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块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语块”理论在俄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语块”理论是关于语言的组块性质的一个研究领域。
在人类语言中,有大量的语块,它们是由若干个词汇构成的具有固定搭配关系的语言单位。
例如,“一见钟情”这个词组
就是一个语块。
语块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习得难度,但一旦掌握,就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
组合和表达。
1. 俄语习语的翻译
俄语习语是俄语中常见的语块,通常由多个词汇组成,而其意义往往无法通过词汇的
字面意义推断出来。
例如,“в одиночестве”(一个人,独自一人)就是一
个俄语习语,它的字面意义是“在孤独中”。
在翻译这种语块时,学生需要理解其中的文
化内涵并准确转换成目标语。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俄语习语,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准确翻译。
2. 动词组的翻译
俄语中有很多动词组,它们是由两个或多个动词词根组成的固定搭配。
例如,
“уважать традиции”(尊重传统)就是一个俄语动词组。
在翻译这种语
块时,学生需要将其搭配意义翻译成目标语,并了解俄语中不同动词组的用法和意义。
因此,通过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俄语动词组,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准确翻译。
3. 名词短语和定语短语的翻译
总之,“语块”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俄语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教学中,通过引入和运用“语块”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俄语翻译技能,提高
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篇一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的高质量范文一、引言句法分析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语言教学和语言处理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普及,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逐渐成为语言教学和语言分析的重要工具。
本文旨在探讨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并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将语言的构式和语块作为基本单位进行语法分析。
在构式理论中,构式被视为一个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它包含了一系列的词汇和语法规则,而这些规则则是通过与其它构式的互动和反复使用而形成的。
在语块理论中,语块被视为一种预制的语言单位,它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中被快速提取和使用。
因此,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将语言的构式和语块作为基本的语法单位,通过分析它们的形式和意义来理解语言的语法结构。
三、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的应用(一)语言教学在语言教学中,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语法结构,从而更好地教授语法知识。
其次,通过分析语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
此外,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语义和语用方面,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语言处理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语言的构式和语块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然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例如,在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等领域中,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可以帮助计算机更好地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句子,从而提高语音识别和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一)教学方法构式—语块教学法是一种以构式和语块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分析语言的构式和语块,然后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构式和语块。
看图写话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看图写话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知识呈现体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初中阶段,看图写话是中考必考题型,也是课堂教学的必选项,其思维含金量较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输出能力。
郊区学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语言环境较差,学习内驱动能尚未被激发出来,英语学习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想顺利推进看图写话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品质,必须在新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推进。
语块教学是现代教学理念的代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写话状态。
初中英语看图写话教学,教师不妨发挥语块教学理念优势,引导学生关注语块相关知识,在不断积累中深度触碰语块内涵,铺垫看图写话基础。
一、语块教学理论内涵解析语块教学法(Lexical Approach)是由Michael Lewis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语言并非由传统的语法和词汇组成,而是由多词的预制语块组成。
因此,在语言教学中,语块才是最基本的单位,也最能体现学科属性。
传统语言学习单一化地认为,句子的生成必须在单词的基础上,借助语法组织单词,这其实是一种错误认知。
语言的运用是借助大量编制好的语块,在多元组织中完成句子呈现,确保语言输出顺利推进,让交流更加快捷和流利。
从本质上来看,语块教学是一种具有特定表达功能的教学方法,它集语法、语义和语境为一体。
在语块教学法的助推下,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不再是零散的、碎片化的,而是能够进行整体性储存和提取。
这对语言表达选词的鲜活性、正确性和产出的顺畅性有积极作用。
语块教学法有着其他教学法没有的优势,是薄弱学校英语教学的有益补充。
二、语块理论下初中英语看图写话教学路径探寻语块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更容易唤醒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让课堂教学迸发无限生命活力。
英语看图写话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不同视角展开切入,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地展开引导、点拨。
仁爱版英语教科书Project English本身具有独特属性,话题呈现法让教材个性化特征凸显。
语块教学法在西班牙语本科教学中的应用词汇作为语言三要素之一,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的词汇水平会直接影响其在听力、阅读等环节中对语篇的理解和口语表达的流利性。
对吉林师范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本科二、三年级80名学生所做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关于“你认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学习障碍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33名同学的答案主要集中在词汇量不足或无法熟练掌握词汇用法等词汇相关问题上,占比41.3%。
由此可见,词汇已经成为西班牙语本科生在语言学习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受传统教学法影响,国内现阶段外语教学中仍存在对语法和词汇进行割裂的分项教学模式,课程的讲授被划分为课文、词汇、语法和练习等部分,学生则将语法视为二语习得的核心内容,尝试使用语法将单词连接起来以构成句子。
语言学家Michael Lewis(1993)提出:“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而非词汇化的语法”[1]。
这既说明了在语言学习中占主体地位的应该是词汇而非语法,同时又表明两者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存在紧密联系。
词汇承担着表明语义的核心作用,语法则对词汇的使用起到规范和限定的次要作用。
这意味着在外语教学中应当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引导和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
1 语块的定义和语块教学法的优势1.1 语块的定义Lewis作为语块教学法创始人之一,在其语言学著作The Lexical Approach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语块”和“语块教学法”的概念。
他认为词是语言学习的核心,这里的词既包含单词,也包含词组短语,这便构成了语块(亦译为“词块”,英语:lexical chunks,西班牙语:el enfoque léxico)的概念。
在此书中,Lewis根据句法功能将语块分为以下四类:单词和聚合词:单词即传统意义上的词汇,如palabra,paraguas,paracaída,correveidile等不可变化、不可分割的词块;搭配词:如ganar el premio,ir a trabajar,ver al médico等在使用中共同出现的频率较高的词语搭配,其中以动名词搭配结构最为常见;结构性短语:如no…sino…,es verdad que…,es imposible que…存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且可能是连续性或非连续性的短语。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篇一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的高质量范文一、引言在语言学习和应用中,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种有效的句法分析方法——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详细的理论阐述和实例分析,展示这种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二、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理论概述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构式语法和语块理论的分析方法。
构式语法强调语言的结构和意义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语言的结构是表达意义的基础。
而语块理论则认为,语言中的短语、习语、搭配等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单位是语言使用的基本单位。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将这两种理论相结合,通过分析语言中的构式和语块,揭示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三、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的应用(一)句法结构分析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可以有效地对句子进行结构分析。
通过对句子中构式和语块的识别和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句子的结构层次和语法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
例如,在句子“我喜欢吃苹果”中,我们可以识别出“喜欢”和“吃”两个动词构成的动宾结构,以及“我”、“苹果”等名词构成的名词短语。
通过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出这个句子的构式和语块,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二)语言教学应用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在语言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和语法关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通过分析语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常用的短语、习语和搭配等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输出质量。
四、构式—语块教学法基于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的理论和应用,我们可以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法——构式—语块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以构式和语块为核心,通过分析语言中的构式和语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教学步骤1. 识别构式和语块: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识别句子中的构式和语块,了解它们的结构和意义。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苏丹洁陆俭明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苏丹洁(2010语块是构式和词项的中介———以现代汉语“V 起NP 来”为例我们说的“语块”指的是“chunk”,它指的是一个构式中以一定的句法形式相对独立地承该构式的一个语义单元的句法语义聚合体④。
例如,“墙上挂着一幅画”中,“墙上”“挂着”和“一幅画”就分别是一个语块。
我们所说的“语块”实际上是认知心理层面的“组块”(chunk) (Miller,1956)在语言句法层面的体现,反映了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实际运用单位(Langacker,1995:170,1997:9; Croft,2001:189; 陆丙甫,2008; Wang,2010)。
组块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根据心理实验所提供的数据,大脑运用语言进行组码(即编码)也好,解码也好,能容纳的离散块的最大限度是“7 ±2”。
处理者会把需要记住的离散块数量尽量控制在“四”以下。
(陆丙甫、蔡振光,2009)这样,一个语句表面看是由若干个语素或者说若干个词组合成的,在处理加工中实际的组成单位是语块。
④本文所说的“语块”(chunk)与当前第二语言教学界讨论较多的“语块”(formulaic language)是不同的:“formulaic language”指的是词汇层面上一个一个的词语聚合体,即语言中高频出现的、具有一定习语性的构块(Nattinger &DeCarrico,1992; Lewis,1997; Wray,2002、2008)。
2. 3 语法教学研究要带有语言共性的眼光我们认为,不仅语法本体研究要带有语言共性的眼光,语法教学研究更要带有语言共性的眼光。
当前世界上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尽管具有不同的母语背景,但都拥有作为人类基本的共同生活经验,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具有具象和抽象思维理解能力的成年人。
在他们的认知系统中,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概念。
目的语的语法教学(不仅仅是汉语,对其他语言也适用)要获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须激发学习者对某一情景的认知共性,在此基础上阐明目的语在表达这一情景时采取的个性策略和特点。
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引言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而由多个词构成的语块,作为一种兼具词汇与语法特征的语言单位,全面体现了词汇的语义、语法、语境等功能,在词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许多学者和教育者都强调语块对二语学习者或外语学习者提高词汇学习效率的重要性。
长久以来,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强调单词的教授和习得,忽视了语块的教学,影响了教学效能。
尽管学生记住了一些词汇的意思,但是不能准确把握词汇的用法,一用这些词汇来产出就会犯搭配等使用错误。
卫乃兴(2007)、刁琳琳(2004)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语块能力薄弱,词汇搭配知识不尽如人意。
高中生在作文中使用常用短语、套用句式时频频出错,词汇搭配错误居第一位(傅云山, 2015)。
要改变高中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词汇误用的现状,提高高中生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和地道性,就必须在词汇教学中给予语块应有的地位,优化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内容,重视语块的教学,教师要建立语块教学观念,并培养学生的语块习得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识记和运用语块的能力,促进词汇习得的效率。
二、语块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语块(chunk, lexical chunk, prefabricated chunk),又称词块、预制语块等。
语言学家Lewis指出,语言由语法化的词汇构成,即由多词的预制语块组成(Lewis, 1993, 转引自王生虎,2015)。
我国学者马广惠(2011)将语块定义为:由多词组成,可以独立用于构成句子或者话语,实现一定语法、语篇或语用功能的最小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
由此得出,语块是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言单位, 是一种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可以像词那样独立运用,也具有完整的意义或明确的功能,可以以整体形式储存记忆和提取使用(陆婷、马广惠,2012)。
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语块可分为四类(Nattinger & Delarrico, 1992):多元词语块(polyword),是指功能类似于单词的词块(如vice versa, put aside);惯用语语块(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是指习语、谚语类的语块(如Long time no see);短语架构语块(phrasal constraints),是指局部具有开放性的短语构式(如from ... on);和句子建构语块(sentence builder),是指局部成分具有开放性,可以构成不同句子的弹性词块(如You’d better ...)。
阅读课教学总结8篇(范例推荐)阅读课教学总结篇1阅读作为高中英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各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阅读不流畅、阅读速度较慢、阅读理解能力不强等现象,致使大多数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面临极大的阅读理解难题。
究其根源,除了与学生自身所掌握的词汇量有关外,还与学生对语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密不可分。
学生对语块意识的缺乏势必会导致其语块的积累受到影响,从而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受到阻碍。
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语块辅助教学势在必行。
1.运用语块辅助教学的依据1.1语块的特点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诸如in the case of,it is a deal,take a seat等语言现象,这类短语有一个共性,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是大于单个词的单位,其意义是固定存在的,而不是由各个单词的意思拼凑在一起而成的。
也正因如此,大多数高中生在学习英语阅读时,往往会忽略这类短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仅仅把它们归纳为一般的语块去记忆。
实际上,这些被称之为“语块”的语言现象并非偶然存在的。
1.2语块与阅读理解的关系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而言,阅读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在英语学习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高中生来说,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是相当重要。
从更深层次来讲,学生英语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阅读能力。
语块的整体储存和提取不仅能够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从语块教学法的重要性出发,将语块教学法贯穿于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始终,旨在通过研究,指出以语块为单位展开语块辅助教学的优势。
国外学者wray也指出了语块辅助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所在,其认为,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通过进行语块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语块运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言输出的快速性和流利性。
由此,语块在语言习得方面的理论对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所发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篇一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的高质量范文一、引言在语言学习中,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一种名为“构式—语块”的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通过分析其理论基础、实施步骤以及应用效果,旨在为语言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构式语法和语块理论的语言分析方法。
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使用是构式和构式之间的组合,而语块理论则强调语言中存在大量的预制语块,这些语块是语言使用的基本单位。
因此,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将构式和语块相结合,从构式的角度分析句子结构,从语块的角度分析语言使用,以达到全面、深入地理解语言的目的。
三、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的实施步骤1. 确定句子构式:首先,需要确定句子的构式,即句子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这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来实现。
2. 识别语块:在确定构式后,需要进一步识别句子中的语块。
语块可以是词汇短语、习语、搭配等,它们在句子中承担着不同的语义角色。
3. 分析语块与构式的关系:在识别语块后,需要分析语块与构式之间的关系。
这包括语块在构式中的位置、作用以及与其他语块的关系等。
4. 理解句子意义:最后,通过分析构式和语块,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语言使用。
四、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应用构式—语块教学法是一种以构式和语块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通过分析构式和语块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用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 引入构式和语块概念:首先,向学生介绍构式和语块的概念和重要性,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语言观念。
2. 展示构式和语块:通过示例句子,展示不同的构式和语块,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用法。
3. 分析构式和语块: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中的构式和语块,让他们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关系。
4. 练习运用构式和语块:通过练习和运用,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构式和语块,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009年6月第13卷第3期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J o ur n a l d Y anl乒hon U ni versit y(H i扣Fducaf ion s岫Edit ion)Jun.2009v01.13N o.3以语块为核心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张贤芬(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大学生英语作文中常常可以见到语法正确,但表达不地道、不符合本族语表达习惯的中式英语,即使词汇量大、语法基础好的学生写出的作文也不例外。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应在写作教学中引入语块教学的新理念,即引导学生在语法基础上以固定搭配、成语、固定或半固定短语等语块而不是单个的词来组织话语,在写作教学中以语块为核心,设计多稿写作的任务链,使学生在拓展并应用语块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写作教学;语块;多稿写作中图分类号:H319.1;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606(2009)03一0090一03写作一直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的重点,能有效促进学习者把通过听和读所获得的英语语言知识提升为自己的语言和交流能力,进而全面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I但写作又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难点。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讲,但教学效果往往并不明显。
学生作文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句子有明显的翻译腔,即使语法较好、词汇量较大的学生也常常写出不够地道的英文句子。
通过跟学生交谈,笔者了解到其中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并没有有意识到自己的表达不地道,另一方面是学生虽意识到了自己的表达不够地道,但他们不了解在具体情况下什么样的表达才算是地道的。
Paw t ey和Sya er(1983:193)认为:“根据句法规则生成的句子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地道的,为母语者所常用。
很多句子虽合乎语法,但听起来怪里怪气,‘洋腔洋调’。
”【2J因此,英语学习者应该关注本族语者常用的地道表达法。
什么是词块教学法【词块教学法的模因理据】词块是一种兼具词汇与语法特征,介乎传统的词汇与语法之间的语言构块,通常由多个词构成,并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
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词块可以看做模因的一个表现层面。
本文分析了词块与语言模因的关系,深入探讨了模因论指导下的词块教学,旨在为词块教学法的深入发展提供崭新的理论视角。
词块模因词块教学一、词块与语言模因模因(meme)这个术语,最早是在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Dakwins(1976)所著的TheSelfishGene中首次出现,是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并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
何自然教授认为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种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
由于任何字、词、短语、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
因此,语言模因论告诉我们,语言本身就是模因,它也寓于模因之中。
人只要一说话,就在传播模因,所以语言的功能就在于传播模因。
词块是一种兼具词汇与语法特征,介乎传统的词汇与语法之间的语言构块,通常由多个词构成,并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
Lewis(1993)认为,这些词汇块构成了语言交际的主体,也应该是语言教学的中心。
他把这些词汇块分成四类:(1)词(book,pen),短语(bytheway,upsidedown);(2)搭配词(communityservice,absolutelyconvinced);(3)惯用语(I’llgetit;We’llsee;That’lldo;IfIwereyou);(4)句子框架和引语(asyouthink;Thefact/suggestion/problem/dangerwas…)甚至是篇章框架(inthepaperweexplore….Firstly…;Secondly…;Finally…)基于Lewis词块理论的词块教学是现代的语言学和教学研究者提出的一个比较新的教学途径(approach),也是现代英语教学的一个热点。
“语块”教学法的运用策略作者:林凤连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7年第01期【摘要】语言模块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各个环节都有实质的体现,它将词汇、短语和语法有机地结合并且归纳地呈现,形式简单、内容丰富、变式灵活,利于学生掌握和教师在教学中渗透。
本文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7“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一章的教学为例,对“语块”教学法作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语块”教学法应用中学英语【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90-01“语块”,顾名思义指的是语言模块,通俗来讲是语言中形式较为固定的语言结构。
“语块”化的教学设计将零散的词汇整合、同时将长难的句型分解,总结出更契合学生认知水平、更利于学生掌握、更易于实际交流需要的语言模块。
一、归纳语言模块,丰富词汇量语言模块的归纳过程,是学生将英语知识内化的过程,语言模块主要有词汇组合,固定与半固定表达等形式,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语言模块归纳,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结合有规律的语言模块,掌握新词汇、内化词含义。
同时,短小、灵活的语言模块,符合初中生的记忆规律和认知能力,易于学生准确掌握。
在本章的词汇学习阶段,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授词汇含义,让学生结合词汇语境进行理解,以及利用课余时间强化词汇记忆。
这个方法强调学生个人的记忆能力,给学生带来不小的课业负担,教学收效不佳。
结合语言模块设计来促进词汇学习的方法是(以动宾短语教学为例):对动宾短语进行归纳:turn down the music, clean the yard, wash the dishes/clothing,可以让学生对turn down,yard,dish,clothing等词汇进行记忆;还可以让学生对wait/cut a line, at first...second...third...,break the rule, keep the voice down等词汇进行组合,加强词汇综合记忆。
加强词块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曹智宏 四川省什邡市实验中学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
: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 这意味着不仅要使学
生知道如何生成语法规范的句子, 还要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词块是构成语言
的基础,词块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语言输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得体性。笔者认
为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应加强词块教学,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以提高
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
关键词:
词块;教学;英语综合能力
一、 引言、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在词汇上花了不少的时间并有足
够的词汇量,但是一到运用(如口头交际,写作)的时候却犯难了。学生在运用
时往往只凭所记忆的单词和语法规则编写句子,从而不能保证句子表达的正确性
或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从而造成词不达意(陈伟平2008:48)。国内外学者研究
发现:增强学习者的词块意识是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好途径。Cook(1991:40)
指出:“对孤立的词重复是一种浅层处理,记忆效果差;将词与所在语法结构结
合起来则是较深层的处理,记忆效果好。”
二、词块的定义
词块(lexical chunks)又被称做lexical phrases、pre-fabricated speech,通
常指同现频率较高、形式和意义较固定的大于单词的结构。这种结构同时兼有
词汇和语法特征(杨玉晨1999)。Nattinger和DeCarrioco(2000)把词块大致分
以下4种情况:1) 多词词汇(polywords),如 in a word, on the contrary.
2) 约定俗成的表达(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包括谚语、警句、社交公式语。
如How do you do? 3)限制性结构短语(phrasal constraints)如as far as I know…,
as well as. 4) 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builders)not only…. but also….,I
think that.... I’m a great believer in X。
三、学习词块的作用
桂诗春通过研究发现:词汇搭配错误是中国学习者最常见的错误(屈典宁 邓
军 2010)。李红叶(2004)也指出词块通常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入人们的记忆,
有助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度。具体的讲主要有一下几方面的作用:
4.1 有利于记忆和储存语言知识
桂诗春(2002)说:“一个块是一条有联系的信息,其中一部分可以帮助记忆
另一部分”。词块有其内部结构和意义的制约性,其中一部分可以帮助记忆另一
部分,比脱离语境的单词更容易记忆。于秀莲(2008)和屈典宁(2008)对大学
生进行的实验研究证明:词块记忆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4.2 有利于提高语言输出的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地道性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两种编码方式:一是以语法
为基础的规则型的(rule-based); 一种是以词汇短语为基础范例型的
(instance-based)。前者可以使句子更有创造性和灵活性但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
后者在输出时不必临时组合就可以整体快速提取使用,具有极强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和
提取效应优势,减轻了大脑的语言编码压力,确保大脑的迅速反应,从而极大地提高语言的
流利性。Nattinger & DeCarrico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不取决于学习者大脑中存储
了多少生成语法规则,而在于存储了多少词块。如果语言产出过程中没有现成的、预制的词
块,流利性的概念便无从谈起。同时在交际中多用词块也避免了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语用失
误,可以使学习者所说的句子更地道。
4.3 有利于提高听力的理解效率
听是接受稍纵即逝的语音刺激。听力差的学习者往往是百倍精神地试着听懂
每一个单词但到头什么已没有听到,这主要是由于以语音形式储存的语块的量不
够大从而不能对话语中占很大比例的固定和半固定短语即词块以整体形式直接
提取而是把它们当做自由组成的短语。如果学习者储存的语块越多,在听的过程
中信息处理耗费的资源就越少,理解效果就越好。
四、教学启示
首先应坚决纠正学生只注重孤立、机械地背单词的不良习惯。教师应多给学
生传授词块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词块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其次加强词块输
入,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学生的课后阅读中,都要求学生
识别并提炼出材料中的词块。着重训练学生在词块上的连续表达能力,这有助于
学习者最终提高小句、句子的表达能力(张玉英2008).
参考文献:
[1]Cook V.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
Routle,1991.40
[2]Lewis M. 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M].England;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7,212
[3]Nattinger J R &DeCarrico J S.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4]陈伟平.增强学生词块意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外语界,2008(3):48-50
[5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6李红叶.词汇练习要注意词块的产出训练[J].国外外语教学,2004,(3):56-57
[7屈典宁,邓军.基于语料库的语块习得模式研究[J] 外语界,2010(1):47
[8杨玉晨.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外语界,1999,(4):
24
[9]于秀莲.语块教学法与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验研究[J]外语界,2008(3):
54-60
[10]张玉英.二语学习者预制语块能力与二语水平关联性研究[J]外语界,2008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