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技术的最新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403.50 KB
- 文档页数:2
高密度、高性能PCB设计的新技术-埋阻技术――BJLK电阻是电路板的最基本组成部分。
随着PCB板密度的提高和对性能、可靠性的要求,传统的表贴电阻的缺点越来越明显。
高速信号的传输依赖于良好的匹配,但是即使0402的电阻想在BGA芯片下面大量放置也是不可能的任务,同时分立电阻还有比较大的等效电感,焊接的可靠性在某些航天或军工领域的应用也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方向是芯片尽量把期望的电阻集成在管脚内部,比如DDR芯片用的ODT技术。
但是不幸的是大部分芯片并没有这么做,而且集成电阻也并不能满足所有的应用,灵活性受到限制。
埋阻技术已经出现了20多年,但是目前只在某些高端领域得到应用。
其基本原理是在PCB加工阶段把某种特殊的薄膜镍合金材料电镀在PCB铜箔上,再根据需要刻蚀成不同的形状从而代替传统的表贴电阻。
根据刻蚀的尺寸不同可以实现不同的阻值。
这种材料的电阻单位一般是OHM PER SQUARE,即每单位面积的电阻。
比如100 OHM PER SQUARE,即意味着如果把材料刻蚀成1mm宽×1mm长的正方形会得到100欧姆的电阻,如果是1mm宽×0.5mm长的长方形则会得到50欧姆的电阻。
下图是实现2.4k欧姆电阻的一个方法。
埋阻的典型应用包括:数字电路的上下拉电阻、匹配电阻、端接电阻;光电二极管的限流电阻,分压电阻;射频、微波电路的匹配、功分;隔离电阻等。
目前很多顶尖公司如Motorola,Agilent,IBM,波音,雷神等公司的产品中都使用过埋阻技术。
随着成本的降低和工艺的逐渐成熟,相信埋阻技术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注:其中Agilent公司专为DDR2/DDR3测试设计的BGA探头中就使用了埋阻技术用来做信号的隔离。
pcb结构堆叠技术(实用版)目录1.PCB 结构堆叠技术的概念2.PCB 结构堆叠技术的分类3.PCB 结构堆叠技术的优点4.PCB 结构堆叠技术的应用领域5.PCB 结构堆叠技术的发展趋势正文PCB 结构堆叠技术是指在印刷电路板(PCB)制造过程中,将多层电路板通过特定的工艺进行堆叠,形成一种具有更高集成度、更小体积和更好性能的电路板结构。
这种技术在现代电子制造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PCB 结构堆叠技术可以根据堆叠的层数进行分类,常见的有双层堆叠、四层堆叠、六层堆叠等。
其中,双层堆叠技术较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而四层及以上的堆叠技术则相对复杂,对制造工艺要求更高,但能够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
PCB 结构堆叠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可以大大减少电路板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电子设备的便携性;可以增加电路板的层数,提高集成度,减少连线长度,降低信号干扰,提高信号传输速度和稳定性;还可以通过嵌入式设计,增强电路板的可靠性和防护性能。
PCB 结构堆叠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电子制造行业。
除了前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还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硬件、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PCB 结构堆叠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和高性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PCB 结构堆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堆叠层数将继续增加,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二是堆叠工艺将更加精细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三是新型材料和新型结构的应用,将推动 PCB 结构堆叠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PCB 结构堆叠技术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电子制造技术,它为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和高性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pcb stackup术语(原创实用版)目录1.PCB 堆叠技术的概念2.PCB 堆叠技术的分类3.PCB 堆叠技术的应用4.PCB 堆叠技术的发展趋势正文PCB 堆叠技术,也称为 PCB 叠层技术,是一种在印刷电路板 (PCB) 制造中使用的高级技术。
这种技术允许将多个 PCB 层堆叠在一起,以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小的尺寸。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 PCB 堆叠技术的概念、分类、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一、PCB 堆叠技术的概念PCB 堆叠技术是指将多个 PCB 层通过特定的工艺堆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印刷电路板。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 PCB 的密度,降低其厚度,从而满足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轻型化的需求。
二、PCB 堆叠技术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堆叠方式和材料,PCB 堆叠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软硬结合板:将柔性电路板 (FPC) 和硬质电路板 (RPC) 通过粘结剂结合在一起。
2.嵌入式电路板:将多个 PCB 层通过钻孔、插件和焊接等工艺嵌入到主体 PCB 中。
3.激光钻孔板:通过激光钻孔技术,将多个 PCB 层叠在一起,形成高密度的电路板。
4.任意层互连板:采用先进的互连技术,将多个 PCB 层任意连接在一起,实现更高的集成度。
三、PCB 堆叠技术的应用PCB 堆叠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产品中,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汽车电子等。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电子产品的体积,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四、PCB 堆叠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PCB 堆叠技术将持续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1.堆叠层数增加:为了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小的尺寸,PCB 堆叠的层数将会继续增加。
2.材料更新:新型材料的应用,如高导电性、低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将推动 PCB 堆叠技术的发展。
3.工艺进步: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PCB 堆叠技术将更加成熟,制造成本将逐渐降低。
总之,PCB 堆叠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电路板制造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pcb工程师前景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工程师是电子行业中的关键职位之一。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PCB工程师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本文将着重讨论PCB工程师的前景,并介绍该职位所涵盖的技能和职责。
一、PCB工程师的职责PCB工程师负责设计和开发电子产品中的印刷电路板。
他们需要理解电子电路原理,并将电子设备的功能转化为适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布局和设计。
PCB工程师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PCB设计:根据产品规格书和客户要求,进行电路板的设计和布局。
他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元件和连接方式,并考虑电磁兼容性和信号完整性等因素。
2. PCB制造:与PCB制造商合作,确认电路板的制造流程并监督样板板的制作。
他们还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以确保电路板的生产符合成本和质量标准。
3. 故障排除:在电子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电路故障和问题。
PCB工程师需要运用相关工具和方法,进行故障排查并提供解决方案。
二、PCB工程师的技能要求成为一名优秀的PCB工程师需要具备以下几项核心技能:1. 电子电路设计与分析:熟悉各种电子元器件及其特性,并能理解电路图纸和原理图。
掌握常见电路分析软件和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工具的使用。
2. PCB设计软件:熟练使用主流的PCB设计软件,如Altium Designer、Cadence Allegro等。
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电路板的绘制、布局和打样。
3. 电磁兼容性(EMC)和信号完整性(SI):了解EMC和SI的基本原理,具备电磁场和信号传输特性的分析能力。
掌握规避EMC和SI 问题的方法。
4. 制造工艺和工程技术:理解PCB的制造工艺和生产流程,熟悉常见的表面贴装技术和多层板工艺。
具备解决制造问题和提高工艺效率的能力。
三、PCB工程师的发展前景1. 就业市场需求旺盛: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PCB工程师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在2024年,印刷电路板(PCB)市场仍然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受益于智能手机、电脑、电子产品等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增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扩大,PCB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报告将对2024年PCB市场的整体情况、主要趋势、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方面做一探讨。
一、整体市场情况2024年,全球PCB市场规模继续呈现增长态势,预计全球PCB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
而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PCB市场最主要的增长引擎,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占据全球PCB市场占比超过50%,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在PCB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北美和欧洲市场也在PCB市场中具有一定影响力。
二、主要趋势1.高密度、高速PCB需求增长: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持续更新换代,对高密度、高速PCB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高密度、高速PCB不仅在电子产品中应用广泛,在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2.柔性PCB市场增长迅猛:柔性PCB由于其轻薄柔软、弯曲折叠等特点,在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医疗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2024年,柔性PCB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几年柔性PCB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3.环保PCB成为发展趋势: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环保PCB逐渐成为市场的发展趋势。
采用环保材料制造的PCB在未来将会逐渐取代传统的PCB,带动市场发展。
4.5G技术推动PCB创新:5G技术的快速发展对PCB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如高频率、高速率、低时延等特点。
PCB厂商需要不断研发创新,迎接5G技术的挑战。
三、市场规模2024年,全球PCB市场规模约为450亿美元,增长率为5%。
亚太地区PCB市场规模最大,其中中国市场规模约为250亿美元,占全球PCB市场占比超过50%。
北美地区PCB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欧洲地区PCB市场规模约为80亿美元。
四、竞争格局全球PCB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富士康、金属基板、信越电工、汉邦高科、伟创力、永嘉集团等。
pcblayout工程师转正后未来展望100字PCB Layout工程师是电子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职业角色,他们负责设计和布局印刷电路板(PCB),以确保电子设备的正确功能和性能。
一个经验丰富的PCB Layout工程师在职业生涯中可以有很多发展机会和展望。
以下是关于PCB Layout 工程师转正后的未来展望的参考内容:1.专业技能发展:PCB Layout工程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包括熟练掌握各种PCB设计工具和软件、理解和应用最新的电子设计和布局标准、了解最新的封装和组装技术等。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PCB Layout工程师可以成为技术上的专家,并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2.项目管理经验:转正后,PCB Layout工程师可能会承担更多的项目管理责任。
他们需要协调不同部门和团队之间的工作,并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通过参与复杂项目的管理,PCB Layout 工程师可以发展出更强的组织和沟通能力,这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3.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PCB Layout工程师在完成项目时通常需要与其他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密切合作。
转正后,他们可能会被委以领导小组或团队的任务。
通过对团队的管理和领导,PCB Layout工程师可以培养出更强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为未来进一步晋升为管理职位打下基础。
4.创新能力:作为一个PCB Layout工程师,转正后有机会提出创新的设计和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思考和尝试新的方法,PCB Layout工程师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并为公司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和增加价值。
5.持续学习和自我提高:电子行业的技术和标准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作为一个PCB Layout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关注最新的行业动态,以便保持竞争力。
转正后,PCB Layout工程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和行业会议,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并与其他行业专业人士交流经验和想法。
总而言之,作为PCB Layout工程师,转正后的未来展望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能力。
2024年车用PCB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车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是指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的电路板,通常被用于连接和支持车辆中的各种电子元件和设备。
车用PCB在现代汽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提供电路连接,还能增加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车用PCB市场进行调研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状况。
2. 市场概述近年来,车用PCB市场持续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 汽车电子化程度提高:现代汽车中的电子元件和设备越来越多,而车用PCB作为连接和支持电子元件的关键组成部分,需求逐渐增加。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使得车用PCB市场迎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 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车用PCB的要求更高,这推动了车用PCB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3. 市场分析3.1 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车用PCB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继续增长。
截至2020年,全球车用PCB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美元。
3.2 市场细分车用PCB市场可以根据用途和材料进行细分。
按用途划分,主要包括车身电子PCB、驾驶员辅助系统PCB、动力系统PCB等。
按材料划分,主要包括刚性PCB、柔性PCB和板对板连接PCB等。
3.3 市场竞争车用PCB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大型PCB制造商和供应商。
其中,国内企业在价格竞争方面有一定优势,而国外企业在技术和品质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4. 市场前景4.1 市场驱动因素车用PCB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受以下因素驱动: - 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增加,车用PCB市场将持续增长。
- 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车用PCB市场增长。
- 汽车电子化程度提高:随着现代汽车电子化程度的提高,对车用PCB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4.2 发展趋势未来,车用PCB市场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 柔性PCB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以适应汽车电子化程度提高的需求。
PCB技术的最新发展
Li_suny
一直想写一点PCB发展方面的东西和大家探讨,因为事情一直比较忙,直到今天才动笔。
PCB技术发展到现在大约也有大半个世纪了,从最初的单面板发展到了今天的高密度HDI 板、刚柔结合板,微波电路板,埋入式器件板,HTCC/LTCC,IC载板,MCM,SiP等等。
PCB对电子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们常常津津乐道IC技术的发展而忽视了PCB 技术的发展,是有些偏颇的。
下面就对几种技术作简单的阐述。
●HDI板
HDI是高密度互联(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ion)的英文缩写,通常是指那些包含了盲埋孔、微孔的PCB设计。
现在HDI板几乎无处不在,从手机到数码相机,几乎都采用了HDI技术。
由于表面层的孔可以做的更小,所以可实现更高密度的布局和布线。
●刚柔结合板
刚柔结合板是指在将柔性电路板FPC和刚性的PCB结合在一起的板子,通常柔性电路作为运动部位的连接。
这种板子设计的一个特点就是柔性电路和刚性电路的层数往往会不一致,例如刚性电路6层,而柔性电路只有两层,通常这两层和刚性PCB的3,4层压合连接,如果柔性电路上也要放置元器件,则需要运用开槽或腔体等方式,将将器件直接放到3,4层(柔性电路的表层),焊盘可直接从3、4层出线。
刚柔结合板在翻盖、滑盖手机中应用比较多,在航天设备和导弹中也应用比较多。
●微波射频电路板
微波射频电路板看起来线条比较简单,密度也不大,但其线条样子比较特殊,例如渐变宽度线,切角线等,缝合过孔等。
设计规则也有相应的要求,需要EDA软件有专门的功能支持。
在微波射频板上,常常一段特殊的线条就形成了一个微波器件。
这种电路板对介电常数等要求比较严格,一般需要采用特殊的材料。
微波射频电路板在国内有普遍的应用。
●埋入式器件板
埋入式器件通常包含两种类型,一种为分立式埋入,即将电阻、电容甚至整个芯片直接埋置的基板内部;另一种为平面式埋入,即通过电阻材料、电容材料印刷的形式埋入基板内部,通常只包含无源器件,目前在国内这两种埋入式技术都已经开始应用。
●HTCC/LTCC
HTCC和LTCC其实是指基板所采用的材料和工艺,HTCC(High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高温共烧陶瓷,LTCC(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低温共烧陶瓷,HTCC为1600度左右烧结,LTCC为800度左右烧结。
两者都有特定的应用领域,HTCC通常应用在陶瓷封装,LTCC则多用于微波射频、模拟电路等。
这两种技术在国内应用很多,都比较成熟。
●IC载板
IC载板是指芯片封装的载板,一般情况下,在PCB上应用的元器件,都需要有封装,例如DIP,QFP,BGA等,早先的封装是引线框架式的,例如DIP等不需要基板,直接将芯片和框架通过金丝键合即可,后来封装的密度越来越大,引脚排布也从线阵发展到面阵,需要多层布线,基板就成为必须的了,这就是IC载板。
IC载板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HDI板,但其对材料的要求更高,通常采用BT树脂而非PCB常用的FR4。
从PGA、BGA等面阵封装形式出
现以后,IC载板的应用就很普遍了。
●MCM
MCM(multichip module)多芯片模块,通常是指在一个外壳中封装的多颗裸芯片,形成一定的功能模块。
通常在军工和航天领域应用比较多,其基板一般采用陶瓷材质。
●SiP
SiP(System in Package)系统级封装,在概念上和PCB很接近,因为PCB是一个系统,SiP 也是一个系统,都能独立完成特定的功能。
只是SiP可以做的更小,适应了PCB小型化的需求。
近年来,SiP的概念在国内炒很热,但实际的项目并不很多,多数还处在探索和预研阶段。
据说手机上已经普遍采用了SiP技术,最早采用这种技术的应该就是Apple。
由于手机上的芯片大多数还是在国外研制的,国内开发商对这种技术的关注度还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不过,不可避免,SiP将成为一种技术和市场的新宠,因为它兼顾了PCB和SOC(System on Chip)两者的优点,而在设计和灵活性上又和PCB几乎完全一样。
SiP几乎是上面技术的集大成者,SiP设计中通常包含HDI、射频微波电路、埋入式器件、裸芯片堆叠、腔体等,其基板材质可能采用FR4、BT、HTCC\LTCC等。
作为PCB工程师,应该提早关注这些新的技术,它们也许会成为你以后发展的方向!
下面是SiP设计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