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规则对跆拳道运动训练与竞赛的影响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论跆拳道竞赛规则的变化对体能训练的新要求首先,跆拳道竞赛规则的变化对运动员的耐力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往的比赛规则中,比赛时间较短,每个回合仅有几分钟,并且只有一种比赛形式。
而现在,跆拳道比赛的时间、回合数、比赛形式等都有所变化,不同级别的比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世界跆拳道联盟的顶级比赛“世界跆拳道大奖赛”中,比赛时间为3个回合,每回合3分钟,对于运动员的耐力和心肺功能要求更高。
因此,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上,需要注重有氧运动的锻炼,如长跑、爬楼、游泳等,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其次,跆拳道竞赛规则的变化对运动员的爆发力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跆拳道比赛中,技击动作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因此,运动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爆发力。
而现代跆拳道比赛中,除了传统的技击动作外,还出现了更多的变化和组合动作,例如顶脚踢、回旋踢等。
这些动作要求运动员的爆发力更加突出和精准。
因此,运动员需要加强无氧训练,在负重训练、爆发力短距离跑、快速反应训练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最后,跆拳道竞赛规则的变化对运动员的灵活性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频繁地做出各种灵活的动作,如前翻、后空翻、360度踩脚等。
这些动作需要运动员具备高度的柔韧性和身体协调性。
现代跆拳道比赛要求运动员在技击中加入更多的灵活性元素,使得运动员的身体更为机动灵活。
因此,运动员需要加强柔韧性训练,应注重拉伸和扭转类的训练,如瑜伽、舞蹈等,加强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随着跆拳道竞赛规则的不断变化,对于跆拳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注重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和柔韧性训练的组合,以提升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
通过合理的训练,运动员可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为中国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前跆拳道运动竞技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引言跆拳道作为一项全球性的竞技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技巧和力量,还需要不断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竞技环境。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跆拳道运动竞技能力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好地应对挑战。
二级标题一:战术多样化的趋势三级标题一:全面防守和进攻•近年来,跆拳道的竞技对战术要求越来越高。
运动员需要具备全面的防守和进攻能力,以应对对手多样化的攻击手段。
•对策:加强训练,提升对手攻击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培养快速反应和应对的能力,同时注重综合格斗技巧的训练。
三级标题二:灵活应对对手风格•不同的对手具有不同的比赛风格和特点,要求运动员能够灵活应对,快速调整战术。
•对策:通过观察和分析对手的比赛录像,研究对手的比赛风格和技术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战术,并进行模拟训练。
三级标题三:快速反击和转换•竞技对战术变换和快速反击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运动员需要具备快速判断和反击的能力。
•对策: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动作的敏捷度,注重战术变换和快速转换的训练。
二级标题二:技术升级和创新的趋势三级标题一:多样化的进攻技术•在竞技中,传统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对手的防守需求,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技术进攻方式。
•对策: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探索新的进攻技术和组合,注重跆拳道技术的多样性发展。
三级标题二:脚法和腿部力量的重视•跆拳道作为以腿部技巧为主要特点的运动,对运动员的脚法和腿部力量要求很高。
•对策:注重脚法和腿部力量的训练和提升,加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的训练,提高腿法的准确性和速度。
三级标题三:应用科技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跆拳道运动中应用科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训练器械的创新和应用、数据分析等。
•对策:跟进科技的发展,合理利用和应用科技手段,提高训练效果和竞技能力。
三级标题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综合提升•除了技术层面的发展,身体素质的综合提升对于跆拳道运动的竞技能力也越来越重要。
新竞赛规则下跆拳道技战术训练的策略
随着跆拳道竞赛规则的不断变化和更新,对选手技术的要求也有着不同的变化。
为了
适应新竞赛规则,选手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技战术,而教练需要制定出新的训练策
略来帮助选手更好地适应新规则。
首先,根据新规则下的比赛流程,我们可以看出压力测试和快速反应将变得更加重要。
因此,在训练中应该加强选手的反应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可以在击打训练中,增加快速
反应和反应延迟测试;在应战训练中,增加对突然出现的攻击做出应对和回应的练习。
其次,新规则下对技术的要求更强,特别是扫腿、膝击等技术需要更精细的操作和更
高的技术水平。
因此,在技术训练中应该注重技术动作的细节和精度,需要更加注重动作
的规范性和协调性。
可以通过重复训练、视频分析等方法,强化技术动作的精细度和稳定性。
第三,新规则下对于进攻方式和防守方式也有不同的要求。
选手需要在比赛中更加注
重技巧性进攻,而非粗暴地进攻,同时防守也需要更加灵活和有效。
因此,在战术训练中,教练应该注意培养选手的技巧性进攻和灵活的防守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应对对手的攻击
和防守。
最后,新规则下比赛中的计分方式也有所变化,选手需要更加注重配合和协作,以获
得更高的得分。
因此,在团队训练中,教练应该倡导合作与协作,强化选手之间的默契和
互信。
在比赛中,只有合作和团队精神才能获得更高的得分和更好的成绩。
总而言之,新竞赛规则下,跆拳道选手需要不断学习、探索和完善技战术,教练也需
要有新的训练策略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规则和环境,培养出更具水平和竞争力的选手。
当前跆拳道运动竞技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对策跆拳道是一项源于韩国的武术运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
如今,跆拳道已经成为一项备受欢迎的竞技运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和观众。
然而,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跆拳道运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探讨当前跆拳道运动竞技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一、竞技水平的提高随着跆拳道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参与这项运动。
这也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为了在比赛中取得胜利,运动员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因此,跆拳道运动的竞技水平将会不断提高,这也是跆拳道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策:提高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为了应对竞技水平的提高,跆拳道运动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更多的比赛和训练来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学习其他武术运动的技术和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此外,跆拳道运动员还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的训练课程和培训来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
二、技术创新的出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跆拳道运动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装备。
这些技术和装备可以帮助运动员们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和竞技能力。
例如,一些新型的护具和装备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对策:积极采用新技术和装备为了应对技术创新的出现,跆拳道运动员需要积极采用新技术和装备。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的训练课程和培训来了解和学习这些新技术和装备。
同时,他们还可以积极与厂商和供应商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新型的护具和装备,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竞技能力。
三、全球化的竞争格局随着跆拳道运动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参与这项运动。
这也意味着跆拳道运动的竞争格局将会发生变化。
在未来,跆拳道运动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这也将对跆拳道运动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对策: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为了应对全球化的竞争格局,跆拳道运动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跆拳道新规则对女子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影响本文通过对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女子4个级别(分别为49kg、57kg、67kg、73kg)半决赛、决赛与2011年5月1日世界跆拳道锦标赛的女子4个级别(分别为49kg、57kg、67kg、73kg)半决赛、决赛,共24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充分证明规则的改变势必对跆拳道女子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有所影响。
研究对为今后我国跆拳道队的针对性训练和比赛提供有利的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标签:跆拳道;新规则;技、战术;1.前言跆拳道规则是竞赛的准则和杠杆,是运动员技、战术发展方向的指南针。
2010年10月7日世界跆拳道联盟于乌兹别克斯坦会议中修订最新跆拳道竞赛裁判规则,并于2011年1月1日起公布实施。
这对跆拳道运动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是一个新的挑战,也必然对跆拳道运动员比赛中技、战术安排造成影响。
首先比赛的节奏增加了,比赛10秒不进攻将判罚消极选手1次警告,2次警告给对方运动员1分,提膝阻碍加入到规矩里边。
其次,规则里边得分分值增大,原来的规则里边是击头得2分,躯干部位不论是用什么技术击中都是1分,这就使跆拳道比赛出现了“横踢比赛”的现象。
现在的规则里边:旋转击腹得2分,击头得3分,转身技术击头4分,促使选手使用高难度动作,不仅增加了对抗,也能全面展示选手的运动能力。
最后,比赛场地的缩小也增加了比赛的回合,增大了比赛观赏性。
现在的跆拳道比赛引进了新设备使用电子护具,当判罚结果有争议时,教练员可以提出录像审议,这种积极的做法也是比赛组委会所倡导的,目的是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本文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1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的跆拳道规则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2.2.1录像观察法。
本文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女子4个级别(分别为49kg、57kg、67kg、73kg)、参加半决赛、决赛的16名运动员,及2011年5月1日世界跆拳道锦标赛的女子4个级别(分别为49kg、57kg、67kg、73kg)、参加半决赛、决赛的16名运动员,共24场比赛的录像,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
当前跆拳道运动竞技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对策跆拳道作为一项传统的格斗运动,已经发展了几十年。
如今,跆拳道运动的竞技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跆拳道运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跆拳道运动竞技能力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跆拳道运动已经成为了一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竞技体育项目。
随着世界各国跆拳道运动员的不断涌现,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跆拳道运动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广阔。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跆拳道运动技术的发展不仅得益于技术革新,更得益于运动员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如今,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 竞争愈发激烈:跆拳道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比赛的结果往往取决于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以及训练方法等因素。
因此,要想在跆拳道运动中获得成功,运动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针对这些发展趋势,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1. 加强国际交流:跆拳道运动需要更多的国际化交流,以扩大运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我们需要积极参加国际比赛和培训,与世界各地的跆拳道爱好者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2. 提高技术水平:跆拳道运动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了解新技术和新方法,并不断尝试和创新。
同时,训练方法也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竞赛环境和对手。
3.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竞技体育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跆拳道运动员需要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为运动员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在竞技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总之,跆拳道运动竞技能力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让跆拳道运动在世界体育舞台上更加出色地展示自己的风采。
论跆拳道竞赛规则的变化对体能训练的新要求然而,在跆拳道的竞技过程中,裁判员的判罚及规则的变化对参赛选手的体能要求也在逐渐提升。
与以往相比,跆拳道竞赛的规则变化不仅在体现了对打法、技术、奖励机制等方面的改进,更是在提高了选手战斗力的同时,对其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了。
首先,在跆拳道比赛中,由于竞赛规则的改变,选手需要具备更强的速度和反应能力来适应不同的裁判标准,更好地抓住机会,给裁判员留下良好的印象。
近些年来,跆拳道竞赛规则的变化趋向于更为严格和规范化。
例如,对于踢腿动作的判罚越来越注重动作的“干净程度”和“风度”,对于选手的身体高度、踢出的速度、准确性等方面进行了更为精细的测算和分析。
这要求参赛选手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和敏捷度,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出反应,提高动作的精确度和美观度,并且在面对不同的裁判员时能够灵活调整步伐和策略。
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选手进入跆拳道竞赛领域,裁判员为了打破选手间的套路战术,逐渐引入了连续技术等更为复杂的技术要求。
这样,就需要参赛选手具有更强的体能和技术储备,更好地完成复杂的动作要求。
同时,由于竞赛的压力和紧张程度日渐增大,选手需要具备更为出色的耐力和毅力,才能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状态,更好地完成比赛中的各项任务。
最后,在跆拳道比赛中,虽然选手要求具备出色的技术和竞技能力,但适当的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跆拳道比赛中需要使用的肢体力量较大,需要经常训练肌肉的爆发力和耐力,以便能够随时做出快速、准确和有力的反应动作。
同时,为了让选手在比赛中展现最佳状态,选手还需要进行良好的心肺功能训练,以提高身体的抗压能力和肺活量,更好地适应长时间的竞技过程。
综上所述,跆拳道竞技规则的变化对选手的体能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
选手需要具有更好的反应速度、速度控制和协调性、技术能力和体能耐力等方面的素质,才能在竞技中获得胜利。
因此,选手们在进行训练时,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和体能上的训练,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以迎接更加严峻的跆拳道比赛挑战。
新竞赛规则下跆拳道技战术训练的策略随着跆拳道竞赛规则的不断变化和完善,选手们在比赛中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跆拳道技战术训练策略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新竞赛规则下跆拳道技战术训练的策略,帮助选手们更好地适应比赛环境,提高比赛成绩。
一、了解新规则的变化要制定适应新竞赛规则的技战术训练策略,选手们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新规则的变化。
跆拳道竞赛规则的变化通常会涉及计分方式、进攻和防守规则等多个方面,选手们需要对这些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能够制定相应的训练策略。
一些新规则可能会对技击的计分方式有所改变,对于选手们来说,就需要重点训练技击的精准度和威力,以便能够在比赛中取得更多的分数。
如果新规则对进攻和防守的要求有所变化,选手们也需要根据新规则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以提高自己的进攻和防守能力。
二、针对新规则进行技战术训练针对新规则进行技战术训练是制定适应新竞赛规则的策略的关键一步。
在技战术训练中,选手们需要根据新规则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以提高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
举个例子,如果新规则强调对进攻技击的要求,选手们可以通过增加技击训练的时间和次数,提高自己的技击能力;如果新规则强调对防守技击的要求,选手们可以加强自己的防守训练,提高自己的护体能力。
在技战术训练中,选手们还可以结合实际比赛中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可以通过模拟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实战演练,以提高选手们在真实比赛场景中的应对能力。
三、提高心理素质和竞技意识除了技战术训练之外,提高心理素质和竞技意识也是适应新竞赛规则的重要策略。
在比赛中,选手们往往需要面对种种压力和挑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竞技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比赛环境,提高比赛的稳定性和持久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包括对自我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训练。
选手们在训练中可以通过一些心理素质训练技巧,如放松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自我暗示训练等,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更好地面对比赛中的各种情况。
新规则下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的影响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跆拳道是一项古老而又具有悠久历史的格斗运动,它展现了运动员的力量、技巧和精神。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运动规则的不断完善,电子护具作为一项新型的设备被引入到跆拳道比赛中。
电子护具的出现为跆拳道运动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使比赛更加公正、精彩和具有观赏性。
在以往的比赛中,裁判判罚的主要依据是凭借裁判员的主观判断,这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和不公正。
而电子护具的引入,通过精确的传感器和计分系统,可以准确地记录运动员的得分情况,从而降低主观判罚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提高了比赛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因此,研究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的影响,对于更好地认识这一新型设备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完善跆拳道比赛规则,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以及提升比赛观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规则下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的影响,分析电子护具在比赛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运动员技术和战术、裁判判罚以及比赛结果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电子护具的优势和不足,可以为未来跆拳道运动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启示。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的影响,本研究还将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跆拳道运动员、裁判以及相关机构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促进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引言:电子护具的引入使得跆拳道比赛更加公正和透明。
传统的跆拳道比赛中,裁判员需要凭借自己的眼力和经验来判断运动员的得分情况,容易存在主观判罚的情况。
而电子护具可以实时记录运动员的得分情况,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比赛的公正性。
电子护具的应用对于提升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战术能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电子护具的反馈和记录,运动员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表现情况,找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电子护具也可以帮助运动员分析对手的战术特点,制定更加有效的应战策略。
研究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析新规则对跆拳道运动训练与竞赛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跆拳道规则在近几年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2009年实施的规则修改较大结合新旧规则的条款的对比分析,就新规则的实施对跆拳道运动训练及竞赛的影响和对策进行探析,为跆拳道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新规则训练竞赛影响对策
跆拳道是起源于朝鲜半岛,是一项利用拳和脚搏击的对抗性运动,既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又具有观赏娱乐性的体育运动,成为2000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跆拳道运动水平发展相当的快,竞赛规则在近年来也做了大量的修改,导致跆拳道比赛及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合实际情况就新规则的实施对跆拳道比赛及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进行探讨。
以期为跆拳道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
1 新旧规则对比分析
规则是竞赛的准则和杠杆,起到导向作用是技术发长的指南。
2009年实施生效的跆拳道规则修改较大,新旧规则有以下区别(见表1)[1]
表1 跆拳道新旧规则条款对比
2 新规则带来的变化
2.1场地缩小,“消极”没了
比赛区域由原来的10m ×10m 缩小为8m ×8m,使运动员的活动范围缩小,从空间感觉上增加了压力,较“消极”的运动员将“躲无藏身之处”,不得不更加主动地选择进攻,1∶0,0∶0等较“消极”的比分很难出现,比赛的对抗性明显增强。
此外,新规则还取消了以往的分差胜制,领先7分再被大逆转也由此成为可能。
2.2“消极十秒”,“出界”及“加分”
“消极十秒”是指双方僵持5秒裁判必须示意进攻,示意后10秒不进攻者主裁判可根据场上情况给以消极的一方或者双方选手“警告”的判罚。
因主动进攻或运用高难动作而导致的倒地不再给予“警告”判罚. 鼓励运动员运用高难度的腿法,这就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特别是腾空技术以及组合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避免故意倒地,部分选手在有效进攻后故意倒地进行防守,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利用倒地拖延时间,主裁判可根据场上情况判罚其“警告“。
“出界”是指一方选手运用合理有效的技术及战术将另一方选手逼迫出边线。
当这种情况下裁判应立即叫“暂停”,同时判罚被迫出线的那一方选手“警告”。
“加分”是指运动员被判罚2次“警告”应给对方运动员加1分,最后1次奇数警告不计入总分,1次“扣分”应给对方运动员加1分。
3 适应新规则的训练、竞赛对策
规则是运动训练的导向, 是竞赛的核心。
新规则的推出, 使得训练必须调整方向,制定出新的训练理论、实战与战术框架。
3.1针对新规则腿法训练比重增加,反向技术和旋转腿法训练将受到重视
由于规则转身腿法得分做出的新规定,使得选手在对抗中不仅要多出腿,更要准确有效击中对方。
由于在反向技术和转身腿法时要求身体的重心移动及高速的动作都要尽力保持平衡状态,可避免视线脱离目标,无论攻击或防守,平衡是产生最大力量的根本。
保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因素是站立方式,站立的姿势要保持平衡,同时要有适应性,即可随时调整站立姿势保证身体重心的顺利移动;另外快速打击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要经常保持关节的柔韧性和弹性训练,在打击的瞬间保持支撑腿的脚跟不离开地面, 帮助身体保持平衡。
3.2组合训练更趋复杂化,腾空动作、连续进攻能力需增强
比赛区的缩小使进攻单一化遭到彻底淘汰,在过去的比赛中,进攻的招数不多,尤其是女子比赛。
新规则表明,对抗中多种技术组合进攻的使用将成为必然,它不仅可以使选手的进攻一鼓作气,更可以给对手造成很大的潜在威胁。
这就要求在实战训练中丰富各种组合的技战术打法。
头部得分的改变使得针对头部进攻的腾空动作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就很有可能一举胜出,这将使得教练更加重视横踢(尤其是其中的双飞)、下劈、转身腿法后踢、尤其是后旋踢以及它们与其它基本动作的组合连击,加大腾空动作速度、稳定性及连续高难度技术能力的训练,可作为训练的一个突破口。
综上所述,新规则推动和刺激了新技术和高难技术的出现。
促使更多高水平运动员使用难度更高的技术,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和对抗性。
而且,新规则下,运动员可以采用的技战术变化也明显增多,最后,新规则极大提高了比赛的偶然性和戏剧性。
对于消极进攻的限制和不同分值的出现,都让以往一旦大比分落后就很难反败为胜的跆拳道运动增加了更多变数。
参考文献:
[1]中国跆拳道协会[EB/OL].
/chntkd/View.asp?id=2373
[2]陈立新,陈杰.对跆拳道运动训练特点及其发展的探讨[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2(1):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