规模达数百千米级的地质构造。一般而言,大型构造不是一个单一的构造形迹,而是由与其拌生的或派生的一系列构造要素组合成的。常见的大型构造可按其所反映的地壳变形场分为五大类端元:即反映地壳水平运动的伸展、收缩和走滑,反映垂向调整的隆升和沉降,其间可以有各种过渡或转化型式。与同类型的小型构造相比,大型构造不仅是地壳或岩石圈受力变形的产物,而且它的形成和演化控制着与其有关的沉积、岩浆、变质等作用。大型构造如裂谷、推覆构造、剪切带构造等都是岩石圈动力作用的产物。大型构造的控矿作用主要表现在:(1)大型构造可为矿源场、中介场和储矿场的有机联通提供有利条件。例如,深源的含矿流体可以大断裂为通道而到达地壳浅表,并在该大断裂的次级断裂裂隙中堆积成矿;(2)大型构造的长期性、脉动性和继承性,有利于成矿物质的反复叠加富集,使它们汇聚在同一有限空间,这种多重富集作用有利于形成超大型矿床;(3)一些矿床尤其是大型矿床,其形成需要巨大、稳定的热液对流系统,支持这种系统正常运转的巨大岩石裂隙网络带,只有在大型构造的热动力作用下才能形成,如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4)大型构造因其贯通性而能连通位于不同深度和不同地质体内的不同类型的流体,并导致它们的混合,这有利于汇集成矿所需的矿质、挥发分和形成必要的地球化学障,因而有利于矿床的形成。 大型构造在源(控制岩石建造的形成的分布)、运(连通、驱动含矿流体)、储(提供多样的成矿环境)等方面控制了矿床的产生。另外,其控矿作用还可表现为一些超大型矿床主要分布于一定的成矿构造环境中,而同一构造环境对不同类型成矿系统的作用不同。近年来,由于深部探测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地球物理探测、地幔岩包体研究和区域地球化学以及一些碰撞造山带的研究,提供了有关

浅谈煤矿开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浅谈煤矿开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方面,煤炭开采量的增加表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和意识上的不足等因素,煤矿的开采其周围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例如对大气的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和对水资源的污染,如何处理这些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势必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一些治理措施。 【关键词】煤矿开采;环境;影响;措施 1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1.1 对水资源的影响 浅、中层地下水是人们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但是受到采矿的影响,使煤系地层与上覆松散岩类地层的裂缝不断的增大、增多,造成煤系地层的水和松散岩类地层的水均快速的向下渗透,逐渐形成区域性的水位降落漏斗。浅、中层地下水由于逐年被疏干,使与煤矿开采相邻村庄的水井由于缺水而干枯,使村庄中的村民吃水难。因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施工单位在哪里建矿,就要为那个地方的居民解决供水的问题。 1.2 煤矸石占地及风化污染问题 由于煤矿开采中产生的煤矸石一般都堆放在矿区的周围,日复一日的堆存,使其占用的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大。煤矸石堆存区一旦出现自燃的现象,势必产生的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而且煤矸石的堆存区在遇到下雨的天气,伴随雨水的冲刷,其表层的小颗粒物质会流入河道,同时还会将煤矸石伴生的硫铁矿中的硫离子和亚铁离子等浸取出来,污染水体环境。 1.3 煤矿开采产生的噪声污染 因为煤矿开采所需的工程周期非常漫长,再加上开采所用设施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这就致使煤矿开采区域中的环境受到非常严重的噪声污染。煤矿工人在工作的进程中会持续遭受连续性的高强度噪音污染,其不但会导致煤矿工作出现耳鸣、耳聋、听力下降等各类听力问题,并且会导致煤矿工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脑血管出现持续衰弱的症状。而煤矿工人自身身体的健康情况不断下降会致使其工作效率的不断下降,并且会导致其工作状态低迷,从而增加了煤矿开采进程的安全事故几率与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此外,煤矿开采还会干扰矿区范围周边的居民的日常生活。所以,解决煤矿开采所带来的噪声问题刻不容缓。 1.4 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及问题研究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及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13T14:11:07.9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作者:李颖 [导读] 摘要: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新时期我国的煤炭用量连创新高,加强煤炭的开采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是现今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煤炭工作的重点。 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130煤矿新疆乌鲁木齐 830025 摘要: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新时期我国的煤炭用量连创新高,加强煤炭的开采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是现今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煤炭工作的重点。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会遭遇到各种复杂情况的影响,尽管现今的煤炭开采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是在面临煤炭井下开采所面临的复杂情况时难免存在着顾此失彼的情况进而导致煤炭开采安全事故的产生。因此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加强对于煤炭开采的管理,通过煤炭开采技术管理的优化,提高煤炭开采的安全性。 关键词:煤矿开采;安全问题;应用研究 Abstract: co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energy structure system, and how to guarantee coal supply is the key point in China's high coal consump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al mining will encounter many difficulties, although coal mining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but when faced with a complicated situation faced by the coal mine mining unavoidably exist many safe hidden trouble. In the process of coal mining, the management of coal mi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safety of coal mining should be improved through optimization of coal min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煤炭能源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在能源消耗总量中占很大比例,这也促使中国煤炭开采技术一直在发展。虽然中国煤炭开采技术整体上有了显著提高,但是还有些地方存在问题,技术不够完善,煤炭开采效率比较低,并且容易出现安全问题,降低了开采效率。因此加大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及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1煤矿开采技术应用的现状分析 1影响周围的环境 煤矿开采一定会造成污染,煤矿工作由于深处地下,很容易对地下水产生影响,造成污染。而且煤炭在开采后需要运输到各个使用地,这个过程会产生灰尘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近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也更加重视。 1.2技术水平存在差异 中国煤矿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乡镇煤矿企业、地方煤矿企业和国家煤矿企业,但是这三种煤矿本质上却有很大不同,开采技术也有很大差异。乡镇煤矿和地方煤矿相对较小,使用的技术比较落后,技术水平偏低,机械也比较落后,煤矿范围较小,煤的含量也较少,所以引起的重视程度不够,持有人的经济水平也不高,还有部分煤矿所处的位置地势差,无法使用较大的设备进行施工。另外,这些小型煤矿企业的安全措施不够,存在很大的危险系数,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甚至有的企业领导为了赢得利益而将工人的安全置之不顾,很容易出现危险,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但是国企与小企业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国企有国家作为后盾,技术和设备的使用都非常先进,虽然依旧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乐观的。 2提高煤矿井下开采技术的具体措施 2.1优化煤矿井下开采方案 煤矿井下开采的安全性是建立在合理的煤矿井下开采方案的基础上的。在煤矿井下开采方案的设计中,应当结合煤矿井下的地质勘测数据,详细分析煤矿井下的地质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好煤矿井下开采方案的设计和优化。煤矿井下开采方案的设计、优化中需要对煤矿井下开采设备和安全技术的选择进行合理的规划,结合煤矿井下开采现场的实际情况选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开采设备及工艺流程,并最大限度的保障煤矿井下开采方案能够顺利实施。在煤矿井下开采方案中的重点应当放在巷道的布置上,以简单、方便为主。 2.2提高煤矿井下机械占比 为提高煤矿井下开采的安全性,应当积极做好煤矿井下开采设备在煤矿中的应用,提高煤矿井下机械设备的使用占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煤矿井下开采管理体系,将有助于将煤矿井下开采所而临的安全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煤矿井下开采大量使用人工作业将极大的加剧井下开采作业的风险,人为影响因素与复杂的环境影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将使得煤矿井下的安全管控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加大煤矿井下开采的安全风险。新时期,应当积极将推动煤矿井下开采机械化作为煤矿井下开采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新设备、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解决长期困扰煤矿井下开采安全管控的一系列难题。在做好新设备、新工艺应用的同时要积极做好煤矿井下安全开采技术的研究,做好煤矿井下综采设备、安全设备的持续投入,通过引进新的设备或是对原有综采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用以逐步挺高机械设备在煤矿井下的综合占比,逐步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提高煤矿井下开采的自动化水平,在实现煤矿井下采煤作业效率提高的同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和安全事故发生所造成的影响。 2.3做好采场围岩的勘察工作 在煤矿开采前,要对采场进行观察和研究,明确采场周围岩石的分布情况,分析如何才可以实行有效的岩层控制。在实际开采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岩层控制技术,提高开采效率,确保开采活动可以在低成本、高效率、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要运用一定的数学或力学理论,充分分析矿井的实际状况,对煤的分布、地形地势及开采方式进行讨论、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同时,在开采过程中要及时使用现代化的先进设备、材料、技术等,解决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降低部分施工过程高成本的问题,将施工简单化。另外,要完善对矿井的监测制度和方法,实行良好的监测方案,保证监测的实时性,开展对矿井顶板、支护的质量等方面的监测,保证矿井的任何方面都是安全和正常的,更加直观地反映矿井的实际状态。 2.4煤矿井下开采其他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 要将煤矿井下作业安全管理体制建立的规范、合理,使得其能够涵盖煤矿井下安全施工中的各个方面:包括煤矿井下的作业环境、煤矿井下作业设备以及相应的操作规范等。涵盖全面的安全规范机制的建立是确保煤矿井下作业安全的重要保证。此外,在煤矿井下支护体系的建设中,需要对其作业进行严格的规定,提高煤矿井下支护设备的有效性确保煤矿井下巷道支护的安全。煤矿井下作业安全信息化监控系统的建立能够对煤矿井下支护设备运行时的矿山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当矿山压力急剧变化时能够及时的报警并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合

浅析对大地构造研究与矿产勘查评价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

浅析对大地构造研究与矿产勘查评价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 科学高效的找到矿产资源,以供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一直以来都是地质学家的重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矿床的形成和保存问题得到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地质学家将大地构造研究应用在矿产的勘察工作中。本文介绍了我国大地构造的研究情况,详细阐述了大地构造研究和矿产勘察评价的关系。 标签:大地构造研究矿产勘察评价关系 地质工作人员在矿产的勘查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地质构造和成矿研究相脱节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我国的大地构造图反映不出各个构造单元的物质组成,因此对构造环境不明确;其二,已有的构造和成矿关系,都是在构造图上标注已知的矿床位置,地质学家没有将地质作用在后期的叠加改造考虑在内,以下就此提出个人见解。 1我国大地构造的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大地构造的研究,一直以来将重点放在了地壳的构造演化和构造分区两个方面上。制定构造分区方案时,普遍将活动区和稳定区划分到一级构造单元中。就目前的研究而言,稳定区指的是褶皱基底地区。大多数学者认为稳定区不会有活动,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稳定区能够转化为活动区。而实际上,大陆的演化可以分成不同的演化旋回。一个地区在这个旋回中是稳定区,但在另一个旋回中可能是活动区。 对活动区的构造单元进行划分,我国是以构造的变形时间作为划分标志。使用这种方式,地壳构造单元多为褶皱带,因此没有重视地球动力学环境的演变。结果,在大地构造图中,很难明确看出活动单元的演化历史,也不能表示出后期的叠加构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质学家投身于不同地质时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识别和研究上。在未来,大地构造研究将会取得显著成绩,从而创作出新的大地构造图。届时,我国大地构造的研究,就能够真正与矿产的勘察评价工作相结合,从而有力促进我国矿产事业的大跨步发展。 2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球动力学的区别 成矿地质背景,指的是矿床在形成的时间上,地质作用的类型和相应的地质环境。根据地质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构造型、变质型等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按照构造发生的位置和环境,又能够继续细分为不同的亚类型。 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指的是在矿床形成时候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以构造应力的特征或者主要压力的方位为依据,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剪切型、伸展型、版内稳定型、挤压型、陨击型等。这些类型按照所处板块构造部位的不同,

构造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 视倾角: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视倾斜线,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视倾角,也叫假倾角。 真倾角: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垂直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倾斜线,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真倾角。 侧伏向与侧伏角: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此线在那个平面上的侧伏角,构成侧伏锐角的走向线的那一端的方位叫侧伏向。 倾伏向与倾伏角: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叫倾伏向;倾斜直线与其水平投影之间所夹锐角叫倾伏角。 应力:单位面积的附加应力 差异应力:σ1、σ3的差值 应力轨迹:各个应力状态的连线 应变:在应力作用下物体形状和大小的改变量 线应变:变形的结果引起物体内质点之间的线段的变化,常用单位长度的改变量来表示。剪应变:变形的结果引起两条线段之间的夹角的变化叫做剪应变。 剪裂角: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 共轭剪裂角:两组共轭剪节理的夹角为共轭剪裂角。 均匀应变: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相同的变形。 非均匀应变: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发生变化的变形。 应变椭球体:应变椭球体:为了形象地描述岩石的应变状态,常设想在变形前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1的单位球体,均匀变形后形成为一个椭球,以这个椭球体的形态来表示岩石的应变状态,这个椭球体便是应变椭球体。 旋转变形: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发生改变的变形叫旋转变形。 非旋转变形: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未发生改变的变形叫非旋转变形。 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始终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一致,叫做共轴递进变形。 非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不一致,叫做非共轴递进变形。 增量应变:变形期中某一瞬间正在发生的小应变叫增量应变。

青海玉树地区三江构造带北段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探讨

青海玉树地区三江构造带北段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区矿产概述,然后研究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与成矿的关系及影响,最后就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火山活动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价值,供参考。 关键词:三江构造带北段;构造;成矿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area mineral overview, then studies the late Paleozoic Mesozoic and Cenozoic and minera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and influence, finally the metallogenic intrusive rocks, volcanic activities factors were discussed, and has strong guidance and valu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sanjiang tectonic belt section; Structure; metallogenic “三江”成矿带北段,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晚三叠世以来,唐古拉地块北缘裂陷活动强烈,形成大范围的裂陷海盆,并伴有强烈的火山活动,形成大量海相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与喜马拉雅期的断隆作用有关,有关的中一酸性斑岩体星罗棋布。这些印支晚期的火山岩、次火山岩和喜马拉雅期斑岩,以及与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成矿关系极为密切。几条深断裂既控制着研究区内地层和岩浆岩的分布,也是成矿物质来源的通道。在该带上目前已发现以铜(铝)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矿产地六十余处。成矿类型主要有火山一次火山斑岩型、喷流沉积一叠加改造型、沉积变质一后期改造型、接触交代型、沉积砂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及韧性剪切带有关的蚀变岩型等,其中以斑岩型、火山喷流沉积一叠加改造型、沉积变质一后期改造型为主,找矿前景巨大。 1研究区矿产概述 研究区位于唐古拉北缘成矿带北带,晚三叠世以来,裂陷活动强烈并伴有强烈的火山活动。这些印支晚期的火山岩和喜马拉雅期的斑岩与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关系密切,以多金属成矿为主,目前已发现的矿床主要有四川白玉县呷村超大型多金属矿、青海玉树赵卡隆多金属矿以及涉及研究区的朵龙格玛多金属矿。研究区的矿床主要产在巴塘群火山一沉积岩系中。 2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根据现今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区域上的构造演化不是由一次陆一陆碰撞造山完成的,而是先后经历多岛海、陆内俯冲和陆内转换三次不同类型造山过程,

构造与成矿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研究进展 摘要: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而建立的成矿理论已日臻完善, 完好地解释了增生造山成矿作 用及汇聚边缘成矿系统发育机制, 但却无法解释碰撞造山成矿作用及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本文在阅读大量前人有关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特别是阅读有关侯增谦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以及陈衍景的“大陆碰撞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的前提下,简要介绍板块构造理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要点、与区域成矿理论的区别、大陆碰撞流体作用模式、最后作简要总结。 关键字: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流体作用模式研究进展 经典区域成矿理论,是指建立于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基础上的区域成矿理论。虽然不少矿床学家曾尝试借用基于大洋俯冲环境的斑岩铜矿模式,解释大陆内部古老碰撞造山带的成矿作用和矿床分布,特别是很多矿床学家依此解释华南造山带、秦岭-祁连-阿尔金-昆仑造山带以及天山-蒙古-兴安岭造山带的成矿作用和有关花岗岩类的形成,这些尝试都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由于经典的板块构造成矿理论难以很好地解释大陆碰撞带及其大陆内部的成矿作用,地质学家普遍认识到,适合于大洋和大陆边缘环境的理论或模式不可照搬到大陆内部,碰撞造山带也成为热点,通过一系列的地质工作,地质学家们对碰撞造山带的几何结构、造山机制和造山动力学过程等有了深入认识,最后导致了一系列找矿的突破和理论的提出。 一、板块构造成矿理论 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归根结底是与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从太古宙地幔柱构造到显生宙板块构造)有关,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必然造就不同的成矿系统和矿床类型。板块构造成矿理论已建立了三大成矿系统,包括离散边缘成矿系统、汇聚边缘成矿系统以及克拉通成矿系统[1],并且日臻完善,很好地解释了增生造山成矿作用及汇聚边缘成矿系统发育机制。 离散边缘成矿系统:通常发育于超大陆裂解时期,产于被动大陆边缘乃至大洋扩张环境,分别形成沉积岩容矿的同生-后生矿床和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 矿床(图1.1)。同生沉积矿床主要是BIF 和SEDEX 型Pb-Zn矿。BIF矿床形成于部分缺氧的海底陆坡环境是海底热水系统中Fe大量堆积的产物;SEDEX型矿床形成于被动陆缘裂谷-裂陷环境。VMS矿床主要发育于弧后盆地或弧间裂谷,主要受岩浆热机驱动的海底热水对流循环控制。

浅谈煤矿开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https://www.doczj.com/doc/9918004873.html,/ — 70 —浅谈煤矿开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王路法 江 勇 张 杰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 【摘要】煤炭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主要能源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对于煤炭资源的开采主要集中于山西、内蒙古、河南、黑龙江、辽宁等省份的部分城市,随着国家对于能源需求的逐年加大,我国现有煤炭资源储量已经接近枯竭。煤矿区是煤矿开采和运输的主要场所。因此,对于其地质结构的研究与勘查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就地质构造的研究与煤矿开采工业的关系作以简要的评论和分析,希望对我国煤炭开采事业的安全、高效生产有所推动和促进。 【关键词】地质构造;矿井;煤矿开采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煤炭资源逐渐萎缩。煤炭开采受地质构造影响极大,煤矿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主要指断层、褶曲构造、陷落柱、岩浆岩侵入体等。利用矿山多年探采结合取得的经验和理论成果,从多方面来开展生产、开采和回收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也对地质工作人员如何在越来越复杂的地质构造中优化开采、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安全的主要威胁 (一)矿井水灾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地质构造是导致出水事故的关键,加强地质构造分析预测及防治措施落实,提高安全回采率,有利于延长矿井的生产年限,这对煤炭资源日益枯竭,剩余储量受水威胁严重的煤矿区来说尤其重要。煤矿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主要包括断层、陷落柱、岩浆岩侵入体、不良封闭钻孔等,很多的灾害性突水都是源于这些地质构造。研究分析矿井出水的条件,关键是弄清各种不同形态的地质构造在井下出水所起的作用,掌握其规律,做到防患于未然。总结近年来煤矿水害发生的基本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矿井水害发生位置方面,主要发生在矿井掘进巷道的迎头,由于掘进过程中遇到地质构造(掘进前未探知)造成不同水源的水突入矿井。 2、采煤工作面突水,主要是回采过程中遇到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 (陷落柱、封闭不良钻孔等)和顶底板采矿扰动诱发的导水破裂带导通不同水源水突人矿井。 (二)瓦斯事故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煤与瓦斯突出常发生在地质构造破坏地带已为大量实践所证实,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有密切关系。地质观察及研究表明,矿区构造特征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分布,构造的分级、分区和分带造成煤与瓦斯突出分布的不均衡。 (三)采煤沉陷 采煤沉陷是我国煤炭矿区现存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如果不能完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就难以保证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稳定、有序进行,甚至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对于社会的安定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煤矿区地质构造的不同是引起采煤沉陷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不同的地质构造其岩石组成成分、硬度、强度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引发采煤沉陷的几率也有所区别。 针对这一主要原因,在煤矿区设立时就要可采取如下措施: 1、煤炭矿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对矿区实地情况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与勘查; 2、逐步制定一套或多套详尽、合理、科学的煤炭开采计划和开采组织形式; 3、在煤炭开采中一定要尽量避开较易发生采煤沉陷的地区。 二、矿井地质构造预测 鉴于地质构造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严重的威胁,矿区必须做好对矿井地质构造预测、分析。 准确地预报、预测未掘区或开采区的地质构造,不但要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必须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达到准确的预测预报效果,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在矿井中收集大量原始资料,综合分析、对比和试验,利用一些小构造形迹变化来预测矿 井地质构造,准确性较高,而且效果较好。 矿井地质构造预测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类: 1、以锤子、罗盘、放大镜、皮尺和计算 机软件为工具,进行井下地质观测素描,进而揭示构造规律,借助几何作图、地质规律、构造参数处理来预测和评价构造的方法称为地质方法; 2、借助计算机软件处理地表和井下获得的地球物理探测数据,通过成像、图像和数字解译来解释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物探方法。 三、矿井地质构造分析 矿井构造是控制煤系形态、位态和体态的首要地质因素,构造作用通过改变煤层瓦斯、矿井涌水、岩浆活动、煤层顶底板、煤层倾角、 陷落柱、地温地压等地质条件,从而间接地影响着煤矿安全和正常生产建设。随着综合开采技术工艺的普及和开采设备的更新,矿井生产对地质构造的查明程度和预测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矿井构造是一项贯穿于煤田地质勘查、矿井建设和煤矿开采等各个阶段的首要地质任务,也是构建现代化安全高效矿井地质保障系统的核心内容。 对于矿井地质构造的研究主要采用地质评价和综合探测两种方法: 1、地质评价是从地质角度,采用多学科、 多方法、多手段对矿井构造发育规律及复杂程 度作出客观评价; 2、综合探测是在地质评价的基础上,选 择矿井内具有生产前景的采区, 进一步采用地质、物探、化探及钻探等多种手段互相配合,具体查明区内构造的规模、 性质及对煤层的破坏程度等,指导工作面的合理划分。 地质评价,综合探测是查明地质构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其目的是为准确掌握矿井范围内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查明这些构造以后, 关键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小它们对煤炭开采的影响程度,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事实证明,在同一地质条件下生产,管理科学,操作技术熟练的矿井,经济效益明显较好,尤其在机械化采煤过程中,对地质构造的科学处理至关重要。 四、提高煤炭矿井开采的利用率,回收率 随着开采水平的延深,煤层产状及地质构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质构造非常复杂,所以对煤的有效开采与回收也变得困难起来,如何提高煤炭矿井开采的利用率,回收率,提高经济效益是我们当前矿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挑 战, 面对这一挑战,我们提出了以下应对办法: 1、进行补充矿井地质勘探、巷探,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储存情况和能利用价值; 2、计算和核实矿井储量,掌握储量动态,提高储量级别,设法扩大矿井储量,及时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意见; 3、研究地质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 4、长期坚持井下现场观测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煤系地层观测时,对一切穿过煤系地层的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岩性特征和厚度,对煤层、标志层和煤层顶底板需做重点观测。 对煤层观测时不论是否可采,都必须进行观测和描述。 严格按照以上应对办法才能有效的判断出断层的构造形态及分布规律和发展方向, 减少煤炭资源的丢失,提高煤炭的回收率。 五、结语 随着采掘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对地质构造的分析必须准确、及时,这就迫使人 们从不同角度出发, 探索更为有效的分析评价方法。根据我们多年来的实践、研究体会,只有从理论上搞清有关概念,从建设现代化安全、高产、高效矿井地质保障系统角度出发,与瓦斯地质、水文地质、冲击地压等相关学科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在矿井地质构造与相关学科的交流中共同提高,在渗透中共同发展, 才能寻求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王金峰,庞作想. 加强地质构造分析提高安全回采率【J】.山东煤炭科技,2010.4. [2]林伟义.矿井地质构造预测的几种现场技术剖析【J】.能源与环境,2011NO1. [3]贾建称,陈健,柴宏有,张妙逢,顾安邦. 矿井构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煤炭科学技术,2008.10 [4]刘彦伟,陈攀,魏建平. 煤层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J】. 煤炭科学技术,201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