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研究摘要: 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四大块之一,是教与学的重点。
阅读是集词汇、语法、人文等于一体的系统,考察范围涉及之广众所周知。
通过英语阅读能够了解海外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科技技术知识、人文气息等方面的信息,对提高文化知识、涉外交流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本文以在英语教学中的英语阅读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介绍,以突出探析和改善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为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服务。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改善提高措施阅读是人的言语活动及其复杂的形式,阅读的过程是人的大脑接受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过程。
经过大量的强化训练,大脑接受该种文字信息的能力增强,处理单位文字信息所用的时间缩短,表现为阅读能力提高。
具备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是获取英语文献信息的重要工具,是积累英语词汇、掌握英语资料信息的主要途径。
英语的教学初衷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二个就明显与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听亦是从耳输入信息再经过大脑的阅读方才可以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写是组织语言文字的过程,但是写后也需要经过阅读来提炼文笔或者修正措施,与阅读也有着拖泥带水的关系;说也需要经过缜密的组织语言,从某材料或者文献观点谈谈见解也是需要先阅读获得信息再谈,有着间接的关系。
因此阅读在生活学习中有着积极重要的价值,但是在英语教学中有关阅读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改善,所以研究英语阅读教学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将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教师不仅要从理论出发,更应该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多方式多角度系统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英语阅读教学重点。
笔者发现,时下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存在如下问题:○1学生词汇量偏少;○2文章背景知识较为缺乏;○3养成不良阅读习惯;○4大部分学生阅读量较小;○5阅读技巧掌握较少。
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笔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提出以下对策:一、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彻底改变以前不良的阅读习惯,克服以前阅读时存在的问题,把指字阅读,低声阅读和心中默读都是些不良习惯远远抛之脑后。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当代的中学生正处在一个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知识信息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增多。
对于中学生而言,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阅读能力。
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也是学生能否快速获取信息的关键?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方法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学生自主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
阅读教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个性为归宿,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阅读能力也是体现语文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一、由兴趣生喜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阅读。
可见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论文一、以课文为模本,帮助学生储备语文知识就苏教版而言,每册书六单元,编者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把文章内容相近、主题相似或体裁相同的文章编入同一个单元。
每篇课文担负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功用。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单元主题、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充分发掘教材内涵,列出语文知识点。
在平时授课中,老师必须以课文为模本,用恰当的方式、方法,突出并强化这些语文知识点的点拨和感悟,帮助学生储备必备的语文知识,为语文阅读打下知识基础。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这两个单元时,应依据三四单元的“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主题,教者应吃透编者意图,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每一篇课文在本单元应承担的角色;同时根据本班学生语文学习实际,制定学习课文的方法,并列出学生学习某一篇课文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点。
二、以练习为抓手,帮助学生训练阅读思维练习不仅仅是对课堂知识点的再现和回顾,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要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因为,我们的教材提供的课文只不过是个样子,是个工具,学习教材目的是在于运用。
在平时的练习中,除了基础知识的再现外,应该加入与当前教学内容相似、体裁相同的文章,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阅读、去思考、去解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阅读运用中理解并巩固所学知识,这样才能使其成为学生的自己的知识。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主题下的《枣核》一文教完之后,我们教者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阅读与之主题一致的文章《桥梁》、《河上笛手》、《萌芽》、《大课堂》、《差距》、《疑窦》、《面向顾客》、《上与下》、《制约》其中的几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些华人的爱国情结。
因此教师平时要以练习为抓手,帮助学生训练阅读思维,从而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以讲评为契机,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如果说学习课文是储备阅读知识点、精选练习是训练阅读思维,那么讲评就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的提升。
改进课堂教学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拓宽思维空间,丰富知识面,让学生在对作品的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主题词:改进课堂教学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是一种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就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而言,不仅有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听讲,而且还要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发表看法、朗读课文等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话、写话能力都是极其有益的。
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习各种典范文章,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掌握各种句型,了解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理清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思路,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认识。
通过分析与综合、想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反复的有规律的积极思维活动,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或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知识体系。
改进课堂教学提高阅读能力,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一、强化阅读方式的训练,培养阅读技能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是由先天因素,后天环境,教育以及个体的实践活动几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严格训练来实现的。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读书方法指导,通过读可以训练中学生说话时发音正确,句逗分明,语气连贯,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这样有助于深入理解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巩固记忆,丰富想象和陶治情操。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阅读教学:(一)朗读训练。
朗读时对学生提出要求。
1、初读,读准字音,读通词句,不添字不漏字。
2、研读,理解性的读,理解课文内容,解词,析句,掌握本文的主要意思,弄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3、品读、情感性读,读出语气,语调,体验文中我们一家对叔叔的情感变化。
提高初中语文的阅读能力途径探究论文提高初中语文的阅读能力途径探究论文摘要:阅读能力是初中生所需要具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更是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吸收能力的高低,语文阅读贯穿着学生学习的始终。
在本文中笔者将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高能力;途径研究阅读在初中语文中所占地位可谓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点之一。
每一个初中学生都应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这不但需要学生的自我努力,更需要老师的帮助。
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书本的知识,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就可以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初中语文老师选择怎样的方式去帮助初中生提高阅读能力是我们接下来准备探讨的。
一、研究阅读教材,选择适合学生的书本想要系统的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该从语文课本开始进行改变。
语文课本应该打破原有的单元模式,并且语文课本内容应该随着初一、初二、初三逐步加深。
初一上册的教材应该选择过渡性教材,不能太深奥,这样会浇灭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初一下册开始逐步加深教材。
除此之外,现在的语文教材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无法很好的进行过渡教学,上一个单元和下一个单元的连接生硬。
学校应该选择不是孤立单元的教材,这样就可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
二、改变教学方法,引发学生阅读兴趣老师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很多老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主讲为主,学生只是负责倾听和做好笔记,很多学生会认为十分枯燥,从而开始走神,没有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对此,教师应该改变此枯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多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其阅读积极性,从而提高其语文阅读能力。
三、指导学生自读,为学生推荐名著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开设的语文课堂来提升,也需要初中生在课外进行适当的`阅读来提升阅读能力,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发展,初中生还可以将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在课外阅读中。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摘要】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基本能力之一。
阅读对人来说,是件非常重要的事,阅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能给人带来知识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
当人们潜心阅读,或者在阅读中潜下心来的时候,修养得到充分提高,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灵魂得到了洗练净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考高考中,阅读题已成为语文试题的重头戏。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本文就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作了个小小的探讨,文章着重从三方面谈论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途径:(1)注重诵读教学。
(2)把握不同文体特征。
(3)探究性阅读。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开放性阅读,是课内能力向课外的迁移,是课本知识向社会的延伸。
它是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体现。
学生提高语文方面的能力,主要有两个基础,一是阅读,二是生活。
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亲身体验,只有通过读书来增加阅历,增长知识,所以阅读是增强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环节。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新《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目标作了新界定,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让学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那么,如何按照新课程的标准,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探索。
一、注重诵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熟读以至成诵是我国古代国文教学方法的瑰宝。
古人认为书不能单用眼看,必须大声诵读,而且要读得字字正确,读得有声有色。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的就是诵读的重要性。
面对一篇文章,学生用标准的语音、语调去诵读,能使学生很快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和鉴赏。
宋代学者朱熹说:”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现。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熟读精思,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Strategies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Abilities in Secondary SchoolsAbstractReading 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and study. Reading ability as one of the four basic skills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earning English.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eir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greatly influences their English level, because reading will affect the improvement of other basic skills. Reading ability generates learning power that helps secondary students know themselves and others better. Becaus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knowledge are vital to English reading, teachers should direct students to learn and accumulate with systematic and reliable strategies.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students’ actual E nglish level when teachers choose the materials for them. And I will talk about how to deal with the new words during their reading according to context and guess the meanings of unfamiliar words.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basic reading skills such as skimming and scanning, which can provide them the right way to gain the reading goals efficiently. All in all,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biliti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mainly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reading abilities. In other words, it will give some advice to help students to overcome the obstacles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and help them to master some reading skills.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efficiency if they use these strategies properly and practise a lot.Key Words: reading ability; strategies;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内容摘要英语阅读能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论文: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要完成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英语阅读不仅是英语学习的目的,而且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英语阅读技能不仅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技能之一,同时也是衡量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阅读教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中英语教学的成败,为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重视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积极着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为学生合理地选择阅读材料,可选择难易程度适当、体裁丰富且兼顾趣味性和时尚性的材料,要充分利用选材上的优势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
当阅读材料很受学生的欢迎同时也符合他们的要求时,阅读会给他们带来满足感,阅读的兴趣就越会浓厚;其次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强化学生词汇的巩固力度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活动的基础。
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我们教师一定要把好词汇关,可利用早自习或上课时间集中学习单词词组,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中的词汇外,还应对现有词汇进行扩充,结合构词法中的转化、派生和合成等方法拓展学生的词汇,利用联想扩展词汇,利用归纳和分类来整理词汇,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对词组有初步的感知后,再进行阶段性复习巩固,提高词汇量,这样基本上就能为阅读消除障碍。
三、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如果没有把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作一定的介绍,是很难讲解清楚教材内容的,学生也很难准确地把握有关内容的思想内涵。
因此,英语教学中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是相当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与中华文化同样古老和宏伟的西方文化殿堂,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理念,领略风格迥异的异域风情,感受西方社会不同的风俗习惯。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学生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之我见摘要:现代中学生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因此“教师如何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本文针对部分学生阅读水平较低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借此提高初中学生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教给答题方法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
在语文中考中,现代文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的分数比例也比较高。
但大多数中学生阅读的能力都比较薄弱,得分率普遍不高。
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阅读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将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
一、造成中学生语文阅读水平低的原因1、教师平时缺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
有的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甚至扼杀打击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导致学生阅读水平总是提不高。
2、学生本身缺乏阅读的兴趣。
近几年因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势的严峻,让许多中学生产生“读书没用论”的思想特别严重,且沉迷网络游戏的也比较多,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不高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也就难有读书的兴趣和习惯了。
3、没有热爱读书的家庭氛围。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激烈,很多农村家长已经是疲于应付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无暇顾及对自己个人素养的提高和不断的学习,他们很少有时间去阅读大量的书籍,自然也很难给正在成长的孩子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甚至有些农村学生的家长由于受自身认识的限制,对子女的课外阅读采取了一种相当敌视的态度,他们把学生看的课外书籍一律视为闲书或浪费时间。
二、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措施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一直关注中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激发中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怎样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摘要】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
而英语阅读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影响日益突出,因此,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能力;方法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阅读理解都是英语科目的必考题型,也是学生失分较多比较棘手的题型。
阅读理解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运用能力,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英文理解能力,可以说阅读能力是各种基础知识和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和集中体现。
而对于大多数的中学生来说,影响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因素大致包括:语言因素,即学生对单词、短语及语法知识等的掌握运用;非语言因素,即除词汇语法外造成的阅读障碍,如阅读的习惯,逻辑思维,归纳演绎等的能力;其它因素,如学生的知识积累,知识储备及对常识等的掌握。
针对以上因素,教师采取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呢?一、培养阅读的兴趣,激发阅读的动机教师要适当地选取英文读物或是考试真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真正地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
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他们理解上下文,从而培养阅读兴趣。
二、词汇的积累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
如果不具备一定量的词汇,读一篇文章, 处处是生词, 则会处处碰壁, 文章就不可能被顺利读懂,阅读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教师就得督促学生积累词汇。
可以让学生这么做: 在精读时,遇到猜不出意思的词汇, 就查词典, 然后把这些生词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
每天有空时, 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 这样做不仅不费时, 而且效果很好,不时接触, 反复记忆, 词汇量就会增加得很快。
三、开阔的视野教育学生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了解或有所涉猎。
英语文章也是关于各种题材的文章。
开阔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 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途径论文一、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的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收到事倍功半的良好阅读效果。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探索欲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精读文章,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他们就会有成就感,就会产生阅读的兴趣。
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精读文质兼美的散文,让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韵味,注意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入情入境地读,理解文章的内涵,领悟文章的思想情感,感受文章的美,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巧用多媒体创设阅读教学情境,使语文阅读活动更加个性化、情境化、多样化、综合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创设不同的情境,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入情入境地感受、思考,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积极思考,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有所领悟,获得思想启迪,真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教师要在阅读训练中指导学生掌握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还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在阅读中整体感知文章、抓住文章重点的技巧。
首先,整体感知文章,要从三个方面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初读一篇文章,要通过快速浏览,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中心和主要写作方法。
教课文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树立整体观念,让文中的人有整体形象,让文中的事有整体脉络,让文中的景和物有整体轮廓,对文中的问题进行整体思考,而不是只顾局部,断章取义。
其次,抓住文章的重点。
要理解一篇文章,抓住文章重点是关键,包括完整的主要思想内容、艺术形象的闪光点和篇章结构等。
中学生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根据《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特别是当今的信息时代更需要人们广泛而有效地进行阅读,因而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从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阅读速度慢、词汇量不足、对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把握不定,时好、时差,存在很大的偶然性。那么,中学生究竟如何更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训练和完善。 一.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 阅读理解部分的阅读量逐年递增,生词和结构复杂的长句在短文和题目中频频出现,没有过关的语言知识,学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读懂文章,审清题意。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就要不断积累词汇知识,牢固掌握一些基本句型的用法以及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各个语法项目。 二.精选阅读材料,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 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规定高中毕业一级水平(会考要求)应补充阅读10万个词;二级水平(高考要求)应补充阅读20万个词。为此,教师在材料选择上,要使所选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经历中提高阅读能力。 1. 题材广泛。阅读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幽默小品、日常生活、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做到灵活多样、生动有趣。 2. 体裁多样。叙述、描写、应用、说明、议论文等文体皆备。 3. 篇幅适当,内涵丰富;难度适中。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三.讲究阅读方法,提高理解正确率 为了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识,理解文章所述的内在联系,领悟文章内涵,提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阅读时要讲究阅读方法。 1. 确定中心思想。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各个段落的主题烘托出来。主题句通常在段落的首句和未句,但也有一些文章,中心思想常常贯穿在全文中,因此要求学生纵观全文,对段落的内容要融会贯通,以便对文章有个透彻的理解。如: Imagine a warm, rainy place with beautiful flowers growing on tall trees . If you stand quietly , you might hear the sounds of birds chirping and monkeys swinging from branch. That place is a tropical rain forest. It is home to more speci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than any other place in the world . Mary foods we eat and medicines we use come from plants that grow there. A tropical rain forest may sound like a safe and peaceful place. However , rain forests are in danger. Loggers cut down trees to burn for energy and sell as lumber . People also remove rain forest trees to make room for farms and roads. Mary experts are worried about the trees being destroyed. Those people are working hard to protect rain forests. Some raise money to buy rain forest land . The land increases the size of protected parks. Experts are hoping their work will be a success. They want to make sure that rain forest plants and animals will have a home for years to come. Q:What will most likely happen if people keep cutting down rain forest trees ? (B) A .More medicines will be found. B. Many plants and animals will die. C. People will stop building farms and roads. D. The rain forests will become cold. 上述这段短文的中心是Rain forests are in danger ,因为人为的原因,热带雨林的动植物受到严重的破坏,很多动植物必将死亡。 2. 运用构词法、语境等推测关键词义。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生词,但大部分生词的词义可以结合构词法、文章中的语境,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猜测,体会意义。这样不仅可加快速度,而且可以提高理解能力。不能一遇生词便急于查阅典。当一个生词在阅读中遇到三、四次后仍不能理解的话,则可求助于词典。如: Hobbs was an orphan. He worked in a factory and every day he got a little money. Hard work made him thin and weak . He wanted to borrow a lot of money to learn to paint pictures , but he did not think he could pay off the debts. One day a lawyer said to hobbs,“One thousand dollars, and here is the money.”As Hobbs took the package of notes , he was very dumbfounded. He didn’t know where the money came from and how to spend it .He said to himself,“I could go to find a hotel and live like a rich man for a few days ; or I give up my work in the factory and do what I’d like to do …” Q: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dumbfounded”(in Paragraph2) probably mean ?(A) A. Surprised. B. Frightened. C. Satisfied. D. Excited 四. 掌握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的快慢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要加快阅读速度必须掌握阅读技巧。 1. 养成默读习惯。许多学生在阅读时习惯发出每个词的读音,有的学生虽没有读出声来,但内心习惯于自言自语、一词一句地读,严重影响阅读速度。正确的默读习惯,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一个短语、一个句子或几个句子为一个单位上。正确的默读,其速度可以比出声的阅读快三倍左右。 2. 限定阅读时间。为提高阅读速度,还需限定文章阅读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快阅读节奏,增加紧迫感,从而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阅读内容。 总之,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其方法也多种多样。只要经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训练,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路子,就一定能取得成效。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重要的学习方法, 阅读是学生提高能力、开拓视野乃至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
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 教师如何转变语文教学理念, 让学生掌握富有成效的读书方法, 使学生学会阅读, 从而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反复思索的问题。
要促进学生主动阅读, 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布鲁诺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
学生只要有了阅读兴趣, 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因此,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 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教师要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 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 可帮助学生尽快驶上读书的快车道。
一是创设读书的大环境。
首先, 在校园中拉起竖幅:爱书吧, 它是知识的源泉!在橱窗中出“新书推荐”板报。
其次, 布置漂亮的新书展览于图书室, 并组织学生前去参观, 学生被那色彩缤纷的封面和插图, 妙趣横生的内容所深深吸引。
另外, 在教室中, 设立图书角, 挂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书籍,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是减少书面练习, 增加阅读作业, 为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
适当的时候, 可以开设阅读指导课, 着眼最基本的方法、技能的传授, 帮助学生选择读物, 指点学生科学利用休闲时间读书等。
三是开展有关活动, 如举办书籍交流会, 让学生拿出自己心爱的书籍, 推荐给对方。
同时也从对方的书中找到自己喜爱阅读的书籍, 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定期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等, 在班级中让学生在相互评议。
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得新知识, 学得正确的读书方法。
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初探论文一、改革课堂教学,培育同学阅读力量阅读教学强调接受主体,重视同学的主体地位,这是提高同学阅读力量不行忽视的问题。
同学在阅读过程中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阅读力量也就在与作品“碰撞”、“反复”、“沟通”、“制约”的过程中得以提高,这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老师在教学中应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建立一种民主、公平、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乐学、愿学的良好气氛,真正解放自我,使同学成为主体。
老师要做到能用教材、会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以教材为素材对同学的阅读力量进行有效的训练。
二、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语感的增添,都必需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
无大量阅读,阅读力量就无从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阅读”目标第15条要求:“同学制订自己的阅读打算,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老师要高度重视,将此任务贯穿于教学中,并实行有效措施仔细落实。
要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舞同学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阅读需要速度。
肯定的阅读速度,是提高同学阅读力量和语文成果的保障。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阅读”目标第2条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肯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抓住和查找一切机会,有效利用课内课外时间,加强对同学的阅读训练与检查测试。
三、置身作品之中,体会阅读乐趣对于阅读者来说,假如没有情感的投入,读什么都像在喝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读过之后不久也就忘却了。
阅读过程中假如没有情感的投入,自然会影响阅读的效果,阅读力量也无法提高。
怎样增进同学的情感投入呢?我觉得有三种方法可以起到激发情感的作用: 1、丰富同学的历史学问,缩小作品与同学之间的时空差距,拉近作品与同学的距离。
2、引导同学进入角色,体验作品的魅力。
要换位体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加,变抽象、干巴巴的人物性格分析为自己情感的体验、感悟,到达“不读不知道,读了忘不掉;文中虽无我,我已在文中”的阅读境界,增添阅读的参加意识。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在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实确立学生主体发展意识,不断
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营造学生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让
学生自主、主动参与,自主发展。
关键词:学会发现 创造性 自主
传统教学活动中难以摆脱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作为知识传授“权
威”者的角色出现,学生较为被动地“吸收”。在语文拓展阅读教
学新方法的实践研究探索中,如何让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由场上的“主演”
转变为场内外的“辅导”,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与探索的
问题。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犹为重
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
己。这是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质,也是从根本上把握实施素质教
育的方向。
一、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发现”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
改变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作用,增强独
立性和自信,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
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阅读教学则应引导
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
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阅读教学的教材多是现成文章,新知识是螺旋递升而不是
直线上升。学生对每篇课文的理解,除了借助自身的社会阅历与生
活体验和感受外,还可以凭借语境(上下文)和工具书(字典)来
自学掌握。俗语说得好,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而学生只有乐
于去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首先要激发并培养学生乐于发现问题的兴趣。对于枯燥无内
容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与被动的,如果能够主动发现,往
往会是风光无限,其乐无穷。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
的乐趣。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阅读教学的良好气
氛。比如:运用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通过制作幻灯片展示。学
生在生动的幻灯动画中有了自主学习的兴趣,乐于发现问题,并从
中体验了发现问题的乐趣,这样的教学相信学生是不会学不到知识
的,也就不用担忧学生的不学与学不好了。
2.其次要培养学生敢于发现的精神与善于发现的能力。美国实
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学校中知识的目的,不在于
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成功
地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善于
发现的能力。我们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彻底
改变老师的“全盘授予”。放下教者的架子,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要善于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精神,树立学习的主人
翁意识。
改变阅读教学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应答来组织教学,教师要善
于引导、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自主
学习、主动发展。只有改变旧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读、思、
问、议、写的时间,才能拓宽学生各自施展才能的天地。
二、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
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
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人又是个体,他有他自己独特
的一面,如果说让人都一模一样,我想这世界肯定很不精彩的。所
以中学阅读教学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中学阅读教学
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我们要培
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而不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就学一句,应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三句。
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
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
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
要有新意。当然也不是让学生孤立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
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教学的创造性呢主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性语言。
阅读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创造性语言训练。要在
创造性语言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二者是统一的。下面
就谈谈以培养思维为主的语言训练。
1.丰富表象与培养学生语言的形象性。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组成
部分,是指人过去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学生的表象积
累多了,就会促进思维。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积累表象。比如让学
生观察春天,当学生看到柳绿了,花开了,自然就会说出有关春天
的语句:春天来了,粉红的桃花开了,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芽……
2.培养想象创造性的语言训练。法国思想家狭镇罗普说过:想
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了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
为哲学家,也就不能成其为人。虽然说的有些大了,但是说明了想
象力的重要性。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在阅读中,对课文的情景就能具
体理解,并能浮想联翩,且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生动活泼。
只有设计出灵活多样的自主阅读课堂,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自
我展示的机会;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与创造,才能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我认为语文工作者都要树立大语文教
学观,确立学生主体发展意识,不断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营
造学生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主动参与,自主发
展。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颗聪慧的心灵,都能善于发现问题,都蕴
藏着巨大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