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河口滩涂资源分析与利用需求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07.37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摘要:我国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危害重,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多方面严重危害。
随着我国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水土流失问题及水资源问题的日益关注, 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已成为当前解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水土保持非点源污染水文法人民生活水平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越来越提高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极低,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原本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处在了更大的压力之中,随着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们中国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水资源的匾乏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随着我国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水土流失问题及水资源问题的日益关注, 有必要对我国近几十年来在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评述。
一、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演变特征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1、演变特征6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关注非点源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体污染有点源污染与非点源污染之分,掌握水土保持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规律,开展了大规模的水污染整治工作,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基础。
从世界范围来看,非点源已成为水环境的一大污染源或首要污染源。
由于中国大江大河污染严重,非点源污染所占的比例已远远超过点源污染,点源污染的治理任务还相当繁重,主要污染来源导致污染的河长与评价总河长的比值,随着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控制。
以黄土高原水资源与水环境为例,水资源与水环境演变至今天的主要特点表现为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严重,降雨量偏小,年内分配不均,水土流失严重,泥沙问题突出,水资源的污染包括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影响黄土高原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演变的内容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
2、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水土保持的水环境效应的影响研究:水土保持的水环境效应是指水土保持措施吸收、过滤、迁移和转化土壤与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防治流域或区域非点源污染,改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作用。
钱塘江河口(杭州湾段)的自然特性分析
张伯虎;曹颖
【期刊名称】《浙江水利科技》
【年(卷),期】2013(41)2
【摘要】杭州湾是一个喇叭形海湾,湾口宽约95.0 km,自口外向口内渐狭,至澉浦一线目前宽度为16.5km.杭州湾海底地形平坦,低潮位时水深大多为8.0~10.0 m,乍浦断面以西渐抬升,至澉浦断面水深约5.0 m.杭州湾水下地貌可划分为3种类型:湾口水下浅滩区、湾中潮流槽脊区和湾顶沙坎区.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水文泥沙资料和有关文献,概述了钱塘江河口杭州湾段的潮汐、潮流、波浪、泥沙、盐度等自然特征.
【总页数】3页(P61-63)
【作者】张伯虎;曹颖
【作者单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7
【相关文献】
1.钱塘江河口(杭州湾段)考察调研报告
2.钱塘江河口(杭州湾段)风能、潮汐能资源现状与需求
3.钱塘江河口口门段及杭州湾盐度的数值模拟
4.钱塘江河口段(闸口站)高低水位的历时特性分析
5.钱塘江河口围涂工程对杭州湾水动力和水环境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者: 王国新
作者机构: 杭州大学旅游学院
出版物刊名: 旅游论坛
页码: 39-41页
主题词: 资源评价 钱塘潮 奇特性 资源类型 特殊度 旅游资源 钱塘江涌潮 旅游交通 天体运行 亚马逊河
摘要: 由于天体运行,海水所受引力的变化,出现了周期性的海潮壮观。
浙江钱塘江涌潮由于其成因的独特性以潮高、势猛而举世闻名。
有记录的最高潮头达3.5米。
1953年,海潮曾把河道内重达1.5吨的铁牛抛出十米之外,可见其来势之猛。
象钱塘潮这样壮观的海潮景观,只有南美亚马逊河口的涌潮可以与之媲美,因而是一处奇特性强、观赏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
遗憾的是,这一资源目前仍处在消极利用阶段,即需求方促使供给方的自然发展。
故此,本文将从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两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旨在为决策者提供应有的可行性依据。
一、资源评价价值特征 1.特殊度高特殊度是指某一景观、景物或某一资源类型在全国、省、区甚至于世界范围内的出现率和奇特程度。
众所周知,全世界仅有三处有涌潮:即亚马逊河、恒河和钱塘江,前两处均因地处偏僻,交通。
钱塘江河⼝特征钱塘江河⼝特征、治理开发的简介韩曾萃(浙江省⽔利河⼝研究院技术顾问)⼆00六年⼗⼀⽉⼗六⽇钱塘江河⼝特征、治理开发的简介钱塘江河⼝为国内、国际的著名强潮河⼝,其灾害和资源都同时存在。
为减少灾害、开发利⽤资源,⽔利界的⼏代⼈付出了艰⾟的努⼒,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将其科研、治理、实践的经验、教训⽤通俗、简洁的⽂字介绍给有关的学⼈、同⾏⼗分必要。
本⽂即是为此⽬的写的⼀个材料,限于本⼈才疏学浅,很难达到上述⽬的,可放⼼的是今后会后继有⼈,不断积累、修改、完善。
⼀、河⼝的定义及其重要性最早介绍河⼝研究河⼝专著的是前苏联学者萨莫依莫夫,他认为河⼝是河流到海洋的过渡段,再根据河流和潮汐动⼒的强弱⼜分为河流段(河流径流作⽤为主、潮汐作⽤微弱)、河⼝段(河流动⼒与潮汐动⼒相当、相互作⽤段)及潮流段(潮汐动⼒为主,径流作⽤微弱)。
他的著作和学术观点深深影响了我国的地学界、⽔利界及其他领域,以后的⼀些专著为中国⼤百科全书(海洋卷)、(⽔⽂⽓象卷)及中国⽔利⼤百科都是按他的著作阐述的。
美国著名河⼝学者普瑞查得(Donacd·w·pritchard)于1967年发表论⽂《从物理学观点论河⼝》(载于美国密歇根⼤学George H·Lauff著《Estuaries》⼀书中)对河⼝的定义、范围、分类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并⼴泛地为国际学者引⽤,他的定义是“河⼝是⼀个与外海⾃由连通的半封闭海岸⽔体,其中的海⽔可以量测出被陆地径流冲淡”。
他对此进⼀步解释。
(1)、“河⼝是⼀个半封闭的⽔体”,河⼝受两岸的影响很⼤,使河⼝中的⽔流约束呈现往复流,不同于外海的旋转流,是河⼝动⼒上的⼀⼤特征。
他举出美国东海岸⼝门宽50km以上,集⾬⾯积17万km2的切萨⽪克湾(Chesapeake Bay)为典型,我国钱塘江河⼝的杭州湾、珠江⼝的伶仃洋即属此。
(2)、“河⼝海⽔应可量测出被陆域径流冲淡”,海⽔盐度为30‰~36‰,淡⽔为0.01‰~0.05‰,钱塘江河⼝的⽔体盐度正在这⼀范围内,随径流⼤⼩变动为0.1‰~20‰之间。
第1期总第233期2021年1月浙江水利科技Zhejiang HydrotechnicsNo. 1Total No. 233Jan.2021我与钱塘江河口治理开发结缘—余祈文访谈录(上篇)访谈人:王申访谈整理:王申(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摘要:余祈文教授是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退休专家,主要致力于钱塘江河口治理开发研究。
余祈文研究 钱塘江河口治理开发的一系列重要经历,不仅是他个人的成长史,也是浙江省水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 注脚。
访谈录分为上、下2篇。
上篇讲述余先生求学、工作经历以及钱塘江河口治理开发研究的部分历史细节。
关键词:余祈文;钱塘江;河口治理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701X(2021)01-0076-04DOI:10. 13641/ki.33-1162/tv.2021. 01. 022Interview of Yu Qiwen(Part One):My Experience of Forming Tieswith 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Qiantang River EstuaryInterviewed and collated by:WANG Shen(Zhejiang Institute of Hydraulics&Estuary(Zhejiang Institute of Marine Planning and Design),Hangzhou310020, Zhejiang,China)Abstract:As a retired expert of Zhejiang Institute of Hydraulics &Estuary,Professor Yu Qiwen was devoted to the research on 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Qiantang River Estuary.His important experience is not only his personal growth history,but also an important footno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in Zhejiang Province.The interview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The first part describes Prof.Yu^ study and work experience,as well as some historical details of Qiantang River estuary 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Key words:Yu Qiwen;Qiantang River;regulation of estuary访谈时间:2018年6月26日访谈地点:浙江省水利河口研宄院2号楼205室(杭州市江干区凤起东路50号)余祈文:1938年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中国共产党党员。
钱塘河水资源利用调查报告一、引言钱塘河,作为杭州市的重要河流之一,其水资源利用情况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钱塘河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本报告将围绕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
同时,我们收集了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以便进行定量分析。
三、调查结果1. 水资源利用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钱塘河的水资源利用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景观用水等方面。
目前,钱塘河的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2. 存在问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水资源管理不规范、用水浪费、水质污染等。
这些问题对钱塘河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造成了威胁。
3. 对比分析:与周边地区相比,钱塘河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管理制度、技术手段等因素有关。
四、建议措施1.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规范水资源的使用行为,减少浪费现象。
同时,加强水质的监测与保护,确保水资源的清洁与安全。
2. 推广节水技术: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
同时,推广节水技术,如节水器具、雨水收集利用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工业用水,应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高耗水行业比重,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对于农业用水,应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4. 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提高钱塘河的水资源利用水平。
5.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五、结论综上所述,钱塘河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合作与交流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钱塘河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钱塘江河口滩涂资源分析与利用需求研究陈甫源;谢东风;史英标;倪勇强;王建华;赵昕【摘要】钱塘江河口滩涂资源丰富,滩涂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曾为沿岸经济社会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随着环杭州湾产业带和海洋经济的蓬勃兴起,对钱塘江河口的滩涂资源继续合理开发利用需求日益强烈,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组织的钱塘江河口(杭州湾)考察、河口滩涂资源和需求调查是其中重要内容.在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分析钱塘江河口演变特点,滩涂资源数量、分布,并疏理河口各市县对滩涂开发利用的需求,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钱塘江河口滩涂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奠定基础.【期刊名称】《浙江水利科技》【年(卷),期】2013(041)002【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钱塘江河口;滩涂;利用需求【作者】陈甫源;谢东风;史英标;倪勇强;王建华;赵昕【作者单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浙江杭州 310016;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浙江杭州 3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841 钱塘江河口概况[1]钱塘江位于浙江省北部,是浙江省第一大河,流域跨越浙、皖、赣、闽4省,芦茨埠下游为感潮河段。
根据动力特性钱塘江河口可分为3段,从芦茨埠 (富春江电站)至闻家堰长78 km为河流段,闻家堰至澉浦的122 km为过渡段,澉浦以下至芦潮港 (上海南汇)—镇海断面全长82 km为潮流段,习称“杭州湾”。
2 钱塘江河口演变历史与趋势距今6000~7 000 a前,钱塘江口门在富阳附近,从桐庐到富阳为径流、潮流交互作用的河口段,富阳以下两侧开阔,完全受潮流控制。
嗣后,古长江在口外逐渐堆积沙嘴,并向东南伸展,与钱塘江口的北侧沙嘴连成一片,形成了钱塘江河口喇叭雏形,杭州湾北侧海岸线大致由大尖山向东,经澉浦至王盘山,折东北与柘林、奉贤一线相连。
钱塘江河口湾海岸湿地沉积地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湿地自然保护和恢复变得尤为重要。
地球上的湿地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种。
其中,天然湿地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湿地资源的国家,特别是以钱塘江河口湾为代表的浙江沿海地区拥有一大批天然湿地。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这些湿地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和破坏。
因此,深入研究钱塘江河口湾的海岸湿地沉积地貌,探讨如何保护和恢复这些湿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内容本文拟结合钱塘江河口湾海岸湿地的保护现状和地貌特征,以及现有文献和数据为基础,开展以下研究内容:1. 钱塘江河口湾海岸湿地的生态环境特征分析;2. 钱塘江河口湾海岸湿地沉积地貌演变过程的探究;3. 钱塘江河口湾海岸湿地沉积物中有机质特征和来源的分析研究;4. 钱塘江河口湾海岸湿地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分析、来源及影响;5. 钱塘江河口湾海岸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对策分析。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的是同位素地质、沉积学、地貌学和水文学等方法,从多个层面对钱塘江河口湾海岸湿地的沉积地貌进行分析和研究。
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1. 沉积样品的采集、制备和物质分析;2. 水文、地貌和沉积学实验及研究方法的应用;3. 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沉积物痕量元素研究中的应用探讨;4. 模拟沉积环境及沉积过程的物理模型制作;5. 数据的处理和统计方法。
四、预期成果与意义通过对钱塘江河口湾海岸湿地的沉积地貌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钱塘江河口湾海岸湿地的自然环境和沉积地貌特征,为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同时,研究结果对于改善和维护钱塘江河口湾海岸湿地的生态环境,推动海岸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预计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科研报告和推广资料等。
钱塘江河口物质输移与能量数值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钱塘江是我国东海滩涂的最大河流,是重要的经济、交通和生态资源。
钱塘江河口的输送过程是潮汐与波浪共同作用的复杂物质和能量过程,对近海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和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对钱塘江河口的物质和能量转移过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因此,对钱塘江河口的物质输移和能量数值进行研究,对理解钱塘江河口及其附近海域的环境演变、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着重研究钱塘江河口物质输移和能量转移的过程,包括水流、悬浮质和底床沉积物运动特征、波浪和潮汐作用下的能量变化规律等。
2、研究方法:(1)采集和整理钱塘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水文和气象数据,分析物质输移和能量转移的变化趋势和周期规律;(2)借助数值模型方法,模拟钱塘江河口物质输移和能量转移的过程,包括水流、悬浮质和底床沉积物运动、波浪和潮汐影响等,并进行模型验证和精度分析;(3)通过数据处理和数值模拟的结果,总结钱塘江河口物质输移和能量转移的规律和特点,评估其对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风险。
三、预期结果1、掌握钱塘江河口物质输移和能量转移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揭示其对近海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风险;2、建立钱塘江河口水动力和波浪数值模型,预测和评估物质输移和能量转移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点,并为环境管理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计划1、调查和整理相关数据:1个月2、建立钱塘江河口水动力、波浪和输沙的数值模型:2个月3、模型验证和验证策略设计:1个月4、研究物质输移和能量转移的规律和特点:1个月5、论文撰写和答辩准备:2个月五、参考文献1. 赵普良,张启伟. 钱塘江入海口悬移质及其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 浙江环境学, 2009, 23(6):23-29.2. 高峰,李春玲. 钱塘江口及邻近海域洋流结构. 海洋学报, 2004, 26(4):1-9.3. 徐宝文,邹义胜,江卫,等. 钱塘江口潮流输沙区划. 武汉大学学报, 2010, 43(3):349-355.。
利用钱塘江水资源改善城区及钱江灌区河网水质的探讨实践证明河道配水是在短期内改善河网水环境相当有效的手段。
小砾山引水枢纽、江边站、钱江枢纽利用钱塘江水资源使灌区河网水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但也存在不少問题。
要充分用足、用好、用活钱塘江水资源已迫在眉睫。
通过沉沙池、加药处理、水生植物生态处理,浊度、氯度、水雨情遥测站等监测站的建设,能更好地将钱塘江水资源达标的或者未达标经处理后水资源送往湘湖、主城区、钱江世纪城和东片区块,改善水环境。
标签:钱塘江水资源利用;改善萧山区平原河网水质1、引配水现状1.1 口门工程。
通过小砾山引水枢纽、江边泵站和钱江枢纽将钱塘江水通过河网、节制闸引入城区及钱塘江灌区,从而改善河网水环境。
目前年引提水量送入城区及灌区河网近8.9亿m3左右。
1.2 各引水口门年均引提水量。
小砾山枢纽:2.4亿m3,其中机提水1.4亿m3,引潮1.0亿m3,引潮量占总引提水量的42%;江边站:3.5亿m3,其中机提水2.5亿m3,引潮1.0亿m3,引潮量占总引提水量的近30%;钱江枢纽:3.0亿m3,其中机提水2.2亿m3,引潮0.8亿m3,引潮量占总引提水量的近25%。
1.3 受水区块1.3.1 湘湖区块。
水域面积3.2km2,总蓄水容积960万m3,应急备用水源430万m3;湘湖水源来自钱塘江,为Ⅱ~Ⅲ类水质标准;属于半封闭的水生态系统,水体自净能力相对较差;目前以应急供水为主,是城区的主要应急备用水源地。
1.3.2 主城区块。
水源来自小砾山引水枢纽和江边站;引水水源水质不稳定,优质水源水量不能长期保证;河网水体以IV类水为主。
1.3.3 钱江世纪城区块。
水源主要来自钱江枢纽;引水水源相对较其他区块差,优质水量相对较少;河网水体以IV~V类水为主。
1.3.4 东片区块。
水源主要为江边站、钱江枢纽;引水线路长,污染源多,水质难以保证;河网水体以IV~V类水为主。
2、存在问题2.1 引水水源水质、含沙、氯度变化大。
钱塘江水上旅游资源分析及“拥江发展”对策研究本文简要分析多元化开发钱塘江旅游的必要性,阐述开发钱塘江旅游的有利条件,并对开发钱塘江夜游活动、完善基础设施与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管理与服务保障等开发对策展开论述,为钱塘江旅游多元化开发提供建议。
标签:拥江发展;必要性;可行性;对策一、引言随着G20峰会在钱江水畔的成功召开,全世界媒体对峰会进行了海量报道,也大大丰富了“钱塘江旅游”的内涵,迅速提升了“钱塘江旅游”的全球知名度,为杭州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拥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杭州以西湖而闻名,其优美的环境、深厚的文化、悠久的历史,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G20峰会前后,在各项改革、治理措施落实下,钱塘江已成功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眼球,因此,开发钱塘江水上旅游已刻不容缓。
在杭州“拥江发展”背景下,将有更多资源投入到钱塘江中,钱塘江的各项开发将被受到重视,并将进一步有效保护钱塘江。
因此,合理发展、管控、治理钱塘江已势在必行,“拥江发展”已是杭州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钱塘江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分析(一)豐富的钱塘江旅游资源钱塘江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潮汐资源、滩涂资源等,旅游资源丰富,条件优越。
作为杭州的母亲河,东西横贯整个杭州,具有独特的优势、潜力与魅力,环境优美,又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拥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二)便捷的交通条件随着城市的发展,杭州的交通颇为堪忧,特别是以西湖为中心的交通状况更为糟糕。
为解决杭州市旅游环境需求与城市交通之间的矛盾,改变城市目前交通拥挤的现状,杭州市花大力气整治道路通行状况,随着,过江通道的逐步建成,大大缓解了拥堵的交通,为“拥江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三)强有力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城市规划是影响该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的引导和调控是关系杭州未来发展的方向。
杭州市政府于2011年编制并通过了《杭州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该规划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将以主城区为核心向外辐射发展,强调了以钱塘江为轴线的拥江发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