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心脏断面解剖
- 格式:pdf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28
一、肺横断面解剖1、颈静脉切迹层面:可显示右肺为上叶尖段,左肺为尖后段。
2、胸锁关节层面:可见右肺上叶尖段,后方有少量后段,左肺仍为尖后段。
3、主动脉弓上层面:右肺野前2/3为尖段,后1/3为后段。
左肺野大部分仍为尖后段。
4、主动脉弓上部层面:右肺野前外部狭窄弓状区为前段,后部为后段,两者在外侧部相连。
前、后段的内方为尖段。
左肺野前1/3为前段,中后部大部分为尖后段,尖后段后方边缘已出现少许下叶背段。
5、主动脉弓层面:右肺野前后部分分别为前、后段占据,尖段占内侧中部很小区域。
左肺野前段及背段范围扩大,尖后段所占据范围缩小。
6、主肺动脉窗层面:右肺野前部为前段,中为后段,后为背段,而尖段已无。
左肺野前为前段,中为尖后段,后为背段。
7、右肺动脉层面:右肺野后方背段范围扩大,约占前后径的2/5。
中部后段范围变小,而前段范围扩大。
左肺野的中部为上舌段,前方为前段,后方为背段。
尖后段已无。
8、左心房上部层面:右肺野后方大部分为背段,中部为中叶外侧段,前外部为前段,前内部为中叶内侧段。
左肺后部为背段,前外侧为上舌段,前内部为前段,靠近肺门前方的为下舌段。
9、左心房层面(中部偏上):右肺野前半部为中叶,中叶前内侧部分为内侧段,中叶的后外部分为外侧段。
右肺后部偏内侧为背段。
右肺野中部可见前、外基底段,前基底段位于中叶外段后方,外基底段位于背段的前方。
此层面上右肺5个肺段的底面全位于肋缘,并由前到后依次排列,其尖部全指向肺门。
左肺野前半部为舌叶,下舌叶占据舌叶前内大部分,上舌叶窄小,位于前外侧部。
左肺野后1/3为背段。
舌段和背段之间为前内基底段。
10、左心房中部层面:见双侧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后壁。
右肺野前部中叶,分别见内、外侧段。
中叶几乎占据右肺野的前半部,后部偏内为背段。
中部已见前、外基底段。
左肺野前半部为舌叶,前内大部分为下舌段。
左肺野后1/3为背段,它的前方为前内基底段。
11、心室层面:右肺野肺门旁已出现内基底段,其余部分同上一层面。
成人心脏标准切面成人心脏标准切面一、导言人类心脏是生命之源,是一座奇妙而复杂的器官。
为了研究和诊断心脏疾病,医学界创造了许多对心脏进行切面分析的标准。
本文将对成人心脏的常用切面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个重要器官。
二、心脏解剖学基础1. 心脏位置成人心脏位于胸腔内,垂直于胸骨后缘,略偏左1/3处。
2. 心脏分房分室成人心脏分为四个心腔: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其中,右心室位于心脏前方,左心室位于心脏后方。
三、切面图示根据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心脏的标准切面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俯卧位前后切面俯卧位前后切面可显示心腔大小、室间隔、房间隔等结构,对观察心脏的整体形态和腔隙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2. 左心房切面左心房切面可显示肺静脉入流情况、室间隔与房间隔的关系等,对诊断房颤和房室传导阻滞具有一定帮助。
3. 右心房切面右心房切面可观察三尖瓣、冠状窦、脉络窦等结构,对评估右心室功能和检查先天性心脏疾病有重要意义。
4. 心尖四腔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可清晰显示右心室、室间隔、左心室和左心房,尤其适用于心腔和房室瓣疾病的诊断。
5. 心室短轴切面心室短轴切面可描绘出室间隔、室壁厚度和运动情况,对评估心室收缩功能及心肌梗死灶定位有重要价值。
四、临床应用这些成人心脏标准切面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1. 心脏结构评估成人心脏标准切面可帮助医生全面评估心脏的形态和结构,对心脏异常、心脏病变的初步诊断至关重要。
2. 功能评估通过心脏切面的观察,医生可以评估心脏腔隙的运动情况,进而判断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3. 心脏病变诊断结合其他医疗影像技术和临床数据,心脏标准切面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心脏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等。
五、结语成人心脏标准切面是了解和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心脏进行不同角度的切面观察,医生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帮助患者得到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信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心脏切面技术将为心脏疾病诊断和治疗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心脏超声常用切面及解剖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且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够帮助医生清晰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为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时,医生会通过不同的切面来获取心脏各个部位的图像,从而全面了解心脏的情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心脏超声常用的切面及相关解剖结构。
一、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这是心脏超声检查中最常用的切面之一。
患者通常采取左侧卧位,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4 肋间。
在这个切面上,可以看到右心室前壁、右心室腔、室间隔、左心室腔、左心室后壁、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左心房等结构。
从图像的前方开始,首先看到的是右心室前壁,其厚度相对较薄。
紧接着是右心室腔,呈三角形。
室间隔将右心室和左心室分开,正常情况下,室间隔应该是平整且厚度均匀的。
左心室腔较大,呈椭圆形,左心室后壁的厚度通常比前壁略厚。
主动脉瓣位于主动脉根部,呈现三个半月形的瓣叶。
主动脉根部连接着左心房,左心房位于图像的后方。
通过这个切面,可以测量左心室的大小、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的厚度,评估主动脉瓣的形态和功能,以及观察左心房的大小和结构。
二、胸骨旁短轴切面包括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和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
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探头位置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相似,但稍向上倾斜。
在此切面上,可以看到主动脉根部呈圆形,三个主动脉瓣叶清晰可见,形如“奔驰”标志。
肺动脉主干从主动脉前方分出,肺动脉瓣也能观察到。
此外,还能看到左右心房、房间隔等结构。
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探头位置略向下移动。
此时,主要显示二尖瓣口的形态,二尖瓣的前后叶呈“鱼嘴样”开合。
同时,可以观察到左心室壁的心肌节段。
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继续向下移动探头。
能看到左心室的两个乳头肌,分别为前外侧乳头肌和后内侧乳头肌,它们附着在左心室壁上,对于评估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有重要意义。
三、心尖四腔心切面患者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探头置于心尖搏动处。
这个切面可以同时显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心腔,以及房间隔、室间隔、二尖瓣、三尖瓣等结构。
精美图谱,生动形象!换个方式看心脏解剖(1)心脏解剖是心血管专科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近年来,随着二维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心脏磁共振成像、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腔内电生理检查和导管消融术等新兴诊治项目的迅速开展,心脏科医生对心脏解剖学的认识更加深入,有些既往经典解剖上本来不十分重要的部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有鉴于此,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对传统系统解剖学知识掌握的层面上,还需要将心脏解剖基础理论与近年来新兴的心血管诊治项目有机结合,全方位地掌握并理解心脏解剖学。
先上一幅心脏三维立体解剖图,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观察心脏及其毗邻脏器的结构,解剖名称均已标注,请仔细察看,按图索骥(图1)。
图1. 心脏前后位、后前位、左侧位、右侧位三维解剖图。
在认识心脏大体形态解剖之前,我们首先得有一个正确的心脏空间观。
正确的心脏空间观犹如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错了就很容易误入歧途。
同样,在心脏解剖中若没有正确的心脏空间观,就会在心脏断层解剖、超声解剖以及血管造影解剖上走很多弯路。
因此,在本文的一开始,我们就不惜浓墨重彩为大家阐述一个正确的心脏空间观。
心脏空间观说到底也很简单,就一句话:从正确的视觉角度理解心脏视觉成像。
例如,左前斜位45度不会出现右前斜位30度的血管成像,心脏断层平面不会出现四腔切面的形态,心脏后前位不会出现左前斜位成像。
说来简单,但事实上人是经常犯思维定式的错误。
如我们熟知的,小明的爸爸有3个儿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三毛!错,他叫小明!这就是思维定式。
同样,左、右在我们思维潜意识中被赋予了对称的概念——左手和右手、左眼和右眼,都是对称的,而中和间则被赋予了居中的概念,如鼻中隔、中央沟和正中线等。
心脏有左房、右房、左室和右室这四个腔,当中有房间隔、室间隔。
这就在潜意识中给我们对称的暗示。
但从正面视觉角度上看心脏的左房与右房、左室与右室,不但形态上不对称,连位置都不对称,上个示意图(图2)。
解剖心脏丨心脏解剖笔记(图解)文章来源:心血管时间心脏解剖是心血管医生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掌握心脏形态解剖有利于理解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先心病等疾病。
我们心电图中的心梗定位、室早、室速、预激旁道的大体定位、房扑房颤的折返机理这些都离不开心脏解剖学知识。
近十几年来随着二维超声、心脏 CTA、心脏磁共振、PCI、射频消融、腔内电生理这些新兴诊治项目的开展,在心脏解剖学层面上对心血管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既往经典解剖上本来不十分重要的部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随着心血管新兴的诊治进展很多新的解剖名词也应运而生,既往解剖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心血管进展的要求,所以我们对心脏的解剖学知识不能再停留在既往系统解剖学的层面,需要在心脏大体解剖、心脏血管造影解剖、心脏断层切面解剖、心脏超声切面解剖这四个层面海、陆、空全方位剖析心脏解剖。
丁香园心血管时间的虫哥说图系列将从这四个层次,把心脏解剖与临床应用最密切的知识点介绍给大家,以开启一扇了解心脏解剖与临床之门。
艰辛而又充满乐趣的心血管探索之路还要靠大家自己去远征,希望这些零星散落的路标,能让各位在心血管探索之路上少走些弯路。
《心脏解剖笔记:右房右室篇》,正式开启!先上副图,大家热热身,解剖名词都已经标注,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不再展开。
照例,这个不是亮点,下面才是虫哥要告诉大家的心得——正确的心脏空间观。
正确的心脏空间观犹如正确的人生观,行走江湖,人生观错了,他就很容易走上歪门邪道。
同样,在心脏解剖中没有正确的心脏空间观,就会在心脏断层解剖、超声解剖、血管造影解剖上走很多弯路。
所以在虫哥说图篇的开始不惜浓墨重彩,为大家解读一个正确的心脏空间观。
心脏空间观说到底也很简单,一句话:从正确的视觉角度理解心脏视觉成像。
LAO 30° 不会出现RAO 45°的血管成像,心脏断层平面不会出现四腔前面的形态,心脏前后位不会出现左前斜位成像。
说来简单但是事实上人是经常犯思维定式的错误。
心脏四个基本摄片位示意图(一)- 解剖图片(点击下方解剖图片可显示大图)上一幅图:足侧位-X线足侧位-X线足侧位-X线下一幅图:心脏四个基本摄片位示意图(二)来源:简介:(一)后前位(Posteroanterior view ,简称PA)患者直立,前胸壁紧贴片匣,X线由后向前投照。
摄片时吞钡。
心右缘下段较圆,为右心房;上段为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的复合影,中年和老年人因主动脉硬化增宽,延长,该段可由升主动脉构成。
深吸气时,心脏右下缘下方还可见小的三角形影,为下腔静脉。
心左缘自上而下有三个比较隆凸的弧弓,依次为主动脉结,肺动脉段和左室。
主动脉结为主动脉降部的起始段,随年龄增长而突出。
肺动脉段亦称肺动脉干,由肺动脉总干构成,正常时凹平或微凸,其下方有左心耳参与。
由于左室外突,肺动脉段显得比较凹陷,称为心腰。
透视见左心室搏动与大血管相反,在心腰构成反向搏动点。
心尖在第三弧的外下端,由左心室与右心室邻接部构成,正常时居横膈平面的附近。
心脏各弧弓之间无明确之界限,应根据各弧的不同方向来识别。
(二)右前斜位(Rght anterior oblique view,简称RAO)患者直位,右前胸靠片匣,身体与片匣成45o~50o角。
X线从患者左后投向右前,摄片时吞钡,前缘自上而下为升主动脉,肺动脉段,肺动脉圆锥,右室或左室视投照角度大小而定。
肺动脉圆锥亦称右心室圆锥,是右心室接近肺动脉瓣的部分,亦即右心室漏斗部,心脏与前胸壁之间的倒置三角形透光区称心前间隙。
后缘自上而下为左房,右房及下腔静脉,心脏与脊柱之间的透明区为心后间隙,食管为心后间隙内的主要结构,紧靠左房后方。
正常时此段食管可有轻微压迹,但决无移位。
食管下端及胃气泡偏居前方,为识别右前斜位的标志。
【收藏】精美心脏解剖图谱:这样教你看心脏,没有理由看不懂!一、心脏的位置心脏位于胸腔纵膈的心包腔内,其1/3位于前正中线右侧,约2/3位于前正中线左侧,基底部与大血管相连。
心脏两侧和前面的大部分被肺和纵膈胸膜遮盖,仅前面靠近胸骨下分和左侧4~6肋软骨的部分没有被遮盖,这部分被称为心脏裸区,是超声心动图检查最常用的体位(图1)。
图 1 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及其体表投影二. 心脏的外形心脏外形近似一个倒置的圆锥体,其长轴和人体正中矢状面约成45°的夹角。
右心在前,左心在后。
心尖指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大部由左心房,小部由右心房构成。
四支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图2)。
图2 心脏的外形前、后面观心脏表面的解剖标志可概括为:两面、三缘、三沟、一点。
两面:即胸肋面和膈面。
前者指的心脏前面,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左侧一小部分由左心房和左心室前壁构成,整个胸肋面被冠状沟的前部和室间沟分隔为左中右三个部分。
心脏膈面在下方,呈三角形,紧贴膈肌中心腱,它的大部分由左心室下壁、小部分由左心室下壁构成。
三缘:即右缘、左缘和下缘。
右缘较垂直,主要为右心房和右心室;左缘钝厚,大部分为左室外侧壁;下缘水平,又称锐缘,大部分为右心室构成。
三沟:即冠状沟和前、后室间沟。
冠状沟位于心底,沟内有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窦走形,是心房和心室分界的标志。
前、后室间沟分为位于左、右心室前后方,沟内有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后降支。
一点:即房室交点,位于室间沟和冠状沟交汇处,它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在心脏膈面的临界区域。
三. 心壁与间隔(一)心壁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构成。
心外膜即心包脏层,心内膜与血管内膜相延续,褶叠的心内膜是心瓣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房壁和心室壁主要由心肌构成。
(二)间隔1. 房间隔房间隔位于左、右心房之间,由两层心内膜夹少量心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厚约1-4mm,卵圆窝处最薄,厚1mm。
超全总结心脏CT解剖图谱眼花缭乱的心脏CT解剖图,你都学会了吗?赶紧跟小编一起收藏起来,慢慢看!来源:影像园常用英文名称及缩写LA - Left Atrium 左心房RA - Right Atrium 右心房LV - Left Ventricle 左心室RV - Right Ventricle 右心室Mitral Valve 二尖瓣A. Aorta-Ascending Aorta 升主动脉D. Aorta-Descending Aorta 降主动脉SVC – Superior Vena Cava 上腔静脉IVC – Inferior Vena Cava 下腔静脉PA - Pulmonary Artery 肺动脉PV - Pulmonary Vein 肺静脉LMA - Left Main Artery 冠状动脉左主干LAD -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左前降支LCX - Left Circumflex Artery 左回旋支LMB - Left Obtuse Marginal Branch 左边缘支(钝缘支)RCA - Right Coronary Artery 右冠状动脉PDA - 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后降支Conus Branch 右动脉圆锥支LAA – Left Atrial Appendage 左心耳RAA – Right Atrial Appendage 右心耳CS - Coronary Sinus 冠状窦MCV – Middle Cardiac Vein 心中静脉GCV –Great Cardiac Vein 心大静脉PIVV – Posterior Intraventricular Vein 后室间静脉(心中静脉)PLVV – Posterior Left Ventricular Vein 左室后静脉PLV – Posterior Lateral Vein 左室后侧静脉(边缘静脉)LA - Left Atrium 左心房为了给心血管医生带来更多帮助,现征集心血管方面相关原创文章,包括临床经验、经典病例、专业知识等,也可包括您的行医故事、从医感悟等等,来稿请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至邮箱***************.cn,并注明您的姓名、职称、工作单位以及联系方式等,小编微信shiting1001,文章一经发表即有稿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