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职业危害告知牌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急救电话:120消防电话:119 公司职业卫生咨询电话:5152149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健康危害 煤尘是指在粉碎、配煤过程中飞扬着的煤尘污染空气,影响员工身体 健康,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会引起爆炸造成灾害。
细微颗粒的煤炭粉尘,是职业危害之一,可引发煤肺病。
当其浓度和 氧气浓度达到一定界限并有时火时可发生煤尘爆炸, 其危害性十分巨 大。
应急处理 注意防护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 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 除尘设施运转正常,进行湿式作业 和有效通风,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
煤尘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尘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甲苯,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镜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 1%大苏打溶液洗胃。
就医。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 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实行就业前和 定期的体检。
甲醇 Metha nol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 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 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 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 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 头晕、乏力、 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 迷。
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 复视等,重者失明。
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 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 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
(二)公司已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的要求,做好您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检查。
一旦发生职业病,公司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您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及相应待遇。
(三)您本人应自觉遵守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按要求参加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若被检查出职业禁忌证或发现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必须服从公司为保护您职业健康而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的工作安排。
(四)当乙方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发生变更,从事告知书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甲方应与其协商变更告知书相关内容,重新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五)公司未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您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公司不得因此解除与您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六)职业病危害告知书作为公司与您签订劳动合同的附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XXX有限公司(公章)告知人(签名)年月日年月日XXX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别轻重缓急,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本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职业病防治计划(一)依据1.国家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及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要求;2.针对职业病危害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3.技术改造、技术引进要求;4.职工的合理要求。
(二)目标及指标我公司的目标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电离辐射,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标准限值:XXX检测数据:XXXX年X月X日XXX检测日期:急救电话:120话:XXXXXXXX消防电话:119职业卫生咨询电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异丙醇,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异丙醇2-Propa nol 吸入高浓度蒸气可引起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无色透明具有乙醇气味的可燃性液体,能与水互溶。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当心中毒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应急处理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注意防护标准限值:XXX检测数据:XXX检测日期:XXXX年X月X日话急救电话:120:XXXXXXXX消防电话:119职业卫生咨询电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液氮,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健康危害理化特性液氮Liquid nitroge n皮肤接触液氮可致冻伤。
如在常压下汽化产生的氮气过量,可使空气中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压缩液体,无色无臭。
不燃,具窒息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应急处理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当心冻伤注意防护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应急处理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注意防护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硫酸,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硫酸SULFURIC ACID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三篇篇一: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现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您并请您签署,在劳动合同期间,您的工作岗位发生变更并且变更岗位存在职业危害因素时,将重新告知并请您签署。
您所在区域的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如防护不当,该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在本岗位,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职业病防护措施,并对您发放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公司将对您进行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指导您正确使用相关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公司应当安排您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您。
您有义务按照公司的要求参加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公司承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一旦您患上职业病,公司将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您有义务履行以下规定:1.自觉遵守用人单位制定的本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
2.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3.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4.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
5.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事故应当及时报告用人单位。
6.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用人单位,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7.离职时,应当按照公司的规定参加离职时的职业健康体检。
若因您不恰当履行如上规定的义务导致本人或者他人的损害并进而导致公司承担任何支付补偿责任的,公司将有权按该费用的2倍追究您的个人责任。
本人已知道以上法规和企业制度的相关规定,并知道了职业病危害的相关因素,特此确认。
劳动者签名:年月日篇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同志:您所在的车间(部室)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建筑工程职业病危害告知书范文亲爱的建筑工程小伙伴们:咱们在建筑工地上挥洒汗水,为城市打造一个个新地标,那可是超级酷的事儿呢!不过呢,在这过程中,也有一些隐藏的“小怪兽”——职业病危害,今天就来和大家唠唠这个事儿。
一、粉尘危害。
建筑工地上粉尘那可是无处不在呀,像沙子、水泥搅拌的时候,就会扬起好多粉尘。
咱们每天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如果不注意防护,时间长了,这些粉尘就会钻进咱们的肺里,就像调皮的小虫子一样捣乱。
这可能会让咱们得尘肺病呢。
尘肺病可不好玩,会让咱们呼吸困难,感觉胸口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似的。
所以啊,在有粉尘的地方,一定要戴上合格的防尘口罩,这就像给咱们的呼吸系统穿上了一层铠甲。
而且呀,工地现场也要经常洒水降尘,把那些飞舞的小粉尘给压下去。
为啥要这么做呢?因为粉尘的颗粒很小,咱们的鼻子和喉咙有时候很难完全挡住它们,只有通过这些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二、噪声危害。
工地上那些大机器,像搅拌机、打桩机之类的,那声音可大了,就像一群在吵架的怪兽。
长时间处在这样的噪声环境里,咱们的耳朵可受不了。
可能一开始只是觉得耳朵嗡嗡响,但是时间久了,听力就会下降。
就像咱们听音乐,声音太大听久了,耳朵就会不舒服一样,只不过工地上的噪声可比音乐声大多了。
所以呢,当咱们在噪声大的地方工作时,要戴上耳塞或者耳罩。
这耳塞和耳罩就像是给咱们的耳朵安排了两个小卫士,把那些烦人的噪声挡在外面。
而且呀,工地也应该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不要让大家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
这是因为咱们的耳朵也需要休息,就像咱们干活累了要休息一样,持续的噪声刺激会对耳朵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三、化学物质危害。
建筑工程里还会用到一些化学物质,像油漆、涂料这些东西。
它们散发出来的气味可不好闻,而且里面有很多有害物质。
如果咱们不小心吸入或者皮肤接触到了,就可能会过敏、头晕,甚至更严重的危害呢。
比如说油漆里的苯,这可是个很“坏”的东西。
所以啊,在接触这些化学物质的时候,一定要戴上手套、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Noise 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噪声有害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natural gas 天然气CH4危险类别:第类易燃气体,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属微毒类。
有单纯性窒息作用,在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
急性中毒时,可有头昏、头痛、呕吐、乏力甚至昏迷。
病程中尚可出现精神症状,步态不稳,昏迷过程久者,醒后可有运动性失语及偏瘫。
长期接触天然气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
成分:主要是低分子量烷烃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甲烷(80%~97%),还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丁烷、戊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硫化氢等。
无色无臭气体。
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燃烧性:易燃;闪点:-188℃引燃温度:482~632℃爆炸极限(v/v%):~最大爆炸压力(MPa):易燃易爆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禁止泄漏物进入限制性空间(如下水道),以避免发生爆炸。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职业危害告知牌
危害种类:噪音
噪音的危害:噪音污染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慢性中毒过程,一般认
为40分贝是人类正常的环境声音,高于这个值就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危
害性,当噪音强度超过100分贝时,即能造成一定程度上听觉损伤。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及内分
泌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
1、神经系统,对听觉细胞的损伤,轻度耳鸣;
2、血压不稳,可诱发高血压,尤其是高血压的患者,可使血压进
一步升高,脑血管意外的几率大大增加;
3、消化系统,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诱发胃溃疡、十二指肠溃
疡;
4、心脏,可诱发冠心病;
5、内分泌系统,长期干扰会使人体内分泌紊乱。
预防措施:工作人员在高噪声环境下长期工作,必须佩戴耳塞,
因地制宜采取局部透风降低噪音以保证大家的身体不受严重伤害。
职业危害告知牌
危害种类:粉尘
粉尘的危害:粉碎、研磨、过筛、配料、出窑、包装等工序都有
大量粉尘产生。粉尘危害最严重的是易患矽肺病,矽肺又称硅肺,是
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由长期吸入大量含有二氧化硅所引
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种疾病。因为水泥生产行业
的特殊性,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接触粉煤灰、煤渣、矿粉、石
膏等原料,在此过程中,工人易吸入各种粉尘,从而患上矽肺病。水
泥遇水或汗液,能生成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刺激皮肤引起皮炎,进
入眼内引起结膜炎、角膜炎。混于耳道内皮脂及耳垢中的粉尘,可促
使形成耳垢栓塞。
预防措施:要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从业
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规则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帽等个人防护用品,
同时就杜绝“跑、冒、滴、漏”,实行清洁化生产,从源头控制职业病
危害因素。以确保我们从业人员的人身健康。