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 电路的暂态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506.40 KB
- 文档页数:27
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一、内容提要本章首先阐述了电路瞬变过程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了研究电路瞬变过程的目的和意义。
其次介绍换路定律及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计算方法。
第三着重推荐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RC 、RL 电路瞬变过程的方法。
二、基本要求1、了解性电路的瞬变过程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2、掌握换路定律,学会确定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3、掌握影响瞬变过程快慢的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4、掌握影响巡边过程快慢的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5、学会对RC 和RL 电路的瞬变过程进行分析。
三、学习指导电路的暂态分析,实际上就是对电路的换路进行分析。
所谓换路是电路由一个稳态变化到另一个稳态,分析的重点是对含有储能元件的电路而言,若换路引起了储能元件储存的能量所谓变化,则由于能量不能突变,这一点非常重要,次之电路的两个稳态间需要暂态过程进行过渡。
在直流激励下,换路前,如果储能元件储能有能量,并设电路已处于稳态,则在-=0t 的电路中,电容C 元件可视为开路,电感L 元件可视作短路,只有这样,2LL 2C C 2121Li W Cu W ==及才能保证;换路前,如果储能元件没有储能(00L C ==W W 或)只能00L C ==i u 或,因此,在-=0t 和+=0t 的电路中,可将电容元件短路,电感元件开路。
特别注意:“直流激励”,“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及储能元件有无可能储能。
对一阶线性电路,求解暂态过程的方法及步骤1、经典法 其步骤为:(1)按换路后的电路列出微分方程; (2)求微分方程式的特解,即稳态分量; (3)求微分方程式的补函数,即暂态分量(4)按照换路定律确定暂态过程的初始值,定出积分常数。
对于比较复杂的电路,有时还需要应用戴维南定律或诺顿定理将换路后的电路简化为一个简单的电路,而后再利用上述经典法得出的式子求解,其步骤如下:(1)将储能元件(C或L)划出,而将其余部分看做一个等效电源,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2)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或短路电流)和内阻;(3)计算电路的时间常数;C 电路,eq C R =τL 电路eqR L =τ。
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3.2.1 图3.01所示各电路在换路前都处于稳态,试求换路后其中电流i 的初始值(0)i +和稳态值()i ∞。
(b)(a)(c)(d)图3.01解: (a )A 5.1265.0)0(5.0)0(21)0(=×===−++L L i i i A 326)(==∞i(b )02662)0(62)0(6)0(=−=−−=−=++c c u u iA 5.1226)(=+=∞i (c )A 6)0()0(==−+i i A 0)(=∞i(d )A 75.04364)0(622)0(6)0(=−=−=+−=−++c c u u iA 12226)(=++=∞i3.4.1 在图3.07(a)的电路中,u 为一阶跃电压,如图3.07(b)所示,试求3i 和c u 。
设V 1)0(c =−u 。
(a)图3.07(b)解:s 102)(331312−×=++=C R R R R R τV 22224)(C =+×=∞u V 1)0()0(C C ==−+u u V 2)(500C t e t u −−=mA 75.0)(1)(4)0(31131312322323213=+++++++=+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i mA 144)(3==∞imA 25.01)(5003t e t i −−=3.4.2 电路如图3.08所示,求0t ≥时(1)电容电压C u ,(2)B 点电位B v 和(3)A 点电位A v 的变化规律。
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
Sk 10图3.08解:(1)求0≥t 时的电容电压C uV 15255)6(0)0()0(C =×+−−==−+C u uV 5.1525510)6(6)(C =×++−−=∞u[]s 1044.010100105//)2510(6123−−×=×××+=τ故V 5.05.1)5.11(5.1)(66103.21044.0C t t e et u ×−×−−=−+=−t =0_时k 10t =0+时+6V Ωk 10(2)求0≥t 时的B 点电位B v注意,+=0t 时,由于电容中存在电流,0CC ≠=dtdu Ci 因此,10K 和5K 电阻中的电流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