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管理企业持有现金的需求与目标余额的确定
- 格式:docx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本章考情分析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本章除考核客观题外,也有可能出计算分析题。
客观题部分考点一:营运资金的概念、分类及特点【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用于计算狭义营运资金的算式有()。
A.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资产B.流动资产总额-负债总额C.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D.速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答案】AC【解析】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资产。
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长期资金超过长期资产的差额。
【例题2·多选题】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会自发地、直接地产生一些资金来源,部分地满足企业的经营需要的自然性流动负债,如()。
A.预收账款B.应付职工薪酬C.应付票据D.根据周转信贷协定取得的限额内借款【答案】ABC【解析】以流动负债的形成情况可将流动负债分为自然性流动负债和人为性流动负债。
自然性流动负债是指不需要正式安排,由于结算程序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等原因而自然形成的流动负债;人为性流动负债是指由财务人员根据企业对短期资金的需求情况,通过人为安排所形成的流动负债。
选项D属于人为性流动负债。
【例题3·多选题】下列属于营运资金特点的有()。
A.来源具有多样性B.数量具有稳定性C.周转具有短期性D.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答案】ACD【解析】营运资金的特点有:来源具有多样性;数量具有波动性;周转具有短期性;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
考点二: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例题4·多选题】下列属于营运资金管理原则的有()。
A.满足合理的资金需求B.提高资金使用效率C.节约资金使用成本D.保持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点是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
考点三: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例题5·单选题】采用宽松的流动资产管理策略的特点是()。
A.较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B.较高的运营风险C.较高的投资收益率D.较高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答案】D【解析】流动资产的投资策略分为紧缩的和宽松的两种。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企业应持有多少现金要根据其生产需要确定,确定现金持有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随机模式等。
税务师考试主要介绍存货模式的计算方法。
该模式的应用基于以下假设条件:①公司的现金流入量是稳定并且可以预测的。
②公司的现金流出量是稳定并且可以预测的。
③在预测期内,公司的现金需求量是一定的。
[以上三点说明持有成本(即机会成本)可以确定]④在预测期内,公司不能发生现金短缺,并且可以出售有价证券来补充现金(即不考虑短缺成本,但要考虑转换成本)。
持有现金的总成本为持有成本与转换成本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C表示持有现金总成本;Q表示现金持有量,Q/2表示平均现金持有量;R表示有价证券的报酬率;T表示全年(Total)现金需求总量;F表示每次出售有价证券以补充现金所需的交易成本。
转换成本=转换次数×每次转换的交易成本=T/Q×F。
最佳现金持有量是使持有现金总成本C最低的现金持有量Q。
当持有成本与转换成本相等时,相关总成本最低,此时的持有量即为最佳持有量。
由此可以得出:Q/2×R=T/Q×F。
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方法的应用分析作者:李建卿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年第12期李建卿摘要:现金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保持最佳现金持有量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持有高额的现金,这势必会影响现金的使用效率。
本文在分析三种最佳现金持有量模型的基础上,对存货模型进行了修正,利用计算机模型,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简便的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方法。
关键词:最佳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型;成本分析模型;随机模型现金是企业的“血液”,它的正常周转对企业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现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合理地预测预算期内现金收入与支出项目,以便合理测算未来的现金需求,另一方面要用特定的方法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在现金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进行权衡,在保证正常业务经营需要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现金的占用量。
在财务管理教科书中主要介绍了成本分析模型、存货模型和随机模型三种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但在现实中受其假设条件的影响,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通过对三种模型及其缺陷进行分析,选择对存货模型进行了修正,旨在使使用者能够准确快捷地运用计算机模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一、对现有现金持有量模型的评价(一)成本分析模型成本分析模型是根据现金的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主要考虑的是持有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和现金不足带来的短缺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小时的现金持有量。
成本分析模型在企业实际运用时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1.成本计算缺乏科学的方法。
现金的短缺成本,是指因缺乏现金、不能满足日常生产经营业务所需而蒙受的损失或付出的代价。
企业缺少现金会带来停产、设备闲置、拖欠税款等一系列问题,其损失难以准确计量。
这也导致在该模型的备选方案中,各项成本是根据历史经验推测出来的。
因此虽然可以选择总成本最低的方案,但备选方案中未必包含最佳,只是相对较优的方案。
(三)、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1。
概念也称司库制度,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资金集中(基础)、内部结算、融资管理、外汇管理、支付管理等.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包括:统收统支模式(规模较小)、拨付备用金模式(规模较小)、结算中心模式(由企业集团内部设立的)、内部银行模式(较多责任中心)、财务公司模式(四)、现金收支管理1、现金周转期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其中: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每天的销货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每天的销货收入应付账款周转期=平均应付账款/每天的购货成本2、收款管理收款浮动期:从支付开始到企业收到资金的时间间隔。
(1)邮寄浮动期;(2)处理浮动期;(3)结算浮动期。
【提示】以现金支票为例来理解。
【提示】还可以采取电子支付方式.3、付款管理(1)使用现金浮游量(指企业账户上现金余额与银行账户上所示的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2)推迟应付款的支付(3)汇票代替支票(4)改进员工工资支付模式(5)透支(6)争取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同步(7)使用零余额账户三、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是求得利润.)(一)、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1、功能:增加销售;减少存货2、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3、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商业竞争、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二)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 (: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1、5C信用评价系统: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2、信用条件:销货企业要求赊购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由信用期间、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三个要素组成。
【提示】如果企业执行的信用标准过于宽松,可能会对不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的客户提供赊销,因此会增加随后还款的风险并增加坏账费用。
(三)信用政策的选择【★】本质:收益与成本的博弈。
涉及到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两个方面.【因素一】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影响;与此同时,应收账款、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会产生不利影响。
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点习题: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例题·单选题】某公司当年的资本成本率为10%,现金平均持有量为30万元,现金管理费用为2万元,现金与有价证券之间的转换成本为1.5万元,则该公司当年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是( )万元。
(2018年)A.5B.3.5C.6.5D.3【答案】D【解析】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30×10%=3(万元)。
【例题·多选题】定目标现金余额的存货模型中,需要考虑的相关现金成本有( )。
(2018年)A.机会成本B.短缺成本C.管理成本D.交易成本【答案】AD【解析】在确定目标现金余额的存货模型中,需要考虑的相关现金成本有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
【例题·单选题】某上市公司利用随机模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已知现金余额下限为200万元,目标现金余额为360万元,则现金余额上限为( )万元。
(2017年)A.480B.560C.960D.680【答案】D【解析】H=3R-2L=3×360-2×200=680(万元)。
所以选项D正确。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根据现金持有量随机模型进行现金管理,已知现金最低持有量为15万元,现金余额回归线为80万元,如果公司现有现金220万元,此时应当投资于有价证券的金额是( )万元。
(2016年)A.65B.205C.140D.95【答案】C【解析】现金持有量控制上限H=3R-2L=3×80-2×15=210(万元),当现金持有量达到220万元时,高于现金持有量控制上限,应当将多余现金投资于有价证券,并确保现金余额达到现金余额回归线,此时应当投资于有价证券的金额=220-80=140(万元)。
【例题·多选题】运用成本模型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现金持有量与持有成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A.现金持有量越小,总成本越大B.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大C.现金持有量越小,短缺成本越大D.现金持有量越大,管理总成本越大【答案】BC【解析】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大,所以,选项B正确;现金持有量越大,短缺成本越小,所以,选项C正确。
财务管理教案情境引导{导入案例}亚萨合莱盼盼的零存货管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第一节营运资金管理概述一、营运资金的概念及特点(一)营运资金的概念营运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营运资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营运资金是指一个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额,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
2.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流动负债又称短期负债,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必须加强管理。
(二)营运资金的特点1.营运资金的来源具有多样性2.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3.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短期性4.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5.营运资金具有易变现性二、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1.满足正常资金需求。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节约资金使用成本。
4.维持短期偿债能力。
第二节现金管理一、现金管理的目标企业现金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做出抉择,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现金的同时,尽量减少闲置现金的数量,提高资金收益率。
二、现金的持有动机(一)现金的持有动机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动机:1.交易动机2.预防动机3.投机动机注意事项:现金是流动性最强、收益性最差的资产,企业现金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做出抉择,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
三、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分析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现金持有不足,则可能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大财务风险;现金持有过多,则会降低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
因此,企业必须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成本分析模式成本分析模式考虑的现金持有总成本包括以下项目:1.机会成本2.管理成本3.短缺成本现金的持有成本和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成本分析模式示意图成本分析模式是是要找到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所组成的总成本曲线中最低点所对应的现金持有量,把它作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财务资金管理}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完整版{财务资金管理}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完整版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属于财务管理的重点章节,涉及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以及流动负债管理。
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本章除考核客观题外,也有可能出计算分析题。
近3 年平均考分14 分。
2013 年教材主要变化2013 年教材的主要变化是增加了现金管理的存货模式,增加了存货陆续供货模型,增加了短期借款实际利率确定的有关内容,调整了个别文字表述。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第一节营运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营运资金的概念及特点(一)概念营运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广义:指一个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额狭义: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分类项目分类标准分类按占用形态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
流动资产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生产领域中的流动资产、流通领域中的流动资产以及其处的环节他领域的流动资产。
应付金额确定的流动负债和应付金额不确定的流动负债以应付金额是否确定(如应交税金、应付产品质量担保债务等)。
流动负债以流动负债的形成情况自然性流动负债和人为性流动负债。
以是否支付利息有息流动负债和无息流动负债。
(二)营运资金的特点1.营运资金的来源具有灵活多样性;2.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3.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短期性;4.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
二、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应认真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营运资金的需要数量。
(营运1.保证合理的资金需求资金管理的首要任务)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缩短营业周期,加速变现过程,加快营运资金周转。
3.节约资金使用成本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尽力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合理安排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保持流动资产结构与流4.保持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动负债结构的适配性,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
三、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企业运营需要多少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投资战略;如何筹集企业所需营运资金流动资产融资战略。
现金管理企业持有现金的需求与目标余额的确
定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企业持有现金的需求与目标余额的确定
企业的流动资金是指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流动资金的主要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
拥有一定量的流动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管理好流动资产则是要尽可能地减少资金的占用量,增加企业的盈利。
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周转就是流动资金的不断投入、不断收回,并不断地再次投入的循环过程。
由于资金的流动性大,因此我们很难直观地评价每笔资金投入后确切的投资报酬率。
因此流动资金的管理就是要以最低的成本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企业持有现金的需求
企业持有现金的需求一般可以分为: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交易性需要是指企业为满足日常业务而产生的现金支付需要。
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收入和支出不可能做到同步同量。
因此在收入大于支出的时候就形成现金置存,而在收入小于支出的时候就形成了现金短缺。
企业必须保留满足其交易性需要的最低水平的现金额才能使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维持一定的企业信用。
预防性需要是指置存现金以防发生意外的支付。
企业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开支,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越大,预防性现金的数额也就越大;反之,企业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强,预防性现金数额则可以小些。
在实行集中管理的情况下,子公司只需向母公司提供自身经营情况的报告,由母公司统一进行分析和预测,所有的预防性现金由母公司实行集中管理。
但是如果实行分散财务管理权,那么就可以由各子公司自行决定相应的预防性的现金库存量。
投机性需要是指置存现金用于不寻常的购买机会,例如遇到廉价原材料或其他资产供应的机会,便可利用手头现金大量购入;或在适当时机购入价格有利的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来投机获利等等。
在跨国企业中,子公司一般只是一个利润中心,而不是投资中心,因此作为子公司而言,无需滞留投机所需的现金。
企业现金持有量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
若现金持有量过少,缺乏必要的现金就不能应付日常业务所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或为此付出的代价。
由此造成的损失称为短缺现金成本。
若现金持有量过多,也会发生成本,就是现金留作它用的机会成本。
由于置存现金使得企业不得不放弃了其他高收益的投资。
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现金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持有现金的成本最低而效益最大。
目标现金余额又称为最佳现金持有量,其确定要在持有过多现金产生的机会成本与持有过少现金而带来的短缺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如图)
与现金持有量有关的成本主要包括:
第一,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即持有现金所放弃的报酬(机会成本),通常按有价证券的利息率计算。
它与现金持有量呈同方向变化。
第二,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即将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的交易成本,如经纪人费用、捐税及其他管理成本。
假设这种交易成本与交易次数有关,交易次数越多,成本就越高。
它与现金持有量呈反方向变化。
第三,短缺成本,是指因缺少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而发生的丧失购买机会、造成信用损失和得不到折扣等成本。
它与现金持有量呈反方向变化。
第四,管理成本,即企业持有现金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安全措施费等。
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它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没有明显的比例关系。
从图中我们很清楚地就能看到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就越高,但短缺成本或转换成本就越低;现金持有量越小,机会成本也越小,但短缺成本或转换成本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