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梭伦发展农工商业的改革

①扩大了平民的就业机会②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

③推动了雅典对外贸易的发展④促进了雅典社会的封建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A. 雅典面临外族入侵的危险

B.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 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 自然灾害的威胁

3.“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A. 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 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C. 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 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4.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未见。由此可知秦国立法()

A. 善于借鉴别国的法规

B. 内容繁杂不利于使用

C. 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

D. 以经济为其立法核心

5.《诗经》中曾提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了战国时期,孟子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私田的数量开始超过公田

B. 公田依旧占据国家经济主导地位

C. 土地私有化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

D. 井田制已经被土地私有制取代

6.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繁荣景象,多个学派陆续出现,百家争鸣。其中,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多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的是

A. 法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7.在变法过程中,商鞅曾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这种做法的重大社会意义是

A. 促使秦国成为六国中的军事强国

B.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C. 促使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

D. 为平民阶级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8.北魏孝文帝主动实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 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 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9.北魏实行均田制,其中的“均田”是指( )

A. 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

B. 将荒地收归国有,招募流民垦种

C. 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与无地农民

D. 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

10.《魏书·食货志》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流通,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焉。”对此材料反映的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 鲜卑族从孝文帝改革后进入封建社会

B. 北魏政府一直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北魏前期商业一度萎缩,孝文帝时有所恢复

D.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11.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A. 北魏迁都洛阳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B. 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发展

C. 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 5世纪的洛阳商业空前繁盛

12.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

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A. 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 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 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 只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13.1072年8月,秦凤路沿边安抚史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这说明。

A. 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

B. 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

C. 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

D. 王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部危机

14.宋太祖曾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B. 设枢密使,管理军事

C. 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D. 设通判,监督知州

15.北宋时期,出现“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官僚占有大量土地

B. 北宋王朝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C.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D.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存在

16.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武器的落后

B. 政治、经济体制的落后

C. 运输工具的落后

D. 军需品的不足

17.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 地主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政治体制与近代经济的矛盾

C. 资产阶级与工人的矛盾

D. 布尔什维克与专制制度的矛盾

18.作为同是传导型的现代化国家,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近代化与1861年到19世纪末的沙俄近代化存在的相似问题中,说法错误的是

A. 现代化发展不平衡

B. 整体经济落后

C. 仍然是一个农业国

D. 政治上是君主专制

19.1649年俄国颁布《法律大全》规定:“封建主在法庭上对自己的农民负全责,在领地内有权对农民进行判决、鞭笞、拷问和给他们戴上镣铐、锁链。除对沙皇的叛逆行为外,农民不得告发自己的主人;地主破产时,其债务要由农民偿还;地主有权干涉农民的财产、婚姻等家庭事务。”材料表明在农奴制度下

A. 农民的债务负担十分沉重

B. 农奴在人身、财产和司法上受地主支配

C. 封建主要无条件的服从沙皇的命令

D. 农民无法忍受苛刻的待遇而起义

20.读下列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据《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

B.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C. 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D. 生产关系的变革

21.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期,雅典公民大会讨论是否要派军队进攻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具体情况,公民大会最终还是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决定。这说明古雅典公民大会

A.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决策水平低下

B. 财产等级制使少数富裕公民绑控一切

C. 民主决策机制名存实亡

D. 军国主义思想盛行

22.喜剧在古希腊早期即已出现,在很长的时间内,它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喜剧在城邦的节日仪式出现并且发展壮大,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都是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这表明了当时的雅典

A. 民主政治赋予公民思想自由

B. 人文主义思想滥觞

C. 商品经济激发公民自我意识

D. 城邦制度日渐衰落

23.宋代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唐代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立,谏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A. 加强谏官对皇权和相权独立监察的权力 B. 加强了君主对百官的控制

C. 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D. 有效的清除官僚系统的腐败

24.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那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

A. 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 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C. 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D. 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25.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革税制,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 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

C.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 控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26.如图反映的是辩论中的苏格拉底和战国时的稷下学宫,这种思想活跃的局面,其共同原因是

A. 地理环境的影响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民主制度的保障

D. 社会变革的推动

27.下表是商鞅死因的几种说法,从表中关于商鞅死因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得出

西汉司马迁商鞅此人刻薄寡恩,用刑太过。

改革开放前某学者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变法触犯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报复。

近年来的最新研究商鞅权势太重,行事专断,与当时君主秦惠王的矛盾加剧而被杀。

A. 历史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解释

B. 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失实

C. 研究者的史观左右历史事实

D. 历史叙述方式决定历史结论

28.古代雅典城邦建立初期,执政官从贵族当中选任。到梭伦时期第一、第二等级的公民都有资格当选执政官。这一变化表明古代雅典

A. 民主政治的正式形成

B. 地域代替了血缘关系

C. 财产等级制度的实施

D. 公民可直接参与政治

29.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嘎仙洞的发现,为了解鲜卑族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有的学者结合北魏官修国史的记载,认为这是鲜卑民族起源的重要实物考古资料证明。而有的学者认为,结合这一时期各游牧民族的关系史,嘎仙洞的文物只能证明,当时北魏统治者太武帝为配合官修国史的编撰并加强统治,从而制造了嘎仙洞的材料,并发明了鲜卑人的迁徙史。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研究者分析考古材料是从自己提出的问题出发的

B. 研究者认识考古材料应结合多种史料做谨慎辨析

C. 不同的史学家研究相同的考古材料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D. 历史学的真实性因为研究者的主观认识不同而难有定论

30.“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王朝软弱无力”指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 “经济变革”指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

C. “多事”指“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封建主”指新兴的地主阶级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4分)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6分)

32.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8分)

33.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10)

1.A

【解析】梭伦发展农工商业的改革首先推动了雅典对外贸易的发展,然后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同时也能够为平民提供就业机会,但雅典是奴隶社会,不可能促进了雅典社会的“封建”化,所以本题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B

【解析】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贵族的专横和压榨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局部调整无法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因此社会政治改革成为必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3.B

【解析】A项只反映了平民这一方面,没有涉及贵族,故排除;梭伦改革规定了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故D项错误;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旧的社会等级,故C项错误;梭伦改革体现了中庸的特点,既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又不彻底剥夺贵族的财产,缓和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故B项正确。

4.A

【解析】由材料中“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可以看出当时秦朝立法中借鉴了别国的法律法规,故A正确;B、C、D材料无法体现,应排除。

【名师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对“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的分析理解。

5.C

【解析】材料反映了私田越来越多,土地私有化程度愈发明显,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现象而非本质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公田不再占据国家经济主导地位,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井田制尚未被土地私有制取代,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6.A

【解析】法家主张变法,主张与时俱进,法家思想也就成为了多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材料反映的是法家思想而非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墨家思想等选项,所以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7.C

【解析】材料“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有利于建立封建社会统治秩序,促使奴隶制社会向

封建制社会转型故选C;A是军事意义,排除;BD表述不全面,排除。

8.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北魏孝文帝认识到鲜卑族的落后,企图通过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改变这种局面,稳固鲜卑族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实际上是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即学习汉族的农耕文化。故选C。

考点: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点评: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

9.C

【解析】均田制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度,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授予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以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政府收入。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所述为屯田制,排除;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政府必须掌握一定的土地。

10.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魏建立后直到孝文帝太和年间,北魏钱币和货物流通不畅,孝文帝下诏令全国使用货币交易,这一措施使北魏商业得以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A项属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与材料强调北魏前期商业一度萎缩,孝文帝时有所恢复的信息不符,排除。B项与北魏前期商业一度萎缩的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南北商品经济发展的信息,而是强调北魏前期商业一度萎缩,孝文帝时有所恢复,排除D。

11.A

【解析】根据材料“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等信息可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族制度的信息,而是强调北魏迁都洛阳促进经济文化发展,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洛阳在北魏统治之下,并非在南朝统治下,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特指5世纪的洛阳商业空前繁盛,而是强调北魏迁都洛阳促进经济文化发展,排除D。

12.C

【解析】司马光和王安石政见不同,同时客观上也确实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不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除了现实问题还有现实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不只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确实也存在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司马光的说法是两方面的原因。

13.C

【解析】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当政者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没有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土地兼并的问题只能加以调节、限制,不可能彻底解决,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故排除ABD,选C。

14.C

【解析】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是属于削弱地方割据经济措施,故A错误;设枢密使,管理军事是属于军事措施,故B错误;材料中“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的信息说明宋太祖对武官担任地方官存在担忧,为此采用文官管理地方政事,故C正确;设通判,监督知州属于监察机构,不符合题干意思,故D错误。

15.D

【解析】题目中的A、C两项是“富者有弥望之田”的具体表现,并非原因;北宋王朝纵容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是造成土地兼并严重的重要原因,但关键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存在,这是造成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的根源所在。

16.B

【解析】克里米亚战争是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矛盾尖锐化的结果,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英法之间的战争。从本质上看,战争失败是由俄国政治、经济体制的落后导致的,故选B。ACD是重要原因,排除。17.B

【解析】农奴制改革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经济上开始了近代化,但政治体制仍然是沙皇专制,即政治体制与近代经济的矛盾成为了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地主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不再是最主要矛盾,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资产阶级与工人的矛盾还尚不是最主要矛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布尔什维克与专制制度的矛

盾是后来十月革命前夕的最主要矛盾,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8.D

【解析】中国近代化与沙俄近代化均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是农业国的问题,但1911年后的中国即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上不再是君主专制,所以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9.B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农奴制度下的农奴在人身、财产和司法上完全受地主支配而没有自由和政治权利,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C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到农民的债务负担沉重、农民起义的信息,所以选项A、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农奴主对农奴的全面支配,所以选B。20.D

【解析】材料反映了俄国农奴制的废除即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俄国机器制造业的发展,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俄国仍然是沙皇制并未确立先进政治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内外市场的扩大、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均是因素但不是最主要因素,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1.A

【解析】材料“尽管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具体情况,公民大会最终还是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决定”反映了雅典公民大会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少数富裕公民绑控一切,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雅典民主决策机制名存实亡,故C 错误;公民大会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决定,这不能说明雅典军国主义思想盛行,故D错误。故选A。

22.A

【解析】根据“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都是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说明雅典民主制度下,社会环境宽松,思想自由,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公民自我意识、城邦制度日渐衰落,排除CD。

23.B

【解析】“御史对百官纠弹”“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说明君主通过谏官和监察官对于百官的监督,起到控制百官的作用,B正确;谏官不是对官员的监督,A错误;材料中论述是对中央官管理,不是针对地方官员,C错误;D中清除说法绝对,排除。

24.C

【解析】整个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项的最突出、最重要的历史作用贯彻始终,那就是维护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C正确;C项的积极作用远大于A项,排除A;B、D两项是其消极作用的表现,不合题意,排除。

25.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各诸侯国变革税制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故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C项正确。这一时期的改革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瓦解了井田制,从而瓦解了分封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孟子“仁政”的主张,无法推断出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排除B。这些改革承认土地私有,便利了土地兼并,排除D。26.D

【解析】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二者均是由于社会大变革带来思想活跃的局面。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与“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无关,排除A、B、C项。

27.A

【解析】由材料可知,司马迁是从个人性格和变法的特点的角度研究,材料二是从阶级属性的角度研究,材料三则是从君主专制的角度研究,由此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由此可知,三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得出了三个不同的原因,A正确;BCD说法均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史学常识,对于历史研究和史料运用,要求学生明确,历史研究往往带有主观色彩或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不能直接作为史料加以运用,应该加以考证。

28.C

【解析】据材料“梭伦时期第一、第二等级的公民都有资格当选执政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冲击了贵族血缘政治,故C项正确;民主政治的正式确立在克里斯提尼时期,故A项错误;地域代替了血缘关系,也是在克里斯提尼时期,故B 项错误;公民可直接参与政治,不符合材料与史实,故D项错误。故选C。

29.B

【解析】材料的主旨强调了考古材料应结合多种史料做谨慎辨析,史料之间要相互印证,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C、D均不是完全复合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史料之间要相互印证。

30.B

【解析】试题分析:“王朝软弱无力”是指的东周王朝,周天子权力衰微,故A错误;“封建主”指的应该是分封制下的诸侯王,故D错误;“多事”指的是诸侯国之间彼此征伐,国家政局动荡,故C错误;“经济变革”指的是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了井田制,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进程,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二、材料题

31.

(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6分)(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4分)(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6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据材料一“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并结合农奴制改革内容中有关农奴经济和政治地位的知识得出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等角度回答。

第(2)问,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以及调动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据材料二“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并结合农奴制改革的形式和主持者是沙皇得出,原因为自上而下的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第(3)问,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要与人民群众利益相结合,如何对待守旧势力,改革者的进取精神等角度得出,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

【名师点睛】江苏卷后面的改革有规律可循,五年之内不会重复,改革复习要注意规律:(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调整,共同背景都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的切身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革命性的改革,触及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斗争更为激烈。(3)改革的成败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改革派与守旧派的力量对比、国际国内背景等。

32.(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6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答出任意4点即可得8分)

【解析】第(1)问考查唐太宗谱牒改革的内容,从材料中直接归纳概括即可。由“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可得出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第(2)问考查唐太宗谱牒改革的影响,唐太宗的谱牒改革使原来世家大族的等级降低,而很多从草原迁移而来的新兴家族跻身“高门”之列,这样就打击了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有利于打破他们对官位和政治的控制;而按照当前爵位高低确定门第等级高低,也有利于肯定现有政治秩序,维持政权稳定,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同时家族门第不再作为选官标准,有利于人才选拔,抑制旧士族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将皇族排为第一等级则有利于提高皇族的地位,加强统治。

【考点定位】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唐太宗谱牒改革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唐太宗谱牒改革的内容也延续了去年高考中对唐代政治经济改革内容的考查,从内容和作用两个方面考查了对唐太宗谱牒改革的认识。本题难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考试时考生需要平心静气,细致分析。本题对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材料解析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33.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2分)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进行改革。(4分)。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注意分析材料,揭示的是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而这一

变化是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商鞅等的变法改革起了重要的作用,联系商鞅变法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分析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内容及影响139911 9BE7 鯧a 24814 60EE 惮38656 9700 需R27047 69A7 榧222051 5623 嘣33382 8266 艦 35530 8ACA 諊]23390 5B5E 孞

2021-2022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II)

2021-2022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II) 一.单项选择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 1.八卦是我国古代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右边的“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 “点”是太 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竖杆影 子的长度和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 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C.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2.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3.《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4.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 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 C.司马迁的重商思想D.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 5.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6.右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 《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 ②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周王的妻妾周王与妻妾所生的后代 妻(正室)三哥(20岁),四哥(14岁) 妾一大哥(25岁) 妾二二哥(22岁) A.大哥 B.二哥 C.三哥 D.四哥 2.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发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看当时社会最主要的变化是() 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 3.据《史记、平津侯全文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 4.中国古代长期稳定性引起来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的关注:“中国大一统的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此处所说的“精神文明”应该是指() A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 B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 C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 D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②君权与相权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 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弱兵力 D.削弱地方势力 7.三省六部制的创立,说明了() A.丞相权力的增大 B.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民主化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D.体现任人唯贤的原则 8.《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 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9.下列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① 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 ②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 ③ 2002 年 3 月上旬,英国国会即将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 试题部分 xx.12 命题:赵茂生审核:王正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题2分,总分74分,每小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漏选、多选都不得分。) 1、下列几次航海活动中得到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是 ①达伽马到达印度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迪亚士抵达 好望角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社会主义 3、“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艺术表现风格不包括: A、宗教题材为主 B、气势恢宏豪华 C、表现人物个性 D、刻画世俗世界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B、启蒙运动呼唤着社会的巨大变革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D、殖民扩张急需政权的强有力的支持 5、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中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xx年上海高考题) 6、下列有关英国圈地运动后果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土地合并于资本 B、使小农式资本主义扩展 C、使圈地贵族资产阶级化 D、使失地农民成为雇佣工人后备军 7、首先提出分权学说的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 B、洛克 C、霍布斯 D、伏尔泰 8、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 念最准确的表述是 A、批判旧制度,对社会提出新设想的思想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9、下列各项措施最能体现雅各宾派政治理想的是: A、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 B、实行革命恐怖政策 C、限制国王权利 D、强化中央集权 10、法国大革命期间,立宪派和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间的斗争说明了 A、封建势力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表面化 B、在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上存在根本分歧 C、资产阶级不同阶层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 D、对待外部封建势力的态度不同 11、拿破仑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其革命作用的是: A、摧毁了封建旧制度 B、传播了法国的新生产方式 C、消灭了当地贵族势力 D、扩大了法国的自然疆界 12、将7月4日作为美国的国庆日,是为了纪念 A、来克星顿胜利 B、大陆军组建 C、《独立宣言》发表 D、联邦政府成立 13、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依据是: A、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 B、确立了共和政体 C、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D、鼓舞和推动了法国大革命 14、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最主要的成果是: A、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B、奠定了资本主义若干原则 C、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D、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15、与海地独立革命的发生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西班牙、葡萄牙的衰落 B、法国大革命的进行 C、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D、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16、下列哪一项不符合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特点 A、世界上最早的独立运动 B、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C、各地区相互支援,共同对敌 D、持续时间长,席卷整个拉美地区 17、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 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表明 ①市场扩大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②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③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④蒸汽和机器是工业革命的起因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8、19世纪早期和中期,阻碍德意志工业革命进程的最重要因素是 A、封建专制制度 B、政治局面四分五裂 C、地理位置比较封闭 D、海外殖民地缺乏 19、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指 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 B、戳穿俄罗斯的觊觎

2019学年高一政治10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2019学年高一政治10月月考试题 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70分) 1.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这里说的知识产权( ) ①是商品,用于交换且有使用价值②不是商品,因为不是有形的实物 ③其使用价值与价值不能同时被占有④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每年春节前出现旺季旺销的景象,商家竞相宣传自己商品的性价比,消费者竞相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这里的“性价比”和“物美价廉”是指( ) A.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 B.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C.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D.商品是交换价值和价格的统一体 3.因质量存在瑕疪,我国的一些极具价格优势的小家电产品,却不敢迈出国门到欧洲市场去闯荡。这反映了( ) A.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价值的实现 B.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 C.有价值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D.使用价值是决定商品交换能否成功的唯一因素 4.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金银天然是货币②货币天然是金银 ③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④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都是货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丰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们可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以及搞好储藏,巧妙地利用好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出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使产品保值增值”。据此回答6~7题。 6.这里“物以稀为贵”( ) A.是正确的,它是指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B.是正确的,它是指商品的价值受供求关系影响 C.是错误的,它承认供求关系对价格有决定作用 D.是错误的,它否认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值 7.上题中“物多必贱”( ) ①看到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②未看到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③确认了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制约④坚持了价值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8.在下面的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示意图中,▲、■、★、◆是价格曲线上的4个点,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点时供求处于基本平衡状态②在■点时投资生产该商品最为合适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入学试题[附答案]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入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2*24=48分) 1.《礼记﹒王制》记载:“平民祭祀祖先的献礼是:春天荐韭菜,夏天荐麦子,秋天荐黍子,冬天荐稻子;韭菜配以鸡蛋,麦子配以鱼,黍子配以小猪,稻子配以鹅。”这说明商周时期( ) A.重农抑商意识严重B.小农经济的盛行 C.对农耕经济的重视D.注意农牧业协调发展 2.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 A.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B.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C.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D.放任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税源锐减3.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 ) A.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C.重农抑商政策被废弛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4.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徽宗时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 ) A.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B.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C.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D.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破。 B.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发展水平很高,突破了“抑商”政策的限制。 C.宋朝时,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 是席铺买卖。” 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 D.清朝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被禁止。 6.明清时期实行闭关和海禁政策,但至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对外贸易额仍在世界贸易中有举足轻重地位。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商品遍及世界各地,全世界生产的白银大半流入中国。这说明当时( ) A.闭关和海禁政策实际上没有实施B.官方朝贡贸易取代私商主体地位 C.自然经济的解体带来市场的繁荣D.中国农耕文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7.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 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8.右图是不同时期威尼斯每年从亚历山大里亚(埃及地中海沿岸 港口)进口香料数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商业危机的爆发 B.传统商路被断绝 C.美洲被发现开发 D.商业革命的发生 9.新航路开辟以后,随着殖民扩张和世界贸易的发展,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导致金价下跌,货币贬值,由此引起西欧经济、政治的一系列变化。这些现象被称之为“价格革命”。这里的“革命”( ) 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B.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C.加速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0.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但它们的地位随后却被荷兰取代,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1题;共62分) 1. (2分)(2017·浙江会考) 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分) (2020高二下·大名月考) 中国古代社会的建构方式是血缘而不是契约,血缘联结组成家族,家族成为政治的基础,以家族为核心的血缘关系扩张为政治关系,形成君父权威相得益彰的政治体系。这表明古代中国() A . 分封制的影响深远 B . 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C . 家国同构格局明显 D . 家族观念十分浓厚 3. (2分)(2019·宿州模拟) 西周时期,“国人”(平民)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材料表明当时() A . 贵族与平民之问相互制衡 B . 原始民主遗风制约王权 C . 中央权力未实现高度集中 D . 民众舆论决定国家政策 4. (2分) (2019高一上·六安月考) 西周“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天子,日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反映了西周诸侯对周天子要尽的义务是() A . 帮助镇守疆土 B . 随时派兵作战 C . 及时缴纳贡赋 D . 按时朝觐述职 5. (2分) (2018高三上·汕头期中)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这材料反映了该制度()

2019-2020学年 浙江省舟山中学 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带解析

2019-2020学年浙江省舟山中学高一(10月)月考 政治试题 一、判断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答题纸相应题号后填正确,错误的请在答题纸相应题号后填错误。) 1.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答案】错误 【解析】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购买商品需要货币,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其实,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不是神创的,也不是圣贤发明的,而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本题答案错误。 2.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流通手段。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在商品交换中,货币充当了交换的媒介,此时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故题目混淆了商品流通和流通手段,是错误的。 3.对个人而言,不能同时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对个人而言,二者不可兼得。任何人不能同时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卖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给买者;买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给卖者。故题中观点正确。 【点睛】商品的基本属性: (1)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关系: 区别: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②对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二者不可兼得。生产者获得价值,使用价值要让渡给消费者;消费者获得使用价值,要将价值让渡给生产者。 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4.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 【答案】正确

高二下学期政治4月月考试卷第3套真题

高二下学期政治4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要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监测覆盖面提升60%左右,“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要实现全国产粮大县的粮食优质品率提高30%左右。从劳动价值论看,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是因为() ①商品的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天然尺度②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居民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使用“票证+现金”购物,到改革开放以后使用“刷卡”购物,再到目前“网上支付”、“移动支付”、“指纹、刷脸等生物识别支付”的购物方式。上述购物方式的变化() ①完善了货币形态也改变了货币本质 ②改变了支付方式也丰富了消费方式 ③提高了生活水平也增加了货币职能 ④减少了现金使用也方便了日常消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12月13日9时30分,在岸人民

币对美元汇率开盘报价6.9595,较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大涨超过700个基点,重回“6”时代,这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扩大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②有利于增强我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③有利于中国扩大对外投资,加快“走出去”步伐 ④有利于中国增加进口,繁荣消费市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4. 下边漫画中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无座票与有座票按相同价格出售违背价值规律 ②无座乘客与有座乘客享受到了同样的服务 ③票价应以铁路部门提供的服务的价值为基础 ④服务性商品的价格应该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③ 5. 下图为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图(p为价格,t为时间)。下列关于该商品及其价格变动原因的经济学判断中,正确的是()

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4月份)套真题

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4月份) 一、单选题(40*1.5=60分) 1. 西周以前,丝织品主要被人们用作奉献给鬼神的礼物。到了西周时期,丝织品更多地成为人们相互赠送的礼物,亦被用于贵族举行的各种仪式的道具上,甚至连屏风、垫席这样的物品也用丝织品。这反映了() A . 丝织品失去等级意义 B . 西周礼制开始遭破坏 C . 桑蚕文化起源于礼制 D . 丝织品与礼制的互动 2. 如图邮票是汉代画像石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B .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 . 男耕女织的生产劳作状态 D . 曲辕犁已经普及全国各地 3. 汉初政府对铸币大开方便之门,允许民间铸币,政策上只规定铸币的面额(重量),其余一切包括师铜料开采、冶炼、铸造等都交由铸币者自行处理,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皆因封地内有铜山,成为巨富。汉初的铸币政策() A . 增加人民财富 B . 影响经济恢复 C . 增强地方实力 D . 造成通货膨胀 4. 古代国家把从事工商业的市民编入一种特殊的户口,即“市籍”。西汉征发徭役时,先征发有“市籍”的人,然后征发父祖之代有“市籍”的人,最后征发无“市籍”的农民。这表明,西汉时期()

A .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 . 抑制商帮的形成 C . 市民社会地位最低 D . 商业地位无足轻重 5. 如表是汉代有关名田(占有土地)规定的记载。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内容 出处 汉武帝时,令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 田以便农,一人有市籍,则身及家内皆不得 有田,犯令者没入田货 《汉书?食货志》 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 《汉书?衮帝纪》 A . 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稳定 B . 严厉地打击了商业违法行为 C . 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 . 严格限制了商业规模的扩大 6.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民间在订立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的语句。这反映民间契约的订立() A . 不受官府的控制和约束 B . 强调双方协商一致原则 C . 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 D . 是城市商业发展的产物 7. 杜甫在田园诗《春水》中写道:“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己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该诗反映当时() A . 农业耕作工具改进 B . 水排用于农田灌溉 C . 出现提水机具筒车 D . 高转筒车普遍使用 8. 唐初,“均给天下民田”达到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

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酌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D.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 2.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宣扬民本思想B.主张重构秩序C.追求仁政德治D.肯定汤武革命3.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4. 汉代的冀州是燕赵故地,并州为三晋故地,益州为巴蜀故地,荆州为荆楚故地,豫州为中州故地。这种地方区划有利于 A.加强中央政府权威B.延续汉初地方行政制度 C.增强区域文化认同D.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5.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下列观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历史就是一家之言”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历史都是思想史”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6.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据此判断制约光绪不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因素是 A.宗法观念 B.君主制度 C.内忧外患 D.优柔寡断 7.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D.铁器巳得到全面的推广 8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表: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 朝代西汉东汉唐元明清 比例1:79451:74641:29271:26131:22991:911 A.国家机构日益膨胀B.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行政效率不断下降D.冗官问题由来已久9.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A.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B.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C.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0.唐代初年,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 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试题部分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试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题2分,总分74分,每小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漏选、多选都不得分。) 1、下列几次航海活动中得到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是 ①达伽马到达印度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迪亚士抵达 好望角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社会主义 3、“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艺术表现风格不包括: A、宗教题材为主 B、气势恢宏豪华 C、表现人物个性 D、刻画世俗世界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B、启蒙运动呼唤着社会的巨大变革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D、殖民扩张急需政权的强有力的支持 5、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中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上海高考题) 6、下列有关英国圈地运动后果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土地合并于资本 B、使小农式资本主义扩展 C、使圈地贵族资产阶级化 D、使失地农民成为雇佣工人后备军 7、首先提出分权学说的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 B、洛克 C、霍布斯 D、伏尔泰 8、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念 最准确的表述是 A、批判旧制度,对社会提出新设想的思想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1(经典1-1)高一政治10月月考试题

高青一中高一第一学期10月份月考政治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第Ⅰ卷(选择题共62分) (本卷共31小题,每小题2,共6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是基于我国的( ) A.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 B.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C.社会基础具有广泛性 D.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反对腐败、打击违法犯罪( ) ①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②是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保障人民民主的需要③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④说明民心所愿是防止腐败的关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斑马线是城市道路的生命线。《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礼让行人”这一规定( ) ①表明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②表明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制度保障③体现国家积极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④说明国家依法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搭建好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平台,支持和保障代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依法履行代表职责,成为新时期人大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搭建好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平台( ) ①体现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②为公民更好行使监督权提供了便利③为公民通过人大代表直接参与决策提供了途径④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具有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宪法这一规定说明( )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权利②我国选举权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但不意味着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③民主是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6.2017年9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10条规定: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联网群组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该规定( ) ①要求政府提高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②要求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4月月考试题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4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甲在丙开的专卖店买了一块手表,后因为手表机芯问题,找到店员丁要求退货,在该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是 A.甲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丙、丁 D.丁和丙 2.下列社会关系中,应属于民法调整对象的是: A.梁某和郭某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关系 B.梁某代郭某去传达室领取信件的关系 C.梁某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行为 D.梁某因驾车违章与交管部门形成的处罚与被处罚的关系 3.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的姓名权的是 ①甲的父母为甲起了与乙一样的姓名②甲(3岁)的父母到派出所为其变更姓名 ③甲以王芳的名义领取了王芳的工资④甲擅自以某教授名义为自己的作品作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M银行到何某家发送紧急催账单,说他所持信用卡透支数额较大,经多次催收仍未还款,涉嫌诈骗。何某否认在该银行办理过信用卡,后经查询情况属实,但催账单在何某的朋友及周围群众中引起了不良反响。M银行的行为侵犯了何某的 A.名誉权 B.荣誉权 C.姓名权 D.隐私权 5.现在,大多数房地产公司都可以办理“按揭贷款”,也就是用客户所购买的商品房作担保,先入住,以后逐月还款。从法律角度看,“按揭贷款”体现的权利是 A.财产权 B.所有权 C.债权 D.担保物权 6.中学生小明对无线电技术特别感兴趣,他在业余时间进行了多项发明。下列说法确的是( ) ①若小明选择申请专利,则需申请,保护期从获得专利权日算起20年 ②若小明选择申请专利,即使他人独立作出了相同的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 ③若小明选择商业秘密方式保护,则无需申请,更无需授权 ④若小明选择商业秘密方式保护,法律永远保护其权利不受侵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甲将一套房屋转让给乙,乙再转让给丙,相继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丙翻建房屋时在地底下挖出一瓷瓶,经查为甲的祖父埋藏,甲是其唯一继承人。丙将该瓷瓶以市场价卖给不知情的丁,双方钱物交割完毕。现甲乙均向丁主张权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有权向丙请求损害赔偿 B.乙有权向丙请求损害赔偿 C.甲、乙有权主张丙、丁买卖无效 D.丁善意取得瓷瓶的所有权 8.爱好写作的青年杨某在其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最新创作的文章《云》,未署名,但在显眼

2015年4月高一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政治 2015.4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年月考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6分。 1.在我国,民主的主体包括() 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主义劳动者②社会主义建设者 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④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民主的阶级性 B民主的广泛性 C民主的真实性 D人民当家作主 3.北京奥运会期间,广大志愿者和市民支持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风貌,赢得了各国来宾的赞誉。这表明志愿者和市民在自觉履行_______的义务。 A.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 B.维护民族统一 C.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D.维护国家独立 4.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多种合法的渠道。中学生行使监督权采取的方式有 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②给市政府打电话反映意见 ③向新闻媒体反映情况④参与学生会选举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5.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有选民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上届代表没有行使过提案权的不选,不为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三不选”直接表明 A.政府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 B.选民的权利意识显著增强 C.各级人大代表均实行直选 D.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完善 6.在我国,行使________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A.立法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任免权 D.政治自由 7.在下列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是选民 B.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由直接选举产生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B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权利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 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岑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其主旨是() A.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B.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D.雅典公民有护卫城邦的义务 2、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 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自然灾害的威胁 3、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宣布的第一项改革措施是() A.遗嘱令 B.财产等级制度 C.“解负令” D.建立“四百人会议” 4、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中庸和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5、梭伦改革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中的依据是() A.身份高低 B. 财产多寡 C.权利多少 D. 债务多少 6、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出现 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 7、战国时期,最合乎社会发展需求,并成为各国变法改革思想武器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8、“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材料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 A.奖励耕战 B.移风易俗 C.什伍连坐 D.强制分家 9、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实行军功爵制 B.实行县制 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 10、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据此判断,商鞅的“商”姓来源应是:() A.以古国名为姓 B.以官职为姓 C.以技艺为姓 D.以封地为姓 11、小李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小李觉得这应该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请问,孝文帝改革中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 ) ①均田制②迁都洛阳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②④ 12、(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 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河南殊丘县一中高一政治10月月考试题

河南殊丘县一中高一政治10月月考试题 第I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25.影片《中国机长》是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此影片火爆国庆档,不断刷新我国的票房记录,以低开高走之势嗨爆国庆档。截止2019年10月8日,该电影票房已突破20亿元,暂居2019年票房榜第6位。在这里() ①该影片是商品,因为它凝结着人类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且用于交换 ②该影片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形的劳动产品 ③该影片没有价值,只有使用价值 ④该影片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6.关于商品、货币和一般等价物三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商品货币同时产生 B.货币是唯一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不是商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27.“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时期,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茶马互市是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茶易马属于商品流通,而以马换茶则不是 B.以马换茶属于商品交换,而以茶易马则不是 C.一定数量的茶能与一定数量的马相交换,是因为它们具有等量的价值 D.一定数量的马能与一定数量的茶相交换,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 28.纪录片《货币》的片头这样写道:“她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货币之所以如此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 A.货币具有神奇的魔力,能买到各种物品 B.货币是特殊商品,能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 C.货币是国家强制使用的,代表着人们的各种利益 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定意义上是社会财富的代表 29.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事门票价格预计最低8美元,最高238美元,热门场次平均最低门票100美元,普通场次平均最低门票10美元,开闭幕式门票价格为118美元到787美元,冬奥会不同场次门票价格() ①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③体现了价值决定价格④体现供求影响价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9年6月5日发行世界遗产(平遥古城)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3枚,其中金质纪念币2枚,银质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对纪念币理解正确的是( ) ①纪念币具有较高的保值、收藏和投资价值 ②作为一种投资方式,投资纪念币没有风险 ③纪念币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因素是供求关系 ④纪念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本质是商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黑龙江省2021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牡一中2018级高一学年下学期4月考试 历史试题 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 1.《白虎通》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 种植经济的出现 B. 采集经济的出现 C. 渔猎经济的出现 D. 畜牧经济的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材料中描述的是“神农氏”教百姓顺应农时耕作、使用农具的事迹,神农氏在古时被认为是农业的始祖。“耒耜”是一种耕作工具,应用于种植业中,与采集、渔猎和畜牧无关。故排除B、C、D项,正确答案为A选项。 2.《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土地私有制确立 B. 铁犁牛耕的运用 C. 赋税制的改革 D. 井田制度的瓦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千耦其耘”体现了井田制下的集体劳作,李悝的叙述体现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所学可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即铁犁牛耕的运用,因此B选项正确。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赋税制度的改革和井田制度的瓦解都是铁犁牛耕的运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动力经历了由人力到畜力、再到利用自然力的过程。下列农业生产工具最能体现与农业生产动力发展过程相一致的是 ①牛耕 ②翻车 ③筒车 ④水排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牛耕体现了农业生产动力由人力向畜力的发展,①项符合题意;翻车仍然是人力的灌溉工具,②项不符合题意;筒车是采用水力的农业灌溉工具,③项符合题意;水排是东汉时期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装置,与农业生产无关,④项不符合题意。因此符合题意的项为①③,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 需要大量劳力 B. 适时增加肥力 C. 善于积累经验 D. 提倡精耕细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可知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体现出精耕细作的生产特征,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劳力;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增加肥力只是一个方面;C选项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